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爸爸,你去哪兒了?

(2014-01-27 08:23:58)

轉載

標籤: 改革教師教育 分類: 本報報道

近期,一檔名為《爸爸去哪兒》的親子電視節目掀起了一波收視高潮。5位明星父親的親子經歷,再次將「父親親子」這一話題引入眾人視線。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和「隔代親」社會現狀的雙重作用下,「父愛缺位」已成當今社會普遍現象。專家指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參與度,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缺陷,嚴重者可引發精神問題。

呼喚爸爸的「回歸」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首歌創作於1958年,上世紀80年代被用作一部電影的插曲,紅遍中國。中國孩子關於「爸爸」的疑問,也常與這首歌相伴:「為什麼沒有『世上只有爸爸好』?爸爸不好嗎……」

面對這些問題,常見的回答有:問那麼多幹嘛(簡單粗暴型);這孩子問題真多(轉移話題型);你把「媽媽」換成「爸爸」唱就行了(隨機應變型)。顯然,很多家長無法真正解答孩子的疑問。

歌曲的誕生或許有其特定的語境,但當它被當成歌頌母愛的經典而廣泛傳播時,「世上只有」這種不留餘地的表述,顯然讓父愛受到擠壓。而這,從一個側面印證著中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配比。

《爸爸去哪兒》火爆熒屏,萌娃星爸們帶來全民娛樂的同時,也掀起一場反思的浪潮。「爸爸去哪了」這個困擾幾代人的疑問,終於開始被正視。

《中國青年報》的評論指出,該節目此前在韓國已大獲成功,這源於韓國與中國相似的文化土壤,以及共同面臨的家庭責任分工困境。韓國和中國都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其家庭倫理與家庭責任格局,一般都是「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即使進入當代社會,這種家庭關係的路徑依賴依然明顯,導致相當一部分父親在履行家庭責任時,更注重通過工作賺錢等方式;至於直接關注、關心和關愛子女的成長發展,並不是多數父親能做到的。

上述論證也有數據支撐。據媒體報道,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1988名被調查者中,60.7%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缺失父教」,僅有13.0%的人認為「父教並不缺失」。在回答「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承擔了更多教育責任?」時,46.9%的人選擇了母親,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擔」,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親。針對北京3-6歲幼兒的父親的調查發現: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調查表明,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

事實上,不論是傳統使然,還是現實逼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母親的角色往往被強化。久而久之,一些父親就自動屏蔽了很多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把自己邊緣化。這其中,有的父親會選擇將時間精力完全投入「養家」的事業,客觀上無法陪伴孩子成長;而更多的爸爸,即使工作之外的時間、精力與媽媽相當,但在孩子身上付出時間和精力也遠不及媽媽。因此,有人將「孩子跟媽親」的原因解釋為「人類的天性使然」,其實更像是個借口。

一個在童年時期與父親缺少互動的孩子,長大成人後與父親能有多少主動的溝通呢?

記得上學時,筆者同宿舍的同學往家裡打電話,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跟媽聊。偶有那麼幾次,接電話的是父親,也是說不了幾句後就問:「爸,我媽呢?」有一次,一位同學的母親告訴她:「我倆每次打電話都聊這麼久,你爸很失落。」同學反思之後發現,不是心裡沒有父親,是真的不知道能聊啥。

與很多同學不同,筆者的童年時光,父親的陪伴多於母親。當時,為了避免在村裡上學的跋山涉水,從學前班開始,父親工作在哪,我上學就在哪,只有周末回家才能見到母親。至今,我都是與父親聊天的話題更多。

顯然,上述兩種,都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沒有完美的父親,也沒有完美的親子教育,我們需要做的是儘可能地去平衡。有親子教育專家也說,完美的父親形象到哪裡去找?《爸爸去哪兒》不該成為好的親子教材,觀眾欣賞他們的可愛就夠了。在沉甸甸的家庭責任面前,不是一個「萌」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

情感專家蘇芩在評某「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時曾提道,人在面對鏡頭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去表演、去隱藏。所以,觀眾在電視上看到的那個人,也許並不真正是想像中的那個樣子。這一觀點,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於《爸爸去哪兒》中的爸爸們。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經常面對電視鏡頭的人,更了解如何在表演的過程中不留痕迹。

如果說是「男耕女織」的傳統讓中國的爸爸們放棄了與孩子相處,如今,面對女人走出家庭、走向職場的現實,爸爸們是否也該有相應的調整?

