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日保衛戰(下集)犧牲
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
——李商隱《桂林》
美麗的桂林位於華南腹地,嶺南五嶺之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北接湘楚大地,南通邕梧,直至安南。本地氣候溫和,樹木繁茂,河流縱橫。周邊的土地富饒豐盛,物產眾多。自古以來就是南北通衢和文化勃興之地。桂林的歷史始於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此處設始安縣,歸荊州零陵郡管轄。此後桂林不斷發展。明朝朱元璋冊封自己侄兒、大將朱文正的子孫於此處,稱為靖江王。清朝時期桂林設為桂林府。1913年桂林府改稱桂林縣。清末民初年間,據稱桂林城區已經發展成為至少擁人口8萬、城區面積廣達500平方公里的重要城市。[1]依靠灕江水路,桂林與廣東方面貿易頻繁,不斷輸出米鹽等生活必需品,換來桂北所需要的各種小商品。一時間桂林商埠雲集。臨灕江的水東門一帶甚至形成鹽商一條街,以至於街道名稱都被稱為「鹽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桂林成為華南一帶疏散撤退的中心,大量學校以及知識分子留駐桂林,全面帶動了桂林文化的發展。以李宗仁、白崇禧和黃旭初的新桂系領導人將廣西省會從南寧遷至桂林,更使桂林成為廣西乃至華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40年桂林撤縣設市。桂林地位的抬升造成了大量人口湧入。1944年6月,因日寇逼近,桂林市政府發布疏散令之前,桂林人口竟然達到了60萬。[2]因抗戰帶來的畸形繁榮達到頂峰。抗戰結束後,桂林的作用迅速下降,人口數量大跌。桂林人口重新達到60萬並予以超越,是在新世紀降臨前後才發生的事情。
靜江府城池圖。這是從桂林城北鸚鵡山的摩崖石刻上拓下來的地圖。樣式已經按照現代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方式描繪。考證此圖繪於南宋咸淳六年(1207年)。現在桂林城區就是在該圖所繪地區上發展起來的。可以看到城市東面臨灕江,西面南面臨陽江。在東南角處陽江匯入灕江。交匯口南就是大名鼎鼎的象鼻山。桂林城北的那一道弧線是北門。北門東接鐵封山,西接鸚鵡山,構成了桂林市在陸地上的唯一入口。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城防可以說是易守難攻。本人在此特別聲明:如無注釋,這些圖片皆系本人朋友「散客月下」提供,友情使用,並無版權。請勿轉載使用。
桂林並不僅僅是一座風景名城。它位於湘桂走廊入口南端,是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桂林城建築在喀斯特地形上,群山拔地而起,岩溶洞眾多,有利於屯兵屯物。桂林市區建立在三面環水的基礎上,在冷兵器時代形成天險。但是地形上的運用之妙,卻取決於守方與功方將領的意志和決心。在歷史上桂林城曾經多次經歷戰火,證明固若金湯的防守,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漏洞。
公元868年,唐朝鎮守桂林(當時稱桂州)的戍卒服役期滿,理應輪換回鄉。不想上峰不守承諾,不肯將他們調離。一怒之下,這些戍卒推龐勛為首,殺掉守將,反出桂州,拉開了唐末農民起義的序幕。這是桂林遭遇到的有詳細記載的第一次戰火。
