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跡法華嚴密傳承略介
一、華嚴密介紹
1、佛教分期:
佛陀涅盤至今二千五百多年
印度佛教之興起:印度佛教歷史,自公元前五、六世紀至公元十二、三世紀,共約一千八百年歷史,可分為三個時期,及前、中、後三個六百年。
佛陀涅盤後一千八百年中分為三個時期:
1.1第一時期(前六百年)
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即小乘佛教。這個時期佛教,由水路南傳至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成為南傳巴利語繫上座部佛教。傳至中國,迄今仍在雲南傣族等七個少數民族地區流行。
1.2第二時期(中六百年)
主要是龍樹-提婆中觀學系與彌勒-無著、世親的瑜伽學系兩個系統,即大乘佛教時期。這個時期佛教,分別由陸路和海路傳至中國。又從中國傳至朝鮮、南韓、日本等東亞各國,成為北傳漢語系佛教。迄今仍在東亞各國流行。
1.3第三時期(後六百年)
為密乘佛教時期。主要是中印度的大日經系與南印度的金剛頂經系、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大士在唐開元年間傳至中國,形成中國的唐密。中國的唐密由空海和最澄二大師分別傳至日本,形成弘法大師「空海」法脈傳承的東密,漢傳教大師「最澄」法脈傳承的台密。
2.密乘佛教分期:
又可分為早、中、晚三期。
2.1早期密教
謂之「雜密」。即雜部密教之義,指密宗兩部根本經典「大日經」與「金剛頂經」未結集流傳前,由釋迦佛顯說於佛教經典各部中的密法即陀羅尼密咒等。
隨著中國譯經事業的開展,早在西晉已傳至中國,主要有菩提流支及阿地瞿多兩個從印度傳來的密法系統!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許多單行密法,多是早期雜密,它是與顯教各部經典的譯傳與各宗派的開創相聯繫而發展的,至今不絕。
2.2中期密教
謂之「純密」。即純正密教之義,指由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傳密宗「胎藏界」、「金剛界」兩部大法,以及兩部根本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結集傳出後之密教。
具體地說,就是由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所傳的密印!由中國僧人「一行、惠果」繼傳而發揚的「唐密」,以及由日本僧人「空海、最澄」繼承唐密而在日本創新發展的「東密」和「台密」。
2.3後期密教
亦為純密(無上瑜伽)。指印度那爛陀寺及超戒寺後期發展起來的金剛乘、時輪乘的密教。它是由「蓮花生」等上師傳至中國西藏,成為藏語系佛教即藏傳佛教中的「藏密」。
3.唐密的重現
由整個密法的演變中我們知道,中期密教是在唐朝時代。在當時「華嚴經」盛行一時,以目前在法門寺地宮的壇城布置來看,其布壇中的法義部份是由「華嚴經教」所展開的密法。當時的密即是所謂的「唐密」,那「唐密」與「華嚴密」有什麼關係?
華嚴經是「顯教」的教理,而「密教」是指實踐的部份。所以「華嚴密」是依華嚴經的教理所開展出的實踐行法。
4.金胎合曼
金剛界和胎藏界,兩者合併在一起來修法即是金胎合曼的境界,就是佛陀境界,就是海印三昧、一真法界。
大乘佛法興起,婆羅門教逐漸衰退之後,婆羅門教實行宗教改革,演變成現在印度教,然印度教興起後,大乘佛教卻漸漸衰弱;就在此時印度教有位大修行者「商羯羅大士」,將大乘的教義融入印度教的修法當中,形成「真言宗」,此乃我們現在所謂之密法。
4.1 密法正式傳入中國約在公元四百年左右,在中國,密法分為二系統:
一是京城長安所發展的系統,是以華嚴宗思想結合密法所產生的,稱為「唐密」,即華嚴密法。另一系統是在浙江天台山一帶,將密法結合天台宗教義思想而成,此密法叫「台密」。
4.2 現今的密教分有三個派系:
一是藏傳密教即「藏密」,一個是東傳日本的「東密」,另一個是「唐密」。
4.3 南密
