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拯救的審判者

有能力拯救的審判者

維保羅牧師2001 王兆豐譯2006

19:1~3: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說:「我主啊,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他們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羅得切切地請他們,他們這才進去到他屋裡。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吃了

羅得坐在城門口,他可能已經在城裡當上了官。這裡我們看到羅得對兩位天使的極大熱情,上個禮拜我們也看到了亞伯拉罕對天使的熱情款待。這裡我們可以來稍微回顧一下羅得這個人,你們若還記得的話,他一度曾極其富裕。他的牧人和亞伯拉罕手下的已經無法共同相處下去。亞伯拉罕非常大方,讓羅得選擇他喜歡哪一片地,羅得選了肥沃的約旦河平原,那的確是生意上的一個好主意,但這地一直連到哪裡?連到所多瑪。這裡我們看到,羅得看上去做了一個生意上很聰明的決定。但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到頭來羅得不僅失去了他的生意、財富、也失去了妻子、家庭,他的孩子道德完全敗壞。眼下,羅得攸哉攸哉地坐在城門口。我們一定要小心,有時候看上去是個很好的生意決定,並不一定是那麼回事。我們一定要仔細認真地查考之後才能做決定。

羅得所做的決定造成了不可收拾的結果,但新約告訴我們羅得是個義人,做了很多義事。這裡就是一件,他邀請兩位到他家下榻,他們推辭了,但他仍然堅持,他們這才同意。

19:4~5: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

這是一幅最最令人噁心的場面,這兩位天使來調查這裡的罪惡,想不到這裡的人竟想要強姦他們,他們被審判實在是罪有應得。

19:6~11: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愿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什麼。」眾人說:「退去吧!」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司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只是那兩人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

羅得的熱情好客好象是有一點過了頭。羅得要把女兒交在這幫暴徒手裡是個錯誤的、有罪的想法,從羅得的這方面來說,這不是個好決定。這故事裡還有另外一點,所多瑪的人開始把氣出在羅得身上。他們基本上就是在說羅得是在論斷別人:你把希伯來宗教的那套東西拿來判斷我們。

沒有道德標準的人在批評、論斷義人時毫不知恥。事實上,是他們在論斷羅得,他們認為羅得錯了。上個禮拜電視上還有了專題討論節目,指責基督徒對同性戀的批評錯了;他們把反對同性戀的人都說成是論斷人的。一句話,假如你指出誰做錯了,你就是在論斷人。但同時,這種對持有正確觀點的人進行批評論斷倒是可以的。哪怕是一個未蒙重生的人都能看出這種完全不合理的態度。例如最近報道的一家知名大公司撤走了對電台女主持人勞拉博士的贊助,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勞拉博士公開反對同性戀。[註:「勞拉博士」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電台節目,全美各地聽眾都可以給主持人勞拉博士打電話。她有猶太教的背景,是位心理學家,婚姻、家庭問題專家,向她諮詢的絕大部分聽眾是面臨戀愛、婚姻、家庭危機的青年、中年婦女。她的回答和批評基本上都是一針見血且毫不留情,因此她的節目非常受歡迎,在當今失去道德標準的美國社全里,很多非基督徒聽眾把勞拉博士的話當作了他們道德、行為的準則。對同性戀,她持公開的反對態度]。

我有位朋友給那家大公司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問他們為什麼撤走贊助,他們的回答很有趣,說:「我們贊助多元化」。但事實上,他們的意思是說他們只贊助某些多元化的觀點,但不支持另外一些觀點。

今天連這些最流行的詞象「多元化」「品格」「容忍」等等也失去了它們本來的意義。容忍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比如說:假如你不分青紅皂白地只講「容忍」,那我們就應該容忍納粹分子了,對嗎?容忍也必須要有道德標準、要符合法律。

這裡說他們的眼突然看不清、找不到門了,按理來說,你的眼睛突然之間看不見了,你就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或許不應該再這麼胡來了。但他們卻不停地在那裡摸來摸去。當罪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你的眼睛就瞎了。彼得論到這樣的人說:「他們滿眼是淫色,止不住犯罪。

19:12~14: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什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娶了」或作「將要娶」)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