到了南宋時期,桂林稱為靜江府,屬廣西路。南宋政權經營桂林頗為用心,歷代官僚專心修築城池,使整座城市更加堅固。1277年,元軍攻佔臨安之後南下。宋朝守將馬墍苦守桂林三個月。元軍久攻不下。元將阿里海牙發現城東城牆比城西略低。便佯攻城西,偷襲城東,並引決灕江水淹城池。馬墍受傷被俘,不屈就義。殘餘宋軍二百餘人,於內城集火藥引爆殉國,粉身碎骨。經此一戰,桂林城牆已經殘破不堪。至今保留下來的宋城牆僅存於市中心的寶積山、東鎮門和古南門一帶。
元軍奪取桂林之後,對於桂林城池的修建規模更大,也更加堅固。但是這座城市依舊在1368年被明軍攻佔。元軍守將乜兒吉尼被俘,送至南京處死。詳細攻城狀況難尋。我從網上看到一些資料稱元軍守了兩個月,僅供參考。乜兒吉尼在桂林期間大興土木,修復各種水利設施,也算得上是一位有作為的官員。
1644年,清軍入關,明王朝覆滅。南明多個政權相繼建立。1647年,明廣西巡撫、桂林大學士瞿式耜在廣東肇慶等擁立萬曆皇帝之孫朱由榔稱帝,年號永曆。未久,廣東在南明政權傾軋和清軍的猛攻之下失陷。永曆移駕桂林。依靠桂林的有利地形,瞿式耜聯合各部將領,包括李自成部隊將領郝永忠(即李自成起義軍中著名將領郝搖旗),三度擊敗清軍。雖是勝利,但是戰果可能有所誇大。郝永忠因出身李自成「叛軍」而受到猜忌,加之與守城另一主將焦璉不睦,兩軍鬥毆,一怒之下居然洗劫桂林,徑自引兵而去。[3]1649年年末,清軍在降將孔有德率領之下第四度兵臨城下。因內部矛盾激化,瞿式耜手下將領星散,桂林成為一座空城。清軍輕取桂林。桂林總督張同敞(張居正的曾孫)從灕江東岸泅水進城,與瞿式耜共同赴難。兩人被執。一個月後,同時就義於桂林疊彩山的風洞前。
孔有德犯下滔天罪行,難逃一報。1651年,南明將領李定國圍攻桂林。孔有德驕傲自滿,未作認真部署。結果在興安嚴關一帶被李定國打敗。逃回桂林後剩下殘兵敗將,無力守城。李定國只用了三天,便從城南武勝門攻破城池。孔有德舉家在靖江王府自焚。只有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逃出。這一位後來被封為和碩格格,便是傳說中赫赫有名的「還珠格格」,桂林伏波山的還珠洞得名據稱跟這位格格有關。但是她的故事就不在我的講述範圍之內了。1653年,清軍利用南明軍防守空虛之際奪回桂林。李定國再攻不利,連戰七天七夜未得手,只得撤退。
但是桂林的動蕩仍未結束。隨後的「三藩之亂」當中,桂林守將孫延齡(孔四貞之夫)響應吳三桂叛亂。孫延齡叛後又欲降清,事未成被吳三桂之子吳世琮察覺,誘而殺之。1677年三藩叛亂平定,滿清在桂林的統治始告安穩。這種穩定繁榮的狀態持續了將近200年。1851年,太平軍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隨後北上,於次年攻打桂林。太平軍共有兩萬餘人,總指揮部設在今天的河東七星岩外棲霞寺,肖朝貴羅大綱等將領率主力部署於桂林城南城西。太平軍在象鼻山上架起了大炮,隔陽江轟擊市區,隨後又在將軍橋一帶設伏,打死增援的清軍廣州副都統烏蘭泰。然而守城清軍十分頑強,雖經歷文昌橋爆炸、守城及增援主將陣亡等作戰不利事件,但是依靠堅固城防與地利,加之太平軍缺乏攻城經驗,竟然最後堅守成功。太平軍經歷大小24戰,炮擊水淹挖地道等方式全部用上也無法攻破,最後只得繞城而走。1859年,在「天京事變」中出走的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大軍返回廣西,在桂林外圍市鎮為清軍所敗。桂林城池未受太大威脅。這算是冷兵器時代桂林最後一次作戰。
從上述戰役來看,冷兵器時期的桂林可守,在大部分情況之下也能堅持很長時間。以李定國和肖朝貴等名將尚有久攻不下之時。不過如果守軍內部矛盾重重,互相掣肘的話,守方往往不戰自破。桂林這種地形究竟在何方面有利於防守呢?下面就將詳細敘述一下。
