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往往是不敢表達內心需求
07-10
抑鬱人格:如何改變害怕做自己心理?心理導讀:有一類人總是害怕做自己,不敢於滿足自我的要求,忽略自我的價值,處處以別人為中心,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心理呢?究竟如何改善呢?下面我們一起探討吧!——www.xinli001.com害怕做自己,抑鬱人格特徵具有以下品質的你,很有可能是屬於這個人格特徵:依賴、附屬,害怕變成獨立的自我,心甘情願把自己交出去,任憑別人擺布,質疑自己的處世能力,沒有歸屬感,沒有安全感;謙虛,息事寧人,無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超強;卑微,從不要求什麼;服從,配合度很好,乃至於犧牲自己,誇張者奴顏卑膝;害怕被孤立、分離、拋棄、不被保護和寂寞……這個性格的核心機制,就是不敢做自己,不敢發展自我,不敢於滿足自我的要求,忽略自我的價值,處處以別人為中心。我來描述一下這個性格特徵,他們非常有依賴感,喜歡自己和別人的親密感覺,這種感覺越是親密無間越是讓他們感到舒服和安全,如果能超越親密無間更好,最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舉手投足我都能理解,我的眉眼高低你十分清楚,如果能有這樣的關係,他們寧可付出所有,竭盡所能的消除他們和他人的關係。然而如果他們之間產生了距離,他們立刻就會感到似乎要遭到拋棄,疏遠和離開就意味著將要失去,將要孤獨,將要寂寞,他們可以通過兩種形式來建立這種關係,一個是通過對別人的依附,完全滿足對方的要求。另一種是,通過提供避風的安全港灣,照顧和關愛,通過提供一個肩膀,來讓別人依靠,於是別人的需要成為一紙保證,保證他永遠不會被拋棄。他們會在各個領域製造親密,因為他們害怕損失,他們希望大家的想法都保持一致,可不要出什麼亂子,有的時候他們看上去那麼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見,極力的迴避意見和衝突,他們努力地「愛好和平」。他們是完全的利他主義者,謙虛,息事寧人,他們遇到那些不如他們謙卑忍讓的人,就會不由自主的懷有道德上的優越感,其實他們的美德是來自於無奈。他們總是生活中的倒霉蛋,覺得都是外部世界讓他們如此的鬱悶。他們把自己最後的要求送到了宗教裡面,期望來世能有個好的結局,看來這輩子自己是不會有好結果了。等等等等。。。。。。產生這種人格的原因是?具有憂鬱性格特質的人多數都和自己的母親有很大的關係,一般情況下,母親的兩種行為可能造就源於這樣的性格特質:1、過分的溺愛,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多數是父母的認知不成熟),母親對他十分的溺愛,生活上,精神上都要親自為他打點,他根本沒有機會發展自己,沒有機會獨立的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時間長久了,事情都由別人去做,我只要依附著,附和著就可以了,這樣的關係就好像自宮裡的孩子,當孩子經歷到青春期有獨立的需求的時候,在抗爭的過程中,這一需求有經過不斷地打壓或者是母親給孩子灌輸了一種負罪感,讓他根本沒有辦法逃出「母愛」的範圍,時間久了,在不具有發展機會的發展中,就喪失了原動力,變得懶散,沒有追求和希望。2、冷酷的拒絕,可能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母親並不情願,於是她對他的感情讓他感受到自己是如此的多餘,完全是一個累贅,於是內心的罪惡感開始萌芽,察顏觀色讓他如履薄冰的渡過童年,把自己的需求深深地藏起來,把自己的要求秘密的埋起來,他幾乎提出要求的能力,只有服從和付出,根本沒有發展自我的機會。他們(我)到底是怎麼回事?抑鬱人格的主要問題是在幼年時期,沒有機會發展自我,沒有機會明白自己和他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形成一種思維模式:以他人的需要為自己的需要,只有為他人著想,才是正確的,這看似非常甜心的利他行為,其實對他無異於一劑毒藥,隨著毒性慢慢的融入靈魂,他完全的迷失了自我,成為身邊親密人的影子,只有別人舉手投足,他才有相應的動作。保持親密可以讓他們覺得安全,他們可以為此放棄自己的所有需求,甚至時間長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愛好是什麼,這樣是他們為什麼學習一樣課程或者發展一個愛好那麼的困難,他們無法集中精神,也總是覺得自己記不住東西,從而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其實他們並不知道,那是機體進行的一種保護狀態的選擇性忘記。