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的時間事件記錄法介紹
這是來自於 飛魚的聲納 投稿,帶我們認識柳比歇夫和他的時間事件記錄法
上面的兩幅圖片是我過去一年來做的時間事件記錄中的某幾天的記錄文字。從接觸到這種方法以來,也就是2009年的7月31日到今天,我已經作了一年多時間的記錄。那麼什麼是時間事件記錄?很簡單,就像那兩幅圖片上所展示的,把你今天幹了什麼事情寫下來,不要寫感想也不要寫心情,只需要乾巴巴的事情的描述,然後在後面寫下做這一件事情大概花費了多長時間就行了。時間事件記錄這種方法是一個俄羅斯人所創造的方法,當然雖然他一生都在使用這種方法來記錄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將這種方法告知別人。換句話說,這只是他個人的興趣和方法。這個俄羅斯人的名字叫做柳比歇夫。在格拉寧所著的《奇特的一生》這本書中,他向我們描述了靠著這種方法,柳比歇夫一生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柳比歇夫的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多到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他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
他講課,當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個室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在所謂的業餘時間,作為」休息」 ,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箱地蚤標本。共一萬三千隻。其中五千隻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總計三百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製作標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對跳甲屬的分類,研究了一生。這需要特殊的深入鑽研的才能,需要對這種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價值及其說不盡的新穎之處。有人問到著名的組織學家聶佛梅瓦基,他怎麼能一生都用來研究蠕蟲的構造,他很驚奇: 「蠕蟲那麼長,人生可是那麼短!」
柳比歇夫的治學,博大精深,既是一個狹隘領域的專家,又是個雜家。
那麼這種時間事件記錄法具體是怎樣來記錄的呢?下面是柳比歇夫的記錄文字: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三小時十五分。 鑒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二小時四十五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二小時二十五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十分;《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 –十分;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一小 時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二十分。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 分類昆蟲學:鑒 定袋蛾,結束–二小時二十分。開始寫關於袋蛾的報告–一小時五分(1.0)。 附加工作:給達維陀娃和布里亞赫爾寫信,六頁–三小時 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鬍子。 《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十五分, 《消息報》–十分,《文學報》–二十分;阿·托爾斯泰的《吸 血鬼》,六十六頁–一小時三十分。聽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 《沙皇的未婚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四十五分。」
我把自己的時間事件記錄和柳比歇夫的記錄對比之後發現,柳比歇夫對日常的各種事情做了分類,比如,基本科研、分類昆蟲學等等。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方便最終統計在各項活動上你到底花了多少時間。比如下面的柳比歇夫的統計結果:
基本科研 –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分類昆蟲學 –二十小時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 –五十小時二十五分 組織工作 –五小時四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 一百三十六小時四十五分 基本科研」這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包括什麼內容?用在什麼上了?
- 分類工作– 《分類法的邏輯》報告草稿 –六小時二十五分
- 雜事 –一小時○分
- 校對《達達派研究》 –三十分
- 數學 –十六小時四十分 45
- 日常參考書:里亞普諾夫 –五十五分
- 日常參考書:生物學 –十二小時○分
- 學術通信 –十一小時五十五分
- 學術札記 –三小時二十五分
- 圖書索引 –六小時五十五分
合計 –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我們還可以隨便拿哪一項繼續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項 吧–日常參考書:生物學–十二小時。這十二小時花 在什麼上面,一目了然,誤差不超過一分鐘。
- 陀布爾讓斯基《人類的進化》,三百七十二頁, 看完(共十六小時五十五分) –六小時四十五分
- 亞諾什·卡羅埃《動物有沒有思想》, 九十一頁 –二小時○分
- P.貝爾格的手稿 –二小時○分
- 聶考洛,奧斯維爾陀,十七頁 –四十分
- 拉特納的手稿 –一小時三十分
合計 –十二小時五十五分」
通過做這樣的記錄,柳比歇夫獲得了精確感知時間的能力。
多年來經常看錶的結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時間感。在我們機體深處滴答滴答走著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為一種感覺兼知覺器官。我作出這樣推斷的根據是:我同他見過兩次面,在他日記中都有記載,時間記得十分準確–」一小時三十五分」 、 「一小時五十分」;然而當時他自然沒有看錶。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著他;他藉助於一種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彷彿置身於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正是靠著這種時間事件記錄法,柳比歇夫一生取得了多項的成就。當然,這種時間事件記錄法並非適合於每一個人,這因每個人的性情而有所不同,不必強求。我想,這也是柳比歇夫為什麼從未將自己的這種方法告知他人的原因所在–適合自己的並不一定適合於他人。但是我想那些對這種方法感興趣,願意和時間做朋友的人,將這種方法逐漸融合到你的生活中,一定會讓你受用終生。
推薦閱讀:
※《強軍》播出有什麼反響?
※中國遊客在越南火燒越南盾被列入旅遊不文明記錄
※老公的出軌記錄像電影日夜折磨我
※零星記錄
※男生套路女生聊天記錄曝光,論套路我只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