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術後高血壓的治療
我國「主動脈夾層註冊登記研究」證實住院的主動脈夾層患者78%左右合併高血壓。但有18%的患者竟然「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正因為高血壓沒有接受正規的診斷及藥物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最終導致了「主動脈夾層」這一災難性後果。
有些高血壓是能查到病因的(比如肥胖、腎上腺瘤、主動脈縮窄),把病因去除高血壓就可以治癒。但在發生主動脈夾層之後,患者面臨「隨時死亡」的風險,此時的首要問題是「挽救生命」,因此需要先對患者施行「手術治療」,病情平穩後才建議患者到「心內科」接受正規的高血壓治療,醫生不會在手術前冒險去做高血壓的檢查項目。而且也有很多高血壓是查不到病因的。
因為「夾層」本身對心臟及動脈血管的影響,有部分患者在發生「夾層」後,血壓就「下降」到正常,但這往往是一種「假象」,而且可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並不代表高血壓已經好了,反而表示患者的病情可能「非常嚴重」。
有些患者在手術後,因為手術本身對心臟功能的影響,導致術後早期血壓不高,但出院後隨著心臟功能的逐漸恢復,血壓會越來越高,又出現跟手術前同等程度的高血壓。這類病人挺常見,因此建議手術後半年內所有患者使用「電子血壓計」,每天早晨起床後安靜狀態下測量一次血壓、心率(心跳的次數,一般血壓計都可以自動測量),並做記錄。一旦出現收縮壓升高至120mmHg以上,立即到心內科就診治療。
有些患者在手術後,因為「夾層」或者「手術」的影響,可能出現雙上肢的血壓不相等,一邊高、另一邊低,這種情況下要按照高的一側血壓為準,另外一側的血壓數值不可信。
多數患者在手術後表現出難以控制的高血壓,很難通過藥物控制到120/90mmHg以下,往往是因為患者心肌嚴重肥厚或存在腎上腺瘤等病因,此時醫生一般會在保證血壓平穩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血壓,此時高於120/90mmHg的血壓也是可以接受的。
手術後的血壓控制目標是,不高於120/90mmHg;
手術後的心率(心跳次數)控制目標是,不高於80次/分;
但請注意血壓和心率的控制是一個「緩慢起效」的過程,別期望在1-2天內就把血壓、心率控制到正常,過程可能需要1-2周甚至1-2個月。而且在血壓控制滿意後不要私自停葯或改動藥物,所有的治療變動都需要遵循醫生的醫囑。
切記:
多數夾層是高血壓引發的,手術成功並不是說高血壓也治癒了。
高血壓控制不好可能再次引發主動脈夾層!
手術後高血壓的控制非常重要!!!!!!
手術後高血壓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繫於長江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haodf.com)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四味中藥煮湯喝,降血壓不複發
※【疾病診療】養生丨8大飲食原則幫你平穩血壓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吃這些食物是有益還是有害呢?
※李晶醫生談十大常見病之首「高血壓」(第1版)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