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柳州謁柳柳州

作者:王海軍柳宗元原來又名柳柳州,這是我今年五一期間在柳州參觀了柳侯祠之後才知道的。學生時代讀過他的《小石潭記》、《捕蛇者說》、《黔之驢》、《江雪》等著作,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了不起的古代散文大家。如是而已。在坐落在綠蔭如蓋、環境清幽的柳侯公園中的柳侯祠非常仔細地走了一圈後,才對柳宗元柳柳州——說是一代奇人也好,說是一代宗師也罷——有了真正的了解。了解的過程,從仰慕、欽佩、嘆息,終至五體投地。毫無疑問,柳宗元是一位胸懷大志的才子。21歲中進士,31歲做到了朝廷的監察御史,兩年後,又升任禮部員外郎,成了朝廷的要員。與此同時,年輕的柳宗元在長安文壇已經享有盛譽,結識了劉禹錫、呂溫、韓愈、崔群等一大批青年才俊。長安的其他青年文人對其趨之若騖。可以說,此時的柳宗元憑藉才華橫溢而春風得意躊躇滿志。而當時的唐朝,高層的宮闈之間正進行劇烈的政治鬥爭。柳宗元等一班新進人物在王叔文的領導下,在德宗死後擁立太子李誦繼位,全面控制了朝廷大權,隨後便採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舉賢薦能,減免賦稅,清除朝廷積弊,解除民間疾苦。可惜的是,由於李誦重病纏身,這場聲勢浩大的「永貞革新」只實行了不到半年時間,就隨著反對改革的李純被立為太子而遭到全面討伐。很快,李純登基為憲宗,第三天起,就開始對革新派代表人物加以貶黜,王叔文被貶為渝州(今重慶)司戶,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貶為遠州(邊遠的州)司馬,柳宗元被貶到了永州。「永貞革新」的失敗成了柳宗元後半生政治命運的轉折點。短暫政治上的得志之後,旋即迎來了後半生的流貶和失意。柳宗元由天堂落入了地獄。柳宗元在永州的司馬職務後面有個「員外置」,「員外置」就是編製之外的人員,實際上是個閑員,只領薪俸不用幹事也不用管事,是一種扎紮實實的貶黜。這對於有著遠大志向的柳宗元來說,實在是莫大的痛苦。又隨著母親等幾位親人相繼離開人世,精神上受到極大摧殘,身體健康急劇惡化。他初到永州時33歲,是一個年富力強、精力旺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過了不到三四年,就已經「百病所集,痞結伏積,不食自保。或時寒熱,水火互至,內消肌骨」,身體十分衰弱。其間,他曾給許多人寫信,希望能夠「復起為人」,可惜都如泥牛入海。一個雄心萬丈才華橫溢的人被一閑十年,而且絲毫看不到未來的路,我們可以想像,柳宗元在永州的心情是多麼灰暗、沮喪,甚至是絕望。這種心情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表露。最能震撼人的當算《江雪》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從表面來看,可以視之為一幅簡淡清爽、超然物外的靜物畫,實際上,這是一首藏頭詩,是作者苦悶與抗爭的矛盾交織。「千、萬、孤、獨」的苦悶叫人萬念俱灰,但是,柳宗元的心中,永遠有一絲希望的火苗在燃燒,因此,即使是寒江的獨釣,他也苦苦支撐。柳宗元謫居永州,長達十年。這十年,是政治上遭受打擊、理想上幾近破滅、精神上備受摧殘、生活上陷入困頓、身體上日益衰弱、家中事屢造不幸的十年。就是在這種極為惡劣、痛苦的心境中,柳宗元融情於永州山水孜孜探求,在推動不發達的唐代哲學上升到一個新階段的同時,與韓愈共同掀起「拯八代之衰」的古文運動並影響了中國上千年。柳宗元作為哲學家和文學家的地位正是在這十年里奠定的。在柳侯公園裡,有毛澤東書寫的書法作品碑刻,細一了解,才驚訝地發現,在毛澤東對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評價中,柳宗元竟然是論述最多的人物之一!而且,在「文革」期間,毛澤東親自指示,出版了章士釗撰寫的100萬字的《柳文指要》,據說是那個年代得以出版的惟一一部學術著作。作為一代思想文學宗師,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對湖湘文化的開啟也具有創樹之功。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說:「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據有關專家考證,終唐一代,湖南進士25名,衡湘以南的有16人,而且基本上是中唐以後也就是柳宗元來永州之後考取的進士!神奇否?以《永州八記》為代表的遊記散文,繪聲繪色,寫活了永州山水,堪稱世界遊記散文的典範之作。《三戒》等寓言小品、《捕蛇者說》、《田間三首》等詩都是柳宗元在永州創作的。據統計,柳宗元一生留下的600多篇作品中,有五分之三是在永州寫的,尤其是那些膾炙人口的佳作,多為在永州寫就。一個朋友說,柳宗元在永州,失意官場,但得意文壇,可謂塞翁失馬。我不盡然。一個極度失意的人,十年矢志不渝,以「獨釣寒江」的姿態,做出如此輝煌業績,豈是一句「塞翁失馬」可以概括的?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里,朝廷也曾數度大赦,但是,憲宗對「八司馬」始終耿耿於懷不願饒恕。