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評說古今人物 王陽明

蔣介石評說古今人物 王陽明

  「我最初就很得益於王陽明『知行合一』哲學的心傳,王陽明的《傳習錄》闡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學做事的根本。」

  (蔣介石:《哲學與教育對於青年的關係》1941年7月)

  「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強的原因,不是得力於歐美的科學,而是得力於中國的哲學。他們日本自立國以來,舉國上下,普遍學我們中國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他們竊取『致良知』哲學的睡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

  (蔣介石:《中國的立國精神》,1932年6月6日)

  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知,同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知,其為知的本體雖有不同,而其作用是要人去行,就是注重行的哲學之意,完全是一致的。

  (蔣介石:《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價》,1932年5月)

  〔王陽明〕(1472—1528)即明代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今紹興)人。弘治年間進士。武宗正德初,以論救言官載鐵等,忤劉瑾,謫貴州龍場驛丞,後稱廬陵知縣,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平漳南、大帽山諸役,定宸濠之亂,升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謚文成。其學始以默坐澄心為主,晚年專提致良知之學,世稱「姚江學派」。著有《王文成全書》。

  〔解讀〕

  王陽明是宋明理學唯心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學」思想對後世思想影響至深且巨,為封建統治階級歷來所頌揚。「致良知」,「知行合一」是其心學思想體系的主體。他的「心學」也浸淫了蔣介石,成為其「求學做事的根本」,以及他「力行哲學」的基礎。蔣介石一生最崇拜的儒家人物,首推王陽明。

  蔣介石稱:「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18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後五十年來,更曾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向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又說,對他曾產生重大影響的有三本書,其中之一便是王陽明的《傳習錄》。他說:「我最初就很得益於王陽明『知行合一』哲學的心傳,王陽明的《傳習錄》闡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學做事的根本。」

  蔣介石推崇王陽明,除了對其哲學思想的認同外,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蔣介石把王陽明的心學奉作是中國的立國精神。這在他1932年5月的一次演講中說得很明白。他說:「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現在,經過中日戰爭與日俄戰爭兩個戰役之後,割我台灣,占我琉球,並我朝鮮,現在來侵佔我們的東三省,居然在世界上稱為五強之一。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強的原因,不是得力於歐美的科學,而是得力於中國的哲學。他們日本自立國以來,舉國上下,普遍學我們中國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他們竊取『致良知』哲學的唾餘,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我們中國人自己忘了自己的立國,拋棄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我們要復興中國,完成革命」,「就是要把復興中國,抵抗日本的緊要武器,拿住在我們手裡」。

  二是出於反共和維護蔣家王朝的需要。蔣介石所鼓吹的「力行哲學」,就是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與孫中山的「知難行易」思想的演繹和曲解。他將孫中山的「知難行易」思想與王陽明哲學作了附和比較,得出二者一致的結論。他說:「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知,同王陽明所講『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知,其為知的本體雖有不同,而其作用是要人去行,就是注重行的哲學之意,完全是一致的。」這裡,蔣介石目的是強調一個「行」字,即是號召中國的老百姓——「後知的人,以及不知不覺的人們,只是跟著先知先覺的人們去行,就可以節省時間,完成革命」。一句話,就是不要另外再去求知,求知是很難的,只要跟著蔣介石的國民黨去行就是了。對王陽明心學的倡導與頌揚,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思想,為鞏固其統治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蔣介石晚年在台灣創辦「革命實踐研究院」,提倡「實踐運動」,就是當年「力行哲學」的翻版。

  王陽明心學對蔣介石思想浸淫之深不謂不大。為了表示對王陽明的尊崇,他到台灣後,將所居草山改為陽明山,在其晚年的著述中,除了反共之著,就是對王陽明哲學研究進行進一步訂正的著作;甚至在給蔣經國的信中,都要教蔣經國用王陽明哲學去「齊家治國平天下」,完成他「反共復國」的使命。

  


推薦閱讀:

金門炮戰:蔣介石獎勵國軍炮兵營長戰場娶老婆
請重新認識蔣介石
蔣介石本沒想殺楊虎城他自找的(下)
這個秘密,張學良守口如瓶打死不說,蔣介石至死蒙在鼓裡!
蔣介石與毛澤東的風水鬥法

TAG:人物 | 蔣介石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