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讓你搞懂「歷史必然性」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夏、商、周這三個朝代屬於「奴隸制社會」,而從秦朝到清朝這段漫長的歷史,屬於「封建制社會」。

其實,這個「奴隸制社會」和「封建制社會」,是現在的學者為了來做的分類,好比我們在討論一個班級的時候,可以把所有學生按照成績分成「優等生」、「中等生」、「落後生」,也可以按照性別分成「男生」、「女生」,怎麼劃分都可以,就看你想以什麼角度來分析這群同學了。

我們對歷史的劃分理論上有無數種方式。而課本這樣劃分的思路,是來自於馬克思主義。它研究社會的思路很有意思,認為在一個社會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說白了,就是物資、錢。只要研究好經濟問題,就可以把握一個社會的本質。

這麼說很有道理。

舉個例子:為什麼中學生要聽父母的話?為什麼家裡的大事小情,最後都是父母說了算?

根本原因就是經濟基礎。說白了,這是因為家裡的錢都是父母賺的。

中學生一怒之下可以選擇離家出走!但是跑出家門才會發現,接下來自己吃什麼?住哪裡呢?晃蕩了幾天,饑寒交迫,最後還是得回家。

而當自己工作後經濟獨立了,這個時候家長再強施威嚴就不好用了,因為完全可以租房,搬出去住,這時候家長就束手無策了。

經濟在家庭事務中起到最關鍵的作用,大到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剛才說馬克思注重研究經濟,其實更嚴格的說法,應該說成它注重的是「生產關係」。這個「生產關係」通俗的說,有兩點:

一,這個社會的財富都是誰生產的。

二,這些財富的大部分都被誰花了(也就是這個社會裡誰最有錢)。

如果這兩者不是同一個人,那麼前者就是被剝削階級,後者就是剝削階級。

比如從秦到清這段時間,中國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業,主要的勞動力是農民。最有錢的人是收地租的大地主。所以課本把這段歷史劃分為「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的兩個階級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

到了近現代,工業發達了,工業生產的財富大過農業,農業生產也要全面依賴工業機器。在這樣的社會裡,主要的勞動力是工人,最有錢的是工廠主和大商人。這樣的社會,就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要的兩個階級是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

馬克思的終極理想之一,就是把上述兩種人變成同一種人,即誰生產了財富,誰就應該最有錢。這樣就沒有階級矛盾,社會也更公平了。所以,等什麼時候能看到勞動者——農民、工人、服務人員、醫生、老師、程序員等——他們成了這個社會上最富裕的一群人,這個社會就接近馬克思的理想社會了。

按照剛才說的思路,可以知道奴隸制社會的特點:社會財富都是奴隸生產的,生產出來的財富都由奴隸主來享受。

如果說一個社會存在奴隸,但是奴隸生產的財富在社會裡所佔的比重不大,但這樣的社會就不屬於奴隸制社會。

比如清朝電視劇里常有這樣的情節:皇帝下命令,把犯罪的大臣全家「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寧古塔」位於今天的黑龍江省,是清朝北方的邊疆。「披甲人」是當時駐守在邊疆的士兵。這些士兵平時除了軍事訓練外,還要從事農業生產,種糧食給自己吃。那些倒霉的大臣,就要到黑龍江去給披甲人當奴隸,可以被隨便打殺役使,這說明清朝仍舊有奴隸。可是因為整個清朝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都是普通農民生產的,所以我們不能說清朝是奴隸制社會。

再比如,中國古代的丫環、家丁地位也近似於奴隸。可以被主人任意買賣,甚至可以被打罵致死。但是這些家奴不負責農業生產,整個國家沒了他們經濟也不會崩潰,所以我們也不能說,使用家奴的時代就是奴隸社會。

所以,中國歷史上的「奴隸制社會」只限於夏、商、西周三朝。

為什麼只有這三個朝代是奴隸制社會呢?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個時候部落戰爭頻繁。

