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學會用心理學預測分手:衝突行為預測關係的心理學實驗

楊冪和劉愷威到底分手了沒?章子怡和汪峰到底什麼時候分手?Baby和黃曉明到底有沒有可能分手?王菲和謝霆鋒到底還會不會分手?娛樂圈的分分合合真是蜜汁複雜。想知道你的愛豆什麼時候分手嗎?我們不需要活久見,今天就來教大家用心理學理論預測分手。

1 衝突行為預測分手

心理學家Gottman的一系列實驗證明,只要你觀察一對夫妻或情侶如何解決關係中的問題或者衝突(衝突互動模式),如夫妻的語言語調、行為、情緒、表情的一些特徵,可以非常準確的預測這段婚姻會不會分手或者離婚。

預測高離婚率

- 語言行為:指責,辯解,輕視/蔑視(經典表情翻白眼),無視/抵制,抱怨,貶低

- 情緒:憤怒,輕視-厭惡,傷心,恐懼,絮絮叨叨(發牢騷的情緒)

預測低離婚率

- 語言行為:中性或積極的描述問題,提供和解決問題相關的信息,表示贊同/同意,幽默/笑,其他積極行為

- 情緒:富有感情-關心,幽默,有興趣-好奇,開心-熱情

2 實驗:14年婚姻跟蹤

Gottman(2015)在一個實驗中,花了14年跟蹤了解了79對平均結婚5年的夫妻。最終22對夫妻以離婚收場。在實驗開始的那一年,每對夫妻都在實驗室里進行兩段互動,第一段是用15分鐘聊一下當日的日常,第二段是兩夫妻用15分鐘討論和試圖解決一個在他們的婚姻中持續意見不統一的問題。這些互動都被錄像記錄,並被多位專人觀察評分。結果發現,在排除了夫妻關係滿意度和離婚想法的影響後,實驗中的兩段互動里的情緒和行為,準確地預測了14年中誰會離婚。也就是說,不管夫妻認為他們關係的滿意度是高是低,不管夫妻有多少離婚的想法,這15分鐘的互動都能預測離婚率。

實驗還發現,衝突互動模式能預測離婚是發生在兩個離婚高峰期的哪一期。兩個離婚高峰期是婚姻的第一個7年(一半的離婚發生在這個時段)和第一個孩子到達14歲的時候(婚姻滿意度的一個低點)。實驗發現,在試圖解決衝突的互動中出現很多負面情緒和爭吵行為的夫妻,更容易在第一個七年里離婚。然而,那些在聊日常的互動中和解決衝突的互動中較少出現積極情緒和語言行為的人,更容易在第二個離婚高峰期分手。

3 結論:預測分手的試金石

伴侶之間解決衝突的互動模式,是爭吵、攻擊、傷害,還是平靜的討論、達成共識,是預測分手的試金石。想延長你的感情壽命,不僅要摒棄負面的情緒和行為,更要在日常互動和解決衝突的時候增加積極的情緒。

4 應用

回到愛豆們什麼時候分手的問題,雖然有了心理學理論的裝備,但是因為很難看到明星間真實的互動,尤其是解決衝突的互動,所以,你還是得活久見ψ(╰_╯)。然而,在你的生活中,這個理論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能在解決衝突時減少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呢?筆者覺得你可以嘗試幾點:

1)注意你和伴侶之間的權利和影響力的平衡(power equality)。

你和伴侶是不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雙方都參與並且雙方的觀點都被考慮在內,而不是一味的一方說的算,而另一方一句話也不讓說?權利不平等會導致親密和開誠布公的失去,很難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權利不平等也會積累消極情緒,加深未來衝突。舉個例子,你很難和上司親密如朋友般的交流,因為你們的權利是不平等的,你的上司有決定你工作和利益的權利。伴侶之間的關係如果像與上司的關係那樣權利不平等,那麼衝突積怨就在所難免。

2)注意你的偏見歸因(attribution)。

伴侶之間的激烈衝突很多伴隨著消極的歸因。這些歸因讓你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語氣和狀態很消極,啟動了消極互動。

(消極歸因:認為伴侶的消極行為是因為伴侶這個人的內在,不變的,和普遍性的因素造成的。)

比如你的伴侶遲到了,消極歸因是:ta 不在乎我,ta是個懶惰的人,這個很難改變。積極歸因是:ta生病了,堵車了,狀態不好等。當伴侶做了一件好事,消極歸因是:是ta做錯了事來遮掩,積極歸因是:ta想讓我開心。

3)尊重雙方內心的主觀感受和想法(respect subjective reality)。不管你同不同意對方,理不理解對方,完全基於自己的感受來審判和殺伐對方不同的感受和想法是很容易造成衝突的惡性循環。也許事實有對錯,但是感受沒有對錯。例如,有的人說,這有什麼可生氣的,不理解他是怎麼想的。然而,不理解沒關係,嘗試了解伴侶的成長經歷和思維方式,最重要的是尊重伴侶的感受和想法。

(對偏見歸因感興趣的小夥伴,請繼續關注我們,更多的相關文章在路上)

References:

Gottman, J. M., & Levenson, R. W. (2000). The Timing of Divorce: Predicting When a Couple Will Divorce Over a 14-Year Peri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3), 737–745. http://doi.org/10.1111/j.1741-3737.2000.00737.x.

微信:dahuaxinlixue

微博/知乎/頭條號/喜馬拉雅:大話心理科學

歡迎轉載,轉載前請加聯繫微信hebebai

加入微信群請先添加好友hebebai或者saniyawu 並註明"大話心理科學"

拒絕無趣,拒絕偽科學。美國心理學博士幫你幾分鐘讀完一篇科學論文,做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父母。微信公眾號可參與投票聽兩個心理學博士妹子聊心理,用你的投票決定我們每期的語音話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用命換心、用心賭命
[獲獎者如是說] 用心拾得亂春歸 / 胡成彪
愛是用心的陪伴
所謂幸福,不過是彼此用心經營
前任雖渣,依然值得你用心懷念

TAG:心理學 | 實驗 | 心理 | 分手 | 預測 | 行為 | 衝突 | 關係 | 用心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