桂林的具體地形,用地質學術語來說,叫做「喀斯特地形」。可以抄一段百度百科關於桂林所具有的「熱帶喀斯特」的文字:「地下洞穴眾多,以溶蝕性拱形洞穴為主。地下河的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故稱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積為160平方公里……地表發育了眾多窪地,峰叢區域平均每平方公里2.5個。窪地間距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現峰林-窪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於45度。」[4]可以說,這段話很準確地描述了桂林的地形,那就是多陡峭山峰、多溶洞多地下河。
桂林的明清市區北起北門,南至南門,東至水東門,西至麗澤門一帶的市區,呈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地形,在清末咸豐同治年間號稱「南北七里三,東西五里半」。如此算來當時城區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這麼狹小的地段里就有桂林的三大主要名山疊彩山、伏波山和獨秀峰。較為不出名的山峰還有寶積山、鐵封山、鸚鵡山,總共六座山,全部集中在城市北部。如果加上疊彩山的四個山峰以及鐵封山的兩個山峰,桂林的明清城區里至少有十座山峰,基本上每平方公里就攤到一座山頭,雖然少於上文平均2.5個山頭的數字,但是在全國各大城市當中也算名列前茅。這些山峰一般不太高,海拔在200多米,相對高度在60-80米之間。最高峰疊彩山仙鶴峰的相對高度只有101米。這些山峰之間互相接近,相互關聯。城北鐵封山與鸚鵡山之間的距離最多不超過30米,成為修建城牆和城門的有利地形。桂林北門城門就建在兩山之間的平地上。城牆在兩山山腰橫亘而過。此外,群峰相對較低的高度,則保證這些山峰能夠在冷兵器時代構成天然城牆,可以居高臨下抵抗外部軍隊的進攻,也可以封鎖各自的防衛死角。寶積山西端的宋城牆就是建在平直延伸的山體之上,連山體帶城牆,其高度有十餘米,加上地形不規則,極大地限制了敵軍的攻城正面兵力。
20世紀初,從寶積山上向北俯瞰北門。右邊是鐵封山,左邊是鸚鵡山。依稀可以看見北門的城樓。右邊的白色細帶疑為桂林城東城城牆,城牆外既是灕江。
桂林外圍的山峰普遍要高於市區內的山峰。城外除了象鼻山外(相對高度只有52米),其餘制高點分別是西南郊的西山(相對高度207米),西北郊的老人山(相對高度141米),西郊的猴山(相對高度431米)和東郊的普陀山主峰天權峰(相對高度127米)、南郊的南溪山(相對高度141米)。由此可見,桂林市區地形總體呈凹陷狀,城區山勢較低,城郊山勢略高,尤其是西郊山勢較高。在冷兵器時代,由於武器射程不足,守軍可以不受威脅地控制城內製高點。但是現代兵器的射程遠遠加大,城內守軍的縱深縮小。如果不佔領城區外的制高點,那麼敵軍將其佔領之後,守軍就如同井底之蛙,一切活動不但被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隨時都在敵軍炮兵的直瞄射擊範圍當中。
這張現代桂林城的圖片是在城東普陀山上由東向西拍攝,基本囊括了1949年以前的桂林城區。可以看到桂林西郊的群山呈環狀包圍著整座城市。桂林市區的山峰並不高。因此,控制城外製高點,防止敵軍窺視城市,就成為守軍必須完成的任務。普陀山是桂林東郊的制高點。照片上可以看到左下角的道路以及廣場。這是七星公園的「華夏之光廣場」。左邊的山峰是月牙山。
