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小時掌握英語從0基礎到雅思6.5分以上

按:

那天,按清華李欣的指導,和甜蜜前往少兒圖書館找吳教授,談點學習英語的事情。聽吳教授講學習英語我昏然欲睡,最後談到互聯網和心理學方面的話題,我才精神了點。一個下午聊下來,覺得吳教授的英語學習方法理論上是靠譜的。那麼,實踐如何呢?我提議找1000位小白鼠,0基礎都可以,按照吳教授的方法,堅持學習1000個小時,做一個小樣本的調查,然後,才有可能大面積的推廣。

那天聊完散了再沒聯繫。大概半個月以後,甜蜜張羅著建了一個微信群,然後,這個事情就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昨天拿到吳教授的長文讀過,覺得還是靠譜的。於是,打算試試。按照吳教授的方法,開始聽新概念第一冊。

吳教授的文章長,因公號不能超過20000字,故刪掉我覺得無關宏旨的一些段落。原文可以向吳教授獲取,或者留言給我,我發給你們。

多年前的小事,又電影般出現在我的腦海。小學畢業後,去搬磚賺錢,一天一塊管飯還有一包煙。40天後,拿著錢跑書店買了十幾本學習英語的課外書,回來後被老媽罵了個一塌糊塗。上初中的英語課,因為老師說蘋果單詞,我回答了一句,給我吃吧。被老師提溜上講台,一個巴掌,打飛了我漂亮的鴨舌帽……當眾受辱和很多不愉快的經歷很長時間難忘。

好吧,按了不少。這次鼓起勇氣的原因有四,一是需要,讀讀原著,遊學歐美,想想都激動;二是,想和孩子在學習英語中互動,沒有點基礎不行,尤其啞巴英語;三是,認為吳教授的教學方法靠譜,有待小白鼠們的貢獻;四是,頂頂重要的,免費還加指導,只是拿碎片時間來學習。

如果來不及看,請收藏;如果覺得好,記得分享出去。

閑話少敘,上文。

1000小時掌握英語

從0基礎到雅思6.5分以上

吳濱 胡玉文

一、「學」不好外語,是因為方法不對

先來看幾個實例:

實例一:

所謂的「天才」,卡爾·威特(全名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Karl Witte)博士生於1800年7月1日,由於早產一個月,而且在出生時被臍帶勒住了脖子,差點窒息而死,因而在痊癒以後反應遲鈍,經過多次測試,被斷定是個低能兒。由於父母教育得法,在6歲時,德文就非常熟練和豐富並開始學習法語,只用了1年的時間,就能閱讀各種法文書籍了;之後又用了6個月又學會了義大利語;然後用了9個月學會了很難學的拉丁語;之後開始學習英語和希臘語,分別用了3個月和6個月。卡爾·威特在9歲時就掌握了6種語言,並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進入哥廷根大學;13歲出版《三角術》一書;在14歲時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此後卡爾·威特一直在德國的著名大學裡授學,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講到1883年3月6日逝世為止。(引自《卡爾·威特的教育》[德]小卡爾·威特著;李浩然譯。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11)

實例二:

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如果要把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白鋼掌握的外語列一個清單,至少需要四五百字滿滿當當的一大段文字。

雖然大學是在上海財經大學學習國際金融,但他還是更喜歡文史哲。大三的時候,他去德國學習。剛學德語半年,白鋼就能看懂原版《少年維特的煩惱》。有人覺得,連一門英語都要從小學一直學到博士,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多門外語。像白鋼這樣30來歲就能掌握30多門外語,簡直就是「外星人」。但白鋼覺得自己沒什麼特別,只不過下苦工夫,學得快而已。

他的「秘籍」就是德國的一句諺語:要教一個人游泳,就把他推到泳池裡面,沒有淹死就學會了。

實例三:

在1990年代初的時候,我在瑞士訪問時接觸到一位先生,他的剛剛上小學的孩子竟然會說5門語言,雖然才認識不久,但我還是被好奇心驅使,向這位先生討教他是如何教授孩子學習外語的,他是怎麼處理孩子掌握母語和學習外語的,竟然能讓這麼小的孩子「學習」並掌握5種語言。這位先生告訴我的答案非常簡單:這個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分別屬於不同的5個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用母語和孩子交流,並沒有特意「教授」孩子「學習」語言,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竟然掌握了5種語言,現在還真很難說哪種語言是母語,因為孩子沒法區別哪種語言是母語,可以將每一種掌握的語言都當作是母語。

看了這樣的故事你是不是覺得有點鬱悶和灰心喪氣,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掌握一門外語都特別困難,更別說掌握多門語言了。像許多國人一樣,在1990年代初,當我第一次踏上異國的土地,真實置身於外語環境中時,才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我所學到的「啞巴英語」真的是名副其實,首先是聽不懂,然後是說不出來,即使絞盡腦汁終於說出來,老外也很難明白。我所學到的英語只能用於閱讀和技術資料的翻譯,根本不能用於口語交流,即使是極其簡單的交流。當時,我大學畢業將近十年,斷斷續續地學習英語也十多年了。背單詞、學語法、做練習、查字典,似乎是該做的都做了。雖然不是一個非常有恆心的人,但自認為還是有一點點毅力的人。可是這麼長的時間學不會一種語言,顯然是方法不對。或者,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我當時並不知曉。

