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
07-10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佛陀又叫了一次無盡意,跟無盡意提到,假如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名字,而且又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很多?「飲食、衣服、卧具、醫藥」就是四事供養,這是原始佛教對供養的定義。那個時候不供養錢,主要是供養佛、僧日常生活所需,像蚊帳、生病用藥、衣服、食物等,不像現在都供養紅包。供養以現代化來講,叫作培養自性善根;供養的衣服、飲食、卧具、醫藥這些叫作供養具。從大乘佛法的經典來講,四個供養即是四念處,它意義轉變了;除了四念處供養具以外,還要再加上七菩提分,因此《華嚴經·十大願王》的廣修供養中提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當你拿著花這個供養具要供養時,心裡要起法供養。那麼,應該要怎麼供養才正確呢?比如,今天看新聞,剛好看到什麼悲慘的事,那供養這個花,即是代眾生苦供養;或是突然想到,世上學佛的人太多少了,我要攝受眾生供養、教化眾生供養。這七條就是七菩提分的擴大,透過供養來培養自己的自性善根,這樣供養功德才大,自性、法身才會真正成長,這樣供養才有意義。假如沒有供養具,只有法供養,那叫做空中樓閣;一定要透過供養具來供養,不管是「如說修行供養」或是「勤修善根供養」,你都要透過一個具體的媒介來進行。供養時,若要七個都帶,那「也好」;為什麼講也好?因為七個都帶,你就會像被咒語一樣;應該是要隨著環境、境界而帶一個或二個,這樣才真實、才有覺性,功德自然就大了:如果只是七個全背起來,向背迴向文一樣,意義相對地小多了。這是講到供養,對著觀世音菩薩的像這樣禮拜供養,自性善根透過這個相在啟發。就像前面提過的,那個觀世音菩薩像,我已經三十幾年沒有見,但它在我的生命中還是存在,因緣一到,它就浮出來了。觀世音菩薩的像不勝枚舉,但那個畫家卻偏偏選了那一張來臨摹,這就是你生命中的因緣再一次出現。「盡形壽」,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死亡這段期間,主要的意思是要你堅定意志,不要中途變卦,否則生命因素便無法激發出來,會停在某個地方。若是能夠盡形壽,絕對可以往生第二世界;假如中途停止,那依舊還是在三界內。當然修行有成的另當別論,因為既然是有成就,那就是出三界了,當然到第二世界;假如還沒成就,又不能盡形壽,那就會還在三界內。這不是按照聖解脫道來講的,聖解脫道的狀況又不一樣了。一般人總覺得修行是要「盡形壽」,這是一種觀念,但不一定要盡形壽。修行成就就好了,何必要盡形壽?但修行成就的人,通常不會改變,因為對一位心靈工程師來說,修行是他的本分、人生第一要事,所以縱使成就了,也不會把這最重要的寳丟掉,而會繼續維持。所以他修行成功以後,不一定會繼續修行,這時他已然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但因跟這個世間有相應,隨著這個相應,他會活得很自在,這時他對自己這個部份根本無所謂,因為已不同於世人。不知情的人,搞不清楚這種狀況,會認為他既然已經修行有成,應該要一直修下去才對。其實此時他已經在起作用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修」,而是行菩薩道的「行」,兩者不同。盡形壽去做,那是對修圓融道的人來說;對於修解脫道的,那只是階段性而已。修圓融道的人,因為沒有修聖解脫道的技巧、沒有技術面,所以它有三個原則:第一,對佛法僧三寶要具足信心;第二,盡形壽行菩薩道事業;第三,因為這個過程是盡形壽,當中會有挫折、困難,要回到三寶前懺悔,做歸零功課。順境時不用懺悔,可是要分享,但通常又不願與人攀緣,那就把榮耀歸給三寶。比如:有人讚美我做的很好,我們就跟佛陀講有人很受用,以這個因緣跟佛陀頂禮一百零八拜;有人讚美你,就迴向給佛陀。有人批評我,說我這樣講佛法是亂搞,講經怎麼可以這樣講,這時就在佛前懺悔一百零八拜。不要遇到順境就沾沾自喜,順境、逆境都一樣,這個叫做「歸零功課」。這部份要盡形壽一直做,成功與否,通通要做到底,這是圓融道的修法。聖解脫道不一定如此,它有一定的次第,證阿羅漢就是阿羅漢了,不會因為不修行就退回來。阿羅漢證得以後,就不再走那個程序,生命已經改造成功;若是要把阿羅漢的成就奉獻出來,這是另一個部份,就不是聖解脫道的修行。我們一直以為修行人一定要盡形壽的修到底,不是這個樣子,你要弄清楚。另外我們要談到「六十二億恆河沙」。「恆河沙」是印度河流Ganga的音譯,玄奘大師翻成「勀」伽沙,鳩摩羅什把它翻成恆河沙。「億恆河」都是指無量無邊,不是有多少條河的意思。這種數字對中國人來說,根本數不清,但它的重點在於「六十二」的含意。為什麼要用六十二,不用六十三?就像我們講孫悟空七十二變,為什麼不講七十三變或八十一變?七十二是有意義的。因為一切法概括為七十五種,有為法有七十二個,無為法有三個,而孫悟空的神通再怎麼變,都是在有為法裡面,萬變不離其宗,只能有七十二變,而且再怎麼變,也逃不出如來掌。