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交文化大不同
美國人將工作和生活嚴格區分開,電話屬於私人社交手段,而郵件、Linkedin等屬於工作社交手段;而在中國這個繁忙的人情社會中,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電話、微信、QQ都是交織一起的。
我擔任貴狐駐美記者已有些時日,經常為『如何進行有效的商務溝通』感到捉雞。幾個月前,我才知道,原來跟中國公關(初次打交道)就理應互加微信,可到了美國公關這兒,卻只能互遞名片。幾周以前,我還在想轍跟領導解釋,為什麼在中國打個電話就能搞定的採訪,在美國非得『郵件來去』。在這個越來越平的互聯網時代,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大家可選的商務溝通工具都是ABCD那幾樣(通話、簡訊、電郵、IM、商務社交網站 等等),但是雙方的偏好選擇卻很不一樣,真可謂是蘿蔔鹹菜各有所愛。
科技再偉大,創新再顛覆,也不會讓這個世界無休止地『平』下去。談到商務溝通,就必定牽涉文化習性:為什麼美國人愛慘電子郵件,中國人卻更偏愛即時通訊?為什麼老美能欣然接納『商務社交網站』,可中國人卻顯得慢了半拍?有些模式在中國不成氣候,並不是『抄得不夠好』那麼簡單。關於中美商務溝通那點事兒,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個人體會,權當拋磚引玉吧。
以下3個片段是小編的親身經歷:
美國人的電郵情結
我原先在一家跨國市場分析公司打工,老闆是個美國人,他的辦公室離我的格子間只有十幾步路。有次,我需要向他請示一個要緊的技術細節,沒他的 Yes或No,後面的活兒就沒法干。這事兒如果當著他面解釋兩句,兩分鐘就能搞定。我當時就想直接過去找他或者趕緊通個電話,也就結了;奈何這哥們兒非堅持要我把這事寫成email發給他。。。
那封郵件我寫了整整15分鐘,思來想去,心裡各種抓撓兒:這個預測模型的假設條件明顯是『嘴上說外加手上比劃』比『白紙黑字』來得容易啊。
後來,為了確認老闆理解了我說的問題,我們那個郵件又來來去去了好幾封,一下午過去了,就為這事兒。
中國人的IM情結
這件事發生在我進入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之後。本來我一直堅持把周報做成漂亮的word格式,然後以郵件附件的形式發給自己的領導;郵件正文裡頭還不忘寒暄幾句,『領導好,請您過目』『多謝您的時間』之類的。。。
自己還挺沾沾自喜。忽然有一天,領導發了個語音微信過來,「Lisa 你以後直接把周報內容粘到微信里就行,別發郵件啦。」啊,還能這樣哪!
我半愣著神兒,又趕忙Ctrl C + Ctrl V去了。
被我小看的LinkedIn
從原來的美國公司離職,我很希望臨走前,向自己非常敬重的集團大老闆表達下感謝 。這是一個在行業內叱吒風雲的大牛人物,對待員工還特別平易近人,聖誕季時會走到每個人的格子間逐一問候,並親手送上賀卡和紅包。
公司那麼多人,我想他根本記不得我是誰了;而且我當時也沒有他的聯繫方式,郵箱電話啥都木有。 咋辦捏?抱著僥倖的心態,我上LinkedIn找了一下他的名字,居然找到了!我試著給他發了個聯繫人邀請(站內信形式),重新介紹了下自己,感謝他的栽培,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去處等等等等。
本來以為這封信必定是石沉大海的命運,沒成想,這位70多歲的老人居然在半個小時內給我回復了一封200+字的郵件,害得我一通感動。後來通過這個商務社交平台,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小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還有幸得到了這位大佬的推薦信。
按"受用程度"排序,以下是我的中美商務溝通公式,供大家消遣。(等式最右的e,指代"受用很少"的溝通方式)
跟中國人的商務溝通
= ①通話 + ②PC上的IM(QQ為首)+ ③手機上的IM(微信為代表)+ ④簡訊+ e1
註:e1 = ①電子郵件 + ②微博 + ③職業社交網站 ;這個公式不適用於外企的童鞋們,你們沒得選,必須按照老外的規矩行事
跟美國人的商務溝通
= ①電子郵件 + ②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為首)+ e2
註:e2 = ①公司定製的IM工具(如IBM的 sametime,內容受到公司監控) + ②通話(包括視頻類)
最後跟大家分享我的4個體會:
1)對待工作和生活:美國人是『小蔥拌豆腐』式的一清二楚;中國人則是把兩者如『橡皮泥』一般地捏在一起。
對於老美來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所以他們歷來有區分社交圈子的需求。生活中有Facebook,Instagram,Path等社交網路用來打理親朋關係,工作中出現個料理人脈的LinkedIn實在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在工作關係範疇,美國人非常忌諱任何顯得『personal』 (私人化)的溝通方式:『沒有格式的』不妥,『白紙黑字的』最好,他們一直把『郵件』當成最最恰如其分的溝通手段。
