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
每一位青年教師都在不斷成長,每一位青年教師的成長都有著與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處的環境緊緊相連的特有的路徑。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是人生的一條學習之路、追求之路和奮鬥之路。回眸青年教師成長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有著相同或者相似的奮鬥軌跡。
一、志存高遠,海闊天空任遨遊
我們正處於一個千帆競發、萬象更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是教育發展很快、社會地位比較高的時代,是改革開放、鼓勵創新、獎掖拔尖的時代;是競爭激烈、人才輩出的時代。搞學術研究,可以百家爭鳴,搞教學改革不受一定模式的限制,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時代。面對這個時代,青年教師該怎樣生存,怎樣發展,怎樣工作呢?
1、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人,要有自己的宏圖大志。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不想當教育家的教師不是有遠大抱負的教師。我們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從事教師這門職業,這一生當什麼樣的教師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憑我個人的經驗,我把教師分為五種類型:①名師。即著名的教師。這類教師把教書育人當作人生一種大的事業來追求,他們在教育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體系和教學風格。這類教師是教育和教學專家。②優師。即非常優秀的教師。這類教師愛崗敬業,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比起名師來教育思想談不上形成體系。③匠師。即教書匠式的教師。這類教師懂教學的基本技法,按教學的常規辦事,但他們無大建樹和創造力。④庸師。即平庸的教師。這類教師的優點就是工作態度比較好,但教學缺乏智慧,缺乏能力。在教育教學方面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⑤劣師。即劣等的教師。這類教師一方面功底淺薄,業務能力差;另一方面,工作責任感也差,這類教師容易誤人子女,給教育造成不良的影響。
青年教師應該做什麼樣的教師呢?很顯然,應該是創名師,做優師,當研究型教師,做學者型教師。教師要有小人物做大事業的氣魄!
2、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一位教師的綜合素養,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著名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先生說:「孩子的眼睛是『錄相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信號裝在『電子計算機』里,儲存起來,然後指導行動。」這就要求教師的行為符合規範。
教師的綜合素養有四個要素,即:①無私奉獻的師魂。②熱愛學生的師德。③和諧教育的師觀。④教書育人的師能。在教師素質中,責任是教師的核心素質。學生沒有第二次青春。我們的事業任重而道遠,有了這樣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你就會敬業,就會用心地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3、努力實現教師自身的轉變。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思想,與時俱進,要在新的教學理學理念指導下從事教學工作。中央教科所教育學博士朱小曼女士關於教師素質她得出一個公式,即教師素質=教育能力(長)×教育素質(寬)×教育思想(高)。這就是說,教師的素質是立體的,而教育思想代表著教師素質的高度。就目前來講,我們正處於教材改革發生深刻變化的時期,青年教師要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的教學,就要實現以下五個方面的轉變:①從一次性學習轉向終生學習。學習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自己的事業,是一輩子的事。②從單一的語文學科知識轉向跨學科知識和綜合性學習。③從內容性知識轉向方法性知識。④從構建單一的語文課堂學習環境轉向構建語文課堂內外相結合的綜合學習環境。⑤從傳授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技能轉向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勤奮攻書,年華不負苦讀人
步入語文教學的講壇,就意味著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開始了艱辛的跋涉。你要作好充分準備,耕耘語文教學要用自己的汗水、淚水甚至血水來描繪自己奮鬥與拼搏的軌跡。剛步入教壇,你還年輕。作為語文教師,你首先要樹立一個信念,那就是讀書。古語說:「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則竭。」語文教師讀書是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