歡笑、沮喪、害怕……無論何時,孩子的一聲「爸爸」,都比一個夢想更令人興奮,比獲得一個冠軍更驕傲,比走上一場大秀更絢麗。《爸爸去哪兒》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了一個親子關係的模板,而在於喚醒這種意識。節目風靡後,很多人呼籲中國的爸爸們回歸家庭。顯然,讓爸爸們放棄事業回家做「全職主夫」不現實也不應該,但喚起中國爸爸們對親子教育的重視,卻是更重要的意義所在。

一個父親,不論有多少光環,「爸爸」才是最值得驕傲的稱號。當你帶著「讓孩子過得更好」的信念出發,最終成為某個範圍內的所謂成功人士,也是時候提醒自己:走得太遠,莫忘了為什麼出發!(龔瑛)

警惕父親的「缺位」

一項名為「你平時最喜歡與誰交流」的調查顯示,五成孩子首選「媽媽」,兩成半選擇了「小夥伴」,而選「爸爸」的比例僅有兩成。無獨有偶,《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表明,在傾訴對象上,四國孩子都將「父親」放在了較後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孩子,甚至將「父親」排在了「網友」之後。

「孩子不願意與父親交流,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父親缺乏像母親那樣的親和力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父親常常抽不出時間陪孩子。」一位從業10餘年的深圳某幼兒園教師如是說。此前有一份針對父親的調查顯示,每天能陪孩子玩耍15~30分鐘的爸爸不足四成;介於30~60分鐘的佔18.49%;1~2個鐘頭的佔12.78%;依然有10.17%的爸爸,每天抽不出甚至1分鐘的時間與孩子相處。

「如果沒有爸爸的影響,我可能永遠不會走上這條路。」今年22歲的小葉是一位騎行愛好者,至今已騎行過兩次川藏線。據他介紹,由於父親是騎行愛好者,因此從自己上初中起就開始經常跟著父親在廣東範圍內騎行。當他將騎行西藏的計劃告訴家裡時,父親對此持支持態度,而母親卻極力反對。「可能媽媽會比較傾向於保護孩子,所以不讓我們參加危險運動。但實際上,適當的危險運動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的求生能力,還可以增加我們的獨立精神和冒險精神。」

專家指出,父親在時間和情感上的缺失是中國家庭的普遍問題,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不少父母仍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觀念,因此一些父親會主觀認為親子是母親才應該做的事情;其次,在很多父親眼中,事業能給孩子好的生活,因此他們常常會因為這一「正當」理由,忽視了親子活動的重要性;最後,由於當下不少父母工作都很忙,因此既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與孩子交流,也無暇去了解親子教育的技巧,只好將孩子交給長輩和教育機構。

事實上,父親在親子關係中的重要性有著許多科學佐證。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在《父親的因素》一書中將父親分為5類,不同類型的父親,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其中,缺席型父親,往往會導致孩子缺乏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另有研究表明,如果在4歲前失去父親,會導致男孩出現女性化傾向。此外,許多心理學研究已發現:家庭中父親角色過於弱化、缺位或母親角色獨大,對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有著顯著影響。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在當下獨生子女和晚婚晚育的政策下,長輩對孩子的溺愛和保護相比從前有了很大的增強,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更容易養育出嬌氣、軟弱的孩子。由於成年男性具備更多冒險、堅毅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力,已成當務之急。(林益民)


推薦閱讀:

日本男人出軌如家常便飯家庭為何穩定
家庭園藝:原來武俠劇中,經常用「鴛鴦花」來救男主角!
家庭幸福取決於老婆的經營方式
炒菜用太太樂雞精對身體有影響嗎?
子女成年之後父母再離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