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文學
07-10
世界古代中期正值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正處在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激劇變化的時代。隨著社會歷史的進步,中國社會出現了學術上的百家爭鳴與政治上的兼并統一,同時在詩歌散文方面也出現了《詩經》、《楚辭》、歷史散文與哲理散文等中國文化與文學的奠基之作,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1.中國春秋戰國文學概述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對新登上歷史舞台的資產階級曾經這樣熱情地讚揚:"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想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在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批有理想,有才華的人,順應歷史潮流,風起雲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樣,在資產階級興起的千年之前,當新興的封建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的時候,也出現過這種" 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 當時,西方的希臘文明、中東的希伯來文明、南亞的印度文明與東亞的春秋戰國文明相輝映,構成了人類文明的第一次覺醒。(1)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風貌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發展過渡的社會巨變時期。a.歷史背景。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姬宜臼迫於內憂外患,從鎬京遷都洛邑,從此,王室衰微," 禮" 崩" 樂" 壞。這對周王朝來說,自然有些悲哀;但對中國社會來講,卻是一種進步。從此,封建勢力應運而生,諸侯之間霸主興起。開阡陌,興私田,奠定了他們的經濟基礎;" 挾天子以令諸侯" ,增添了他們的政治榮耀。春秋中葉,魯國實行" 初稅畝" ,標誌著封建土地制度的誕生。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奴隸的逐步解放,作為諸侯家產的私田逐漸超過周天子賞賜的公田。整個社會終於由以國家土地公有製為特徵的奴隸社會轉化為以領主土地私有製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約在公元前四世紀之際,韓、趙、魏三家分晉,中國社會又進一步由"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春秋爭霸時期發展到周天子失去" 共主" 地位的戰國爭雄時期。一時,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爭雄,馳騁於歷史舞台:秦孝公據淆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沒,惠王、武王蒙故業,固遺冊,南兼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縱締交,相與為一。當是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縱離橫,並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朋、周最、陳軫、昭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西漢政治家賈誼在《過秦論》中的這段文字,生動地概括了戰國時期各國激烈鬥爭、人物風雲集會的歷史狀貌。正是這種偉大的歷史變革,成為文化與文學向前發展的基礎。b.文化風貌。西周以前的統治思想是神權至上的觀念。人們認為天或上帝是宇宙萬物的主宰,而王則是天或上帝的代表。奴隸社會的崩潰引起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這種變化在士階層的" 百家爭鳴" 中表現得最為明顯。老子講天即" 自然" ;孔子講" 愛人" ,講" 泛愛眾" ;稍後,子夏講" 四海之內皆兄弟" ;戰國時,墨子講" 兼愛" ;許行講" 並耕" ;孟子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直到荀子,講"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提出" 治亂非天" 、" 人定勝天" 的命題,為法家奠定了" 以法制國" 的理論基礎。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和哲理散文,正是這種思想變化在人事上和理論上的反映。春秋以前," 學在官府" ,文化為貴族所壟斷;春秋以後,"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左傳.昭公十七年》),文化教育相對來說得到普及,從而為造就人才創造了條件。孔子" 有教無類" ,相傳" 弟子三千" ,其中有子貢那樣的富商,也有象顏淵、原憲、子路等家境貧寒的人。戰國時代,各國王侯紛紛羅致人才," 尊賢禮士" ,讓他們為自己出力,這就是所謂的" 養士".在這社會巨變的歷史之中,各國諸侯卿相爭相" 養士" ,特別是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幾位貴公子,門下食客多至二、三千人,甚至雞鳴狗盜,引車賣漿之流,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且講究信義,莫不以禮相待。這些士子,為主人獻計獻策,在政治上,外交上,軍事上盡現才華,演出一幕幕生動的歷史活劇。這些活劇在這一時期的歷史散文與哲理散文中都有生動的反映。文化教育的相對普及和" 士" 階層的興趣,又促進了思想文化以及文學的發展。從汲縣古墓中發現的《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周逸書》中的有關內容推測,當時已有了土生土長的講唱文學。《戰國策》曾這樣描寫當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繁榮盛況: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芋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踘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戰國策,齊策》從前的城市,不過是奴隸主的防禦堡壘和貴族們的生活場所;這時的城市,則發展為全社會的政治、文化、交通、工貿、娛樂中心。象臨淄這樣的繁華都市,還有魏國的大梁、趙國的邯鄲、秦國的咸陽等各國之都。這種百業彙集的城市為文學的發展創造了社會物質條件。(2)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學概況春秋戰國文學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詩經》、《楚辭》、歷史散文與哲理散文,無不成為後世文學的鼻祖與楷模,對後世文學及至傳統文化產生了其極深遠的影響。中國的以春秋戰國的詩歌散文為代表的先秦文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而且對東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雖然作為現代文學的概念——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當時尚未齊備;但其中的兩種形式;詩歌與散文已經取得偉大成就,另外兩種形式:小說與戲劇已經開始萌芽。《詩》或《詩三百》——後世尊稱為《詩經》,是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我國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 公元前6 世紀)大約500 年間的305 篇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生動而形象地看到當時社會的歷史生活狀貌,特別是當時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尤其是豐富多採的愛情生活。這部以四言為基本形式的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詳細情況已在世界古代(前期)文學史中詳細講述。《楚辭》是中國古代的另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特點是長於鋪陳抒情,富於浪漫想像,詩句中多以" 兮" 字舒緩語氣。楚國詩人屈原是《楚辭》的代表作家。《離騷》是楚辭的名篇。《九歌》是經屈原加工整理過的一組祭神歌曲,從聞一多的研究成果看,它又可看作是一部神人相戀的歌舞組劇;因此,也可以從中看出中國古代歌舞戲劇的雛型。從詩體形式看,《楚辭》打破了《詩經》四言為主的句式,建立了一種長於抒情與鋪陳的詩歌新體裁,標誌著中國文學史上詩歌形式的發展。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散文,無論是歷史散文還是哲理散文,從實質上講均屬於學術著作的範疇。但同時也可以把它們看成文學作品,其中有些著述如《莊子》、《戰國策》等,文學形象更為突出、生動。