讀書沒有止境,但讀書確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三句話,他闡述了古今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我想,語文教育作為塑造人的靈魂的崇高事業,讀書也有三種境界。現在不妨來一點「效顰」,也用王國維先生的辦法,借用幾句現成的古詩來表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第一境也。讀書,要靜下心來,守住心靈的寧靜,耐住寂寞,不怕孤獨,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夏天,在樹蔭下,就是一本書,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讀起來,你感到是那樣的清靜,那樣的優雅;夜晚,在書房裡,就是一本書,一個人,一盞孤燈,手不釋卷,你又覺得是那樣的幽靜,那樣的愜意。這是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讀書境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第二境也。讀書不僅要坐下來,還要能讀進去。讀進去了,就會沉醉其中,廢寢忘食,人與書就會融為一體。這是一種「物我為一」的讀書境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第三境也。書籍猶如巍峨的高山,綿延不盡,當你讀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高屋建瓴,對事物的認識就會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會豁達、寬闊,顯示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氣魄。這是一種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那麼,語文教師應該讀些什麼書呢?我認為,語文教師讀書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讀與語文課文直接有關的書。如著名作家的評傳、節選課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賞析、名家名作的手稿、與背景有關的史書等等。第二層次,讀與語文教育有關的書。如語文教育學、語文心理學、語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名家的書。如《中學語文教學通論》、《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張志公文集》、《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語文卷》,還有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院院士贊科夫的論著《和教師的談話》等。第三層次,讀與提高語文教師綜合素養有關的書。如哲學、美學、文學、思維科學、文藝理論、藝術等方面的書,這些書是高品位的書,細緻地去讀它,有利於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提高我們的理論素養。
語文教師讀書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善於讀整本的書。第二,讀系統的書。第三,讀「雜」書。語文教師要成為雜家。因此讀書的範圍要廣一些。第四,讀書要注意把握分寸。書是讀不完的,要注意輕重緩急,注意讀書的計劃性。
青春年華須苦讀,年華不負苦讀人。只要你真正地勤奮讀書,你在今後的語文教學生涯中處處都會得到報償。
三、善於積累,天機雲錦為我用
宋代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這正好道出了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律。青年語文教師的成長離不開紮實的積累。如果你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這就為你的教學增加了「本錢」。積累資料本身就是在做學問,能夠堅持積累資料的人,就是在往專家的道路上走。
怎樣積累呢?下面結合我個人的做法談八種方法:
1.編目錄索引。即根據教學需要,將有關刊物、書報中的資料,按文章篇名、作者、出處、頁碼,加以分類排列,編成冊子,這是搜集、檢尋教學資料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積累方法的特點是費時少,效率高,容量大。
2.做資料卡片。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積累資料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簡便、靈活、適用。
3.搜集教學圖片。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圖片教學,學生興趣濃厚。教師如果平時注意收集有關教學圖片,對教學有很大幫助。比如我在教《周總理,你在哪裡》這篇課文時,我就搜集了反映周總理光輝一生的各個時期的10多張圖片,教學時向學生一一展示,增強了學生對總理崇敬和懷念的感情。
4.薈萃優秀教例。語文教師除購買比較系統的教案和教學設計書以外,還可以從各種報刊上收集一些散見的優秀教例。也可以從各種教研活動所展示的課中或競賽的課中遴選出來加以整理,形成優秀教例。十多年來,我收集或整理的優秀教例有100多節。收集這些教例可以幫助我們更新教學觀念,開拓教學思路,也可以提高教學設計的能力。
5.彙編名師經驗。我從1987年開始就進行特級教師追蹤,我主要追蹤了四名特級教師,錢夢龍、於漪、寧鴻彬、魏書生,在各種報刊上我特別關注他們發表的文章,一當發現,就認真閱讀,有的還複印下來認真地研究。我追蹤他們十多年,最後分別形成了這四位特級教師教學經驗的講座稿。在教學視導中,我就給老師們進行這些特級教師的專題講座,深受老師們的歡迎。
6.剪輯教學資料。即將各種報紙上有價值的信息和研究資料剪下來粘貼在專用的剪貼本上,有的刊物上價值較高的文章不便於剪輯,我就先複印下來,然後再作剪貼。剪貼多了,再分裝成冊。
7.集納教學火花。每一位老師在教學中都有自己特有的閃光點,如果我們注意積累,就會構成自己閃光的經驗。集納教學火花,有時是教學中的一種設計思路,有時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機智,有時是教學中一個精彩的片斷,有時是自己的一種教學主張。即使是自己思考的一些隻言片語,作為自己的教學格言,也可以收入教學火花集。
8.整理書報雜誌。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必須有計劃地買一些書,訂一些報紙和雜誌,以提高自己的素養和滿足教學的需要。我對自己訂購的書報雜誌每年進行一次整理,書籍平時注意了分類,報紙和雜誌一年進行一次裝訂。迄今為止,像《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我就有1986年以來的全部雜誌,我都將它們按刊物的名目非常系統地擺放在我的書櫃里,為我所用,這是我家裡的一道風景,也是我的一筆財富.