但當時面臨著一個必須儘快做出的抉擇,就是是否讓孩子也像我這樣學習英文,父母的這一選擇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能這樣學習英文,也不能因此放棄掌握英文——必須找到「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在2002年9、10月份的時候,終於初步探索出一套英語的學習方法,雖然與現在相比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還是非常見效的。從這個時候開始,也就是在我的孩子初二的下學期開始用這個方法,採用不背單詞、不學語法、不做練習、不查英漢字典、以最接近掌握母語的方法「學習英語」,到2004年7月,孩子高中一年級暑假時,用不到3年的時間基本掌握了英語,當時去參加了一次雅思考試,達到了6.5分。在2006年高中畢業後,孩子直接到國外去讀大學了。

隨著許多人採用這種「自然掌握」的「學習方法」——從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到研究生、以至已過不惑之年的成年人,都可以在沒有什麼壓力的情況下,在大約1000個小時的時間內,輕鬆、快樂地掌握英語——達到用英語思維、用英語學習英語的程度,並在雅思考試中區取得至少6.5分的成績。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陷在「外語學習」的泥潭裡,仍然在用這種方式學習英文:按音標練習發音——抄寫或默寫單詞——背單詞——學語法和詞法——理解句子——翻譯句子——理解和翻譯整篇課文。期間需要做大量的練習,包括發音的、辭彙的、詞法的、語法的、翻譯的等等,每天都需要學習和複習,中間只要有一個月、甚至一星期的間斷,就會明顯地感覺到遺忘和學習效果的倒退。很多人這樣學習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英文。與這些人交流,他們認為影響他們學不好英文的原因有許多,現在總結幾條典型的原因如下:

1.自己的發音不夠準確,音標基礎不是很好,所以導致單詞發音不準確;對連讀、弱讀、失去爆破、音的同化等知識缺少了解和練習。

2.沒有人及時糾正我的發音,所以我在練習口語時不可避免地出錯,自己不能及時發現,所以不能很好地改正。

3.辭彙量太少了,要擴大辭彙量又記不住。

4.語法知識缺乏,所以句子總是出錯。

5.老師要求背誦的經典句子和段落記不住,如果記憶力不好,英文真的是學不了。

6.我的耐心和毅力都不夠,所以不能作大量的、重複的練習。

7.現在學習外語有些晚了,如果從小就開始學,早就掌握英語了。

8.我的大腦反應速度太慢,可能真的不能像別人那樣學好英文。

9.沒有語言環境,很難找到練習的機會,如果能出國,在那樣的環境中很快就能掌握英語了。

10. 知道學會英語很重要,但又很難堅持每天學習,常常學習一段時間就放棄,經過幾次以後,對掌握英語失去了信心。

如果您的看法與上述一致或基本一致,那麼我不得不告訴您,您對外語學習的看法是不對的,是與事實相反的。正像漏屋老師在他的《找對英語學習方法的第一本書》中所說的:「以上這些概念不但錯誤,而且與事實是正好相反的!」

從本文開篇所講的三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不能在短期內有效掌握英語顯然不是因為上述原因。其實,掌握語言的過程與學習科學的過程是很不相同的,傳統的英語學習方法顯然把問題搞複雜了。正像一位學者所說的:外語學習的原理是如此之複雜,以至於沒有人能完全說清楚;但掌握的過程又是如此之簡單,以至於不需要說清楚。就像實例二中所說的,學習外語的「秘籍」就像教一個人學游泳:「要教一個人游泳,就把他推到泳池裡面,沒有淹死就學會了。」想想我們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的,或許會對思考如何掌握外語有所啟發。

我們所有的人都會同意,只要是身心發育正常的人,經過很短的一段時間,比如10個小時左右,都會掌握騎自行車的技能。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是,給初學者一台自行車,用幾分鐘講解要領,然後就讓他騎上自行車慢慢地練習,開始是要幫助他扶一下自行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鬆手了,讓學習的人自己體會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平衡,如何向前,如何轉彎,如何上車以及如何停下來。在騎行中不斷地體驗和掌握所需要的技能,達到控制自如的狀態。

可是,如果我這樣教你學自行車,或許你用200個小時也學不會。

那麼,有沒有更好地掌握英語的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的科學技術已為我們打開了學習外語的方便之門,每一個人用100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都能掌握第一門外語。為了更科學、更便捷、更高效地獲得外語(注意,我這裡沒有用「學習learning」二字),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人類從出生開始是如何獲得語言的吧(我這裡使用的是「獲得acquisition」,而不是「學習」)。

二、看看兒童是如何獲得語言的

獲得語言是人類獨有的能力,這種能力與這個人的種族、文化、自然條件、社會發展水平等等因素無關,所有的人在獲得語言的過程中,都必須經歷以下各個階段。人類獲得語言的規律,為我們認識和了解人類獲得第二語言提供了非常有益而重要的啟示。

前言語階段

1.「按次序進行談話」是言語交流的基礎

你是否遇到過這種情形,與你說話的人根本不關心你的態度或反應,只顧自己說話,絕不給你任何機會表達你的想法。如果有,多數是在不友好的狀態下或是在電話里,這肯定不是一種正常的交流狀態,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會這麼說話。了解什麼時候以及如何「按次序進行」講話是成人正常言語交流的基礎。當我們進行言語交流時,我們等待著輪到我們說話的信號——語調的變化,言語的停頓,交談者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等等都可能是這一信號。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對嬰兒的「按次序進行談話」的能力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很小的時候就具備這種能力。例如Elias和Broerse觀察了48位母親與她們3個月大及以上嬰兒之間的交流,發現母親與嬰兒之間交流的方式明顯地是採取的互動式輪流的方式來進行。而Mayer和Tronick對母嬰交流進行了錄像,發現在嬰兒2個月大時,就開始與母親進行輪流式的交流,在錄像中顯示,當母親與2~5個月大的嬰兒說話的時候,嬰兒不會發出任何類似說話的聲音,而是專註地注視母親的語氣、語調、節奏和韻律,注意母親的肢體動作,在母親說話的暫停期間,嬰兒才會發出類似說話的咕咕聲,還會露出微笑。母親會根據嬰兒做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和節奏。嬰兒能夠理解母親發出的「按次序進行談話」的信號,這種現象與成人之間「按次序進行談話」的方式十分相似。

