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不滿足就失控發脾氣?可怕的極端行為、暴力傾向,是這樣養成的嗎? [一點資訊]
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會不時的發脾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挫敗感、疲勞、憤怒、嫉妒……
對於生性叛逆又變化敏感的孩子而言,發脾氣後的行為如果到達失控的範圍,那種暴躁、任性、易怒的舉動一定會傷及周圍,甚至發展成為可怕不可逆轉的局面。
手指放到框內 上下滑動可查看更多
我的一個朋友開車接孩子放學,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幾個不守交通規則的年輕人,年輕人闖紅燈走在朋友車前還慢慢吞吞的過著馬路,朋友等不及了便按車喇叭警示他們,結果被幾個青年更加過分,乾脆站在車前不走了,還用挑釁的眼睛瞪著他。
朋友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搖開窗戶大聲訓斥起這幾個人:「你們家大人沒教過你們過馬路嗎?會不會看紅綠燈?這麼沒有教養嗎?」結果惹怒了幾個年輕人,把朋友拉下車毆打一頓,朋友的孩子也受到了驚嚇很長一段時間都沒緩過勁來。
浙江慶元初中生陳某因為一個小學生小毛誣陷自己盜竊便對小毛索要賠償,小毛的父親知道此事後對陳某進行了責罵,陳某一怒之下將小毛拳打腳踢,甚至用煙頭燙傷小毛。
21歲的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蔣曉峰,在宿舍內與同校學生吳某因借水發生爭執。之後吳某糾集持木棍的郝某、關某等人,與持鐵管進到的蔣曉峰毆鬥。蔣曉峰用刀砍死關某。而關某其實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從小到大一直表現良好,沒有劣跡。
湖北省十堰市16歲少年,因為母親沒有提前告知而私自使用她的手機充電器,竟將母親毆打入院,最後不治身亡。
震驚大家的馬加爵事件也是因為一些矛盾逐步演變為現在的結局。也許你認為這些事件太大了,離你很遠,靜下心想想你的孩子,他們是不是有過類似這樣事件的苗頭。
浩浩是獨生子,平時在家嬌生慣養,性格比較自私,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爭搶玩具失敗,便拿小棍戳小朋友的眼睛,使小朋友眼睛受傷,差點造成失明。
球球是個普通的小學生,因為在學校上體育課被一個同學搶先拿了籃球而懷恨在心,將奔跑的同學絆倒,造成同學左腳骨裂。
凡凡因為想要邊看電視邊吃飯的行為被奶奶拒絕,便大哭大鬧,狠狠的推了奶奶,奶奶不慎磕在桌角,頭被撞破縫了針。
這樣的事情家長們不熟悉嗎?
你的孩子今天遇到不順心的事發脾氣鬧情緒,也許只是做了一點點在你看來無傷大雅的小舉動,可這些舉動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擴大化,如果我們不加以制止,後果會不堪設想。
給大家分享一個網上很流行的故事:
一個姑娘上了高鐵,見自己的座位上坐著一位男士。 她核對自己的票後,客氣地說:「先生,您坐錯位置了吧?」 男士拿出票,嚷嚷著:「看清楚點,這是我的座,你瞎了?」
女孩仔細看了他的票,不再做聲,默默地站在他的身旁。一會兒高鐵起程了,女孩低頭輕鬆對男士說:「先生,您沒坐錯位,您坐錯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使自己悲傷或者憤怒,可重要的是我們怎麼面對這種負面情緒。
對於我朋友來說,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煩躁情緒,好好地跟那幾個年輕人溝通,而不是在公共場合使用那些容易惹人火兒大的字眼,也就不會有後面被人毆打的危險情況發生。
上述的眾多例子也是一樣,如果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能夠對其的負面情緒進行正確引導,加強其溝通和交流的能力,那所有的悲劇都會被避免,暴力傾向也就不會趁虛而入。孩子因負面情緒而做出的不良舉動
百分之九十都是因為你
教育並不是父母對孩子單方面的期望,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達到期望。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發脾氣控制好情緒,那首先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冷靜:
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即使你發再大的脾氣,可能孩子也不會明白你為什麼要如此生氣?大吼大叫對他進行說教只會讓他今後也用大吼大叫來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學會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冷靜、柔和的去解決,這樣先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拋棄「不」:
家長說了太多的「不行」、「不要」、「不可以」,往往越是這樣明確的表現出「不」,孩子越反感乃至強烈反抗,情緒起伏反而更明顯。
所以家長可以嘗試著先去認同他,在感同身受的前提下跟孩子一起發現「不」的必要性。
耐心:
當孩子鬧情緒時不由分說的把孩子拉來就批評,進行說理教育,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或者機械式附和。
不如陪著孩子一起弄明白事情的緣由,不需要威脅著懲罰他,也不需要懇求他安靜下來,更不需要馬上改變事態,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不跟孩子正面起衝突,效果會更好。
像同伴一樣接納孩子的情緒
引導孩子的行為
控制住孩子情緒的重中之重是:當孩子有情緒時,一定要先處理情緒,然後再處理事件,情緒處理優先於事件,而我們家長往往會被事件抓住,而忽略了情緒。
一些孩子比較容易被感染,可能在鬧情緒時家長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就能吸引他們轉移注意力,而另一部分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這陣暴風雨自己停息。
記得以前我帶孩子和小朋友在樓下玩的時候,玩到盡興時孩子有時會情不自禁推其他小夥伴。
有一次,他把一個孩子推到台階上碰傷。我先積極配合其家長給孩子處理了傷口,然後把孩子帶回家談這件事情,整個過程中我沒有強迫他去道歉,也沒有在外人面前訓斥他一個字。
我深知孩子們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可能他只是因為玩的太高興了一時興奮起來沒控制住才推小朋友,可能他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喜悅。
我跟他進行了溝通,知道他不是故意的,於是我們一起討論了很多種表達高興的方法,譬如唱歌、跳舞或者抱著喜歡的小夥伴,告訴他自己的心情。
他慢慢明白了自己推人的這種行為帶來的弊端,也知道了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做一些正常合理不傷害別人的事情,更讓我滿意的是,他對我沒有在外人面前不分青紅皂白批評他表示很開心,還主動去和那個孩子及家長道歉。
孩子非常喜歡看iPad,總是不分時間不分場合,想看就看起來沒完沒了。
有一次他沒有寫完作業,就抱著iPad玩起來,我讓他先去完成作業,他卻裝作沒聽見。我一把搶過他的iPad收了起來,他覺得委屈立刻哭了起來,並對我大叫:媽媽真討厭!
