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前沿(4)

首頁>>讀 書>>中國社會科學學術前沿 字型大小:大中小專家眼中的中國社會科學前沿研究狀況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1-18發表評論>>(八)創新和完善推動前沿研究的操作性工作機制要促進前沿研究工作取得更大進展,還需要在一個重要層面上做出努力,就是應該不斷創新推動前沿研究的各種操作性工作機制。一種看法是:(1)定期追蹤國外學術前沿動態,選擇各學科若干影響最大的學術刊物,將其目錄即時翻譯出來,供編輯和作者參考;(2)廣泛了解各類國際學術會議的徵文選題,在網路時代可以便捷地做到這一點;(3)需要有對學術情報敏感並掌握有一定信息手段能力的專家,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合作建立這方面的機制;(4)徵集國內專家的前沿選題,方式可多樣化,如本次的問卷調查。一位專家認為,應該定期進行目前這種社會科學前沿問題專家調查,明確各領域當前的重點、難點和前沿。一種建議是:(1)要加強與各學科領頭學者的溝通,以引領學術潮流;(2)關注高校與科研院所科研項目信息;(3)關注博士生論文選題信息。在一位專家看來:(1)在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上取得較大進展的研究成果應該進行充分的宣傳與推廣,因為當下研究界、讀書界受到大眾文化與流行觀點的影響,往往被浮淺的問題吸引眼球,而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大理論問題的進展與深度關注不夠;(2)對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的研究既要有充分的學術史的梳理,又必須加強理論的原創性和建設性,對於這樣的成果應該充分鼓勵和肯定。一種觀點認為:(1)定期發布前沿選題,以招標方式徵選高水平論文,以引導和推進前沿問題研究;(2)組織專家做筆談式論文,以專題形式從不同的視角集中研討某一前沿問題,以求提升研究水平,引領新問題研究;(3)與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召開學術研討會,擴大刊物影響力,聚集學術人氣,團結一批高水平研究隊伍。有的專家則提出了研究方法方面的建議:(1)反思以往的學術成果和學術思潮;(2)追蹤國外學術思潮和學術動態;(3)在綜合以上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符合時代特點和國情的學術重建。一種看法認為,對於以追逐特定思潮、理念為標誌的「熱點」研究,對於依託特定群體、機構、課題的集團「攻關」式研究,應持審慎態度;應更多關注基礎性研究、個人性研究。應該對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的研究有實質性的整體規劃和引導。這是一位專家所強調的方面。有的專家提出,即使是重大問題、前沿問題,也要從實證研究做起,避免空泛的宏論。學者要在前沿問題上作長期、潛心研究;興趣廣泛,隨時向新的領域轉向,將難以承擔創造性的學術工作。因此,作為學術期刊,要關注前沿問題,更要關注那些長期專註於有重要價值領域的學者,將他們的最近成果刊發出來,從而起到引導健康學風和紮實文風形成的作用。一位專家建議:(1)首先是要建立比較科學的成果評價機制,以減少研究資源的浪費和低水平的重複;(2)國家有關機構應該制訂比較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並且及時、頻繁地發布信息;(3)應該鼓勵和發展各種面向社會、不同功能的研究基金和申請檢查制度,逐步將內部的研究資源和評價體制社會化、公開化、透明化、競爭化,引導政府機構、研究部門、學校、企業及民間研究機構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一種觀點認為:(1)組織學術共同體,開展合作和研討,避免個人視野的局限;(2)建立信息交換平台,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前沿研究狀態。一種看法指出,加強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開掘研究資源,並加以合理配置;(2)注重學術研究本地化與國際化的結合,即使是本土問題的研究亦應具備國際化的學術眼界和研究方法;(3)在嚴守學術規範的前提下,鼓勵對高難度學術問題的研討,避免研究工作的平庸化、媚俗化,避免跟風和無創造性的重複和模仿;(4)謹慎對待學術工程,保護學術研究的個性;(5)注重培養青年學者群體。(九)擴大國際視野,加強國際交流與對話專家們認為,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研究,不能離開有關學科的國際聯繫和國際背景,因此,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進一步向國際開放,無疑是促進前沿研究取得更大進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有的專家認為,要密切追蹤國際最新的學術前沿,加強與國際學界的學術交流和對話,避免把西方几十年前就已深入討論過的話題當作我們當下的前沿問題。