2.使用姿勢

嬰兒在開始說話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就開始將他們的面部表情與聲音聯繫來。心理學家Yale等人觀察了3~6個月大的嬰兒的聲音與面部運動。他們發現,嬰兒會努力協調,讓自己的面部表情動作與所發出的類似言語的聲音結合起來。所有的父母都能回想起來,你的寶寶在2歲之前時這種現象非常多,比如9個月大時用眼睛盯著奶瓶,手向奶瓶的方向伸出,嘴裡發出歡快或焦急的聲音;而到16個月大時可能眼睛先盯著剛剛掉到地上的蘋果,然後又快速地轉頭看著媽媽,同時表情豐富地發出聲音。這些動作、表情和嬰兒所處的場景都對嬰兒的語言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對聲音進行分辨

從出生開始,嬰兒就能對聲音進像分辨。嬰兒能夠從各種聲音中分辨出人類的言語的聲音,還能從所有人類言語聲音中分辨出媽媽的聲音。語言學家Patterson和Werker所作的研究表明,4個月大的嬰兒不僅能夠分辨「bah」和「gah」這樣高度相似的聲音,而且還能夠將它們對應於適當的口型和口部的動作;嬰兒更喜歡那些口部動作與他們聽到的內容相對應的聲音,不喜歡那些不對應的聲音。嬰兒會學習、了解面部表情、口部動作和肢體語言所表達的信息,作為語言信息的重要資源。這種能力隨著嬰兒的成長在逐漸喪失,研究表明,成年人經常「傾聽」他們所看到的內容,而不是真正的聲音為他們所呈現的內容。這對我們學習外語有什麼啟發?

我們都知道,隨著嬰兒成長,他能夠非常輕鬆地掌握任何一種或多種人類的語言。這是因為,幼小的嬰兒能夠分辨出人類6000多種語言所具有的所有發音,並同時開始確定「聲音的意義」和「聲音的邏輯」。(注意,這種能夠確定「聲音的意義」和「聲音的邏輯」的概念對外語學習是極其重要的,想想為什麼出現很多的「啞巴英語」的現象,是不是與此有關呢!)但是,非常重要的是,這種分辨人類語言發音的能力並不是隨著成長而成增強,而是隨著成長而減弱,雖然不致消失,但是會越來越弱。在你的寶寶長到1歲大的時候,他的這種能力開始減弱,4歲的時候就已非常明顯,到12歲的時候更加明顯了。因此,很多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教師都同意這樣的觀點:語言學習存在一個敏感期,在這一期間內,人類會輕鬆地掌握一種或多種語言;在敏感期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就不會像嬰幼兒那樣輕鬆地掌握外語了。箇中原因,會在後邊「語言發展理論」的有關章節中介紹。

4.聲音的產生

從出生開始,嬰兒就在發出唧唧咕咕聲,咿呀學語有時像耳語般的斷斷續續,有時則是長長的尖叫或大聲的喊叫。雖然嬰兒能夠分辨出世界上所有6500多種語言所包含的所有的聲音,但嬰兒的發音沒有系統性,沒有遵循音節的規則。直到6個月大以後,大約從7~10個月大,嬰兒才能組織完好的音節,十分清晰地發出聲母和韻母的聲音。在10個月大的時候,大部分聽覺良好的嬰兒能夠清晰地、系統地、反覆地咿呀學語。聽覺存在困難的嬰兒需要更晚一些才能達到這個階段;如果聽力問題很嚴重,嬰兒就不能順利通過學習口語的正常階段;而完全喪失聽力的嬰兒,則很難學會口頭語言。在9~10個月大的時候,嬰兒發出的聲音已經反映出嬰兒的語言背景,嬰兒會越來越發出母語所包含的聲音,而忽略母語中不包含的聲音,既使這一聲音在那種語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日語環境中長大的成年人,就不能分辨出英文中的「l」和「r」,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人也很難清楚準確地發出漢語中的「四聲」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從最初的唧唧咕咕和咿呀學語開始,到能夠發出基本完好、基本準確的「母語」聲音(這裡的母語可能不只是一種語言,如本文開始時所提及的實例一和實例三,因此用引號引起注意),是在父母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很多照看嬰兒的人都知道,嬰兒很享受這一過程,照顧嬰兒的人會發現,對於嬰兒來說,發出聲音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在嬰兒心滿意足的時候,他會在沒有任何督促的情況下,花費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在那裡不厭其煩地咿呀學語,練習發音。而在此之前,雖然嬰兒有時會發出些類似言語的聲音,但很多時候是沉默的,即所謂的學習語言的「沉默期」。成年人學習外語,其實也需要「沉默期」,稍後我們會討論,成人學習外語為什麼必須有「沉默期」。

5.第一個詞

在嬰兒一歲左右(有些嬰兒可能是9、10個月,有些則要晚很多,大約到2歲甚至3歲才開始說出第一個詞),會說出清晰可辨的第一個詞,通常是「媽媽」或「爸爸」,這大概是發音器官最容易發出的聲音。不同文化、不同母語的嬰兒,他們會說的第一個詞都是「媽媽」或「爸爸」,在全球數量驚人的語言中,都普遍含有這兩個詞,而且都是嬰兒在咿呀學語中最先發出的系統性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在嬰兒說出第一個詞之前,嬰兒已經開始顯示出他們對語言內容的理解明顯多於他們的言語表達。在掌握言語的「沉默期」,他們實際上已經能過理解許多事物,這構成了他們今後獲得語言和使用語言的基礎。「伸出你的舌頭,」一位母親得意地說,女兒伸出了舌頭。「把你的手讓爸爸看一看,」女兒伸出了手,「你能夠眨眨眼嗎?」她眨眨眼。

這一現象對成人學習外語有什麼啟發呢?