審判之日來臨,羅得去告訴女兒、女婿們趕緊離開。有人在這裡提出疑問,剛才羅得不是說他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這裡怎麼已經有女婿了呢?有幾種可能性,或者是他的女兒訂婚了,或者羅得在對那幫暴徒撒謊,因此這並不是問題。你看看這兩個女婿的反應是什麼?他們聽了之後一笑了之。今天人們對基督教教義嘲笑最多就是末日審判,地獄成了一個過時的概念。當人面對重大災難、不治之症或面臨死亡時,態度就改變了。因為死亡就是一種審判,有些人變得更剛硬,心裡充滿恨,但大多數人就不再有開玩笑的心情了。突然之間就會問:我怎麼辦呢?我的安慰從何而來呢?

所多瑪頃刻之間就要面臨審判,羅得的女婿們很快就不會再開玩笑了。不信神的人盡可以嘲笑信仰啦、上帝啦、等等等等。但沒有一個人跑得了。每次我主持葬禮,我都要說所羅門的那句話:「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應該將這事放在心上。」這就是說,今天就是你應該思想,今天就是你考慮自己死亡的日子,當然,聽的人常常一笑了之。

19:15~16: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裡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

這裡我們看到用了「憐恤」,即:憐憫這個詞。羅得又一次得救,過去亞伯拉罕曾救過他,今天天使又救了他一次。但他卻依依不捨地在那裡遲延。請注意,天使不是在那裡吸引他、邀請他出去,而是拉著他的手出去。我想,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到一幅福音的畫面。耶穌在約翰福音第6章「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 所用的這個「吸引」這個詞就是從井裡把水打上來的「」字。(英文:draw)你大概不會站在井邊對下面的水說:「來啊,請你到我這裡來」吧?

這裡說羅得在遲延,我們都一樣,若不是神的恩典臨到,我們不但遲延,而且永遠不會挪動一步。天使拉著他的手走,我不敢確定地說當時的情況到底是怎樣,但我敢肯定天使的手是極有力的。我們從啟示錄里描述可以知道,天使是非常有能力的。假如天使拉著你的手走,你是不可能不離開那個地方的。

19:17~26: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羅得對他們說:「我主啊,不要如此。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生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看哪,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這不是一個小的嗎?求你容我逃到那裡,我的性命就得存活。」天使對他說:「這事我也允許你,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你要速速地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裡,我不能作什麼。」因此那城名叫瑣珥(「瑣珥」就是「小」的意思)。羅得到了瑣珥,日頭已經出來了。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

天使領他們一家出了所多瑪,並且警告他們不可回頭。很明顯,離棄從前居住的罪惡之地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必須是心裏面的。你離開那裡,連頭都不要回一下,不要對你滿有罪的過去戀戀不捨。這也使我想起了使徒約翰對我們的告誡:「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一書2:15)你若學過希伯來書就知道,整卷書論到的就是這件事。你知不知道,希伯來書是關於不要回頭,不要回到老地方去?我們讀希伯來書的時候,千萬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希伯來書是專門針對猶太教,針對猶太基督徒們的不安全感,針對他們那種想要回到猶太教去的心態。作者說,基督比猶太教要大的多,我想你們大家也不例外,誰沒有過「還是埃及好啊」的念頭?

希伯來書里的那些警告不是針對你來做決志禱告的,他沒有說:「我知道你有點兒想回頭,但記不記得你所做過的決志禱告?你放心,你已經得救了,耶穌應許過他永不撇棄你。」作者向讀者們的挑戰是:堅忍到底。

你們中間的大部分人都很了解我,也知道加爾文主義的立場:凡是蒙了神重生的、得救的人,一個都不會沉淪、失落。從這一點上說,他們是不可能從恩典上失落的。

但同時,很多人對此也有一個嚴重的錯誤理解,以為人只要在某個時刻決過志就已得救,就永遠不會失落。你的安慰就來自於那一刻。

假如我說的不清楚,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希伯來書10:36-39節:「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的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