如來掌是法界的意思,再怎麼變,有為法都在法界內。小說家這麼寫是有依據的,他有沒有學佛,從這裡看就知道了。同樣地,這地方用六十二也是有含意,也就是指六十二見,是古代印度外道所執的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以色、受、想、行、識五蘊法為對象,起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五乘以四共二十見;以五蘊為對象,起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是二十見;起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如是二十見;以上加起來總共是六十見,再加上。「神與身一」、「神與身異」之斷、常二見,總共是六十二見。這是依照《大般若經》的說法,每一見都有菩薩在修,所有菩薩的修法,專門是要破這六十二見,所有的菩薩都包含在裡面了;凡是修破六十二見的菩薩,通通叫作恆河沙,意即窮盡所有在斷煩惱的菩薩,這是按照空宗的立場來解釋六十二見。依照性宗的解釋,六十二是指六十二位法身(華嚴是講四十一位法身,第四十二位妙覺就成佛了),也就是修行有六十二個位次,叫作六十二位行法;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法身大士通通窮盡了,意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與稱念所有法身大士的佛名號功德是同樣的。所以佛陀這樣問:「你稱念那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再加上盡形壽供養,你說說看,這樣功德大不大?」從空宗的立場,是指所有破六十二見的菩薩,你通通要持誦他們的名號;從性宗的立場,則是行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你通通要持誦。從空宗或從性宗,立場不同,講法自然就不一樣;其它的宗派,可能又會有不同的講法,那也是可以,我們互相尊重,但不要他這裡講六十二,你把它解成七十二就好了。這裡它是指所有的菩薩就對了。「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包含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行菩薩道、解脫道的菩薩;以華嚴的定義,是指這些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信位不算,光是法身就有六十二位。至於六十二是怎麼算的,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談,他還有一堆的學問在裡面。世尊問無盡意菩薩,也等於是問我們,他先幫我們把這些狀況弄清楚;首先談到他的量很大,其次是講他的縱深很深,這些菩薩都在培養自行善根。世尊問無盡意菩薩,若是有人盡形壽的供養這些菩薩,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多?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無盡意回答「甚多!」意思就是不可說的多。「一時」就是一次;若是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甚至只是一次的禮拜供養,跟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並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兩者的福一樣大。它怎麼不說稱念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或其它菩薩呢?其實稱念這些大菩薩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文殊、普賢、地藏也都是在「六十二億恆河沙」裡面,觀世音菩薩也是在這裡面;單提哪一個菩薩,功德都是一樣大,他們都已經到達果位的成就。這個地方的因緣是觀世音菩薩,所以只提觀世音菩薩,不必刻意地拿其它菩薩來比較。假如要講文殊或普賢這一類的菩薩,可能就不從這裡比了,佛陀就不從「六十二億恆河沙,復盡形壽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這邊講,而是跟你講「學富五車多不多,文殊菩薩?」「五車」可不是五部卡車而已,可能是五列火車或五個圖書館。不同的菩薩,所比較的功德就會不一樣。經文這裡為什麼要這樣比較,而且又講「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事實上是告訴我們,修行從這邊修或是那邊修都一樣,因為它是一體的。所謂「真愛的反面還是愛」,手掌是手,手背也是手;若是有人說愛的反面是恨,其實那個愛本身就有問題。經文用這二者比較,大腦可能會想,「一個是盡形壽的這樣供養,另一個只是一時恭敬禮拜,兩者的福怎麼會一樣大?」