言語階段

1.句子一樣的詞:用一個辭彙表達一整句話的意思

到大約11~12個月的時候,幾乎一半的嬰兒已經掌握了他們一生中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雖然有很多嬰兒在更早的時候就會發出「爸爸(papa)」和「媽媽(mama)」這樣的聲音。大約25%的嬰兒在大約10個月的時候,會發出他們的第一個單詞;90%的嬰兒到大約15個月的時候,通常會達到這一水平。這時嬰兒所說的單個詞的意思會有很多,很少只代表一個意思,這個詞的意思很可能是指一個物品、一個事件、一個人或一次行動。就成年人而言,這個詞的意思需要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比如,嬰兒說「奶」的時候,可能意味著「這裡有牛奶」;也可能是「我想喝牛奶」,或者「給我牛奶」、「我想要牛奶」、「我渴了」,甚至是「我想讓你抱抱我」等等,「奶」的確切意思要藉助於當時的情景和嬰兒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而定。

嬰兒在這一階段所說的單個詞通常是指他們熟悉的人、物體、動作,如媽媽、爸爸、奶瓶、蘋果、抱抱、洗澡等,往往是名詞和動詞居多。

2.兩個詞的句子

在18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開始能夠說出兩個詞,實際上是「兩個詞的句子」。比如在看到小花貓的時候,會跟媽媽說「媽貓」,看到汽車的時候會說「開車」,在想穿鞋的時候會說「媽媽鞋」等等。根據當時的情景,成年人會明白孩子所說的意思。嬰兒說兩個詞的時間不會很長,而且,在這一階段之後,好像沒有緊跟著「三個詞」的階段,而是很快就開始進入多個詞階段,句子的長度從兩個詞到4、5個甚至更多的詞。

心理學家Masur指出,在生命的最初兩年中,存在三個得到廣泛承認的里程碑事件,那就是:第一個是在6個月大以後獲得用姿勢交流的能力;第二個是大約在1歲的時候,最初的辭彙的出現;第三個是在大約18個月的時候,辭彙量顯著快速增長。而兩個詞的句子與辭彙量的顯著快速增長正好同時發生。

3.嬰兒式談話

在這一時期,照顧嬰兒的成年人開始用一種特殊的說話方式與嬰兒交流,發展心理學上常常稱為「嬰兒式談話」。這種對嬰兒的說話方式一般是語速較慢,拉長聲母發音、聲音比通常要高一些大一些、言語節奏慢、多用升調,而且配合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這種「嬰兒式談話」對嬰兒的言語發展極其重要。嬰兒能通過自己所處的情境、聲音、情緒和肢體語言將聲音與語言的含義建立聯繫,更好地理解說話的內容,從而將言語的聲音和語言的含義內化成一種條件反射,這一切非常有助於嬰兒理解說話的內容和嬰兒言語的發展。還有的成人喜歡用重複最後一個字的發音來與嬰兒交談,比如「吃飯飯」、「開車車」、「看貓貓」、「洗澡澡」等。這種方式會使得嬰兒接收到很多不標準、以後不能使用、甚至是錯誤的辭彙,不利於嬰兒言語的掌握,甚至給嬰兒未來獲得豐富的語言辭彙帶來障礙,不值得提倡。

成年人學習外語時如果有「嬰兒式談話」的條件,是不是也會加速外語獲得的速度呢!

4.電報式言語

嬰兒在18個月從能夠用「兩個詞的句子」表達一個整句意思開始,他的辭彙量同時也開始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我國研究者發現,我國1歲左右的嬰兒一般能說出20個左右的詞,而到2歲末的時候,就能說出300~500個詞,如果經過刻意教授還會掌握更多辭彙。心理學上常常將嬰兒這個階段的話語稱為「電報式言語」,就像我們以前打電報那樣。電報語的特點就是語句的結構簡單,但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如主謂句、主謂賓句等,但會省略語句中不必要的成份。比如嬰兒說「車走」,可能這句「電報式言語」表達的是更長一些的話語「我家的那輛車已經被開走了」。

5.早期的語法

到兩歲的時候,嬰兒能夠說出他們所處的環境中所有熟悉的物體與人的名字。此外,他們還能夠將單個的片語合成有意義的、類似於句子一樣的單元。嬰兒還能夠使用形容詞、副詞、疑問詞以極簡單的否定詞和肯定詞;他們開始學習如何細微地、含蓄地控制語調、語氣和節奏。但心理語言學家們仍然不能確定這麼大的嬰兒是否已經意識到語法的功能。

可見,至少到語言發展的這一階段,語法對嬰兒掌握語言沒有什麼幫助。

6.多詞句

從2歲開始,幼兒使用語言的複雜性不斷提高,幼兒能把不同的詞結合起來,從而提出問題、做出描述、表達意願或發出命令。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之前,並不是所有的表達限制在雙詞句或單詞句之內。在整個獲得語言的最初階段內,有些嬰兒或幼兒就能夠用3個或4個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從2歲到2歲半,幼兒從能夠說出雙詞句發展到使用多詞句。「狗走」變成了「狗走了」,最終會說出「那隻狗走了」或「我的狗走了」。你會發現2歲的幼兒學習語言的能力是令人吃驚的,你只要顯示一個新的東西,告訴他「嘿,這是個汽車」,從那時起,他就能夠從眾多的事物中辯認出並正確命名他所遇到的每一輛汽車!這種僅僅將事物隨機呈現幾次之後就能學會詞句意思的非凡學習能力,被心理學家稱為「快速映射」(fast mapping)。「快速映射」是幼兒掌握語言的重要能力。我們成年人在學習外語和其他知識技能時,是不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快速映射」能力呢!