戰爭會有俘虜,該怎麼處置俘虜才會讓本族人的利益最大化呢?那個年代可不講什麼人權,什麼同情心,對於俘虜最好的辦法就是「物盡其用」,盡最的大可能奴役他們,讓他們過最差的生活,干最苦最累的活,榨乾他們身上最後一點價值。這就是奴隸的真實生存狀況。

夏朝是部落組成的聯盟,商朝和夏朝類似,商王也類似於部落盟主。夏、商兩朝的君主只是名義上的中華領袖,實際上只能控制本部落,控制不了其他部落。在時期中,部落和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所以產生了相當數量的奴隸。

奴隸制是在西周時期慢慢消失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周王室對天下的控制能力變強了。

這是因為,國家的經濟實力越強,所能贍養的官僚越多,它能直接控制的領土也就越大。

從夏朝到西周,這幾百年的世界裡,中國的經濟水平提升了不少,周王室開始真正控制整個中國地區了。周朝以後,中國不再有頻繁的部落戰爭,俘虜戰俘的機會變少了。

奴隸制消失的另一個原因是,成本太高。畢竟奴隸是被迫幹活的,他們幹活沒有積極性,一有機會就會偷懶、破壞生產、逃跑、甚至造反。奴隸主還要拿出很多人力物力監管。相反,如果能給奴隸一些物質獎勵,事情就好辦了。

比如給奴隸一些人身權利,告訴奴隸,好好工作,每個月交足了稅款後,剩下的錢就都是自己的了。奴隸們發現,幹活不光是為了奴隸主,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能過得更好一些,於是不僅不會逃跑,勞動的積極性反而更高了。

這個模式,就是從西周開始實行的農奴制。農奴是介於奴隸和農民之間的一種身份,比奴隸強的地方,在於能有自己的財產。比農民差的地方,主要是在人身權利上,因為農奴仍舊是貴族的私人財產,可以被領主隨意買賣。並且農奴只能種領主的地,他要是想去經商,或者想給別的領主種地,這都是不行的。

再後來,貴族們發現農奴制還是成本太高——農奴是貴族的私人財產,不許自己亂跑,所以貴族還是得雇一群人去看著農奴。於是他們關鍵不是佔有勞動者的人身,而是直接佔有土地——在農業社會裡,離開土地什麼都幹不了。

所以之後的貴族們乾脆不管農奴給誰打工了,而是直接霸佔土地,規定誰在我的土地上種田,誰就得給我交地租。這樣,貴族就變成了地主。這就是從秦朝開始的「地主—農民」的生產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封建社會」了(課本上的「封建社會」和學術界慣常使用的「封建社會」並不是一個意思。學術界所說的「封建社會」一般指 「分封制社會」。

從「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的演變,對於勞動者和享樂者來說是一個雙贏的變化。

對於勞動者來說,從奴隸變成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身權利有保障了,甚至還有希望發財買地、讀書當官、進入上層社會,自己也有希望變成享樂者。

對於享樂者來說,他們不用再花大筆的錢僱人監管奴隸,不用再擔心奴隸破壞生產,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單位勞動者生產的財富變多了,享樂者們能夠徵收到的財富也多了,享樂者變得更加富有了。

既然從「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的變化對大家都有好處,那有什麼理由不實行呢?所以,這樣的這個變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些聰明的古人率先發現了這一變化的好處,力排眾議、全力實施,天長日久,其他古人見到這麼做的好處,自然群起效仿,最後就發生整個社會的變革了。

大家經常可以聽到兩句話,「歷史的趨勢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和「歷史必然性」。我們回顧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變遷過程,就會發現這樣的變化是必然會發生的。而這種變化,自然是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推薦閱讀:

這個世界上或者歷史長河中有哪些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的事情?
王家范丨明清易代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民間打假走向黑社會的必然性

TAG:歷史 | 一件事 | 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