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傷寒論》「治汗」八法探析

【摘 要】漢·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多種不同的出汗表現。本文在探析《傷寒論》各種汗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的同時,總結出調和營衛、清熱生津、清心除煩、瀉熱通便、疏利肝膽、利濕退黃、溫陽祛寒、回陽救逆八種治汗的方法。

【關鍵詞】張仲景 傷寒論 汗證 治法

《素問·陰陽別論》:「陽加於陰謂之汗。」汗由陽氣蒸化津液,發泄於腠理而形成,能潤澤肌膚,調和營衛,清除廢穢。若陰陽平衡,氣血調和,腠理固密,則津液內斂,反之,陰陽偏勝,氣血失調或營衛不和,腠理疏泄,則可引起汗液外泄。

漢·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多種不同的汗出表現,如大汗出、自汗出、手足漿漿汗出、手足濈然汗出、額上微汗出、頭汗出齊頸而還、汗出而喘、盜汗、黃汗等。汗出表現雖多,探究其病因病機,不外乎是營衛不和、里熱熾盛、少陽樞機不利、濕熱鬱蒸、陽虛汗漏、陽氣暴脫等。筆者根據各種汗證不同的病因病機,把《傷寒論》的治汗方法總結如下。

調和營衛《傷寒論》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外邪犯表,衛陽受傷,肌表不固,營陰不能內守,營衛失去平衡協調。「汗之根本由於營氣,汗之啟閉由於衛氣。」(《景岳全書》)汗多終是營衛不和所致。榮虛則不能內守而泄越,衛虛則不能外護而固密。症見汗出遍身,淅淅惡風,時有低熱,煩勞則張,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紅,脈緩。「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桂枝湯主之」。「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應用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使邪去正安,營衛調和,則汗自止。

清熱生津里熱迫津是陽明病經證或腑證里熱熾盛,蒸騰於外而致。身熱里熱較盛,迫津外泄,以致汗出。如《傷寒論》第182條:「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第219條:「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皆為里熱迫津外泄之例。其中第182條闡述的陽明病機為里熱盛迫津外泄。第219條為陽明裡熱獨盛之證。第26條為表邪入里化熱,津傷較為嚴重,氣傷也較明顯之症,故用白虎加人蔘湯,則津復汗止。

清心除煩 汗為心液,「汗出於心,熱之所致」,「所以清心則液榮於內而為血」(《古今醫統》)。《傷寒論》第228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本條闡述傷寒餘熱未盡,邪熱留擾胸膈,胸膈中邪,熱郁於上,發為頭汗之病機。症見心悸失眠,汗熱蒸蒸,煩躁不安,面紅唇赤,口渴喜冷飲,尿赤,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數或弦。證屬心火偏旺。方選梔子豉湯,清胸中之邪熱。臨床上可酌加竹葉、生地、連翹心、蓮子心、麥冬、五味子、煅龍骨、煅牡蠣等。平素性急,肝熱內蒸者,加鉤藤、杭白芍、決明子。

瀉熱通便《傷寒論》第208條:「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第220條:「但發潮熱,手足滎滎汗出,大便難,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手足心汗出,多為生理現象,但若汗出過多,又兼口乾咽燥,便秘尿黃,舌苔黃燥,脈洪大者,此為鬱熱熏蒸,熱結不通所致。手足汗出是陽明腑證的主症之一,多有燥屎內結為主要指征,故投大承氣湯瀉下熱結則愈。

疏利肝膽《傷寒論》第165條:「傷寒發熱, 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 大柴胡湯主之。」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 心煩者,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用以方測證之法探之,當有少陽樞機不利,肝膽疏泄失調, 以致水道不暢, 陽郁不能宣達於全身,而反蒸騰於上部。唐容川說: 「 陽遏於內,不能回散,但能上冒,為頭汗出, 故用柴胡以透達膜腠。」本法適用於氣機鬱結、樞機不利,症見心中痞硬、嘔吐下利,或胸脅苦滿、但頭汗出、往來寒熱、脈弦。柴胡類方可疏肝理氣,宣展樞機,陽郁得伸則汗證可除。

利濕退黃《傷寒論》第111條:「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熏灼,其身發黃。」此條文闡述火熱內傷,太陽、陽明之熱邪蘊結於里,里熱不得外越,濕濁不得下行的情況下,必蘊郁熏蒸,影響肝膽疏泄功能,致使膽汁外溢而汗出必黃。第200條:「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素蘊濕熱,或濕熱外襲,郁而不達,邪郁中焦,濕熱蒸騰於上,而額上微汗出。症見汗出色黃如橘子汁,沾衣著色,粘膩不暢,並伴發熱、目黃、身黃、小使黃如豆油色等症,脘腹痞悶,倦怠納呆,苔厚黃膩,脈濡。多為濕熱內蘊發黃所致。方選茵陳蒿湯以達清熱利濕、退黃汗止之功。

溫陽散寒《傷寒論》第20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本條闡述太陽病發汗過多,而致表陽虛汗漏不止的證治。汗出過多,陽從汗泄,陽虛則不能固攝於外,肌腠失密,故汗出不止,遂則諸症蜂起。如汗多耗陰,津液虧乏,故小便難;陰虛津虧,筋脈失養,故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其病機是邪氣外犯,衛陽不固,營衛不和,陰陽俱虛,而以陽虛為主。故成無己曰:「太陽病因發汗,遂漏不止而惡風者,為陽氣不足。」方用桂枝加附子湯溫表陽、散表寒以止虛汗。此外,《傷寒論》第191條:「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疾,必大便初硬後溏。」此證為胃中虛冷,陽氣不固,非理中、真武而不能取效。

回陽救逆「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說明發汗太過,可使衛陽受損,甚則亡陽。危重病患,突然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並伴有呼吸喘促,神疲乏力,面色青白,四肢厥冷,乃陽虛欲脫之證。《傷寒論》第353條,之汗出為液隨陽脫,治宜四逆湯回陽救逆,陽回液復則汗自止。若兼有格陽者,證見「吐已下斷、汗出而厥、脈微欲絕者」(《傷寒論》第390條),治宜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破陰回陽。回陽救逆法適用於陰盛格陽之汗(又名油汗、黏汗、絕汗、脫汗)。陰陽雙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亡失,都將影響另一方,最終導致陰陽離決的危重證候,其汗出如油、黏膩不易流動,口渴喜冷飲,煩躁不安,四肢溫,舌紅乾燥,脈細數無力等謂之亡陰;若進一步發展為陰脫,陽無以附,其大(冷)汗淋漓,手足逆冷,畏寒,面色蒼白,口唇青紫,舌質淡,脈微欲絕等謂之亡陽。臨床上病至少陰,少陰寒化,心腎陽衰,病至厥陰,兩陰交盡,陽盡寒極,多為陽亡故也,乃預後不良之症。治宜回陽救逆,選用大辛大熱之四逆類方,方可挽救萬一。

總之,汗證雖為小病,亦不可輕視,汗出異常,日久不治,身體必受其害。治療汗證時,應重在辨證論治。汗證可單獨出現,也可作為它病的附屬癥狀出現,臨證應辨別主次,靈活運用。部分斂汗止汗葯,如麻黃根、浮小麥等,因其藥性平和,無論何型皆可作為輔佐葯運用,不必拘泥虛實寒熱。

推薦閱讀:

《傷寒論》六經氣化學說
(5)摘自《傷寒論》欲解時
郝萬山教授講傷寒論:10
18.03.17【胡希恕講傷寒論】丨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術數與《傷寒論》中的脈法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