父母和養育者在這一階段要盡量採用這樣幾種方式和幼兒交流:多問問題,如「這是什麼?」「那個是作什麼用的?」等;或者對猜想和假設進行檢驗,如「這是書嗎?」「試試沉不沉?」等;或者幫助孩子弄清事物的名稱、用途、性質等問題,加深孩子對事物、事件的理解。在這一階段的幼兒的語言已經具有高度的創造性,孩子可能對拿在手上的玩具說:「你是個漂亮的寶寶」。根據自己所處的不同情境,幼兒可能會說「爸爸在哪兒?」,「我夠不到。」「我還想要些米飯。」「我要跑,我跑了!」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英語是母語的幼兒,雖然在此階段很少使用完整的主語和謂語,而且在語法上也不完整,然而很快,他們就能夠利用詞語變形來表達意義了。幼兒能夠把動詞go變為going,jump變為jumped,eat變為eated,do變為dood,這種類型的錯誤被稱為「過度規則化」(over regularization)。正在咿呀學語的孩子開始學習語言規則,但還沒有掌握所有的例外情況時,就不恰當地運用這些規則,這種現象稱為「U」型現象。

7.更為複雜的變化

從2歲半到4歲之間,幼兒開始掌握一些更為複雜的語法,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複合句。複合句是由兩個以上的簡單句組成的、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幼兒在簡單句還不十分完善時,就已經能說出少量的複合句了,在複合句出現之後,與簡單句並行發展。幼兒主要採用了三種典型的形式來構造出更為複雜的句子,它們是:連接、嵌入和置換。簡單的連接的例子是通過把兩個句子「哪裡?」和「我們去。」進行補充或合併,形成第三個句子「我們去哪裡?」。嵌入就是指插入,例如,「沒有」一詞可以被嵌入到句子「我吃!」中形成一個意義完全不同的句子:「我沒有吃!」。置換是指在句子當中更改次的順序來改變句子的意義。在最開始,幼兒運用語調而不是置換。例如,當強調「我」和「能」這兩個詞的意義時,「我能去」可能是一種簡單的宣言;但當「去」用一種升調來發音,「我能去」就變成一句問句。把「我能去」變為「我能去嗎?」,這種簡單的置換就能夠表達同樣的意義,這種意義很少會產生模糊性。

幼兒開始理解成人所使用的語法規則時,他們的行為舉止表現出,它們彷彿對於各種各樣的詞和短語的語法功能都有絕對正確的理解。他們開始大量地使用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量詞等等。雖然犯錯在所難免,但辭彙日益豐富,錯誤逐漸減少

8.成人似的句子

4歲以後,幼兒對語言的提煉和加工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已經能夠像成人那樣,可以無意識地使用精細而複雜的語法規則,幼兒的這種掌握語法的過程仍然吸引著科學家去探究,至今還沒有一致的結論。這麼大的幼兒能夠自問自答,還也可以用假設的語氣與人交談,還會轉換語態,把「這個人被狗咬了」轉換成「狗咬了這個人」等等。總之,幼兒開始使用成人所使用的很多語法規則,並不斷自我豐富。在不知不覺中,幼兒的言語水平已達到能夠準確、流暢表達自己意思的程度了。

三、現代科學對人類獲得語言的解釋

用4年左右的時間,任何身心正常的人都可以輕鬆地、甚至是不知不覺地掌握一種、兩種甚至多種母語。4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將語言作為思維、學習和生活的工具了。兒童獲得語言的原理或機制一直吸引著眾多科學家去探索和研究,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和形成的理論,對我們「學習」和獲得外語的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知道教師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掌握」「獲得」外語時,能夠輕鬆、快捷和高效。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主要的語言發展理論。

學習理論

1.模仿理論

傳統的模仿理論最初由阿爾波特在20世紀20年代率先提出,認為兒童學習語言是對成人語言的模仿,兒童的語言是成人語言的簡單翻版。

2.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認為語言的獲得是一系列條件反射的過程,是條件反射「強化」了語言的獲得。

3.先天語言能力理論

在斯金納的《言語行為》一書出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的29歲年輕博士、後來成為著名語言學家的喬姆斯基,對行為學派泰斗級人物斯金納的觀點提出了質疑,其論據如下:

①兒童能夠自己創造並說出大量的,他們從來沒有學過和從來沒有聽過的句子,這些句子在以前從未得到過鼓勵或懲罰等反饋,這些新內容的出現,怎麼能總結為是「模仿」和培養「習慣」得來的呢?

②兒童在開始學英語說不規則動詞和名詞特殊複數形式時,出現了「U」形現象。開始出現最早模仿說不規則動詞或特殊名詞複數形式時是正確的(比如broke,gone,women等),過了一段時間,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反而把以前正確的改成了錯誤的(比如說成it breaked,Mommy goed,two womans等)。這個現象並不是因為這些錯誤行為受到了鼓勵,才使之從正確變成為錯誤的行為習慣。隨後再過一段時間,並未受到糾正,兒童又逐漸自動把這些錯誤改正了。這說明兒童大腦中有個機制在內化語言的規律,而非習慣使之,即語言並非習慣。

③兒童得到的語言輸入量,遠遠小於他們能夠輸出的如此複雜的語言形式。環境的輸入內容,絕對不足以使他們能夠掌握如此複雜的語言法則。其複雜性,絕對不是靠他們在環境中所聽到和聯繫那些有限的「典型句型」就可以學會的。他們說的大部分語句,都是他們自己根據正確的規律自己「組合」出來的。

④父母糾正兒童語言語法錯誤對兒童真正改正錯誤並不起什麼作用,怎麼能用負面反饋的作用解釋呢?