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有《左傳》、《國語》、《國策》。《左傳》以《春秋》為綱記敘歷史,是一部以紀年為線索的歷史、文學巨著,在敘事和描寫戰爭方面最為突出。《國語》是春秋時代的國別史,多為質樸的語言。《國策》又名《戰國策》,是戰國時代的策士言論,多有生動文章。另有《晏子春秋》,雖成書較晚,但內容則為春秋時代齊國政治家晏嬰從政的故事,類似後世小說。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已從遠古三代時期古典棘澀、結屈聱牙的《尚書》" 誥" 、" 命" 中解放出來,形成一種長於敘事和略有人物描寫的散文風格,成為後世史學與文學的濫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主要有儒家的《論語》、《孟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屬於儒家的《荀子》以及法家的《韓非子》;雜家的《呂氏春秋》等。從文學角度看,《論語》雍容和順,迂徐含蓄;《孟子》靈活善譬,氣勢充沛;《莊子》想像豐富,奇氣襲人;《荀子》層次清晰,論斷縝密;《韓非子》鋒利峭刻,說理透闢。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哲理散文,對中國後世的散文發展乃至詩歌、辭賦、小說,戲劇的取材,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歷史散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主要有:《左傳》、《國語》、《戰國策》與《晏子春秋》等。(1)《春秋左氏傳》《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是與孔子同時代的魯國人左丘明以《春秋》為綱,擴充史料寫成的一部中國古代的編年史巨著,同時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從書中的內容分析,則可能為戰國時期一熟悉各國歷史情況的文人所作。a.《左傳》的思想內容。《左傳》以《春秋》事略編次,用魯君世襲隱、桓、庄、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為序,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寫起,一直寫到魯悼公四年(公元前464 年,比春秋多出17年),其敘事更至悼公14年(公元前454 年)為止,前後敘述了268 年的歷史。其書廣采當時文籍," 博採諸家,敘事尤備,能令百代之下,頗見本末".(陸淳語)。從性質看,《左傳》是" 傳" 《春秋》的編年體史書,但其規模龐大,內容豐富,篇幅近20萬字,遠非《春秋》可比。從觀點看,也不同於《春秋》的" 尊王" 正統思想,而表現出比較進步的歷史觀。西周末年以後,隨著奴隸主統治地位的動搖," 天" 或" 上帝" 的絕對權威產生了動搖,代之而起的是" 天人相分" 的思想。《左傳》昭公十八年記載:夏五月,火星於傍晚出現後,隨之起了大風,宋、衛、陳、鄭幾國都接連發生火災。鄭國大夫裨灶,主張以寶物祭神來禳除火災,說如果不這樣做,鄭國還要再次發生火災。而鄭國的執政子產卻以" 灶焉知天道" 為由不予理睬,結果,鄭國也沒有再發生火災。這就用事實肯定了" 天人相分" 的進步觀點。民本思想是當時歷史發展的進步思潮。《左傳》在君民關係上,比較重視"民" 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民本思想。《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在混亂的諸侯中,陳懷公拿不定主意親誰遠誰。在吳、楚之間左右為難。紀逢滑則以民本思想為原則作出回答:" 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楚雖無德,亦不艾殺其民;吳日敝於兵,暴骨如莽而無見其德焉。天其或者正訓楚也。禍之適吳,其何日之有." 陳侯果然聽了他的話,親楚疏吳。雖然由此而結下了吳陳之怨,但紀逢滑這種以民本思想衡量國運的觀點無疑是進步的。《左傳》以《春秋》為綱,藉助豐富的史料,概括了春秋及戰國初期的極為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它從王政衰微、鄭國初圖霸業寫起,寫到楚國強凌江漢諸國,寫到齊桓公的霸業,宋襄公爭霸,晉文公爭霸,秦穆公霸西戎,楚莊王的霸業,晉景公爭霸服齊,晉厲公爭霸勝楚,晉悼公復霸,晉楚弭兵,鄭子產為政,晏嬰相齊景公,孔子事迹,吳王闔閭入郢,吳王夫差北上爭霸等廣泛的政治、軍事、文化內容。其中還涉及到軍事政治制度和風俗習慣記載。作者寫史,全以事實為據,把歷史通過活生生的故事展現出來,從而具有了豐富的內涵。如展喜犒師,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而且表現出柳下惠(展禽)這位賢人的正義與才華(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正是由於忠於史實,《左傳》又體現出" 不隱惡" 的態度,往往如實地暴露統治者的暴行與醜行。如作者於宣公二年記載:"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膰,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宣公十年載:"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飲酒與夏氏,公謂行父曰:" 征舒似女(汝)。" 對曰:" 亦似君""這種君臣皆與夏姬通姦而又相互戲謔的情景,躍然紙上。而僖公三十三年,記載鄭商人弦高犒賞秦師,暗中向國家通報信息,從而解救了鄭國的一場兵難;定公四年記載,楚國申包胥哭秦庭,終於說服秦國出兵,拯救了祖國的危亡等,又表現出百姓臣民的愛國精神。b.《左傳》的藝術成就。《左傳》是一部史書,但具有文學價值。它善於對龐雜的歷史資料加以精心剪裁和安排使之故事化,同時在故事中注意刻畫人物性格,從而使之具有了文學色彩。《左傳》的許多重要篇章人物性格鮮明,形象生動;故事首尾完整,層次分明;結構疏密有間,跌宕有致,格外引人入勝,尤其長於戰爭描寫。《左傳》全書所記大小軍事行動有三四百起之多,其中如:145 晉、楚城濮之戰,秦、晉殽之戰,齊、晉鞌之戰,齊、魯長勺之戰等,都記述得生動具體,首尾完整。《左傳》寫戰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不僅把戰爭看成是刀光劍影的搏鬥,而是將戰爭視為一種社會力量的較量。它寫戰爭,一般是先從戰前寫起,首先描寫戰爭雙方的政治情況,人心的向背,對戰爭的準備,以及各種外交上的鬥爭,然後才寫到戰場上的交鋒。而對戰鬥本身的描寫,往往也著重寫戰術的成功或失敗,使人深刻地感到戰爭的勝負絕非偶然。例如,對城濮之戰的描寫,直接寫到戰爭的文字不到三分之一,而對晉、楚兩國戰前的外交糾紛,君臣情況,兵力、士氣做了充分的描寫,以致雙方的勝負,早就在讀者的料想之中。《左傳》還善於在戰爭描寫中進行人物形象的塑造。請看晉、齊鞌之戰中的兩個精彩場面:師從齊師於莘,六月壬申,師至於靡笄之下。齊侯使請戰曰:"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敝賦,詰朝請見。" 對曰:" 晉與魯、衛,兄弟也。來告曰:" 大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請於大國,無令輿師淹於君地,能進不能退,君無所辱命。" 齊侯曰:" 大夫之許,寡人之願也;若其不許,亦將見也。" 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入,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曰:" 欲勇者賈余餘勇。" 癸酉,師陳於鞌。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卸郤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曰:" 吾姑翦滅此而朝食。" 不介馬而馳之。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履,未絕鼓音,曰:" 余病矣!" 張侯曰:" 自始合矢貫余手及時,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 緩曰;" 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張侯曰:" 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並轡,右援枹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住。齊國君臣的驕傲輕敵,晉國指揮中心三位將領以國事為重的相互鼓舞與獻身精神,都躍然紙上。《左傳》還善於刻畫人物性格,語言簡練生動,富有哲理。c.《左傳》對後世的影響。《左傳》是我國時間最早而內容詳備的編年史書,同時也是一部長於修辭的文學作品,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據徐仲舒先生的意見,《左傳》成書之後,即在三晉流傳。《汲冢書》有《師春》一卷,與《左傳》記卜筮事無一字之異,這就是《左傳》在魏國編寫或首先在魏國流傳的證明。《戰國策》載虞卿之言:" 臣聞之《春秋》," 於安思危,危則慮安"." 實與《左傳》所引《書經》的" 居安思危" 相同,可見,虞卿所稱的《春秋》即《左氏春秋》。虞卿為趙國上卿,證明《左傳》流行於趙。《韓非子》著作中也有《左傳》的內容。漢代以後,《左傳》流傳日廣。河間獻王劉德愛好搜集傳播古代文化,還設立了《左氏春秋》博士,專門講授《左傳》,甚至出現了《左傳》章句。《左傳》與《春秋》合編,成為儒家的一部經典,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儒家學派所謂的" 文" 其實是指" 文化" ,主要是歷史經驗,政治哲學,以及典章制度、風俗習慣等等方面的內容。