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日本博物館藏建窯油滴盞鑒賞
導言如果說,藝術品就是具有審美價值的人工技術製品,那麼我們在鑒賞建盞時,就應該關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建盞究竟美在哪裡,二是製作建盞的技術難度有多大。由於建盞只是一個茶碗,器型小且簡單,所以在器型方面的技術難度不大。建盞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分布著多姿多彩的斑紋,這些斑紋是在窯火中天然形成的,為了這些具有審美價值的釉面斑紋,古今中外的陶藝象嘔心瀝血,試圖尋找最合適的制瓷原料和探索最正確的燒成方法,經曆數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但問世的優秀作品極少。因此,建盞藝術是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藝術,是純粹的陶瓷藝術!
建盞名貴品種與名稱在晚唐五代時期,建窯僅是一個生產青釉器和醬釉器的普通窯場,後改燒釉面無斑紋的黑釉茶盞,為建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從青釉→醬釉→普通黑釉→建盞釉,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其顯著特點是坯與釉的氧化鐵含量越來越高,釉層越來越厚,使燒制工藝難度加大,生產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盞的出現,反映出鬥茶藝術對茶具的講究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宋廷重臣蔡襄(大書法家)總結數十年來的鬥茶習俗,撰寫了一部茶藝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1054年)。書中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紛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炯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茶錄》充分肯定了建盞的功用和獨秀地位。《茶錄》問世後,鬥茶文化推波助瀾地在朝野傳播,建盞中的優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文壇巨匠抒發懷謳歌的極品。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並生產底足銘有「供御」、「進盞」的建盞進貢朝廷。
建窯的名貴品種有兔毫、鶴鴿斑(即建窯油滴)、曜變(即毫變)。兔毫盞(圖1)是建窯主打產品,它的主要特徵是黑釉表面分布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
鷓鴣斑盞(圖2)是建盞珍品,產量稀少,其主要特徵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類似建窯當地鶴鴿鳥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它也像水面上飄浮的油珠,被日本稱為油滴。
曜變盞(圖3)是建窯的特異產品,非常難得,極為珍貴,它的主要特徵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出藍、黃、紫等不同色彩,並隨觀賞角度而變。
建盞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睞,其魅力主要在於釉面斑紋。如果沒有斑紋,則只是普通的黑釉盞,即使坯質再好、釉色再黑,建盞也不會有太大特色,建盞的製作工藝就是圍繞著斑紋進行,建窯的興衰和它留給後人的許多難解之謎,都隱藏在這些變幻莫測的斑紋之中。建盞的釉面斑紋多種多樣,千差萬別,現代有些涉足者見到斑紋有點異樣的,就憑感覺起一個名稱,致使建盞品名越來越多。例如圖4所示的建盞,有專家發表的文章中就有三種名稱:鷓鴣斑,鐵鏽斑,毫變盞。另有一本鑒賞書還出現「類鶴鷓鴣斑曜變」等等許多新名,其實鷓鴣斑曜變是兩個不同品種,鷓鴣斑之名來自中國,曜變之名出於日本,把不同品種且異域的名稱交叉組合似為不妥。
識別建盞的釉面斑紋,不能簡單地認為毫變盞就是釉麵條紋特殊的建盞,並因此把粗條紋的鐵鏽斑盞或條紋色彩有些特別的兔毫盞,甚至把有脫釉缺陷的兔毫盞(圖5)都當成毫變盞。筆者認為,中國宋代所稱的「毫變」、「異毫」與日本所稱的「曜變」是同一品種。正確理解「毫變」這個名稱,應該考慮三個問題。