喬姆斯基認為決定兒童能夠獲得語言的原因不是經驗和學習,不是通過簡單的實驗而習得的。幼兒的語言起源於先天遺傳的語言能力,即普遍的語法知識。喬姆斯基認為,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環境的人具有一種天生的普遍語法知識,具有一種先天的加工語言符號的大腦內在機制(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只要這種內在機制被激發,就能獲得語言。利用這種語法知識,人類能生成和創造無數的句子。兒童之所以能分析和理解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語言,是因為他們具有這種內在的語言獲得裝置。

喬姆斯基認為先天語言能力這一觀點成立的主要依據有:

①所有民族的健康兒童在正常情況下都能獲得本民族的語言,而不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而且任何動物都不具有像人類這麼強的獲得語言的能力。

②兒童獲得語言的過程在4歲內就完成。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語法現象,不可能是歸納的結果。各個民族的幼兒獲得語言的順序都基本相同:單詞句——雙詞句——簡單句——複雜句,這也證明不是每個兒童自己歸納的結果。

③兒童所獲得的是一套支配語言行為的特定的規則系統。這種規則系統不是像行為主義所假設的那樣是一大堆的句子,而是這些句子的實質,即深層結構,因而兒童可以根據這種深層結構產生和理解無限多的句子。

④關於人腦的研究也發現大腦的某些區域存在特殊的言語機能區。

4.自然成熟理論

1959年,神經生理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從大腦的可塑性的角度,提出10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1967年,美國神經語言學家Eric Heinz Lenneberg以「神經生理學的觀點」,系統地提出「關鍵期理論」。

5.認知理論

皮亞傑對語言發展的觀點

皮亞傑認為,語言能力作為兒童認知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主體與客體作用的產物。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從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釋兒童的語言發展,有其獨到之處,也較為合理地解釋了兒童語言產生的機制。但是,皮亞傑的理論較為宏觀,缺乏對語言產生具體過程和機制的解釋。

6.維果茨基關於語言的作用和「最近發展區」理論

列夫·維果茨基是前蘇聯心理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學家,由於其政見與斯大林相左,其理論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一直被打壓和封鎖,但在60年代以後,其關於人類發展和教育的觀點和理論廣為傳播,並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維果茨基的理論主要涉及三個主題:文化的作用,語言的角色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其中後兩個主題與外語學習有關。具體的概念有「內語」(inner)、「外語思維」(thinking in another language)、「內化」(internalization)和「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等概念。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將語言內化的過程的一個體現,是兒童先是花大量時間跟自己說話,然後逐漸轉成不用出聲的「內語」。後續的研究人員發現,內語練習能夠幫助「內化」外語能力,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跟自己說話,要比跟別人交流重要得多。

維果茨基認為,對每一個兒童來說,都存在一個「最近發展區」——一種發展的潛力。它是指,兒童起初只能與成人或同伴一起完成,然後可以獨自完成的內容,就處於最近發展區中。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兒童的發展總進程中,現有發展水平和可能發展水平(最近發展區)是一對不斷移動的水平線。對於不同的個體,這一對水平線的實際情況也是不同的。維果茨基明確指出,「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就是維果茨基的教學與發展的關係的主要觀點。維果茨基還進一步指出,教學與發展的關係不是單向的,發展與教學的速度也不盡一致,個體發展有它自身的內部邏輯,教育和教學要尊重個體發展的內部邏輯。在教育過程中,所提供的內容如果在這個區域之下,就會過於簡單,對兒童發展沒有什麼價值;如果在這個區域之上,又太困難,對兒童發展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此,父母、教師等成人要向兒童提供適當的學習內容,並通過提出問題、榜樣、展示、解釋、指導、建議等多種形式幫助兒童發展。

維果茨基對社會歷史背景對兒童發展的作用的重視,對高級思維發展的論述,最近發展區概念的提出與論述,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視,仍然是目前各國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學研究的熱點。但維果茨基的理論也暴露出過於抽象地的弱點,對於如何促進兒童的發展,所述甚少。

7.卡拉什的i 1理論

卡拉什(Krashen)的i 1理論是對維果斯基語言發展理論(ZPD理論)和喬姆斯基的先天語言能力理論的應用。喬姆斯基認為,人天生具有一種語言獲得裝置,這種語言獲得裝置能使兒童從成人的語言中獲得不同的語法結構,憑著這種裝置兒童能夠理解並生成新的句子。卡拉什認為這一理論也同樣適用於外語學習。

卡拉什發現兒童在學習最初的語言時,父母採用的是一種簡化的交流形式「嬰兒語」(motherese),他們並不擔心兒童說話時語法是否正確,最關心的是與兒童的交流。

基於這種考慮,卡拉什提出了i 1(input 1)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沒有必要重視正規教學如語法教學等,而應當在低度焦慮的課堂環境中,給學生提供他們感興趣或與他們相關的最佳輸入。這些輸入要超過學生現有的水平,又不要超過學生的接受水平。這些輸入不按語法排列,但又十分簡練,易於理解,但要超過學生的實際水平。卡拉什的理論,由五大支柱組成,被稱為五個「假設」(Hypothesis)。具體如下:

①「學得——習得」差異假設(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②自然順序假設(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這一假設認為,無論兒童還是成人,語法結構的習得實際上是按可以預測的一定順序進行的,即拉森——弗里曼次序。這一現象是語言學家通過統計和實驗總結出的對英語語法能力掌握的自然次序:具體如下:

1、 進行時ing

2、 In

3、 On

4、 複數

5、 不規則動詞中的過去式

6、 所有格′s

7、 Is,am,are

8、 冠詞

9、 規則動詞的過去時開始出現-ed

10、規則第三人稱單數-s

11、不規則第三人稱單數-es

從中可以看出,某些語法結構先習得,另一些語法結構後習得。科拉什指出,「自然順序假設」的存在,並不是要求人們按這種順序來制定教學大綱。實際上,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要習得某種語言能力的話,那麼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語法順序來教學。初學時的語法錯誤是很難避免的,也是沒有必要太介意的。

③監檢假設(The Monitor Hypothesis)

④輸入假設(The Input Hypothesis)

按照輸入假設,外語的交流能力是在特定條件下自然實現的,而不是主動學會的。

「可理解輸入i 1」和維果斯基提出的「ZPD理論」,儘管論述問題的出發點和關注點不同,但在最佳語言學習條件的闡述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⑤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7.當代腦神經科學研究對人類語言獲得的貢獻和引領

在1861年,法國醫生和大學教授保羅·布羅卡(Paul Broca)對一個基本喪失說話功能的病人進行研究。這個病人雖然聽得懂語言,但不管遇到什麼事和想表達什麼意思,只會說一個字「Tan」,一開口說話就說「Tan… Tan…」,於是大家就管這個病人叫做Tan。一年後Tan去世了,布洛克通過解剖發現,Tan的大腦中的左腦有個區域受損,便大膽地提出這個區域跟語言有關,並宣布他找到了主要負責說話的語言區的位置,後來證實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於是該語言區被命名為布洛卡區。一個人的布洛卡區損傷後,會導致語言產生困難(失語症),患者發出啞音,或完全喪失語言表達能力,但完全可以理解語言。

音素的學習。嬰兒腦中的神經元可以對地球上任何語言的聲音做出反應。剛出生的嬰兒(有人認為在出生前)首先對母親聲音的語調——節奏、韻律和音調等聲音特徵產生反應,而不是對詞產生反應。音素是構成聲音的最小單位,音素結合在一起構成音節。例如,在英語中,輔音t和母音o都是音素,結合在一起形成音節to-,比如tomato。

儘管嬰兒的腦可以感知所有音素,但隨著一些特定的聲音類型不斷地刺激和強化神經元,只有那些不斷被重複的音素會引起嬰兒的注意。在10~12個月時,嬰兒開始識別並記住母語的音素,不再關心外語中的聲音。例如有一項研究顯示,6個月的時候,美國和日本嬰兒都可以很好地將「l」和「r」區別開來,雖然日語中沒有「l」音。然而,到10個月的時候,日本嬰兒在辨別「l」的時候會比較吃力,美國的嬰兒卻可以較好地辨別。在隨後的發育過程中,嬰兒區別母語聲音的能力不斷提高,而區別非母語的能力卻不斷下降。

從音素到詞。腦功能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是從語音中識別出單詞。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們在講話的時候,詞與詞之間並沒有間斷。但是,腦必須把它們區分開來,比如區別出green house和greenhouse。嬰兒在8個月的時候,雖然還不明白詞的意思,但是他們就可以區分出單個的詞。他們以每天大約10個詞的速度開始學習新的辭彙。與此同時,嬰兒的記憶功能和威爾尼克區的功能不斷加強,使它們可以將詞與其意義聯繫起來。當然,學會詞是一種技巧,將詞聯繫在一起形成有意義的語言則是更為複雜的事情。

語法學習。喬姆斯基相信所有語言中的句子都有一些既定的句法規則。而人腦則有一個預置的結構對這些規則作出反應。很多語言學家認為,人腦對基本語言規則的反應可能不會像從大量母語中聽到的具有統計性質的規律反應那麼敏感。大腦可以很快辨別出哪些詞是描述物體的,哪些詞是描述動作的。嬰兒可以覺察出「人、行為、客體」這樣單詞順序的模式,他們很快可以說出,「I want cookie」(我要餅乾)。在3歲兒童的語言中,諸如時態等其他語法特徵相繼出現。此時兒童說出來的句子90%以上是符合語法規則的。他們的錯誤非常少,而一些偶然發生的錯誤往往是受到語法規則感知的影響。它們會產生這樣的疑惑,「I batted the ball」是正確的,為什麼「I holded the ball」就不對了呢?而像這樣的不規則動詞,嬰兒必須至少學會200多個最常用的。

在隨後的幾年中,口語練習使得兒童不斷發現語法中的不規則現象。最終,從最初的呀呀學語到形成一套精巧複雜的語言系統。沒有人能計算齣兒童僅僅靠聽力學會了多少語法,而其中又有多少語法是被預置好的。但我們能夠確定無疑的是,兒童在早期接觸語言環境越多,他們就能越快地辨別語音,識別出詞與詞之間的界限。