回到喀斯特地形當中的另外一個特點:地下河流。地下河眾多的岩溶地形則帶來了說不上有多好的好處,那就是守軍隨處打井都有清水,不至於為缺水煩惱。《三國演義》當中馬謖守街亭,片面強調了依靠高地的地形優勢,卻忘記水往低處流,以至因缺水而陣腳大亂。桂林城防方面則無此憂。當然桂林也不能與缺水的隴東相比,水多了也不都是好事。這座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900毫米。一年之中有兩百天以上在下雨。前面寫到南宋馬墍守桂林被元將水淹城池。明末瞿式耜守桂林之際,曾經因為桂林連續大雨,居然把城牆泡塌,差點讓清軍攻入。[5]在後面我寫到的桂林保衛戰當中,也會有因為大範圍降雨給中國守軍帶來的不利之處,容慢慢細述。
20世紀初的桂林城。這張照片可能也是從寶積山拍攝的照片,基本顯示了桂林核心城區的舊貌。左邊的山峰是獨秀峰。隱約可以看到獨秀峰下王城的城牆。位於右邊的道路是外城(桂林城)城牆。照片中間偏上可以看見灕江一角,以及象鼻山及山頂上的尖塔。現在王城的城牆依舊存在,外城的城牆僅剩下寶積山一段、第十三中學以及東鎮門一段了。
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大威力的重炮,沒有射程超過200米的子彈,沒有扔下重磅炸彈的飛機,也沒有噴火的鋼鐵怪獸坦克。象鼻山距離桂林城只隔了一條二三十米寬的陽江,太平軍的大炮就無可奈何。因此,在現代的一些軍人看來,桂林的地形是合適防守的。何況城東有寬闊的灕江,城西城南有陽江,城西更是大片群山,難以用兵。這樣的城池,難道不會像南宋的馬墍那樣可以防守三個月,不能像瞿式耜那樣三戰三捷,不能像咸豐時期的清廷廣西巡撫鄒鳴鶴那樣,拒太平軍於城下至少一個月嗎?
第四戰區參謀處長,張發奎的高級參謀李漢沖在1944年的桂柳會戰結束後回憶道:「桂林地形,市區三面環抱矗立之岩石,東面濱灕江,郊外平野開闊,形成天然之要塞堡壘。8月間決定確保桂林後,即從事永久工事構築,利用岩石內洞,配備了縱橫交錯可以抵抗十公分加農炮和五百磅飛機炸彈侵徹力的各種火器和人員掩蔽部,編成了各自獨立而又互相聯繫的堡壘群。為彌補濱江薄弱地帶的缺點,除沿河設置各種障礙外,還把東岸的七星岩編成了一個堅固的獨立據點,與市區交叉火力,互相呼應。軍需品如糧秣彈藥等也儲備了足供半年之用。在地形工事設備上來說,喻之為東方凡爾登,實不為過。」[6]
張發奎的回憶與李漢沖的相似:「桂林有一個特別利於防守的地形。周圍矗立的水成岩,緊密地環繞著這一座美麗的城市,形成一道堅不易破的天然屏障。岩石下洞穴甚多,可以作兵器的掩體,亦可作人員彈藥的掩蔽,其於防空尤有絕對的效率。」[7]張發奎並稱白崇禧拍著胸膛對前來視察的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1944年8月晉陞四星上將)說:「如果我們得到更多新式的美國兵器,我保證桂林可固守3個月上的時間!」[8]
桂林地形真的如同白崇禧張發奎李漢沖說的這樣堅不可摧嗎?桂林防守司令部副參謀長覃戈鳴並不這麼認為。這位親手操辦了桂林城防工事的上校回憶說:「桂林的石山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岩洞,「無山不洞,無洞不奇」……這些岩洞防空的效果很好,但作為防禦陣地就很不好辦:死角大,上下左右交通不便,火力難以互相支援,石質堅硬挖掘困難,構築掩體和交通壕成大問題。」[9]除了上面的這些不利因素之外,覃戈鳴還總結出桂林地形不利於防守的另外三個因素:一,各個岩洞的出入口朝向並不總是有利於守軍,尋找帶有兩個出口(有利於隱蔽和交通)的岩洞作為掩蔽部十分困難;二,在戰鬥當中,猛烈的炮火會導致岩洞崩塌,封堵出口;三,石山密布,致使對火炮射擊限制甚多,難以和步兵開展協同。這些不利的因素,在桂林保衛戰當中一一顯露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說桂林是「東方凡爾登」實是言過其實。
