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謀略與技巧

一、行動起來  說到「行動」,美國作家門肯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我之所以要繼續工 作,正與母雞繼續生蛋的理由相同。每一個活著的生靈里都潛藏著一種朦朧 而強大的要積極行動起來的衝力。生命要求你積極地生活,無所作為對於一 個健康的生物體來說既痛苦又有害,事實上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作為一 次次迸發出來的積極行動之間的恢復過程,唯有垂死的人才能真正地懈怠。」 確實,人生需要行動去鑄造我們自己的烙印,沒有了行動,人生也就一片蒼 自,一片虛無。交際是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理所當然地需要我們積極的行動。 交際是一門藝術,更準確地說,它是一門行動的藝術而不是一門清談術。一個人,如果他知道許多交往的理論而不能去實踐的話,那麼,我們只能說 他是「理論上的高子,行動上的矮子」。行動的藝術,這在本質上就規定了 「行動」起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古人有「非知之難,能之難也」的浩嘆,這「能之難」指的就是行動和實踐之難。交際是行動的藝術,顯然,也屬「能之難」的範疇,但正因 為「難」,所以才更有行動起來的必要性,「難」更說明「行動起來」的重 要性。「難」而被你克服,你就是生活的強者,交際中人,能迎「難」而上 者,難道還怕做不出一番像樣的事業嗎?人人都想成功,人人都想成為交際中的人緣兒,但這不能靠上帝的恩賜,因為上帝只幫助自助的人,也即行動的人。美國著名人際傳播學家朱迪·C·皮 爾遜教授說得好,「光知道交際理論而不能將理論付諸實踐的人,談不上具 有交際能力。如果一個人在某種交際場合碰巧達到了他或她的目的,但是沒 有能力解釋其成功的原因,也談不上具備了交際能力。一個能幹的交際者, 必須同時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作出恰當行動的實踐能力。」一句話,你必 須行動,必須在一定交際理論指導下行動起來。人之行動之為人之行動就在於人與動物不同,人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是有理性的高級動物,人的行動是一種社會行為,文化行為,具有它 自己的定性。交際也是一種行為,它也當有自己的定性,應有一種行動的基 本原則。這些原則是什麼呢?我們認為主要有兩點。1.目的性 人不是被動地適應周圍的環境,而是主動地去適應,人具有主動性。工因為有主動性,所以人也就有自己的強烈的目的性。人就靠了這目的性改變 自己的周圍環境和自身的狀況。  古人云:「三思而後行」,「思」在「行」先,「行」在「思」後。「思」 是目的的選擇與確定以及相應的行動方案的安排,有了明確的目的性,一個 人才能主動出擊,才可能見微知著,才可能在別人失之交臂的地方抓住機會, 施展自己的抱負。  交際也一樣,行動之前需有明確的目的,無目的交際無異於無的放矢, 瞎摸亂闖,無益於自己的事業,也無益於自己的人生與人際關係的改善。  2.靈活性 交際的目的是為了織一張為己所用的人際關係大網,為了這張大網的織成,靈活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已近平成了經典名言,它道出的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靈活性是人或物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行為的靈活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如果我們想在社會上生活下去並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須在社會發生變化和行為環境、行為對象發生變化 時,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見機行事。如果不想那樣做,就有失去個人的或 經濟上的利益的危險。如果我們能理解並且做到行為的靈活性,那麼,我們 的個人的需要和職業上的目的都能實現。  原則僅僅是一般的東西,而文際本身卻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具有強烈的 現場性。鑒於此,行動的主體既不能執著於一般的原則,也不能執著於不可 重複的個別性,高明的交際行為者總是把原則的一般性埋藏在行動本身,不 露痕迹,瀟洒從容地應對一切,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行動」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字眼,同時也閃現出一種挑戰性;但是,只 有行動本身才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所以,「行動」就是人生的本質。二、心理距離  人海茫茫,人生多樣。有的人見面熱淚盈眶,有的人見面卻冷若冰霜; 有的人見面擁抱擊掌,有的人卻僅是禮貌寒暄。這種現象,說明人與人不同, 人與人的關係不同,有的親近,有的疏遠。這「親近」與「疏遠」就是我們 通常所說的心理距離。人與人之間都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只是大小不同。相識之初,互不了解,心理距離相對而言就大,隨著熟悉程度的加深,心理距離也就相對地變小, 當到了雙方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者「心有靈犀不點通」的階段,雙方 的心理距離就趨近於零。當然,達到心理距離為零的階段是人人所嚮往的, 但這畢竟是一種理想的狀態,這在理論上具有可能性,在人際關係、人際交 往實踐中一般是不可能的。人與人畢竟是不同的個體,各自有自己的個性和 特點。西方諺語說得好:「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際交往中,心理距離是一個決定行為主體採取何種交往方式的重要依據。心理距離大而採取心理距離小的交往方式或者心理距離小卻採取了心理 距離大的交往方式,這都會直接影響到交際的效果。一般而言,「過」與「不 及」都是人際交往中應避免的兩個極端。交往心理距離是衡量交際關係狀態的指標,我們可以用心理等級軸來表 示:該圖表示,交往心理距離從負到正,劃分為 9 級:0 級:坐標中的中點,表示彼此不發生任何關係。+1 級:表示雙方有初步的認同感,願意繼續交往。+2 級:表示彼此心理距離近了一些,形成了互動關係,願主動提供幫 助。+3 級:表示已成為好友,並自覺為維持這種友誼而互相幫助,不求報 答。+4 級:表示雙方關係達到最佳狀態,彼此之間,無話不淡,無事不說, 相互引為知己,能在關鍵時刻為對方兩肋插刀,赴湯蹈火。-1 級:表示彼此不滿,看不慣對方,但尚能相容。-2 級:表示彼此已有明顯的對立情緒,有時還發生衝突,相容階段消 失,彼此已不願與對方相處。-3 級:惡化程度已很明顯,彼此衝突表面化、激烈化。其中一方或雙 方己懷恨在心,伺機報復,但報復尚未採取極端手段。-4 級:表示雙方的交往已達到最惡化的狀態,彼此仇深似海,不共戴 天,不顧一切圖謀報復,無所不用具極,甚至達到消滅對方的 肉體。  對以上這個等級軸,不能機械地去照搬。按圖索驥,勢必作繭自縛,交 際中人應當明了這點。另外,對於心理距離本身,還有下面幾點需加註意:1.雙向距離不等值性 心理距離不同於物理距離。在物理空間中,任意兩點之間的距離是等值的。比如 A、B 兩點,A 到 B 是 20 米,那麼 B 到 A 也是 20 米,但在心理空間 中,雙向距離就不一定是等值的。N 男士對 P 小姐的心理距離是+3 級狀態,P 小姐對 N 男士的心理距離也許是+2 級狀態或者+1 級狀態。N 到 P 與 P 到N,心理距離是不等值的。這種差異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有大量的個案存在, 這也體現了人際交往的複雜性。遇到這種情況,人應理智地面對,找一找原 因。如果雙方都意識到了這種差異的存在並且有提升這種關係的願望,則處 於低一級狀態的人會自覺不自覺地加以調節。如果不願意作調節,則表明一 方沒有提升雙方關係的願望,這時處於高一級狀態的人則要有耐心,或者冷 靜一段時間靜觀其變化,或者變化一下自己的行為方式給對方以愉悅感,以 此促使對方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提升與你的關係。2.認知距離與實際距離的不等值性  這指的是雙方在剛剛交往時在估計心理距離上出現的錯覺。常見的情形 是不是誇大了就是縮小了。你與某人交往,你是一往情深,熱情有加,某人 好像對你也蠻好的,於是你覺得你與某人的關係已處於+3 級,可是某人卻 不這樣認為,他或她可能認為與你的關係不過+2 級。那麼,雙方在認知心 理距離上出現的這種情況與實際的心理距離的關係如何呢?也許你的認知符 合實際的心理距離,也許某人的認知更符合,也許雙方都不符合。3.心理距離的可變性 心理距離之所以有可變性,主要是緣於情感的親疏與波動。這「變」既可能是由小變大,也可能是由大變小。魯迅小說《故鄉》中的少年閏土與「我」 親密無間,一起遊戲,可謂雙方之間心理距離小;可是轉眼 20 年過去了,雙 方再次見面時,閏土叫「我」不再叫「迅哥兒」而叫「先生」,這可謂心理 距離大。