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碎餅|撒種比喻:你的心為神的道預備好土壤了嗎?

《新約》馬太福音13:1~9,18~23

1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里出來,坐在海邊。

2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

3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4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5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6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7有落在荊棘里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

8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9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

18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19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20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

21隻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22撒在荊棘里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23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撒種的比喻,在路加福音8章,馬太福音13章,以及馬可福音4章中均有記載,主耶穌親自進行了解釋,是基督徒較為熟悉的比喻。比喻中的種子是指神的道,種子落到四種不同的土壤之中,是指人對所聽之道的四種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土壤,是「路旁」,是在田間的小路上,行人在其上往來,並非是用來耕種之地。種子落在其中,除了會被人踐踏之外,還有飛鳥來吃盡它們。這一類人,雖然聽到了神的道,卻不願接受,無法明白,而魔鬼卻非常迅速地奪走他們所聽到的真道。許多人聽聞神的真道,卻怎麼也無法進到心裡去,當然其中有魔鬼的攔阻,但更重要的原因,或是內心剛硬無比,拒絕了神的道。

第二種土壤,是「土淺石頭地」。有資料說在巴勒斯坦有一種分布非常廣的土地,表面上是一層薄薄的泥土,地下是石灰石岩層。落在其間的種子,發芽雖然很快,但紮根卻不深,在日頭的暴晒之下,立刻就會枯乾。許多人聽到福音之後,反應特別積極,當即表示願意相信,但能夠長久之人卻是不多。大型佈道會中,若是講員口才極佳,信息感人,甚至只是一場音樂佈道會,眾人一擁而上願意決志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這些人留在教會裡了嗎?繼續參加主日的聚會了嗎?或許家人一反對,就放棄了,朋友同事一句嘲笑的話,就退卻了。

第三種土壤,是在「荊棘」叢中。道在這類人心中,成功發了芽,扎了根,但卻被荊棘——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所包圍,無法結實。這一類人,到底是否得救,不同解經家有不同的理解。暫且不論他們是否得救,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終究沒有達到神的心意。人撒種,並不是為了觀賞種子發芽紮根,而是希望它能結出成熟的子粒,獲得一個好收成。若基督徒世上的思慮太多,過於貪愛錢財,對今生的追求超過了對主、對永恆的渴慕,我們將無法活出基督的生命,獲得神的喜悅。

第四類土壤,是「好土」,是土壤肥沃、沒有岩層沒有荊棘之地。人聽道明白之後,加以持守忍耐,終於喜獲豐收——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這類人不是單單聽道,而是真真實實地遵行神的道、神的旨意。

每一次傳福音之時,我們祈求神在每一個聽到福音之人的內心,預備好的土壤,讓他們願意真心相信,不要被魔鬼奪走真道,不要只是虛假的暫時的相信,也不要因著今生事物的迷惑而攔阻了真道。

每一次主日到神面前,或是自己讀經之時,每一個基督徒也當為自己的內心來祈禱。我們的內心是否滿了荊棘,甚至是否已經變得剛硬無比?願主破碎我們內心的石頭,除去我們內心的荊棘,在我們心裡預備無比肥美的土壤。當我們讀到神的話,聽到牧者分享的真道之時,願神的道如同種子落到好土之中,能夠結出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籽粒來。


推薦閱讀:

??太有才了,比喻的很恰當,實在經典!
據說20%的人能通過這個比喻開悟
婚姻的絕妙比喻
如何用一個故事或比喻描述下你眼中的蘋果 iPhone 與 Android 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怎樣寫出最有逼格的比喻句(一)

TAG: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