(1)毫變盞是建窯寶物中國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黃魯直詩曰:『建安瓷碗鷓鴣斑』。又君漠茶錄『建安所造黑盞紋如兔毫』。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祝穆是南宋歇州人,徙建寧府崇安,幼孤嘗從僑居建陽的姑父朱熹學習。崇安建陽均近建窯,著意收集南宋名跡的他對建盞的情況當非常了解.這段文字清楚表明毫變盞極難得且價格昂貴,非寶莫屬。日本古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文獻是《君台觀左右帳記》(1511年),這本書是足利將軍的朋友們對他收藏的唐物(東山御物)進行評鑒的記錄。在這本書中被高度評價的唐物,是當時所能收集到的最好的東西,因為是以優美和稀少作為選擇標準。而且在所謂唐物莊嚴的世界,只有將軍家才能做到這一點。書中記載的建盞有關情況如下:暇變,是建盞之最,世上罕見之物,值萬匹絹。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從中日兩國古代有關記載,毫變和曜變的對應關係一目了然。2)要深入理解「毫變」的含義建窯的主打產品(佔98%以上)是兔毫盞,「毫變」隱義是主打產品的變異品種,也就是建窯的變異品種,這裡的「毫」相當「窯」,因此,「毫變」與「窯變」同義。而「曜變」是從「窯變」過渡來的,所以中國宋代記載的「毫變」、「異毫」與日本稱的「曜變」是同一品種。3)要識別建盞斑紋毫變盞與兔毫盞的特徵要有明顯區別。如果是兔毫盞中的某一種,條紋的變異程度難以界定。「毫色異者」不單指毫紋的形狀變異或色彩變異,而是指兩者都變。所以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曜變。筆者在《陶瓷學報》1998年2期發表的《論鷓鴣斑建盞》一文中對鷓鴣斑等名稱問題作過詳細論述,本文的重點是鑒賞,對名稱問題不再贅述,但希望通過鑒賞進一步認識建盞名稱。真正認識建盞斑紋,不能只觀其表面,而應究其本質。斑紋的本質包括構成斑紋的物質和形成過程。兔毫、鶴鴿斑、曜變屬於鐵鈣繫結晶釉,其釉面斑紋是釉料在高溫階段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後,鐵氧化物在釉表面層析晶產生的,構成斑紋的物質是鐵氧化物的結晶體,這些斑紋是在窯火中天然形成的,沒有人工痕迹。這些建盞製作工藝難度大、藝術品位高。而黑釉白斑盞(圖6)斑點的物質是後加的白瓷釉,不是氧化鐵晶體,斑點的形成是靠人工裝飾的,製作工藝難度小。還有鐵鏽斑盞(圖4),雖然斑紋是由氧化鐵晶體構成,但有明顯的人工痕迹。後兩者斑紋的外表很艷麗,但藝術效果顯得單調呆板,談不上奇妙自然,其本質與兔毫、鷓鴣斑、曜變不同,它們不能反映建盞獨具的藝術風格和特色,稱不上建盞珍品。建窯還有許多純黑釉盞和雜色釉盞,這些建盞大都是燒制兔毫、鶴鴿斑、暇變時留下的失敗的作品,沒有多少驚奇之處,也無法把它們和寶物劃等號。
建盞燒制技術難度問題《收藏家》2005年2期發表筆者寫的《宋代油滴茶盞鑒賞》一文,文中詳細介紹了建窯油滴和華北油滴(圖7)的區別,並對兩種油滴燒制難度以及審美問題作了初步討論。文中提到,判斷一件瓷器的燒制難度,可以從坯、釉、窯溫和窯中氣氛這四個制瓷因素的制約程度考慮,這就需要了解制瓷過程中四個因素對產品的影響有多大。有些瓷器的釉色,雖然配方很獨特,但燒時不易出現缺陷,成品率就高,可以大量生產。還有些瓷器,雖然燒成溫度很高並需要還原氣氛,但溫度和氣氛的增減對產品影響不大,其燒制難度也不大。不同斑紋的建盞燒制難度也差別很大,下面我們從四個制瓷因素入手,來分析建盞斑紋形成的技術難度問題。
1)坯的制約建盞的坯體材料是採用一些氧化鐵含量高達8%左右的有色私土配製,這些天然原料塑性差,收縮大,耐火度也不高。用這種泥料拉坯成型的茶盞,在乾燥階段就很容易變型或開裂。而氧化鐵是助熔劑和發泡劑,在高溫還原階段不僅降低坯體耐火度,還易使坯體起泡,實際上這種坯泥只適宜制陶。由於建盞斑紋須在13001C以上的還原焰中形成,坯體在這種條件下,極易產生變型、起泡等缺陷,宋代建盞坯中含有粗顆粒石英,雖然對克服這些缺陷有幫助,但容易造成釉面有顆粒凸起的毛病。如果採用氧化鐵含量較低的鑽土,或採用瓷土加氧化鐵制坯,雖可提高耐火度,但燒出的釉面斑紋效果不佳。這表明坯體的化學和礦物組成對釉面斑紋有重大影響。南宋時期福建其它窯口兔毫效果不好,與坯鐵含量低有直接關係。中外陶藝家為解決建盞坯體材料耗盡精力。西班牙陶藝家杜阿爾多·庫尼先生研究建窯黑瓷40多年,他給筆者來信中寫到:「我們所有研究建窯技術的人,都在一個問題上卡了殼,那就是我們所掌握的原料其耐火性能都達不到宋代陶工燒制出精美的建盞珍品所必需的極其困難的條件——極高的燒成溫度和最大的還原氣氛的要求。」筆者研究建盞工藝20餘年,的確就在福建也找不到滿意的泥料,坯體原料難以確定。