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年節----北京人的文化(7)
第六章盆水放針乞靈巧
七夕的傳說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日,我國民間有乞巧的習俗,稱「乞巧節」、「七夕節」或「小女節」。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取智巧。這一習俗與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神奇故事有關。是在我國比較深遠的傳統節日,在北京影響甚為廣泛。牛郎織女的名字最早記載於《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由此可見,早在春秋之前,牛郎織女故事的雛型就產生了,但尚無七夕渡河之說。這首詩中的牛郎、織女,還只是兩個星宿的人格化,尚談不上是傳說。到了漢代,就有了新的創意。在牛郎、織女之間添加了悲劇愛情色彩。《詩品·漢古詩十九首》云:「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時,雖然它們仍為二個星宿,但擬人化的形象已躍然紙上。還出現了天河的情節。在漢代的《淮南子》一書中又出現了「鳥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的說法。
到了南北朝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漸漸成型。《歲時廣記》引南朝梁殷芸《小說》道:「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至此,牛郎織女天河相會故事的梗概已基本完備。但這段記載中沒有提到七夕。一直要到梁朝宗檁的《荊楚歲時記》才明確指出:「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並引傅玄《擬天問》云:「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當有關傳說的時間、人物等因素確定後,牛郎、織女的故事經過代代口耳相傳,以及民間創作者們的不斷增飾、潤色之後,使它更加豐富多彩、動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扣人心弦的純樸而又堅貞的愛情故事,深受人們的喜愛。唐朝詩人杜甫《牽牛織女》詩云:「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所謂七夕牛郎與織女星相會,在科學上是不可能的,那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一個神話故事。所謂七夕鳥鵲架橋等等,也是虛構的。七夕之夜,北京的姑娘們有「拜織女」的習俗,非常隆重有趣。有些出嫁未生育的少婦,盼望早生貴子,這天都回娘家參加「拜織女」的活動。「拜織女」,純屬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多是預先和自己的朋友、鄰居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在月光之下,擺放一張神桌,桌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束插瓶內,花前置一個小香爐。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灑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給一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一一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才離散。
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的四大美麗傳說之一。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善良的年輕人,名叫牛郎。他父母早逝,跟兄嫂一起生活。苛刻的嫂子常常欺負他,最後還唆使兄弟二人分家,自己佔據了土地和房屋,只把一條老牛分給牛郎。這條老牛卻不是一般的牛,而是天上的金牛星變的,它因為觸犯了玉皇大帝的天條,被玉帝貶到凡間為牛。它看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負,就決定幫助他。有一天,它忽然開口告訴牛郎,東邊的山下有一個湖,每天黃昏會有七個仙女下到這個湖裡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個仙女就無法返回天宮,就會留下來作他的妻子。
聽了老牛的話,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們洗完澡要回天宮時,年紀最小的織女才發現自己的衣裳不見了,急得哭了起來。這時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現,要求織女答應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還給她。織女看牛郎忠厚老實,便含羞地答應了。