這原因除了閏土受封建思想束縛外,恐怕時空阻隔導致雙方情感上 疏遠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由大變小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比如,一個小 孩子三四歲就寄養到親戚家,然後讀完小學才回到自己的家鄉,見到父母時, 心理上的距離一般而言是比較大的,因為畢竟多年不見父母,對父母不了解, 情感上有所疏遠。但在與父母共處一段時間後,由於父母的慈愛,小孩與父 母的關係又變得具有原來未離開家時的那種親密關係,這時心理距離就變小了。  心理距離的可變性在初戀但並未確定關係的戀人間最為明顯,有時可能 達到陰晴不定,一天幾變。這樣的例子在瓊瑤的小說中俯拾即是。  有了以上的知識,一個交際中的行為主體就可相機而動,靈活應變,安 排好自己的行為方式、交際方式以及變通策略。一般而言,一個成功的交際 者,必須作好以下的幾個判斷:1.靜態判斷 這指的是一個交際者根據經驗(直接的、間接的)確定交往關係的心理距離並以此來安排自己的行為方式。 首先你要判斷你與對方的心理距離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有了這一判斷,才能夠理智地採取與這一心理距離相適應的行為方式,這包括選取什麼樣的 言辭、語氣、語調、表情、姿勢甚至談話交際場所。總之,你的一舉一動, 一舉手一投足都必須與你所確定的心理距離相協調,一錯位或者錯位很大, 就容易出現交際中的尷尬場面,既令別人也令自己感到很難為情。  善於作靜態判斷,則舉止得體,這可能還為你與他的進一步交往打下良 好的基礎。不善於作靜態判斷,則有兩種情形出現:一是不知道親疏遠近, 對誰都熱情有加,一見如故。別人對你的這份熱情可能作出不同的反應,「親」 的「近」的認為老朋友不改真性情,難能可貴,更加尊重你,更加珍惜與你 的這份友情;「疏」的、「遠」的則在承受你的這份厚意時可能認為你的所 作所為是虛假的,是虛偽,而且,你的這種行為方式還可能導致一個後果, 就是與你交往的人認為你與誰交往的態度都一樣,與你做不了至交,僅僅可 以做一個一般的朋友而已。二是對誰都冷若冰霜,視如陌路,這又會不自覺 地疏遠已交往的朋友,讓人覺得你難以靠近,甚至還可能使你成為孤家寡人。2.動態判斷  交際中的判斷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隨著情形的變化而不斷地修正以 前的判斷,這樣就形成了判斷的動態特徵。靜態判斷僅僅是一個大前提,大 原則、而實際交際卻是千變萬化,色彩紛呈。如果交際主體僅僅執著於靜態 判斷,那麼就會犯「左」或「右」的錯誤。交際關係已經升級,而你還停留 在較低級的狀態,是為「右」;交際關係已經降溫,而你的判斷還停留在原 來的高級狀態,是為「左」。無論「左」或「右」這對交往都是很不利的。 比如,你與 K 小姐的心理距離為+2 級狀態,可是隨著交往的加深,你的言 談,舉止、風度使 K 小姐著了迷,她對你的心理距離己升至十 4 級狀態,但 在這時,你卻無相應的心理距離狀態的提升,仍然維持在+2 級的狀態上。 這樣,雙方就出現了一「較熱」一「熾熱」的狀態,但好景不長,K 小姐見 你反應平平,無動於衷,於是乎從高級狀態中跌落下來,跌至+1 級,這一 下子說不准你就會留下終生的遺憾。相反的情況是你與 K 小姐的心理距離為+4 級,但由於不知道的某種原因,K 小姐的心理距離發生了變化,比如降到 了+3 級或+2 級,而你卻對她的這種變化置若罔聞、視而不見,繼續用+4 級的角色行為去對待她,這樣,事情就變得比較微妙了,也許還有可救藥的 希望,也許就是很糟糕的結局。  總之,交際雙方的心理距離關係是一個動態系統,其中的微妙變化你如 果能準確地洞察到並作出相應的應變措施的話,則可期望有較好的結局。如 果麻木不仁或者洞察到但並不作相應的調節的話,則可能出現令人遺憾的結 果。  3.動、靜判斷 對交際雙方關係的判斷,既要看到過去的一貫基礎,也要掌握當前的變化態勢。只有把動態判斷與靜態判斷結合起來,才可能在交際中掌握人候, 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只有二者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在交際中做到遊刃有餘,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比如,某小姐在回家的路上看見自己的男朋友正攙扶著一位漂亮的小姐(小姐突然暈倒),於是乎火冒三丈,醋意大發,走過去不問青紅皂白就給 自己男友一記耳光,並罵其「卑鄙」,這種衝動的行為就忽視了靜態判斷的 作用,並最終導致兩人的分手。有的人又容易顧了靜態判斷又忽略了動態判 斷,這也同樣會給自己帶來不幸。須知人是變的,當然隨時都草木皆兵的作 法也是不可取的。小說《第十六樁離婚案的剖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把動、 靜判斷有機結合起來的範例。小說中寫了一對導演夫婦,儘管妻子經常與一 些異性獨處一室,或單獨約會,或請其跳舞,但丈夫卻從不懷疑妻子的忠誠, 因為他深信他的妻子決不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這樣二人關係處理得很和 諧,事業也幹得紅紅火火。三、心理期待  生活中的人,都會有某種渴望。姑娘們渴求能遇到有騎士風度的白馬王 於,小伙兒又渴望能一睹淑女的國色天香;會打乒乓球的人渴求遇到一位好 的教練,搞學術而又剛進門的學子則又渴望名師指點。這些現象,心理學家 們稱之為心理期待。背景不同,期待也就不同。「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處於戀愛中的焦灼,體現的是對相聚的期待。「逝將去汝,適彼樂土」則是下層人對現實的 詛咒和對自由天地的期盼與追求。期待緣於某種「需要」,「需要」則緣於人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願」。人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願」促使人夫渴求得到什麼並從而促使 人採取行動。人感到苦悶、壓抑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尋求解脫苦悶、壓抑 的需要,就有可能在深夜時分拿起話筒撥通自己的至親好友的電話,在電話 中向你的至親好友傾訴你的苦悶和不安。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企求 在威脅中求生存並獲得警察或旁人的幫助這也是人之常情。一般而言,缺少什麼,就會需要什麼,需要什麼,也就會去期待什麼。需要的層次和類別決定人的期待的層次和類別。 人的需要不同於一般動物的需要。人是社會動物、高級動物,除了一般的生物的需要外還有社會性的需要;除了物質的需要外,更有精神性的需要; 除了生存需要外,還有發展的需要。總之,需要具有廣泛性。需要不僅具有 廣泛性,還具有發展性。滿足了吃、穿、住、行的需要,人就會產生精神性 的享受的需要,滿足了一般的需要就會產生更高級的需要。需要的第三個方 面的特點是差異性,哲人言:「世上無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 芸芸眾生,是一個「需要」與「期待」的大海,有人需要牛仔褲,有人需要 藝術,有人需要利,有人需要名,有人需要一個蝸居,有人需要一幢別墅。 從以上所列需求的類別和需求的特性可以看出,人的需要不是一個雜亂無章的混飩,人的需要具有一般意義上的層次性。 關於需要的層次,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影響最為深遠。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概括為 5 個方面的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 5 個方面的需要一級比一級高,呈現出階梯式 的結構,為形象起見,茲列表如下:  依據上表,可以作出若干的演繹與推論。一個人,應該說以上的需要都 需要,但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或處於不同的處境則一般是以某一種需要為主 導,並以此貫穿其他幾種需要。例如,對於戀愛中的男女而言,「歸屬和愛 的需要」是其主導需要,由於這一需要的主導性,所以一到周末,約會與相 聚就成了他們首要的心理期待,君不見大學校園周末那五彩繽紛的情人約會 嗎。  以上從需要的層次性上談到了期待的層次性,這層次性是一個縱向的分 析,為便於更好地理解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期待,我們對此再作橫向的解剖, 從橫向看,交際中的心理期待一般可分為如下的幾種類型。1.愉悅同創  人都有趨樂避苦的本能,交際中的人也很顯然有追尋愉悅的需求與期 待,當雙方的愉悅需求共振時,就一拍即合。還是拿戀人間的交際作這方面分析的範例吧。  戀人間,情語纏綿,親吻擁抱,愉悅同創,這是一個如我們喝茶一樣的 自然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愛情才成為了文學藝術的永恆主題,也許正因 為如此,愛情交往才那樣的叫人心花怒放,心蕩神搖。愛情是靈與肉的熔煉,所以這愉悅同創之中就既有關於「靈」方面的愉悅同創,也有關於「肉」方面的偷悅同創。真正的愛情是靈肉統一的。耽於 「靈」而不食人間煙火是柏拉圖式的,很美,很有詩意,但可能一般不現實, 無法落實在現實的人生上。