其實,宋代人也沒能很好地解決建盞坯的問題,成山的廢品給窯匠帶來的心理創痛是巨大且無奈的。現代有些人避開黑坯,使用白坯,斑紋效果與宋代差距太大。宋代建盞中有些坯的外觀呈褐色,是由於後期氧化所致,坯體內部還是黑的。(2)釉的制約建盞釉層厚且流動性大。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紋。釉層太薄,釉不黑,釉薄處呈醬色。再則,釉層薄,兔毫斑紋短,不流暢。油滴(即鷓鴣斑)斑點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條件。但是,高溫厚釉給建盞帶來的缺陷是很難克服的。一是釉厚乾燥收縮大,易使釉層開裂,與坯粘不緊,燒時易縮釉或脫釉。二是建盞在1300℃高溫燒成,此時釉粘度降低,流動性增大,使釉層從上到下逐漸加厚,釉層厚度上下不均,對斑紋的形成影響很大。就兔毫來說,兔毫的斑紋好比水中的魚草,在水淺處魚草會被頂出水面,在水深處就沉在水中。所以兔毫斑紋一般在碗上部很密集並突出釉面,在下部較稀疏,沉在釉中,似隱似現(圖8)。斑紋的浮沉程度不同,所受的氧化程度就不同,使得斑紋的形態和色彩都有所不同。斑紋形態和色彩的變化,從審美角度看似是好事,但實際變化的結果很難令人滿意。往往是上部斑紋過密,下部斑紋過稀或無斑紋。或者是碗上部斑紋都變灰色了,下部斑紋還不能析出(圖9)。宋徽宗趙信在《大觀茶論》中記載的:「釉色紺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指得是銀色的兔毫,從上到下,流暢通達的為上品。
釉流動性大給建盞帶來的另一劫難是,只要釉層過厚,或燒成溫度過高,或燒成時間過長,釉就流下粘底。現代其它結晶釉流動性也大,但燒花瓶釉粘底可以打磨掉,不會報廢。建盞器形碗外下部露胎,從技術上就是給下垂的釉留些空間。若下垂的釉恰到好處聚成滴珠狀(圖10),就有欲墜非墜之玄妙美感。建盞特徵是:碗口幾乎沒有釉遮蓋,釉色不黑又很乾澀,碗外靠底足處有一圈明顯的聚釉。建盞釉的配方也難以確定,因為四個制瓷因素對斑紋效果的影響很大。而窯中各處溫度與氣氛有差別,導致配方很難適應,使製作者耗費大量精力也難適從。就是現代每窯僅燒數件作品,配方也要經常變,因為坯變或其它因素些許改變,配方要跟著變。所以最難且最貴的配方其實是難穩定的配方。
3)溫度的制約建盞燒成溫度高且範圍窄。如上所述,燒成溫度高易使建盞坯起飽、變形,釉下垂枯底。而燒華北油滴因溫度低(約12401C),用黑坯就不成問題,即使釉厚也少有聚釉現象,更不易流下粘底。因為釉的粘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降低。建盞燒成溫度高,是釉面斑紋的需要。溫度過低,斑紋稀少,甚至無斑紋,所以建窯鼎盛時期許多黑釉盞是燒兔毫、油滴、曜變時溫度過低或還原過頭造成的,而不是刻意燒制的。如果窯溫過高,斑紋析出太多、太密,釉的底色被遮蓋,也就成了褐色(圖11),釉的底色仍是黑色。各種釉色,來禪李複雜,要根據跡象具體分析。如褐色釉,當黑釉釉層薄,或建盞釉過燒,或還原不足,或坯中氧化鐵含量低,都可能出現。一件斑紋流暢通達且外觀無缺陷的兔毫盞燒成溫度範圍很窄。窯溫稍低,碗上部有斑紋,下部沒有斑紋.窯溫稍高,釉就流下粘底。而燒油滴的條件更苛刻,因為油滴的斑點很容易流成條形。
對於曜變,至今還沒有公認的仿品問世。從曜變斑紋的形態與分布狀況,筆者推測,其形成機理是高溫氣泡機理。華北油滴相對屬於低溫氣泡機理(建窯油滴屬浮萍機理)。從華北油滴的燒成機理可知,華北油滴的燒成溫度範圍較窄,窯溫過高,斑點就散開,窯溫過低,氣泡又難破滅。而且華北油滴受器型影響較大,就是在器形凹處,氣飽不易破滅,燒後經常會留下泡痕。從現存的3件曜變傳世品看,碗外斑點極少,其原因是碗外器型呈凸狀,氣泡較早破滅,由於曜變在高溫燒成,由氣泡破滅形成的斑點很容易散開,在還原氣氛作用下,三價鐵迅速轉化為二價鐵,二價鐵是強熔劑,很快就熔入釉中,使斑紋消失。從曜變碗內的斑點也可看出斑紋消失的速度很快,如圖12,有些斑點較清晰,有些斑點較模糊,有些部位就沒有斑點.所以曜變斑紋的形成,就像夜幕中奼紫嫣紅的焰火,此起彼伏,持續時間很短,如果這個動態恰好被捕捉到了,它的跡象就.保留下來,否則就成了黑釉盞。曜變斑點饅周圍的光暈,正是二價鐵消失前形成的,所以它很薄,成為干涉膜,在光照下就有變色現象。
推薦閱讀:
※唐人書碣石調幽蘭 第五(東京國立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東平漢墓壁畫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玉器
※【傳世名畫】各大博物館藏明代山水畫賞析01
※宋版圓悟心要(b-17) 上卷(二)【宋代禪宗高僧開示法語】九州國立博物館藏 北宋臨濟宗楊歧派高僧 圓悟克勤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