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之疑問
----摘自徐建順教授《吟誦與教育》
吟誦既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一部分,那麼整個傳統文化教育的格局境界,對於吟誦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吟誦教育做不好,傳統文化教育會受影響。傳統文化教育做不好,吟誦教育也同樣做不好。
關於傳統文化教育,我經驗不多,只能說說簡單的想法,定有不妥之處,願與大家共討論。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在最近幾年關於教育的各種調查中,對教育不滿意的人經常都在半數以上,甚至達到九成以上,而說滿意的人寥寥無幾。這真是一件令人不寒而慄的事情。教育是我們的未來,每個家庭的未來、每個人的未來。我們不能一面努力工作學習,一面想著一個迷茫的未來。甚至在對學生的調查中,也有至少半數的學生對於教育能帶給自己美好的人生表示不再相信。不是說知識改變命運嗎?又說教育改變命運,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這些話了。教育是我們中國人現在最該關心的事情之一,因為它不僅是未來,而且是人的未來。經濟問題、環保問題等等,都牽涉到未來,但教育是人的未來,未來畢竟是靠人來創造的。你給未來留下財富,留下潔凈的天空和發達的知識,可是那未來的人不長進,不還是白搭嗎?而就算沒有財富、沒有條件,只要有人,有優秀的人,就有希望。
大多數人都不滿意的教育是不可能持久的。我們的政府一直在做教育改革,三十年來,我們的教育的確改變了很多,變好的地方很多,但是,批評的聲音也更大了。教育改革沒有成功,這是連籌劃教育政策的教育專家們也承認的事情。但是,怎麼辦呢?批評容易建議難。這年頭,誰都可以罵兩句教育,就像誰都可以罵兩句中國足球一樣,而且怎麼罵怎麼有。可是,提出一點可行的改革辦法就難了。這些教育的問題,政府都知道,教育專家也知道,老百姓也知道,就連學生也知道,可是,大家還是在這麼做,可見,不是沒有心改革,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改革,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路。
我也不知道正確的路在哪裡,但是我有個大概的方向。
我想未來的成功的中國教育,能夠讓大多數中國的家長、中國的老師和學生滿意的教育,一定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
在中國辦教育,畢竟是中國的教育,中國人的教育。中國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的獨特性,以及這些獨特性的高妙之處,都決定了中國的教育不能忽略中國性。現在在中國的大地上,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教育模式。最大的一塊當然是體制教育,這裡面有公辦的學校也有民辦的學校,但是教育模式都是一樣的,都是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模式進行的,我們叫體制教育。這個體制教育,表面上說是學習西方的模式,實際上是從德國變英國變蘇聯變日本變美國的多種模式的混搭,所以是亂的,甚至可以說其實質是中國人自己在幾十年前硬造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成分微乎其微。以體制教育為核心,向三個方向延展,有各種各樣的教育活躍於中國大地上。在它的前方,是各種專業培訓、課外補習班等等,這些都是對體制教育仍不滿足而生髮出來的教育。他們比體制教育跑得還快還遠。不過補充說一句,裡面自覺自愿、乘興而來、樂在其中的,好像沒有。問他們,他們都說是被社會逼的。在體制教育的左邊,有很多是更西式的教育,他們都是從西方直接引進的某種教育模式或者教育理念,比如蒙台梭利學校,可能比較有名,很多人都知道,其實還有很多,像華德福、皮亞傑、瑞吉歐,還有兒童閱讀派,這是在體制學校推廣兒童閱讀教育的。在體制學校的右邊,是正在興起的國學私塾、書院、學堂等等,這些都是學習中國傳統教育的。在吟誦學習班上,三類老師都有,因為大家都要學吟誦。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地學習,下課就辯論,因為他們的教育觀經常是水火不容。
我感覺,這三種老師都是真心愛孩子、愛教育的。是的,來學吟誦的老師都是真心想辦好教育才來的。可是,這樣的三種教育恐怕都很難成為未來中國的成功的教育,因為他們都沒有讓大多數人滿意。學西方的太忽略中國傳統,而學中國傳統的又太忽略現代世界。體制教育是中不中西不西。在民意調查中,大多數中國人都希望教育是中西結合的。這個中西結合才是未來之路。我們現在為什麼結合不起來,你看做西式教育的和做中式教育的要吵架,而號稱要結合兩者的體制教育實際上哪邊也沒做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還是太不了解真正的西方教育,也太不了解真正的中國傳統教育了。我寫過《我所了解的中國古代教育》,梳理了一下我們通過採錄和文獻研究得到的印象,總的來說,古代教育的很多方法都對今天的教育有借鑒作用,尤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而在此之前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澄清,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這個問題好像大家都清楚,至少每個人心中都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認識,然後有的人批判,有的人擁護,有的人漠然。在不同態度的背後,也許並不是世界觀的差異,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本身認識的差異吧。
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樣的呢?我想從朱翔非老師的一個追問開始。
朱翔非老師追問的是所有在做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問題是:大家是按照什麼標準來做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或者說,大家要把學生教育成什麼樣的人,這個典範是什麼樣的?當然,大家各有答案。但既然是追問,就要繼續問下去。朱老師還要繼續問:為什麼這個教育的典範是清末的形象呢?
可能有人不服氣:我們沒有以清末為目標。但是看看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傳統文化教育:讀經、弟子規、武術、琴棋書畫、農耕……清末儒學教育難道不就是這樣的嗎?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清末儒學教育沒有做過的事情?教西方科學、學英語?清末也做了。……好像沒有。
朱老師繼續追問:我們哪一點比得上清末?讀經,背過二十萬字,這個標準,在清末,沒有進考場的資格,更不用說做秀才了,舉人進士更是天方夜譚。明清科舉考八股文,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中隨便抽一句做題目,就要作篇八股文的。所以應試儒生必須背過四書五經及其注釋。四書五經(十三經)正文就六十四萬字。其他勿論。清末儒生是有幾百萬字在肚裡的。現在,能達到二十萬字標準的都鳳毛麟角,怎麼比?
弟子規?比禮教?誰敢說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將比清末儒士更懂禮?
比義理?我們這些半路出家的人,讓學生自學去參透義理,在沒有國學大師,有文無獻的時代里,教育出來的學生會更懂義理?
比天文曆法知識?比中醫?比武術?那是中國武術的最高峰,現在想找個正宗練武術的都難。比書法?我們的學生將比清末儒士寫字更好?比古琴?比國畫?比科學?拼得過李政道楊振寧?到底我們的學生什麼會比清末儒生強?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白,什麼也比不上,而且差很遠。
可是,國學就是在清末亡的。亡在那一代人手上。我們向他們學習,還差很遠比不上,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我覺得朱老師的追問很有力,很讓人警醒。我們現在的私塾,還有體制學校學傳統文化的時候,從教室環境到衣著打扮,從教師神態到教材、教法、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全都深深打著清末的烙印。
這當然不能怪我們。因為我們這代人,從小看的是魯迅,是巴金,印象中的傳統文人就是孔乙己的樣子,後來改革開放了,又看胡適,看梁啟超,看周作人,看王國維,看梁漱溟,印象中的傳統文化就是「民國范兒」。等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時,就自然把當年被批判的東西翻過來當正品,以為這就是傳統文化。「五四」誤人之深,一至於斯!
清末當然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正宗。朱翔非老師在我們首都師範大學做過一個講座,題目是《通往國學的三重門》,是說要認識真正的國學,需要穿過三重門的。一重門是「文革」,它打掉了我們的勇氣,一重門是「五四」,它誤導了我們的理性,一重門是清朝,它化解了我們的道統。中國傳統文化之毀壞,實自清朝始。
朱老師是錢穆先生再傳弟子,這個觀點原是錢穆先生力主的。有人說這是同盟會「驅除韃虜」意識的餘緒,不足為論。可是錢先生直至1980年代還在堅持此論,難道此時還有什麼政治需求?
為什麼說清朝化解了我們的道統?別的且不說,單說《四庫全書》。乾隆皇帝為編《四庫全書》多次下旨,開始說搜集民間書籍,後來說所有獻書中有犯禁的書的一律無罪,且有表彰,再後說如藏匿則必治罪,恩威並施,至此,民間只得全面獻書,感覺書中有犯忌的地方的,為免遭害,一般乾脆把書燒掉。中國各地經營數百年上千年的私人藏書樓從此一蹶不振,除了最普通的書尚在民間流通之外,各種善本孤本之倖存者,齊匯朝廷。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焚書就此上演。
《四庫全書》共存書3475部,79070卷,但另有《四庫全書存目》一書,記載著書名和簡介,共6766部,93556卷,比存書還多。這些書,多是被朝廷銷毀的。另外,還有連個名字都沒留下來的書,有多少?不知道。還有在民間因怕事就直接銷毀了的,有多少?不知道。有多位學者對此做過專門研究,從各地搜書記錄的蛛絲馬跡來看,《四庫全書》銷毀的書應在其存書的十倍左右!中國圖書文獻的一次大災難!