當然你最好是把整個第10章,整卷希伯來書都讀一下。這裡讓我們看到,既有警告,同時又充滿信心,你不是那種入沉淪的人。

作為一名牧師,我一方面向你們提出警告,另一方面又對你們有信心,相信你們會忍耐下去。

我們在希伯來書里看到,作者所針對的會眾中,的確有些人被試探,想要回到猶太教去。在我們看來,他們從恩典上失落,這與今天極為盛行的教義截然相反,今天我們聽到說:你在那一刻決志或受洗,你就永遠得救了,或者說「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你若問我相不相信「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從一定的角度上說,是的,我相信。若問我這是不是一種很好的表達?不!我認為這是個非常糟糕的表達。因為它很容易誤導人。你知不知道歷史上對此是怎麼表達的?你知不知道聖經對此是如何表達的?符合聖經的表達應該是:聖徒堅忍到底,永蒙保守。

不知怎麼搞的,我們把「堅忍到底,永蒙保守」拿來變成了個什麼「一次得救永遠得救」。這實在是讓人迷惑不解。有人被帶到教會或者佈道會來,看上去做了決志禱告,不久之後便煙消雲散、不見蹤影,甚至否認信心。在你看來,他們曾得救,現在又不得救了,這麼說,神得救了一個人,但他卻不一定象耶穌在約翰福音第10章里所說,有能力把那人留在手上?

約翰一書2:19怎麼說?「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於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

警告是真真實實的警告,這是警告聖約里的人,是警告教會內的人:你若真的得救,你就必定忍耐到底。

使徒保羅稱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使徒中最小的」,「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這不是自悲感嗎?他論到自己的時候,有一點他是明明知道的:「我跑完了當跑的路,守住了當守的道。」

這就是聖徒堅忍到底,而不是你以為的,一旦成為基督徒你就過上完美的生活。或許你在這裡、那裡做的還不錯,但事實是,你餘生都將與你的肉體掙扎直到你死的那一天。我希望直到你死的那一天,你一直依靠基督的十字架在與肉體掙扎,一直在爭戰。這是福音的本質。

每個主日我們都領聖餐,我希望你會饑渴,我知道你的光景何等可憐,我們都一樣。天使叫羅得往山上跑,可他卻說,「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我真不知道羅得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到山上去就會死?他想到那座小城去。有意思的是,最後他還是到了山上。

我們應該認識到,神將我們從捆綁中救出來。按理說我們應該很情願,但有時候我們卻不情願,不願意到他叫我們去的地方去。神滿有恩典,有些人得了救,但卻不想到教會去,有些人得救了;卻以為他們還可以照樣在原來的罪里生活下去,照樣做不誠實的事、作不誠實的人。神的確是滿有恩典,但你不要以為罪就沒有後果了。我是17歲那年信主的,之後我就開始讀聖經,可我一直等到25歲才受了洗。我實在不應該等待那8年。我當時很確定我信了,我相信耶穌為我死了,將來我一定進天堂,可我仍然在做許許多多我不應該做的事。

這是不是說當時我不算基督徒?不。羅得這樣的回答是不是意味著他沒得救?不。他不是以為他的主意比天使的更好嗎?我們教會是一所改革宗的教會,但我們更是一所正在改革中的教會。我們的長老們也一直在學習在成長,當我們認識到我們教會所做的哪件事不那麼符合神的話,我們就必須願意承認,他的智慧高過我們的智慧,有人可能會說,「假如你們那樣做的話,有人可能會離開教會」。我聽到過這樣話。是的,我們不願意人離開,但如果那是聖經的教導,那就沒有商量的餘地。我們必須順服神的話,而不是看上去是否可行。

耶穌曾論到麥子和稗子的事,麥子沒收回倉之前,神不會燒掉稗子。羅得和他一家沒有安全地離開之前,神不會毀滅所多瑪。神恩典地、有效地從審判之下救出羅得,而羅得的妻子卻成了貪愛這世界的代名詞。耶穌說:「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凡想要保住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加17:32~33)。

這聽上去好象有點似是而非,但耶穌決不是在說自相矛盾的話,他指的是不同性質的生命。凡是想要救活物質生活的,必要喪掉靈性的生命。我不知道羅得的妻子對所多瑪的留戀到底在哪裡,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捨不得她的房子。