兩人成親後生了一對子女,男耕女織,生活十分幸福美滿。但那忠心耿耿的老牛卻死了。死前它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剝下它的皮,遇到困難時,就會派上用場。
織女嫁給牛郎的消息傳回天庭後,玉皇大帝大為震怒,就派王母娘娘下凡把織女抓回來。牛郎回家後見不到織女,急得和兩個孩子放聲痛哭。忽然之間想起了老牛的叮囑,就披上牛皮,用一擔籮筐挑了兩個孩子,飛快地追趕王母娘娘及織女。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牛郎飛也似地追上他們。這時,王母娘娘心中急,就拔下頭上的金簪子,往地上一划,馬上出現了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把牛郎和織女分隔兩邊。牛郎和一雙兒女站在河邊大哭,哭聲驚動了玉皇大帝,他一看兩個孩子很可憐,就叫他們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於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無數的喜鵲飛上天去,搭成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人渡河相會。據說每年的七夕,人間的喜鵲就會變少,因為它們都飛上天去搭橋了。而且,一過了七夕,喜鵲頭上的毛都會掉落,就是因為七夕去搭橋的緣故。又說七夕當天晚上一定會下雨,這是牛郎、織女重逢後喜極而泣的淚水。
鬥巧與乞巧
千百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人們就會出門去看牽牛、織女星渡河相會。在漢代,乞巧活動即已流行。據《五王傳》所修的《初學記》卷四)記載,傳說西漢的竇太后自小禿頭,家人嫌她醜陋,就不准她出門看星。當然,並不是每個女孩都像竇後小時候一樣的不幸。事實上,七夕的重頭戲就在這些女孩的身上呢!隨著神話故事的深入人心,牛郎織女廣泛地受到人們的同情與尊敬,加之織女本是天宮中有名的巧女,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工於衽織,在天上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無縫的雲錦。因此,人間的年輕姑娘們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都要在這天晚上,趁織女離開天宮,與牛郎團圓相會、心情愉快的時候,向她擺上香案,獻上瓜果、水仙花等,乞取得智巧,因此,到南北朝時,將七夕乞巧活動與牛郎織女故事相聯繫(見《荊楚歲時記》),從而形成七月七夕的乞巧習俗。
穿針作為乞巧的手段,是七夕節較為普遍的習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中已有「工孔針」,「金銀玉石為針」的記載。《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褸,俱以習俗也。」《荊楚歲時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瓜果是祭祀織女的供品。喜子亦作蟢子,即蕭蛸,是蜘蛛的一種,俗謂見喜子,有喜事,是取其吉兆。從此以後,乞巧便為七夕在華清宮夜宴時,宮女各以小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看是否結網,或結網之蔬密、圓正,以卜是否有巧。如有網,且密結、圓正,就是得巧。其實,在後周時,是以蜘蛛是否在瓜果上結網作為乞巧的徵候。到唐朝則發展為將蜘蛛關在盒中讓其結網,以作徵候。
據陳元靚《歲時廣記》所收集的資料記載,乞巧用的針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著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另一種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曝晒,過了一段時間後,空氣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裡,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觀看水中所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元氏掖庭記》也說,七夕時,婦女們登上九引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穿完者為得巧。唐宋時,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無不引以為樂。有的地方,少女們用七根線和七枚繡花針,於月下穿針,誰穿得快、穿得多,繡起花來就會得心應手。這種習俗,近代在廣州也很風行。家家戶戶,陳列瓜果,供桌上還陳列著各色香花及化妝用品。少女們盛裝打扮,彷彿仙女下凡,在月下拜七姐。這時婦人給每人一枚針、一根線,讓姑娘們同時穿引,看誰穿得快,誰把線穿進針孔,就算是乞到了靈巧和智慧。誰穿得最快誰就最巧。也有把「穿針」轉為「丟針」的習俗。七夕夜,盛一碗水,放在星光下,然後把繡花針丟入水裡,讓它漂浮在水面上。星光輝映下的針影,照在碗底,會生出浮動陰影,變化多端。依其形狀,占卜投針姑娘針綉工作是拙是巧。