然而災難之深還不僅在此。關鍵是,留下來的書多被篡改。改到什麼程度?連杜甫的某些詩都被禁毀,連宋詞都被刪改。比如我們熟悉的岳飛的《滿江紅》「壯士飢餐胡虜肉」,被改成「壯士飢餐飛食肉」,莫名其妙。所有有關滿清的、後金的、女真的、胡虜的,皆被美化,所有漢人抗擊侵略的,皆被醜化或者乾脆消失(比如袁可立被消失,袁崇煥被竄改),還有所有儒士、壯士、志士,維護道統、反抗皇權軍閥、與惡勢力做殊死搏鬥的,都盡量被淡化,或者消失,所有奴性的人物、故事,都被盡量放大,或者乾脆把壯士志士改寫成奴才。
任松如先生說:
吾國王者專斷,以乾隆為極致。其於四庫書,直以天祿、石渠為腹誹偶語者之死所,不僅欲以天子黜陟生殺之權,行仲尼褒貶筆削之事已也。刪改之橫,製作之濫,挑剔之刻,播弄之毒,誘惑之巧,搜索之嚴,焚毀之繁多,誅戮之慘酷,鏟毀鑿仆之殆遍,摧殘文獻,皆振古所絕無。(《四庫全書答問》)
章太炎先生說:
乾隆焚書,其陰騭不後於秦也。群之大者,在建國家、辯種族,……言語、風俗、歷史,三者喪一,其植不萌。俄羅斯滅波蘭易其語言,突厥滅東羅馬而變其風俗,滿洲滅中國而毀其歷史。自歷史毀,明之遺緒,滿洲之穢德,後世不聞,斯非以遏吾民之發奮自立,且絕其由櫱邪?自是以後,掌故之守,五史之錄,崇其諛佞,獎褒虛美,專以駕言狂曜,使莫能罪狀己以階革命。偉哉,夫帝王南面之術,固騭於秦哉!(《哀焚書》)
魯迅先生說得更清楚: 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內廷,還頒之文風較盛之處,使天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裡面,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我們不但可以見到那策略的博大和惡辣,並且還能夠明白我們怎樣受異族主子的馴擾,以及遺留至今的奴性的由來的罷。 」(《病後雜談之餘——關於「舒憤懣」》)
沒有了原始的文字記錄,我們的歷史成為了「暫時坐穩了奴隸的時代與想做奴隸都不得的時代」的交替史,我們的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黑暗、最戰亂、最專制、最落後、最貧窮的地方,我們中國人成為了最愚昧、最低俗、最自私、最保守、最骯髒、最一盤散沙的民族。這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印象。我們還把這個印象告訴外國人,和我們的後人。
前面說過,文化傳承要靠「文」與「獻」,這就是「文」在清朝的命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焚書」。「獻」呢?他們的命運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坑儒」!乾隆一朝的文字獄是此前三千年歷史文字獄的總和的兩倍還多!而文字獄一直是清朝各位皇帝們的嗜好。文化畢竟是靠人傳承的,毀掉一個文化的最好辦法就是殺掉傳承這個文化的人。清朝殺掉了儒士中的精英,把那些最傑出、最智慧、最有道統傳承、最有骨氣抗爭的人,幾乎都殺掉了。剩下的,已不足論。
然後拉攏庸者弱者糊塗者,樹奴才典範,詭稱此為士范師範人范世范,詭稱這就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
「五四」罵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的傳統文化,反的「封建」就是這樣的「封建」。所以魯迅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罵得很對的。
而滿清為維護統治,提心弔膽陰險毒辣兩百六十年,最終還是落得全族覆沒的下場。現在,會說滿語的滿族已不足百人,而且都是老人。語言不在,焉論其他?滿族已名存實亡!
今天,在大力推廣傳統文化的人中,有很多滿族人。我自己也有四分之一的滿族血統,我的身份證上的民族成分是滿族。我的很多朋友是滿族人。我對滿族還是感情很深的,但我不談復興滿族文化,因為現在有更迫切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不是民族文化層面上的事情,而是人性和獸性之爭層面上的事情。中國傳統文化,屬於全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但凡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就是中國人。滿族人首先也是中國人。滿清統治者違背道統,一味逞凶,又做賊心虛,以錯掩錯,他們不是中國人,是胡虜!違背道統的事,已經給漢族和滿族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決不可再做了。
所以做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繞過清朝,去尋找真正的道統。以前有個詞,叫「封建衛道士」,是絕對的貶義詞,因為那指的是清朝的所謂「道統」。今天我要把「封建」二字去掉(因為中國沒有封建社會啊),鼓足勇氣去做一名「衛道士」,一名儒士,去求那真正的「道」。
教育的內容,應該是文化。沒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就不會有良好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現在對傳統文化教育的很多爭論,其根源都在於對傳統文化本身的理解有異。尤其是那些對傳統文化教育心存疑慮的,一定是對傳統文化本身心存疑慮。所以我要說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還是要從傳統文化是怎樣的說起。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還只能在史實的澄清中實現。
中國正史觀
摘自徐建順教授《吟誦與教育》
中國的道統,始自黃帝。現在的中國歷史書,多從盤古開天地說起。盤古和華夏沒關係,他是瑤族的神,到三國時始被漢人記錄,所以瑤族人多姓盤。現在的中國歷史書,又或從元謀人講起,元謀人和我們是否一個種還不知道呢。女媧、夸父,這是華夏的神,但難稽考。仰韶、半坡,這是中國文明,但與華夏的關係難定。華夏一支,最早出現的一個名字叫「有巢氏」,是他教人民巢居,然後是燧人氏,他教人民熟食,然後是伏羲氏,他教人民計算和記事,然後是神農氏,他教人民農耕。神農氏之後就是黃帝軒轅氏。
有人說,這些都是神話傳說,意思就是不是史實。這樣說的人,一定要追本溯源,想想自己的這個觀點是從哪裡來的。一定是從課本或者近百年的歷史學家那裡來的。我寫過一篇文章,叫《讀錢穆,學歷史:歷史不是黑斯垂》。近百年的歷史學家,除了錢穆先生等少數外,都是黑斯垂學家,不是歷史學家。而且,近百年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個黑斯垂學派,叫疑古學派,就是對整個中國歷史表示懷疑,對上古史直接否定。凡說上古史就是神話的,請看李學勤先生的《走出疑古時代》一書,並請關注出土文物與古代文明研究的前沿成果。中國的上古史基本上是信史啊。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古希臘不同,對待歷史記錄的態度不同。他們的歷史是神話,不代表我們的也都是神話啊。
《史記》開篇即是「五帝本紀」,第一位是黃帝,此前不錄。為什麼呢?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由此可知,以黃帝為華夏文明之開端,是百家的共同主張,也是兩千年的文化傳統。此中必有道理。看「黃帝本紀」: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一生,始終愛民為民,鞠躬盡瘁,這就是原因。我們中國人不怎麼崇拜英雄,而是敬重聖賢。其他很多民族都喜歡英雄,所謂英雄,必有武力,強大而英明,在這背後,還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競爭觀念。中國人敬重聖賢,聖賢不以武力壓眾,而是躬身為民,以德服人。有巢、燧人、伏羲、神農等氏,雖對華夏有重大貢獻,但未能做到這點(「神農氏弗能征」),所以不能算作華夏文化精神的開端。是黃帝樹立起了華夏文化精神的最核心理念,那就是:
以人為本。
在上古漢語中,「人」、「民」相通,都是「人」的意思。「以人為本」,就是不以「神」為本,不以「利」(動物性)為本,不在「人」的上面再加任何的東西,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人」而存在,哪怕是「客觀規律」,哪怕是「法律」,哪怕是「真理」,哪怕是「天命」,都不可以超越「人」而高高在上,更勿論皇權、金錢、武力和慾望了。只有「人」,只有現世現實的「人」是最重要的。
而一旦尊重了「人」,一切就會和諧、和平。《千字文》有這樣幾句描述周朝初期的文明: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西周文武周公之治,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博愛,靠盡心為民。像這樣的一個好時代,不僅是華夏民族和平幸福,連周圍的蠻夷也受到恩惠,連動物也受到恩惠而能夠自由地歌唱和吃草,連植物也得到恩惠可以自由地成長,甚至連無機物都得到恩惠,萬事萬物都和諧相處,賴及萬方。
把這樣的描述,和西方經典對盛世的描述比照一下,就可以看出差異。西方經典更多突出的是武力、富裕和秩序。哪怕跟《馬可波羅遊記》中對元朝的描述對比一下也可以明白這個差異。
可能有人會說,這都是後世儒家的牽強附會,復古主義的夢話。前面說了,說這樣話的人請去看《走出疑古時代》。但退一步說,假設這些真的是後世儒家的附會編織,那也是一種美好的文化精神,美好的歷史觀。現在某些中國歷史類的書,包括一些學術專著,包括《百家講壇》的某些節目,是有野史一定不用正史,有功利的歷史一定不用仁義的歷史的。把中國歷史說成是一套陰謀詭計的歷史,不管是什麼人,都要把他的所作所為說成是某種功名富貴的慾望,或者某種為了生存的無奈。只要在高尚的背後挖出了卑微自私,就大講特講,心中暗暗得意。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比如我見到有講夏朝的建立時,棄《尚書》《孟子》《史記》的記載不用,而獨用《竹書紀年》說「啟殺伯益」的。且不論《竹書紀年》早已不傳,今天的版本只是輯佚,無一句明確可靠,也不論《竹書紀年》孤證不立,就算真的是啟殺伯益而建立的夏朝,那麼夏朝卑鄙開國,也應該是一個被唾罵的朝代,然而題目卻堂而皇之地叫「上古文明」,好像我們的文明就是這麼弱肉強食,這麼卑鄙無恥,這到底在向孩子們傳達什麼樣的文化精神?如果夏朝真是這樣,應該說:那不是中國文明,而是中國野蠻!但是現在某些學者是津津樂道於把中國文明歪曲成中國野蠻的,更可怕的是然後說這就是中國的文明。
是黃帝確立了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所以他是華夏的始祖。有了華夏的精神,始有華夏人,不是有華夏的血緣就有華夏人的。這種精神在中國代代相傳,期間當然也有曲折,也有變化。到了春秋時期,這時禮崩樂壞,諸侯爭霸,一時弱肉強食之事皆是,追名逐利之論大起,眼看中國文化精神就要淪陷,此時而有孔子出現。
孔子一生做了很多事,大家都知道。到了晚年,他更奮餘勇而作《春秋》。《春秋》這部書,記載了春秋時期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表面看是一部史書,實際上不那麼簡單。當時各國都有史官,記錄下來的史書都叫《史記》。魯國也有史官,代代作魯國的《史記》。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位民間人士,孔子為什麼要代政府重修歷史呢?孔子更派弟子子夏遠赴周都抄回周王朝的《史記》,所以《春秋》里不僅記了魯國的事,也記載了整個「天下」的事情,這又是為什麼呢?孔子到底對以前的史書有什麼不滿意呢?