唐密到了明成祖的時候,它就轉變了,一般人看不到,我們現在所看到台灣的密法叫做「南密」,主要是金山寺的密法,這密法有二大特色:一個是「梁皇寶懺」,一個是「水陸法會」。水陸延伸出來的 「放焰口、大蒙山」,還有「金剛寶懺、藥師懺、大悲懺」,這些通稱為南密。這是一般民間流行的密法,乃至現在每天五堂功課,早課、晚課、午供、施食,這些通通是密法。大悲咒、十小咒、晚上蒙山施食,中午午供變食真言,通通都是密法。家裡的佛堂布置也是密法,那是「午供」,初二、十六「作牙」,那是「蒙山施食」,皆是祖師大德教導眾生的方便法。
4.4 二部一具
密法在修學當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音聲,用語根來修行。所以用真言、咒語來修行的這個部份就叫做「真言宗」。當真言宗流行起來時,南印度流行胎藏界,中印度流行金剛界,兩區密法各自獨立發展。密法傳到長安來的時候,是善無畏跟金剛智兩位大德,金剛智傳「金剛部」,善無畏傳「胎藏部」。兩位大德在唐朝開元年間來到長安,認識之後,就互相傳授,所以叫做「金善互授」。而金剛智的弟子大廣智不空,將兩位大師的大法通通學下來,合併一起受持,即「二部一具」。佛教在唐武宗會昌年間毀佛後,產生「金胎合曼」。這個也就是後來發展成為所謂的唐密,華嚴密是把金剛界和胎藏界兩者合併在一起的修法,「金胎合曼」的境界就是佛陀境界,用華嚴術語來講就是「海印三昧、一真法界」。南天鐵塔內講胎藏界大法,以大日經為主要經典,南天鐵塔外講金剛界大法,以金剛頂經為主,華嚴密法傳承著這個系統演變過來。
4.5 華嚴密義理
4.5.1五方義
華嚴密法以「金剛頂經」為主的這個部份,是以「窣堵波」的佛塔為主,代表佛所在的地方,它有四個門,就有四尊佛,中間還有一尊佛,共有五方佛。毘盧遮那佛是坐在這座塔中間,佛的正面方就叫東方,右手方是南方,背後是西方,左邊是北方。
東方代表堅固菩提心,就是菩提心要很堅固,經典上面講的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就是這個意思。從凡夫要轉為修行的聖位時,凡夫時間所累積的一切業障,在發心修行的時候會發生障礙,透過藥師法門的實際行法,就可以克服這些困難,這是東方法門的部份。
相對於東方,就是西方,就是毘盧遮那佛的背後,是指智能成就,是指修行成就的狀況,此時成就的境界會現前,所以西方世界,指的是最後成就的部份。
成就是透過南方來的,南方表示寶藏,要透過南方這個寶藏的正確行法來修行,透過這些寶藏能夠成就西方的智慧。
有了智慧要能夠饒益眾生,所以北方就叫毘首羯摩的事業部,能夠饒益眾生,菩薩就現形。 所以修行不是到達空性,智慧成就便結束了。到達西方是每一個修行人必經的過程。最後要進入北方,在北方裡頭才有無邊的妙用,透過這些妙用來饒益眾生,透過饒益眾生才證明菩提道上的真正成就。
在五方佛中,毘盧遮那佛表法界體性智,就是一切智慧的總源頭,從這當中展現出的大圓鏡智,就叫做東方「阿閦如來」,從平等性智顯現出來就叫「寶生佛」,那從妙觀察智顯現出的就叫「阿彌陀佛」,或叫「觀自在王如來」,從成所作智顯現出來的,就叫「不空成就如來」,這個叫做四智,四智轉化成四佛。佛是我們的自性,四智延伸為四佛,或者從四智展現自性,這四個智慧是構成我們法身的一個基本架構。
密法修法時,有所謂的本尊現前,本尊現前是指透過法義,改造我們的生命本質,變成本尊的性德,那個才叫本尊現前。不是眼睛閉起來就看到那張像,要的是那個本尊的性德,我們要通徹了解本尊的性德,在修法中將他的性德變成生命的因素,要使它成為生命的因素,就必須在生活中一再地實踐,直到它變成自然地流露,自然的顯現。
4.5.2 四智及供養
五方佛互有作用,從法界體性智擴展到四智,然後四智又回到法界體性智,這是一種雙迴向的思惟模式,在實際修法中叫內四供跟外四供。內四供就是從內法界體性智,把它的功能散發出去到四智,四佛上面,這個叫內四供,從內向外供養;而外四供是從外向內供養,所以供養是一種善根、福德、以及因緣的培養。經典所告訴我們的語言,其實在行為上就是這樣用,但要能這樣用,觀念要先改,所以語言模式、思惟模式要通達,行為模式才有辦法兌現,我們才有辦法實踐,所以供養很重要,假如在轉化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趕快供養,福報很快就會消失,而且一次以後,第二次不知道到什麼時間才會出現。