在宋代,七月七夕是一個相當熱鬧的節日。《夢粱錄·七夕》所載的乞巧習俗與唐代乞巧活動基本相同。但在當時北宋都城的開封,節日間興趣最大的是少年女子,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東京夢華錄》載:「至初六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灸、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或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而南宋時的都城杭州,小兒女們七夕時靚妝笑語,競往西湖裡放蠟制的鴛鴦、雁鳧一類水禽,浮於水上。若鴛鴦雙雙對對不分離,則撫掌笑好;如鴛鴦被風吹開,則努著小嘴不高興。《武林舊事》記載:「並以蠟印鳧禽之類。浮之水上。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豆丁杯盤,飲酒為樂。謂之乞巧。」至於盒內藏蜘蛛以其結網狀況來看是否得巧的習俗,依然在民間流傳。
除此之外,七夕當天還得在月下設一香案,供上水果、鮮花向織女乞巧。據吳淑《秘閣閑話》(見引於《歲時廣記》卷二十七)的記載,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長女紅。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時,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從此以後,她就「巧思益進」。
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連祭織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場。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裡有蟢子(一種小蜘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表示該女子已得巧。講究一點的,如《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中所記載的唐朝宮女,就把蟢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開來看。如果網結得稠密整齊,就是巧乞得多;如果結得稀疏又不整齊,就是巧乞得少。
更神奇的是,在夜闌人靜的七夕夜,悄悄跑到古井邊或葡萄架下,屏息靜聽到牛郎織女的哭泣聲,就是得了巧。據說必須是個童女,在夜闌人靜之時,悄悄的走近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靜聽,隱隱之中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談或是哭泣的聲音,此女必能得巧。
還有一種「泡巧」習俗。在農曆六月,人們就用井水浸豌豆或綠豆,隔凡天換一次水,使之不見天日。七夕,幼苗嫩綠,婷婷可愛,用紅紙束苗,置於庭園,禮拜雙星後,婦女各用手拗苗端,分拋水上。第二天日出前,如水底映出苗影細長如針,就是織女賜予智巧了;粗短,就是沒得巧。
《新唐書·百官志》記載,織染署七月七日祭杼,應可算是另一種型式的乞巧。
七夕節老北京的姑娘們流行「鬥巧」習俗。在這一天要聚集在一起,比賽穿針引線,通常是由同院或鄰院里的年齡相似的數名,乃至十多名未婚的女子,在一位老太太的組織之下,於七夕之夜,每人分發7根針,7條線,針鼻兒口徑大小和線的粗細,都必須是相等的,從同一個時間開始,在日光或燭光之下,穿針引線,以將7根針穿上7條線的先後次序排名得巧快慢。誰最先將7根針穿上7條線,誰就是最先得巧者。
另一種乞巧方式是由數名少女向一個盛滿水的大碗里,分別投入一根針或一根針狀的草根兒(通常是新苕帚苗折為若干小段)浮之水面,徐視水底顯有日影。有的散如花,動如雲,有的細如線,有的粗如椎,因以卜女婦之巧拙,謂之乞巧,又稱為丟針兒。這項活動是在陽光下舉行的,針狀的草根兒投向水面時,受日光折射的影響,顯示的投影,雖有所不同,但都不會使人有烏煙脹氣之觀感。因此,不論是家有一女者,還是家有數女者,凡參加此項活動之少女,都可奪得未來的巧姑娘的榮譽稱號。於是大家都高高興興地歡度這樣一個傳統的節日。
另外,還有一種乞巧的方式,這就是有女之家,在七夕之夜,於自家的庭院之中,擺上供桌和供品,點燃香燭,祈禱月亮神,幫助這家的女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成為巧女。當然,這隻能算是一種精神寄託,表達家長望女成鳳的心愿而矣。天下沒有神靈,靠神靈帶來智慧,是靠不住的。古有詞云:「七月都城爭乞巧,荷花旖旎新棚,龍袖嬌民女狡,偏相攪,穿針日下濃妝佼。」乞巧,作為北京的一種民俗,在明清年間是十分流行的。到了近年,此項活動漸衰。
七夕乞智
民間婦女在七夕活動中,除乞巧外,還乞子、乞財、乞壽。俗信這幾種只能求其一,不能得兼。在晉周處《風土記》上說,七夕當夜,拜牛郎、織女時,馬上下拜,說出自己的願望,不管是乞富、乞壽、乞子,莫不靈驗。但是所乞求的願望一次只能有一種,而且要連乞三年才會應驗。女子乞巧,男子則乞文采。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拜魁星,所以一定要在七夕夜祭拜魁星,祈求它保佑自己乞得文采,考運亨通。已婚的、年老的、貧的、富的,也莫不各乞所願。於是七夕儼然成了一個許願的日子。
