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鋒羊毫--在晚清受崇尚的理由

長鋒羊毫--在晚清受崇尚的理由 2010年4月4日 宏文館 發表評論 閱讀評論

書法欣賞-長鋒羊毫

清代書法家推崇長鋒羊毫的原因其一在實踐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會,柔毫筆筆鋒更易於調整成中鋒,筆畫更加適合表現圓潤的筆畫。柳公權心正筆正說及其使用工具的影響。柳公權使用柔毫長鋒筆對清代有一定影響。曹建先生指出:「柳公權所用毛筆有以下五個特點:毫柔、鋒長、毫齊、毫細、管小。概括起來,就是細管精製長鋒軟毫筆。柳體點畫精到、不疾不徐的特徵與這種工具關係很大。」梁同書論書:「心正筆正,前人多以道學借諫為解,獨弟以為不然。只要用極軟羊毫,落紙不怕不正,不怕不著意把持。浮淺恍惚之患,自然靜矣。」

其二是使用柔毫體現書法功底的觀念在起作用。從清人對羊毫筆的推崇中可以看出,之所以認為柔毫優於硬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許多人認為,由於柔毫筆性軟,不易於發力,所以運用柔毫難度要比硬毫難度大,故此,運用柔毫更能體現出書寫者的功力來。這種觀念有一定道理,也普遍影響到當代很多書法學習者的實踐觀念。但是,我們應當看到,能否體現功力,寫出漂亮遒勁的字,關鍵在於書寫者對筆的操控能力,還有筆紙的調和:柔毫硬紙、硬毫弱紙的辨證觀念早在魏晉時期傳為王羲之的書論中已經明確地提出。

道光年間的書論家、書法教育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記兩筆工語》對湖州善璉筆工、蘇州筆工所制羊毫筆的盛讚中,也可以了解到晚清書家對羊毫毛筆的崇尚和羊毫筆在當時社會上使用的情況。在同、光年間「大筆寫小」和「羊毫濃墨」已經廣泛應用於蒙學書法教育。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漢代就已經有柔毫筆。中晚唐書法家柳公權也是使用柔毫筆的高手。到晚清時期,羊毫筆大量普及並受到推崇。魏錫曾《書學緒聞》:「凡字之及寸者,仍須羊毫回腕。今篆隸兼習,以順其性;提肘回腕,以樹其體,羊毫濃墨,以振其力。令習者提肘回腕,羊毫濃墨,排日影寫。」魏氏雖然提倡羊毫但並沒有直接貶低硬毫筆。陳介祺《習書訣》曰:「硬筆不如羊毫,品格分矣。」顯然,對羊毫的推崇超過了硬毫。陳介祺、魏錫曾均生活於同、光年間。

推薦閱讀:

晚清:新政為何走向反面
清朝滅亡23年後,溥儀的老師在英國買下一島,並掛龍旗穿朝服效忠
晚清三十人
在晚清當個皇帝皇后吃飯有多奢侈,溥儀自己是這麼說的
如果光緒新政讓張之洞主持會怎麼樣?

TAG:晚清 |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