這裡有一點須特別注意,那就是,僅僅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似乎並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大概因為兒童的腦需要真正地在現實中與人進行互動,才能讓他們將字詞與其意義聯繫起來。另外,父母和嬰兒交流使用的是那種緩慢的、富有感情的語言,是嬰兒需要和喜歡的語言,而電視中用的語言則完全不是這樣。雖然嬰兒可以受到電視中快速變化的聲音和圖像吸引,但是他們的語言發展卻沒有什麼提高。更多的研究證據顯示,長時間地觀看電視會導致嬰兒的腦發育受損。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兒科專家Susan Johnson,對電視對兒童心理發展造成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這些研究發現,看電視不能給予系統以適當的刺激;看電視時,瞳孔沒有放大,眼睛要一直盯著屏幕,視線不會移動。而視線移動正是閱讀活動中的關鍵技巧。另一方面,電視中的畫面每5~6秒變化一次(在一些商業廣告中變化得更快),使得大腦的高級思維活動區(額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加工這些圖像。再者,當我們在戶外看物體時,眼睛可以接收到各種不同頻率的光波,而電視顯像管中的磷產生的波長是非常有限的。最後,電視還減少了兒童腦創造表象的機會。

嬰兒在學習語言方面有無窮的潛力,他們可以同時學習好幾種不同的語言。但到了10~12個月大時,腦開始逐漸失去辨別母語和非母語之間差異的能力。這告訴我們,如果希望兒童學習一種第二語言,就需要在幼兒早期開始學習,因為這個時候腦能主動地創造出語音和句法網路。

青春期以後,負責語言獲得的腦區不再對其他語言的語音有反應。因此,就要由其他的腦區來負責識別外語中的語音並作出正確的反應。腦成像研究結果顯示,成人獲得第二語言的腦區與母語者獲得第一語言的腦區是不同的。然而,如果在青春期以前就獲得第二語言的話,母語和第二語言的表徵區域都在同一腦區。所以,兒童和成人的腦對第二語言學習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儘管兒童的腦似乎更擅長語言學習,但對這個研究結果的解釋並不應該阻礙青少年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的積極性,也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兒童每周只在學校里努力學幾個小時的第二語言,就能非常熟練地掌握。同時,成人學習第二語言面對的困難與兒童很不一樣。如果能夠正確應對這些困難,成人同樣可以輕鬆獲得第二語言。隨著人們對語言獲得的原理和機制了解得越來越多,成人只要採用不同的策略,甚至比兒童學習第二語言更有優勢,同樣會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1997年,英國《自然》雜誌和美國《紐約時報》同時刊登了一篇名為「當成年人增加一個語言時,同一個大腦但兩個系統」的文章。文中報道了美國SKM癌症研究中心的功能核磁共振實驗室對掌握英語和其他各國語言(有中文)的雙語人士進行大腦掃描。在對從小就學會了外語還是從成人後開始學習外語對他們大腦的不同影響的實驗中發現,發現在小時後就學會雙語的人,兩個語種語言區在大腦中是位於同一個區域,幾乎重疊的;而在成年(十一二歲)以後才學會外語的人,兩個語言區在大腦中是分開的,可明顯分辨兩個不同的語言區,而在使用其中一個語言時,該種語種的語言區是活躍的,而另一個語種語言區是關閉的,反之亦然。這一報道在語言研究領域產生了不小的轟動。這一發現對語言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呢?至少可得出以下結論:

1.一直以來,人們對不同年齡掌握語言作用在生理上的區別一直有懷疑和爭論,而今通過「fMRI功能核磁共振」這一新技術,證實了以往對「不同年齡段語言形成機制不同」這一猜測的真實性,也就是確實存在生理上的敏感期。

2.為外語思維的存在提供了證據。形不成這個新的「外語語言區」就無法用外語思維,只能在自己的記憶中「調取」外語知識,(成年人啞巴英語的本質)。

3.不同國家的語言,形成的機理和在大腦中存在的位置是一樣的。(註:後來科學家確實又發現了,中文語言區符合上述實驗結論,但漢字在大腦中存儲的位置確實特殊,以後我們再討論這一發現對中國同學學外語的幫助)

4.儘管存在敏感期,但語言能力實現的最終結果,成年人跟兒童應該是近似的,但實現過程應該就是造成效率差別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改進實現過程,也就是語言區形成的過程,定能提高實現效率,而縮短形成時間。

四、外語教學方法的回顧

對人類語言獲得的認識,深刻地影響著外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漏屋老師總結的外語教學方法很值得我們了解,看看直到今天,我們為什麼還會花費這麼長的時間仍然不能獲得外語。

1850~1950年代:語法翻譯法(Grammar Translation)

代表性教材:各種語法書、單詞表和語法練習題。

1890年代~現在:直接法(Direct Method)

代表性教材:貝立茲自編的教材。

1960~1970年代:(美國)聽說法 行為學結構主義教學觀(Audio-Lingualism)

代表性教材:《英語九百句》

1960~1980年代:(英國)情景教學法(Situational method,PPP)

代表性教材:《新概念英語》

1970~1980年代:人本主義教學方式(Humanistic approaches)

外語教學開始關注學習者本身的特點,反對課堂對學生學習外語造成壓力和恐懼感。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的方法,其中著名的有:

①交際法

代表性教材:《跟我學》

②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Teaching)

③多元智慧法(Multi Intelligence)

④完全身體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

⑤暗示法(Suggestopia)等等,在此不作過多介紹。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外語學習不是哪一個單一理論就能解釋的問題,它涉及腦科學、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是十分複雜的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與作用的一門交叉學科。因此,要找到適合於所有人的「學習方法」是不現實的,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也會因為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而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習者發揮最大的潛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輕鬆、快樂、高效地獲得第二語言。

祝大家愉快、輕鬆、高效地掌握英語。


推薦閱讀:

甜心公主裙(零基礎鉤針視頻)
中華詩詞學院基礎三年級講義 (2)
近體詩基礎知識(十二)律詩(上)
基礎必備!肩、肘、腕關節的查體要點
駱澤松:論含蓄的生成基礎

TAG:英語 | 雅思 | 基礎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