魁星爺就是魁斗星,二十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據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鬚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款款行時身欲舞,飄飄踱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欹。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為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很滿意,就錄取了他。
另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鰲魚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地祭拜他。
據說七夕的天河,還可預告當年的收成,天河明顯,收成就好,糧價就低;天河晦暗,收成就不好,糧價就貴。有的地區在七夕作「青苗會」乞谷,也是一種許願的活動。
磨喝樂
祭祀牛郎、織女的供品中,有一種造形奇特的玩偶,稱為「磨喝樂」或「摩訶羅」、「摩合羅」、「摩侯羅」、「磨喝羅」、「摩睺羅」等等,因為是梵文音譯,所以不太一致。在古代,通常用土、木、玉等雕刻成小人形,加上衣飾,於七夕節擺設以供牛朗織女,後成為兒童玩具。磨喝樂原是佛教的天龍八部神之一,當年曾是一個國王。據佛教傳說,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安後園裡。國王忘記了這回事,有六日未供奉飲食。因此被罰墜入黑繩地獄,過了六萬年才脫身成胎,又過六年才出世。六歲出家成佛,得道後,入大乘,久住世間者乃其變化身。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人從佛經中吸收磨喝樂這個神名,用來為玩偶命名。兩宋時期,每當七月七日「七夕節」,小孩們手執荷葉,仿效其狀,人們稱之為「磨喝樂」。這種被稱為磨喝樂的玩具,在宋代的風俗著作中頻繁出現,如《東京夢華錄》、《歲時廣記》、《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武林舊事》都有記載。其中金盈之的《醉翁談錄》說:「京師是日多博泥孩兒,端正細膩,京語謂之磨喝樂。」宋吳自牧《夢粱錄》載,當時「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磨喝樂之狀」。宋人評話《碾玉觀音》提到了「摩侯羅」。元代雜劇中有一劇本名為《磨合羅》。在明代的瓷器中,表現為畫一嬰兒執荷業如大傘狀,或高舉蓮花仰頭相視。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七月七日,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而南宋時的都城杭州,小兒女們七夕時多仿效「摩睺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椒葉、瓜果等圖形。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它愈作愈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不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涎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東京城裡所賣的磨喝樂,以來自蘇州的最為精巧,號稱天下第一。用來進貢宮裡的磨喝樂,其可愛精緻自不在話下,奢侈一點的,甚至以金銀鑄造而成。於是有人作了這麼一首嘲弄的小詞:「天上佳期,九衢燈月交輝。摩喝孩兒,鬥巧爭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鏤金衣。嗔眉笑眼,百般的斂手相宜。轉晴地工功不少,引得人愛後如痴。快輸錢,需要撲,不問歸遲。歸來猛醒,爭如我活底孩兒。」
其實,磨喝樂應是婦女乞子時所供的吉祥之物。七夕供奉的磨喝樂,手中經常拿著著一枝荷葉,因此在七夕時,許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飾鮮麗,手持荷葉,在大街小巷遊行嬉戲。
一般認為,磨喝樂作為「化生」的一種神名,後世將其衍化為一種風俗。唐宋時,據《歲時紀事》、《歲時廣記》及《西湖老人繁勝錄》等記載,「化生」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唐代元釋圓至注引《歲時紀事》說:「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可見「化生」的觀念雖出自佛教,但已與人們的現世願望相融匯,並成為「婦人宜子之祥」。因此,自宋代一直到元明,從宮廷的雕刻到民間的各種工藝品中,都出現一個可愛的形象:一個天真的兒童打著一張傘狀的荷葉作玩耍狀,或者一個肥胖的小孩,手裡拿一枝蓮花或蓮葉在玩耍。尤其是在陶瓷器,如定瓷、耀瓷和景德鎮的瓷器上,包括明代的清花瓷中,都有表現。或畫嬰兒在蓮花間嬉戲,或將嬰兒穿於纏枝蓮花中。明清的民間木版年畫中,這一題材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求子求吉的含義更加顯明。