《春秋》後世主要傳了三脈: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主要是史實,《公羊傳》和《穀梁傳》是從子夏那裡傳下來的,都是傳的「春秋大義」。孔子作《春秋》,更主要是著眼於史實之上的「大義」。孔子在《春秋》中,把各路諸侯都評論了一遍,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該痛罵的痛罵,表揚的少痛罵的多啊。這樣一來,孔子就在中國樹立起了一個「道統」,並把它的地位放在「政統」之上。這一點太重要了。
「道統」是什麼?就是自黃帝以來推崇的中國文化精神正宗的傳承。在孔子之前,「道統」跟「政統」是合一的。自黃帝開始,天下最高精神典範,就是天子。這個傳統到夏啟之後,開始模糊。夏商周三朝,有的天子好有的天子孬,好天子如周文王周武王,自不必說;壞天子如桀紂,那怎麼辦呢?理論上還是天下精神典範。要批評天子,是沒有依據的。所以武王伐紂,伯夷叔齊攔馬而諫,說臣不可伐君,武王也很無奈,因為他的行為在當時的確是不太占理的。伯夷叔齊自然是君子,這個天下皆知,所以他們不是從利害的角度來勸說武王的,而是從「大道」的角度來死諫的,武王伐紂,以臣伐君,憑什麼道理這麼做呢?這是迴避不開的一個難題。
到了春秋時代,物慾橫流,所謂春秋無義戰,都打著道義的名號,撈自己的利益好處,哪裡有天下精神道德典範的天子、國君?在這種情況下,若還不說清楚這個問題,天下的道義都將被虛偽的名號淹沒了。孔子奮起「道義」大旗,以「大道」的標準,評判各國國君、大夫、人物,從此中國就明確有了一個「道統」,這個「道統」更在「政統」之上。從此中國的儒士就在皇帝、權貴、富豪、軍閥,在所有世俗勢力的面前,挺直了腰桿,昂起了頭顱,他們不再以世俗勢力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精神典範,有高高在上的「道統」,有他們自己的「王」,那就是「素王」孔子。
我們都看到了臣民向皇帝磕頭,山呼萬歲,以為中國就是皇帝專制,臣民都是奴才,錯了,那是表面現象。您沒有看到那些強項令,那些死諫的大臣,那些罵皇帝的文人,那些寧死不屈的志士。要是沒有那些人,中國的歷史會成什麼樣?那些人就是魯迅所說的「中國的脊樑」。是什麼力量支撐著那些人?他們憑什麼堅信自己是對的?因為「道統」!因為孔子已經在春秋時期就賦予了全體儒士這個權杖,他們是求道傳道行道的人,他們按照「大道」的標準經營天下,監督和控制「政統」,他們要為天下人負責,所以張載說「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儒士的使命。
古人曾說,天不生孔子,如萬古長夜。這話現在可以理解了。就是這個意思。沒有「道統」的中國,是黑暗的中國。孔子的出現,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中國,照亮歷史,照亮未來。從此中國才是文明的中國、美麗的中國、人性的中國,才是我們可愛的祖國。
黃帝所創始、孔子所確立的「道統」,也就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基本理念,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我想還是這四個字:以人為本,或者叫人本,或者叫民本,上古「人」「民」是相通的。
以人為本,就意味著不是以「人」以外的任何東西為本。一個一個地說。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性為本,不以動物性為本,儒家特彆強調人和動物的區別。人和動物到底區別在哪裡呢?西方人說思維、概念、對象性、使用工具等等,儒家不說這些,儒家談為誰工作為誰付出為誰活著。比如「孝」是儒家教育的起點,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所有動物都做不到的。動物只有養育後代的本能,沒有反哺父母的行為。動物的舐犢情深,比之人類並不遜色。我們看探索頻道那些動物節目就常能看到,動物的愛子護子的行為,有時真是催人淚下。但是,從沒有反哺父母的。幼仔長大,就自然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甚至跟父母競爭。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人和動物不同。人必須時刻牢記自己是人,不是動物。
世界上的民間故事都是相通的,民族學把這些故事分為很多類。其中有一個故事也是很多民族都有的。說的是以前,有個民族的習慣,是年老的人就要被殺掉或者遺棄。有一個年輕人,他不願意遺棄自己的父母,就偷偷把父母藏了起來。後來民族遇到了困難,國王下令誰要是能解決這個困難,就給他什麼獎賞。年輕人回去詢問父母,父母告訴了他應該怎麼辦,於是他解決了困難。國王要獎賞他,他不要,說那都是我父母的功勞,就給國王講了自己的故事。國王終於明白了,老人是有用的,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於是下令,從此不再遺棄老人。這個故事很多民族都有,說明我們人類經歷過那麼一個轉折,就是從遺棄沒有用的人,到不能拋棄任何一個人。而這,是從孝敬自己的父母開始的。就是在那一天,我們可以稱為「人類」了。
為什麼我們稱為「人類」?你看所有的動物物種都不稱「類」。有「魚類」「鳥類」,那是總稱,可沒有「黃花魚類」「雷鳥類」這樣的稱呼。可是人作為一個物種(不是綱目屬),卻稱為「類」,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唯一以「類」的形式生活的動物。這話是馬克思說的。請看他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人類」從來不是以個體的力量在對付大自然,總是以「類」的力量在生活。一個動物,它為其他動物勞動付出的情況有哪些?一般就是三種:生育後代、為種群做點貢獻(比如牛群遇到獅子會圍成圈把小牛圍在中間),還有就是共生現象。人呢?斯蒂格里茨在他的《經濟學》中舉了福特汽車的例子。他說生產一輛福特汽車,需要16個國家的企業參與,比如日本提供輪胎,英國負責廣告,等等。好了,我們再想想,日本生產輪胎,又有多少國家的工人參與?這些人要吃飯吧,要穿衣吧,這些東西的生產又有多少人參與?這些人會生產,是誰教的呢?又是誰教會他們讀書寫字學習?是誰提供的知識,是誰提供的環境?如此追溯下去,一輛福特汽車裡到底包含了多少個國家的多少人的勞動?可能全人類都牽扯進去了,甚至連祖先都牽扯進去了。這就是人類的勞動情況,它是一張巨大的細密的網,實際上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勞動最終去了哪裡,誰也不知道自己買來的東西上凝結著多少人的心血。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被這張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不僅僅是一張經濟的網,它更是一張文明和文化的網。所以我們叫做「人類」。所以每一個人都同等重要,不管他社會價值如何,有沒有勞動能力,甚至是一個植物人,只要他是人,他就享有平等的權利,我們不能拋棄任何一個人。因為只要拋棄任何一個人,這個網就被撕開一個口子,我們就要討論誰該被拋棄的問題,誰的價值大誰的價值小的問題,價值大的人有一天也會價值小,那就不再是人間,而是人間地獄了。
這樣就引出了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同生共榮。什麼是「同生共榮」?就是說,我們是一個團體,一起生活,同甘共苦。我有吃的,你就有吃的。我沒有吃的,也不會去搶你的。與之相反的觀念叫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最近央視正在直播《東非動物大遷徙》,我不知道編導當初是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觀眾又都是懷著什麼心理在看這個節目。我看過一次,恰好在播角馬過河。場面非常壯觀,河裡角馬和鱷魚正在殊死搏鬥。就聽前方記者在現場解說道:「角馬為什麼要過河?據說是為了種群的優勝劣汰。」這麼說是可以的。但後面又說:「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也都會面臨過河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要想好,怎樣渡過我們人生中的河!」這就太令我震驚了。我們人類怎能與角馬相比?這個記者到底想表達什麼?難道我們過不去人生中的河就該被社會拋棄嗎?這也是我們人類的優勝劣汰?我們人類,當一個個體過不去河的時候,自有別人來幫他,全社會都要來幫他,這才叫人類社會!你看角馬過河,誰幫過誰?怎麼能這麼說話呢?