因為他兩個是一體的;換句話說,你修持觀世音菩薩,跟盡形壽的供養其它所有的菩薩,兩者做法是一樣的。既然都一樣,有人就會說:「那我只要拜觀世音菩薩,或拜阿彌陀佛就好了」,倘若如此,那就弄錯了,它的反面不是愛。我們有這個福報、因緣認識觀世音菩薩,就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但這只是保證而已,其它的還是要盡形壽的稱揚、讚歎。不能說我念觀世音菩薩,看到大雄寶殿就不予理會,因為裡面沒恭奉觀世音菩薩,這樣就不對了。看到大雄寶殿、看到佛塔,你還是要繞,不能說有觀世音菩薩就好了;有了保單,其它就可以亂來嗎?不是這樣,你還是要繼續做,這叫作一體性。大乘佛法很強調這種一體性,因為生命不能分割,不能說觀世音菩薩是頭,我只要把頭拿回去就行了,手、腳、身體都不要,不行啊,因為它是一體的。古代因為語言模式有所局限,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一體性。剛剛將的部份,事實上是已經在講「阿毘達磨」了,不是講經,我們是用現代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談論這個部份,跟講經不一樣,經文是佛陀的「散說」,佛陀隨緣四處說法,而且都是從生活中去講,講完就走了,一直到佛陀入滅以後,弟子們才將佛陀講的法結集起來。講論就不一樣,它是很嚴謹的,一個思辨一個思辨的去講,我們現在的講法,比較像是在講論。「是二人福,正等無異」,就是指生命的一體性;「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就是講這個福是無漏福,百千萬億劫用不完。「福」分為有漏福跟無漏福,有漏福是他要來的時候就一直來,用盡了就不來;你要它來,他也不會來,因為已經用完了。無漏福是你要的時候就會來,你說夠了,他就不來。比如,二十幾年前我們剛開始弘法的時候,就有幹部很擔心經費的問題,我說「不要緊,先成立基金會,要錢他就會來。」為什麼?因為你一發心,天龍八部就全部動起來,哪裡有錢他會去找。假如這個世間不需要我們做這件事,那就會很難完成,天龍八部會說因緣還沒到;假如這世間的眾生需要你去做這件事,天龍八部會比你更緊張,他會去幫你處理,而有福得、因緣的人就會支持、投資你,就這麼簡單。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怎麼規劃、怎麼進行,而是自己在法上的守持,這才是無漏福,你要他就會來,不只這輩子,生生世世都一樣;可能不會是大富大貴,但用的也不會太差,這就是無漏福跟有漏福不一樣的地方。有漏福,什麼時候來你不知道,不要也不行,反正是你的,就通通給你,給完就沒了,你還要,抱歉沒有了。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福報很大,其實這種福報不正常,大家應該要有所節制。「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他後面接著講說,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得無量無邊福德的利益。這就是我們感到很慶幸的地方,生命中有這樣殊勝的一個因素,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兌現出來,就看你用什麼辦法了。這個無量無邊的福德,你不要以為它是指在我們身邊的大,而是指在眾生身邊的大;不是指個人,個人沒什麼,而是要想辦法把菩薩事業做好,只要儘管去做就好了。你看特里薩修女就很了不起,她只是儘管去做,自然就會有人出來一起發心。她是天主教修女,一樣有天龍護法,不然她怎麼有辦法持續進行?不管現的身相如何,只要是真的在為眾生服務,天龍八部一樣護持。雖然她不是向三寶負責,但她盡形壽的行菩薩道,對所信仰的上帝具足信心,也做歸零功課,圓融道的三要件她不是都具備了嗎?關鍵是在這個地方。看看我們自己,既然有這麼大的福德,為什麼不做呢?我們之所以不能像她這樣儘管發心的做,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被意識形態扭曲了。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這句是正式請法了。無盡意菩薩接著問世尊,觀世音菩薩是怎麼樣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無盡意菩薩這句話問得很好;一般人的認知,都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坐著「金龍牌」飛機到處跑,他是怎麼在這世間遊行的?講到龍,我們姑且不論究竟有沒有龍,但對中國人來說,它具有一種神秘性。事實上,「龍」是民族融合的一種和平象徵;中華民族早期叫做萬國之邦,各民族間常常會戰爭,但有些會結盟通婚,於是就產生所謂的「Logo」問題,兩個世族的標誌要用誰的?只好合併啦,於是熊的標誌便和老鷹的標誌結合;後來又跟「鹿」結盟,鹿角又出來了;其後又跟「魚」的世族結盟,所以龍也有鯰魚須;後來又跟蛇結盟,所以有蛇身;也和麒麟這一族群的結盟一起,所以你看龍其實是多種圖騰結合一起,也象徵多民族的一種融合。