耽於「肉」而忘掉「靈」則走入了另一個極端, 墮入了動物性的欲求之中,雖然可以落實在現實人生上,但畢竟是活得太初 級了。把愉悅同創,當做兩性交往的全部期待,這是不理智的做法,文學作品力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經典範例。 西方名著《曼儂·萊斯戈》中的格里厄騎士與曼依·萊斯戈之間的那種交往,不是愉悅同創在支撐么?除了互求刺激,滿足雙方的心理與生理欲求 外,他們之間還存在什麼期待呢?對於格里厄,曼儂「不止一次出賣過她自 己和他,為了她的緣故,他做了騙子和王八。」(《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第 530 頁)即使如此,格里厄也不願離去。為什麼?不就是耽於情慾不 可自拔么。包法利夫人同萊昂、羅道爾費(《包法利夫人》)的交往,除了 愉悅同創,還有什麼呢?如果說於連對德瑞娜夫人(《紅與黑》)的柔情還 夾雜著利用、報復等心理期待,那德瑞娜夫人就純粹是在於連之處尋求愉悅 滿足了。愉悅同創具有反覆性和起伏性的特點,交往因此而時冷時熱。當人處於理智階段時,人能辨明認清各種利害關係,情感也就冷到極點;當人情緒高 漲,衝動一時時,又忘懷一切。情感又趨於熾熱化階段。還是以文學作品中 的例子來說明吧。《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的莎菲,沉溺於偷悅同創的追求, 卻又受到理智的煎熬。時而對凌吉士「感到一陣陣的噁心」,時而又在心裡 呼喚著「來呀,擁抱我,我要吻你咧」。《紅與黑》中的於連同瑪特爾的交 往無不如是,瑪特爾做於連的情婦不到兩月,「她對於連便不再感興趣了」。 當於連舉刀要剁了她時,她又撲進了於連的懷裡。在她意識到「不應該再墮 落了」時,她逃走了。然而,滑稽的是,當於連摸黑爬進她卧室時,她又同 於連鬼混了一夜。儘管她割發起誓,永遠做他的奴隸,但是,「巴黎少女的 愛情,輕雲似地變化無常」。他們幾起幾落,終於在斷頭台上了結了他們之 間的這段孽緣。正如司湯達所說:「歡樂是有一點勉強,寧可說他們是在那 里模仿熱烈的戀愛,而不是真正的戀愛。」他們的戀愛之所以只能稱之為「模 仿」,其原因在於情感都是假的。追求情慾的滿足,這才是它的全部內容。 當然,「愉悅同創」也有很成功的例證,古人所謂君子之交大概就屬於這類吧。但作為一個世俗社會中的世俗的人,能達到這種境界畢竟不易。 「愉悅」本身就和情感體驗相依為伴,而情感或情緒卻又是一個極不穩定的東西。所以,為「愉悅同創」而去「愉悅同創」並把它作為交際的全部 期待是幼稚的,現實的人際交往以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交際不是一種審 美活動,而是一種功利活動。2.利益互惠  古人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利」這個詞在中國傳統中幾 乎等於一個貶義詞。但「義」與「利」實際上也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所謂 「無為而無不為」,也許在「義」處也就是「利」處,在「利」處也就是「義」 處。特別是在中場經濟條件下,「義」「利」更應該統一在一起,不能偏廢。 光講「義」,企業如何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呢?光講「利」企業又如何維持 其長久的生存空間呢?現實中的人生本也是「義」「利」均在的,只不過有 的人側重「義」,有的人側重於「利」罷了。祥人而交,如果僅是為了從對方那裡得到某種好處,那麼,這種人際關係則是那「好處」的副產品,「好處」消失,則這種關係也就冷卻或者消失。 如果這種「利益」是互惠的且對他人無危害,對社會無危害,我們認為,這 種關係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確切地說,社會中的許多人際關係本也是在利 益互惠的前提下才建立起來的。當然,如果這種互惠最終會給雙方和他人、 國家造成危害的話,我們還是要對這種人際關係說「不」。3.心靈碰撞 這一點實際上在前面的「愉悅同創」中已有所涉及,但由於這一點是至友之間或戀人之間交往的獨特形式,所以單列出來。 至友之間或君子之間的友誼與交往往往是超功利的成分居多,他們之所以交往並且維持那麼密切的關係,關鍵就在於他們要相互地從對方那裡獲得 靈感與啟示,以滿足自己內心中那形而上的渴望。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軾, 可謂朋友遍天下,僧俗同交,但他們的朋友,大多屬於那種能在交往中激發 他們的藝術靈感的人,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也。著名的「竹 林七賢」放浪形骸、縱酒談玄更是經久不衰的文壇佳話,他們所鑄就的「魏 晉風度」、「名士風流」更是令後世才子企慕仰欽。至於熱戀中的情人,「心靈碰撞」這也是他們交往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戀人之間,貴在長相知、講真話、吐實情,讓對方完全了解自己。長相知不 僅在表白愛慕之情,或介紹自己的個性,或介紹自己的經歷,更主要的是不 隱諱自己的缺點、弱點,坦誠相見,給對方以取捨適應的機會。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跨越一個重大的心理障礙。那就是擔心自己和 盤托出之後會招致相反的效果。對於此,我們可從以下兩點來予以消除:  其一,缺點通過自己之口道出與通過對方之眼看出,這會產生不同的心 理反應。自道缺點,對方會覺得你有勇氣,是一個坦率的君子,在這時,缺 點也就轉化成了優點。而缺點如由對方看出來,情形就有不同了。首先,對 方會把它放在愛的天平上度量,作為平衡你優點的砝碼。如果缺點比優點多, 那麼愛的天平就會傾斜。其次,對方會對你的其他品質產生連鎖疑問,會認 為你是一個不坦率、不誠實的人,你在他或她的心目中的形象就會大打折扣, 甚至於變得特別糟糕。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當他愛上了吉蒂後,他就把記載自己種 種情感經歷和可恥心理狀態的日記交給了她。吉蒂通過這些日記激發起的不 是憎惡和噁心,相反,卻是愛的波濤和激情,他們於是愛得更深了。陀思妥 耶夫斯基《窮人》中的瓦爾瓦拉,也是將記有她不堪回首的生活記錄給了馬 卡爾,他們才愛得那樣的深沉。如果列文或瓦爾瓦拉不對自己的戀人公開自 己的「秘密」,而吉蒂與馬卡爾卻在偶然中讀到了他們的日記,了解了他們 的「醜聞」,那後果是可以設想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的卡佳就因此 失去了拉奇科夫,《煙雨濛濛》中的依萍也為此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其二,一個人如將自己的缺點公開地暴露給自己的戀人,缺點相應地會淡化,優點反而會突顯出來。你的缺點讓對方公開了解,這無異於給對方打 一劑預防針,久而久之,也就適應了,並促使對方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 動中去尋找你的優點與魅力。話又說回來,一個姑娘愛一個男人往往就愛的 是他的「豐富性」,愛的是他的那些深刻的「缺點」。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 缺點掩蓋起來,可能在剛開始的時候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可是,時過境遷, 缺點慢慢暴露出來,你的「光輝」形象也就不那麼「光輝」了,在對方那裡 也僅僅是「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或者是「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最後可 能彼此的感情也就變得淡乎寡味,自然告吹了。總之,「心靈碰撞」的根本條件是坦率與真誠,只有把自己的全部袒露給對方,率真而言,率真而行,才可能從對方那裡收回更多的情感回報。只 有向對方顯示「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對方才可能向你率真地展開。雙方 都處於「公開性」中,那麼,碰撞也就是一個必然的事了。4.心理疏泄 人生在世,不如意是常事,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說的是這個道理。既然人生有許多不如意,那麼人也就會有許多的心理鬱積需要 疏泄出來。受了委屈就想在朋友那裡傾訴,甚至在夜半時分撥通「心靈熱線」 向不熟悉的播音員、主持人傾訴一番。  人有心理鬱積而無可傾訴的對象那是痛苦的,正因如此,所以人們也就 到處尋找這疏泄口。有人在文學作品中找到,有人在朋友中找到。耐比斯特 在《大趨勢》中說:「我們到電影院,不是為了純粹看電影,而是為了一起 哭,一起笑。」看來,人類公用娛樂設施的建立多少包含了這樣一個心理學 上的約定:人,都有宣洩的本能。  四、心理障礙  交往中常會見到一方對另一方或雙方相互之間發生心理障礙的現象,那 么,心理障礙在交往中的表現究竟如何呢?l.認知反差 什麼是認知反差呢?一般而言,在對別人的認知中,前後都會存在著差異的,這差異的出現,就使我們對對方的印象高於或者低於他(她)本身具 有的水平,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其為認知反差。