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敗給了混混出身的劉邦

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主要不外乎兩種:一是項羽性格使然,所謂「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喜歡殺戮以至喪失天下民心,吝於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歷史必然,秦王朝已經實現大一統了,項羽卻逆流而行,分封天下,必然為潮流所拋棄。為什麼堂堂西楚霸王項羽會敗給混混出身的劉邦呢?

關於性格之說,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項羽確實表現出了兇狠殘忍的一面,但這並不能說是項羽性格使然。一方面古代戰爭本身就比較殘忍,坑殺事件在先秦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只要有人勸解,且道理中肯,項羽一般也不會大開殺戒。據《漢書·陳勝項籍傳》記載,項羽攻打外黃(今河南民權西北)十分艱苦,取勝之後,將15歲以上的男人趕往城東,想集體屠殺。當時一個12歲的少年勸說項羽不要屠城,不然以後其他城市的人肯定抗爭到底,絕不投降。項羽認為有理,赦免了眾人。而「匹夫之勇,婦人之仁」不過是韓信的一面之詞。韓信乃一介貧民,窮困潦倒,又自恃能力超群,所以一直期望出人頭地。他被蕭何月下追回來之後,劉邦立馬召見,在這次會見時,韓信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能,很有故意吹捧劉邦、貶低項羽的可能。

關於項羽的性格,陳平的評價較為中肯:「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史記·陳丞相世家》)可見,就性格而言,項羽、劉邦,各有長短。

其實楚漢之爭,並不是項羽與劉邦兩個人之間的決鬥,而是以項羽8000子弟為代表的吳越集團與以劉邦、蕭何、韓信等人為代表的蘇北集團的決戰,說到底是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較量。

項羽的親信是會稽起義時的8000江東子弟,次親信是原楚國故地的造反軍團如英布等,最外圍的則是各地投降將士。項羽的各項軍政大計都由親信制定,因此,這一部分人的判斷、謀劃直接影響了項羽的各項決定。其中,謀斷能力最強的是范增(安徽巢湖人)。項羽一直尊稱范增為亞父,且范增已經70歲高齡,不可能在最後關頭叛項羽而去,而項羽卻輕而易舉地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原因就在於范增不過是項羽的次親信。項羽真正披肝瀝膽、深信不疑的,只有江東的8000子弟。這8000子弟中,現在有姓名可考並且可以確認籍貫的是故吳令鄭昌、壯士桓武,另外名見《史記》的還有鍾離味、龍且、季布等。但這些人勇武有餘,智謀不足,在關鍵時候不僅沒有幫助項羽,反而拖了項羽的後腿。

首先,江東子弟才智能力水平欠佳。《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梁殺人,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徭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不唯智謀如此,勇武亦是如此,「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所以在楚漢相爭過程之中,凡項羽親自指揮作戰的,無不取勝,而一旦需要分兵拒敵,吳中子弟卻沒有一人可堪大任。其中最要命的就是龍且被韓信打得慘敗,可以說,龍且的全軍覆沒是楚漢相爭的轉折點,從此項羽、劉邦攻守轉換,形勢大變。

其次,江東子弟向來尚武少文。吳越本來僻處江東,難得接受中原先進文化的熏陶,偶爾出現的伍員、孫武、范蠡、文種等人也不能得以長久,更兼吳越連年征伐,所以吳越一帶,子弟們只知斗勇,不知有文,更不知道收買人心,播撒仁義。項羽分封諸王之後,一部分江東子弟無德無能,將自己的王國搞得雞飛狗跳,沒有給項羽提供一個穩定的後方保障。

對於項羽取得勝利之後,在選擇政治制度上,但凡通曉一點歷史的,就應當勸告項羽取長補短,將分封制與郡縣制結合起來。其親信中無人有此才識,自然無人進諫;而那些非親信將領則巴不得立即裂土封王,自成一國。黥布被封到九江國後,就非常珍惜自己的力量,關鍵時刻不僅沒有出兵援助項羽,被項羽逼急了反而投靠了劉邦。反觀劉邦,西漢建立後立即借鑒秦朝和項羽的經驗教訓,分封王侯,郡縣並舉,才終於穩定了政治局面。

所以,項羽的失敗,不是其個人的原因,而是江東的文化底蘊不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治理,才導致整個江東集團的失敗。


推薦閱讀:

厚黑劉邦的四大馭人之術,這才是帝王之道
劉邦不喜歡讀書人,為何欣賞張良
中國通史47—張良之謀,造就劉邦
漢張良—怎樣躲過劉邦殺戮的
他是劉邦的開國王侯!但從來不打仗、不籌糧、不出謀劃策!

TAG:項羽 | 出身 | 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