我並沒有做任何情緒上的反應,而是平靜地看著他,眼神堅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很喜歡玩iPad,我也喜歡,但是我們做事情要分輕重緩急,你完成作業以後,不需要用這種大哭大鬧的方式來告訴我,我也會讓你玩;相反,你若堅持用這麼糟糕的情緒來面對我,可能會導致你失去玩iPad的權利。
第一次這樣說的時候他並沒有覺得怎樣,反而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我並沒有放棄我的原則,沒有讓他在完成作業後玩iPad,強化了他控制情緒、好好說話的概念,慢慢的他開始改變自己這種用哭鬧索取的行為。
家長們要知道,形成一個習慣,至少要一個過程,建立規則很難,需要給孩子時間去消化,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自己不能首先放棄,大人們之間要提前協商,統一口徑,一起維護,才能取得成功。
孩子們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可有的時候一些故意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姑息的。
在學校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遭到班裡某個同學的嫉妒,於是這個同學背地裡造謠說他的壞話,他知道以後找到這個同學質問,可其不以為然,在他面前滋事挑釁,他沒忍住憤怒踢了這個同學一腳。
同學告訴了老師,雖然是同學不對在先,但他的行為已經把他推到了錯誤的首位。老師把我叫到了學校,我要求跟他單獨談一談,我對他說:我看到同學誣陷你,我感到很遺憾也很生氣,因為同學不對在先,他應該受到懲罰。
可當你做出了傷害他的行為之後,你就變成了故事的主角,我感到很難過,本來我們是可以一起譴責他的,現在反而成了你的錯誤更大,我想請你能告訴我,你現在是怎麼想的?你覺得如果事情一開始是什麼樣發展下來才對你更好呢?我希望你能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用一些平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這三個清晰的表達:「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家長可以時常用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效果非常好。
教育的力量是一個累加的過程,一次這樣做未必能看到效果,但堅持這樣做,就會看到令人驚喜的改變。
父母能夠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幫助孩子確定正確地行為,糾正不良行為,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如果非得逼著孩子低眉順眼、誠惶誠恐,這樣的結果就是彼此積累怨恨,影響親子互動,孩子的不良情緒沒有得到控制,反而會造成更加糟糕的結果。
當我們生氣或沮喪時會咬緊牙關,並感到緊張,深呼吸也是安撫混亂情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深呼吸無法消除憤怒,但能使它平穩至少一兩級,足以阻止我們說出、或是做出某些讓我們後悔的舉動。
讓孩子明白,人總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不管是因為什麼因素讓你痛苦,都不要放棄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機會,好好說話比某些行為帶來的收益大得多。
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學會多做幾個深呼吸,儘力使自己冷靜下來,之後還可以找最信任的朋友傾訴。
如果不便讓他人知道時,可以找個地方大聲喊叫發泄一下;也可以散散心,把那些不愉快暫且忘到腦後去,等到理清思緒再作定奪;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比如聽聽音樂、看看書等。
情緒失控是最可怕的野獸,希望每個孩子都不會再成為此類事件可悲結局的主角。
別走開,下滑,小堂有話對你說喔
播放GIF
作者:問題寶寶,孩子王,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教育事業近10年。
【早安·堂親】
日常相處中,摩擦和碰撞肯定會有,但一旦說出難聽的話,事後需要自我反省,究竟是為了發泄自身不滿,還是想真正解決問題。
【看了還要看】
用心實用乾貨 戳鼓勵一下小堂吧鼓勵一下小堂吧
推薦閱讀:
※是誰在暗中操控世界?盤點恐怖片中那些神秘組織
※如何理解和評價 Nature 刊文發現「暴力遊戲對玩家行為沒有負面影響」?
※Scalers:用暴力破解攻破你的成長問題
※校園暴力被判刑,養不教,父母過!
※你與性侵一隻山羊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