形成認知反差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對象給人的前後印象差距太大,另一個可能 的原因是對象愛自吹自擂,誇大自己,或只向你展示他或她的優點這一面, 還有就是對象藉助名人、名家來抬高了自己,而你卻由於對名人的欽仰而把 名人的形象投射在他或她身上。可時過境遷,在對象身上人為增添的光環消 褪了或者消失了,你才發現他或她是名不副實,虛張聲勢,僅僅是一個草包 而已。  認知反差出現時,人自然會產生一種受騙感和失落感。對象在自己心目 中的印象一落千丈,這是一種極不好受的滋味。可是,實際的情形並非想像 的那樣糟糕,對象可能不如自己先前感覺的那樣好,但也不是產生認知反差 後所形成的印象那樣差。如果因為認知反差產生情感障礙,拒絕與別人交往, 那就有些過分了。電影名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的卡佳,偶然冒充了教 授女兒,拉奇科夫不知何故,確認了她的這個形象角色並愛上了她。可是這 個時刻在卡佳的內心卻產生了矛盾,一方面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又 擔心因此而失掉拉奇科夫。但事實最終還是被拉奇科夫知道了,拉奇科夫認 為卡佳欺騙了他。於是乎,在拉奇科夫的眼中,卡佳一下子就由白雪公主變 成了醜小鴨。她過去身上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否定、這包括卡佳本身所具 有的一些優秀品質。於是,他們分手了。卡佳在這場傷感的悲劇中所犯的錯 誤是借用了教授這個名牌的光環,而拉奇科夫則上了認知反差的當。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切忌自擂自吹,借用不屬於自己的外在名牌來人為地塑造自己的形象。這樣做的後果是,當真相大白時,你也就「爬得高, 摔得痛」,而對方呢?則由於認知反差而情緒處於極端狀態,有時甚至可能 做出極不理智的事情來,當然這種作法是不可取的,是缺乏分析的。2.心理敏感區  人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隱私,那是一個「雷區」,觸不得的。誰要是不小 心觸及了對象的這個禁止他人知曉的領域,那情形就糟糕了,也許交往便由 此受阻。  瓊瑤小說《浪花》中的婉妹,為了發泄心中的「惡氣」,一時頭腦不冷 靜,狠狠地揭了曉妍的心理瘡疤(曉妍曾因幼稚而失身),這不僅斷送了自 己兒子與曉妍的愛情,甚至幾乎斷送了曉妍的生命。有過戀愛經歷現在又處 於戀愛之中的年輕人也容易犯這樣的毛病。過去的戀愛已經過去,應該允許 對方有不告訴別人的權利,可你如果對別人的這段經歷極其在意,不探個究 竟決不罷休,那可就危險了,甚至在某些時刻還會觸發很大的衝突。  人,由於出身、經歷、個性、習慣、學歷教養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可能 在一定環境中能聽而任之的東西,在另一個環境中則會成為一個別人不能去 刺激的「雷區」。如果交際中的行為者不善於識別人的這種心態變化,並做 出相應的行為方式的調整,也有可能踩中這塊「雷區」從而惹怒對方。電影  《街上流行紅裙子》中的鄉下姑娘,在家鄉時,無論怎樣說她「鄉下人」、 「鄉巴佬」,她都不會介意,甚至可能還會憨憨地笑笑。可當她進城當了工 人後,由於環境的變化,加人們仍「鄉巴佬」地稱呼她,則可能會惹起一場 大的風波。電影中不是有這樣一個片斷嗎?廣播播放她的先進事迹,其中用 語有「這個來自鄉下的姑娘」,當她聽到這一句話之後,頓時羞怒萬分,情 緒難以控制,不僅甩東西,而且還出言不遜。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在於進城 後的她與周圍的本是城市的同事一比,內心就有一個「鄉巴佬」式的自卑情 結在,我們知道,有自卑情結的人會自動地產生一種自衛機制,把那「自卑 點」保護起來,使之成為一塊禁地,如他人一旦觸及時,便會引來「山洪暴 發」,出現極端反應。所以,平時與人交往時,如對方勞教過,你就不要左 一句勞教人員,右一句勞教人員,因為這是他的「傷疤」,你雖不是說他, 可也同樣會在他心頭產主陣陣難受,也許這一次交往以後,他就再也不願意 與你交往了。3.級差交往 人與人交往,感情是不斷發展的,最後達到的就是親密交際。與此相對應,情感發展到哪一層次,交往也就只能限制在哪一個級別的水平上,「過」 與「不及」都會影響交往的自然發展。在電影與戲劇中,演員就面臨著一個和角色協調的問題,如果不協調,表演則就宣告失敗。日常生活中的人也如演員一樣,只不過舞台是人生而已。 一個男人,在妻子前是丈夫,在父母面前是兒子,在兒子面前是父親,在一 般異性前是同志、朋友,在上級面前是下級,在下級面前是上級。由於人都 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當角色發生變化時,就要求有相應的行為方式的調 整,以求得協調。如果交往雙方中的一方的言行的調整與另一方的角色動態 變化失調,就出現了級差交往,從而使交往受阻。還是以戀愛作為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吧!  戀愛雙方,由於個性氣質等諸方面的差異,情感發展有可能出現不同步 的情形,一方對另一方為+4 級,而另一方也許只處於+2 級的狀態,如果在 這種情形下雙方都未意識到這種差異,就出現了級差交往。表現的形態則是: 前者表現為過於親熱,後者則表現為過於冷淡。顯然,雙方的這種心理狀態 會給交往罩上一層陰影。戀人間如出現這樣的級差交往,雙方都應仔細分析,保持克制,不要互相埋怨和指責對方。對於前者,後者則暗示對方要冷靜些,慢慢來,好戲還 在後頭哩;對於後者,就應加點「熱」了,戀愛嘛,畢竟是戀愛,沒有一點 激情哪裡像戀愛呢。  戀愛交往中,常常出現兩種偏頗:一是拔高感情的層次,一是掩飾感情 已達到的層次。前者多半由於交往中滲入了較多的生理衝動成分,感情不理 智地升華了上去,一旦沉靜下來時,分歧產生,裂痕突現,愛情就出現危機; 後者則是矜持有餘,活潑不足,故使表現出的言行低於實際的情感程度。雜 志《知音》1985 年第一期刊載的《高傲趕走了我心中的王子》所講的故事就 頗具這方面的經典性。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叫白潔,她熱烈地愛著「他」,但 當他問:「白潔,要是我不留校,去邊疆,那你??」,沒想到白潔卻用「你 要去邊疆,我馬上跟你拉倒」去應答,這其實並不反應她內心的真實情感。 她內心的真實情感是:「海枯石爛心不改」,而她口頭表達出來的則是一串 冷冰冰的辭彙。他住院了,他問她會去看他嗎,她心裡說:「我能不去嗎?  你現在比我爸爸媽媽的分量重多了,我不僅要去,還會終日伴著你。」可嘴 上吐出來的卻是:「那得看我高興不高興。」他入院後,她提著禮品去著她, 在過道里他們相遇,他喜出望外。但她那句「我來看你」的話怎麼也說不出 口,只是說「我來看一位阿姨」,然後徑直向前走去。從此以後,兩人再也 沒有交往了。這個故事是令人傷感的,同時我們也會埋怨白潔的級差交往辜 負了他的似海深情。4.心理避拒隔離 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戀人之間。  一對戀人,如果不分時間、場合,不顧對方此時此刻的心情,一味地由 著自己的個性去交往,也許動機並不壞而且熱情有加,但這卻會令人油然而 生厭惡之情,導致對方迴避拒絕,築起一道厚厚的心理防線,增加心理上的 距離和隔閡。這種現象便是心理避拒隔離。  熱戀中的情人,獨居幽處時,可以向對方提出一些表示親昵的要求,可 是在眾目睽睽的大庭廣眾之下提出這類要求,則是有侮厚對方人格的嫌疑 的,可能引起對方的極度不快甚至對你感到十分噁心,也許有的姑娘還會甩 手就走,令你很尷尬地站在那裡。如果你的要求帶有強制性,則可能會有更 壞的結果產生。這種情況下,交往受阻也就是必然的了。產生心理避拒隔離,一般有如下的幾種情形:一是親熱不分時間場合;二是過分兒女情長;三是常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或常帶著非分的企圖;四是 愛吹毛求疵,專與人過不去;五是對對方要求太高,而對方難於達到。鑒於 此,戀愛中的情人應引以為戒。5.對應性互動行為匹配失調先看一則小品吧。K 男士到 P 女友家,有這樣一個場面: P:請坐!K:不坐,我站著好。P:請喝茶! K:不喝,我不渴。 P:請吃糖! K:不吃,我不喜歡。 P:吹風扇吧! K:不吹,我不熱。 P:那麼喝點啤酒吧! K:不喝,我喝酒臉紅。  這樣的情境真是太滑稽太糟糕了,K 的行為不僅令女友難堪,而且還給 人留下一個拘泥呆板、懦弱膽小的印象,會認為你沒有男子氣概。像這樣的 一方有所表示而另一方不能與之相呼應的情形,我們稱之為對應性互動行為 匹配失調。產生對應性互動行為匹配失調現象,主要有如下四種原因: 一是性格、情趣等的差異,雙方又不善於尋找彼此均可接受的交往內容、行為方式,寒暄之後就無話可說,雙方接不上軌,導致交往受阻、交往不下 去的狀況。  二是性格過分內向,或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心目中地位大高,以致另一方 有自卑感,這樣的話,交談也很難進行。三是剛交往時放不開,拘束、緊張,雙方難以協調。  四是雙方個性中高傲成分多,交談時常頂牛、拆台,以 致無法繼續下去。 要克服對應性行為匹配失調這種毛病,除了一個人要加強自己的才、學、 膽、識的修養以期在交往中顯得嫻熟練達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雙方要尋找共同點,要求同存異,只有這樣,雙方才可能匹配協調、交談順利。五、交往衝突  人際交往,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永遠風和日麗,完全和諧、平靜, 完全無衝突。