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學論文:明代醫家徐春甫的食療養生
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號東皋,安徽祁門東皋人,明代醫家。 著有《古今醫統大全》100 卷,為綜合性醫書,《古今醫統大全》對養生的論述,主要見於《老老余編》(載於第 86~87 卷)和《養生余錄》(載於第 99~100 卷)。 徐春甫集春秋戰國諸子養生理論及孫思邈、朱丹溪等歷代醫家養生精華,參以己見,論述食療養生頗有特色,分述如下。
1 先以食治,然後命葯
徐春甫在《老老余編·飲食編》開首便道:「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葯,此養老人大要之法也。 」[1]39這種主張和孫思邈相似。 在理論上,遵循《黃帝內經》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強調食可益人,亦可傷人,故養生之道當明飲食宜忌。
1.1 常學淡食, 輕清甜淡 徐氏在 《養生余錄·五味》中援引「《內經》曰:謹和五味,骨正筋柔。 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長有天命。 《淮南子》曰:五味亂口,使口爽傷,病也。陶隱居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隨臟腑成殃咎。 五味稍薄,令人神爽。 若稍偏多,損傷臟腑,此無行自然之理,初則不覺,久則為患也」[1]162等論述,提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神能爽志以資血氣。攝生者氣正則味順,味順則神氣清,神氣清則合真之靈全,靈全則五邪百病不能幹也」[1]112. 從正反兩方面提倡老人宜「常學淡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面等為佳」. 並指出「非其食勿食。 非其食者,所謂豬豚雞魚、蒜鱠、生菜、生肉、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學淡食。 」[1]39避免酸咸過度,有傷於人。 「酸多傷脾,肉皺而唇揭」,「咸多可傷心,血凝泣而變色」,「甘多傷腎,骨痛而齒落」,「苦多傷肺,皮槁而毛落」,「辛多傷肝,筋急而爪枯」[1]162. 這和朱丹溪主張「茹淡」是一致的。
1.2 養老之道,食必忌雜 飲食過雜,必然久積為患。徐氏主張:「養老之道,食必忌雜,雜則五味相撓,食之作患,是以食取鮮之,務令簡少。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膨脹短氣必致霍亂。」[1]39由於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進食過多可能導致腹瀉。所以「夏至以後,秋分以前,勿進肥濃羨臛酥油酪等」[1]39. 反對春夏過食生冷,「夫老人所以多疾者,皆因少時春夏取涼過多,飲食太冷,故其魚鱠、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損於人,宜當斷之」[1]39. 提倡甘潤養老,「惟乳酪酥蜜,常宜溫而食之,此大利益老年」. 同時,孫氏又反對暴飲暴食,提倡少食多餐,常備軟爛、容易消化的糕點做點心。「食慾少而數,不欲頓而多,常欲令飽中飢、飢中飽為善爾」,「善養生者,先渴而飲,飲不過多。 先飢而食,食不過飽」[1]164.
2 常見病證,食療簡便
徐春甫還十分重視「食治」,「食治」實包括了「食養」和「食療」.在《老老余編》記載了 180 多個食療方葯,簡便廉驗,可治療 30 余種老年人的常見病。 如噎病、反胃、下痢、不食、便秘等消化道疾病;喘、嗽等呼吸道疾病;水腫、遺尿、遺精、淋病等泌尿道疾病;中風、心痛等心血管病證;耳聾、眼花等五官科病證;腳氣、消渴、虛損等病證。 如「地黃粥治老人血燥,大腑秘結。先將地黃切碎,以酥油二合,蜜一合,同炒令香熟,別貯之,候粥欲熟,乃下同煮取熟,空心服」[1]83.也可用「五子散治衰老,腸臟少津,及風毒燥澀,大便不通。 火麻仁、紫蘇子、松子、杏仁(去皮尖雙仁)、蔓菁子,如無,用芝麻代之可」[1]66. 這些都是甘潤之品,潤滑腸道,促使大便通暢。
如果食療無效,就用脾約丸,「治老人津液少,大便燥,小便澀,其脾為約」[1]76,也可用《和劑》脾約丸。
3 粥品眾多,值得推廣
在上述《老老余編》記載的 180 多個食療方中,值得一提的有 30 多個粥方。 粥是中國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食品,把它和各種食物或藥材融合熬成藥粥,值得推廣。
如用人蔘粥治反胃吐酸水;乳粥補脾,滋肺,益元氣;山芋粥、栗粥健脾;胡麻粥壯顏色潤肌膚,潤肺止嗽;百合粥補肺止嗽;枸杞子粥、羊肝粥、烏雞肝粥益肝明目;馬齒實粥、蒼耳子粥、竹葉粥治老人青白翳,目赤頭疼,視力下降等眼疾;蓮子粥、鹿腎粥、豬腎粥、鯉腦粥治老人腎氣虛損耳聾;雌雞粥、雀粥治虛損;麋角粥健筋骨,滋腎氣,行步艱難者,宜食之妙;羊脊髓粥、粟米粥治老人胃弱嘔吐不下食,漸瘦諸疾;薤白粥、曲米粥、車前粥治老人泄痢;冬瓜粥、麻子粥、郁李仁粥治水氣而腫;麻子粥、豬腎粥治老人腳氣痹弱,不能履地;蘇粥治老人五淋燥痛,小便不通;鼠粥治水腫腹脹,身腫;鶩粥治水腫水氣不瘥,垂死;杏仁粥入青粱米煮粥,治老人冷氣,心痛,不食;桃仁著粳米煮粥則治傳屍鬼氣,咳嗽痃癖,日漸羸瘦;蔥子粥補虛。
由上可見,粥品眾多,易於接受。「食谷者智慧聰明」[1]112. 飲食原則:「善養生者,先渴而飲,飲不過多。
多則損氣,渴則傷血。 先飢而食,食不過飽。 飽則傷神,飢則傷胃。 飲食務益人者,仍節儉為佳。 若過多,覺彭脝短氣,便成疾」.