他們可能會說:我愛你,這和你無關。是的,他們愛他們愛你的方式,勝過愛你。因為他們覺得只有為你付出全部,才是他們應該的做的。他們對待身邊的人都一樣,希望他們都開心,有的時候他們也嫉妒那些可以得到很多東西的人,但是他們把嫉妒轉換成自己道德比其他人更高一個層面的角度吸收了。他們看似十分的溫馨,但是他們的具有非常隱蔽的攻擊性,一個憂鬱的眼神,沉思無語,讓周圍的人深陷內疚,是的他們深喑此道,可以通過給別人傳遞負罪感進行攻擊。同時,他們也在不停的自我懲罰,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好,很少放過自己。這樣焦慮的自我懲罰也是來自於沒有發展自我而造成的,由於他們沒有發展完善的人格,具有自我性格的缺失,時刻以他人為中心,自我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所以這種矛盾成為焦慮的中點,就算他們通過道德的優越感轉化,然後這註定是一種揚湯止沸,久積的哀怨,就慢慢的沉澱為對自己的否認,抑鬱的傾向浮出水面。如何改善抑鬱人格?意識到這一性格的產生機理,我們知道,要想改善自己的性格,就要敢於做自己,敢於發展自我,要勇於滿足自我的需要,要敢於對外界說「不」。人和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相對獨立的兩個完整的人身上的,任何一方都不應該成為一種附屬,每個人都有必要發展自我,通過發展自我從而得到外界的認可,從而建立正常健康的關係,而不是通過取悅他人,通過時刻為他人著想,甚至時刻放棄自我的利益和實現去實現他人的利益從而得到他人的認可,這是一種迷失的錯位,是由於年幼時我們沒有機會發展自我的而中的毒,我們要清醒的知道,一個人喜歡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為他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是真的可愛值得他喜歡,如果想要值得別人喜愛,那就要做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獨立而又完整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時刻要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嘛?還是我為了他們想要,犧牲了自己我那?學會拒絕,學會發展自我,你會發現其實大家並沒有真的因此而不喜歡你,甚至有的人會更加喜歡你,當然有的人會從你的身邊溜走,因為他一直發現你有這樣的問題,在利用你,他們並不是真的你所需要的朋友,這時你立刻就會覺得這狀態真好。 文/申濱 女性抑鬱往往是不敢表達內心需求森知導讀:女性對於親密關係的重視和依賴,對情感支持和交流的尋求,是非常真實的需要,絕不是「依賴」、「軟弱」、「不成熟」的表現。女性需要肯定自己的智慧。 我發現自己不穿他不喜歡的衣服,不買他不喜歡的東西。所有的打扮,都是為他。在我們的關係中,他是中心,我要儘力讓他開心。有時候我覺得這不公平,並感到憤怒和失望,但我壓抑著自己不要表達。我媽媽也是一生都聽爸爸的,也許我在要求不該要求的東西吧。」 這是一名抑鬱的女性阿珍對諮詢師說的話, 她的話反映了抑鬱女性的典型行為和心理活動。臨床心理治療師發現,女性抑鬱往往是不敢表達內心需求和願望、自我否定、自我沉默的結果。 心理學家發現,抑鬱的女性在談到自己的悲哀和失落時,能明顯看出有兩個自我在對話。一個自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它說:「我要,我知道,我覺得,我看到,我想……」這個自我的聲音是真實的,被稱為「主我」。而另外一個自我則無情地譴責真實的自我,它說:「你不能,你必須,你應該……」 如果「他我」佔了主導地位,女性就會習慣於否定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感受和願望,學會用一些消極的辭彙,如「依賴」、「被動」、「不成熟」等來評價自己的需要,貶低自己的感受,隱藏自己的能力,順應親密的人的觀點,以期得到對方的接納。女性就會感到真實自我的泯滅,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價值感消失,從而引發抑鬱。 這些女性應學會傾聽「主我」。女性對於親密關係的重視和依賴,對情感支持和交流的尋求,是非常真實的需要,絕不是「依賴」、「軟弱」、「不成熟」的表現。女性需要肯定自己的智慧。 