我沒有做學術考究,不過中國人講龍,人家會更相信,古代幾萬個民族、部落是這樣慢慢融合一起的。現在你要找「龍」這種動物,怎麼找?其實是畫家畫出來的,究竟有沒有,我們不論,但它的存在是具體的,只是你真的要找又找不到,沒有證據;觀世音菩薩乘龍便帶有這種意味,你真的要找是找不到的。無盡意菩薩問世尊說,觀世音菩薩是怎麼在這個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那個方便之力要怎麼講、是怎麼樣的狀況?佛在這個時候就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不可思議的情況。我們接著來看佛陀怎麼講。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有國土眾生應該現佛身來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來說法度眾生。觀世音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或那個世間度眾生,都是依眾生需要而示現的,當眾生需要現佛身而得度時,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要現什麼身都可以,主要是看眾生的需要,這裡他第一個是從佛身說起。因為經文這樣講,因此就有人寫論文說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因為釋迦佛沒有國土(凈土)嘛;觀世音菩薩來這裡成佛,可見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很麻煩,學者這樣主張,當然是有他的依據,但他只是從文字上去推敲,所以這些依據不可盡信。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來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示現,那這個世間不就是他的凈土?那麼這個凈土應該是他創造的,可是上帝又說這個世界是他創造的,可見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那麼,釋迦牟尼佛的凈土在哪裡?尤其他又沒有說死後可以往生到他的凈土。怎麼會這樣呢?因為第一,佛本身不推銷凈土,也不會招攬工程,上帝才會,因為他有慾望,認為信眾是他的財產,佛不會這樣,只會勸你們往生極樂,去或不去與他無關。講極樂世界只是方便說,因為那時候他的弟子很多都已經成就阿羅漢,出三界以後不知道要到哪裡去,所以告訴他們有極樂世界可以去,不然怎麼跟大眾交代。當然他也兼顧到「阿鞞跋致」的問題,那就是圓融道行法的問題;還有一些人,既沒辦法修聖解脫道,也沒辦法修圓融道,那就是剛才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持名阿彌陀佛,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叫作諸佛凈土;他這三種人都能夠攝受。假如你在這個世間,圓融道、聖解脫道都修,也就是現代所謂的佛教知識青年,很可能兩個都成就,這時候就不知會到第幾個世界去了;若是到「N+1」個世界,有些菩薩會「經過」極樂世界,這時候的極樂世界,就只是個休息站,只是進去休息一下,然後就走了。到那邊做什麼呢?把整個娑婆世界的習氣、惡質、雜質全部除掉,然後在那邊準備入法界的資糧。一般來講都要到那裡去,但是修圓融道和聖解脫道同時成就的人,那就不必了,他的通行證都已經辦好了,只是到那裡休息一下,就向法界邁進了。所以,既然佛不在意自己的凈土是什麼狀況時,你就不用去問佛的凈土在哪裡,只有大腦才會這樣去找。「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是第二個;「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到這裡是三聖。他是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天、人、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從大向小講下來,但這裡沒提到「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它這裡面其實牽涉到「中陰身」的問題。第一個要講的是臨命中陰。人死後的彌留狀態叫作臨命中陰,有的人彌留時間很長,達四、五年之久;彌留狀態時,那些死掉一百多年的爺爺、曾祖父,會通通跑出來跟他講話,這時開始進入彌留狀態,但他自己也很清楚;久久出現一次,其實那種徵兆已經出現了。所以這個彌留中陰,沒辦法明確定義。臨命終時就是指這種狀況,一般以為臨命中陰是要過世的前面那幾天,其實很早就有了。第二個要講的實相中陰。臨命終時大概就開始混亂了,當剎那間命斷不呼吸走了(其實不一定不呼吸才走,也有其它的狀況),那時候就回到佛的果位,不過得看你能不能「停得住」,這是假如有大菩薩出現,就在那裡成佛了,這叫作中陰身救度。