學術性、影響程度和當代意義應該是判定問題是否具有前沿性的根本指標。一種觀點是:在進一步開闊視野,充分了解海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同時,深入中國的思想、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內部,以此為立足點。如此才能不「從人腳跟轉」,有能力真正判斷海外相關理論和研究的成敗得失。有的專家指出:(1)中國社會科學的前沿問題,不能離開該學科的國際發展和國際背景;如果說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缺乏國際影響,蓋因我們的畫地為牢,故步自封,夜郎自大。(2)制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因素之中,各種評價指標、評獎體制的太混亂,是有目共睹的,有識之士應多鞭笞之。弊病之中最甚者,可以稱為「自評自」,評委自己拿項目,拿一等獎……這樣的學術不成樣子!建議:今後還要深入討論評價體系,最重要的評價是國際同行的評價!各種「自評自」的做法要立即停止。另一種看法是:(1)國際水準與世界視野的必需。新時期中國社會科學的進步,都是走向世界的結果;故步自封或孤芳自賞式的研究,不可能帶來學術的繁榮。因此,希望《中國社會科學》在這一方面成為引領我國社會科學前沿的陣地與風向標。(2)《中國社會科學》與《歷史研究》仍須加強嚴格的審稿程序,可提倡專家會審制,力避「關係稿」。在有的專家看來,對於促進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研究而言,跟蹤國際學術前沿,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與交流最為重要。(十)多形式多層次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不少專家的建議中都包括了一個比較有共性的見解,即應該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在不同的層次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的研討會。一位專家提出的建議是:(1)不定期但比較經常地舉行前沿問題分析會,發現和把握新動態與新趨勢;(2)比較經常地組織跨學科對話,加強思想碰撞,製造學術前沿問題;(3)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對新問題的專門系統和系列研究;(4)重要的學術刊物應積極組織前沿問題筆談或專稿以吸引新銳學者的注意力,引領學術方向;(5)國內的各種基金會應通過設置前沿課題等來引導學術發展方向和學術資源的使用方向。一種觀點則指出:(1)在問題學時代,應當加強問題識別和研究,定期召開諸如「問題前沿」研究與進展的專業性會議;(2)根據各位專家研究的情況合理分工,在全國組成一個應對問題研究的專家系統。有位專家提議:可否由《中國社會科學》組織相關學科研究人員舉行定期的學術研究動態交流會議,只交流學術研究動態,不做深入展開的討論?另一位專家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議:可否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出面組織小範圍的多學科學者定期就「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展開討論乃至聯誼,以進一步營造氛圍,推動在學科交叉中以問題為中心,就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開展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一種看法認為,可以不定期、分學科召開學者小型座談會,以互通學術信息,促進前沿問題研究。(十一)增強學術刊物,尤其是《中國社會科學》的導向作用許多專家都強調了辦好學術刊物對於社會科學前沿研究的導向作用,其中對於在中國社會科學界具有特殊地位的《中國社會科學》的辦刊提出了大量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有的觀點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國家的刊物和出版社決定了這個國家的社會科學研究水平。選擇何種稿件以及怎樣選擇稿件,不僅反映社會科學的總體水平,而且對研究有引導作用。為防止應時之作佔去太多的資源,我們需要鼓勵長期研究,鼓勵「小題大做」,減少「大題小做」。我們可就專題開討論會,設立多名評論人,對同一篇文章提出批評和改進意見,讓作者修改,修改後的文章再交兩個評論人評論,再請作者修改。這也是一些有影響的國際重要刊物的做法,對提高質量很有效。對於如何辦好《中國社會科學》,有的專家提出建議:(1)增強危機意識。在一些地方、大學和學者那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符號,或一個埋藏著許多誘惑的名利場。在上面發一篇文章,獎金上萬元。