那位記者如此說話,反映出了我們現在社會上的一種流行觀念,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美其名曰「競爭」。你看西方經濟學的書,翻看第一頁,就講「資源短缺」和「資源配置」,然後就講競爭和如何應對競爭。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已經成為教育的口號之一。這些思想,在我們古代,在孔子看來,都叫「蠻夷」。
孔子特彆強調「華夷之辨」,就是華夏人和蠻夷人的區別。什麼是華夏人?就是相信「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人們。凡相信這個中國文化精神的人,就是華夏人,不管他是什麼血統,什麼膚色,什麼語言,什麼習俗,無所謂,因為這裡說的理念超越民族!什麼是蠻夷?就是相信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人,哪怕他是正宗華夏人後裔!這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啊,蠻夷是還沒有完全進化到「人」的所謂人種動物。正因為我們中國有這樣一種理念、精神,所以越來越多的各種民族都聚集過來,他們都願意做中國人,中國人就越來越多。儘管有的是一時強大的民族,甚至打敗中國人的民族,也還是覺得這種「人」的理念好過自己的弱肉強食理念,最終還是做了中國人。中國古代文明之偉大,在於它真的是「文明」。中國古代文明之屹立於世界之上,就像燈塔一樣照亮東方。
這種和諧共存的觀念,必然要越出人類的範疇,而遠達萬物。所以「鳴鳳在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在這種觀念下,是不可能有什麼環境問題的,也不會有今天的食品安全問題。剛聽的廣播,說奶粉又出事了,然後有專家出來說:食品安全問題,靠企業家的良心是不可能的,必須要靠完善的法律!我想說,靠法律是不行的,最終還是要靠企業家的良心。他沒有與萬物和諧共生的意識,早晚要出事的。有法律就鑽法律的空子,永遠沒完。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就是說的這個情況。這就需要傳統文化的熏染,所以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才能有恥且格。這種觀念叫「萬物一體」。
因為中國人的「萬物一體」觀,所以中國人尤其是儒士,他會覺得什麼都是跟他的生命相關的。所以古代文人有見花落淚、對月傷心之說。不是說文人酸,瞎浪漫,那是一種真實的生命體驗。看到一片葉子飄落,就像看到自己的生命的凋零。所以漢詩以景言情,「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那種見物心動的感覺,現在很難有了。現在看到落葉,就想到誰來掃地。你就算掌握了詩詞格律,也永遠作不出符合古代「詩」的精神的詩來。現在大批都是這種符合格律的偽詩。「萬物一體」的世界觀,是中國文化精神最基本的觀念之一。
天賦人權、平等民主的口號,在西方是18世紀才明確提出來的,在中國,是早在黃帝時期就提出來了,到孔子就確立了。只是我們的思想和西方有所不同。西方認為平等就是一樣,我們不這麼認為。孔子所說的平等,是差異式平等,意思就是說:適當的差異即平等。男人做男人,女人做女人,這就是平等。君做君臣做臣,這就是平等。若男人女人做一樣的,那反而是不平等,是歧視了。西安交通大學前不久建了一批女廁所,是站式的,說是為了男女平等,這就是個極端的例子。現在我們學校的教育,沒有性別教育,男女都一樣的課程,這是平等嗎?還是歧視?君和臣一樣,這是平等嗎?父和子一樣,這是平等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該怎樣就怎樣,這就是平等。因為,貫穿其中的,不是權力,不是利益,而是大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要是不以禮對臣,臣也可以不以忠事君。所以孟子說武王伐紂:「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道統高高在上,從此解開了伯夷叔齊的難題。《三字經》說:「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才是平等,差異式平等。近些年西方學者也慢慢懂得了這個道理,如薩義德就在提倡這樣的觀點。如此您可以想一想,民主選舉,一人一票,真的平等嗎?
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儒家強調人和動物的區別,認為人天生就是人,人天生就有良心。當然,脫離了人類社會培養出來的「狼孩」是不行的,這裡說的是一般的情況,只要是在人類社會中成長起來的人,就是有良心的,他實際上是知道善惡的,只是有時被蒙蔽,有時自我欺騙。教育就是一個「成人」的事業,把一個孩子教育成一個「人」的過程。所以開發一個人的良心是最根本的事情,即陽明先生所謂「致良知」。
以人為本,就是不以物為本,不以利益為本。所以儒家主張「重義輕利」。孔孟於此言論多矣!《孟子》開篇最為精彩,「王!何必曰利?」「必、曰」兩個入聲字,「利」去聲字,好有力量,一口頂回去。這些都不說了。中國古代重農輕商,一度受到批判,現在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現在企業家遍地,大家都仰視,到處傳授成功經驗,年輕人爭相膜拜學習。那請問屈原算成功嗎?岳飛算成功嗎?杜甫算成功嗎?難道我們大家學秦檜?
全社會公開談利,研究怎樣賺錢,更要命的是以此為標榜,以此為光榮,以此為理想,官員以GDP為升遷的第一指標,企業家是最榮耀的英雄,教育產業化,上課成了為了賺錢,藝術學校招生排長龍,為了一夜成名,如此下去,中國要亡了。日本人沒有亡了中國,我們自己亡了。沒有了中國精神的中國,沒有了道統的中國,不能再叫中國了,只能叫蠻夷。
以人為本,就是不以「神」為本。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從來不說不能證明的事情。中國人不信神,信祖先。在這些文化現象的背後,是中國傳統的世界觀。
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是以神為本的,就是在人的上面還有一個更崇高的「神」。神又分兩種,一種是喜怒無常的神,一種是穩定的神。信喜怒無常的神,說明這個民族充滿恐懼,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原始巫術往往就是這樣。那些人們靠巫師給自己安全感。這當然也是人類進步史上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但畢竟是低級文明,人們對神充滿了敬畏感。信穩定的神,基本上就是宗教了,人們對神除了敬畏感,更多了一種親切感,一種傾慕感。
西方文明基本上是這樣一種宗教文明。神既然是穩定的,世界就是穩定的,所以西方人相信世界有統一的規律。可是我問一句:世界真的有統一的規律嗎?科學就是研究世界統一的規律,世界有統一的規律是科學研究的假設前提。即使發現了違背規律的事情,科學家們所做的也是繼續細化、複雜化規律,以使它能把各種情況都裝進去。所以科學就越來越細碎了,不斷地分科、分化、分類、分析、分分分。所以霍金獲得了羅馬教皇的嘉獎,因為他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宇宙大爆炸學說,說整個宇宙都來自一次爆炸,那麼爆炸之前呢?沒有之前。時間是從爆炸那一刻開始的。這就像《聖經》說,世界開始於「上帝說要有光」,在上帝說這句話之前呢?沒有「之前」。牛頓、愛因斯坦,這些最大的科學家,晚年都研究神學。因為他們想弄清世界的終極規律。科學沒有離開基督教的世界觀框架。
中國人認為,沒有神,只有「道」。「道」不是一個統一的規律,而是不斷變化的一個系統,所以講「道」的那本書叫《易》。你看《論語》中,很多人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對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他為什麼不能針對「孝」下一個定義呢?不能下。下定義也是針對你的。別人問還是不一樣。孔子就是知道針對不同的人要怎麼說不同的「孝」的人,所以他才是真正知道什麼是「孝」的人。如果他對誰都說的一樣,那他就是科學家、哲學家,不是得「道」的「聖人」了。
以人為本,意味著不能有任何「神」超越在人之上。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沒有了高高在上的神,中國歷史上避免了多少蒙昧、野蠻、盲目和邪惡?看看西方歷史吧。為什麼反倒說中國蒙昧,而需要那相信神的人們來給我們啟蒙呢?
中國民間也有所謂的「神」,還不少,但是仔細想想,沒有哪個神是神聖的。中國人對待所有的神的態度,就是利用。有用了就用,沒用了就扔,所以魯迅曾說中國人是不斷地造神,又不斷地忘神。這種實用主義精神,是中國人最根本的精神,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講實用的民族。不管什麼,都是實用第一。道路沒有直角的,紅燈沒有不能過的。傳統文化沒用了,立刻就扔,不管他幾千年什麼從來怎樣。有用了,馬上就撿回來。這些被稱為「民族劣根性」的表現,其背後是中國人的實用主義精神。因為中國人不信神,只信人。人是第一位的,在人之上,沒有更神聖的東西。
「民族劣根性」不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真正體現,它只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錯誤表現。因為以人為本,是以人類為本,不是以個人為本,是以義為本,不是以利為本。孔子所提出的「道統」,正是與「民族劣根性」做堅決鬥爭的崇高理念。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所以,我們也要看到「民族劣根性」畢竟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後面有中國人的世界觀。要改造它,要從以人為本理念的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進行,不要徹底打倒以人為本理念,那樣恐怕更是倒退吧。
一百年來,我們引進西方文化,樹立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尚理念,結果,換來的是社會道德的大滑坡。因為西方這些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公平、法制、個性等理念的背後,是西方人的以神為本的世界觀,就是這個世界觀,是中國人很難接受的。所以西方的東西一來中國就變了味兒。