直到憲宗登基十年之後,回長安的詔命終於來臨。苦難的日子終於到了盡頭,柳宗元欣喜若狂地奔赴長安。在長安東郊的灞橋,柳宗元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無限感慨地寫了《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上亭》: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然而,柳宗元高興得太早了!回到長安不過短短一個月,柳宗元和劉禹錫等就同被出為遠州刺史,柳宗元被貶到了比永州更遠的柳州,官雖進而地益遠,柳宗元禁不住悲從中來!與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在衡陽分別時,柳宗元悲愴地寫下了《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哀嘆「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無與倫比的失落與傷心躍然紙上。失落歸失落,傷心歸傷心,但柳宗元這次得到的可是一個實職,是柳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既然有了權,不肯因循苟且的他,一上任就投入了繁忙的公務中,嘔心瀝血,日夜操勞。據資料記載,柳宗元在柳州主要做了以下好事:一是採取措施,解放奴婢;二是重視發展生產;三是致力以文化民,發展教育;四是根據柳州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特點,提倡尊重少數民族。由於柳宗元的勤政愛民,他在柳州的四年里,口碑極好。千餘年過去,柳州人對柳宗元的尊重和愛戴一直沿襲了下來。而柳州這座民風淳樸的城市,在柳宗元治下的短短4年里,當是得益不少的。否則,柳州人為什麼要在柳宗元死後不久即大舉紀念呢?柳宗元死後第三年,柳州的地方官員就為他建立了羅池廟(今柳侯祠)加以祭祀,並請時任戶部尚書的韓愈撰寫了《柳州羅池廟碑》,讚揚了柳宗元治理柳州的政績。可見,為官一任,不在乎任期有多長,而在乎是否造福了一方。其後,柳州的歷代地方官員對保護和修茸柳侯祠都十分重視,並以此古建築作為傳承柳宗元文化和進行教化的重要基地。據柳州地方文獻記載,自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到清光緒十五年(1899年)的786年間,由柳州地方官員主持的重修或重建柳侯祠及其附屬建築共有18次!到宋朝,柳州人民迫切要求官府向朝廷請求給柳宗元加封爵位,宋徽宗於是特封柳宗元為文惠侯。後來又由於地方百姓的再三請求,宋高宗加封柳宗元為文惠昭靈侯,元代泰定帝又加封柳宗元為文惠昭靈公,比宋代更升了一格,使柳宗元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柳宗元以短短4年的政績被柳州人千年稱頌,我想,絕不只是因為其文章寫得好。今天,當我在柳州的公交車上看到無論人多人少,都秩序井然,年輕人絕對禮讓長者的場面時,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就跳出了柳宗元的影子來。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曾寫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以表述君臣上下憂國憂民。我將這話改一改,套到柳宗元身上:「手中無權則著其文,手中有權則為其民。」以概括柳宗元在無比失落的情況下的所作所為。你看,在永州十年無權的日子裡,在極度苦悶的情況下,他潛心鑽研哲學文學,終成一代思想文學宗師;在柳州4年有權的日子裡,他嘔心瀝血,勤政愛民,做出了顯赫的政績。可謂有權也忙,無權也忙,就是沒有一刻閑著!並且,他這忙可不是瞎忙,而是忙得十分有意義,以至於千古流傳。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不如意者的抱怨:「唉,英雄無用武之地!」乍聽之下,抱怨似乎有道理。然而,了解了柳宗元一生的作為後,我改變了看法,我認為,真正的英雄,如柳宗元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大有作為;而柳宗元,在那樣頹廢的環境中,成就了一番宏偉大業,正因為他是真正的英雄!無怪乎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感慨萬千地題字:柳宗元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之楷模」!而我以為,柳宗元不僅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之楷模,也是當今知識分子之楷模。無論為政者還是為文者,從柳宗元身上悟出的道理,足可以受用一生。由是,步出柳侯祠,來到祠後的柳宗元衣冠冢時,我深深一揖,拜將下去。2007-6-24
推薦閱讀:

柳州也有個最長的風雨橋
被譽為「橋樑博物館」的柳州,到底有多少橋?
柳州好在哪?

TAG: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