而這一方面,《左傳》正是《春秋》的絕好輔導材料。《左傳》在史料和寫作方法上,對後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司馬遷的《史記》不少取材於《左傳》,而且《左傳》對後世史學,散文乃至戲劇的創作與取材,都有著重大的影響。(2)其他歷史散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除《左傳》外,還有《國語》、《戰國策》以及汲縣古墓中發現的一些史書,如《穆天子傳》等,秦漢間成書的《晏子春秋》一般也歸到這一時期論述。a.《國語》。《國語》是一部記載西周末年至戰國初期(約公元前967 - 公元前453 年)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歷史事迹的書。司馬遷說:"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報任少卿書》)其實作者當是戰國初人,依託了左丘明的名義。這位作者無論是何人,其學識淵博,懂得" 天道" ,歷史,音樂與文化知識,則是無疑的。《國語》雖然分別記載了周代八個封建國的歷史,但除周記各朝代事迹較為系統之外,其餘各國則多為歷史片斷。《魯語》著重記載臧文仲,里革及敬姜等人的逸事,《齊語》只記錄管仲相桓公時的政治外交措施,《鄭語》記載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話,《楚語》著重記敘靈王、昭王二君,而《吳語》和《越語》則集中敘述了吳越爭霸及勾踐滅吳的故事。《國語》中《晉語》篇幅最長,幾近全書的二分之一。《晉語》九卷之中,前四卷敘述晉獻公父子們爭奪權位的故事,可見統治階級內部骨肉相殘的悲劇和勾心鬥角的藝術,幾乎與後世小說類似。其中寫驪姬以守為攻,抓住獻公具有強烈的權力欲這一要害,一步步離間他與申生的親子之情,終致申生屈死。對於以" 武與威" 臨諸侯的獻公來說,如果驪姬誣陷申生不才或道德缺陷,肯定騙不過獻公。然而她卻採用抬高申生的辦法,使視權勢為性命的獻公產生了忌妒與恐懼心理,深刻地表現了人物個性。《國語》中有的篇章表現出" 民為邦本" 的思想,如《召公諫厲王止謗》(國語)提出"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的觀點," 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厲王不聽勸告,終於被流放到" 彘".《國語》中還有一些表現人物高尚品德的歷史故事。如《晉語.叔向賀貧》就是晉大夫叔向與晉卿韓宣子就貧富問題相互勉勵的一段極富人生哲理的對話。叔向即羊舌肹,字叔向,食邑於楊(今山西洪洞縣)。他以歷史故事為戒,對宣子說:" 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國語》從史學和文學成就看,不如《左傳》,但《國語》第一,長於記言;第二,有虛構的故事情節;雖然在語言上較為質樸,但從文學的發展角度來看,應該說比《左傳》前進了一步。b.《戰國策》。《戰國策》是一部記錄中國戰國時期遊說之士進行策咯活動的史書。全書共33篇,基本上依照《國語》體裁,以記言為主,按國別劃分,有東周1 篇,秦策5 篇,齊策6 篇,楚策4 篇,趙策4 篇,魏策4 篇,韓策4 篇,燕策3 篇,宋與衛策1 篇,中山策1 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並六國。作者不可考,有人懷疑出自蒯通之手。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大批帛書,其中一部分,請文物考古工作者整理研究,共27章,325 行,1100O 多字,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其中11章內容見於《戰國策》和《史記》,文字大體相同。另16章是佚書。這部書大約編成於秦漢之際,類似《戰國策》的原始輯本,其中內容也許為司馬遷、劉向所未見。它的發現,為《戰國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戰國策》思想龐雜,不是一派一家之言,主要反映戰國時代縱橫家的思想與觀點。它不講" 忠" ,而講" 義" ;不講" 信" ,而講" 智" ,一切以" 成事" 為標準。所以,朝秦暮楚可以得到讚揚,背主求榮可以沾沾自喜。這種思想觀點為儒家所不容,但在戰國爭雄的年代,卻能為時代所接受。《戰國策》正是一種新的觀點對往來於諸侯國之間的策士們的活動,設身處地,作了生動的記載;對他們的奇謀異策,進行了公開的讚揚。當然,書中也記載和歌頌了古代某些有政治遠見、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人物和他們的生動事迹,如鄒忌諷齊王納諫,馮諼為孟嘗君焚券買義,魯仲連義不帝秦,荊軻刺秦王等。另外,有些篇章,雖然原意在歌頌某種人的機智,但內容上卻具有更大的客觀意義,如觸龍說趙太后,不僅表現了觸龍的機智,尤其表現出對後代溺愛必然導致衰亡的客觀真理。蘇秦的不同境遇中的人間際遇,客觀上則表現出世態的炎涼。《蘇秦以連橫說秦》(《戰國策.秦策》)的文字最能體現《戰國策》一書的思想觀點。文章以蘇秦成就功名利祿為主線,採用誇張的手法,不以史實為重,而強調計策謀略的運用與人生功名利祿的追求,表現出戰國時期士階層的人生理想標準。蘇秦失勢與得志時家人對其截然相反的前倨後卑態度,也說明" 拜金主義" 的淵遠流長。《戰國策》作為一部史書來說,它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但從文學角度來看,卻故事曲折,結構完整,文筆生動,富於文彩,善用寓言和故事說理,在文學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象《顏斶說齊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 斶亦曰:" 王前!" 宣王不說。左右曰:"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 斶前" ,斶亦曰" 王前" ,可乎." 斶對曰:" 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王忿然作色曰:" 王者貴乎.士貴乎." 對曰:" 士貴耳,王者不貴!" 王曰:" 有說乎." 斶曰:" 有。昔者秦攻齊,令曰:" 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采樵者,死不赦!" 令曰:" 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 由是觀之,先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 宣王默然不說。——《戰國策.齊策》後來,顏斶又以三代史事、《易》傳論述和老子之言講述了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的道理,終於使宣王對顏斶尊重起來,而顏斶卻拒絕了齊王願為弟子之請與豐厚敬獻而反璞歸真。文章一波三折,針鋒相對,引經據典,以理服人,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士子的非凡氣質與高風亮節。《戰國策》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說理。" 狐假虎威" 、" 南轅北轍" 、" 鷸蚌相爭" 等名典均出自《戰國策》。其語言清新流麗,描寫細膩準確,論辯富有氣勢,無論敘述說理,均辭采絢麗,生動傳神,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c.《晏子春秋》及其他歷史散文。《晏子春秋》舊題" 春秋齊晏嬰撰".實則為後人依託並采綴晏嬰言行而作。學者們推測,作者應該是在齊國政治上有過較高的地位,又可能見到官府檔案和歷史文獻的齊國故臣,像曾向秦王進過諫的齊博士淳于越這樣的人物。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齊國大夫,歷任靈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使晉聯姻,與晉大夫叔向議論齊政,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為田氏所代。他一生節儉愛民,能言善諫,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其思想言論集中反映在《晏子春秋》一書中。《晏子春秋》有內、外篇共八卷,二百五十章。《漢書.藝文志》儒家列《晏子》八篇,是否指《晏子春秋》,可疑。1972年山東臨沂縣銀雀山西漢墓中出土的《晏子》殘簡與今本有關章節相對照,內容大體一致。唐代柳宗元認為該書系齊國墨子之徒所作,因其志尚兼愛,非樂、節用、非厚葬、非儒、明鬼等,多為墨家觀點。究其實際,該書內容非儒並不非仁,明鬼並不迷信。當時,百家體系尚未形成,不必歸於某家某派,而可視為中國古代的一位開明政治家為君、為民機智從政的一部百科全書。其中對盛君、謀事、君臣、威望、重民、愛民、賞罰、勤政、節儉、外交、宴樂、矜勇、社鼠、失國、政患、正邪、天道、夢兆、休咎、死生、毀譽、忠孝、隱榮、同和、善任、待人等問題以及孔夫子這個人物都有記述評論。從文字看,議論精闢,故事性強,可視為小說閱讀。現舉一則,以見一斑。景公問於晏子曰:" 治國何患." 晏子對曰:" 患夫社鼠。" 公曰:" 何謂也." 對曰:" 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夫國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內則蔽善惡於君上,外則賣權重於百姓,不誅之則亂,誅之則為人主所案據,腹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里人云:" 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術之士,欲干萬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噬之,此亦國之猛狗也。