19:27~29: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

亞伯拉罕想對所多瑪觀察觀察,看個究竟。他看得到的只有濃煙。上一章里我們學到,亞伯拉罕為所多瑪代禱,神答應從五十個、四十個、三十個直到十個義人的原故不毀滅那城,對嗎?現在我們知道了,那裡到底有沒有一個義人?沒有,連一個都沒有!唯一得救的是羅得和他的家人。可亞伯拉罕甚至都沒有為羅得代禱,但神卻救了他。神垂聽我們的禱告比我們所想所求的更有恩典憐憫,因為我們不知道怎樣禱告。

最後以羅得女兒的故事結束:

19:30: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人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里

曾經一度富得流油的羅得,竟落得了個住山洞的下場,這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他所做出的糟糕決定。

19:31~38: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昨夜與父親同寢,今夜我們再叫他喝酒,你可以進去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父親存留後裔。」於是那夜,她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她父親同寢。她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她父親懷了孕。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小女兒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

這實在是令人噁心的畫面,使徒保羅警告我們說,濫交朋友、交結壞朋友使人敗壞(林前15:33)。羅得的一家落到這個地步,實在是太令人悲哀了,這一切都是當初羅得的錯誤決定所致。但同時,新約告訴我們,羅得是個義人。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義人也會作出非常錯誤、非常糟糕的決定,帶來極其極其可怕的結果。

萬一你們忘了,讓我來提醒大家一下,我們這個《創世記》系列的主題,主耶穌基督的話:「你們查考聖經,以為內中有永生,……為我做見證的就是這經。」

我們怎樣從聖經、從耶穌的話上來看待整個這件事呢?我們怎樣從救恩的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呢?猶大書第7節告訴我們:「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作為鑒戒。」

因此我們從新約里可以知道,所多瑪、蛾摩拉是神審判的例子,彼得進一步說明:「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鑒戒。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猶傷的義人羅得。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彼得後書2:4~9)

從這裡我們知道,神不僅知道如何審判,神也知道怎樣拯救。在毀滅整座城市之前,神有能力將義人羅得從試探、從延遲中拯救出來。讓我們再來讀一下第15、16節: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裡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

你們停下來稍微想一想吧,羅得所作的錯誤決定,把他的一家置於危險傷害之下,在所多瑪城裡住了下來;他主動要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一群瘋狂、逆性淫亂的暴徒;他被天使救出,但他仍然失去妻子;他的女兒們道德完全崩潰;他喪失了從前和亞伯拉罕一起創業積蓄起來的財富;他明明知道所多瑪即將遭毀滅,但卻仍然在那裡遲延。到了這麼危險的時刻,他本該立刻離開的,但卻戀戀不捨。我想,這種遲延拖宕、戀戀不捨是我們人的本性,假如不是神的恩典,我們永遠都會遲延下去。

假如亞伯拉罕沒有代禱,假如神不是那麼地有恩典,假如不是天使拉著他的手,羅得早就滅亡了。沙得米、米煞、亞伯尼歌說:「我們所侍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中救出來。」(但以理3:16)

神有能力拯救義人羅得,神有能力拯救一個因著他自己錯誤決定而落入遭毀滅之地,因著他的遲延眼看就要滅亡的人,神有能力拉著他的手把他從審判之下領出來。

離開基督對我們的愛,離開神對我們的恩典,我們也一樣會永遠遲延下去。神拉著我們的手把我們從罪的奴役之下、從黑暗之中救出來,把我們領進他的奇妙生命中來,他把我們岩石般剛硬的心變成柔軟的肉心;他打開我們瞎了的眼睛、聾了的耳朵讓我們看見,使我們聽到。

最後,我再強調一點,每個禮拜我都想到這個問題:若不是神的恩典,我們今天就仍然在黑暗之中,我們將永遠在黑暗裡。我們必在遲延中死去,我們必要面對審判。但神是滿有憐憫的神,凡因著他的恩典而信他的人必蒙拯救。


推薦閱讀:

如何能像知乎大神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勤能補拙乎?人的能力從何而來?
職場如果具備這幾種能力了,想不成功都難!
能力又強又謙虛,辦事靠譜不邀功的星座

TAG:拯救 | 能力 | 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