很顯然,連生貴子與「蓮」有密切的關係。那麼,這種聯繫又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什麼人們如此注重「連生貴子」的傳統信條呢?讓我們回頭來注目「蓮」----這朵吉祥之花吧。
蓮花,也叫荷花,系睡蓮科水生宿根植物,古人又稱「芙蓉」、「芙蕖」、「菡萏」等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蓮,產於淤泥,而不為泥染;居於水中,而不為水沒。……薏藏生意,藕復萌生;展轉生生,造化不息。」「蓮」與「戀」、「憐」諧音,本身就是愛的象徵。蓮花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眾最熟悉的植物之一,因此我國自古就有愛蓮、賞蓮、採蓮之風。在《詩經》中,有「灼灼芙蕖」之句,蓮花已得到歌詠。《澤陂》一詩,描述了一位姑娘在蓮花池塘邊遇見一個高大英俊的男子,並愛上了他。漢樂府中的《江南可採蓮》詩,描繪了男女青年一邊採蓮,一邊歌唱的情境。在我國古代的青銅器皿中,出現了蓮花的裝飾圖形,但一般認為不是用來求子求吉的。蓮花那出污泥不染的品格,更是成為封建士大夫及文人騷客心目中純潔高尚人格的象徵。
佛教傳入我國後,助長了蓮花及蓮花圖案在民間的普及。在佛教中,蓮花被賦予神聖的意義。佛經被稱為「蓮經」,佛座被稱為「蓮台」,袈裟被稱作「蓮花衣」,甚至「彌陀(佛)之凈土,以蓮花為所居」,並喻為「蓮花藏世界」。蓮花圖案成了佛教的一種標誌。舉凡有關佛教的偶像上、器物上、建築上,都以蓮花作為裝飾。佛教有關「世界眾生」出生的四種分類中,有一種稱為「化生」。所謂的「化生」,即「無所依託,無而忽起」。據佛經記載,佛陀化作一頭六牙白象「入胎」於凈飯王的王后摩耶夫人,當時在王宮的池沼內突然盛開大如車蓋的奇妙蓮花。因此在佛教藝術中,將摩耶夫人的造象置於蓮花之上,周圍有代表「入胎」的六牙白象向她噴水。在佛教中,阿彌陀佛所居住的「極樂世界」中的人,是在蓮花中「化生」而出的。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就有不少在半開的蓮花中赤身打坐的童子,即是「化生兒」的形象化表現。在我國,最有名的化生故事是哪吒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哪吒的原型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門天王的三太子「哪吒」。《封神演義》的作者效顰佛教的化生法則,描述了哪吒折肉還母、折骨還父之後魂魄借蓮花化身的復生過程,接著展開想像的翅膀,讓他駕起風火輪如飛雲掣電,使各種頑敵為此喪膽,而且自身斷而速合,傷而即愈,真是天生的無所畏懼。《封神演義》是明代的小說,可以看出蓮花的神奇力量和象徵意義,以及「化生」的觀念,在當時社會中產生的深廣影響。
由「化生兒」磨喝樂與演化為「蓮花童子」,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佛教重新整合的結果。因為在傳統中國人的心目中,前二者終究是神秘的,不近人世的,只有當他們與人們世俗的觀念融合,才能產生出為中國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可愛的胖娃娃與蓮花的重新組合,折射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的創造力和民眾的生活理想。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既有在半開的蓮花中打坐的童子,也有蓮池中嬉遊的童子。在我國古代宗法社會裡,正如聞一多先生在分析《詩經·芣苡》時所說的,「一個人的存在是為他的種族而存在的,一個女人是在為種族的傳遞並蕃衍生機的功能上而存在的。如果她不能證實這功能,就得被他的儕類賤視,被她的男人詛咒以驅逐,而尤其令人膽顫的是據說還得遭神---祖宗的譴責。」「這樣看來,前有本能的引誘,後有環境的鞭策,在某種社會狀態之下,凡是女性,生子的慾望沒有不強烈的。」(《匡齋尺牘》由此而觀照我國唐宋以來大量出現的有關童子與蓮花或其它器物的圖畫,所謂的「宜子」、「宜男」,都寄託了生子的寓意。並且,祝福新婚夫婦生子也成為延續至今仍在沿用的習俗。
同時,由於佛教的興起,這種形式的圖案中生子的觀念又增添了新的內容,其形象也發生了變化。水中蓮藕在我國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它不僅是人們久食的一道美味,也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它的形態更容易給人一種美好的聯想。蓮花的紋飾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並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衰。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蓮花都是純潔的象徵。所謂「出淤泥而不為泥染……薏藏生意,藕復萌生;展轉生生,造化不息」,都是古代人格與事理的象徵表現。而當把蓮花與兒童聯繫在一起時,則把意義轉向另一方向,即推向男女愛情的深層含義。作為蓮子的植物子房的蓮蓬,在梵文中與「子宮」共用一個字。蓮是多子植物,所以用蓮表達子孫繁多的願望,是一個絕妙的構想,切合了傳統中國人多子多福的人生理念。宋代的瓷器上,經常出現盛開的蓮花、欲放的花苞、翻卷的蓮葉、碩大的蓮實的圖案和童子把玩蓮花的圖案。這種「蓮花童子」演變的結果,出現了「連生貴子」的吉祥圖畫。明清以來,舉凡婚嫁、生育、祝壽甚至喪葬等中,由於「蓮」與「連」諧音,這種「吉祥圖案」大量湧現。「連生貴子」的圖案取蓮花之形,借「連」的諧音,以其形象化的表述組成組合式圖案,巧妙地傳達了傳統中國人的人生理念,得到老百姓的認同,因而在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的各個階層廣泛流傳起來。