相形之下,我們中國人並不介意將工作和生活高度融合,根本不喜歡把圈子分得那麼清,同事跟朋友也經常是同一撥人。我們更傾向於『聚合型』的溝通工具,把自己的圈子全都籠在一塊兒多方便啊。於是微信也好,QQ也罷,全是一鍋粥來的。就拿小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來說吧,裡面真是什麼人都有:家人,朋友,朋友的朋友,同學,領導,同事,同行,還有些只見過一次面的……
童鞋們可曾想過(老外發明的)『即時通訊』為毛這麼受中國人待見么?小編是這樣理解的:我們中國人間,就算是談工作,也是從『人情溝通』開始。 QQ為首的即時通訊恰好是比較曖昧的距離,特別適合含蓄的中國人:不用想好措辭,不必講究條理,一句一句來就OK(就從那句『在嗎?』開始),所以就算是當做商務溝通工具,也格外受到歡迎。
記得我原來在美國公司打工的時候,發現同事們在上班時,(除討論工作問題以外)最多寒暄下『天氣問題』和『周末怎麼樣』這種閑蛋話題;下了班就直接形同陌路,互不過問了。為此,小編那會兒還頗感失落:靠,原來美國同事成不了朋友啊 555。不過逐漸地,我也能理解:在美國人眼中,工作場合實在不是交朋友的好地方,影響工作怎麼辦;大家想交朋友大可以周末移駕餐廳酒吧夜店之類的。
如今進入中國公司,小編又經歷了一個180度的反差:同事們工作時可以累得趴在一起,閑暇時間還能瘋在一塊,K歌兒搓大頓之類的,誰誰誰離職了還會寫個特煽情的告別信,感念一下昔日跟自己共苦的損友們,更有甚者,把下次什麼時候一塊兒喝酒都交代清楚了……
2)關於工作習慣:美國人的計劃與死板,中國人的隨性與靈活。
美國人對電子郵件的偏愛還源於他們對於『計劃性』的重視。電子郵件具有『延遲性』,它允許你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處理和回復。對方發給你一封郵件,你不用為此中斷手頭的事情,仍然握有對既定計劃的控制權。此外,郵件的格式相對正式,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會有明確交代,方便你做下一步的計劃;這些都是美國人非常看重的。但是相應地,這樣的溝通方式也會比較死板,就算你有很要緊的事情需要馬上跟當事人『對上話』,也不一定能如願(人家可能連電話號碼都沒給你留)。到頭來,你只得耐著性子坐下發個郵件,然後再等對方回復。
相形之下,中國人對待商務溝通顯得更為『隨性』,偏愛一事一議,隨時溝通。不管是打電話還是即時通訊,都讓咱中國人在『找別人』的時候效率何其之高;想起啥事兒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發起聊天』,讓對方停下手頭事兒,陪你聊。當然啦,如此一來,咱同時也要做好『隨時響應人家』的準備;也就是說,工作隨時有可能被中斷。
此外,這種工作習慣的差異還表現在『時間分配』上。中國人的隨性使然,上班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地料理下『私人溝通』---泡個妞上個淘寶(我們的很多溝通工具都是『商務生活兩用的』,比如QQ、微信etc.),下班之後卻不太介意加班加點。老美則正好相反,上班的時候使勁溝通工作,下班之後就是雷打不動的私人時間。
最後兩條解釋了「職業社交網站」在中國為毛戲不大。
3)關於人脈。經過LinkedIn長達10年的影響,美國人早就不介意將自己的人脈信息公開在網路上了;他們甚至相信,越是公開,越能藉此收穫更多的『人脈』。 不好意思,這招在中國人身上暫不好使。我們特別看重『關係』,以至於把它當成隱私,根本不可能輕易放手,更不用說將自己的人脈信息公開到網路上了。
有位民企老闆曾告訴我,他一直想給公司建個資料庫,於是強制每位員工在代表公司參加完外面會議之後,如數上交收到的名片,以便統一納入公司的 『關係網路』。這本來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卻招致了員工的大肆不滿。後來,他甚至把大家每周貢獻的人脈數量公開記入考評,可就算這樣,底下的員工依然不樂意交。他說,「沒轍,中國人出於本能地捍衛關係」,大家的潛台詞是醬紫的:這是我的『關係』,憑什麼跟你分享呀;你們就此交好,我又能從中撈到什麼好。
4)關於簡歷。若想讓LinkedIn這類職業社交網站真正幫到自己,就必須在上面『勇敢地』公開個人簡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推薦信etc.),越完整越好。美國人對此已經欣然接受,可中國人暫時還做不到。就現階段來說,由於咱中國人的簡歷包裝成分忒大、誠信體制沒有跟上、競爭對手又不值得信任,大多數人仍然把個人簡歷的私密性看得很重。在LinkedIn上,每個人的信息都是公開的;如若你對自己的簡歷進行『包裝』,那就免不了面臨被熟人識破的風險,如若你『不包裝』,又很容易被別人比下去。你說,這樣的LinkedIn能對中國人的胃口么?
本文作者為搜狐IT駐矽谷記者
相關閱讀reading推薦閱讀:
※這是外國權貴的「共濟會手勢」?NCAA不服!
※唱功秘笈第一招:胸聲Chest Voice |夯實唱歌的地基
※《歌聲飄過三十年》節目簡介?
※大道至簡,生生不息。
※清朝中國古代歷史,為什麼乾隆明知道和珅是巨貪,卻不處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