中國人不崇拜神,只崇拜人。什麼樣的人呢?首先是聖賢、君子。其次,是人,就是不是畜生的人。既然中國人都是以這樣的理想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所以中國人就崇拜祖先。祖先就是聖賢、君子和人的組合。祖先的精神,就是人的精神。祖先的文化,就是人的文化。崇拜祖先,其實還是推重以人為本的精神。
西方的歷史,都被描述成一個個的事件,歷史學的任務,就是總結歷史規律。因為他們相信世界有統一的規律,科學的任務就是尋找規律。中國的歷史,尤其是正史,都被描述成一個個的人,歷史學的任務,是評價一個個的人,並使之精神永傳子孫。所以西方歷史是編年體,兼分析;中國歷史是紀傳體,兼傳道。
西方歷史記載的人,一定是對所謂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有重大影響的人,中國歷史記載的人,一定是在做人方面有重大表現的人,大都是君子,也有奸臣,但有沒有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有影響,倒不在考慮之列。所以有些宰相無傳,而很多隱士有很長的傳。這就是中國正史,不是西方的黑斯垂。
以人為本,還意味著不以力為本,不管是暴力還是權力,都不能凌駕於人之上。儒士反抗暴力的事情,在歷史上太多了。儒士不會讚美一個以力服人的人。這個不多說了。權力也永遠不能高於道義。儒士面對權力,一定是以道義為標準去衡量的,該擁護的擁護,該反對的反對。
既然權力不是第一位的,法律也就不是第一位的。中國所謂「法」和西方的法律,其作用和表現有所不同。《禮記》中孔子說過: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大同時代不講禮義,小康時代講禮義,刑仁講讓,也不是一個法律至上的時代。《論語》:
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以法律為至上,是法家的思想。如果說大同時代是黃金時代,小康時代就是白銀時代,法律時代就是青銅時代,那麼有法律都不遵守、不能約束的時代,就是黑鐵時代、野蠻時代了。像古希臘神話所說的一樣,看來中國也有四種時代啊。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在法家看來,儒士和俠士一樣都是違法亂紀分子。《史記》中有專門的俠客列傳,就是因為他們敢於反抗暴力、權力和法律。與此相應,孔子主張復仇,《禮記》: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與共國,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曰:「請問居從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為魁。主人能,則執兵而陪其後。」
這裡有儒家的倫理親疏觀,但是,無疑親情被擺在了第一位。結合《春秋公羊傳》伍子胥替父報仇一段下的議論可以更完整地理解孔子的復仇思想:
曰:「事君猶事父也,此其為可以復仇,奈何?」曰:「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復仇不除害。朋友相衛,而不相迿,古之道也。」
這段話應該是出自孔子之意,或者說,是孔子傳給子夏,代代傳下來的。我們現在對於中國文化的口傳心授(即前文所說「文」與「獻」的關係)還是重視得不夠,經常以為文字是決定性的,而對口傳的真實性抱有巨大的懷疑。我採錄吟誦的感覺,包括對漢字漢音漢歌的學習之後的感覺,都是:口傳的文化是傳承為主,變化為輔的。應該在很大程度上相信公羊傳的解釋出自孔子之意。
孔子在此比較全面地解釋了復仇問題。復仇的前提是「父不受誅」,即父親是無罪的。如果父親罪有應得,復仇就是無理的,無意義的,成了仇殺循環,冤冤相報何時了。復仇只針對兇手一人,不可波及旁人,包括兇手的親人後代。這些觀點和父仇不共戴天的觀點是一致的,都是把「道義」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而不是法律,也不是父子血緣關係。所以,又有「大義滅親」之說,見於《春秋左氏傳》,衛國石碏因子石厚從逆弒君而殺之:
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這裡的「君子」不是孔子,應是左氏,但其意也應是來自孔子之學。
所以說,「復仇」這個觀念的重點,並不在於突破法律,而在於「道義」至上。
與此相應,《孝經》說父子、君臣關係: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孝敬父母、忠心君主,並不是做聽話奴才,而是要以「道義」為至高原則,逢不義則力爭、死諫,對那樣不義的命令,是絕不能服從的。對於倒行逆施的當政者,甚至要討賊伐殘,對於惡貫滿盈的親人,甚至要大義滅親。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孔子之意的一些曲折隱微之處。大義滅親,是父殺子,不是子殺父。孔子只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未說相反情況。《禮記》:
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不悅,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在這裡,並不主張逆父、弒君。這是因為,以人為本,不以動物為本,是從以人類為本開始的,從人際關係開始,從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就是血緣關係開始的,所以儒家以「孝」為根本。但如果人類利益和親情發生衝突怎麼辦?儒家主張不宣揚斷絕親情。若是公開宣揚大義為至高無上,把親情放在第二位,則大義就沒有了根,以人為本就不知道是落在哪裡了。但親情也的確不是最高道義,這一點也不能忘記。《論語》: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既為「隱」,就是在父子親情之上有一個「道義」在。但為什麼還要「隱」呢?就是因為法律不是第一位的,「道義」是第一位的。「道義」要落在親情上,所以「隱」才是合乎「道義」的。「隱」的背後是「諫」,是「爭」。
孔子的這段話一直為一些現代學者所詬病,因為現在我們是引進西方社會機制,以法治國了。孔子顯然不太把法律放在眼裡。復仇問題也是這樣。那麼我們想一想,歷史上有沒有葉公之說佔了上風,到處都是「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的時代呢?有的,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包括此前的某些運動,都伴隨著這樣的思潮和做法。那時候有個詞叫「劃清界限」。凡有人被定性,他的親人、朋友、老師、學生,就會被要求與他「劃清界限」。要麼貼張大字報批判他,要麼自己也被定性。中國的親情關係遭受了空前的破壞。無數的生命悲劇,不說了。在這就說說兩首詩吧。
「朦朧詩」派起於「文革」後期。其代表詩人:北島、舒婷。北島有詩《雨夜》,前面是寫定情的,「你說,不/口氣如此堅決/可微笑卻泄露了內心的秘密」,在兩人定情以後,按照慣例是發誓,北島是如何發誓的呢?
即使明天早上槍口和血淋淋的太陽讓我交出青春、自由和筆我也決不會交出這個夜晚我決不會交出你讓牆壁堵住我的嘴唇吧讓鐵條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動,就有血的潮汐而你的微笑將印在紅色的月亮上每夜升起在我的小窗前喚醒記憶
舒婷有詩《?。!》,寫的也是定情:「那麼,這是真的/你再不會變卦/即使我柔軟的雙手已經破裂/腮上消褪了青春的紅霞……」,而最後的發誓也是這樣:
現在,讓他們 向我射擊吧 我將從容的走過開闊地 走向你,走向你 風揚起紛飛的長髮 我是你驟雨中的百合花
在「文革」中的人,是這樣為愛情發誓的?不是「愛你到永遠」、「海枯石爛不變心」、「永遠讓你幸福快樂」之類的,而是:就算你成了「反革命」,我也願意跟著你!就算我因此要去坐牢去死,我也永遠不背叛你!
想一想,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們,你敢發這樣的誓嗎?
想一想,那是個什麼樣的時代?人間地獄。道義是第一位的,但是道義是落在人情上的。不可以以道義去普遍地破壞人情,那一定就不是道義了。所以《孝經》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連西方的法律對親人作證也很寬容,何況以人倫為本的中國呢?
所以,違背人倫的事不可提倡。那麼,當親情真的與大義發生嚴重的衝突的時候呢?是父子相隱,還是大義滅親?這個,良心知道。良心是什麼?就是對「道義」的感知。真到那時候,心知道怎樣做是對的。只要行大道,怎麼做都是對的,不行大道,怎麼做都是錯的。
孔子主張復仇,在法律不完善的時代里,等於是給了普通人一柄權杖,可以替天行道。在今天法律日趨完善的時代,復仇本身也許不應提倡,但是,孔子傳給我們的主要是這樣一種精神,以人為本,要永遠記住,在法律之上,還有一個「道統」在。不然,法律本身都失去了依據。
以人為本,還意味著以活人為本,以現世現實的生活為本,以後代為重。所有虛無縹緲不能證明的東西,都「敬而遠之」,就是不反對,但絕不置於活人現世之上。人類歷史上神鬼之說造成的災難也太多了。中國人的傳統是比較現實的,這種災難在中國就要少一些。
以人為本,還意味著以每個人為本,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承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在教育上的體現,就是個別教學的教育模式。以人為本,還意味著不以教材為本,不以知識為本,不以能力為本,而是以人為本,以培養人為最終目標,所以中國古代教育是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是以人生態度為第一要務的。
孔子畢其一生,用盡精力,就是明確樹立起了這樣一個「以人為本」的華夏文化精神,並明確標榜中國人應該以此為正統,這就是「道統」。《春秋》開篇:
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傳》: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大一統」,就是強調「道統」的意思。《春秋》以周文王為「統」,因為周文王或者說西周文明是「以人為本」的「道統」的標誌。孔子描述歷史,是在這樣一種「道統」的觀照下進行的,這就是我所謂的「中國正史觀」。
這樣的一種歷史觀,不僅僅是一種歷史學的學術觀,它更是中國人創造歷史的基本標準和動力。由於有「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中國歷史便呈現出了與其他民族史有所不同的特色。
現在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其實真正與「炎黃」有血緣關係的並不多。黃帝部落當初也就是數萬人的規模,現在我們卻有13億人,即使在古代也一般保持著幾千萬到兩億左右的人口——難道是中國人特別能生?當然不是的。是民族大融合。