人們都想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也想發展和表達自己的特別能力和興趣。但女性往往覺得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認為如果表現真實的自我就會毀掉親密關係。實際上,很多女性盲目地迎合丈夫或男友,被他們迎合的男性反而會因此氣惱,因為他們無法弄清楚對方真實的想法,無法與她坦率、真誠地溝通。所以,女性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教會伴侶如何溝通。自從放棄了尋找,我便找到所尋的一切心理導讀:如果說,生命就是連續不斷地追求,那麼對大多數人來說,最終極的追求,大概是快樂和幸福吧。那麼,快樂和幸福真的可以被當做目標去追求的嗎?我們真的能夠找到快樂的方法嗎? "方法"這個玩意兒,是現代文明的怪胎,也是我們從小的社會教養被洗腦的一個根深蒂固的模式。彷彿一個神奇的按鈕,輕輕按下,瞬間就能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一切就能輕鬆搞定,人生從此幸福美滿,砰!正中靶心!我發現,對於從小接受系統的邏輯理化訓練的我,凡是可以用方法輕鬆搞定的事,比如數理化,應試,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等等,我都很擅長。凡是難以找到清晰明確方法的事,比如選擇職業,美術音樂,創造性工作等等,我都感覺困難重重。而最難的那個東西,你猜對了——就是"怎麼樣去生活?!"我被卡住了。我用盡了全部的智商和技能,四處尋找,上下求索,可是——仍然找不到方法。這可怎麼辦呀?我不知道應該先邁左腳還是右腳,我失去了方向,喪失了行動能力。生活,好難呀!我覺得好累。不可否認,在解決具體的事務性問題上,方法是個好用的東東,而且對我們的生活必不可少。比如怎麼把衣服上的污漬洗掉,怎麼樣速記,怎麼樣上網際網路收集資料。可是,在這個方法和指南越來越多的世界裡,我們似乎活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不快樂。生活本身,真的是一個能夠用方法來解決的問題嗎?方法這個詞,意味著手段。有手段就必然有目的。我們習慣的模式是給生活設立一個一個的目標,然後尋找最佳方法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的生活圍繞著所謂的重大目標,考大學,找工作,浪漫戀情,結婚,生孩子……但其實那些只是連續的生命線路上有限的幾個點而已。生活變成了一場永無止境的追逐和鬥爭,因為目標是清晰的可以評估的,我們必然追求成功、恐懼失敗,生活在焦慮之中。方法必然意味著取捨比較擇撿,所以我們患得患失,內心充滿掙扎與衝突。即使達到了那個目標,瞬間的快樂滿足之後,前方的空虛和迷茫必然需要一個新的目標來填補。如果說,生命就是連續不斷地追求,那麼對大多數人來說,最終極的追求,大概是快樂和幸福吧。那麼,快樂和幸福真的可以被當做目標去追求的嗎?我們真的能夠找到快樂的方法嗎?或者,退而求其次,只求找到避免痛苦、焦慮、恐懼的方法就好。坊間流傳著各種各樣所謂快樂的方法,什麼堅持鍛煉身體,每天學習新的東西,多微笑,和朋友相聚,吃健康美味的食物,等等等等。你要是試過就會發現,過不了多久,那個最初帶來快樂的東西,就變成了例行公事,你再也體會不到它的美妙。快樂只在當下,你也許覺得這句話是毫無新意的陳詞濫調。但只有一顆放下了對方法的追求,放下了功利取捨比較的心,才會懂得這句話。新的一天,我打算活得更單純,更輕鬆。你呢?文/魯西西從你的眼睛裡看到我的存在心理導讀: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他們會形成一個豐盛而靈動的自我,那是一種很有詩意的境界。願你能活出這種感覺。存在即是被感知。英國心理學家萊因如是說。這個定義的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般存在著。簡單說來,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我從你的眼睛裡看到我的存在。我們說,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另一些人沒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實際上,我們都很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區別僅僅在於,有清晰自我的人,是投胎技術好,有好的父母,特別是好的媽媽。你的感受被好的媽媽感知到了,於是就有了存在感,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所謂自我。