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際關係也一樣, 也許幾分鐘之前還是風平浪靜,但幾分鐘之後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陰雲密 布,昔日的平靜、和諧不再存在,而現實存在的卻是衝突。  平靜、和諧是人際關係良好的標誌,但有時過於平靜、和諧則可能隱藏 著一種不和諧,大家都知道平靜的大海下往往是波濤洶湧。電影《鄉音》中 陶春與木生的愛情,可謂平和得出奇,可准認為那算得上幸福呢?另一部電 影《溫柔之鄉的夢》中的夫妻,可稱得上太陽底下最和諧、最平靜的一對, 男方可對女方任意支配,而女方則樂意接受,絕無違抗。然而,結果卻是非 常的令人悲傷,一場美夢煙消雲散。相反,《李雙雙》中的李雙雙與喜旺, 雖然他們經常有一點小小的不和諧,有時甚至鬧得天翻地覆,可他們終究是 相安無事、幸福和樂的。所以,在對待交往衝突上應該有一點辯證的觀點。 不要一看到不和諧就懊惱、回拒,轉過臉去,一看見和諧就喜笑顏開,迎上 前去,須知幾千年前的老子《道德經》中就說過「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 事物都是變化的,要防微杜漸,而不要在春風得意時就高枕無忱。衝突本身,並無好壞,只是它的性質和對待它的態度上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積極的衝突非但不會鬧翻臉,反而能在衝突中互相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統一認識,求得和諧,然而,其中的度如果掌握不好的話,那麼積極衝突也 就可能向消極衝突轉化。有一位大學生朋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過這樣的一 句話:「學術的爭論可能導致朋友的反目成仇。」學術爭論,本身是積極的, 但它所導致的朋友之間的反目成仇卻是消極的。產生這類情況的原因是:「沖 突點」的轉移。爭論,一般是由學術問題本身開始的,但在爭論過程中,由 於諸多非學術性因素的加入則可能使爭論的火藥味變濃,升格為非學術性的 爭論。雙方由於在許多觀點上不能取得一致,於是乎雙方都希望說服對方接 受自己的觀點。這種說服與反說服,幾來幾往,往往由於情緒的激動而引發 對對方人格的攻擊,結果「衝突點」由事實轉向了人,衝突向消極轉化了。 現代學術史上有兩位大家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有一天,兩人又 談起來了,但這一次與以往不同,雙方觀點爭執不下,沒有辦法,最後兩人 嗓門越來越高終於用打架來解決他們的爭端,但幸運的是,他們畢竟是學問 修養高的人,打架之後雖對兩人關係有所影響,但也無大妨礙。雖然結果並 不太壞,但像這樣的衝突還是盡量避免為好,好端端的一對朋友因為一點爭 論就鬧翻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古人也講「爭」,但古人很講「君子之爭」,爭要爭得有風度,有氣量。《論語》中有一段話描述了這種「君子之爭」:「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 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君 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一定是比箭吧!(當射箭的時候。) 相互作揖然後登堂;[射箭完畢,]走下堂來,然後(作揖)喝酒。那一種競賽是君子的競賽。」「君子之爭」要講風度,怕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 吧!  爭論而導致戀人之間的分手的事也常有。比如,有一對相愛至深的戀人, 就「嬰兒剛出生時便先天殘廢痴愚,殺了他是否道德」這一問題進行爭論。 男方說:「從生物學角度看,生命從受精開始,現代科學證明腹內胎兒 6 個 月就己開始有思維,也就是說有心理活動了。為什麼在腹外殺了殘廢痴愚的 嬰兒反倒不道德呢?我認為殺了這類先天痴愚的畸嬰,無論對嬰兒、對家庭、 對社會,都是有益的。」女方不同意男方的這一觀點,可怎麼也辯不過對方, 心頭忿然不樂,於是一氣之下指責男方「獸性未泯」、「殘酷無情」、「不 是一個人」。氣氛一下子就火藥葉十足,一場爭論變成了爭吵和攻擊,結局 是不歡而散,分手了事。  避免積極衝突向消極衝突轉化,應當把握兩條基本的原則:一是不可一 時衝動,頭腦發熱,感情用事,不顧及基本的事實,只顧著自己的個性,把 理智拋諸九霄雲外,衝口而出,說一些既讓自己有失體面有失風度又傷害對 方感情的話來。或者是雖然自己有理但苦幹辯才有限而無力去說服對方,從 而在面對方拒絕接受的態度時,採取一些極端的方式攻擊對方的人格,揭對 方的瘡疤,打擊對方的自信和自尊。這樣做雖然自己的惱怒一股腦兒地發泄 了出來,但對於解決問題本身,非但無幫助,反而會把問題弄得更加糟糕。 二是牢記衝突點,不可隨意轉移淪題,更不可把論題偷換成與衝突點毫無關 聯的問題上。比如,雙方在討論「死刑該不該廢除時」就要緊緊圍繞這一中 心論點去展開,而不要說什麼「我從來就沒有看見過你寫有對死刑進行理論 探討的文章,更沒有看見過你寫有這方面的專著,好壞我在這方面還發了一 些文章吧!專著也有一兩本了,你沒有資格和我討論。」此話一出,頓時全 場可能會死一般的寂靜,對方也感到非常的難受,自己也不好下台。面對雙 方爭論有話題偏離衝突點時,正確的理智的方法應該是一方立即提醒偏離沖 突點的人要「就事論事,不要因人廢言」。至於自身,也應隨時檢查自己的 言辭是否有超出衝突點而出格的地方。只要能做到這一點,積極衝突向消極 衝突轉變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衝突在所難免,那麼如何具體地避免衝突擴大或者積極衝突向消極衝突轉化呢?除了把握以上兩條基本原則外,一般而言,以下幾個方法可以作為 參考:1.辯論  愛默生說:「什麼是辯論?辯論就是指說話時,把真實翻譯成使對方一 聽即懂的語言的能力。」王充也說過:「辯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之口。」 蘇格拉底就好辯,街頭就是他宣講自己哲學並與人辯論的地方,但是,蘇格 拉底卻從來沒有在與人爭論的時候發生過出言不遜、傷害對方的情況。這不 得不歸功於蘇格拉底式的辯證法的智慧與魅力了。辯論時,蘇格拉底總是以 最淺顯的生活事例向對方發問,當對方回答後,他又是一個又一個地問下去, 把自己打扮成無知狀,但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問,蘇格拉底讓對方自己在這 一過程中發現了真理,對蘇格拉底表示心悅誠服。經過辯論,找到真理,這 就是辯論的目的,辯論的雙方無所謂勝與敗,因為不是誰勝誰了,而是真理 本身勝利了。抱有這樣的心胸,很顯然真理也找到,朋友也維持,何樂而不 為呢?2.自檢  發生衝突,如果錯在一方,那麼爭論很快就會結束。但常見的衝突則是 雙方都有點理,於是乎互不相讓,揪住對方的把柄不放,把氣氛搞得烏煙瘴 氣,結果兩敗俱傷,關係也急劇惡化。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雙方都對對方值得 肯定的地方加以肯定,對自己錯誤的地方加以反省自查,這樣的話就形成一 種互動關係,感情不但不會惡化,反而會使雙方更加有勇氣承擔責任。小說《卡瑪爾》中的約翰,在同卡瑪爾大吵一架後,憤然出走。在去倫敦的路上, 別離的愁緒驅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於是中途折返,向卡瑪爾當面賠不是。 卡瑪爾怎禁得起這般的仟悔,哭著撲向約翰懷裡:「親愛的,你沒錯,都是 我不對,我不該惹你生氣。」於是乎,一場看來勢在必然的大衝突在這自檢 中冰消瓦解,雙方比以前愛得更加的深沉了。一般而言,衝突難以平息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情感因素。衝突出現激情時,情感中樞高度興奮使思維中樞受到抑制,這時的衝突已不再是求得真理了,主要在於要擊倒對方以求得心理平衡。 此時的衝突者往往缺少理智控制,缺乏自我反省,就是自己錯了,也發現不 了,只顧像西部牛仔一樣,向前猛衝、猛打,擊倒對方。清代散文家魏禧說 得好:「人於橫逆時,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覺怒情躁氣, 渙然冰消。」二是自我人格因素。有的人個性太強,於是在一激動時、就不顧及對方的尊嚴、人格,只顧強調自己的「尊嚴」、「人格」、「權利」,甚至在毫 無道理的時候,也盛氣凌人,拒絕認輸。結果,也許在氣勢上佔了上風,可 是卻因此而失掉一位朋友。3.換位  即把自己置於對方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考慮一下,誰是誰非。人, 常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替自己考慮得多,替別人考慮得少,「家有 敝帚,享之千金」;「慷慨者逆聲而擊節,醞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 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各執一隅之解,欲 擬萬端之變。」(前句為曹不言,後句為劉勰言)說的就是這種傾向。