左右為社鼠,用事者為猛狗,主安得無壅,國安得無患乎."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三汲縣古墓中的史書,也屬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散文的範疇,主要有《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和《汲冢周書》(《逸周書》)。《竹書紀年》現存輯佚本,共12篇,敘述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 年)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穆天子傳》是一部周穆王的傳記,主要記載他周遊各地的經歷。周穆王名滿,是西周的第五代君王,活動時間相當於公元前10世紀左右。《左氏春秋》記載:" 穆王欲肆其心,周行於天下,將皆使有車轍馬跡焉。" 本書記載了周穆王率領" 七萃之士" 乘坐著車子,由趕車能手造父等駕馭著八匹駿馬——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以觀四荒的故事。其中與西王母相會的故事尤具浪漫神奇色彩。該書可能是戰國時人追記下來的古人演唱史詩的提綱。《逸周書》也是後人記錄的一部古代史書,現存59篇,其中不少誇張虛構。其中《太子晉解》寫周太子晉和盲樂師曠的故事,小說故事濃厚,對話多四字一句,行文押韻,可看作後世賦體的先河。d.歷史散文對後世的影響。中國古代的敘事散文在歷史著作中佔有極高的地位,其淵源則在先秦。特別是秦秋戰國時期形成的成熟的歷史散文——《左傳》、《國語》、《戰國策》、《晏子春秋》等,對後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不僅大量地採用了《左傳》、《戰國策》的史料,而且汲取了它們的寫作技巧與語言風格。《左傳》的作者常常通過" 君子" 或他人之口來表示自己的觀點、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這種手法也為後世史家所秉承。《戰國策》的縱橫家雄辯餘風,直接影響到漢初賈誼,晁錯等政論作家。而唐宋以來的著名古文作家,如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無不師承先秦歷史散文。《晏子春秋》直接啟示了後世文言小說的作者,而《穆天子傳》、《逸周書》則可視為中國後世說唱文學的濫觴。3.哲理散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哲理散文是當時中國社會激劇演變中形成的百家爭鳴的產物,大致可分三個時期論述。(1)初期哲理散文春秋戰國時期初期的哲理散文包括《論語》、《墨子》等學術軍事著作。a.《論語》。《論語》是一部反映孔子的思想與言行的語錄體哲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 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班固《僅書.藝文志》)柳宗元《〈論語〉辯》根據書中所記曾子將死之事推斷,認為《論語》最終為樂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輯,大約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南宋學者朱熹把《論語》與《禮紀》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及《孟子》合在一起,稱為" 四書" ,為中國封建時代士子必讀的教科書,可見《論語》影響的巨大。《論語》主要反映孔子以仁政和禮儀治理社會的政治理想。他說:"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論語.里仁》)又說:" 克已復禮為仁。" 其具體要求是:"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在這裡,孔子把" 仁" 與" 禮" 看作為人的立身之本和治國的總綱。在他看來,富與貴雖是人們的正常慾望,但是非" 仁" 不取;貧與賤雖是人們不願承受的處境,但是沒有正當的途徑,也不輕易離開。這就為社會穩定奠定了道德倫理基礎。從表面看來,這種要求限制似乎過於刻薄,但如果與孔子對" 仁" 的全面論述結合起來,便可見其中" 不立規矩,無以成方圓" 的道理。在孔子看來,民要以" 仁" 為綱守" 禮" ;君則要以" 仁" 為綱" 愛人".兩方面結合起來,就可以達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雖然在過去的時代里,也有" 為富不仁" 、" 假仁假義" 的現象存在,但" 仁義" 作為一種由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道德規範,千百年來,卻一直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論語》中的許多語錄片斷正是這種傳統美德的形象記錄。從《論語》中,可以看到孔子這位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生動形象。他"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生執著地追求理想。儘管運命多舛,但始終不灰心,不氣餒,而從實際出發,孜孜以求。他多才多藝,為人正直," 敬鬼神而遠之".他"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當然,他也有缺點,例如鄙視農業勞動,但他也如實地講自己在農業知識方面不如老農、老圃。總之,孔子是當時的一位偉人,而且遠遠超過了許多賢人。正如子貢所說:" 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論語》雖為語錄體哲學著作,但與西方的對話體哲學著作相較,更具形象性與生活氣息。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章》實為一篇有人物、有情節的優美散文,向來為人們所傳誦。《論語》中還有許多語錄,簡明深刻,包含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形成格言,流傳於後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如: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子曰:"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子曰:"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法則),小人懷惠。" ——《論語.里仁》子曰:"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子曰:" 志於道,據以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子曰:"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子曰:"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泰伯》子曰:"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子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子曰:" 辭達而己矣。" ——《論語.衛靈公》子貢曰:"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之,人皆見之;更之,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不必再舉例子。總之,《論語》中的格言警句比比皆是,如夜空中的群星,光輝燦爛,千百年來,照耀著炎黃子孫的人生旅程,值得我們借鑒與思考。b.《墨子》。《墨子》是一部記載墨家學派哲學觀點和人物活動、言行的著作,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翟及其後學所作。《漢書.藝文志》記錄為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其中" 十論" ,即:《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代表了墨家學派的主要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主張。這些文章是弟子們記錄的創始人墨翟當年在" 百家爭鳴" 中的講學辭。由於墨家在墨子死後分為三派,他們對墨子的學說各有記錄,後來合編成書,故以上十篇文字都分上、中、下三篇,而其內容大同小異。儒家學派承認社會的尊、卑、貴、賤,從實際出發,主張以" 禮" 治天下,墨家學派則站在" 農與工肆" 的立場,總想把小生產者互愛互利的品德擴大到全社會,極力主張" 兼愛" 與" 非政".他說: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墨子》兼愛上然後,墨子又以此推論至盜賊行竊,諸侯攻伐,其原因均是" 不相愛".其結論是:"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墨家學派把天下一切怨恨禍亂的根源都歸結為人們不相愛,因而提出" 兼相愛,交相利" 的主張,實際上,只是把小生產者互愛互利、賴以生存的品德理想化,想讓全社會普遍接受,而他們並不知道統治者想兼并天下的" 大欲" 與貴族們想高居人上的本性,因而是行不通的。然而墨子的"兼愛" 、" 非攻" 主張表現出下層人民希圖過安定生活,相愛生存的美好理想,因此,受到亂世百姓的歡迎,而成為一時的" 顯學".