上面講的這8種積累方式都是操作型的,還有一種至關重要的積累方式不能忽視,這就是只動腦不動手的「閱讀記誦型」積累。現在評價一位語文教師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就看他讀了多少名著,背了多少名篇,這是影響人的一生的重要內容。背誦積累是語文教師的硬功夫
四、潛心治教,中流擊水取真經
青年教師的成長,主要靠自己在實踐中學習、探索、總結、提高。我們要學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通過認真的實踐,走出一條符合語文教學特點與規律的路來,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經驗。
1、善教須從備課始。教學不僅要會教,還要善教。善教必須從備課開始。因為備課是教課的基礎,備好課是教好課的前提。我對教師備課有三點認識。第一,備課是教學中「根」的工程。有一位生物科學家說:「只要把植物的根研究好了,自然界的綠化就研究好了。」教師從事的事業是根的事業,語文是根的學科,而備課則是根的工程。備課與教學的關係,就好比樹根與樹的關係。樹大根深,根深葉茂。第二,備課就是教師的「自學」和「自修」。備課的過程就是教師自學的過程、自修的過程。這是教師提高自己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第三,備課就是在研究學問。教師要成為研究型教師、學者型教師,就要在備課中善於發現,善於研究,善於創造。把備課當作做學問,教學才可能得到升華。
怎樣寫教案呢?①不要把教案寫成對教材進行分析的教案;②不要把教案寫成對教材進行講解的教案;③不要把教案寫問題組合的教案,整篇教案由問題串連而成;④不要把教案寫成陳舊的備課模式的教案。要把教案寫成體現以學生的思維訓練為核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的教師啟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的教學實施方案。
具體來說,現在備課寫教案總的要求是打破傳統,創新形象。現在的教案大多還是一副老面孔,要建立新的形象。老師們可以嘗試下面一些做法,寫好以下10種教案:①重點突破式教案。一個學期重點突破2—3篇課文,鑽研深透,認真設計,寫出詳案。②課題試驗式教案。體現教學的專題研究和教學模式的實驗。③課件製作式教案。即多媒體教學的設計,這是教學改革的方向。④擴充容量式教案。把一篇課文的內容擴展拓寬,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教學的效率。⑤自我評點式教案。每個教學環節說明其設計的意圖和要達到的效果。⑥實踐活動式教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⑦開放閱讀式教案。鼓勵和指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閱讀。⑧一課多案式教案。從不同的角度設計教學,體現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⑨探新作文式教案。探討作文教學的新路子。⑩指導創作式教案。指導學生學習創作小小說、詩歌,改編戲劇等。這樣備課就使我們的教學內容豐富起來了,教學的形式也就多樣化了,備課就不再流於形式了。
2、苦練教學基本功。語文青年教師要練好以下10項基本功:①能寫一手漂亮的字。②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③學會美讀課文。④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⑤熟練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⑥獨立地鑽研課文,對文章理解有獨到的見解。⑦獨立地設計教學。包括課型的設計、教學結構的設計、課中活動的設計、教學業語言的設計、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教學板書的設計等等。⑧會寫下水作文和教學研究文章。⑨示範背誦課後要求背誦默寫的內容。⑩教學靈活充滿機智。
3、於細微之處探神韻。教學中有許多細小的環節,哪怕是課文中的一句話、一個詞語或教學中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只要我們留心琢磨,就會體現出教學的神韻,閃出教學的火花。武漢六中女特級教師胡明道有一次執教公開課,她提出了一個問題,一位男學生作答,這位男學生答得非常精彩,學生的答案比老師事先準備的答案還要好。這時胡明道老師非常激動地從講台上跑到這位男學生的跟前,一位女教師緊緊握住這位男學生的手。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一下子把教學掀起了高潮。這就是胡明道老師的教學藝術。
有一位老師教《賣油翁》,先點兩個學生上台在黑板上畫圓圈,要求一次畫完,不許改動,兩個學生都把圓畫癟了,這時,老師在黑板正中也畫了一個圓,老師一畫就畫得很圓,老師問:「同學們,為什麼你們一畫就把圓畫癟了,我一畫就畫圓了呢?」學生回答:「您準備了的,熟悉一些!」老師說:「對,這就叫熟能生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熟能生巧的課文——《賣油翁》。這樣導入新課,新穎別緻,引人入勝。
