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的兵仙韓信,軍事能力到底有多牛?

兵仙韓信,漢初三傑之一,幫助劉邦戰勝項羽,奠定漢朝400多年根基的牛人。《史記》對韓信的評價是「略不世出」。換句話說,同時代在軍事水平上無人是他的對手。

韓信(段奕宏飾)

那麼,韓信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呢?讓我們從具體戰事,來窺探韓信的驚天才華吧。

1、吸取前人經驗,活學活用:迂迴奇襲,智擒魏王豹

在著名的彭城之戰後,魏王豹反叛劉邦投降項羽。

由於魏國位於滎陽-成皋防線背後,地理險要,一旦攻擊則會讓劉邦腹背受敵。所以,劉邦任命韓信為左丞相,帶著曹參的步兵和灌嬰的騎兵(約不到三萬)前去平魏。

而在伐魏之前,劉邦有一次著名的敵情問話,詳情如下:

漢王:「魏國的大將是誰?」

酈食其:「是柏直。」

漢王:「這是個乳臭未乾的毛孩子,怎麼能抵擋得了韓信!」

漢王又問:「騎將是誰啊?」

酈食其:「是馮敬。」

漢王:「他是秦將馮無擇的兒子,雖然賢能,卻也無法抵抗灌嬰。」

漢王再問:「步兵的將領又是什麼人呀?」

酈食其:「是項它。」

漢王:「這個人抵擋不了曹參。如此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啦!」

從上述對話,漢王軍事謀略可見一斑。

(韓信破魏作戰圖)

魏王豹為了阻止從臨晉方面來的韓信軍隊,於是在臨晉蒲坂部署重兵(不超過3萬)。而韓信由於兵力不多,為了防止魏王聯合代國等勢力,於是他設疑兵,在河西岸排列出船隻,佯裝要在臨晉渡河發起進攻。同時以曹參步兵執行奇襲任務,從夏陽乘坐大木瓮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南下攻擊魏軍側背。此時的臨晉關,灌嬰騎兵也已渡河,魏王豹大驚失色,一路潰敗,最終被擒。

軍事分析:同樣的策略,李信伐楚敗了,韓信卻全勝!

這次攻魏之戰,貌似只是簡單的迂迴攻擊戰術,可勝利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回到20年前戰國時期,李信率20萬大軍,南下攻楚。楚國將領正是項羽祖父項燕。李信和項燕同樣分布在潁水兩岸。李信兵分兩路,自己率一部主力南下迂迴,打算在潁邑渡河,與北面的蒙恬軍隊成鉗角包圍之勢。誰知李信在輕裝渡河之際,遭遇了楚軍主力的全力攻擊!李信南面迂迴之計,完全被項燕猜中了!

(李信伐楚作戰圖)

而二十年後,同樣的策略,韓信卻打得有聲有色。關鍵在於,韓信不拘泥兵法,真正看到兵法背後的動力,以嚴謹的敵情偵察,密不透風的軍事決策,行軍神速的作戰風格。這才造就了一個個神話。

2、嚴謹縝密的軍事分析模型造就神話繼續,速攻連下代、趙、燕

韓信拿下魏王豹之後,不僅沒有停止,反而繼續請纓攻擊其他諸侯國,以期包圍楚國。而劉邦在魏國被攻下後,讓張耳為魏王,並把張耳的3萬兵馬給韓信指揮,此時韓信有5萬兵馬。

於是韓信將代國國相夏說斬殺於鄔縣。而此時,張耳的死對頭,陳余率趙軍二十萬,抵達井陘口,挑起了著名的井陘之戰。

(井陘之戰作戰圖)

韓信到此之後,沒有先發起攻擊,而是先派間諜到趙軍內部刺探敵情。

此時的廣武君李左車勸說陳余說:「韓信、張耳乘勝勢離開本國遠征,鋒芒銳不可當。井陘這條路,車輛不能並行,騎兵不能成列,糧草必定落在大部隊的後面。望您暫時撥給我三萬人作為突擊隊,抄小路去截斷對方的輜重糧草,而您則深挖壕溝、高築營壘,堅守不出戰。」

