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肝功能的認識
中醫對肝功能的認識
肝是人體的重要臟器之一。現概述肝的生理病理,肝所屬的經脈,體表組織及絡屬臟腑,肝與它髒的關係。
一、肝的生理特點,五臟主藏精氣,即生化和儲藏氣血,津液,精氣等微物質。它們主氣,主血,藏精藏神,各司其職。而肝主疏泄,分泌排泄膽汁以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並不完全藏而不瀉,可見肝的生理有它自己特點。
1、體陰而用陽,肝主疏泄藏血,即能藏有形之血,又能疏泄無形之氣。以血為本,以氣為用,體陰而用陽。肝臟體陰的含義:一是指肝屬陰範疇,肝位橫膈下屬陰;一是從肝的生理機能來看,肝為剛臟,以氣為用,內寄相火,在六氣中屬風。所以在病理上易陽亢,化為火動風。臨床上常出現頭暈,面紅目赤,煩躁易怒,抽搐,角弓反張等陽症。氣屬陽,陽主動,陰主靜,所以說肝體陰而用陽。
2、曲折剛柔之性。肝屬木,其氣主升,主動。歷代醫家對肝的這一特性作了形象的比喻。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即是說肝宜保持柔和舒暢,升發條達。宛如春天的樹木那樣柔和舒暢,即富有順其自然,遂其性能,不要違反其正常生理活動規律之意。肝為剛臟,即肝有勇猛頑強之意,謂之剛勁,故被喻為「將軍之官」。肝虛可以引起疲勞,萎弱,說明其柔弱,故有「肝為罷極之本」之說。在正常情況下肝氣升發柔和舒暢,即非抑鬱也不亢奮,曲直剛柔維持平衡,若傾向某一方面即發生病理變化。
3、肝為血海,因為具有藏血的功能。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人動則血行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經。」肝臟是動靜之變時有活動調節血液的功能,使之沖和達條。當機體狀態改變時,人體各部所需血量發生改變時,肝臟貯藏的血液又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機體活動的需求,以達到的新的平衡.肝臟貯藏一定的血液養自身,以制約肝的陽氣升騰勿使太過,以維持肝的疏泄功能,使之沖和條達.這就是肝臟藏血含有貯藏調節之意。
4、調節氣機。通過其疏泄功能來實現的。肝主疏泄泛指肝具有舒暢,開展調達,宣發,流通等綜合性能。肝主疏泄,調節氣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肝藏魂,心肝同屬厥陰經,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與心有關外,與肝的關係也十分密切。肝疏正常,肝氣升發即不亢奮,也不抑鬱,氣機調暢,則心情舒暢,理智清朗。故向有肝主謀慮之說。
(2)消化吸收方面:人體的消化吸收主要由脾胃所司,然而肝的疏泄是保證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條件。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是通過脾胃之升降來完成的,而肝的疏泄功能對全身各臟腑組織的氣機升降出入間的平衡協調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所以脾胃的升降只有在肝的疏泄正常時,才能相對平衡。同時肝分泌排泄膽汁協助脾胃的消化吸收。
(3)氣血運行方向:臟腑十二經之氣化,皆必藉以肝膽之氣化以鼓午才能調暢。肝疏泄正常,氣機調暢,則心主血,肺氣行血,脾統血,各髒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保證氣血的正常的運行。
(4)水液代謝方面:水液代謝主要由肺的宣發,肅降,脾的運化,腎的氣化等共同完成。而肺脾腎三臟均賴氣機的調暢方可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機的調暢又賴肝的疏泄是否正常,故肝能協助水液的代謝。
(5)婦女經事方面: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與女性生理機能密切相關。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且隸屬於肝,肝之疏泄正常足厥陰肝經經氣調暢,任脈通,太沖脈盛,則月經應時而下,故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
二、肝病的特點:肝在生理上有自己的特點,故在病理上也出現相應的變化。
1、情志失常為肝病的常見病因。
