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重塑「禮儀之邦」可自孩童始

  █ 本文最初發表於 2016年6月15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2期  自古以來,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在社會生活中無所不在,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禮是規矩、是精氣神、是文明的重要成分。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國人的禮數開始懈怠,時而代之以粗鄙的行為——在飛機上打架、在大街上隨地便溺、在名勝古迹上塗鴉、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著國人海外旅遊大軍的崛起,不文明的中國形象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是什麼讓傳統「禮儀之邦」蒙羞?如何重塑國人形象,從根本上提升整體文明素質?這需要我們在傳統中擇精華以傳續,借現代文明國度的經驗以自省。  事實上,中國社會對不文明現象的焦慮並非自今日始,對不文明行為的抨擊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五講四美」運動時期就已萌發,且延續至今。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巨變,國民總體受教育程度也有了迅速提高,但文明程度的提升,禮儀規範的習得卻與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成比例。

  這樣看來,重新強調早期文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些研究都證明兒童時代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其間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都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被認為國民素質相對較高的新加坡,就一直高度重視從孩子抓起,提升國民文明水平和整體素質。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指出:「如果你從六歲開始就能系統地把這些觀念灌輸給學校的學生,你就能培養出良好的公民。如果你不能那樣做,那你只能有一群拉雜的人。」  《三字經》有云:「苟不教,性乃遷」,是強調如不能對幼兒嚴加管教,那麼善良的天性就會變壞;又說:「養不教,父之過」,提醒人們生育和教育孩子同等重要,家庭的教育不可缺失。  所以,文明禮儀的習得應從家庭開始。我們近年所倡導的傳承「家風」,正是重視家庭在塑造人方面的影響。  中華文化高度重視家庭的社會作用,所謂「言傳身教」,父母長輩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很強的示範效應。父母在公共場合和家庭中彬彬有禮,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家教和家風的影響值得高度重視。  其次,要發揮學校和社會的作用。學校教育、社會倡導與媒體輿論的作用也會讓孩子有機會受到正面教育。  再次,要關注孩子之間的相互影響,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網路環境下,他們受同代人的影響遠比過去的人更深,以致形成了一個成人難以進入的世界。比如,他們在「二次元」的世界裡形成了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很難接受成年人的傳統教育理念,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世界,並重視這種變化產生的影響。  有些成功的例子值得關注,如過去人們在使用自動扶梯時,往往沒有規矩隨意站,給有急事的人造成了通行不便,這其實是因為缺少規範。後來有了規範,鼓勵人們靠右站立,留出應急通道,人們也慢慢形成習慣,有了乘梯文明。  有倡導,也有懲罰,才是一個文明體系得以建立的完整基礎。

  新加坡建國之初,城市環境和公民素質都比較差,不文明現象俯拾即是。學法律出身的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不僅發起了反對隨地吐痰、嚼口香糖、餵養鴿子的運動,還禁止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煙和講粗話,並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以及罰款標準,甚至被批評者認為是「嚴刑峻法」「牛刀殺雞」。  例如,就隨地吐痰一項,法律就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隨地吐痰者第一口將被罰1000新幣(約合人民幣5000元),第二口罰2000新幣。在新法推行之初,執法是十分嚴格且毫不留情的,情節嚴重的人還會被處以7天監禁,甚至在電視上曝光,或派去各地做義工。  但漸漸地,自孩童時起,新加坡人就能認可並接受這些嚴格的規範和法律,文明習氣蔚然成風。  規則明確,獎懲分明,讓人在小事上也承擔責任,唯此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張頤武:年輕人實現理想要有步驟
張頤武:喊打喊殺是弱國心態

TAG:禮儀 | 禮儀之邦 | 張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