而陳余自稱是義兵,不屑於使用詐謀奇計,說:「韓信兵力單薄且又疲憊不堪,對這樣的軍隊還避而不擊,怕諸侯嘲笑我。」奠定了自己後續潰敗的起因。

韓信得知,高興異常,率軍徑直前進,在距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來宿營。到半夜時分,韓信傳令部隊出發,挑選兩千名輕騎兵,每人手拿一面紅旗,從小道上山隱蔽起來,觀察趙軍的動向;並告誡他們說:「交戰時趙軍看到我軍退逃,必會傾巢出動來追趕我們。這時,你們即趁機迅速沖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遍插漢軍的紅旗。」

韓信隨即派遣一萬人打先鋒,開出營寨,背靠河水擺開陣勢。

天亮的時候,韓信打出了大將的旗鼓,鼓樂喧天地開出了井陘口。趙軍洞開營門迎擊,雙方激戰了很久。這時,韓信和張耳便假裝丟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營。

河邊部隊大開營門放他們進去,然後又和趙軍鏖戰。趙軍果然傾巢出動,爭搶漢軍拋下的旗鼓,追逐韓信和張耳。韓信、張耳進入河邊的陣地後,全軍即都拚死奮戰,趙軍無法打敗他們。

韓信派出的二千名騎兵突擊隊一起等到趙軍將士全體出動去追逐爭奪戰利品時,立刻賓士進入趙軍營地,拔掉所有趙軍旗幟,插上兩千面漢軍紅旗。趙軍已經無法抓獲韓信等人,便想退崐回營地,但卻見自己的營壘中遍是漢軍的紅旗,都驚慌失措,以為漢軍已將趙王的將領全部擒獲了,於是士兵們大亂,紛紛逃跑,趙將儘管不停地斬殺逃兵,也無法禁止潰敗之勢。漢軍隨即又前後夾擊,大敗趙軍,在水邊殺了陳余,活捉了趙王趙歇。

攻破趙地之後,韓信派使者勸降了燕國。兩個月內,拿下代、趙、燕三國,韓信用兵之道,可謂神妙!

軍事分析:兵力不濟又不得不戰的情況下,軍事家一般會怎麼做?

分兵夾擊,誘敵入伏。前者是通過奇正,或者通過虛實,來實現軍事力量的增益。而此戰中,井陘地勢險狹,難以夾擊,趙軍也未必會冒險輕進。

韓信心中有他的軍事決策模型,核心的戰術是背水誘敵,奪營易旗。具體分析如下:

韓信軍事決策模型

以造成趙軍最大程度的心理恐慌。為了達到趙軍空巢出動。除了2000人設伏,韓信還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 趙軍務必空巢出動。為此,佯退還不夠,必須是韓信、張耳親自打頭陣,佯退,丟下戰利品。(戰場中,戰利品就是功勞啊,尤其是大將軍的錦旗)這吸引力太大了。韓信判斷,趙軍全軍來追。

  • 漢軍必須能承受敵全軍猛攻。如果漢軍被趙軍全力攻破了,也就沒有所謂的奪營易旗了。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韓信才設定風險極高的背水陣。靠地利形勢,逼迫漢軍誓死一戰。但這樣的陣型是極其危險的。韓信能駕馭住,那大家視絕境為勇氣;一旦信心潰敗,韓信把控不夠,那就是徹徹底底的水邊潰逃。背水陣的失敗,定是比其他陣慘烈得多。但韓信,有信心,其實也是迫不得已。我相信如果他兵力足夠,是不會如此冒險的。能穩健取勝的,絕不取巧,這是作戰的規律。

  • 如果陳余聽取李左車的意見,或者趙軍不空巢出動,又或攻破了背水陣,但那樣結局……韓信不會讓以外出現在他的軍事決策中。自古名將,皆如此。

    3、對敵了如指掌:破龍且,擒項王

    破趙之後,因劉邦在滎陽局勢危險,韓信於是和張耳一道南下救援。此時的劉邦冷不防地奪走了韓信張耳的兵權印信。派張耳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讓他集結趙國尚未徵發的部隊去攻打齊國。