從「化生兒」到「蓮花童子」,以至「連生貴子」,不僅在內容上切合了中國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在形式上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因此,各種民間美術形式都把「連生貴子」作為一種重要的題材予以表現。在民間年畫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個天真的兒童,身著肚兜,裸露臂膀,抱著一個「笙」在吹,旁邊襯以碩大的蓮花,「笙」是「生」的諧音。「連生貴子」的強烈求子願望充溢畫卷,流露出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除了磨喝樂以外,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幾天,市面上還會推出各式應節的特殊商品。例如以蠟鑄成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鳧鷹、鴛鴦、龜、魚等動物之形,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上,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又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谷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數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開之際,有人便動腦筋,折下未開的荷花,作成假的雙頭蓮,造形可愛,頗受時人歡迎。
這許多應節植物作成的各色花樣,充分顯現了一個盛夏節日的活潑朝氣。而夏季特有的炎熱陽光,又促成了另一項七夕的習俗----曬書、晒衣。《四民月令》說:「(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現代科學報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的確具有殺菌的效果,可見《四民月令》的這項記載頗符合科學精神。歷史上關於文人曬書、晒衣的習俗有過幾則有趣的小故事。據王隱《晉書》卷十記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司馬懿便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親信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刻收押。司馬懿只好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心中的鬱悶。他們蔑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世說世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晒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晒衣時,只見架上全是綾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來看,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晒衣的風俗有多盛行了。
宮廷七夕習俗
古代的宮廷又是如何渡過七夕的呢?貴為一國之君,皇室的排場自然非平民可比。南朝的齊武帝曾興建一座城樓,每逢七夕,宮人都登樓穿針,稱為「穿針樓」。歷史上著名的風流天子唐玄宗也非常重視七夕。他在宮中建造了一座乞巧樓,樓高百尺,可容納數十人。又在樓上陳設各色瓜果酒脯祭祀牛郎、織女。宮中的妃嬪們則各賜以九孔針、五色線,在月下穿針,先穿過者為得巧。同時還有音樂演奏,歡樂達旦,引得人家爭相仿效。
在許多七夕傳說中,又以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為膾炙人口。古代的天子擁有三宮六院根本是極平常的事。每位後宮佳麗莫不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君王的寵幸,她們所憑藉的最大本錢就是美貌。但俗語說:「色衰愛馳」,就連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亦不免有秋扇見捐的恐懼。某年七夕,在夜涼如水的長生殿,楊貴妃看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除了羨慕他們堅貞的愛情外,同時也興起了對自己命運的感慨,忍不住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唐玄宗聽了以後,深受感動,便和她立下了「願生生世世為夫妻」的誓約。這段凄美的愛情,經過後代文人的彩筆描繪,變得家喻戶曉。白居易的《長恨歌》及洪升的《長生殿》都是文學史上不朽的名篇。《長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更是傳頌千古的名句。