辦水陸法會就是這樣從佛開始排下來,這時得看那位過世的人有沒有那個善根。凡夫看不到,不然中陰身一看到佛,就成佛去了,沒有那個善根,通常就很快的「啪!」從等覺菩薩往下一直降,降到辟支佛來了——如果是法身大士菩薩,那就不需要人家度,臨命終時自己會到相應的國土去;家人為他所做的佛事,其實都是在修自己的福報,對他來說是不增不減,因為已經走了嘛——辟支佛身是一個階段,其實這時間都不到千萬分之一秒,很快就下來了,可是在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這個人死後到哪裡去,一入定就會知道,一定從佛果一直走下來,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因為你沒有禪定,我們只好用時間來形容——在佛身這邊假如是停一秒,那整個菩薩大概也停一秒,辟支佛大概停兩秒,若沒有那個善根,往下聲聞乘、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都有好幾個等級)都停一下;有那個善根,就會停在那邊,否則會留不住。這個情況就好像我們到博物館去看展覽,每個人都是「嗯,很美、很美」,然後很快地匆匆走過,因為不是你的嘛。是你的,那就不一樣了,帶回家後,一定很小心的鎖在保險柜,然後又去買個保險;因為不是你的,你會很快地走過去。聲聞身以後就是梵王身,六凡的天道。「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神的讀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極限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這些都是天王和大將,也就是天人的意思。天人當中,通常會停久一點,假如以「一秒、二秒」來算,到這裡大概是五秒鐘;假如已經修得天上福報,大概就會停在那一天,否則很快就會往下降;假如生命品質是三惡道,就停在三惡道。所以就看你停在那個地方,停在那個地方後,接著會開始去找你的類別;這裡提到的梵王、帝釋天、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身這些都是天界,停在天界以後,接著會去找自己的類別;因地修什麼,就到那裡去,不是自己可以決定。很多人講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不是自己講講就可以去,得看看你往生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沒蓋章怎麼去?換句話說,你具備西方極樂世界的生命質感沒?沒有的話,你會「停不住」,很快就會往下掉,因此,你先要訓練自己具備這樣的生命質感才行。即使在天界,天界中也分了很多種層次;同樣的,人界也一樣分很多種類別;美國人、中國人、非洲人……而這當中又份,你是到由旺轉衰得家,還是到由衰轉興旺的家,當中的情況都不一樣。很多人不了解,常常會這麼倒著說,「自從我生了這個金龜子後,家道開始興旺……」,其實是你本來家道就要興旺,他只是來享福報的;或者說「自從我生了這個敗家子後,家道開始衰敗……」,其實是家道本來就要衰敗,他是來受苦的,才會在這裡出生。他就再找那個類別,類別相應的就過去了,這叫作「花報」;到那邊去享福或受苦,叫作正報;這地方跟他「應以何身得度者」是有關聯的。為什麼有超度?就是希望把他從不好的去處度到最好的去處,那就跟這個地方得度的情況一樣,也是從佛身一直講下來。「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毘沙門是四大天王的領袖,意思即是說應以四大天王身得度者,即現四大天王而為說法。四大天王分居於須彌山的半山腰,負責管理四大洲,但為何是以北方毘沙門天王為主呢?因為當中北俱蘆洲的福報最大,人壽八萬四千歲,我們中國又特別喜歡求福,所以就以北方天王為主。另外,北方又代表「成就以後的妙用」;因為東方表發心,發心以後要有正確的修法,這是以南方來代表,修行以後成就西方智慧,接著是發揮饒益眾生的妙用。所以才會用「北方天王妙用」來作為證果或是一般行者修行的必要護法,原因在這裡。其實,毘沙門天王是到晚期密法興起以後才受到佛教的重視,他也是密法中一個重要的護法,重點就是要起妙用,因為有這個護法,修行者不但容易成就,而且容易起妙用。很多修行人成就以後,反而成天沒事坐在家裡,但有這個護法在,他會告訴你要做什麼,很自然地會在行者的語言和行為模式里出現。學者沒有修法,就沒辦法了解這個部份,會以為北方就是中國的北方,若是如此,那來到美國,到底要算哪一方?所以,它是從法義看,不是從地理位置看。比如以金剛界來說,是以佛坐的位置前面為東方;胎藏界的話,則是以佛坐的後面為東方,北方指的是旁邊,不是中國所認知的上方,所以方位是不一樣的。以上是講到毘沙門代表的情況。這個地方屬於天王,也可屬於「人界」,跟人界最有關的就屬土地公,它跟人界一樣,但是你看不到它的形狀。「……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這個先講到小王,小王其實就是人中的國王。