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飾(三)
25.布朗族
布朗族是我國西南一個古老的土著少數民族,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總人口為9.1萬,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邊地區、其中,約有3萬多人較為集中的聚居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的布朗山、西定、巴達、打洛、勐滿、勐崗等鄉鎮,約有5萬多人散居於雙江、保山、施甸、昌寧、雲縣、鎮康、永德、耿馬、瀾滄、墨江等市縣。布朗山布朗族鄉是我國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區,約佔布朗族總人口的65%。此外,南澗、景東、景谷、思茅、景洪、勐臘等市縣的山區亦有少量分布。主要聚居區的布朗族長期以來和哈尼、拉祜、佤族相鄰,散居的布朗族與漢、傣、哈尼、拉祜等族人民親密相處,十分友好。因與傣族交錯雜居,布朗族生活習俗和服裝款式受傣族影響很大。女子綰髮髻於頭頂,或將頭髮梳成長辮再綰於頭頂,她們喜歡在髮髻上插飾銀簪、銀鏈、多角形銀牌和銀鈴等飾物,未婚少女還喜歡在頭上插各種鮮花,花香襲人。外出時,布朗女子都要在頭上纏大包頭,老年婦女纏黑藍色大包頭,中年婦女纏白色大包頭,年輕女子多用彩色提花大毛巾纏包頭。青年男子用白布帕包頭,老年男子還保留了蓄髮盤於頭頂的習慣,纏黑布包頭。女子穿窄袖緊身短衣、長筒裙,唯色彩與傣族不同,以黑色和青色為主,間以紅、黃、綠等色,喜歡將紅絨球作為裝飾。男子傳統裝為長衫,大襟鑲邊,或是穿對襟無領短衣、黑色寬肥長褲、束繡花腰帶、以絨球為飾。
26.土族
聚居在甘青高原上的土族人非常注重服飾裝束,無論男女老少都戴精美的圓頂織錦氈帽,女子梳兩條長辮子,辮梢相連,系以漂亮的絲穗。土族女孩到了15歲時要接受成年禮「戴天頭」,由父母做主,在除夕那天與天結為夫妻,將女孩的髮式改為成年女子的髮式並飾以各種頭飾,從此該女子便可以自由結交男友。土族的服飾,色彩鮮艷,式樣別緻,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的男子服裝是內穿繡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彩色刺繡圖案,外套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繡花帶。土族男子頭戴織錦鑲邊的卷檐氈帽,其中青壯年的氈帽後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開,部分地區的男子還戴一種翻邊尖頂帽,頂端有一綹紅穗,顯得別緻、飄逸。土族婦女的服飾更為鮮艷。通常的裝束是身穿斜襟上衣,兩條袖子是用紅、黃、綠、紫、藍五色彩布圈縫製成的。遠看,如同兩道美麗的彩虹。據說,這幾種顏色帶有象徵意義,如藍色表示天,紅色表示太陽,其他色表示彩虹。腰系寬而長的彩帶,帶子兩頭綉有花、鳥、蜂、蝶、彩雲等花紋圖案。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裙子和長褲。褲子的顏色依年齡的不同而異。少女和年輕婦女多穿紅色和彩色裙,中年多穿藍色裙,老年穿棕色裙,前後開口。褲子的褲腳較寬,用兩種顏色的布做成,以膝蓋為界,下半截的顏色是區別是否已婚的重要標誌。未婚少女多是紅色,已婚者多用藍色。
27.羌族
羌族婦女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綉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髮辮盤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綉各色圖案,春秋季包繡花頭帕。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製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綉有雲彩圖案及波紋,鞋尖微翹,還穿皮鞋、布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腿的作用,年輕女子還在綁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羌族婦女喜穿有花邊的衣衫,衣領及袖口上鑲排梅花形銀飾,系有花邊的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圈子和戒指等飾物,富有人家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帶橢圓形的「色吳」,上用銀絲編織的珊瑚珠,用來祈求佑福增壽。
28.阿昌族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地區德宏州的隴川縣、梁河縣及潞西市,保山地區的騰衝縣、龍陵縣也有少量分布,隴川縣的戶撒地區和梁河縣的遮島是最集中的地方。戶撒地區的阿昌族和傣族一樣,普遍信仰巴利語系佛教,因此一些較大的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佛爺。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分為戶撒和梁河兩種方言,大多數阿昌人都會講漢語、傣語,戶撒的阿昌族還會講緬語和景頗語,他們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種語言。這大概是阿昌族在歷史上善於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斷向其它民族學習的緣故。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水稻品種多、質量好,梁河地區的「毫安公」品種,過去曾號稱「水稻之王」。阿昌族製造的鐵器也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於世。