墨子還從反對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出發,主張" 尚賢".他認為" 官無常貴,民無終賤" ,以此與儒家的等級觀念爭鳴:有強執有命以說議曰:" 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因有天命,不可損益,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 群吏信之,則怠於公職;庶人信之,則怠於從事。吏不知則亂,農事緩則貧。貧且亂政之本,而儒者以為道教,是賊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下墨家學派這種強調吏治、務農,反對儒家安貧樂道的論述,正擊中了儒家的要害。《墨子》中還提出了" 三表" 文學觀。主張寫文章要" 有本" 、" 有原" 、" 有用".所謂: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以為刑政觀其中(符合)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這種觀點是實際而可貴的。《墨子》的文章有理有據,自成體系,善於運用具體事例進行說理,不以華麗辭藻取勝,而以邏輯嚴密著稱。如《非攻》上一文,其中心論點在於反對不義戰爭,文章開頭卻以偷人桃李、犬豕雞豚以至牛馬與殺人越貨為喻,逐步得出"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的道理。而戰爭死人甚眾,自然就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由此可見,《墨子》在論證問題時,首先從常人能認識到的事實和道理出發,然後進行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明及隱的推論。從文章形式看,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與說服力。《墨子》中還總結了論辯藝術。所謂論辯就是要" 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 因此要" 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 在具體方法上,則有" 辟" 、" 侔" 、" 援" 、" 推"等論辯方法。" 辟" 就是打比方,用比喻論述事理;" 侔" 就是同命題相互印證;" 援" 就是引用別人所講道理論證;" 推" 就是由事實或道理作出推論。《墨子》的這些邏輯觀點和論辯藝術對中國後世的論辯散文有著特殊的影響。c.《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軍事著作。作者孫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家。後避亂到吳國,被吳王闔閭任為將,率軍攻破楚國,名顯諸侯。《孫子兵法》是孫武總結前代和自身所經歷的戰爭經驗而寫成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全書共十三篇,六千餘字。廣博精深,體系完整,論述了戰爭與政治、經濟,自然條件的關係,揭示了戰爭中的重要規律,包含著唯物辯證思想。他認為:" 兵者國家大事" ,戰爭的勝負取決於" 道" ," 天" 、" 地" 、" 將" 、" 法".注重調查研究,認為只有" 知己知彼" ,才能" 百戰不殆".並且指出戰爭中的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因素,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於自己的一方轉化。這些軍事思想,至今仍是真理。從文學角度看,《孫子兵法》是一部邏輯嚴密的論文。如: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處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孫子兵法》地形篇論述是生動而辯證的。1972年在山東臨沂縣銀雀山西漢墓中發現《孫子兵法》殘簡,並有《吳問》等佚文。《孫子兵法》在古代被稱為" 兵經" ,有曹操等十一家注本。今人郭化若的《孫子今譯》受到學者推崇。《孫子》一書目前有俄、日、英、法、德、捷多種外文譯本,日本稱之為" 東方兵學鼻祖".相傳法國拿破崙在打仗時經常翻閱此書的法文譯本,可見《孫子兵法》崇高地位與深遠影響。(2)中期哲理散文春秋戰國時期中期的哲理散文包括儒家學派的《孟子》和道家學派的《莊子》。a.《孟子》。《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軻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史記.孟軻荀卿列傳》記載孟軻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其言" 迂遠而闊於事情".因為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 以攻伐為賢" ,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所以不合時宜,他於是" 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政治主張在當時雖然不合時宜,不為列國諸侯所採納,但其仁政思想與王道主張卻包含著寶貴的哲理。孟子哲學思想的中心是" 性善" 論,其政治思想核心是" 仁政".他主張統治者應有" 惻隱之心" ,推恩愛民,"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主張" 省刑罰、薄稅斂,制民之產" ,給人民一個"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梁惠王》上)的生活條件。特別是他提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盡心》下)的觀點,更為可貴。《孟子》思想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於君子品格的修養。其中關於" 捨生取義" 和關於" 大丈夫" 的論述,對後世影響尤其深遠:孟子曰:"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景春曰:"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為大丈夫.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在這裡深刻地講出了人生在世應該有崇高的人格和明確的世界觀,為了人生的理想,可以捨生取義,而不可在邪惡面前屈服。正是在這種人生觀的支配下,孟子本身就給人樹立了一個大丈夫的光輝形象。他對待君王往往傲然不遜,"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有一次,公然對齊宣王說:"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為腹心" ;"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表現出一個士子的剛正不阿態度。孟子還以天下為己任,認為" 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吾何為不豫哉." (《公孫丑下》)為此,他常說自己要"養吾浩然之氣" ,不斷提高自己的品格修養。《孟子》中還有許多關於教育方面的內容。首先,他認為教育的重要性與樂趣可以與做王侯相比:"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盡心上》)《孟子》中還談到一些教育與學習方法,如同類而舉,專心致志等。《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帶鋒芒,富有鼓動性,具有縱橫家、雄辯家的氣概。第二,《孟子》中論戰性的文字,往往既記述孟子本人的言論,也記敘對方的言論,既寫論戰的內容,也寫論戰的過程。這樣往往將時代氣氛、各派學說和各種人物的言談風貌、論辯技巧,躍然於紙面,從而構成帶有故事性的論辯散文。因此,《孟子》雖然還屬於語錄體範疇的散文作品,但與只講觀點的語錄體散文《論語》比較起來,卻有了長足的進步。從總體上看,《孟子》比《論語》更為生動、形象,更具文學色彩與藝術魅力。第三,《孟子》還善於用寓言故事說理。如用" 弈秋誨弈" 說明" 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的道理;用" 揠苗助長" 說明養浩然之氣不可急於求成的道理;用" 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笑百步" 說明性質不變的道理等,都深入淺出,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量。孟子的文章,以" 氣" 為主,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鋒芒畢露,正氣凜然,一直為後人稱道,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漢唐以後,中國著名的散文大家,如韓愈、柳宗元、蘇氏父子等,無不推崇孟子,而其文章的內容與形式也成為中國古代長期封建社會中的散文典範。b.《莊子》。《莊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重要著作。道家學派的奠基之作是《老子》,託名春秋時老聃所作,後世學者則認為此書形成於戰國時期。