為什麼要供養?從現實界來講,它是一個事相,事相我們一定要做,那模式會加強,要我們付諸行動,是叫做內供養,因為將內心的喜悅供養出去,是由內向外的供養,這是最殊勝的,因為有這份喜悅,以這份喜悅而供養出去的時候,我們的智慧、福德俱增,這個才叫做福慧雙修,而且絕對是出世間空性智慧,跟空性福報,這叫內四供。假如是事業的成就以後,與大眾分享,這叫外四供。
因為透過這種供養,會引發內心的喜悅,我們要從這裡來發心,這個發心供養的部份是隨分隨力,所謂隨分隨力不是應付一下,是要能傾其所能去做,因為這是一種無上的人天同慶法喜,因為我們的生命在成長,那每一次都是成長的階次,這種次第的進階是絕對喜悅,那是必須要掌握到的。
4.5.3 四曼陀羅
密法的壇城有四曼,壇城叫曼荼羅,壇城裡面有四個部分:
第一個就是佛曼,佛曼是覺悟的壇城,祂必需擬人化我們才看得到東西,不擬人化就看不到,所以就用一個人形,來表示這是佛或菩薩,這個叫做大曼荼羅或佛曼荼羅。
第二個是法曼,法的曼荼羅,法是真理,真理的壇城很抽象,我們也看不到,就用語言、文字、經書或種子字來代表這個部分。
第三個叫三昧耶曼,三昧耶就是菩薩行、菩薩願力的這個部份,菩薩行、菩薩願我們也看不到,所以就用牛、馬、大象,獅子來做表法;在表法上,牛是一種負重,馬是一種奔騰,表示有承擔力,表現生命的勁道,學佛人要能展現出生命的光跟熱,所以我們看佛像背光都是火焰,生命力要像火焰一樣冒出來才對呀!所以真正的想要培養出自己的生命情操,要從這個三昧耶曼來。另外,大象表示富貴,寶藏的意思。獅子是勇猛奮進,大獅子吼是要把這個生命的真理向大眾來作宣達,用這個來作表達,當然我們在這個時代,也要運用現代的東西,大發市利就用雞來作代表,那麼鴨子叫幸福。這都是表達的一種狀況,表法的一種願力、願行的部份。
第四個叫羯摩曼,從供養品上面所祈求的,不管是五具足、六供養、八供養都無所謂,供果是表示修行過程當中的一種結果,用四種水果是表示修行成就的過程,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也是肯定我們修行會有結果的一種勉勵。
所以四曼基本上都盡量讓它傾向於我們生活周遭所有的東西,佛就人形、人化、擬人化,法就經典化,行願的部份就動物化,因為透過這些我們才能夠清楚!所以用這些來表達整個宇宙法界的觀念,假如都只用原來的說法,覺悟、真理、行願、還有羯摩、供養的行為來講,就太抽象了,抽象的情況對上上根器者可以,但我們普羅眾生不太行,所以就要將轉化,轉化成這些具體化的東西出來。
緣念法本,用這個法本來跟壇城相融合,身、口、意結合,達到上求下化的目標。
密法的壇城是從宏觀的角度做為下手處,從宏觀入向微觀處修,密法修行是置咒語於一處,以法本為所緣。以人跟法本來講,我們的心意識是能緣,法本是所緣。但是以法本跟壇城而言,法本是能緣,我們用法本為緣念的能力,法本成為媒介。我們要緣念法本,然後用這個法本來跟壇城雙融合,身、口、意結合,達到上求下化的目標。
二、海雲繼夢上師
海雲法師一九五0年生,一九八九年依夢參老和上披剃,自一九八0年即已弘揚華嚴思想,一開始弘法即在台灣,佛教界以異軍姿態出現,引領華嚴思潮進入另一境界,隨即引發台灣教界的華嚴法門展開,至今講筵已逾兩萬小時,足跡己遍及海內外二十餘道場! 海雲法師以承傳華嚴思想為宗,以踐履華嚴行法為依歸,故於新時代中以實踐作倡導,推動新古典華嚴思想,綜合行法為華嚴六科,並以第四期佛教思想的展開為華嚴經教的最高指導,其中行法更倡言圓融道,綜理一切教理行法,統稱普賢乘,故自稱普賢行者! 海雲法師致力於提倡新時代佛教的教理、教義、教制、教學等學制及教學系統的建立與規劃,並致力重建僧才、僧倫、僧制等僧伽教育,尤其行法中「禪觀」的體驗如何培訓,乃至「心法」的教育與「心行」的指導。
海雲和上所傳華嚴密穢跡
大華嚴寺密法灌頂共修圖像集
大華嚴寺《密法手冊》
海雲和上解華嚴密〈節錄〉
http://store.pchome.com.tw/huayen/M02670098.htm
推薦閱讀:
※[武術論壇]武術傳承如何自救
※為了傳統制茶工藝的傳承
※武當清微派之雷法傳承
※念佛需有傳承
※武夷岩茶非遺10年:最年輕傳承人的24小時
TAG: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