標籤:

楚漢相爭:一道岔路口的選擇題

▲咸陽日落 攝影/野人花園

中國國家歷史按

在秦末起義中,陳勝、吳廣的首義之舉,功不可沒。隨後,項羽迅即成為了這段歷史真正的主角,劉邦作為一個小角色,也隨之匯入了這股洪流。公元前208年的巨鹿一戰,項羽更是成為威震天下的英雄,號令諸侯的領袖。第二年,異軍突起的劉邦,也率先進入咸陽,這讓他一躍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一路諸侯。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詳——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最後以貴族英雄項羽的自刎和一介平民的劉邦登基而告終。

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劉項之爭,稱之為平亂誅暴的統一戰爭。事實上,楚漢相爭並非是誰當皇帝的爭鬥,而是「兩種路線」的鬥爭,這是兩種選擇的岔路口:一種選擇指向類似於戰國的諸侯模式,另一種選擇則是建立大一統的帝國。

這是一場武將與政治家的角逐,也是一次謀略智計對自矜武力的勝利。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史學界多有公論。若以「兩種選擇」立論,則有別樣的視角。以項羽為代表的貴族,楚地是他的精神家園,也是他一切榮耀的根基。爭鬥的結果,貴族項羽只是想重新恢復楚國的榮光,而平民劉邦要的卻是整個的天下。

一個楚地,一個天下,二者高下勝負立判。

兩種不同的觀念,自然會產生「路徑依賴」,自然會導向不同方向。因而「兩種選擇」立論,就有了它自身內在的邏輯。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被丞相趙高推上王位。此刻,他祖父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已經存在了十五年。

子嬰登基時,並沒有像他之前兩任君主那樣稱「皇帝」,而是改用「秦王」的稱號。他這樣做,是因為他接手時疆域已經大大縮水,當不起「皇帝」的稱號了。

秦始皇時期,秦的疆域從西方的羌中直到東方是大海,從北方的長城直達越南北部的象郡。但是子嬰繼位時,原來的六國都已經叛亂,名義上屬於子嬰的,其實只有關中一帶屬於原來秦國的部分。可是這一部分也瀕臨失控。起義軍已經來到家門口,只等著入關了。

繼位四十六天後,劉邦兵臨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代滅亡。隨後,起義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在項羽的率領下也到來了。

項羽殺掉子嬰。起義軍將領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秦代統一的疆土被分裂成十九個諸侯國。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接收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了梁、楚地的九個郡。這就是楚漢相爭的起點,四年後漢王劉邦滅西楚霸王,建立了漢帝國。

人們常常把楚漢相爭當做一場諸侯的爭霸戰。在漢代以後的爭霸戰中,爭戰雙方懷著同樣的目的,都想獲得整個帝國,稱帝登基。因而,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如果項羽獲勝,也會像劉邦一樣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西楚帝國」。

但這只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中國大一統的觀念是在漢武帝時期才正式形成的。在秦代滅亡之後,項羽以及大部分的軍事將領並沒有想要建立統一的集權國家。楚漢相爭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思想的爭鋒。在劉邦要建立大一統帝國的同時,大部分人的理想卻是:廢除皇帝,回到諸侯時代,由各個諸侯管理自己的國家。對於他們而言,項羽本人則是一個齊桓公式的霸主,不是皇帝,對於各個諸侯國只有有限的監督權。

▲漢武帝

楚漢相爭並非是誰當皇帝的爭鬥,而是兩種選擇的岔路口:一種選擇類似於諸侯模式,另一種選擇則是獨特的大一統帝國。

但這兩種選擇的力量對比從一開始就不是均衡的。秦末民變一爆發,諸侯力量就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人們紛紛殺死秦始皇派去的守丞,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參與到復國運動中去。

雖然首義的陳勝自稱陳王,建號「張楚」,希望將反秦的力量都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諸侯的力量很快就佔了上風。民變不久,六國紛紛稱王復國。其中,齊、楚、魏、韓四王都是原來四國的王室後裔,而首先佔據趙國土地稱王的是陳勝的大將武臣,武臣死後,趙國貴族後裔趙歇也恢復了對趙國的控制。唯一由外人佔據王位的是燕國,但燕王韓廣、臧荼相繼稱王后,也都不讓外人插手,以維持燕國的獨立地位。

在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外,還有另一股勢力也不容小覷,他們是掌握了軍權的各將領,包括項羽、劉邦、張耳、陳余、彭越、英布等人,這些人不屬於六國宗室後裔,實力卻比復國的六國還要強大。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也沒有統一的理念,他們受到六國的影響,也憧憬割據一片土地,獨立稱王。

在這種局面下,作為反秦實力中實力最強的項羽。順應了流行的想法,在滅亡秦朝之後,將原來的七國土地分割成十九塊,建立了十九個諸侯國。其基本做法是把七國每一國的土地分成若干塊,除了保留一塊給六國的後裔之外,其餘的分封給各個功臣。只有秦國是個例外,由於暴秦是大家共同的敵人,不可能讓秦王的後裔保留統治權,就有投降了項羽的三個秦朝將領瓜分了原來秦國的國土。

另外,項羽、劉邦原都是楚王的將領,楚王曾經說過,誰先攻克關中(函谷關和武關以西,即統一之前秦國的土地),就讓他當關中的王。為了兌現這個許諾,項羽還把秦國的漢中和四川(關中地的一部分)兩地分出來,交給了劉邦;而項羽本人的封地則分割自楚國。

分封后,各王並沒有隸屬關係,各自統治自己的諸侯國,從內部徵稅,組織軍隊,維持內部秩序。

在項羽的政治藍圖中,他所建立的新秩序是另一個諸侯時代,而大部分獲得分封的諸侯也是這麼認為的。但這個藍圖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當年戰國時期,主要國家只有七個,還相互攻伐,戰爭不斷。如今有十九個國家,又如何保證他們能夠和平相處?就算國與國之間不存在爭鬥,國家內部的爭鬥有時候也需要一個外部的裁判員,到底誰能做裁判?

