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加農炮

中國130毫米加農炮傳奇:中越南疆炮戰多次重創越軍據統計,二戰期間,由火炮造成的傷亡超過戰場全部傷亡的60%,火炮由此成為不折不扣的「頭號殺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稱為「戰爭之神」。在現代戰爭中,雖然空對地攻擊能力不斷強化,彈道導彈也已廣泛使用,但火炮仍是陸軍的主要武器裝備。在中國陸軍,炮兵是其中最大的兵種,火炮巨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使解放軍對炮兵力量的建設從未停歇。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必須提及,那就是解放軍空中力量相對薄弱,對地攻擊能力不強,對陸軍的火力支援有限,所以炮兵一直是解放軍陸軍最主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打擊力量。仔細觀察解放軍現役炮兵隊伍,有一款加農炮歷經50多年的風雲雄風依舊,並且在多場戰爭中扮演了出色的縱深打擊能力,它就是59系列加農炮。 急需「炮王」強化縱深打擊能力 解放軍以步兵起家,最初的武器多為輕武器,火炮很少,更不要說是自行火炮了。1949年取得內戰勝利時,解放軍擁有的火炮數量仍然有限,而且口徑小、性能差、型號雜,口徑有20多個、型號70多種,來自9個國家,當時口徑最大、性能最好的是美製Ml型155毫米榴彈炮,全軍只有35門。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解放軍決定大力發展炮兵武器。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從蘇聯大量進口火炮.到1953年底解放軍半數火炮已改為蘇制火炮。1955年底,中國進口和接收的蘇制火炮達1,1萬門。與此同時,中國開始培養自己的火炮生產能力,並得到蘇聯「老大哥」的大力支持,在很短時間內便仿製出一系列大中口徑的地面火炮,品種多為彈道彎曲的榴彈炮,而彈道平直、射程更遠的加農炮則只有59式一款。 在59式火炮的開發過程中,蘇聯一款名炮-M-46加農炮是主要設計藍本。說到M-46,不能不提到當年納粹德國克虜伯公司發展的K44加農炮。據俄羅斯《武器》雜誌披露,在蘇德戰爭末期,為克制如潮水般湧來的蘇軍坦克和重炮群,納粹德軍急切需要一種兼顧反坦克和野戰雙重功能的加農炮,克虜伯公司為此研製出了128毫米口徑的K44加農炮,其採用54.8倍口徑身管,全長達7.023米,戰鬥全重10.16噸,最大炮口初速達920米/秒,用於反坦克用途時可貫穿1 000米處23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板,而進行間接射擊時發射28.3千克的高爆炮彈,最大射程達24千米。由於採用可360度旋轉的炮架,炮架具有輪車結構,射擊時車輪能從地面升起,再加上炮架裝有四個駐鋤,使得炮架在射擊時極為穩定,這些優點深深影響了戰後的蘇聯火炮設計師,並陸續運用到海軍和陸軍用加農炮的開發中。1947年開始,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今葉卡特琳堡)的蘇聯第9炮兵工廠全面量產M-46,配屬給集團軍所屬炮兵師。該炮在1954年國際勞動節慶典上首次公開,用於取代過時的M-1931式122毫米火炮和100毫米BS-3野戰/反坦克炮。 上世紀50年代,包括蘇、美在內的各大陸軍強國均強調所謂「同級對等」原則,即要求己方不同編製部隊所用火炮必須在打擊能力上達到或超越對方同級火炮,這種意識是基於當時的戰線都是有形的,雙方前沿陣地之間的地帶為緩衝帶(或「非接觸區」),緩衝帶後面是一線,再後面還有二線乃至三線。就兵力部署而言,以師為基本單位作戰的雙方陸軍在火炮配置上也必須考慮到不同戰線上的作戰縱深因素,「你配備的火炮要完成你的任務縱深的作戰才算是合格的」。具體到「同級對等」原則的運用,蘇軍配備M-46加農炮的目的就是從集團軍炮兵旅(編製48門)或方面軍炮兵師(編製72門)所處的二線陣地直接打擊敵方縱深區域的高價值目標,因此也更具威懾力。放眼中國,經歷三年抗美援朝戰爭的鐵血考驗,中國軍隊對大中口徑火炮的需求可謂「饑渴難耐」,作為中國實力最強的地面武器生產廠,原為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瀋陽兵工廠炮所的兵器工業部下屬齊齊哈爾第127廠被確定為發展軍屬火炮的定點廠家,全面負責蘇聯相關造炮技術的轉移與定型生產。1954年,該廠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率先拿出師屬54式122毫米榴彈炮。