我們現在的主體叫做「漢族」,古稱「漢人」,這個說法出自漢朝。漢武帝的時候,在漢朝的版圖之內,有多少人是「華夏人」呢?也就是周武王分封諸侯時的周人的後裔呢?不足十分之一。
東海有東夷,後來併入了齊國。商人也是東夷的西遷,後來成了鄭國人和宋國人。
東北有東胡,是個大族,後來大部分西遷了。留下來的,叫做鮮卑,其南部的烏桓,三國時被曹操收編了。鮮卑主體數百萬人,後來是在北朝南下漢化的。留在東北的余部號為契丹。契丹的北邊是女真,契丹和女真在元朝都視同漢人,沒什麼大區別了。女真最後的一批人,就是滿族,現在也已經實質漢化。再東的高句麗人、渤海人,至唐朝也已大部融入華夏,只余朝鮮半島。
正北部,是匈奴,又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自願併入了漢朝。北匈奴被漢朝打敗,一部分進入了漢朝,一部分西遷,成了匈牙利人。匈奴的北邊是丁零,匈奴走後,丁零南下,是為突厥,又分東西突厥,後來被唐朝打敗,一部分進入了唐朝,一部分西遷,一部分為回紇,後改稱回鶻,西遷而為今天的維吾爾人。回鶻走後,大漠空虛,留下的各族混而成為蒙兀,即蒙古族,後在清朝成為蒙古八旗,也徹底成為了中國人。
西部有西戎,後來大都併入了秦國。西北有西域各族,稍南為吐蕃,從漢到唐,斷續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到明清終於明確成為中國人。
西南有巴人、蜀人、黔人、滇人,在秦漢即已內附。南部有百粵、百濮眾部族,自秦至唐,已完全漢化。東南部有甌人數百萬,即現在的溫州一帶的人,在漢朝全部內附。
中部,有最大的南蠻眾部族。楚國國君血統也不是華夏,西周初年諸侯朝覲的時候,楚國國君不得與宴享,只能在廚下與諸人一起。所以後來楚國自稱「我非華夏」。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楚國後來居上,不僅地域幾半中國,文化也艷冠天下,中原諸國都已經接受楚國是華夏,而共同目秦國是蠻夷之國。雖然秦國王室血統是華夏,但是他們崇尚暴力,弱肉強食,所以是虎狼之國,已非華夏。楚國亡時,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這是楚國人對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這種自信也體現在屈原投江中。楚國雖然戰敗亡國,但是屈原堅信楚國才是天堂,秦國只是野蠻。屈原的想法代表了全體楚國人的想法,所以大家才敬佩他、紀念他。這不僅僅是所謂的愛國精神,而是一種文化的自信和堅守。後來的劉邦、項羽,都是楚國人,他們的國號都是楚,漢朝本來應該叫楚朝的。楚國連同其國內的絕大多數南蠻至此也融入了華夏。
吳人也不是華夏人,只有吳太祖是。吳太祖逃位到吳地後,以華夏文化教化當地居民,被奉為首領。越人斷髮紋身,更不是華夏人。吳越到戰國時期,就已經融入華夏了。
在華夏的本土腹地,也不是只有華夏人。從黃帝時期到春秋時期,中國的版圖都是漁網狀的,中間有很多其他民族聚居、雜居和散居。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等地,最常見的是羌人,如白馬羌、樓煩羌等,到戰國時期才融入華夏。
所以說,漢族的人口,九成以上不是華夏後裔。漢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群有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的人。中國人更是如此。歷史上,中國人有不同的稱呼,而從不以血緣、膚色、語言、地理、習俗為依據,從來都是以信仰為依據。最早信仰「以人為本」的道統的人們,稱為「夏」,即「大」、「雅」之意,「華」即「花」,是形容我們的文化之美崙美奐。至周朝,稱為「周人」。至秦朝,稱為「秦人」(見朝鮮《三國史記》所記載中國人飄洋過海去朝鮮被稱為「秦人」)。至漢朝,稱為「漢人」。至唐朝,稱為「唐人」。今天,稱為「中國人」、「中華民族」。中華民族雖然有很多民族,但是這些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這個信仰在世界上是獨特的,這是最首要的。
這些融入華夏的民族和人群,絕大多數都是自願的而非強迫。很難想像靠強迫可以讓那麼多人融進來,持續不斷地融進來,持續三千年而沒有分裂和叛離。史實如此,無可辯駁。中國人是一直往裡聚集的,而幾乎沒有向外分裂過。這不是說國土的得與失,說的是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人群是否又重新變成了蠻夷。這種情況作為個別現象肯定是有的,作為大規模的集體分裂卻沒有過。即使漂流海外,中國人也是聚居在一起,教化當地蠻夷。他們永遠是中國人。在歷史上,中國人真正分裂出去的只有一次,就是1920年代外蒙古的獨立。外蒙古的獨立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政治軍事原因,但是民族自信的首次喪失,華夏精神的光芒黯然,恐怕是根本原因吧。我們第一次看到有一群人不願意做中國人。
不,其實還有第二次,就是現在。有那麼多人要出國,要拿綠卡。他們見面的時候,談論的是如何融入當地人,並且以變成了當地人為榮。我想根本原因,還是他們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偉大文化。
為什麼歷史上那麼多人要做中國人?他們中有的甚至放棄了他們的語言、習俗和信仰?因為,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人性的精神,是讓人做人,不是做動物。那些融進來的人們,他們有的比中國人富裕,有的比中國人強悍,有的甚至打敗了中國人,成了中國人的主人,可還是自願放棄了他們的文化,願意做中國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這是為什麼?
現在流行隱瞞年齡。尤其是女性,說不要問她年齡,問了不禮貌。要真問她,她也必躲躲閃閃、假作羞澀。不僅女人,男人也一樣。見面都要夸人年輕,不可往大了說。明明這人看著四十多歲,非得說「你不到三十吧?」這才顯得尊重,對方也必心花怒放。好奇怪的風俗!好荒唐的文化!我們忘了我們中國人一向是尊老愛幼的,老人才是得到全社會最多尊重的人群。我們中國人一向自稱「老子」,罵人才是「孫子」!尊稱人一定是「大哥」、「大姐」,不會是「小老弟」。為什麼?
因為見人往年輕了說,這是西方的傳統,怕老,因為在西方弱肉強食的文化精神中,年老意味著被拋棄。在中國,恰恰相反,越老越有資格,越老越有福。所以以前的人不害怕被問年齡,願意說自己老,連名號都是這樣,願意自稱老翁、老夫。你願意生活在中國還是外國?每當有人對我說「你好年輕啊」的時候,我心裡都不是個滋味,好像我老了就完蛋了。現在這都快成全民族的焦慮了,為什麼要這樣呢?——我寧願被人說老,那樣我才感到溫暖。
有人羨慕在外國老人不願意被讓座,因為他不想輸給年輕人。有人看見日本孩子在冰天雪地里鍛煉,說中國的父母太溺愛。有人說中國人不孝,父母年老退休了,還讓他們幫帶孩子。有人說中國人不講法治,就講人情,靠熟人辦事。有人說中國人親戚朋友一大堆真煩。——我真想對那人說:你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這才是中國人之間的人的感情,是中國人的幸福。有人說中國人最大的毛病是隨地吐痰,還有加塞插隊,是,這當然是毛病,一定要改,可是您明白嗎,在這些毛病的背後,是中國人的安全感。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人群!因為我們有七大姑八大姨,有兩肋插刀的朋友,有同生共榮的同胞!中國人生活在宗族中,是大家族制,而大家族是要保護每位成員的安全和利益的。在批判大家族的時候是不是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我最近重新看了巴金的《家》,以往說是對封建大家族的批判,我看不是那麼簡單吧。中國的大家族制,曾經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西方人講究契約,講究法律,講究豪豬取暖式的距離,講究AA制的公平,其實在這背後是獨立的個體,或者說是孤獨,是缺乏安全感的靈魂。
就是這樣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尊重每個人的中國文化精神,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高雅而智慧的中國人,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但是,中國文化精神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在中華大地上光輝燦爛的。有道顯的時候,有道隱的時候。當大道既隱,外夷入侵,或亂臣賊子禍國殃民的時候,可以看到中國人忍辱負重,是如何團結起來一步一步走出絕境的。在那樣的時代,總有那樣一些中國的脊樑,作為民族的中流砥柱,捨生取義,力挽狂瀾。那些人就是儒士。朱老師曾經想寫一部儒士殉道史,但後來沒寫下去,他說,因為太慘烈了,他下不了筆。儒士就是這樣帶領著中國人,走過風風雨雨,期間與各種惡勢力、俗實力、愚昧和野蠻做著不懈的鬥爭。有時他們暫時控制了大局,有時他們被壓抑、被屠殺,但這條線從未斷絕,也就是因為有這樣一條線,中國文明才能傲然立於世界。「以人為本」的中國文化精神的浮浮沉沉,才是中國正史。
這樣的中國正史,在錢穆先生那裡表述得最清楚。我覺得《國史大綱》應該是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現在學生們看到的中國歷史,充斥著腐朽、落後、愚昧、陰謀、自私和骯髒,所以五千年來第一次,孩子們不願意做中國人。邁不過歷史這道坎兒,中國是不可能復興的。
台灣民謠名家葉佳修先生有一首歌,我一直記得: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
靜脈是長城 動脈是黃河
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搏
提醒你 提醒我
我們擁有個名字叫中國
再大的風雨我們都見過
再苦的逆境我們同熬過
就是民族的氣節 就是泱泱的氣節
從來沒變過
手牽手什麼也別說 哪怕沉默都是歌
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 中國
以前四海之內的人都想做中國人,是因為中國是黃金天堂嗎?不是,在這塊土地上,也有貧窮,也有戰亂,也有瘟疫,也有災荒,但是,在這塊土地上人可以活得更像人,所以大家願意過來生活,一起為這樣的理想辛勤勞作。這樣的理想和精神,就是「泱泱的氣節」,才是中國人最寶貴的財富。
下面來說說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方面。