桂林的溶洞適合於防空,這一點覃戈鳴和李漢沖都指出來了。日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對於桂林的空襲幾乎沒有間斷過。據不完全統計,從1937年到1944年8月,日軍飛機總共入侵桂林1218次,投彈1710枚。[10]平均每隔兩天就有日軍飛機入侵。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桂林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防空體系。最初沒有警報,以桂林市中心的獨秀峰上掛紅燈籠為報警方式。掛出第一個紅燈籠的時候表明日軍飛機已經到達粵桂邊境城市懷集(日軍轟炸機從廣州機場起飛);掛出第二個紅燈籠的時候表明敵機已經迫近桂林;等到第三個紅燈籠掛出之後,日機即將到達,開始投彈。這時候桂林街上已經空無一人,大家儘可能躲進防空洞當中。[11]桂林市中心的山峰(包括獨秀峰)大多有大規模的防空洞。市中心的寶積山更是利用各種防空洞構成了多層防空體系。但是,一個完整的防空體系只是針對那些天上的飛機,對於地上的敵人步兵,是不能靠躲進山洞來保存自己的。從這一點上來說,身處戰鬥第一線的覃戈鳴所反映的情況,要比遠在第四戰區司令部里的李漢沖和張發奎更加真實。在現代兵器面前,桂林的地形其實並不完全有利於守方。關於這一點,在未來的章節當中,我會逐漸描述。
這是在現有桂林城區地圖基礎上標註的明清時期桂林各個城門。從北門到南門,從東江門到麗澤門,可以看到舊日桂林「南北七里三,東西五里半」並非虛言。直至三十多年前,桂林仍舊有「東西兩條路,南北一條街」的說法。東西兩條路,就是在該圖上標註的解放西路和解放東路(1946年以前稱為桂東路和桂西路。1946年到1949年改稱中正西路和中正東路改)。南北一條街,就是圖上標註的中山路。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匯於十字廣場。桂林人稱為「十字街」,是當時的市中心。
[1] 《桂林通史》,第228頁。清末民初年間桂林市區廣達500平方公里可能是誇張的不實之詞。新世紀之後加上大部分是農村的雁山區,桂林市區面積也只有500多平方公里。當年桂林市區應包括現在疊彩、秀峰和象山三區核心區,總計面積最多只有幾十平方公里。在此附帶一個疑問,以當年幾十平方公里城區面積,如何安置養活抗戰當中「桂林文化城」常年保持的40萬以上人口?
[2] 《桂林通史》,第483頁。不過有相當部分人口應視為長衡會戰所產生的難民。
[3] 《南明史》,第306-311頁
[4]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422.htm
[5] 《桂林通史》:第128頁
[6] 《廣西抗日戰爭史料選編》,第三卷,第379-380頁。
[7] 《廣西抗日戰爭史料選編》,第三卷,第364頁。
[8] 《廣西抗日戰爭史料選編》,第三卷,第364頁。
[9] 《粵桂滇黔抗戰》,第330-331頁。
[10] 《民間記憶:桂林1937-1945》,第66頁
[11] 《民間記憶:桂林1937-1945》,第58頁
推薦閱讀:
※桂林靖江王陵出土梅瓶之賞析03
※童話桂林,桂林之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組圖)
※盤點那些桂林旅行社不會帶你去的景點
※9, 桂林風土記
TAG: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