沒有清晰自我的人,是沒有實現這一步,所以他畢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追求被別人看到。干露露的媽媽雷女士一張照片中,是赤裸著呈現自己上半身,拿手與胳膊籠住豐滿但不誘人的胸部,神情非常滿足,非常自得。她自己做的事情,和她讓女兒做的事情,表面上是用性感引誘人,其實都是在追求一個很原始的渴望——看著我!看到我!這個原始的渴望被過度地滿足了,所以她很自得。最初,若沒有被媽媽與其他親人看到,就希望被萬千人乃至無數人看到。大善人陳游標也是這個道理。心理諮詢的價值,也在於來訪者的感受被看到。不過,評價不是看到。看到,必須是心對心,感受對感受,是心靈的呼應,而不是頭腦對心,更不是藥物對心。雖然藥物會作用於你因渴望感受被看到而不得、恐懼、絕望、憤怒等種種感受,但因它看不到,所以它治標不治本。存在=被感知。相應的,不存在感,就源自於感受沒被感知。這有多種方式,常見有三種:忽視、雙重矛盾、殭屍化。忽視忽視很簡單,最初就是媽媽或最關鍵的撫養者,沒有精力或沒有興趣看到,或沒有能力看到你。要麼你在嬰幼兒時總是孤獨,要麼是那個你在乎的人儘管在你身邊,但她只有頭腦沒有身體沒有心,甚至連頭腦都沒有,所以看見一樣沒有發生。極端忽視,會導致極端的不存在感,它集中體現為一種致命的羞恥感——生而為人,對不起。從來沒有被愛看見,於是存在本身就是錯誤。日本電影《松子被嫌棄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八女川站在疾駛而來的列車前自殺,遺言是「生而為人,對不起」。這也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真實自殺遺言。極度可怕的忽視,會導致一個極度矛盾的狀態:我無比渴望被你看到,不被看到等於死,可被看到的那一剎那,我也覺得要死。對此,通俗的說法是,我不能愛上你或接受你的愛,因那樣我就沒有自我了。躲避你,有時是為了保護「我」的身份英國心理學家萊因將此稱為吞沒焦慮,這與我文章中常見的吞沒創傷不是很一致,無妨稱它為原始的融合焦慮。原始的融合焦慮,是指一個人害怕與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聯繫,因關係意義上的連接會讓擔心失去他的身份和自主性,這種懼怕所產生的焦慮即原始的融合焦慮。簡而言之,有此焦慮的人,會感覺哪怕輕度的關係,都會吞沒掉他的可憐的自我身份。關鍵原因是,他的自我太可憐太脆弱了。之所以可憐與脆弱,是他的感受很少被感知,那很少被感知的感受,湊成了一個脆弱的自我身份。這種自我,非常渺小與卑微,與任何其他一個事物相比,其他事物都遠比自己要高大。所以,建立關係就意味著,要被那個高大的別人所吞沒,而自己的自我,就煙消雲散了,就像《西遊降魔》中段姑娘被孫悟空擊成碎末又化為烏有。本質上,融合意味著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過程是,有一個清晰的小我,托著自己與別人建立關係,不斷在關係中感受彼此,信任越來越深,突然間感受到彼此,並在那一刻放下防禦,小我死亡,而最親密的關係建立,一個包含著「我與你」的關係性自我建立了。若沒有這個相對健康的自我托著,而直接去建立關係,那種湮滅感就太強了,令人不敢嘗試。原始的融合焦慮會帶出很嚴重的問題,有這種焦慮的人,他感覺只能感覺到極端情形,要麼建立關係而失去自我,要麼徹底孤立,不存在中間地帶。因這種焦慮,一個人會寧願被憎恨被攻擊,這時他進行反彈,而反彈就意味著一個自我疆界建立了,反彈時的感受——主要是憤怒等負性情緒,也構成了他滋養自我的養料。相比起被憎恨被攻擊,被愛反而是可怕的,因愛會導致被淹沒被毀滅。有此焦慮的人,容易夢見被埋葬、被淹沒、被流沙活埋、被火燒成灰燼,或被水淹沒。甚至,被精準的理解也是可怕的,因被理解也意味著被吞沒被窒息。與理解與愛相比,他們寧願被誤解被憎恨,在孤立中,他們的小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所以,要與有此焦慮的來訪者相處,或與有此焦慮的人相處甚至相愛,尺度非常難把握,最好是和風細雨逐漸接近,接近時一直保持某種程度的距離。君子之交,平淡如水。與他們交往,愛與理解發生時,反彈也會發生,有時反彈會非常激烈乃至可怕。你會覺得,對他們表達愛與理解,好像他們感覺受到了極大冒犯似的。在我看來,根本上還是那種原始的羞愧。因沒有被愛照見過,所以內心是一片黑暗。他們將這種黑暗理解為,真實的自己是壞的,而如此壞的自己竟然還渴望被看到被理解,何等可怕與羞愧。沒有人會愛自己會在意自己,可自己還是如此渴求,實在太傻!這是關鍵一點——讓有此焦慮的人意識到,黑暗不等於壞,只要有愛照到你內心一塊田地,那一塊田地就會變成美好。