▲項羽

項羽認為這個裁判就是他本人。

與其他的王不同,項羽號稱「霸王」。現在人們一提起霸王,首先想到的是蠻橫、不講理的人,然而在古代,「霸王」一詞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稱號。項羽懷念的是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以最早稱霸的齊桓公為例,齊國強大以後,齊桓公在中原負有更高的責任,他要調停諸侯國之間的關係,防止他們逾矩,主持正義,扮演著類似當今世界「國際警察」的角色。當一個國家的國君承擔起維持國與國之間的秩序的角色時,人們尊他為「霸」。項羽自稱霸主,就是希望與其他王區別開來,表明他負擔著維持國與國之間秩序的責任。

當然,這個霸主與皇帝是完全不同的。霸王在平常不干預各國內政,只是在特殊時期維持一下秩序,大部分時間裡只滿足於統治自己的國家;而皇帝卻要做所有領土的主人,讓所有的人都聽命於己。

那麼,為什麼當時的人們不想建立統一的帝國,反而紛紛盼著回到從前的諸侯國模式呢?

答案可能出乎現代人的意料:在當時的人看來,組織一個疆域廣闊的超級帝國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現在的世界作比方,人們已經習慣了世界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歐盟各國等眾多國家和地區,如果有人宣稱要在地球上建立統一的帝國,大部分人都會嗤之以鼻。原因很簡單:這種國家以前沒有出現過,在人們的印象中,組織這麼大的國家,其複雜度已經超出了人類的組織能力。

在秦代以前,整個華夏地區就是一個小型的地球,人們早已習慣了各國的存在。對於他們而言,這種分立的狀態只不過被秦始皇中斷了十五年而已,而這十五年是不成功的。因為即便是秦始皇,也無法長期維持它的穩定,還讓人們的生活越過越糟糕,大家都盼著它分崩離析。

與後世認定秦代是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起點不同,秦代的幾年內,人們反思的卻是秦的建立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狂妄嘗試,它的失敗是註定的。

不僅在中國要註定失敗,哪怕放眼全世界,秦代以前都很難找到一個如此龐大的中央集權制帝國。

人們往往被古代埃及輝煌燦爛的文明所迷惑,以為那是一個古代的大帝國。其實,在大部分時間裡,古代埃及法老的統治只局限在尼羅河兩側幾千米到十幾千米寬的河岸上。以現代埃及為例。埃及的總國土面積達一百零一萬平方千米,可居住面積卻只佔全國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三多,不足四萬平方千米,不到中國陝西省(二十萬五千八百平方千米)的五分之一,遠小於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古國也只局限在兩河流域的狹小平原里,在沙漠和沼澤之間,面積只有一萬五千平方千米,小於古埃及。

▲蘇美爾古城烏爾出土的一個空箱子

波斯帝國是最接近中央集權制的國家,遺憾的是,雖然波斯本部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制,但是,當波斯王的征服帶來更多土地時,他們仍然很難在被征服的土地上推行同樣的集權官僚制度,只能因地制宜,派遣總督,或者聽任當地統治者繼續管理。

這仍然是一種集權制和封建制的混合制度,一個強大的核心帶著眾多鬆散的外圍區域。政權的興衰取決於本部的國王的能力,甚至取決於一場戰爭的勝負,當本部軍隊被消滅,外圍區域立刻脫離核心。

從西方的例子也可以看出,秦代之前,整個世界範圍內沒有人能夠建立穩定的、制度統一的集權官僚制國家,幾次嘗試要麼很快失敗,要麼仍然是鬆散的拼圖模式。

那麼,為什麼幾大帝國在創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時失敗了呢?

答案是:要建立統一的國家,需要經歷兩個步驟。第一步,用軍隊進行武力征服;第二步,用文官進行政治征服,建立統一的制度不管是波斯帝國還是亞歷山大帝國,都完成了軍事征服,卻無法完成政治征服。

在軍事征服的過程中,獲勝者往往是那些能夠調動一切財政資源為戰爭服務的一方;而在政治征服時,卻又要調動主要資源服務於政治和民生,建立制度,發展經濟,使人們在新的框架下安居樂業,不再想著回到過去的制度。

但是,如何將軍事征服轉向政治征服,人們很難把握。當軍事征服剛結束,由於慣性,大量的軍隊仍然存在於四方,他們的利益不容忽視,如果迅速把財政權從他們手中移開,會造成軍隊的不穩定;如果繼續讓軍隊掌握過多的資源,又無法建立起後續的政治結構,最終會產生資源分配上的嚴重不平衡。於是,依靠軍事打下來的帝國,又在軍人的紛爭或者財政危機中分崩離析。

在秦代,這個問題同樣是它迅速崩潰的主要原因。

推薦閱讀:

婚禮 結與不結的選擇題
語文基礎知識專項訓練(選擇題)
【選擇題】你願意娶有弟弟哥哥的女人做老婆嗎?
人生就是由一道道選擇題組成的
文綜備考材料解讀類選擇題精選(二)

TAG:選擇 | 選擇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