先說人口。中國自漢朝以後,在正常情況下,都保持著五千萬到兩億之間的人口。這個數量大致一直是古代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樣子。但是中國的國土現在僅為世界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在古代則常更低。中國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中國擁有古代世界最肥沃的一塊平原。我常鼓勵學生看看世界地形圖,就可以發現那一小塊低洼的綠色——從京津到江浙,是多麼的珍貴!因為那是古代文明世界中溫帶地區最大最平最肥沃的一片平原。這是「我們的田野」,是中國文明的土壤,可惜現在有很多已經變成了水泥,剩下的浸泡在農藥和化肥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康復。中國也有大片的山區、高原和沙漠。我們既要看到這片平原是古代中國優越的天然條件,也要意識到中國的富饒不僅僅靠一小片平原,更重要的是靠中國文化精神所孕育出的中華文明。
古代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三十多歲。這個數字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這樣的統計數字很大程度是基於墓葬,而古代新生兒的成活率很低。大致說來,古代人類新生兒能夠長到十五歲成人的常不足一半(想想古代沒有避孕措施,也很少流產,而每對夫婦平均將生育十胎左右,但人口數字並沒有很大的波動)。但長到成人,如果沒有戰爭、瘟疫和災荒,活到老年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古代人的出生就是一場賭博,難產的情況也很難處理,所以現在我們還把生日叫做母難日。新生兒缺乏母乳、感染疾病和發生意外的情況也很多。現代西方醫學主要是解決了出生、幼兒疾病和傳染病等幾個問題,所以人類的人均壽命就翻倍了。當然其他問題的解決也更加延長了人均壽命。有人統計過歷代中國成人的人均壽命,大致在六十五歲到七十歲之間波動。漢朝更高達八十歲。這些數據也許越早期的越不完整,但是杜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是基本靠譜的,中國古人成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在近七十歲。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三歲。所以說,現代西方醫學在生育和治療疾病方面的確功勛卓著,但在養生和長壽方面還沒有很好的功效。
古代中國人的這個平均壽命在世界上屬於比較長的。在中國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因瘟疫而人口銳減的情況,在歐洲則多次發生過。古代的中醫比古代的西醫更有效一些,所以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養活了這麼多人。
養活這麼多人,一靠醫學,二靠糧食,三靠和平。再說糧食。
中國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是可以養活自己的。我們是農業文明,很早就是田野耕作的民族。中國的糧食產量,一般都在世界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樣子,有時甚至更多。中國古代的糧食畝產量一直在緩慢增長,耕地也一直在曲折增長,人口也一直在曲折增長,幾相抵消,中國古代的年人均糧食佔有量一直在1000斤到1800斤之間波動,而溫飽水平是700斤。只有在戰亂年代,中國的年人均糧食佔有量才降到溫飽水平。現在我們的水平是800斤,據說還每年浪費1/10以上。現在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靠進口糧食養活自己的時代。
1930年代,國際聯盟曾經派農業科學家考察團來到中國,他們最後提交的考察報告題目是《中國土地利用七千年》,他們的結論是:當代世界農業必須按照中國傳統農業的模式進行,才能健康發展。可惜因戰爭的原因,這份報告被擱置了。今天的西方農業科技的確發達,但是中國傳統農業的理念、方法以及對中國土地的適應性,是否仍具有重大的價值?今天我們不知聽了誰的理論,走上了高生產高消費的道路,盲目搞城市化,封死和毒死我們的田野,剜肉補瘡,慢性自殺。盲目地跟西方的風,難道至死不悟?有人說,中國需要新的啟蒙運動,我說真是需要,但這次不是西方文化的啟蒙,是每個中國人該認真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真相了。
古代中國的生活水平如何?看看各國的飲食就知道。韓國的名菜,是大醬湯、泡菜。日本的名菜,是生魚片、壽司。法國的黑麵包、德國的土豆、義大利的比薩、印度的手抓飯……今天在大飯店端出來當然都是金碧輝煌,但您想一想,在這些食品的背後,反映了他們古人的飲食水平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的飲食冠絕天下,這點不用討論。為什麼冠絕天下倒是值得一說。有人說是中國人太好吃了,也可能吧,但是好吃要有好吃的資本。看看中國南方的普通百姓的食品:江蘇的水煎包、福建的肉燕兒、廣東的早茶、雲南的過橋米線、貴州的腸旺粉、四川的火鍋,質量怎樣?講究程度怎樣?貴族的飲食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南方食品的精細程度比北方高?因為古代南方生活水平高一些,華夏後裔和貴族後裔也多一些。儒家講究飲食,《論語》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們都記得《紅樓夢》里王熙鳳那道茄子的做法,實際上比那複雜精細的飲食還有的是。總之,中國發達的飲食文化基於高超的農業水平。
中國不僅飲食發達。古代中國的服裝也冠絕天下,因為中國很早就有絲綢,又最早大面積推廣棉花種植。古代日本貴族聽說要跟中國開仗,第一反應就是:夏天難過了!因為沒有中國絲綢了!還有瓷器。想像沒有瓷器的古代歐洲……中國人穿布鞋的時候,歐洲人穿木鞋。中國的茶葉、木器、竹器、鐵器,也冠絕天下。中國的建築,冬暖夏涼,沒有釘子。馬可波羅遊記對中國的描述,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中國遍地是黃金!意思就是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太高了!我在歐洲看到皇宮裡表達最美妙和最高雅的生活的繪畫和雕塑,除了天神,就是中國人的形象。那就是古代中國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儘管有些頂戴花翎,但那是神仙的意思,可不是腐朽的象徵。
魯迅說,吹牛老祖宗有錢沒用,現在畢竟是窮光蛋。不,有用的,老祖宗之所以有錢,是因為有精神,那精神才是傳家之寶。找回那精神,就能找回那財富。
再說說古代中國的政治。現在一說到中國古代的政治,往往就是這麼幾句話:封建專制!皇帝集權!壓迫人民的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全是西方概念。果真如此嗎?所以要讀原典,不能人云亦云。
家天下這事,是自夏啟始。不是禹傳啟,而是啟傳給他的兒子。此後夏主不再有有德之稱。商湯稱有德,但此後諸王也不再有有德之稱(商人當然不是這樣說,這裡說的是後世儒家)。周文、武王稱有德,此後諸王也不再稱。家天下這事,儒家是有看法的,所以一直盛稱堯舜禹。但歷史大勢如此,而且是先於儒家而存在,已很難扭轉。中國的政治,自夏啟始,稱為天子集權,是可以的,但只能到漢武帝而止。漢武帝是一個轉折點。現在講歷史,講文化史,講專門史,都愛用朝代分期,這恐怕有偏差。看漢武帝之前的秦漢情況,和戰國沒有什麼區別嘛。漢武帝是一個分界線,原因在於他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然,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是中國的國情和歷史發展必然選擇了儒家,這是早晚的事情。
漢武帝本人強大,所以他不怕尊儒家,但儒家一旦上台,情形就不同了。此後中國歷史,儒家主政的時間是最長的。期間,外夷政權和亂世,儒家的力量一般就要弱一些,但是也不是很弱,有時還很強。穩定的朝代而儒家又不主政的,只有元、清兩朝。
什麼叫主政?就是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現在的課本上都說,是皇帝掌權,大臣們都是奴才。那是清朝。清朝以前,歷朝宰相或內閣,都對聖旨有駁回權,或不執行權。聖旨一般也是宰相集團草擬的,由皇帝走個形式蓋章,再回到宰相集團這裡。在各種小說、影視劇、課本里,好像聖旨都是皇帝下的啊,而且他想下什麼聖旨就下什麼聖旨。實際上呢?皇帝連自己的行動都不自由,不用說娶妻生子了,就連吃飯穿衣都做不得主。皇帝的一生,往往就是跟宰相集團角力斗心的一生。幾乎任何聖旨如果不能得到宰相集團的同意,都是不可能擬得出來、發得出去、執行得了的。當然,任何聖旨,如果沒有皇帝的同意,也是發不出來的。所以明朝萬曆那幾個皇帝都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跟大臣們鬥氣。但聖旨照舊發。古代的王朝這麼看是兩權分立。實際上兩權不均衡,一般情況下,重心都在宰相集團這邊。皇帝要和后妃外戚宦官團結起來,跟宰相集團斗。鬥爭往往很慘烈。
儒家講忠君,但這個忠君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政統要符合道統。所以真正的儒士在皇帝面前是昂首挺胸的。儒家也很重視對皇帝的教育,因為皇帝教育好了,就省了很多麻煩。做帝師是很多儒士的夢想。而宋朝那幾位帝師,經常要求皇帝要站著聽,他們要坐著講。不是因為他們年紀大,而是因為他們的道統高於皇帝的政統。儒家也支持嫡長子繼承製。按說儒家既崇德,就該支持以德傳位。嫡長子也可能是傻瓜啊。可儒家一直支持嫡長子繼承製。為什麼呢?原因很直接:嫡長子最穩定。嫡長子是不變的(除非死了),其他的(德也好,才也好,母貴也好)永遠是可變的。儒家其實是需要皇家的穩定。皇家穩定了,儒家才好執政。執政是儒家的事,其實不是皇家的事。皇家就是個坐天下的。