    就在此時,漢王的謀士酈食其,勸說齊王歸附。韓信於是有了小心思,自己辛苦作戰,難道還不如一個儒生嗎?於是繼續攻打齊國,齊王倉促無備,齊都臨淄被攻破。齊王於是向楚王求援,於是有了濰水之戰。

    有人戰前勸龍且,修築深溝高壘固守,讓齊王派遣他的心腹大臣去招撫已經丟失的城邑。龍且輕敵,不願固守。這也能理解,在此戰之前,楚軍大戰幾乎無敗績。龍且有這樣的傲慢的底氣。

    十一月,齊、楚兩國軍隊隔濰水擺開陣勢。韓信命人連夜趕做了一萬多個袋子,裝滿沙土,投堵濰水的上游,然後率領一半部隊渡河去襲擊龍且,隨即假裝戰敗,往回奔逃。龍且看到韓信怯懦,大喜。於是渡濰水追擊韓信。韓信即派人挖開堵塞在濰水上游的沙袋,大水立刻奔瀉而下,龍且的軍隊因此大部分沒能渡過河去。韓信迅速組織反擊,殺了龍且。

    (濰水之戰作戰圖)

    軍事分析:龍且是有傲慢的底氣。齊楚聯軍二十萬,其中楚軍又有樓煩精銳。為何會敗?

    韓信的謀略很簡單,藉助水流,衝破敵軍。此項策略有兩大關鍵。

    1、上游堵水,且不被發現。如何秘密不被發現地準備一萬個袋子,如何先堵住水且不被敵人察覺,史書沒有寫。至少我們可以猜測,韓信內部保密極其嚴苛;再者軍事作風快速凌厲,刻不容緩。

    2、渡河後退,不讓敵軍疑心。熟悉兵法的人,都知道。如果兩軍隔水列陣,誰先渡河,對誰就不利。因為對方可以趁敵軍渡河一半,衝擊敵軍。春秋戰國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後來大家都學聰明,誰也不先渡,隔江對峙。但韓信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渡河,就是等你來襲。楚軍崇尚勇猛,不尚謀略。韓信熟讀兵法,這一點異常舉動,如果能察覺,勝敗或許未定啊!

    在濰水之戰打敗龍且之後,項羽集團已經陷入了劉邦、韓信、彭越的包圍之中。

    劉邦見項羽形勢危機,於是主動撕毀了合約。讓韓信統帥三十萬諸侯大軍,追擊項羽。項羽率九萬大軍向垓下敗退。在這最後時刻,項羽想要率領士卒,全力血戰。這類感召三軍,誓死一搏,項羽是韓信的師父。但可嘆的是,韓信太懂項羽了。他在項羽帳下將近兩年,項羽行事風格,韓信了如指掌。對付項羽的困獸一般的悍斗,韓信只用一招:請君入甕。

    韓信引軍前攻,左右各設伏兵,韓信作戰不利後退(就算真打,估計也得敗退),項羽會追嗎?性格剛烈的項羽,必追。項羽於是陷入三路大軍的夾擊,於是建起營壁來防守。

    韓信如果採用消耗戰,把項羽累死拖死,固然可以。但他再度採用攻心戰,四面楚歌,楚軍隨即即潰。但將神項羽,是阻擋不了的。烏江邊,一代人傑項羽,自刎而亡,將星殞命啊!

    韓信

    最後,只是可惜這樣一位大牛,卻因為政治嗅覺太低而慘死。

    內容:鄒霖(知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這麼怕俄羅斯?
    士官駐地禁談戀愛?5年軍戀=100封情書!你猜錯了結局
    俄羅斯都要不到:烏克蘭這艘3萬噸巨艦隻賣給中國
    M46巴頓坦克曾干翻一打T34:朝鮮戰爭美軍的支柱

    TAG:軍事 | 韓信 | 能力 | 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