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平衡術:「工業」支撐「旅遊」
2012-5-8 3:18:1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是「工業興省」還是「旅遊興省」,在海南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在中國版圖中,海南是除台灣之外的唯一熱帶島嶼,具有資源稀缺性,以此為基點的旅遊產業,理應是海南主導產業的不二選擇。
2010年1月,國務院發文正式批准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更在國家層面確立了該省以旅遊為主業。
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中國城市能僅靠旅遊業而不是工業,實現其省強民富的目標。
「在海南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建設國際旅遊島,首先必須老老實實地發展實體經濟,夯實產業基礎。」在4月末召開的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上,海南省省委書記羅保銘為海南今後五年的發展奠定了基調。
羅保銘的這番講話近日在海南受到各方熱議。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海南的確需要以工業為主,來為建設國際旅遊島的長遠大計提供財務支撐和生態保護支撐。
工業仍是主導
統計數據顯示,海南的發展尚未完成向「旅遊興省」的轉軌。即使在獲得「離島免稅」等政策支持後,海南省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依然來自以工業為主導的第二產業。
據海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4月20日離島免稅政策在三亞試點啟動以來,截至2012年4月15日,海口、三亞兩家離島免稅店共接受90餘萬人次旅客提貨離島,離島免稅銷售免稅品約290萬件,總金額超過18億元,日均銷售額約500萬元。
一年銷售18億元,對於海南來說,這個數字尚不能影響該省的經濟結構。2011年,海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5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增長6.2%;第二產業增長15.2%;第三產業增長13.3%。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比例為26.2∶28.4∶45.4。
相比而言,海南省將2012年確定為「項目建設年」頗耐人尋味。
4月14日,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推進會議召開,海南省省長蔣定之將此項目確定為該省工業領域的「一號項目」,明確要在「十二五」期間建成投產,「十三五」掐尖形成13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的規模。
根據海南省測算,該項目建成投產後,每年增加銷售額426億元,上交稅金39.2億元,並可帶動1000多億元的下游產業產值,對海南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而在今年兩會上,海南省省長蔣定之透露,海南省與國務院國資委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與18家央企及24家央企下屬公司簽訂了51個總投資2288億元的合作項目。
事實上,這只是海南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根據海南省的規劃,在「項目建設年」,除百萬噸乙烯項目之外,瓊州海峽跨海通道、海南西環高鐵、東方電廠二期以及一批新興工業項目將陸續啟動或推進。
在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強調,「要下最大的力量,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綠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壯大產業實力。」
工業提供支撐
此前,海南省省長蔣定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並不僅發展旅遊業,而是要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以新型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為支撐的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海南第六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是,到2016年,力爭全省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在2011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向20∶30∶50優化。
但在通向這個產業體系時,海南面臨諸多困境。首當其衝的是一直困擾海南省的資金問題。
2011年,海南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0.09億元,增長25.5%。2006年~2011年5年間,海南民生累計投入1704億元,年均增長38.5%,佔到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總額的70%,這使得能夠用到項目投資的資金極其有限。
海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馬國強認為,在海南省整體經濟依然處在落後狀態的時期,海南省在可控範圍內引進大企業項目,有利於改善海南建設資金缺乏狀況,並能逐步提高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進而推動國際旅遊島建設。
不過,海南發展工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土地。
在獲批國際旅遊島後,海南大項目的上馬同時需要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土資源廳等相關部門的批複和同意,「地方政府和各部委對項目都有規劃,當規劃與規劃相悖時,項目要落地就很困難。」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說。
除此以外,被定位為國際旅遊島的海南,在現階段發力工業,是否會對生態環境帶來威脅頗令外界擔憂。
對此,海南省省長蔣定之表示,海南省對產業發展的原則是「金山銀山也要給綠水青山讓步」,海南可以犧牲經濟的增長速度,也要保證海南的資源環境。
推薦閱讀:
※人間的失落王國,懂旅遊的人都選擇這裡。
※斐濟旅遊、出入境注意事項
※百元風景年票只是看上去很美(旅遊漫筆)
※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
※千島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