批改作業也得講究藝術。有一位老師批評一位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那位學生對老師的批評表示反感和譏諷,他在作業本里寫了一首詩勸老師:「師不知,人各有志;生豈是,懶懦之士?吾處世,當掃天下;何須為,小題勞神。我自有,人生準則;師不必,白操痴心。」那位老師看了之後,為之一震,決定以柔克剛,對這位心雄天下,不作小題的「英雄」回以詩教。教師在學生的詩下面也寫了一首詩:「未成江濤涓涓水,一去狂飆淡淡風;自古成功足下始,細微如何不英雄。」學生見老師在課堂隻字不提這件事,只是在作業本上工工整整回敬了一首詩,也為之一震。一周之後,學生找老師作了一次長談,教師才見機談了關於「掃天下」、「人生準則」和「做作業」的事。自此以後,那位學生對作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位教師很注重教育的方式,沒有刺傷學生,通過「詩教」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敬意,達到了教育的目的。這是教育方法的藝術。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一個細小的環節,這裡面大有文章可做。還有教師對學生髮言的評點、教學過渡語的設計、教學的穿插藝術、課文的詞句品析、課堂活動的引導、教師的示範朗讀、教學板書的設計等等,這些教學中細節的處理,只要我們細心考慮,精心設計,都可以給教學注入神韻,展示教學的藝術魅力。
五、不輟筆耕,獨上高樓寫華章
語文教師不但要善於讀書和積累,還要善於寫作。葉聖陶先生說:「教師增加本錢,最為切要。所謂本錢,一為善讀,二為善寫,二者實相關而不可剖也。」葉老又說:「惟有老師善讀善寫,乃能引導學生漸進於善讀善寫。苟非然者,學生即或終臻善讀善寫,斷非老師之功。」這話十分懇切地道出了教師善讀善寫的重要作用。
1、教學中暴露出了語文教師寫作的弱點。一家很有影響的報紙曾登了一名中學生的文章,題目為《老師,您會作文嗎?》用語非常尖刻,但確實是實情。上海《語文學習》1997年舉辦「花季的耕耘」徵文競賽,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賽,採取同題作文的形式進行。競賽結束後,《語文學習》編輯部邀請評委召開了一個座談會,錢夢龍老師在《語文老師的讀和寫》的發言中說:「我有幸擔任『花季的耕耘』徵文競賽的評委,原以為老師的『競賽作文』,雖不一定佳作如林,至少要比學生的作文競賽高出一到兩個台階。評選的結果卻使人失望。200多名由各區縣篩選出來的文章,除少數幾篇得獎之作外,大多平平而已。評委們一致的看法是:『老師的文章寫不過學生』」。這就暴露出語言文教師寫作的弱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當文學教師期間,曾寫過一千多篇小作文。這些小作文有的是描寫自然現象的,有的是抒發自己的情感和體會的。他說,這些寫作「不是為了發表,而是為了教會我的學生使用語言……當我的作文或短詩觸動了學生的心弦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來,努力表達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見,老師的作文對學生會產生多麼大的作用。我想,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也能這樣,就再也不會發表《老師,您會作文嗎?》這樣的文章。
2、語文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寫作。語文教師的寫作水平很重要。首先,它是專業素質、學術功底、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展示和重要標誌。第二,它是教師工作實踐和經驗的理論表現形式。第三,它是教師思想深刻,底蘊深厚,感情充沛的反映。第四,它是教師心血和汗水的結晶,是一個教師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凝聚。因此,它既是教師自身價值的體現,也是教師自身的財富。
3、語文教師要善於發現,勤於筆耕。語文教師如何寫作,我有一些感受和體會。我認為要做到「四個捨得」、「三個字」。「四個捨得」即要捨得花錢買書,捨得擠時間讀書,捨得花功夫積累,捨得費心血寫作。做到三個字:①勤。要勤閱讀,勤思考,勤積累,勤動筆。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說:「作文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多為之」就是要勤動筆。實踐出真知。寫多了,經驗也就有了。②苦。寫文章是非常辛苦的事,平常工作就很忙,哪來時間寫作?只有利用節假日、寒暑假,我的好多文章都是「五一節」、國慶節和暑假期間寫出來的。夜深人靜的時候,是寫作最好的時候,我的文章大多是在夜晚11點到轉鍾2點寫出來的。也就是說人家休息的時間就是你寫作的時間。當別人娛樂和休息的時候,你仍然在奮鬥,你就會成功。我相信兩句話,寫作本是辛苦事,梅花香自苦寒來。寫文章要耐住寂寞,這樣才能達到「孤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境界。③恆。寫作要有恆心,要持之以恆。恆心搭起通天路,寫作沖開智慧門。
我們每一位青年語文老師都要拿起筆來,在咫尺講台上耕耘人生,在辛苦寫作中充實自我。青年教師面前都有兩條路:一條通向輝煌,一條走向平庸,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語文教學的探索永無止境。只有我們有一顆滾燙的敬業樂業之心,鍾情於語文教學,踏踏實實,不懈追求,必然在語文教學的征途上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腳印,用人格和智慧譜寫的語文教學的樂章必然經久地在學生心中回蕩。
年齡隨著時光而老去,青年永遠是青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