《老子》亦稱《道德經》或《老子五千文》是中國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書中以" 道" 來說明宇宙萬物演變生息的規律,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觀點,認為" 道" 是" 天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 (《老子》五十一章),具有" 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老子》二十五章)的特徵。《老子》一書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書中認為;美醜、善惡、真偽、是非、禍福、生死、榮辱、智愚、吉凶、興廢、進退、主客、巧拙、辯訥、難易、公私、怨德、貴賤、貧富、治亂等等,都是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事物。這些哲學觀點的論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道德、修身、審美、語言等眾多的社會科學領域,也涉及到宇宙自然的發展變化,表現出《老子》一書的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從文學角度看,《老子》一書語言簡煉,類似警言與詩句,含義深廣,耐人尋味。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老子》第二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在政治觀點上,《老子》一書主張" 無為而治" ,即為政者不要擾民,要順其自然,認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而提出" 絕聖棄智" 、" 小國寡民" 的治國方案。這種哲學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莊子》是繼《老子》以後,道家學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莊周(公元前360.- 公元前280 .)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代。生於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當時屬於宋國),曾為蒙地的漆園吏。《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他所學" 其要本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可見莊周是一個頗有才華且志向堅定的人。莊子繼承老子的哲學思想,認為" 道" 是" 自本自根""無所不在" 的萬物本源,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 神" 的主宰,世稱" 老莊哲學".但他認為:"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齊物論》。)這種泯滅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貴賤差別,幻想"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的主觀精神境界,卻成為一種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的人生觀,最終走向宗教宿命論。《漢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後人以《逍遙遊》至《應帝王》七篇為內篇;《駢拇》至《知北游》十五篇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十一篇為雜篇。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自己所作,其餘則為莊子門人及後學者所作。莊子主張以" 道" 治理天下: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 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 ——《莊子》外篇《天地第十二》《莊子》中含有深刻的辯證思想。他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養生主》)其出發點固然可以商討,但其思想的辯證觀點卻是顯而易見的。《秋水》篇記述莊子與惠子游於濠上的一段對話,更可見其思辯之精深: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 倏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 請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魚樂" 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終以精細的思辯駁倒了惠子的觀點。不過莊子進而得出萬物通靈的結論,則走向唯心。從文學角度看,莊子散文在諸子散文中成就最高。其藝術魅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具有浪漫主義的散文創作方法。如《莊子》內篇《逍遙遊》旨在說明人生應當擺脫一切物累,獲取絕對自由。全文用充分的想像和生動的比喻逐層深入地去說明這一問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雲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這樣大的魚,這樣大的鳥,這樣的奮飛狀貌,在現實生活中是絕然不存在的。然而莊子卻用這種形象思維描繪出這種生動形象來說理,從而表現出極" 大" 的概念。然後,他又以野馬(指春日野外林澤中的霧氣)、塵埃比喻世界的極小事物。並說明這些" 大" ," 小" 事物存在,都還" 有待" ,而莊子所追求的是" 無待" 的絕對自由。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李白說:莊子的文章" 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 (《大鵬賦》)就其世界觀與藝術性相結合的角度而言,的確有這種特色。二、《莊子》一書," 寓言十九" ,常採用大量寓言故事說理。如《則陽》篇中用" 觸蠻之爭" 嘲笑諸侯之間的爭戰: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故事說世上諸侯之間的征戰、廝殺、掠國、侵地,渺小得象蝸牛頭上的兩支觸角爭鬥那樣可悲可笑。其它如:庖丁解牛(《養生主》)喻養生之理要順其自然;輪扁斫輪(《天道》)喻讀書之法;佝僂承蜩(《達生》)喻專心致志之道;匠石運斤(《徐無鬼》)喻知音難遇之感,等等,都以形象的寓言故事闡明了極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總之,《莊子》是一部文學特色非常鮮明的哲學著作。作為一家之言,在思想上,尤其在藝術上,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世著名文人,陶淵明、王維、李白、蘇軾等,無不在思想和藝術上受到莊子的影響。(3)後期哲理散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後期哲理散文包括《荀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等。a.《荀子》。《荀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屬於儒家學派範疇的一部哲學著作。作者荀況(公元前313-公元前238 年)字卿,趙國人,曾任楚國蘭陵令,是戰國時期的儒學大師。《荀子》32篇,其內容涉及到哲學,政治、經濟、教育、自然、文學諸多方面。在政治上,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在哲學上,宣傳樸素的自然觀。荀子主張" 法後王" ,主張以" 禮" 、" 法" 、" 術" 實行有效統治,這些思想為後來法家所吸收。荀子的散文邏輯周密,說理深透,善於運用類比方法反覆說明問題。如《勸學篇》說明知識可以增長人的能力與智慧,就用了一連串生動的比喻: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由於《荀子》散文句式整齊,行文流暢,便於誦讀、記憶,不少已成為後世格言。如:"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散文的韻文傾向為後世韻文端倪。特別是他的五篇賦體作品成為後世賦體的一個源頭。另有《成相篇》則被視為古代的通俗說唱文學。荀子的哲學思想對漢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劉禹錫等人都有過明顯的影響。b.《韓非子》。《韓非子》是法家學派集大成的著作。作者韓非子(公元前280 .——公元前232 年)是荀卿的學生,出身貴族,為人口吃,但善寫文章。其書傳到秦國,秦王贏政十分欣賞,設法令其赴秦,不久因同學李斯的誣陷而入獄自殺。《韓非子》著作的核心內容是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思想。在韓非之前,法家有幾個不同的學派。李悝、商鞅主張以" 法" 治國,認為政治制度與法令信譽是治國工具;申不害則提出國君還要有" 術" ——駕駛群臣的方法;慎到又提出重" 勢" 的原則——重視統治權力。韓非子吸收上述諸派所長主張君王治國應該法、術、勢並用。