中國從秦始皇開始便不叫國王,他把三皇五帝合在一起,稱為「始皇帝」,但以現在來講,縣長就是小王,長者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居士」是指居家的士大夫,通常這些都是屬於比較清凈、無欲,在佛法修學上較高階層的人;宰官是出來擔任公職的士大夫,所以不稱為居士。「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上位的僧侶、學者,也是印度正統的修行人,凡是非婆羅門的宗教和思想派流都統稱沙門,所以佛教的修行者就稱為沙門。「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到這邊都是講修行人的部份。從這裡可以看到,這部經典還是很尊重婆羅門,因為他先提到婆羅門,後面才提比丘、比丘尼;另外,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佛教是四眾平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次同時講,出家和在家都是平等的。佛教是從婆羅門教改革出來的宗教,當這部經形成時,婆羅門教的文化已經被佛教吸收進去,但後來婆羅門教也把佛教的特色吸收過去,相對的佛教的特點就沒了,那就衍生一個問題——與其到佛教這邊來,還不如待在婆羅門教。因為婆羅門的社會地位是最崇高的,因此佛教的僧眾便日漸流失,這時的佛教不得不改革,這就產生了大乘佛教,而其改革的重點是佛教道場的經營。因為佛教本來不需要經營,原先它有婆羅門教沒有的特色,特色沒了就需要經營才能存活。大乘興盛一段時間後,婆羅門教再把他的特色吸收過去,大乘就衰微了。這下子大乘佛教就必須從印度教吸收東西過來,密教的修法就產生了,這時「毘沙門身」的特色也出來了。所以從經典這個地方來看佛教思想的演變,可以看到密教思想進來了。基本上漢傳佛教很少去研究密教,加上你若是對密法沒有研究,那這個地方你就看不懂了。雖然它裡面沒有提到密教的修法,但我們相信兩者在交融的過程中,應該是有很多婆羅門長者、成就者,進駐到佛教的寺院里來。比如,玄奘大師到達那爛陀寺時,寺里已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在修密法,可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經典,裡面沒有一本是屬於密法,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心經》後面有「……大明咒、大神咒……揭諦揭諦……」;另外,你現在看到的《藥師咒》,是後來宋朝時加進去的,他翻譯的時候並沒有。佛教在大乘發展的早期,對密教還有一點排斥,但是到了那爛陀寺的時候,密教在印度的發展已經很興盛,那爛陀寺裡面有很多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人在裡面修法。我們常常會堅壁清野,認為婆羅門教跟我們無關,事實上在印度,兩者是交揉一起的;我們若只是一味地排斥,那就不對了,應該要懂得在這當中如何去溝通。「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是指天龍八部身。從上面一直算下來,就分三十三個階段,一般統稱三十三應身。其實,它是按照三十三天來舉例的。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宮分有八個區塊,每個區塊有四天,八乘以四是三十二,再加上中間那個區塊,總共是三十三天。它是按照三十三天的區分來的,這樣人類比較好接受。那麼是不是一定是三十三?不是,千處祈求千處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三十三」的意思就是無量無邊,就像佛法中講的「五十三」,它是指現實生活中各方面都窮盡了;俗話講的「三百六十行」也一樣,它是泛指各行各業,不是只有三百六十行。這個數字只是一個形容,總之就是窮盡生活中的一切就對了;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能力,這個生命因素可以從各方面促進我們的生命成長。那我們要怎麼樣來調整自己?要有彈性,不要把自己僵化、局限在某個地方,這是經文在表達三十三應身時所說明的。我們的意識形態很麻煩,常常會使我們僵化、局限在那裡,所以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我一定怎樣……」,其實當中有很多是可變通的。當然其中有些是「不可變」的,但那個部份不是講給人家聽或是現給人家看的。「不可變的」通常是內密,比如行者本色就是內密——我只要行者本色就好,其它生活中的東西都可以變。所以戒律才有開遮持犯為了避免太過放逸,開的時候會有所限制;而不是用開戒來嚇唬人,它是有彈性,只是每個人不一樣。每個人對持戒的嚴謹度也不一樣,你去參加八關齋戒就很清楚了,每個師父講八關齋戒時,開遮持犯的都不一樣,那就說明了這種狀況,一天的戒就有那麼大的不同,五戒、菩薩戒的差異就更大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