4 飲食有度,知益書損
徐氏十分注意食養、食宜和食療。
《養生余錄·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行之》 開篇就引「《黃帝內經》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並引扁鵲曰:「安身之要,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 不足以存生」[1]162. 故養生之道當明飲食宜忌。 如在《五味》中推崇陶隱居「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隨臟腑成殃咎。 五味稍薄,令人神爽」. 五味入口,不宜偏多,多則隨其臟腑,各有所損。 並謂「故咸多傷心,甘多傷腎,辛多傷肝,苦多傷肺,酸多傷脾」.反對酸咸過度,影響健康。 主張「上者澹泊,其次中和,飲食之大節也」.同時,徐氏又反對暴飲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而多,常欲令飽中飢、飢中飽為善爾」.並告誡「酒,飲少則益人,過多則損人,氣暢而止可也」,「飽食之後,尤宜忌之。飲覺過多,吐之為妙」.
其次, 大部分著作都記載食物對養生和治病的功效。 《養生余錄》卻記載不少食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應。 實難可貴。
在「日食」篇中指出:「人知飲食所以養生,不知飲食失調,亦所以害生」[1]184. 故養生欲求食之所宜,必先知「食禁」. 所以,在《養生余錄·飲食》中說明:「物之無益而有損者,常人猶不可多食,況病人當避忌者乎? 此書所載,凡物之有益而無損者不書,或損益過半者,則書其損而不書益」[1]167. 食物對人體是有特定影響,不能不吃,也不能偏食,所以養生就要平衡營養,不可以偏嗜。
在「果實」篇中記載了棗、梅子、生龍眼等 30 余種果實的食用注意事項。 如「柿子,寒,日干者性冷,多食腹痛,生者彌冷。紅柿與蟹同食,吐紅。飲酒食紅柿,心痛,至死,亦易醉,不解酒毒」[1]168. 柿子性寒,脾腎陽虛人食用,易誘發腹痛。 螃蟹亦性寒,兩種食物同時服用,易在胃中形成「胃結石」導致消化不良。這在現代醫學研究中已經得到驗證。
在「米穀」篇中,記載了粳米、稻米、秫米等 16 種米、谷、豆類的進食注意事項。如「秫米,似黍而小,亦可造酒,動風,不可常食」[1]170.在「菜蔬」篇中,記載了葵、生蔥、胡蔥等 50 多種菜蔬的副作用。 如「竹筍,多食,動氣發冷瘕」[1]175. 竹筍雖為綠色食品,但多食,因粗纖維過多,也會加重胃腸負擔,胃腸病者應少食或不食。徐氏總結臨床經驗,認識到:「夫安樂之道,在能保養者得之。 況招來和氣之葯少,攻伐之葯多,不可不察也」.
5 護持禁忌
《老老余編》專列「護持禁忌」,強調老人「穢惡臭敗不可令食, 粘硬毒物不可令飧」[1]14,「暮夜之食不可令飽,陰霧晦暝不可令飢」[1]14. 這些禁忌對養生都有益處。 又說老人「又忌強有力咬嚙堅硬脯肉,反至折齒破齦之弊」. 老人牙齒多有損壞,應以鬆軟之食為宜。
徐氏遵朱丹溪《格致餘論·養生論》之說,認為老人多有陰虛之證。 所以,除了「烏附丹劑不可妄與」,「至於好酒膩肉、溫面肉汁、燒炙煨爆,辛辣甜滑皆在所慎」[1]35. 因為老人內虛脾弱,難以運化,可見食療與食禁對養生的重要性。 「冬月最宜養老密室。 溫凈衾服,調其飲食,適其寒溫」[1]38,強調「炙爆燥毒之物尤切戒之。若食炙爆燥熱之物,故多有壅噎、痰嗽、咽目之疾」[1]38. 徐氏總結道「由是觀之,多不如少,少不如絕,爽口多痰,厚味措毒」
推薦閱讀:
※【養生保健】一張圖推薦《讓您目瞪口呆的各種養生知識!》
※夏季養生菜譜之蓮藕的16種吃方法
※泡腳?你不知道的小秘密
※養生堂的家教視頻
※3個用醋偏方 養生又調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