所謂" 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 (《難勢》)," 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術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 (《定法》)法家的這種治國思想,既不同於道家的順其自然," 無為而治" ;也不同於儒家的" 尊法先王" ,抱殘守缺;而是" 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的不斷革新觀點,這是很可貴的。革新與法制,是法家思想的精髓。《韓非子》55篇,包括兩類作品;一類是政論文,風格是鋒芒畢露,語氣肯定,表現出嚴峻,峭刻文風,而且篇幅較長。如《五囊》近七千字,《亡征》分析可亡之道四十七條之多,都論辯周詳,內容宏富,結構複雜,是先秦理論文的進一步發展。另一類是記述歷史故事和創作寓言進行說理,表現出作者的機智和歷史知識的豐富。這類作品、文學意味較濃。如《南郭吹竽》、《鄭人買履》、《買櫝還珠》以及《守株待兔》,《有人鬻矛與盾者》等寓言故事均出於此書。在當時百家爭鳴的時代,欲立一家之言,必須立、破兼備。《韓非子》具有這一特色,如在《五囊》中剖析百家的弊端,就很有力: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禮之:此所以亂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養也。法,趣(取)、上、下,四相反也,而無所定,雖有十黃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 殺之。" ——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 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正反對比兼及故事說理,往往是《韓非子》行文的特徵。c.《呂氏春秋》等。《呂氏春秋》一名《呂覽》,是由戰國後期秦相呂不韋令其門客編輯的一部雜家觀點的著述。書成後,曾公佈於咸陽市門,宣言" 有人能增損一字者予以千金。" 《呂氏春秋》全書26卷,由12紀、8 覽、6 論組成,共160 篇20餘萬言。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也吸收了墨、法,形名,陰陽、兵、農各家學說。當時秦國勢力強大,行將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漸告結束,思想界也需要總結百家爭鳴的成果。《呂氏春秋》便是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的產物。《呂氏春秋》涉及範圍很廣,有政治、軍事、教學、文藝、禮制、數術、養生、農桑、天文、曆法各方面的問題。由於對各家學說採取調和,折衷的處理,觀點比較駁雜,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從總體看,則是" 以道德為準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 (見高誘《呂氏春秋》序)。在文字上則首尾一貫,條理分明,語言簡煉,富於形象,各篇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後擺事實、引比喻作為例證,最後回復到原來的立論。如《察今》,先立論:"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 等論點,然後舉荊人襲宋,楚人涉江等故事說理說明認識要同發展變化相一致的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具有文學色彩的還有《列子》一書。《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人列禦寇所作。原書已亡佚。現在流傳的本子是東晉張湛所輯,共8 卷。《列子》傾向於道家,其中保存了一些優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反映出古代人民不怕困難、堅持奮鬥的精神,《歧路亡羊》、《杞人憂天》、《人有亡鈇者》,《齊人攫金》等章節,均各有自己的啟發意義,表現出古代中國人民的思想智慧。4.楚辭楚辭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行於南方的一種抒情詩體。詩句中多含" 兮" 字以抒緩語氣與抒發感情。這種歌曲最初用於祭祀,往往帶有豐富的幻想,富於浪漫的情調。後來有了以屈原為代表的文人創作。主要作品有《九歌》、《離騷》以及宋玉的一些作品。(1)《九歌》《九歌》是屈原在民間祀神樂歌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抒情詩。王逸《楚辭章句》說:"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鼠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 a.《九歌》的思想內容。《九歌》之" 九" 概言其多,共有11篇作品,《東皇太一》寫天神之尊,《雲中君》寫雲神,《湘君》與《湘夫人》寫湘水配偶神,《河伯》寫河神,《山鬼》寫山神,《大司命》寫主壽命的神,《少司命》寫主子嗣的神,《東君》寫太陽神,《國殤》寫人鬼,為悼念楚國陣亡的將士而作,最後《禮神》是送神曲。《九歌》中有一部分是人們對天神的熱烈禮讚,如《東皇太一》、《雲中君》、《東君》諸篇,類似《詩經》中禮讚神明的" 頌" 詩,但《九歌》中的頌詩主要是讚頌自然神,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歌頌,同時也凝聚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美好願望。《九歌》中更多的一些篇章則表現了敬神中的人間戀情,象《湘君》、《湘夫人》、《山鬼》、《小司命》等,這些神與神,神與人之間的愛戀情結,實際上是一些十分優美的愛情歌曲。象: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茞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九歌.湘夫人》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九歌.山鬼》《國殤》是《九歌》中的祭鬼樂章。它以崇敬激越的情懷,生動地描寫出戰鬥的壯烈場面和英雄視死如歸的獻身精神,充滿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豪情。詩篇剛健質樸,雄渾悲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b.《九歌》的藝術成就。首先,《九歌》在藝術上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表現為把對自然的神化描寫與對人生的幻想追求結合在一起,做到了似神似人,充滿幻想。如寫日神:"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以云為衣、霓為裳,耀武長空,顯出威武瀟洒的日神氣概。寫河伯:" 與女游兮九河,衝風起兮水揚波;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又是水神的性格,水神的風彩。寫雲神則是" 與日月兮齊光"." 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可見其高處天際、廣被原野,縱橫飄動、變化莫測的樣子。寫山神也有其威儀與風韻。總之,似神而不荒誕,似人而不入俗,表現了人的生活與神的特徵的完美結合,表現出美好的理想境界。其次,《九歌》還善於把周圍的景物、環境氣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合起來描寫,構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如《湘夫人》開篇寫湖畔清秋景色:"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這與" 帝子降兮北清,目眇眇兮愁予" 的心境相吻合。" 沅有茞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也是情景交融的名句。譯文很難達其神韻。《山鬼》中寫雙目含情,笑面盈盈、體態窈窕,身穿薜荔女蘿的女山神乘坐赤豹、文狸所駕的桂車來尋找愛情,結果終日未遇。這時雷鳴雨至,猿鳴斷腸,"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悲涼境界。第三,《九歌》的語言,色彩艷麗,情味悠長,有些還含有哲理名言。如:沅有茞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九歌.湘夫人》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知。——《九歌.少司命》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九歌.國殤》c.從《九歌》可看齣戲劇萌芽。《九歌》所反映的中國古代南方的祭神活動,可以說是詩歌、音樂、舞蹈、演唱的聯合表演,已具備戲劇的雛型。聞一多對此深有研究,曾寫出《九歌古舞劇懸解》(見《聞一多全集》第一卷《詩與神話》),對《九歌》的表演一一安排了人物、場次和出演說明。由此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歌舞戲劇藝術的萌芽。(2)《離騷》《離騷》是" 楚辭" 中最為宏偉的作品,為楚國大夫屈原所作。全詩共373句,2490字,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抒情詩篇。a.屈原的生平與作品。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 年),生於楚國的懷王、頃襄王時代。他是楚國王室的同宗,以封地為姓。當時中國七雄並峙,相互兼并," 橫則帝秦,縱則楚王" 已成為當時社會的發展趨向。