那為什麼儒家支持家天下呢?為什麼不直接反對帝制呢?因為在那個時代,人民需要一個政權的象徵,那時候的人性還比較弱小,失去了這個象徵,反而會被物性埋沒,造成人心大亂,社會大亂。但是,儒家並不是真的支持家天下,孟子不是說的很清楚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儒家要求君王要為天子父母,父母,是最操心兒女,默默付出而無怨無悔的。這個比喻道出了儒家的真心。儒家也把官員比喻為父母,是一方百姓的父母。所以儒家總把堯舜禹文武王拿出來作為皇帝的典範,就是規範皇帝,要求他全身心為天下服務。如果他做不到,儒士就有很多辦法對付他,從死諫、兵諫到惡謚。如果還不行,就誅一夫民賊了。你說,這是封建皇帝專制嗎?為什麼世界上包括漢文化圈很多國家到今天也沒有廢除君主,而中國從戊戌變法尊崇皇帝,到推翻五千年帝制,只用了十五年時間?因為中國的儒士們,他們心中本來就不是把皇帝擺在第一位的,而是把道統擺在第一位的。不然如何解釋大家這麼快就坦然接受?這一點是不是跟同樣號稱漢文化的日本不同?日本文化強調無限忠誠天皇,中國儒士只無限忠誠於道統。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現在都說是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但請君仔細看一看呀,哪裡有西方民主的影子?我是一點也沒看出來啊,全是孔孟之道啊。舉最著名的兩段,一段原君,一段原臣,為什麼叫「原」?就是原本如此,復其孔孟當初提倡之本來面目: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
有人焉,視於無形,聽於無聲,以事其君,可謂之臣乎?曰:否!殺其身以事其君,可謂之臣乎?曰:否!夫視於無形 ,聽於無聲,資於事父也;殺其身者,無私之極則也。而猶不足以當之,則臣道如何而後可?日: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吾以天下萬民起見,非其道,即君以形聲強我,未之敢從也,況於無形無聲乎!非其道,即立身於其朝,未之敢許也,況於殺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見,君有無形無聲之嗜欲,吾從而視之聽之,此宦官宮妾之心也;君為己死而為己亡,吾從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昵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這兩段與孔子所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孝經》諫諍之說、孟子所謂君輕之論與獨夫之說,不是一脈貫通的嗎?我沒有看到超越孔孟的地方,也沒有看到西方民主的影子。
西方所謂民主,其前提是世界有統一的規律,人都是一樣的。儒家認為世界不統一,人都不一樣。所以中國的政治制度,在儒家的主張里,和實際情況中,基本上是賢人代表制,而不是普選制,當然更不是集權制。中國的政權,一般掌握在宰相集團手中。宰相集團是全國人民的代表。它的產生,唐以前是靠舉薦制,就是直接由大家族推薦的。唐以後,有科舉制,在很大程度上衝擊了舉薦制(但不是全部),這是中國打破貴族門第(以人為本,就不是以貴族為本)的努力的巨大成果,幾乎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中國的知識和文化向下層老百姓的普及程度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家族的代表也是層層推舉的,最低到鄉里,推舉的標準至少標榜是品德。科舉制考知識和智力,但有面試仍重品德。實際上大多數科舉上來的官吏,仍然出身大族。大族不是壓迫居民的,那樣的大族長不了,大族的族訓都是忠厚傳家。大族是一方人民的依託。另外,官吏最低到鎮長,下面就是居民自治了。因此可以說,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層層選拔(推薦或者考試)賢人,最後到宰相集團的。西方民主政治要面臨真理經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尷尬,中國的賢人政治要警惕奸雄稱霸的危險。都是有利有弊,看適應什麼了。現在中國沒有了皇帝,只有執政集團,相當於原來的宰相集團及其下層。這是很好的事情。我們的政府說,不走西方的普選道路,這也符合目前的國情,也是中國的傳統。只是現在最初一級的人民代表,很多是老百姓不了解的,古代可不是這樣的。這不能算是徹底的賢人政治。賢人政治是層層推舉,每一層的推舉都是在了解的基礎上考慮德才的。政治體制改革,也要從認識傳統文化的真相入手。
中國通史之類的書經常說,朱元璋廢除了千年宰相制,實行了前所未有的皇帝集權制。事實是,宰相的名稱一直在變,皇帝總是用新的身邊的辦公機構去化解宰相權力,於是形成新的宰相。但新的宰相機構一旦形成,很快就又成為儒家道場,於是新一輪名不副實又開始了。明朝的宰相是大學士,而且明朝是宰相權力最大的朝代之一。真正廢除宰相的,不是明太祖朱元璋,而是清太宗皇太極。
皇太極仿照明朝設立了內閣,但明朝內閣是執政的,他的內閣是秘書處。內閣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末。清兵入關後,內閣也像明朝內閣那樣投票表決事務,但一來內閣多滿人,二來事務首先在皇帝那裡篩選了一次,無關痛癢的才被送到內閣來,換句話說,內閣更像是拍照用的。初入關時,漢族內閣成員馮銓、洪承疇曾上折痛陳其弊,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又一次在嘗試組建宰相集團,可惜這次滿人完全不理那一套,內閣到清亡也還是一個秘書處。雍正皇帝後來設立了軍機處,權力比內閣還大,但軍機處也沒有聖旨的駁回權、留中權。滿族大臣見了皇帝都自稱奴才。漢人大臣才自稱臣。這在滿人看來,是連奴才都不配做的意思。中國的政治,到了清朝,才走上了皇帝集權的道路。
我們在史書中看到,明朝的皇帝昏庸腐敗,清朝的皇帝個個英明睿智。在這些記載的背後,是中國史書傳統的墮落。眾所周知,中國史官有秉筆直書的傳統。史官往往是世家,而史官如何記載歷史,是皇帝也不能左右的。儒家起源與史官關係密切,史書的理念也始終是儒家思想。歷史上有修史不夠認真的(所以有新唐書、新五代史),但沒有故意歪曲歷史的。清朝是個例外。如前所述,清朝銷毀了中國古代的大批書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本朝,醜化前朝。為此不惜大改史實,以致明清是離我們最近的時代,其歷史卻是最迷糊的狀態。舉個例說,袁崇煥守寧遠,對明史意義重大,但袁崇煥的傳記有多處關鍵點籠罩疑團,而說起來應該比他更重要的另一個人物袁可立卻在史書中蹤跡皆無,要不是後來發現了董其昌的一篇文章,袁可立就在歷史上消失了,而那段歷史到現在也拼湊不完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袁可立曾策反努爾哈赤的女婿,引起家族大亂,並大敗努爾哈赤,這對於滿清皇室是很丟臉的事吧,所以歷史就被修改了。這還是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
說說軍事吧。現在經常聽人說,中國人好傻啊(也有說愛好和平的),自己發明了火藥,卻只用來做爆竹,西方人拿了去就做火槍火炮,一下子打敗了中國人。事實是,中國人首先用火槍火炮。宋朝就有了「火槍」這個詞,莫高窟上有畫為證。岳飛們用的梨花槍就是槍頭綁著火筒。又有「突火筒」,竹製的,裝散彈。元末朱元璋們大戰的時候,火銃已經是主要武器之一,而且是銅製的。明朝軍隊按人數十分之一裝備火銃,跟今天的手槍類似。永樂年間更建立了專門的火槍火炮部隊——神機營。明朝自製火炮,也仿製西方火炮,比原制更厲害,裝彈更快。朝鮮壬辰戰爭,中國軍隊協助朝鮮軍隊抗日,上陣就是用火槍火炮,日軍一敗塗地。戚繼光發明了立跪卧三排輪流射擊的火槍戰法,比西方還早。袁崇煥守寧遠也是用大炮。鄭成功軍中有萬斤大炮,射程兩公里。當時中國火器,至少不比西方落後。航海造船也至少不比西方落後。
那時候歐洲出現了近代科學。徐光啟聽說了,就向利瑪竇學習,很快掌握,就共同翻譯《幾何學》。但這還不夠,他意識到了事情的重大,就收拾行囊準備去考察。徐光啟什麼人?當時中國最大的學問家之一,又是朝廷宰相,又是儒學大師,以其才其德其威望,如果當真成行,我相信中國後面的歷史都會改變。可惜他年老生病,終於未能成行。此後就是李自成造反和清兵入關了。清朝一入主中原,立刻閉關鎖國,幾乎所有的科技都停滯或者倒退,糧食產量最好的時候還趕不上明末,以至於兩百年後,西人端著火槍火炮來打時,清兵還是當初攻打寧遠的樣子:揮著馬刀成排地倒在火炮下。
中國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像魯迅說的都是「吃人」?如果我們認清了清朝,可能一切就明白了。清朝把一個正大光明、活潑開放的文化,變成了一個卑微瑣碎、封閉保守的文化。「五四」反傳統,也自有道理。
還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全是戰亂與災荒。統計世界戰爭,三分之一在中國,差不多有5000場。平均起來一年兩場啊。要知道,中國歷史是世界上記載最詳細的歷史。歐洲古代史在中國歷史面前只能叫資料匱乏。所以中國的戰爭基本上都被記錄下來了,歐洲的就大部分消失了。還有一件事。中國地方很大。蒙古的一場戰爭對江南影響有多大?但如果這是義大利或者西歐就不同了。地方太小了。中國古代的戰爭至少並不比別處多多少,而這些戰爭大多數還是蠻夷入侵。至於災荒,實際上沒有證據說明中國的災荒更多。而中國古代政府在正常情況下為災荒所做的準備是足夠應付的。無論是糧食還是錢財,還是容納流民的土地,還是賑災的政策,都是比較完備的。只是有時執行不力,有時奸人當道。中國古代應對災荒的成功案例遠多於失敗的案例。如果真的戰亂災荒不斷,哪裡還有什麼文明的積累?哪裡還有文化的傳承?哪裡還有那麼多人願意住在這裡?對於大多數中國的鄉村來說,在大多數的時間裡,都是和平而寧靜的。這才是真相。當然,我們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看到了那麼多的慘絕人寰,更不用說更多的扼腕嘆息了。但是要想一想,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做中國人?為什麼這裡還是聚集著這麼多人?為什麼這裡富庶繁榮?為什麼這裡的文明一直延續?是什麼力量在與野蠻、自私、弱肉強食做抗爭?那個力量才叫文化。要是中國沒有這個文化,那會是什麼樣?
中國的歷史,像其他各地各民族的歷史一樣,都是文化和野蠻的鬥爭史。中國的野蠻,不僅來自蠻夷,來自華夏民族自身的蒙昧,有時也來自文化自身。文化的不徹底性也會造成野蠻。很多的惡都打著善的名義。像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像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之類的說法,都是不徹底的儒家文化,那就有野蠻的成分。
今天我們做傳統文化教育,要傳承的,是徹底的、真正的、優秀的文化精神,而不是古代的全部。
文化的傳承,就靠教育,中國的教育也是天下第一。
推薦閱讀:
※第三十章 地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和田玉籽料「稀缺」也許只是個市場假象
※女子無才便是德!!?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徵
※袁偉時:中國傳統文化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