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前瞻:金融改革核心仍集中在「兩率」市場化

原標題:利率市場化是新一輪市場化改革之首

加快利率化必須在宏觀金融領域做兩件事,一是取消利率管制,二是放鬆金融(主要是銀行)的市場准入,允許發展民營商業銀行,使市場主體多元化。——王小廣

總結今年以來的金融改革,筆者有一種看法,就是比過去十年還多。金融改革呈突破態勢,有人可能認為這種判斷有點誇張。「改革先行」是新一屆政府實施「新政」的典型特徵,即通過促改革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積累的難題,這一特徵在今年的金融領域也顯得十分明顯。

大家翹首很久的金融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市場普遍期盼政府一定會降准、降息保增長,新一屆政府卻換了一種方式來應對形勢的變化,不降准、不降息,而是取消利率下限的管制,加快推進金融領域對民間資本的開放,設立上海自貿區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的試點。

儘管金融改革任重道遠,但這樣的開局令人驚喜,市場的反應也是積極的。現在大家把焦點轉向將要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三中全會後,金融改革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及改革的重點在哪裡?這裡,筆者想談一些看法。

首先,在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宏觀領域的兩大領域金融和財政,其改革的重要性凸現。我們經常講當前我國經濟許多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根本原因是市場化改革遠未到位,包括宏觀、微觀兩大領域都陷入體制的僵局。但筆者一直認為,經濟發展方式是微觀問題,而發展模式(政府所選擇的發展戰略、宏觀政策以及相關的體制)是宏觀問題,宏觀問題不解決,微觀上怎麼使力都是「白費勁」,常常是「事倍功半」。相反,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深化宏觀領域改革才行。

我們講資源配置不當或低效率主要指什麼呢?從各種生產要素看,我們的勞動力很早就允許充分競爭了,而且勞動力價格儘管受到農民工談判能力弱的影響被長期低估,但市場化程度總體看還是高的;土地儘管被壟斷,但定價不是在市場均衡價格之下,而是大大高於市場化價格(地價泡沫);資源品價格一些環節是放開的,一些環節仍有管制,確實是一個重要問題。但我們看到的要素價格扭曲的主要方面是利率的長期低估。在筆者看來,利率如果扭曲,那所有的價格都會扭曲,結果是能夠過量使用資金的行業、企業、個人和區域「大佔便宜」,形成暴利或超常利潤,其他行業、企業、個人則利潤縮水,或處於微利狀態。房地產是其典型代表,它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又是各級政府眼中獨秀的「支柱產業」。我國的許多壟斷利潤或暴利源泉是資源低價、土地農轉非的高額增值和製造業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所產生的收益,但利潤的分配則主要是通過金融機制分配,因此,一切低效率、不公平的關鍵是金融體制機制的缺陷,具體來講就是利率管制,即人為地將利率水平壓低,以鼓勵投資和出口。長期將利率水平定在遠低於均衡水平的結果必然推動投資膨脹、資產泡沫。實際利率「超低」、資金資源有限性的結合,就會導致大量的尋租和市場扭曲,市場扭曲的表現在2011年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表現得極為突出。

筆者認為,正是低利率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別的原因都是次要的,利率過低(2011年實際存款和貸款利率都為-2%左右),就會導致資金需求過旺,而資金的分配則偏向強勢集團,他們得到便宜的資金轉入市場就可以獲得很高的利差,這也是影子銀行越來越「火」的原因,同時,弱勢集團則在正規信貸渠道得不到資金,相反,現有的利率機制(雙軌制)會提高非正規渠道(民間借貸)的利率,從而大大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短期解決辦法就是升息,長期解決辦法則是取消利率管制,推進利率市場化。

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利率市場化是新一輪市場化改革之首,而要加快利率化市場必須在宏觀金融領域做兩件事,一是取消利率管制,二是放鬆金融(主要是銀行)的市場准入,允許發展民營商業銀行,使市場主體多元化。金融改革涉及的另一部分改革是匯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最關鍵的問題是人民幣的完全可兌換,對此最近學界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說不能邁太大的步子,否則會有很大的金融風險。但筆者一直有一個觀點,兩率市場(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應有個順序,應該是利率市場化在先,匯率市場化在後。

其次,未來如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呢?金融改革的核心無疑仍集中在「兩率」市場化上,兩者都十分迫切,但從風險和能力兩方面看,重在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這是牽引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今年的利率改革僅是開了一個頭而已,離利率市場化的最終目標還差得很遠,利率市場化不僅要放開市場管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較充分競爭的市場形成機制。難在後者,如放開利率管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壟斷市場的結構不變化,他們間仍然會形成「壟斷低價」(銀行的利潤與其他產業的利潤不同,它是賺取利率差價,只要利差可控且大,利率定得越低,利潤會越高)。

對未來如何推進利率市場化,筆者有四點建議:一是儘快放鬆存款利率管制。這比放鬆貸款利率更重要。我國的銀行結構最近十多年來在逐步分散化,特別是各地中小型商業銀行的大量成立,對四大商業銀行的壟斷形成一種壓力,在利率管制條件下,其主要差距在存款獲得上,在存貸款利率雙管制的情況下,中小商業銀行與大銀行難以開展有效的競爭,而取消利率管制,特別是取消存款利率管制,銀行競爭就會明顯展開,特別是中小銀行可以通過縮小利差的辦法來獲得更多的可貸資金和貸款份額,從而對大銀行形成競爭壓力。

二是亟須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實施實際利率為正的規則,保護存款者的利益。存款保險制度是防範金融風險和使銀行市場約束強化的重要制度建設。那為什麼要制定一個實際利率為正的規則呢?利率管制的結果是「利率超低」,其最大的受害者是存款者,當升息因受利益集團的干擾而緩慢或不到位時,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就會出現,這是對存款者利益的蠻橫剝奪,人們只知道抱怨這是通貨膨脹的一個後果,實際上通脹並不會導致存款者利益受損,而主要是利率管制所致,利率管制導致名義利率增長慢於通脹率的上升,因此,在利率市場化的過渡期,制定一個實際利率必須為正的規則,就能有效地保護存款者利益,並加快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等利率市場化完成後,再取消這一規則不遲。

三是優先股制度應更多偏向金融上市公司。這對優化金融結構和股市的穩定發展具有雙重重要意義。

四是把增加民營銀行的指標和促進地方性中小商業銀行民營化結合,促進銀行業的民營化進程。這裡關鍵是加強監管。

推薦閱讀:

那些想要顛覆銀行的新金融公司們,即將被銀行反收割
辦信用卡手機號必須本人嗎?
餘額寶的風險在哪?在發生什麼事之後我們應該儘快把餘額寶里的錢提出來?
銀行監管及內部管理指標總結大全(轉載)

TAG:市場 | 金融 | 改革 | 集中 | 三中全會 | 金融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