總覺 得對方不對,責任在對方的思維方式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每當這個時候,如 能與對方換一換位置,也許就心平氣和了,也許結論就不會像只站在自己的 立場時那樣的武斷和霸道。爭執時的心理狀態是,雙方都在想:錯誤在對方,只是對方沒有認識到或不願意承認它而已。此時,若雙方就這樣對峙,衝突升級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在這個時候,雙方都換一下位置,那麼就可能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和諒 解,而在明顯不同的地方,雙方也可能會存留下來,讓以後的實踐去檢驗, 即便當場仍要爭論,在這種換位思考的背景下也容易很理智地進行。4.諒解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己是老生常談了,但既然千年來人們都引用它,還是證明了它的真理性。生活本身就是複雜的,人也一樣,世上的人千 差萬別,完全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每一個人則永遠也不會找到一個真正的朋 友。鑒於此,當衝突產生時,多一份諒解的心,少一份好勇鬥狠的心,則可 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下,風平浪靜」。與人交往,應以維護雙方的 關係出發,彼此謙讓,不要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學會妥協並在妥協中象徵 性地解決問題。 六、分享自我這首先就涉及一個「自我」的概念,那「自我」是什麼含義呢? 自我,是由自我印象和自尊構成的。自我印象指的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認為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自尊,指的是對自己的感覺如何。一般地說,對 自己印象和感受是不好的,則一般也難於與他人一起分享自我。  分享自我,指的是與你的熟人或朋友一起分享你自己,在這個過程中, 行為主體的主要體現就是自我表露的過程。那麼,自我表露又是什麼含義呢? 說簡中一點,自我表露就是讓別人一同分享你自己的情況。說具體一點 就是:自我表露是把自己當作談話的中心主題,是人們自願地有意地把自己 的真實情況告訴他人,它所透露的情況是他人不可能從其他途徑獲得的。自 我表露在有時是沒有危險的或者危險是極小的,如說:「我今天看了一場電 影」。但有時則是有危險的甚至危險很大,比如一男士對自己的女朋友說「我 喜歡三班那個留披肩發的姑娘」。自我表露既可以用語言表達,也可以用非 語言的表達方式表達。比如表達對自己女友的愛,既可以說「我愛你」,也可以熱烈地親吻擁抱她。 從以上的定義及闡釋可以看出,自我表露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性:1.自願性  自我表露不是在別人的壓力下的表述,而是自覺自愿的。比如嚴刑拷打 下所陳述的內容就不是自我表露。2.有意性  這指的是自我表露不是偶然的頭腦衝動,而是經過考慮後有意把自己的 情況告訴給別人。比如你把你在西藏的考古情況告訴給你的同事或學生,或 者你認為某個朋友靠得住,可以理解你的感情,便把自己的戀愛經歷告訴他 或她。3.真實性  真實,人人皆知,指的是自我表露的情況是屬實的。比如某大學的教授 稱他現在正在帶研究生,經查,他確實在帶,手下既有碩士又有博士。而某 人稱他是某某大學的博士,經查,原來他的博士文憑是在賣假文憑的人那裡 買來的,這就不屬於自我表露的範疇了。一句話,說謊、搞假都不是自我表 露,自我表露必須是既真實又準確。自我表露與自我認識或自我認可關係密切,自我認識是把自己與別人加以區別而自我形成的,它一般也包括自我印象和自我評價。自我認識明確的 人,自我表露也就多一些,水平也較高,而自我認識模糊的人,則一般較少 自我表露或者表露得很不明確。  自我表露還可以從諸多方面加以評估,通過這些評估,可以更清楚地了 解自己或別人的自我表露,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表露的量 這指的是一個人自我表露的信息量。在這方面,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多一些或由於個性,或由於熟悉程度很高;少一些或由於老練,或 由於個性本來如此。一般來說,交際雙方的自我表露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如 果一方滔滔不絕。不加掩飾地表露,而另一方報之以避而不談或者吞吞吐吐, 則雙方的交際或交談則不會太愉快,以後見面時,原來自我表露多的一方也 就會沉靜下來,小心翼翼了。2.表露的積極或消極的性質 自我表露中如是對自己的肯定則是積極的,如是對自己的某種否定則為消極的。家中老人說「60 歲人生才開始」這就是積極的,如說「要不了幾年, 恐怕我要去見閻王了」這則是消極的。過分消極的自我表露容易給人帶來不 安甚至恐懼,這在交際中一般是應該避免的。3.自我表露的深度 自我表露或淺或深,這也要看自己和表露對象的關係的深淺而定。和關係深的人交談,你可能將很多為別人所罕知的自己的隱私告訴他。比如,小 時候偷過一次鄰居家的東西,自己談過多少個朋友,自己現在和妻子之間的 性關係等等。而和關係比較淺的人交談,則可能只談些不打緊的事情,比如 談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房子,或者今天上圖書館借了一本什麼書等等。當然, 表露的深淺度是一個彈性的量,只有憑自己的感覺去掌握,表露的深淺度是 否合適這也要依據特定的表露對象和場合而定。4.時間的選擇 自我表露與交往時間有一個函數關係,一般地說,剛剛相遇時,自我表露多一些,到了交往一段時間後,則處於相對停滯狀態,表露相對減少了, 到度過這一「假疲勞階段」則又會表露增多。朱迪·皮爾遜在《如何交際》一書中生動地寫道:「與人初次邂逅中表露自己是相當有趣的。人們願意向陌生人表露自己,這也許是因為對方不知 道你的名字和身份,也沒法向你的熟人泄露你的話。在飛機上旅遊的自我表 露機會顯然更多。」接著本書的作者引用了一位叫愛琳·古德曼的社論撰寫 人「三萬五千英尺高度上的坦白」:「大多數人都有暴露靈魂和自衛的衝動, 這兩種衝動在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上碰在一起了。奇妙的情景便發生了,人 們因為互不知姓名而親切,因為不怕泄密而吐露。這種交談直到大家在行李 房各自取走行李分手為止。在飛機上,人們常常會組織起這種臨時的『會 議』」。這都說明表露與時間性甚或空間性的密切關係,善於交際的人是常 常有效地利用了這一規律的。5.表露的對象  有自我表露者,就有接受表露的人,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 為你的表露的接受人,但可能卻不一定是合適的接受人。比如,女孩子到了 青春期,總有許多難言之隱,這些難言之隱的表述、表露一般而言她們是很 講究表露對象的選擇的,她可能會對她的母親、姐姐說,卻不會給自己的父 親說,甚至也不會給自己的男友說。再比如,一個失戀的人,他或她的表露 對對象的選擇是相當嚴格的,他或她可能僅僅在幾個至交知己面前表露,而 對其他的一般朋友或同學則緘口不言。自我表露的對象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1)知己、至交好友或自己的親人。  (2)與你關係一般,但仍在繼續發展的,或者因某種特殊的環境而使其 成為你的合適的表露對象。(3)剛剛熟悉的人。(4)素不相識的人 一般來說,後兩者往往都不太可能成為一個人的合適的表露對象。 自我表露對於人際關係是必要的,對於一個人而言也是必要的,正因為必要,所以它對於建立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形象以及促進對別人的了解從而豐富我們的人際關係則顯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加深對自己的了解與認可 自我表露實際上是對自己的思想的整理與系統陳述,原來不成體系的問題在你向別人表露時逐漸明晰起來,在這明晰化的過程中,你也就更清楚地 看見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我表露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自我分析、 自我發現的過程,通過解剖自己而把握住自己,也即對自己認可。一般說, 積極與消極的自我表露都有助於自我認可,積極的表露增強自己的樂觀與自 信,消極的表露抒發了自己的憤懣,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時也在自己 坦率的表露中對自己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從而在自己心中產生一種促使自己 校正的衝動或動力。2.加深對別人的了解 別人三緘其口、一言不發,我們難道可以了解他嗎?所以,我們了解別人常常得要通過別人的自我表露,別人的自我表露越多,我們對他或她的了 解也就越多或越深,我們對他或她了解越多越深我們也就更容易和他或她做 朋友甚至引為知己。3.加深人際關係 敞開自己,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也只有別人敞開自己,我們才可能了解他。