該炮系蘇聯M-30式榴彈炮的翻版,主要滿足一線部隊的火力壓制需求,在後來的1958年金門炮戰以及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嶄露頭角。當然,解放軍並不滿足於54式榴彈炮的成功,他們需要一種堪與蘇聯紅軍媲美的軍屬遠程火炮來強化縱深打擊能力。1953年赫魯曉夫上台後,出於贏得中國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上的支持,進一步加大了對華軍事技術援助的力度與廣度,並主動提出對華轉讓包括M-46加農炮、AK-47突擊步槍在內的蘇軍現役裝備生產技術。 對於130毫米加農炮,中國軍隊早就領教過它們的威力。從1950年開始,中國海軍陸續從駐旅順蘇軍手中接收了一批130毫米M-36式岸防加農炮,它們的構造與M-46加農炮有相通之處,彈道頗為低伸,便於在海岸射擊,不被遮擋,另外岸炮不用考慮配裝和減重等問題(可以用支架等),所以炮架可以造得比較笨重,能使射擊非常穩定,打擊精度也比較有保障。在1958年爆發的金門炮戰中,解放軍通過鷹廈鐵路向廈門前線調來了原先用於保衛北京門戶的主力130毫米岸防鐵道炮團,它們成為封鎖國民黨軍通過料羅灣、金門碼頭進行補給的利器,被前線官兵讚譽為「炮王」。正所謂「實戰出真知」,解放軍對陸軍用130毫米炮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傳奇兵器的誕生 1958年,兵器工業部正式向齊齊哈爾第127廠下達試製130毫米加農炮的任務。據該廠總工程師周燕生回憶,從原來製造122毫米師屬榴彈炮到現在生產口徑加大8毫米的軍屬130毫米加農炮,絕非口徑放大那麼簡單,整個火炮結構、尺寸和重量數據均大幅增加,工廠在技術和設備能力上均需進行相應提高。周工程師舉了一個例子,像130毫米加農炮的身管長度要從54式榴彈炮的2.67米增加到6.85米,而當時廠內所有機床設備如珩磨機、拉線機等的長度僅能達到加工54式榴彈炮管的尺寸,而從國外訂購新機床根本來不及。但在以克別索夫為首的蘇聯專家組的幫助下,全廠上下發揮主觀能動性,愣是啃下一根根「技術硬骨頭」。周燕生說,當年廠里的工人和技術員將機床上裝有珩磨頭、拉線刀等傳動套件的床尾部分拉開一段距離,然後移裝在地面上,土法改造成加長的「斷腰機床」,從而滿足加農炮超長身管的加工要求。當時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朱德非常關注第127廠的試製工作,親自協調鞍鋼製造出130毫米炮所需的鋼坯來,並安排北京工業學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配合第127廠試製。 當年,中國兵工戰線的科研和生產條件極為艱苦,在仿製130毫米加農炮的過程中,許多人每天要緊張工作到後半夜,像火炮總裝車間的工程師和技工們總要在天亮前完成炮械總裝,然後送往靶場試射,因為當時廠里嚴格遵循蘇聯模式,為了保密,火炮不準在白天運輸。在冰天雪地的嚴冬,火炮做行軍試驗時,試驗人員在大卡車上偎縮在老羊皮大衣里,目不轉睛地觀察火炮在田野上狂奔顛簸中的動作,不時跳下車來檢查剎車等運動機構的情況;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專家們站在烘烤難耐的炮位,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時刻監視火炮射擊前後的狀態。經過職工們的不懈努力,第127廠按計劃於1959年8月成批生產出130毫米加農炮,並送到北京參加閱兵。此後,該炮被正式定型為59式加農炮。 59式加農炮基本沿襲了M-46加農炮的總體構造。炮身是火炮的主要部分,它賦予彈丸給定的飛行方向,使其做前進和旋轉運動(炮身內有膛線),59式加農炮採用單筒身管,裝有手動橫楔式炮閂,變後坐制退機和液體氣壓式復進機分別布置在炮身上下部,均為桿後坐形式。炮架由搖架、上架、下架、大架和防盾組成,大架上裝有炮身推拉器,行軍時,解脫反後坐裝置,將炮管與復進機向後拉,以縮短火炮行軍長度,炮尾架側還有兩支大型駐鋤,也能起一定的反後坐作用。與M-46所裝的俗稱「胡椒瓶」的多孔式炮口制退器不同,59式採用了工藝更為簡便的多室式炮口制退器,它通過抽取火藥氣體的能量來減少火炮後坐部分的後坐力。另外,59式加農炮的瞄準部分分為方向機、高低機、平衡機、瞄準裝置。高低機為單齒弧外嚙合式,平衡機為氣壓式,瞄準裝置由瞄準具、周視瞄準鏡、直接瞄準鏡與照明具組成。59式加農炮的炮口初速達930米/秒(發射榴彈時),最大射程27.15千米,而在執行反坦克任務時,59式加農炮的直射距離約為l 100米,穿甲厚度達230毫米。該炮的方向射界為正負50度,高低射界為-2.5~+45度,最大射速5~6發/分,身管長7.6米,炮全長11.73米(行軍狀態),炮全重7.7~8.45噸(戰鬥/行軍),編製炮手達9人,機動方式為履帶及輪式車輛牽引。 在整個上世紀60年代,59式加農炮成為解放軍軍屬火炮里的「常青樹」,其地位無與倫比。