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鷂」北「鳶」話風箏
「門上年畫辭舊歲,天上風箏迎新春」——2008年新春佳節之季,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天地同輝——中國美術館藏年畫、風箏精品陳列」以國家珍藏的民間美術作品為百姓祈福納祥,為節日又增添了一份喜慶祥和的色彩。紅男綠女、小童老叟漫步其間,共同感受美術館送給人們的那一份春意……
風箏的起源與傳說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風箏」一詞始見於五代,明代陳沂《詢芻錄》記載:「初,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名呼風箏。」據史料記載,風箏的發明人是漢朝的韓信。傳說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即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國早期的風箏多與軍事、通訊和氣象有關。大約唐、五代時風箏進入民間,成為人們娛樂遊戲的玩具,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唐代詩人元稹曾有詩云:「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生動地描寫了兒童放風箏的情景。清代鄭板橋《懷濰縣》中的詩句「紙花如雪滿天飛」,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放風箏的盛況。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已成為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春回大地之時,人們放飛風箏,也放飛夢想。
大約500多年前的明代,風箏就已傳到朝鮮,後又陸續傳到日本、東南亞、歐洲和美洲。而中國的東南西北,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世代傳承,風格各異,有粗獷豪放,有活潑精巧,有色彩絢麗,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等著名風箏產地,都有重要流派的傳世佳作。曹雪芹與《南鷂北鳶考工志》
北京風箏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借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但真正形成流派,高潮的興起,還是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開始的。
提起曹雪芹,人們必然想起《紅樓夢》。僅從《紅樓夢》一書中讀者就可以看到,曹雪芹對金石、書畫、風箏、編織、醫學、建築、烹調、工藝、印染、雕飾等各門學問幾乎無不精通,這從他撰寫的《廢藝齋集稿》中便可略見一斑。《南鷂北鳶考工志》屬《廢藝齋集稿》的第二卷,卷中有風箏圖譜、製作歌訣。只要有雙手,依照要求做,便可以作風箏自養。
曹雪芹所寫《南鷂北鳶考工志》的緣由,記錄在該書的自序中:
說曹雪芹有位朋友叫於景廉,因為「從征傷足」,成了殘疾人。有一天,他到曹雪芹家裡,提到家境困難,一家人難以謀生。曹雪芹想到當時有富家公子以重金購買風箏玩,於是扎了幾隻風箏送給於景廉,讓他去賣。沒想到真的解了於景廉的燃眉之急。後來,於景廉向曹雪芹學了幾種簡單的風箏扎法,開始以扎風箏為生,之後慢慢在當地有了名氣。
一次他對曹說,生活困苦的殘疾人何止我一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能不能寫一本工藝品製作的書,讓更多的殘疾人學著做,以藝自養。曹覺得於的建議有道理,便動手寫了這卷《南鷂北鳶考工志》。後來,又增寫了園林、書畫、烹調等七卷,並將書名定為《廢藝齋集稿》。
風箏講究「扎、糊、繪、放」
「以天為紙,書畫琳琅於青箋;將雲擬水,魚蟹遊行於碧波」,是曹氏風箏動態美的精髓所在。
在製作上,曹式風箏是一門綜合藝術。通過扎、糊、繪、放四個工藝流程,最終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扎」就是製作風箏的骨架,這是決定一隻風箏好壞的關鍵。曹式風箏的骨架主要是用竹子製作的,首先要將竹子劈成條,刮成所需要的厚度,然後經過烤制使其變形彎曲,成為風箏所需要的形狀。曹式歌訣中「汗不去透形必還」,意思是說加熱時要把竹子的油烤出來,這樣涼了之後就不容易變形了。然後是扎,就是將不同部位的竹條以線繩捆紮組裝起來,達到「中正平直」,兩邊對稱,這樣當風箏受風時才能維持平衡,順利飛翔。
「糊」就是用紙或絹將風箏骨架糊起來,要自然、平整、隨形,不能鬆懈、皺巴。歌訣中講到「保穩全靠紙不松」,就是這個意思。糊軟翅風箏時尤其要注意兩邊要完全對稱,糊時要用線牽著膀梢,糊好後才能剪斷,而且要把畫面翻過去平放在桌子上,把塗勻膠的骨架放在畫面上,平整地粘好。
