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廟號、年號、謚號的區別
07-10
廟號是皇帝在宗廟中的稱號,以前不是人人都配得上的,比如漢代就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隨後廟號開始泛濫,變得每個皇帝都有了。早先年是只有功勞很大的皇帝才能有廟號的。 唐以前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稱宗,只有功績高的才會有,比如西漢只有五個皇帝有宗廟,太祖、太宗,世宗,中宗,高宗;所以大多以謚號來稱呼皇帝。唐以後是個皇帝都建宗廟了,所以每個都是宗了,而謚號不再是一個字了(一個字表現不出皇帝的牛逼,清朝皇帝謚號一般都十幾二十幾個字),就沒法叫*帝了,就常用宗來稱乎了。 謚號:是皇帝死後給他這一生做皇帝功績的評價,所以看一個皇帝好不好,可以以謚號來看。 年號:年號是在位時期定的,是用來紀年的方式,和干支紀年是對等的。一個皇帝可以有很多個年號,明清以降皇帝逐漸採用了一個年號,所有明清的皇帝可以用年號來代稱。 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一般開國皇帝稱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遼太祖等;後繼者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在隋以前,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朝以後,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 祖和宗才可以放到一起說,比如高祖,太宗,這是指皇帝的廟號,死後進宗廟的時候才有的。以前是天子七廟規,天子七廟,三昭三穆,中間就是這個祖,加起來就是7。宗廟制度是周開始的,天子7諸侯5。基本規律就是開國為祖,守成為宗,基本是1祖 n宗的模式,不過,元明清三朝都是有多個祖,元朝忽必烈和鐵木真,清朝更狠,三個祖,主要就是說有些人太牛逼了,雖然不是開國,但是也得給個祖,比如康熙。祖宗就是這樣來的,再往後,皇帝死了都想進去,就不限制7常委了,所以唐以後,就都有這個廟號了。 年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依此類推。新君即位或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如漢武帝一生就用了十一個年號,女皇帝武則天也曾改元十二次。自朱元璋開始,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論在位時間長短,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清朝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年號乾隆,因此往往也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舉幾個栗子,唐太宗年號「貞觀」、明太祖年號「洪武」、清宣宗年號「道光」。 謚號是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據其生前事迹評定的帶有褒貶色彩的稱號。 周初始制謚法,至秦廢止,漢復其舊,歷代因襲,直至清朝滅亡。 對於唐代以前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謚號,例如漢武帝、魏孝文帝、隋煬帝;對於唐代以後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廟號,例如唐太宗、宋高祖。明代宗;到了清代,則一般稱呼他們的年號,例如「雍正帝、」「乾隆帝」、「光緒帝」。 謚號是有一個範圍,有本書,從其中挑謚號,可以表揚(也就是美謚,如武帝、文帝之類的),也可以批評(惡謚,比如紂王的紂就是批評,殺戮無辜,隋煬帝也是),還有另外一種,是可憐這些死皇帝的,比如漢朝的獻帝啊,另外,溥儀雖然沒有給謚號,但是婉容死後多年,後人給婉容的謚號是孝恪愍皇后,所以溥儀的謚號也是可憐的,愍(皇后死了謚號是隨死皇帝的,然後加個孝字,例如孝庄)。有些謚號是比較複雜的,加了很多吹牛逼的話,例如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這是唐玄宗,核心是明,所以,唐明皇嘛,一般就可以說是,玄宗明皇帝,廟號 謚號。另外,有些大臣也可以上謚號,例如諸葛,就是忠武,還有曾文正公什麼的都是。 多說一句,秦始皇琢磨吧,「子議父,臣議君」,哥死了,你們來評價,滾犢子,就把這個廢了,漢朝又給恢復了。 尊號:基本是皇帝,皇后在世的時候可以稱呼的一個稱號,這個可以不避諱,極盡吹牛逼拍馬屁的能力,一般都好多好多字,例如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明朝清朝皇帝為了裝謙虛逼,一般不給自己加尊號,尊號基本都加給皇太后,拍馬屁 表孝心什麼的,唐朝皇帝愛玩這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廟號列表
※史上唯一「廟號」不稱「祖」的開國之君!
※崇禎有多個廟號,最常用的廟號思宗,由一個不被承認的王朝所加
※罕見君主廟號、謚號:
※廟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