特別是隨著中國基礎加工工業能力的提升,研製成功了高強度薄壁鋼材,從而增強了炮管強度並減輕了火炮重量,掌握了高膛壓、高初速、遠射程火炮的身管自緊技術,使炮管膛壓提高近一倍,壽命延長數倍,使得後續生產的59式火炮的戰術性能進一步提高。從1964年開始,中國承擔起向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提供抗美鬥爭物資的國際義務,59式加農炮成為越南軍民戰鬥的利器,它以突出的精確性和威力在越戰期間成為美軍和南越軍隊最懼怕的炮兵武器。儘管59式加農炮的射程比美國投入使用的175毫米M107自行加農炮少了5千米,但因為操作簡單,文化程度很低的越南士兵和游擊隊員都能順利操作。在1968年著名的溪山爭奪戰中,埋伏在寮國山洞陣地里的北越炮兵用59式加農炮封鎖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老村高地,為此美國空軍曾出動大批戰機掃蕩北越炮兵基地,由於美國人沒想到對手有射程如此遠的火炮,結果大部分炸彈都扔錯了地方。 不過,北越方面對59式加農炮也不是沒有意見,他們希望中國方面能進一步降低火炮自重,以方便在叢林和山巒密布的「胡志明小道」上運輸機動。與此同時,解放軍自己也提出相似的看法,於是在1970年定型了59-1式加農炮,它改用國產60式122毫米加農炮的炮架,炮閂改為半自動立楔式,反後坐裝置由上下配置改為在炮身上方左右配置,搖架則由框式改為筒式,增加射擊支承座盤,取消炮身推拉器,使得加農炮的全重由8.45噸降到6.3噸,射速提高到8-10發/分,因此廣受部隊好評,第127廠還因此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榮獲金質獎章,這是兵器工業系統所獲的兩個金獎之一。80年代後,中國又在59-1式加農炮的炮架前部加裝了輔助推進裝置(APU),它由一個中等功率發動機和液壓傳動系統組成,具有傳動效率高、重量輕、體積小、運轉可靠、操作維修方便等特點,最大時速達15千米/小時,最大爬坡度為18度,行軍戰鬥轉換時間僅需兩分鐘,有效提高了火炮的快速反應時間。與此同時,中國還為59-1式加農炮開發出9種彈藥,其中殺傷爆破彈的最大射程27.5千米,殺傷半徑26米;遠程殺傷爆破彈採用棗形彈體,最大射程32千米;底部排氣增程彈則採用底凹技術,最大射程增至38千米,甚至與當時最流行的45倍口徑155毫米加榴炮不相上下;反坦克子母彈內有反裝甲子彈藥35顆,最大射程25千米,炮彈發射後飛抵目標上空預定高度時,彈體內的時間引信點燃拋射葯將子彈藥拋撒開,子彈藥擊中目標時引爆成形裝葯,產生高溫高速金屬流擊穿裝甲,同時子彈藥彈體炸裂的高速破片還能殺傷有生力量,煙幕彈內裝24顆黃磷發煙劑子彈藥,最大射程26千米,當彈頭飛至目標區上空後,在時間引信的作用下,黃磷發煙劑子彈藥被拋射出母彈,呈錐形散布飛向目標,可產生200秒時間的大面積煙幕屏障。直到今天,59-1式加農炮仍然是中國炮兵的主力當家炮,裝備炮兵師及各集團軍屬炮兵。 有意思的是,正當130毫米加農炮家族「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時候,中國兵工戰線還自主搞起了口徑更大的152毫米加農炮。據專家回憶,中國發展152毫米加農炮的步伐並不比130毫米加農炮慢多少,但整個過程卻幾起幾落,先後歷經三次下馬、四次上馬,從上世紀50年代末起步,直至80年代末才定型83式152毫米加農炮。因定型時正趕上國內一邊倒地開發155毫米口徑加榴炮之風,結果僅有少量列裝部隊。雖然只是「流星划過」,但該炮所體現出的中國兵工人的創新精神卻值得大力弘揚。該炮全重10噸左右,有賴於中國從國外引進的先進技術(如瑞典的鋼包精鍊爐成套設備、奧地利的1400噸精鍛機等),83式加農炮的工藝水平提高了很大一個檔次,其身管採用低鎳合金鋼,進行過自緊處理,裝有單室衝擊式炮口制退器;炮閂為半自動立楔式,並配有閂柄保險機構;採用氣胎式車輪,座盤為分離式,行軍時平放在大架尾部平面上,大架並架時自行緊固;採用獨立輪轉式前車機構及倒車槓桿。與59系列加農炮相比,83式加農炮的初速更高,達到955米/秒,這也是實現遠射程的前提,該炮的最大射程達到30千米,這已經超出了中國以往火炮的射程。更重要的是,第127廠總設計師周燕生率先在83式加農炮身上引入炮身迴轉結構,炮身可迴轉180度進行牽引,使原炮近12米的長度降到9米,改善了機動性。據報道,83式加農炮曾小規模地投入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以最大射程30千米、彈重48千克的威力迅速打啞了越軍所有炮兵火力,獲得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
推薦閱讀:

迫擊炮和加農炮、榴彈炮的區別是什麼?

TAG:中國 | 加農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