屈原年輕時候即進入楚國宮廷,"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但後來受上官大夫等人排擠," 王怒而疏屈平".楚、秦戰爭之後,更把他流放到沅、湘一帶。《楚辭.漁父》說: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他的許多悲憤的詩篇,都創作於流放時期。後來秦將白起攻下郢都,楚國滅亡在即,屈原便自投淚羅江殉國。屈原的作品,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提到的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四篇,此外又引錄了《懷沙》的全文。班固的藝文志提到"屈原賦二十五篇" ,王逸認為是:《離騷》、《九歌》(共11篇)、《天問》、《九章》(共9 篇)、《遠遊》、《卜居》、《漁夫》共計25篇。不包括《招魂》在內。《九章》包括屈原不同時期創作出來的九篇作品:《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迴風》。其中除《橘頌》大約是言志的早期作品外,其餘均為流放時期的悲憤懷鄉之作。《天問》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長詩,它用詩歌的形式一口氣提出170 多個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宇宙的形成、天地的開闢、日月的運行等各類自然現象;也包括人類遠古的神話傳說,朝代興亡的歷史等古往今來的各個方面。其中有些問題極有科學價值。b.《離騷》的思想內容。《離騷》是一首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愛國詩篇。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敘身世、經歷、品質、理想,以及自身的不幸遭遇。他認為自己是黃帝家族的苗裔,而且品質非凡,理想高遠;然而看到楚國現實政治黑暗之後又深為憂慮。第二部分運用充分的想像繼續表現自己對理想的追求與失望。首先,他假設一個愛護他的女伴" 女媭" 對他忠告,勸他不要象鮌那樣剛強固執,以致喪命。這使他深為失望。於是,他只好渡過沅水,湘江,到蒼梧去找帝舜傾訴心曲。他對帝舜說,夏啟,后羿、過澆、夏桀、殷紂的失敗,都是由於享樂縱慾,殘害忠良;而夏禹、成湯、文王、武王所以成功,則是因為他們舉賢授能,遵循法度。他的陳述終於得到帝舜的同情,於是他又增強信心開始上天下地尋找自己的同志,但是沒有結果。第三部分寫他在天門不開、陳志無路、求女不成、知己難遇的情況下,曾經產生出去國遠逝的幻想,然而正當他在天空雲遊自得的時候,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陟陞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一種眷念故園的深厚感情突然攫住了他的心,遠逝異國的幻想被愛國深情所取代。最後是長詩的尾聲: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司馬遷說:屈原" 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屈原賈生列傳》)正是對《離騷》思想內容的深刻理解。c.《離騷》的藝術成就。《離騷》是屈原用生命和血淚寫成的詩。這首才氣縱橫,感情起伏的長詩傾吐了詩人赤誠的愛國信念和救國無門的痛苦與憂傷。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第一,長詩表現出對進步政治理想的追求,表現出深厚的愛國感情,表現出堅持理想,寧死不屈的鬥爭精神,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的愛國者形象。以詩人自身為典型的抒情詩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的獻身愛國精神,將永遠是我們的榜樣。第二,《離騷》成功地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浪漫主義的特徵是運用幻想的方法去表現精神與激情。它是現實在理想中的變形與升華,可以產生強烈的感染效果。《離騷》以新奇的比喻,誇飾的描寫,表現出惡與丑的卑鄙與善與美的崇高,從而啟示人們棄惡向善,凈化心靈。在長詩的後一部分,更是完全採取幻想虛構的形式,藉助豐富的想像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形成了生動的情節和美麗的畫面。日神羲和、月神望舒,風伯飛廉,雷師豐隆,以至鳳凰、飛龍都供他自由驅使,神話中的縣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是他瞬息可到的地方。他可以與神女戀愛,可以與天帝交談,可以駕著鸞凰、鳳鳥飛向天空,可以上天下地尋覓出路。這種浪漫主義的描寫方法顯然為他自由地抒情言志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第三,《離騷》結構宏偉,長於抒情,成為後世抒情詩的楷模,何其芳稱之為" 構成了一個美學中所說的那種崇高美的不朽的建築物".《離騷》在詩句形式和語言風格上吸收了散文的鋪陳形式,把詩句加長,結構擴大,既增加了內容容量,又增強了藝術表現力。魯迅說,《離騷》" 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說它與《詩經》相比," 其言甚長,其思甚幻,其文甚麗,其旨甚明,憑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見《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編:屈原與宋玉)(3)楚辭的其他作家作品西漢司馬遷說:"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屈原賈生列傳》)楚辭的其他作家主要講宋玉,其它主要作品則是《招魂》。a.《招魂》。關於《招魂》的作者與主旨,一向有不同看法。一說作者是屈原,其主旨是為楚王招魂,或為自己招魂;一說作者是宋玉,主旨是招屈原之魂。古代認為:人除自身以外,還有一個獨立於肉體、可以自由活動的、看不見的靈魂存在,因此便形成招魂的風俗。這種民間風俗,不專施於死者,也施於生者。《招魂》開篇自序和篇末" 亂辭" 都用第一人稱" 朕" 、" 吾" 等字,似象屈原自招其魂。詩中一再推崇楚國的富麗可愛,四方的恐怖險惡,也含有"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的情懷。《招魂》的結構方式開創了後世漢賦的格局。詩篇開始交代招魂的緣由,中間部分正式招魂,最後有" 亂辭" 作結束。中間部分的招魂詞是全文的主體,它的寫法是" 外陳四方之惡,內崇楚國之美" ,以極其殷切、深情的口吻,勸戒靈魂不要到天上,地下或四方去,認為還是楚國最美好,可以作為最後的歸宿。接著,作者用鋪陳的手法,極寫楚國建築之麗,衣食之美,歌舞之樂,認為這才是最值得留戀的地方。真是有聲有色,形象生動,令人如適逢其會,身臨其境。這種誇張鋪敘的寫法,確是開了漢賦的先河。b.宋玉及其作品。據王逸說,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但生平事迹甚少,其作品,《漢書.藝文志》載有" 賦十六篇" ,《隋書.經籍志》有《宋玉集》三卷。但公認可信的只有《九辯》一首長侍。《九辯》是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知道宋玉是一個失職的貧士,受到朝廷群小的排擠,懷才不遇,以至流離在外,過著貧苦孤凄的生活。詩篇抒發了" 坎廩兮貧士失敗而志不平" 的思想感情。其中對上層社會的是非顛倒也有痛切的揭露。《九辯》在抒情詩的藝術手法上有所開拓。它尤其長於以情景交融的手法烘托氣氛,舒展情懷: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悢祝懭兮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一位失去職位的貧士,在萬物凋零衰落的深秋之中,不得不漂泊到遠方去謀生,孤苦零丁,舉目無親,只有鳥蟲悲鳴!寫景抒情何等深切!杜甫詩:"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詠懷古迹》)魯迅認為宋玉的《九辯》雖馳神逞想不如《離騷》,而凄怨之情,實為獨絕。(《漢文學史綱要》)託名宋玉所作的《登徒子好色賦》文辭優美,充分表現出宋玉的高潔人格: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 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玉曰:" 體貌閑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於好色,臣無有也。" 王曰:" 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 玉曰:"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文選》卷十九漢時," 辭" 、" 賦" 通稱。其實," 楚辭" 與" 漢賦" 是兩種既有聯繫又不相同的文學體裁。就其聯繫而講," 楚辭" 孕育了" 漢賦" ;就其區別而言," 楚辭" 是一種長於抒情和鋪陳的詩體," 漢賦" 則為詠物說理的韻文。劉熙載說:" 楚辭按之而愈深,漢賦恢之而彌廣。""楚辭尚神理,漢賦尚事實。" (《藝概》)春秋戰國之後,漢賦便應運而生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文學之最》【二】
※八十多個文學典故讀懂半個中國文學史3
※中國的「百年孤獨」-我眼中的白鹿原(上)
※《半生緣》:半生緣分,一世守候
※中國文學「西征」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