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

拍品編號 3205

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

龍章

重量:208.1克

尺寸:3.3 x 3.3 x 8.6 公分

印文:「皇六子和碩恭親王」

邊款:「東風簾卷小紅樓,三月梨花喚錦鳩。

曾記玉人將鳳管,隔花低按小梁州。

已亥重九後二日,鹿原林佶。」

鳳章

重量:205.1克

尺寸:3.3 x 3.3 x 8.8 公分

印文:「御賜為國藩輔」

邊款:「夕雲歛餘暉,稍稍歸鳥集。

清磬林際浮,樵歌峰外急。

懷人南斗邊,露下銀漢濕。

瑤草春復生,深山共誰拾。紫微內史。」

估價待詢

皇六子遺珍 清宗室瑰寶

愛新覺羅.奕訢在清代275年的歷史中,是一位傳奇性的重要人物。他被道光帝遺詔封「親王」,是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依國重臣,權傾朝野;也是「辛酉政變」的直接策劃者,被授予「議政王」之銜;他臨危受命簽訂《北京條約》,爭得「同治中興」;同時他力薦清代外交變革,推動了「洋務運動」,被「清流派」譏為「鬼子六」。而今,北海南岸的恭王府,遊人如織,成為很少保存完整面貌的王府之一。

這樣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關乎他傳奇一生的一件重要歷史遺珍,在將近150年後現身藝術品市場,這就是一對田黃石印章「皇六子和碩恭親王」、「御賜為國藩輔」。這一對印章,有3.3公分見方,高約近9公分,分重208及205克。其保存完好,載傳有序,所具有的學術、藝術及重要性價值,不言而喻。

這一對田黃石印章,剖自同一塊帶皮的「田石」籽料,其中一塊尚存試切下刀的痕跡,石質極佳,油潤光潔,金燦奪目,其中「紅筋」及「蘿蔔絲紋」清晰可見。在過去,極佳的石材,如田黃、雞血、紅白芙蓉之類,只有破方雕鈕開成印章石料,才能獲取高估值。此印石料只做了儘量少的切方規正,做薄意雕的一面,皮色微存。兩石印面的一側上角,也因籽料的關係,略缺而保有斑駁的石表。現代作品田黃多留皮,以表示這是「田石」,而過去貴石在「留意不留皮」,就是儘量將皮去乾淨,只留其「意表」。這樣精心而藝術、恰到好處的處理,非雕琢高手、藝術巨匠不可能為之。

「皇六子和碩恭親王」印,薄意雕作雙龍,左下角留皮作朱文「滄門」二字。二印相剖開之一面,雕明初王伯煇七言詩一首。「御賜為國藩輔」印,薄意雕雙鳳,左下亦有朱文帶皮「滄門」款。印側亦刻明初袁忠徹五言詩一首。印面琢刻繁複:四周作朱文雙螭中拱護「御賜」二字,中間四方刻白文「為國藩輔」四字,篆刻手法與上一印同出一轍。而這樣仿漢銅印,印文側琢雙螭紋用「御賜」等字樣,是康、雍以來宗室大臣,以示恩寵有加,而特別喜愛的一種印文方式,就連乾隆帝的常用印,不止一方使用雙螭紋。

琢鈕的「滄門」為福建閩中巧作董漢禹,字滄門。據記載其精治硯,工篆刻,還善寫松竹。林佶,字吉人,號鹿原,別號紫微內史、侗弟。康熙五十一年進士,官中書舍人。工於詩文,通書法,精於小楷和篆隸書。雕鈕的「滄門」、擅詩的林佶,都是清康熙時期的文宿才俊,他們的作品集於一對田黃石之上,實在是鮮見的。

而此對印裝裹,則全是清宮內府的手工,且保存十分完好。二印立擺於紅木几上敷黃色雙包綢襯湖藍匣座之上,其上再覆以厚錦匣蓋,匣外表包襯明黃色四季花卉暗花綢,內通體包裹雙襯軟臥囊,匣蓋、底合上以後,印章在內可以紋絲不動,同時由於是軟臥囊,即防衝撞,也不會磨損印石。外面再襯以紅木提梁立插蓋的定製木盒,這是清宮內府最考究的做法。無論是印石雕工、裝潢用料,可以說這是清內府製作的標準器。

目前在故宮博物院所藏「緙絲蘆雁圖軸」上鈐有這方「皇六子和碩恭親王」印,而現存於旅順博物館的《平定張格爾叛亂圖》卷(共十卷),第一幅《渾巴什河之戰》的引首處,亦鈐有這兩方「皇六子和碩恭親王」、「御賜為國藩輔」印章。

拍賣詳情

拍賣日期及時間6月1日 早上11:15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拍賣地點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拍賣查詢曾志芬chinese@christies.com+852 2760 1766
推薦閱讀:

石中精品 - 黃蠟石
精品:備受爭議 六款美白護膚品
給領導送花的祝福語集錦精品
楊柳青木版年畫欣賞(精品收藏)(續一)
祭文範文精品

TAG:中國 | 香港 | 藝術 | 宮廷 | 精品 | 春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