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壯文集——大德論

第一節 德為道之根

德為道之根說明道和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道和德的關係是二而一,又是一而二。道和德是兩種不同的事情,所以說道和德是二。但從修鍊這個角度說,道要修,德也要修。修道修德都離不開「修」這一件事。同時,修道和修德的基本原則又是一致的。所以道和德又是一。反過來亦然。

比如說,修道就是鍊氣。從德方面看,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要和氣。修道在鍊氣,修德還是在鍊氣。道和德這個二,就合二為一(氣)了。所以,道和德是二而一。

反過來說,這個一氣的一,是從道和德兩方面(就是二)來修鍊的,這是一分為二的表現,所以道和德又是一而二。

道和德的這種一和二的關係,在哲學上又稱為對立統一關係。道與德的對立是指道和德是有差異、有區別的。道與德的統一是指道與德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促進。

道指的是氣。德指的是道德,思想品質、品行。道講的是修鍊,按一定的方法,勤修苦煉。德講的是修養,並要貫徹到日常行動中去,日積月累,成其大德。說明道和德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是道和德對立的一面。

道和德還有統一的一面。道和德的統一關係表現在道和德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促進。

呂祖《聖德諸品經》中說:「道種於信,德生於敬。敬者道之根,信者德之蒂。根深道長,蒂固則德茂。加以勤行,斷其疑慮,得道必矣」。呂祖的這段話有下面幾層意思。

第一、敬和信是道和德的根蒂。無論是修道,還是修德,都離不開敬和信。如果離開了敬和信,不要說修道,甚至連做人都不配。

第二、道和德是聯繫在一起的,道和德不可分。信和敬屬於德的範疇。「道種於信」,也可說是道種於德。「敬者道之根」,也可說德者道之根。德為道的根本,修道必修德。道如果脫離了德這個根本,還有什麼道可談呢?

第三、道和德是相互促進的。品德高尚,可促進道的增長。德高道才高,「根深道長」。反過來也是如此,修道高深的人,其道德品質則更為高尚。

第四、「加以勤行」,不能有絲毫懈怠。正如《道德經》四十一章所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指品德高、智慧高、悟性高的人。他們一聽到「道」,就明白「道」與自己的認識是一致的,就積極地去實踐。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指具有中等思想素質的人。他們對「道」認識不清楚,似是而非,好像是這樣,又好像不是這樣,不知可否。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指愚昧的人。他們根本就不明白「道」的無窮奧妙,一聽到這高深莫測的「道」就大笑。正是由於愚昧無知之人的大笑,才顯示出了「道」的尊貴价值。

第五、「斷其疑慮,得道必矣」。疑慮多為私心慾念,必須要清除,不論是修道還是修德,都要清除私心慾念。品德高尚的人是不能有私心慾念的,要清心寡欲。修道也不能有私心慾念,只有去掉私心慾念,修鍊時才能進入虛靜狀態,當達到虛極靜篤之時,就得「道」了。

得「道」的關鍵在於「斷其疑慮」。私心慾念重的人,不可能得「道」。修道必修德,修道先修德。德為道之根本也。

第二節 上德不德

德有上下德之分。那麼什麼是上德和下德呢?《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德不德」。上德指思想品德最高的人。「不德」即「不得」,古代「德」通「得」。

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想從中得到好處,所以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德,才是上德之人。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品質差的人,做事情總想從中得到好處,所以這種下德之人是不道德的。下德之人就是不道德的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當「自然」講,為人處事都要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實際上是順著事物自身發展的規律去做,這樣就會成功,否則就要失敗。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斷,一切皆順其自然,就能無所不為了。只有順其自然,才能無所不為。上德之人處事皆順其自然,故「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與「道」是一致的。《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可見「上德」就是「道」。修養上德,既是修德,也是修道。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修道,既是修道,也是在修上德。

上德之人將修德貫徹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一言一行都注意德的修養。這實際上也是將修「道」貫徹到日常生活之中。可見修「道」,既可按一定的修鍊方法去修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修鍊。

將修「道」貫徹到日常生活之中,將修德同修「道」結合起來,這是修鍊內丹術的一大創舉,也是對內丹術修鍊的一大貢獻。這不僅可加速內丹術修鍊的進程,還可以使修鍊者的道德品質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所謂修「道」,實際上就是養生。養生的人是個很龐大的群體。如果將養生同提高人們的思想品德結合起來,形成風氣,加以推廣,利國利民,這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對建設和諧社會,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有以為」同「無為」的意思是相反的。下德之人處事不顧事物本身的規律,卻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斷,這當然是要失敗的。

上德之人所具有的「不得」和「無為」的思想品德與「德」的本性是一致的。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育之,長之養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萬物。道為氣,應是萬物生長離不開「道」,即離不開氣。萬物還要「德」去培育,讓其生長發育,成長壯大。正由於這樣,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重道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重,德之所以被珍貴,正是由於「道」和「德」對萬物的生長發育不加干預,任其按自身的規律自然發展。故「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萬物得以生長發育,成熟結果,這一切都是「道」和「德」養育和護理保護的功勞。但「道」和「德」生長萬物,而不佔為己有,功勞巨大卻不自恃有功,長養萬物,卻不主宰萬物。就稱之為玄德。玄,深遠廣大之意,玄德即大德。玄德也是「不得」,玄德就是上德。上德不德也。