猶如純而美的美女的一吻,會讓可怕的野獸瞬間變成王子。雙重矛盾再談談雙重矛盾。以前我寫過這一點,意思是,你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A。萊因則將雙重矛盾稱為雙重束縛,準確的表達是,表面上,父母或親人希望你做A,但你真做了,他們不高興。內心裡,他們其實是希望你做-A,但你若做了-A,他們甚至更不高興。譬如,媽媽張開雙臂歡迎你,你撲上去,但你感覺到她分明在推開你。若你不撲上去,她會斥責你。雙重矛盾的源頭,是一個人內心的分裂,也即意識與潛意識的分裂。意識上,他們處於A端,可潛意識裡,他們處於-A一端。處於A端時,頭腦接受,但身體和心難受;處於-A端時,身體和心順暢了,但頭腦不接受。雙重矛盾會給其他人造成極大困擾,特別是孩子與配偶。孩子對事物本來有準確的感覺,他感覺到事情的真相是-A,但既不會被父母確認,也不會被外人確認,父母和外人都說,事情明明是A嗎!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點燃了你的怒火,我卻對你說,你生什麼氣!這是一種典型的雙重矛盾。 如,很多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無可指摘的好人,但在家裡,是一個暴君。但別人見到你都說,啊,你爸媽啊,他們可真是好人啊,你真幸福啊。但你真實的感受是無比痛苦。暴君還好,因為他畢竟做了明顯錯誤的事,讓你還會有明確的認識。儘管在很多中國家庭,暴君父母的暴行都會被說成「打是親,罵是愛」,但暴行太多還是會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錯的。有時,比暴行更嚴重的是隱蔽的攻擊。隱蔽的攻擊,攻擊者不會承認,旁觀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甚至都難以訴諸語言。譬如,許多極端好人,表面上對人很好,可一轉身,卻會小聲咒罵。他們小聲咒罵留給你的感覺,很難被確認。殭屍化殭屍化,意思是,父母希望你一動都不要動,你的活力僅體現在執行父母的意志上。他們希望你只是他們手腳的延伸,而不要有任何自由意志。之所以如此,是因父母有可怕的不安感,他們要掌控一切,任何一個小小的失控,都會讓他們覺得掉入了深淵,所以他們要不惜一切來打壓你的自由意志,將你推向殭屍境地。最後忽視、雙重束縛和殭屍化,以及其他破壞你的感受的招數,在父母與孩子關係,在婚戀關係,在工作中,在社會中乃至在一切人類所在之處,都可能存在,效果都是在破壞一個人對自己感受的信任。這些招數很複雜,而你的招數可以很簡單——信任你的感覺。若你夠幸運,有一個好媽媽或好的撫養者,你的感受不斷被碰觸被確認,你會形成一個豐盛而靈動的自我。若缺乏這份幸運,你要花很大努力,朝向這一目標前進。你也可以自己去認識並確認自己的感受,特別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於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激活你豐富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斷碰觸自己的感受。若這一點特別艱難,找一個好的心理醫生是很好的辦法。勇敢地去愛,是必不可少的。愛,特別是愛情,能全方位激發你的種種感受。不管是先天運氣,還是後天努力,有豐富感受並被確認的人,都會形成所謂的「存在性安全感」,萊因描繪說: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個體在這個世界上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他們能感覺到內在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統一性;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實在性、真實性以及內在的價值;具有空間的擴張性。不是很有詩意的表達,但若能活出這種感覺來,那將是很有詩意的境界。願你能活出這種感覺。文/武志紅題《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轉載】身體的病大多來自內心的骯髒
※[轉載]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
※12星座想要隱藏的一面,探究TA的內心角落 ...
※假如一女可以多夫, 聽聽她們內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