「繪」是表現風箏形象的重要一環。除模擬風箏之外,所表現的都是吉祥如意的題材,以表達人們祈福,盼望美好的願望。繪畫時須領會畫訣含義遵循「繁而不煩,艷而不厭」的原則,使畫面達到色彩明快,對比強烈,主題鮮明。此外,在繪畫時還要注意色彩不宜太厚,否則會影響風箏泄風,導致放飛效果不好。
「放」,顧名思義,製作風箏就是為了放飛。一隻好的風箏不僅扎糊繪畫要好,還得經得起放飛的檢驗,表現出遠觀效果。所以說在放飛上也要有一定的技巧。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就有一段放風箏的描寫,「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來……」「黛玉見風力緊了,過去將繩子一松,只聽『豁喇喇』一陣響,登時線盡,風箏隨風去了。」
北方人喜歡燕子,稱它為喜鳥,所以曹式風箏以沙燕居多。曹氏沙燕很好地結合了軟硬兩種結構的特點,大風小風往來自由。曹氏風箏用擬人手法創造的燕子家族頗為有趣:肥燕、瘦燕、幼燕、雛燕、對燕、半瘦燕,不僅形似,更追求神似,例如,要使燕子表現出像人一樣地喜形於色,則必須要把握「眉上軒,見喜顏;嘴上翹,定是笑」的畫法。此外,每一式沙燕風箏上還布滿蝙蝠、蝴蝶、牡丹、貓、蝶、魚等吉祥圖案,各有千秋。例如,「蛺蝶尋芳」和「百蝠駢臻」是用蝙蝠拼成桃花和柳葉的形狀,布滿風箏的全身,象徵濃濃春意;「四世同堂」則在風箏的兩翼畫上兩隻大獅子,在剪刀尾巴上畫上兩隻小獅子,取「獅」與「世」的諧音討個吉祥。
北京「風箏孔」
作為曹式風箏的傳人之一,孔祥澤老爺子已屆耄耋之年。據其子孔令民介紹,1943年,父親孔祥澤在大學中學習雕塑時,曾幫助日本籍美術教授高見嘉十工作,偶然得以見到曹雪芹遺著《廢藝齋集稿》。集稿共八卷,每卷講一兩種「鰥寡孤獨而無告者」用以謀生的手藝。《南鷂北鳶考工志》是第二卷,曹雪芹在此書中介紹了數十種風箏的扎製圖式、口訣以及風箏的放飛技巧。
書是日本人金田高價在中國購得的,金田珍視此書,不允許拍照,孔祥澤只能抄錄文字,摹繪圖樣。一個月後,還沒有全部抄完,手稿就被主人攜往日本,從此再無下落。
「要時刻自省我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設想——實現曹雪芹的遺願,為廢疾無告者謀求以藝自養之道。」孔祥澤感言。
上世紀70年代末,插隊回來的孔令民協助社隊辦了個風箏廠,70多人,大部分是殘疾人,為弘揚曹先生的思想做了一件實事。孔炳彰是孔家的第三代,從小就受熏陶,對風箏很感興趣。大學畢業後,表示想學風箏製作,這讓父親孔令民和爺爺孔祥澤十分高興。從素描開始學起,這個年輕人踏踏實實鑽研曹式風箏藝術,進步很快。「現在他的風箏製作水平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我了。我們考慮合適的時候讓他進入美術院校學習,進一步提高藝術修養。」 孔令民說。天津的「風箏魏」
在天津,提起「風箏魏」的風箏,可說是家喻戶曉,號稱天津民間手工藝一絕。它的創始人,就是享譽中外的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1872-1961年)。
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鋪當學徒,對扎風箏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對飛禽和飛蟲的飛翔姿態的反覆研究,他一改以往風箏以硬翅為主的風格,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風箏。這種風箏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摺疊後放在一個小信封里,便於收藏和攜帶;並在風箏著色上吸收了我國古建築中的彩繪技法,使風箏更富有民族特色。他一生從事風箏製作,苦心鑽研,大膽創新,一生研製風箏200餘種,「風箏魏」的稱號也就由此而來。
以「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細。箏面大多用絲綢,輕而結實,骨架選用質地細密、節長、彈性大的毛竹,用料十分考究,造型美觀,彩繪精美,放飛晴空令人賞心悅目,又可放於室內以供觀賞,是民間工藝的珍品。「魏記」風箏曾在1914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和獎狀,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魏元泰逝世以後,魏慎行、魏永昌、魏永珍、魏國秋等幾代傳人繼承家業,研製風箏,使「風箏魏」為代表的天津風箏的民間工藝不斷發展。他們傳授技藝,幫助楊柳青鎮建起了天津風箏廠,產品遠銷國外。1983年魏永昌還應邀去法國傳藝、培訓,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傑出貢獻。(張東偉)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推薦閱讀:
※世間「風箏」多是相似的命運
※《風箏》大結局:"業餘"導演教你如何用步槍自殺
※矛盾的《風箏》
※局長說 | 湯勇:好校長善於「放風箏」
※男人是風箏 ----劉墉《愛是尋找》
TAG: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