人的情志活動與肝膽有密切關係,其中以肝尤為密切。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鬱,調節精神情志,當人遇事不遂意,心情不暢,久處抑鬱之中,則疏泄失常,氣機不暢而致肝氣鬱結。肝為剛勁,如果暴怒則使肝之疏泄太過而致肝陽上亢,情志失常是肝病的常見病因。
2、易於鬱結,上擾,橫乘,生風化火。
肝喜條達最惡抑鬱,受外界特異性刺激就使肝之疏泄失常,升發受阻,肝經氣失於條達而鬱結,肝為剛臟,其氣主升,怒則氣上,使肝氣疏泄太過而上擾,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土得木而達,肝疏泄失常,肝木過亢橫衝脾土而致肝脾不和,肝氣犯腎。仲景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肝為風木之臟,其氣主升而用陽肝陽易於風化。《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內寄相火,以氣為用,氣有餘便是火,故肝病易於化火。
3、肝氣鬱結是肝病的基本病理變化。
肝喜條達惡抑鬱,肝陽,肝風,肝火,肝虛,肝寒,而肝鬱是肝病的基本病理變化,肝氣鬱結存在於肝病的各個發病階段。肝氣鬱結,久則肝氣化火致肝火上炎上擾;肝氣鬱結,疏泄失職,肝不藏血,血不養肝,不能制約肝的陽氣升騰而陽亢於上;肝氣鬱結,久則耗肝陰以致陽亢於上,陰虧於下變化肝風。由此可知,肝氣鬱結是肝病的基本病理變化。
三、肝所屬的經脈,絡屬臟腑及體表組織的關係。
中醫認為肝通過其經脈與其它臟腑及體表組織緊密聯繫。足厥陰肝經過陰器,抵小腹,布脅肋,連目系,故肝經經氣不舒,常見小腹痛,脅肋脹痛,兩目脹痛。肝臟通過筋脈與膽腑相連,構成臟腑表裡相結合關係,兩者在消化功能及精神情志活動方面相互協作。膽汁由肝之餘氣而成,肝膽相濟,則共處消化,勇敢乃成。肝為筋之宗,筋可運動的功能,有賴肝血的滋養。肝血充盛,則肢體關節才能運動靈活,強健有力。爪為筋之餘,肝華在爪,肝血充足,則肢體關節才能運動靈活,強健有力。爪甲堅韌明亮,紅潤光澤。肝主藏血,其經脈上連於目系,目者血脈之宗,故肝開竅於目,目為肝之外候。肝血不足,則視物模糊,肝陰虧損則兩目乾澀,視力減退;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目睛生翳,肝膽溫熱則兩目發黃,肝風內動,則兩目斜視。
四、肝與它髒的關係
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全清肅下降之令以乎之,中宮敦阜之土氣以培之,則剛之質得以柔和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具體說來:
1、心與肝:心主血,肝藏血,兩者相互配合,共同維持血液的運行。心血充足則肝血也旺。心藏神主血,肝藏魂藏血,血液是神志的物質基礎,兩者功能正常則精神飽滿,心情舒暢。
2、肝與肺:肺氣主降,肝氣主升,升降得宜氣機舒暢。維持人體氣機的正常升降運動。肺主氣,血賴氣推行;肝藏血,血為氣之載體,氣血在運行上是相互依託的,肺氣足,肝血旺則血有所載,氣有所行。
3、肝與脾:脾的運化有賴於肝的疏泄,脾得肝之疏泄,則升降協調,運化功能健旺。脾生血統血,脾運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外,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則疏泄正常,氣機調暢,氣血運行無阻。兩者相互協作,共同維持血液的生成及運行。
4、肝與腎:肝藏血,腎藏精,肝血賴腎精的滋生,腎精亦賴肝血的補充,精血相互滋生。肝屬木,腎水能涵養肝木,肝腎之陰息息相通,相互制約,協調平衡。肝主疏泄,腎主閉藏,肝主疏泄可使腎氣閉藏開合有度,腎氣閉藏又可制約肝之疏泄太過,也可助其疏泄不及。
5、肝與大自然的關係:人體的肝臟與大自然有相應的關係。《素問.金匱具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味酸,其類草木,其蓄嗚,其谷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又曰:「春三月,此謂發陳……逆之則傷肝」等,說明肝與東方,青色,風,春三月,雞麥,木,有一定的內在聯繫,這雖然是比較樸素和粗淺的認識,但有一定的道理。如肝與酸相通,補肝多以五味子,白芍等酸味之品,肝病人臉色多呈青色,肝病如風之多變,肝陽易化風出現一系列類似風之症,春天易發眩暈,脅痛,精神病等。
綜合所述,中醫對肝的內容十分豐富,別具特色,它是大量的生理病理和臨床實踐的觀察中結合自然現象,加以分析出來的一種藏象概念。推薦閱讀:
※《認識道教》之五
※都認識、分清這些,你就厲害了~
※(精)基礎七——讓我認識地藏七
※解營衛,有關營衛, 從正邪鬥爭論營衛, 關於中醫營衛模型的認識和思考,營衛與氣血津液關係
※正確認識牛奶五大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