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其最大特點是能夠明顯反映出阿昌男女的婚姻狀況,是否成婚,一看服飾就知道。已婚婦女用黑布帕包頭,層層纏繞高達30多公分,上覆黑布巾,此頭飾稱為"箭包",是已婚婦女特有的標誌。未婚女子將長辮盤於頭頂,包圓盤狀頭帕,飾鮮花絨球。服裝亦有區別,已婚者穿窄袖對襟衣,長筒裙,裹綁腿,系銀腰帶,未婚者不穿裙而穿青布長褲,外系圍腰。她們珍藏有各種首飾,喜歡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走起路來銀光閃閃,神采奕奕。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綴絨球,腦後系一條白布長帶,布帶上綉有五彩花紋,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無紋飾。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筒包和阿昌刀是阿昌男子不可缺少的佩飾。
29.保安族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保安是由地名而來的自稱,保安族原是13世紀後,隨「西域親軍」東來的蒙古人,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先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長期與當地回、東鄉、撒拉、藏、漢等民族交往、通婚而逐漸形成。過去人們因其信仰伊斯蘭教、習俗與當地回族相近,而稱其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定名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無文字,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通曉漢語。保安族早期與蒙古族相鄰而居,服飾也基本上與蒙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長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則穿夾襖,戴白羊毛氈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鮮艷的絲綢腰帶,並帶有小裝飾物。元朝後期,因受藏、土族的影響,保安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均穿長衫,戴禮帽。有的男子還穿高領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飾色彩比較鮮艷,腳穿繡花鞋,這期間的服飾兼有藏、土族服飾特點。清朝咸豐、同治年間,保安人遷徙到今甘肅積石山大河家地區後,與周圍的回族、東鄉族、漢族密切往來,其服飾又有了明顯變化。平時,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的軟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節慶時,一般頭戴禮帽,身著黑條絨長袍,外扎彩色腰帶、掛腰刀,足穿牛皮長筒靴。婦女平時穿紫紅色或黑綠色燈心絨大襟上衣,藍色或黑色褲子,有的喜歡穿過膝的長袍,下身多穿水紅的花色褲,襯托的格外典雅俊俏。如今,保安人男子平時戴白色號帽,身穿白色襯衣,黑色坎肩,藍或灰色褲子。女子穿右衽上衣、長褲、外套對襟或大襟坎肩。成年女子皆戴蓋頭或披大頭巾,戴各種小首飾。
30.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它散居於昆明、元江、麗江、蘭坪等地,有少部分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貴州畢節和湖南桑植縣。白族在宗教方面除信佛教、道教外,主要崇拜村社神「本主」,幾乎每個村寨都有「本主廟」,塑有本主像,村民把「本主」當作一個村的保護神來祭祀。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白語支(也有人主張屬彝語支)。許多白族人通曉漢語,漢文一直是白族人民習慣用的文字,在歷史上雖曾有過借用漢字標音的「白文」,但因缺乏統一規範而沒能夠推廣。白族女子通常穿淺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絲絨大襟坎肩,下著鑲花邊長褲,系繡花圍腰,腰帶刺繡精美,腳穿翹頭繡鞋。頭上頂一塊花帕,未婚女子梳獨辮子盤於頭頂,壓在花帕上,飾彩色絨球,耳側垂長線穗。已婚婦女將長辮藏在花帕里,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和琺琅飾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男子的包頭帕、上衣、褲子、綁腿等都喜用白色,身著立領對襟衣,寬大中式長褲,鹿皮對襟坎肩,繡花肚兜,包頭帕、打綁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綉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紋樣,這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白族女子善於綉染,其服飾上多有精美的刺繡、挑花、鑲滾、扎染等手工藝。
31.哈薩克族