他心中的歡喜、憂愁、成功、失敗,他不向我們表露我們能很好地了解他嗎?交際之所以成為可能並向縱深發展,主要的就是建立在自我表露 從而相互了解的基礎上。我向他人表露我自己,別人從而知道並了解了我的 經歷、個性、家庭、教育背景,如果在這時對方卻只言不出,拒我於千里之 外,這樣還可以繼續交往嗎?交往就在於兩顆心互相敞開,互相照亮,只有 這樣,我們的人際關係才可能朝健康的方向前進。西德尼·儒拉德說得好: 「一個自我疏遠的人,不懂得真正和充分地表露自己,從來不會去愛別人或 被別人愛。??深刻的愛是建立在對對方的了解之上的??我怎麼會去愛一 個我不了解的人?不了解我的人又怎麼會愛我?」自我表露並不是像瘋子那樣隨意地說,所以自我表露也就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小事,不是小事,就意味這裡邊有文章可做,有技巧可說,那麼,自 我表露有些什麼樣的技巧呢?一般地說,自我表露的技巧分為言語技巧與非言語技巧。1.自我表露的言語技巧  (1)使用「我」來敘述。既然自我表露是屬於個體性的行為,很顯然, 「我」這個辭彙的介入並被高頻率地使用就是很必然的事。常見的方式是, 「我認為??」、「我感受??」、「我想??」、「我體會??」。「我」 字在前標明的是後邊的省略號中的內容都是經過自己考慮與篩選的,是出自 自己內心的真實看法、感受、嚮往、希求。  (2)使用明確具體的語言。模糊的語言傳達的信息也是模糊的,叫人丈 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標明一個人自我表露的程度不夠或者失敗。在自我表 露時,要語言乾淨利落,傳出明確的信息,不能說對某一件事的態度我處於 「贊成」與「不贊成」之間之類的無用的廢話。  (3)要坦率地敘述。不要故意兜圈子,在使用語言上故意繞過去又繞過 來。比如,「我本打算把這件事告訴給你,但是又不好說」之類的話就是不 夠坦率的表述,即使你果真敘述了,別人都還會給你的敘述打上一些折扣。(4)用完整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思想。不完整的表述就意味著逃避表露,同時也不會給別人提供什麼像樣的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標誌自我表露的失 敗。比如,你不能這樣去表述一個關於對待中學生早戀問題的態度:「中學 生的早戀,(停頓)」、「就像這樣」。句子既不完整,語意態度也不見蹤 影。2.自我表露的非言語技巧  (1)利用豐富的面部表情。面部雖小,表情肌卻相當發達,它雖不能言, 卻可傳達豐富的信息給對方。  (2)保持眼光的正面接觸。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內心世界的許多感受和 體驗都可通過眼睛直接傳達給對方。同時,與人談話,眼光避開一則意味自 己的謹慎,二則意味不尊重對  (3)利用恰當的姿勢。所謂「恰當」指的是得體,有利於自我表露。如 側身對著對方或遠離他人而坐就給人一種拒絕自我表露的印象,這也同時是 對別人的不尊重。  (4)利用身體的適當接觸。這幾乎是無聲勝有聲,一切含義都包含在了 這適當的接觸之中。比如,拍拍肩膀等等。  (5)利用手勢和動作。動作和手勢如運用得好,也可以起很好的輔助性 作用,初中課本中學的《揮手之間》中毛主席臨上飛機前的那一揮,表達的 就是一種偉人的自信。(6)靠近對方的位置或維持原狀。「靠近」表示更親近了,有更多願意談的東西要表露給對方聽,維持原狀只不過程度沒有這麼深罷了。 語言性技巧與非語言性技巧常常是不能分開的,二者合而為一,發揮整體性的作用,交際者需要對二者都能駕輕就熟地協調運用,才可取得最佳的效果。  總之,分享自我是一個手段,它通過自我表露而達到讓別人了解自己或 達到相互了解,其中所充滿的技術性細節非常具有靈活性和現場性,不可重 復,行為者在處理這一系列的問題時應有一種變通的才幹,切忌生搬硬套, 機械運用。七、確認他人  「他人」指的是交際的對方,「確認」則指的是確定他是一個什麼樣的 人,承認他的獨特性和重要性。當然,確認一個人並不是指的我們對一個人 全面肯定,完全同意他的一切觀點和看法、感受,而僅僅是指我們在有差別 中與他保持一種理解、尊重關係。  要確認他人,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積極傾聽與同感理解。這兩個 方面又包含若干的技術性細節。1.積極傾聽 人從呱呱墜地起就能聽外界的聲響,但是卻未必能理解這些聲音的含義,長大以後,由於文化的熏陶,我們才能夠在高水平上聽大自然和人生世 界中的各種聲音。比如,音樂家的耳朵能從山澗的泉水流動聲中找到音樂的 素材,社會學家能從大雜院的各種吵鬧聲中尋找到社會學方面的實證材料。 但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聽」不是泛指一般意義上的「聽」,而是交際行為 中的「聽」。交際行為中的「聽」有些什麼具體的規定性和技術性呢?  (1)「聽」不等於「聽見」。「聽見」僅表示我們的耳朵接受到了某種 聲波,它是一個物理事實。而「聽」則不同,「聽」不僅「聽見」了,而且 理解了。也就是說,「聽」不僅是一個物理事實或活動,而且是一個心理事 實或活動,其中包含有理性的理解,情感的體驗等心理。  (2)聽的積極性與消極性。聽的積極性又稱「積極聽」,正因為是積極 的,所以其聽有很強的目的性,或者想獲得信息、知識,或者想獲得解決某 種問題的思路,或者想分享樂趣等。積極聽的過程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聽 者不僅要聽對方眼前說的話,而且還要通過回憶、聯想把它與在此之前所說 的話聯繫起來,以對對方的活作整體的把握與理解,這既是一個心理的過程, 也是一個生理的過程。大家都有同感,認真地聽老師講,一節課下來,也許 我們比老師還要累呢?  聽的消極性又稱「消極聽」,是一種漫不經心的聽的方法,這一般在交 際中是忌諱的,但這種聽的方式可以用於個人的消閑或娛樂。積極聽的障礙有以下幾點:  a.注意力集中的自己身上。交談中注意力本應集中在對方身上,如集中 在自己身上則造成混亂。導致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有幾個最基本的原因。 首先是抵觸情緒。別人講的內容與自己的觀點迥異,於是乎一聽則在自己的 心裡想著如何組織有效地反擊對方,注意力自動地就偏離對方而落在了自己 的身上。其次是自我中心主義。個人主體性太強,一切問題都以自己為活動 或談論的中心。再者是優越感,老師認為比學生優越,博士認為自己比本科 生優越,有了這種優越感,就對對方的談話不以為然,從而注意力偏離對方。 b.對對方有成見。這指的是一些心理慣性左右了我們。我們生活在世俗 的世界中,注重人的身份和地位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有時卻先人為主,一聽 是某某權威講則非常認真,一聽是某講師講則漫不經心。或者有時因為對方衣著過於簡樸,聲音又太小,讀音又不準從而放棄了聽。  C.環境的干擾。環境過於花哨,對人的刺激太強,使人的注意力轉移。 學校教室的布置大家都知道一般比較簡潔,就是因為只有這樣,學生的注意 力才會集中在老師的講課上而不至於分心去看武俠小說。d.信息本身的障礙。聽課時,老師突然說了一句我們聽不懂的話,老師也不管仍繼續講,結果我們在那裡揣摩那句不懂的話而對老師後邊講的內容 忽視了。這就是信息本身的障礙。當然,有時候由於說話者說的速度慢而聽 的人速度快,從而使二者之間留下一個空當,給注意力分散提供了機會。交際中聽的重要目的是確認他人,積極地聽可以表示出我們對對方的體貼、理解與尊重,除了這些外,積極的聽還有一些具體的好處。  (1)減少誤會。積極地聽就不至於漏掉關鍵詞,你反問或反駁對方時也 就不會出現偷換論題的錯誤,如一旦聽而下積極、漏掉了其中重要的信息, 則可能雙方爭吵一番,不歡而散。  (2)增加知識。人的知識是有限的,通過聽而獲得知識是一個捷徑。有 研究證明,聽中獲得的知識佔有我們總知識的一多半。而且,通過聽而獲得 的知識由於有具體的場景、氛圍,往往不容易搞忘記。  (3)增加了解、加深關係。我們積極地傾聽別人,別人也會「投之以桃, 報之以李」,更加地尊重你,重視你。這樣就形成一種互動的良性循環,促 進雙方關係向更高的層次發展。聽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那麼為了有效地確認他人而展開的積極的傾聽有些什麼樣的藝術技巧呢? 這也可分為言語技巧和非言語技巧。(1)積極聽的言語技巧 a.要求補充說明。要求別人講得更詳細或作補充,這本 身就意味著你對對方所講的東西很感興趣,也標明你正在積 極地聽,更表示你很尊重對方。這也同時刺激了對方的更大 談興,你也就在其中收穫到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b.提問。只有聽懂了認真聽了才提得出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本身也是表明你聽的積極性。 c.變換答語。這指的是一些答語如「對」、「是」「明白 了」等要交替使用。  d.使用描述性的回答。回答時,用「我理解你的看法」、「我同意」等 而不要去使用評論式的回答或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 不這樣想」,「我認為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等等。  e.避免默不作聲。不說話或者表示對對方不同意,或者表示冷漠,總之, 這都會使對方感到不快。你必須有語言參與來提示或暗示對方你正在認真地聽。  f.