至於發什麼文章、學術性多大,根本沒人關心,重要的是在上面發了。對於雜誌編輯來說,這是一種虛高,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容易自我陶醉,而忽略雜誌本身的品牌和內涵建設。近年來,在地方社會科學院的綜合期刊、專業學術刊物上,反倒能夠發現許多很有看頭的文章!(2)注入創新元素。創新應該成為權威學術刊物的第一要義。《中國社會科學》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它應該提倡學術原創,敢於面對新現實、新問題,發表新觀念、新思想、新主張,引領中國人文學術向創造性理論的目標進發,而不應甘於一般性的闡述與說明,或只滿足於刊登那些看似四平八穩、實質沒有任何生命力和穿透力的文章。(3)不必盲目追求學術規範化。學術規範化來自於西方,中國的學術傳統歷來沒有一個統一的規範格式。對話、學案、逸事、家書皆學問。假如《老子》、《論語》、《存在與時間》、《邏輯哲學論》投稿《中國社會科學》,能否有資格發表?(4)加強問題意識。作為國家級的權威雜誌,應該更多地關注正在發生的社會現實,致力於把理論、學術引導到直接或間接地為民族、國家服務,為普通人的生活服務的軌道上來。只有專業期刊才可以刊登那些為學術而學術的文章。(5)完善作者群構成。權威期刊不是權威人物的跑馬場。作者隊伍中,學官多於學者,名人多於凡人,鬍子長的多於年紀輕的,讀者一看目錄就倒胃口。(6)樹立精品觀念。少發一些沒人看的學術垃圾,多發一些值得一讀再讀的傳世佳作吧!一位專家指出:(1)必須採取真正的專家匿名評審制度。專家必須給出詳細的、有足夠說服力的評審意見,不能只擔虛名、做人情,而是應該負相應的學術責任。(2)盡量少發、最好別發隨著時髦的政治宣傳口號起舞的文章。幾乎所有這類文章的文獻檢索生命都不足5年。(3)《中國社會科學》的大部分稿件應該定位為「某一學科的重要議題,對該學科其他議題的討論有生髮作用,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其問題意識或研究方法對其他學科有啟發」。(4)要主動組稿,不能滿足於來稿加工,雖然估計《中國社會科學》肯定不愁投稿數量。借鑒國外學術期刊的通行做法,對重要議題組織一組稿子時要放寬到一年以上,而且有資金投入(例如China Quarterly2003年關於中國當代宗教一組文章的專輯籌劃是在兩年前,而且得到基金會的資助,國際性的選題討論會就開了好幾輪)。有的觀點認為:(1)在研究中要注意能夠提出前沿性問題,這是問題的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雜誌要注意發表那些從中國經濟實踐中提出的、具有與別的國家不同現象的問題的文章。(2)《中國社會科學》是我國最著名的學術雜誌之一,所發表的文章具有學術導向性。因此,尤其要注意發表對中國發展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文章。(3)《中國社會科學》不宜發表過於專業化的文章,應該主要以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文章取勝,有別於各類專業刊物,如《經濟研究》。具體把握就是:問題在氣勢上要大一些,但是研究過程要深入具體。(4)要強調用國際規範的方法、數據或論證方法研究,對國際的文獻、研究進展要有比較深入的掌握。有的觀點指出,就《中國社會科學》而言,(1)應當發揮它作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國家標誌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真實的學科前沿問題研究的組織策劃工作,通過推出高質量的、高端的關於重大前沿問題、前沿問題中難點問題的研究,引領並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更好地發揮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2)應當加強對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的調研工作,發現並把握具有重大研究價值的前沿問題,建立中國社會科學前沿問題諮詢專家庫;(3)應當加強對具有研究前沿重大問題素質和能力的優秀中青年學者的培養,採用多種形式鼓勵他們積極致力於前沿問題的研究。一位專家建議:(1)希望《中國社會科學》成立對該雜誌承擔特別責任的專家委員會,對雜誌選題提出建議;(2)希望《中國社會科學》加強和學術界的聯繫,建立通訊員制度。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雨悅
推薦閱讀:

科學家:基因信息已「失效」 恐龍復活不可能
科學解釋靈魂出竅現象
用傳統易學結合現代科學,帶你認識風水理氣中的諸多門派
風水是偽科學迷信嗎?-愛測試的回答
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是怎麼失蹤的?

TAG:社會 | 中國 | 科學 | 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 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