哈薩克人是中亞和東歐、西伯利亞西南地區的居民,中國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及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天山草原及與新疆毗鄰的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哈薩克族人口約為125萬,主要從事畜牧業。哈薩克族的傳統服飾,反映著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點。其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製作。男子內穿套頭式高領襯衣,青年人的衣領上多刺繡有彩色圖案,套西式背心,外穿布面或毛皮大衣,腰束皮帶,上系小刀,便於飲食,下穿便於騎馬的大襠皮褲,戴的帽子分冬春、夏秋季兩種。冬春季的帽子是用狐狸皮或羊羔皮做的尖頂四棱形帽,左右有兩個耳扇,後面有一個長尾扇,帽頂有四個棱,這種帽可遮風雪、避寒氣;夏秋季的帽子是用羊羔毛製作的白氈帽,帽的翻邊用黑平絨製作,這種帽既防雨又防暑。男子穿的鞋、靴也多用皮革製成。哈薩克族婦女的服飾,多姿多彩。她們喜用紅、綠、淡藍色的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等為原料製作連衣裙,年輕姑娘和少婦一般穿袖上有繡花,下擺有多層荷葉邊的連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時穿棉大衣。女子最講究帽子和頭巾。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條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頭巾,冬天戴一種絨布的硬殼圓頂帽,帽頂飾有貓頭鷹羽毛,象徵勇敢、堅定。當新娘時,戴一種尖頂帽,上有繡花與金銀珠寶裝飾,前方還飾有串珠垂吊在臉前,一年後換戴花頭巾,有孩子後開始戴披巾。2008年6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聯合申報的「哈薩克族服飾」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2.水族
水族與古代「駱越」族有歷史淵源,是其中一隻發展起來的,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多神。認為古樹、巨石、井泉都有神靈。生死、疾病、災荒等都請巫師占卦念經,殺牲祭鬼,尤其以魚祭祀為其特點。在一些邊遠的山區,水族人有掛獸骨崇奉神靈的習俗。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創製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種已經有2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個單字,僅限於宗教活動中使用。這些文字全靠謄寫抄錄,沒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書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認識。他們日常生活中通用漢文。水族有自己的曆法,水歷與夏曆基本一致,但以夏曆八月為歲末,九月為歲首。從夏曆八月底到十月初有四個亥日,是水族各寨輪流過年的日子。水族過年稱「借端」,十分隆重熱鬧。屆時敲響鑼鼓,吹響蘆笙,還舉行賽馬、歌舞等娛樂活動。水族男女服裝皆以青、藍色為主。男子穿大襟布杉,衣襟鑲邊飾,青布包頭、長褲、草鞋。女子穿大襟圓領衫,領襟衣袖有綉飾,青布包頭,系圍腰,著長褲,褲腳鑲花邊,穿繡花布鞋。喜歡佩帶銀項圈、銀鎖、銀鐲等銀飾。水族圍腰是女子的主要服飾,流行於三都、荔波等地。圍腰上端鑲綉片、銀泡為飾,以花草、蝴蝶為主要圖案。穿時系銀鏈,掛勾處有鏤雕的銀蝶或銀花朵,十分精細。水族圍腰較長,系在衣服外面,既美觀又保護衣衫。水族女子的婚禮服上裝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胸前的銀飾是節日才佩帶的。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形「帘子」,上端兩邊有帶,「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繡好,最後將綉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品。結了婚的婦女用背帶背著她的小寶寶。精心綉制的美麗背帶也是年輕媽媽裝飾的一部分。
33.獨龍族
獨龍族舊稱「俅人」,分布於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位於高黎貢山以西,但當利卡山以東,設立有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使用獨龍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獨龍族的傳統服裝為黑白直條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褲,習慣用一塊麻布從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間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裝飾,還常常裝飾有五顏六色的串珠,以及胸鏈、耳環、銅錢、銀幣等。獨龍族紡織手藝比效發達,所織麻布線毯質地優良,色彩諧調,特色鮮明。獨龍毯是獨龍族最為典型的服裝樣式,獨龍族男子習慣將獨龍毯披於背後,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繫結,下身穿短褲,惟遮掩臀股前後。女子則用兩方獨龍毯,從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圍向前方。
34.土家族