另一位浪漫國君----南唐後主李煜,在未亡國前,宮中的生活極盡風雅之能事。每到七夕,就命宮女在宮中用紅白羅百匹,拉開象徵天河,隔天再收起。李後主降宋後,過著遭人軟禁的生活。有一年七夕,他因思念故國,就填了一首詞「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還召來以前的宮女演唱。宋太宗知道以後大怒,下令賜死。一代詞人竟以七夕而喪命。
七夕節的節令食品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食花樣」,式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作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擀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在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筵席之用,稱為「曬書會」。唐《金門歲節記》(見引於馮贄《雲仙雜記》卷一)提及洛陽人家七夕造明星酒、同心餅,但後世不見流傳。
七夕也是適宜配藥的日子。《歲時廣記》卷二七中記載一種以松柏為藥材的秘方。這種神奇的藥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而成,據說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壽二十年。此外,還有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藥。比較實用的藥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瓠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
在老北京,按宮中慣例,每年七夕,要吃銀苗菜,水鴨菜和波羅蜜。在民間則吃雞頭米、蓮藕、芋頭、葡萄和棗兒。
銀苗菜是一種灰白色的植物。今稱芥苗菜、水鴨菜,是將藕的嫩芽和鴨在頭一天煮熟,第二天食用,吃時其菜是凝成羹狀的,很似今日之栗子羹。波羅蜜,不是水果中波羅,而是一種小點心,用來供佛的,也是宮中早點,類似今日之蜜供。
雞頭米,是一種水生植物,近似蓮蓬,因其果實形似雞頭而得名。七夕時節,正是雞頭米上市的時候。早年北京水域較多,什剎海、後海、積水潭、太平湖、海淀六郎庄等處,都盛產雞頭米,水中采來應市,價錢十分便宜。《北平風俗類征》歲時篇,收錄有「夜燈叫買雞頭炒」之句,就是指的雞頭米。而不是指的真的雞頭。屆時,北京滿街賣蟹,新肥而價廉。賣芋頭的、賣葡萄的、賣棗兒的,叫賣聲不絕。「約芋頭來,約甜葡萄來,脆棗兒來。」叫賣聲中的「約」,即今之「稱」,過枰稱重量,北京人稱之為「約」(約音Yao么)。
在北京飲食及風味中,蓮花茶、蓮花酒、蓮花羹,乃是待客的佳品。
蓮花茶是別有風味的。其方法是:以日未出時將半含白蓮花撥開,放細茶一撮,納滿蕊中,用麻繩紮上,第二天清晨摘花破瓣,取出茶葉等,用紙包上焙乾即成,其香醇之氣不亞於茉莉花茶,為時令佳飲。
蓮花酒,是用蓮花為輔料釀成的美酒。明人梁綱贊蓮花酒云:「共君曾到美人家,池有涼亭荷有花。折取碧筒一以酌,爭如天下醉流霞。」清人查嗣漂有竹枝詞云:「一瓶東閣蓮花酒,半尾西齋藿葉魚。」詞中所云的「東閣蓮花酒」,就是曾被慈禧太后賞賜給親信大臣的珍品。稱為玉液瓊漿。流傳至今仍有生產,頗受到國內外人士喜愛。此酒以白蓮為原料,多道工序精釀而成。
蓮花白也是以蓮花為輔料釀成的美酒。清代宮廷常以此酒注入瓷瓶,上蓋黃雲緞帶,賞給親信大臣。其味清醇。也稱玉液瓊漿。
蓮花羹,是用新采來的蓮花去掉蒂,用開水燙一下與豆腐同煮,立時紅白交錯似雪霽之霞,故又稱「雪霞羹」。古人還將蓮花瓣搗爛入米粉和白糖做成蓮糕,香甜可口。
據說飲花茶,喝蓮花酒,食蓮花羹花糕,可以滋補養顏,益於健康。兼食藕蓮,則具有祛熱解暑,升提清氣之功效。不過,在舊時,此類食品,多為達官貴人享用,一般百姓之家,則很少能夠享用的。
北京皇城裡的牛郎橋與織女橋
北京天安門金水橋下,金水河的上游和下游分別是玉帶河和菖蒲河,在天安門東側的菖蒲河上有織女橋。在《京師坊巷志稿》中,對於這兩座橋都有明確的記載。牛郎橋的遺址,就在今南池子街南口內,皇史宬南端。建國後,菖蒲河改為暗河,在牛郎橋的花岡岩條石橋面上鋪上了柏油路面,橋欄護板也被拆除了。織女橋的遺址在南長街南口內,中山公園西門南端,建國後,玉帶河改為暗河,在織女橋的花岡岩條石橋面上鋪上了柏油路面,橋欄護板也被拆除了。在橋東橋欄的南側,有一棵直徑一米以上樹齡約有500年的古槐,今尚枝葉繁茂,長勢甚佳。《京師坊巷志稿》云:「織女橋,內務府所屬掌儀司署在橋南。明永樂二十二年十二月,作觀天台于禁中。蕪史:御用監又南向西,則銀作局也。再南過橋,曰靈台,亦有觀象台,銅鑄渾天儀以測量度觀雲氣。其占侯書曰觀象玩台、流星撮要等皆抄錄騰授,不敢傳佈於外。教法極嚴,比司禮監書堂較勝,每年曆樣造歷,比靈台欽天監同管。農朝陽嘉隆兩朝聞見錄:嘉靖二年五月,雷震觀星台。案:明靈台遺址,南織女橋南,今尚在,俗稱觀星台。」這項記載表明,在明代,玉帶河織女橋兩岸,曾建過皇家觀星台,在織女橋畔的觀星台、七夕節觀測牛郎星、織女星,當是古人的一項神聖的勞作,其觀測結果只許向皇帝報告,而不許「傳佈於外」。看來,在今天很普通的天文常識,在明代還很神密哩!