綜上所述,「上德」有以下幾層含義。其一、上德,「不得」也。其二、上德,「無為」也。其三、上德,大道也。其四、上德,「玄德」也。

第三節 上善若水

修德離不開行善,行善就是積德。與人為善,多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日積月累,逐漸達到「上德」。「上德」與「上善」不可分。真能做到「上善」,這就與「道」相似了。

《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最善之人,其思想品德,如同水一樣。想成為最善之人,就必須具有水一樣性能的品質。水有什麼樣的性能呢?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滋潤萬物,萬物生長發育都離不開水。如果沒有水,萬物無論是動物或植物根本就不能存活下去。水滋養萬物這樣大的功勞,卻不爭功。水對萬物做了這樣大的好事而不自誇。

水的流動,遇圓則圓,遇方則方,如果遇到阻礙物則繞道而行。這還有什麼可爭的呢?這是水的自然本性所決定的。

「處眾人之所惡」,一般人總想往高處走,爬得越高越好。無論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等等,無論哪方面都想高出別人、都不願處於低下的地位。地位低不是眾人所看不起的,是眾人所厭惡的。水則是往低處流,這是水的性能所決定的。

水的自然本性就是「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具有這樣品德的人才是最上善之人,才是最善之人。

「故幾於道」。所以幾乎與道相同了。

這裡的「幾於道」指的是兩件事。其一、是指水的自然本性幾乎與道相同。其二、是指上善之人所具備的「德」,這個「德」幾乎與道相同。「善」屬於「德」的範疇。「上善」自然是「上德」了。

上善的「善」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其表現如下: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像水一樣,隨處而安。

「心善淵」,心沉靜,淵深莫測,寬容大度。

「與善仁」,與人交往要有仁慈之心,像水一樣施恩於萬物。

「言善信」,說話要有信用。說真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政善治」,處理政治要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這才是「善治」。

「事善能」,辦事要盡其所能。

「動善時」,事物是變化的,要善於把握時機。

以上七個方面講的是「善」的表現。

「夫唯不爭,故無尤」,水的自然本性就是「不爭」,所以沒有缺點錯誤,是最完美的,這與道相合,道就是最完美的。

水與「道」相通。這第八章是以水喻「道」。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則是以「道」喻水。第三十四章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像水一樣廣泛流行於四方,可左可右,無處不在。奔流不息,無時不有。以水喻「道」,說明「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道」生萬物,天地萬物皆依賴「道」而生存。「道」對萬物的生存從來都是不辭勞苦。讓萬物自由自在生長在大自然之中。「道」生長萬物,卻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道」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大道好似水一樣,保護養育方物,但不主宰萬物,任其自然生存。

「常無欲,可名曰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大道像水一樣,可大可小,無大無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他生長萬物而沒有任何慾望,可以稱為小。萬物都依附於他,卻不主宰萬物,讓萬物自然發展,可以稱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大道其大無外,但不自以為大,更是成就了「道」的偉大。

《道德經》第八章是以水喻「道」,第三十四章則是以「道」喻水,進一步論證了水與「道」相通。

第四節 重積德

修「道」離不開積德,其實積德也是在修「道」。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治人事天,莫若嗇」。嗇,吝嗇,愛惜身體,保養精神,即養生之意。治理世人和敬奉上天這些事情都重要,但要同養生相比,愛護自己的身體更為重要。人的一生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其餘皆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注意養生。

「夫唯嗇,是謂早服」。「服」,服務,從事之意。愛惜身體,保養精神,乃人一生中的大事。從事養生要一心一意,早作準備。從現在做起,不要等到身體虛弱了、有病了,才去養生。

「早服謂之重積德」。養生就要積德,積德就是行善事,做好事。早做好事,多做好事,常做好事,日積月累,功德圓滿。

「重積德,則無不克」。重視積德,則無所不克,沒有克服不了的事。《道德經》第五十五章還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有厚德的人,毒蛇、猛獸、猛禽都不會去侵犯他。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如果一個人能達到沒有做不成的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那麼,這個人的力量之大是無法估計的。這種力量就來之於積德。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具有無限的力量,就可以治理國家。既然可以治理國家,當然就更能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母」,根本之意。治理國家的根本是什麼呢?治理國家的根本,當然是「重積德」了。「重積德」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更是養生長壽的根本。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一個國家有了「重積德」這個根本,就可以長久地存在下去了。養生也是這樣,有了「重積德」這個根本,人就可以健康長壽了。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德是道的根本,道的根在德。重積德,道的根就深,根深柢固,這就是養生的長生久視之道。

你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重積德」。「重積德」就是長生之道。

推薦閱讀:

周壯文集——我命在我不在天
周壯文集——長生之道淺說

TAG:文集 | 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