土家族也稱畢基族、畢基卡族。北支土家族(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長陽,渝東南,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等」,土家語消失的地區隨漢族稱呼自己為「土人」「人家(nin ga)」等。南支土家族僅分布於湖南湘西州瀘溪縣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不是什麼土漢混合語,現只有瀘溪的九百餘人使用。苗族稱鳳凰及麻陽一帶的土家族為「ka ga」。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製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土家族服飾的結構款式以儉樸實用為原則,喜寬鬆,結構簡單,但是注重細節,喜寬鬆、衣短褲短、袖口和褲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衣邊衣領會綉上花紋,綉工精彩,色彩艷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土家族婦女穿的是無領滿襟衣。衣向左開襟。從上領到下擺到衣裙腳綉有一寸五寬的花邊,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條花邊,大花邊一寸五寬,小花邊有手指寬。袖大一尺二寸許,花邊寬窄與衣袖相同,褲大約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圍裙,俗稱「媽裙」,圍裙上為半圓形,下為三角形,從上半圓形及下腳也有一圈花邊,寬約一寸。圍裙胸前綉有花約五寸見方,圍帶即花帶均為五彩絲線織成,一般二尺長,兩頭分別留有三寸未織的花緩。顯示出土家婦女的心靈手巧。
35.畲族
畲族是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他們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上的客,就是來開荒的人。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總人口約71萬,分布在閩、浙、贛、粵、黔、皖、湘七省80多個縣(市)內的部分山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在氣候熱的地區,婦女們不分季節都穿短褲,裹綁腿,腰間束彩色條帶。頭髮盤梳在頭頂上,成螺狀或者盤狀,上繞紅色絨線。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綉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徵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後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徵著鳳尾;佩於全身的叮噹作響的銀飾,象徵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鳳冠」。它是在精製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一條30多厘米長、3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牌,下垂3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關於鳳凰裝有個傳說:畲族的始祖盤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兒三公主嫁給他。成婚時帝後給女兒戴上鳳冠,穿上鑲著珠寶的鳳衣,祝福她象鳳凰一樣給生活帶來祥瑞。三公主有了兒女後,也把女兒打扮得象鳳凰一樣。當女兒出嫁時,鳳凰從廣東的鳳凰山銜來鳳凰裝送給她做嫁衣。從此,畲家女便穿鳳凰裝,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稱為「鳳凰」。因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時是不下跪的。過去畲族男子的服裝式樣有兩種,一種是平常穿的大襟無領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種是結婚或祭祖時穿的禮服,紅頂黑緞官帽,青色或紅色長衫,外套龍鳳馬褂,長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綉有龍的花紋圖案,腳案白色布襪,圓口黑面布底鞋。畲族不論男子和婦女都喜歡鑲金牙,一般是上齒的左右各鑲一顆。談笑之間,金光閃閃,別有一種風味。2008年6月14日,福建省羅源縣申報的畲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6.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的山區,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民族。過去幾乎家家都有木紗車和織布機,並自種藍靛草,自紡、自織、自染土布,以製作各種衣飾。毛南族姑娘從小就要學習紡線織布,織布技術的高低、織成布匹的多少,是衡量她們智慧和才幹的標準。毛南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年齡、季節用途和社會地位的不同,形成各種類型和模式,通常分為外衣(毛南語稱「骨勤班」)、女衣(骨勒別),青年服裝(骨勒作)、兒童服裝(骨勒潔)和老人服裝(骨勒老)是不一樣的,根據季節與用法區分,冬季穿的衣服稱「骨年香」、夏季穿的衣服稱「骨年突」;喜事、走親訪友、趕穿的稱「骨拜板」在家做工和下地勞動穿的稱「骨費工」等等,各種稱謂五花八門。毛南族衣飾基本上與附近漢、壯族相同。過去,毛南族男女都喜歡穿藍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對襟衫。男子穿唐裝或琵琶上衣。婦女穿十分漂亮的鑲有兩道花邊的右開襟上衣,褲子較寬並滾著花邊,女裝在袖口、褲腳上鑲有紅色或藍、黑色的邊條飾,不著裙。頭上留辮梳髻。戴手鐲、銀牌等各種飾物。不論男女都穿青、藍兩色服裝。除喪事外,忌穿白色衣服。毛南族婦女還特別喜歡戴花竹帽「頂蓋花」,過去新婚婦女往往要戴著它走親戚。
註:以上內容均出自: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想了解更多服飾文化,請登入北服官網查看!
推薦閱讀:
※淺談中華各民族服飾中族徽的作用以及特點
※閒遊甪直古鎮——看江南水鄉民族服飾
※圖解:了解漢服 ▎古代民族服飾文化!
※我國56個民族服飾+欣賞少數民族美女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