天安門前金水河之水,源於西山玉泉,流經昆明湖(明稱瓮山泊)、高梁河,過水關流入積水潭(西海、後海、什剎海),再流入西苑、北海、中海和南海。在今中南海東南偶,有一座明建流杯亭,清乾隆皇帝易名為「流水音」。這裡是明清兩代皇帝賞賜群臣,游宴賦詩之所,泉水沿著這流音向東流去,流向社稷壇(即今之中山公園),再流入天安門前的金水河。織女橋的位置,就在流水音向東流去,流向社稷壇之間的玉帶河上。牛郎橋、織女橋遙遙相望,玉帶河、金水河、菖蒲河,統稱為御河。京劇有《御河橋》之劇目,此牛郎橋、織女橋,也是御河橋。當初無論是牛郎橋,還是織女橋,都屬於禁地,都是黎民百姓所不能涉足的。如今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觀光之後,順便到昔日牛郎橋、織女橋故地小息,此處幽靜清潔的環境,依然不減當年水鄉世界的風光。
頤和園裡的牛郎織女景觀
當你在昆明湖上落舟時,你是否意識到在人間天境「銀河」漫遊!當你站在萬壽山上舉目眺望時,你是否想到「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
在頤和園的東堤上,有一頭栩栩如生的銅牛,卧在青白石的海浪紋座上,它兩角聳立雙耳豎起,目光炯炯,注視著昆明湖的千頃波瀾。銅牛鑄於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為什麼在東堤上要放一隻銅牛?據說大禹治水的時候,每治好一處,就鑄一條銅牛沉在水底,說是可以鎮服水患。到了唐朝,銅牛改放在岸上。在擴展昆明湖之後,乾隆沿用太禹治水的故事,鑄了這條銅牛放在東堤上,並在牛背上用篆文鑄了篇《金牛銘》記述這件事。《金牛銘》:「夏禹治河,銅牛傳誦,義重安瀾,後人景從,制寓成戊,象取原坤,蛟龍遠避,詎數鼉黿,溱此昆明,瀦流萬頃,金寫銅牛,用鎮悠永,巴邱准水,共貫同條,人稱漢武,我慕唐堯,瑞應之符,逮於西海,敬茲降祥,乾隆乙亥。」這隻銅牛造型極為生動,特別是它那若有所聞,回道驚顧的神態,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反映了我國鑄造工匠們卓越的鑄造藝術水平。
在頤和園的西堤,還有織女亭,耕織圖碑,機織房,絡絲房等景觀。寓意織女在焉。如果說東堤的銅牛寓為牛郎,那麼同西堤的織女互相呼應。則巧成牛郎織女景觀。「耕織圖」三個遒勁大字及乾隆御筆方形鈐章,清晰地刻在一通漢白玉崑崙石上。碑高1.5米,寬1米,厚70厘米。碑座高60厘米,浮雕波浪濤天,十分生動。碑的背面刻有乾隆御制詩,開頭兩句是:「玉帶橋邊耕織圖,織女雲耕雨東吳。」這「耕織圖」碑和銅牛,恰是當年造園的構想。銅牛背上刻「金牛銘」,頌揚「金牛治水」,「織女圖」碑文讚美耕與織,如果時間倒流到公元1750年,乾隆將明代的好山園改為清漪園時,湖外並沒有高牆相隔,昆明湖與鄰近的荷塘、稻田以及附近的村舍聯繫在一起。昆明湖畔的「銅牛」和「耕織圖」,既是園內的人造景觀,又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男人駕牛耕田,牛是男性的代表;婦女織布,織者又是女性的代表,「銅牛」和「織女」既是天上星宿名稱,又是人間生活的體現。它們之間這個深厚的寓情,正是表現出我國傳統園林含而不露的特色。「銅牛」和「耕織圖」標記的年號只差兩年,說明它們是同時代的產物,出自一種有聯繫的構思,「牛郎」、「織女」被水面相隔,那昆明湖也就成了「天上的銀河」了。如果我們能畫出一張從天空投影到地上的示意圖,就會驚奇地發現:「銀河」與昆明湖的主河道,天牛星座與「銅牛」,織女星座與「耕織圖」,在方向位置上竟是基本一致的。這樣對照,也許正是當年建園構思者觀天察地思路的復原,絕不會是無心的巧合吧!「銅牛」回首遙望「織女」,始終不得相見。從地理位置上說,它們隔著「天河」昆明湖,是碰不到一起的。這倒也耐人回味。以科學上說,牽牛星與織女星相隔十萬萬八千里,如果打個電話還需要十多億個光年才能通話,真是永遠不能相見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里就有了記載,天上的悲劇,反映著人間的苦楚,人世間美好的心愿,隨著這故事代代流傳。
今天,人間換了。天子沒有了,頤和園屬了人民。來這裡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相見鍾情,相愛終身,永不離別。今天的「牛郎」、「織女」都交了好運了。
北京的七夕花
在早年間,北京市民喜歡在自家的庭院里種植七夕花。七夕花又名鳳仙花,指甲花,千日紅,圓仔紅。這種花七夕盛開,屆時市面上有好扎的小把千日紅應市。鳳仙花品名很多,有大紅、水紅、深紫、淡紫、白綠、白中紅點,有一株開五色花,此乃關係乎土質;又名小桃紅、海納、旱珍珠、菊婢、透骨草,將各色鳳仙花混雜種在一處就有混色變出,有一花三種色,西洋鳳仙花瓣密,不易結子,種子難得。古代沒有指甲油,指甲水,女性摘鳳仙花瓣搗汁搽指甲成紅色,俗信七夕少女用鳳仙花染紅指甲以乞巧,才能得織女歡喜。故名為「七夕花」。
推薦閱讀:
※離京的人
※北京建委領導:現行物業管理制度基本失效,必須重構
※西方終於忍不住出手 北京:這次普京怕是要完了
※Him:鯨落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來北京的第一年,應該為過冬做什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