複述對方的內容。能簡明扼要地複述對方的觀點,沒有認真聽是不行 的。既然做到了,那意味著什麼也就不點自明了。g.闡述自己的理解。這有助於更完整地理解對方,同時也表明聽的仔細。(2)積極聽的非言語技巧  a.利用身體反應。這可包括以下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微微點頭,靠近對 方,身體前傾。這些身體反應暗含的都是肯定性鼓勵性的情感,表示自己對 對方的談話興味盎然。b.利用恰當的姿勢。這包括直接的面對面的姿勢,靈活輕鬆的姿勢,開放而非封閉的姿態。一般說翹二郎腿,抱著雙臂,沒精打采等表示的態度是 不友好的。c.利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多一點笑臉,就多給別人一份鼓勵和尊重。  d.保持眼光接觸。服神是能體現一個人的態度的。目光獃滯,表明你對 別人講的不感興趣;視線轉移,則表明你心不焉。保持眼光的接觸,既可對 對方表示尊重,也可以隨時從眼神中體會到更多的言外之意。2.同感理解  確認他人的途徑不僅有積極傾聽,而且還有同感理解。什麼是同感呢?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設身處地地替別人想」,中國古語中說:「愛人 如己」也指的是這個意思。  同感是共振,所以不是想同感就能同感的,要與別人形成同感理解,一 個人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才行,概括起來,這些條件大約有如下兒點:  (1)對自己的敏感性。同感是與人共鳴,對自己無敏感性則不可能有與 對方類似的經歷、情感湧現出來。只有對自己敏感,才可能順手拈來自己的 經歷、情感、觀點與對方發生共振、共鳴,鼓勵、支持對方。  (2)對對方提供的信息的敏感性。對對方提供的信息具有敏感性才能使 自己在自己的情感、經歷中馳騁,從而找出類似的經歷、情感來。(3)敏銳的反饋能力。在對方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線索,然後又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經驗對此作出迅速及時的反饋,這是搭起二者同感橋樑的必 經途徑,而且你迅速地表示了你的理解可能會給對方以更大興奮感和安慰, 使對方對自己也產生更好的反饋,形成良性互動。  與別人發生同感要注意避免一種情況,那就是行為者在與別人同感理解 時發出一種優越感或者施捨同情心。如有這種情緒介人,則你就自居於對方 之上,不但不能很好地與對方共鳴,反而會使對方對你反感。  同感在交際中的作用是確認他人,同時,反過來也可以加深對自己的理 解,所謂「物同此理,人同此心」就是指的這點。我們與別人發生同感,就 意味著在雙方的情感、經歷中找到了共同點,這共同點把你與他緊緊地聯繫 在一起,你既可以通過這個橋樑深入到對方的內心深處了解對方,與他或她 一起悲傷、歡喜,同時也可以通過它而反觀自身,把自己過去的經歷與情感 擺在自己的眼前重新咀嚼一番,對此再作理性的認識,你或許可以在其中找 到更多的生活真理,或者在其中找到自己原來未曾發現的自己性格的隱蔽的 一面。有了對自己的更深的理解,也就使你更好地去理解別人,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別人的位置上與別人發生更高層次的同感。 同感理解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人,如果他或她從未與別人發生過同感理解,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我們可以說, 他不可能有真心的朋友,在他的生活中不可能有與他同歡喜同憂愁的知己。 「為一個人活著是卑鄙的」,人都是社會動物,只有在與別人發生同感理解 的過程中,才能建立起自己生命的社會紐帶,也只有這樣,人才活得更豐富、 更完整。交際中的同感理解與積極傾聽一樣具有許多的技巧,這些技巧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們以下談論這些技巧時就盡量簡明一點,屬同感理解獨自範疇的 多講一點,二者相同的,點到為止。同感理解的技巧也分言語性的和非言語性的。(1)同感理解的言語性技巧  a.尋找共同的經歷和看法。兩人之間,尋找到共同的經歷和看法是同感 的基礎,但如何把二者之間協調起來,這是一個臨場性的反應問題,下面的 兩段談話可作這方面的好例①           「這枕頭是你在黑泊特康湖遇上的那個小夥子給你的吧。見物思人,看 到它你該會想起那小夥子吧。」斯圖爾特輕輕地問道。 「是他送的。」凱瑟琳回答,臉都紅了起來。「噢」,斯圖爾特說:「夏天真可愛,是嗎?凱瑟琳」 「是的,今年的夏天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個夏天。」 「我可以想像得到。」斯圖爾特回答說。② 比:嗨,出了什麼事, 鮑:哦,沒事。比:談談吧,你是有心事的,把事情告訴我。 鮑:欣蒂有點要和我分手的意思,她今天晚上和別人出 比:噢,我明白了。鮑:是的,失去了她我可受下了。 比:前不久,我也遇到這樣的事。鮑:你也會有? 比:是的,發生這種事可真不好受。鮑:我不相信,像你這麼英俊的人,還會有人不要你? 比:這種事情都免不了一兩回。 鮑:我想,你說得對。剛才我還覺得數我最倒霉。現在明白了,並不是只有我才有這種事,謝謝你。  b.建議補充說明。給對方提出一些要求對方更進一步說明的建議,可以 給對方以激勵,請看下面這則例子:k:我的外語考得太糟糕了。 P:是嗎?K:僅僅考了 30 分,真是差中之差,名落孫山外。 P:你覺得這是考題的原因嗎? K:不,這是我本身的原因,考前我用大部分精力去看數學,外語基本沒看。P:你的同學考得怎麼樣? K:沒看他們的成績單,我一看我的成績單就悲傷不已,迅速離開了。 P:現在感覺如何?是不是比先前好一點了。上面這段對話中,P 的提問很有藝術性,沒有一個句子是使用「你應該怎樣??」這樣的語氣,讓對方能在這談話中 把自己的苦惱一股腦兒端出來,以此她的心情也就逐漸平靜 下來了。C.使用描述性的語言回答。描述性的語言是為對方考慮,評論性的語言則有教訓別人的味道。如「我知道你今天情緒不太好」就是描述性的,而「你 最好不要這麼悶悶不樂」則是評論性的語言。d.予以肯定性的反饋回答。積極的反饋反映同感程度深,能給對方以更大的喜悅或安慰。如: K:我打贏了,贏了 5 分。P:我想你也會贏的,我和張兵在你比賽前就打過賭,我賭你一定贏。K:你看這獎牌多漂亮。 P:漂亮的獎牌總是會和你有緣的,下次再多拿幾個回來。 其他的語言性技巧還很多,可以參看前面的「積極傾聽」部分中的技巧部分。  (2)同感理解的非言語性技巧。這一部分與「積極傾聽」部分中的「非 言語性技巧」差不多,這裡就不再重複,請讀者參看前面的內容。  以上分別介紹了確認他人的兩個方面:積極傾聽、同感理解。這兩大內 容雖然分開但其在交際中是無法截然分開的。也許積極傾聽的過程也就同時 是同感理解的過程,反過來也一樣。所以交際的時候,文際行為者必須把二 者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交際中贏得更多的朋友,把 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織礙越來越大,越伸越遠。八、融為一體  「融為一體」,意味著「自我」與「他人」的界限的模糊與消失,二者 合而為一。兩個人的關係進入到這個階段,已經超越了一般朋友的範疇,是  力親密關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親密關係不僅存在於同性,也存在於異性,既存在於年輕人中,也存在於老年人中。在這種關係中,兩個人互相理解,有一 種不言而喻的協作性,雙方都體驗到一種結合,都覺得自己與對方是一個完 整的整體,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個體,雙方的每一言行都關係到對方。在其中 的人,體驗到的愉悅是局外人無法感受和想像的。  融為一體的衝動來自於人性深處的本能,這本能便是愛。每一個人都希 望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當二者恰好契合時,合成一體的衝動便產生。詩人 們寫道:「愛,正是愛,使世界環繞它運行」,流行歌曲唱道:被你愛是多麼甜密, 我需要一個人的胳臂保護,這就是你; 我需要一個人以甜美的愛, 理解我的歡與悲,這就是你; 你對我這麼好,勝過我對自己?? 我去每個地方,都不覺得陌生, 因為那兒沒有別人,而只有你, 我真想用死來感謝你,寶貝── 被你愛是多麼甜蜜。把二者合而為一的技巧有兩種:一是改變稱謂的言語技巧,把「我」變成「我們」,把「我的」,變成「我們的」;親密者還叮根據具體關係約定 俗成地使用一些只適用於雙方之間的具有獨特含義的詞和短語,典型的如情 侶間的呢稱,逗趣性的貶詞。二是非言語技巧,比如不斷縮小彼此間的距離, 使用類似的說後方式,穿著類似的衣飾等。但是,以依附為特徵的融為一體又很容易迷失掉自我,這大約是有得有失的普遍原理所起的作用吧!這在戀愛婚姻中體現得較多一點,前蘇聯女詩 人卡扎柯娃有一首《無題》詩寫的正是戀愛中女人的失落和自我迷失,因愛 而自我迷失。詩這樣寫道:愛我吧,羞澀地,愛吧,膽怯地, 彷彿我們的婚姻 是由上帝和人撮合。
推薦閱讀:

經典處世謀略全鑒【上】
老獵手的套路連環殺(1)- 《從零開始做銷售》
中國古代經典謀略1
反經-職場謀略
謀略奇書——《反經》水火

TAG:謀略 | 技巧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