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劇藝術的長河裡
在歌劇藝術的長河裡 |
耄耋之年還在舞台上活躍的李光羲,是我國歌壇重量級的、聲音最漂亮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在歌劇藝術領域裡,建樹頗豐,塑造過眾多經典角色,也留下過不少難忘唱段。 我結識李光羲,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中央歌劇院派出樓乾貴、李光羲、李晉緯、蘇鳳娟、李浮生、官自文、李丹丹等著名歌唱家的最強陣容,進行全國巡演。首站上海就引起轟動。在當時的紅都影劇院(今百樂門舞廳)連演七場,場場爆滿。 我的近鄰、又是多年一同學習聲樂的王惠英,是這台音樂會唯一的上海籍演員。此時的她,已成長為中國排演的歌劇《卡門》的飾演者。緣於這層關係,我得以和她二哥王健良,能天天泡在劇場後台看演出,與心儀的歌唱家們拉家常、交朋友。我胞弟還挎著工具包,給每個演員剪影留念。
李光羲與我二舅是同道好友。他和藹可親、沒有一點大家的架子。因此他和我結下了忘年交,並持續至今。我向他討教歌唱中的疑難問題,他給我講述人生的往事、歌唱的理念和體會,使我受益匪淺。就在他們離滬前夕,我還邀請王惠英、李光羲等歌唱家們去我關係特好的「上海照相館」拍櫥窗樣照。多年後,我與李光羲相見,他還提起那事,並告訴我,那次拍的幾組人像照中,有幾張是他一生中最滿意的,已用在了自傳、CD和唱片專輯的封面上了,並希望我能把底片要來……
自幼就顯露歌唱天賦的李光羲,因為一次在家鄉天津觀看了郭蘭英主演的歌劇《白毛女》後,就深深迷戀上了歌劇表演。他在1954年毅然放棄了舒適的工作和高薪,報考中央歌劇院。雖然,李光羲從未有過系統的聲樂和表演的專業學習,但他渾然天成的好嗓音,尤其是金子般通透的高音和俊美偉岸的形體,給了考官周巍峙、塞克、劉熾、張權等音樂家以很大的震撼。
剛進歌劇院那陣,李光羲只是在《草原之歌》《劉胡蘭》中,演群眾唱合唱。有一次,擔任《草原之歌》序幕領唱的演員病了,臨時由李光羲頂替。想不到,小試牛刀後他就讓領導和同仁刮目相看。
1956年,劇院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開始排演新中國第一部西洋歌劇《茶花女》。作為還在學習中的青年演員李光羲,被安排飾演劇中男一號阿爾弗萊德的C角。雖然不是主要演員,排練的機會也不多,但李光羲肯用心、很執著,把角色的唱段、表演,甚至人物內心的獨白,都研究到位,把握透徹準確。俗話說,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快公演時,劇院領導和蘇聯專家一同觀看三組演員各自的表演後,決定破格由李光羲擔當首演和以後重要場次的演出。此劇的成功,使李光羲聲譽鵲起,也奠定了他在中國歌壇的地位。打那後,《奧涅金》《貨郎與小姐》及《阿依古麗》《第一百個新娘》《奪印》等中外歌劇中,李光羲都擔綱主演並有上乘表演。
在歌劇舞台有驕人成績的李光羲,更是在1964年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選拔中,力挫群雄、脫穎而出,與張越男成功合作演唱了《松花江上》。
李光羲在近一個甲子的從藝生涯中,出訪過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為祖國爭得很大的榮譽。他首唱的《牧馬之歌》《北京頌歌》《遠航》《周總理,您在哪裡》《祝酒歌》《鼓浪嶼之波》等一大批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激越動人,也深深鐫刻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
推薦閱讀:
※《紅樓夢》圓
※悉尼歌劇院——一首永恆的主題曲
※今晚我們一起造夢 | 歌劇《仲夏夜之夢》驚艷首演
※歌劇推薦:《鄉村騎士》&《丑角》
※悉尼歌劇院:「一個建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