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草書(四)
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全卷10234x694高清大圖《草書孟浩然詩》卷書錄唐代詩人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等詩十八首。全卷凡三接紙,共書114行,此卷書法縱逸奇宕,字與字間不相連屬,結字欹正相間,古拙雄健,但筆意相連不斷,充分體現了傅山書法藝術之特色,亦是對其書法美學思想作了最好的詮釋。本捲款署「山」,下鈐「傅山私印」。本幅無藏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1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2《草書孟浩然詩》卷書法縱逸奇宕,字與字間不相連屬,結字欹正相間,古拙雄健,但筆意相連不斷,充分體現了傅山書法藝術之特色,亦是對其書法美學思想作了最好的詮釋。此卷向被視為傅山草書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書的最高藝術水平。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3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4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5傅山在書法藝術上主張「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草書孟浩然詩》卷書法縱逸奇宕,字與字間不相連屬,結字欹正相間,古拙雄健,但筆意相連不斷,充分體現了傅山書法藝術之特色,亦是對其書法美學思想作了最好的詮釋。此卷向被視為傅山草書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書的最高藝術水平。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6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7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8《草書孟浩然詩》釋文: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潑墨淚沾襟。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酒伴來相命,更尊共解酲。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林園雖少事,幽獨自多違。向夕開簾坐,庭陰葉落微。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感念同懷子,京華去不歸。寂寂竟無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里,仙家信幾深。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坐聽閑猿嘯,彌清塵外心。秋入詩人興,巴歌和者稀。泛湖同旅泊,吟會是歸思。白簡徒推薦,滄洲已拂衣。杳冥雲海去,誰不羨鴻飛。龍象經行處,山腰度石關。屢迷青嶂合,時愛綠蘿閑。宴息花林下,高談竹嶼間。寥寥隔塵事,疑是入雞山。獨步人何在,嵩陽有故樓。歲寒問耆舊,行縣擁諸侯。泱莽北彌望,沮漳東會流。客中遇知己,無復越鄉憂。百里雷聲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雲迥,浮天渤澥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白鶴青岩畔,幽人有隱居。階庭空水石,林壑罷樵漁。歲月青松老,風霜苦竹疏。睹茲懷舊業,攜策返吾廬。九日未成旬,重陽即此晨。登高聞故事,載酒訪幽人。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雲海訪甌閩,風濤泊島濱。如何歲除夜,得見故鄉新。余是乘槎客,君為失路人。平生復能幾,一別十餘春。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任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標。出谷未停午,至家日夕曛。回瞻山下路,但見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衡門猶未掩,佇立待夫君。張山人鉞持此紙要書,雪中惜研上餘墨,孟詩十八首與之。山。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09
明清書法家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局部高清大圖10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_全卷高清大圖及釋文賞析《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清代/1654年,傅山,絹本墨筆,手卷,縱24厘米,橫185厘米,藏處不詳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完整全卷10740*710高清大圖傅山《太原三先生傳》文載《霜紅龕集》、《傅山集》中。《傅山傳》原稿落款為「朱衣道人山寫於甲午菊月憂患中」,應為此書作者觀後記憶偏差。4.山西渠仁甫舊藏。若虛齋為渠氏書齋名。此卷為友人戴楓仲而書,使轉縱橫,姿態百出。洋洋數千言,行間結構,氣力神韻,諸美兼具,更有一氣呵成之妙。是他書法作品中法備氣至的極精之品。題識:傅山信手。甲午(1654年)菊月,朱衣道人山記於憂患中。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一段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二段《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所撰三先生傳,記其同里友人王嘉言、錢文蔚、梁檀之行狀逸事,記者與所記者志同道合,意趣相投,雖無驚世偉業,然瑣瑣細事,淡淡道來,諸公安貧樂道的高尚志節皆栩栩如可聞見。治學一篇以禪語論學,主張「破隅而往」的「正見正覺」,對前輩大家,必須作全面深入的了解與研究,絕對「不得輕妄」,否則讀之未盡,「究竟不得」。「五十三餘,乃成金身。」 受書者戴楓仲廷栻,傅山同窗執友,亦反清志士,在傅山貧困憂患之中,曾多方給予幫助,卒後更為其料理後事,可說是傅山精神及藝術上的知音。故目前所見傅山贈戴氏的書作,幾乎件件精彩,而此卷則尤可稱之為酬知的合作。此卷寫成之後一直為戴氏世代收傳,直至清代晚期,才由其後人轉讓給同鄉祁縣富商渠氏「若虛齋」而代代相傳保存至今。因傳承得所,保存精良,故絹色如新,墨光奕奕襲人,是難得的收藏佳品。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三段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四段《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釋文之一:楓仲要書,輒復與作。開我慧者,即予我痴。不用我慧,被彼慧障。凡見彼長,由我見短;即見彼短,亦非我長。由我長短,見不除故;而況長短,非其短長。導師是恩,亦防是患;人以其著,自明所及;若所著者,遂受其隅。破隅而往,有大導師。初我所見,都無是處。於長不長,於短不短,短中之長,長中之短,悉知悉見,而無知見,乃知嚮導,畢竟是恩。譬如蒙師,略教數目,我樂小乘,於彼何憂。但開一門,門皆得入,千門萬戶,合一建章。渾游建章,門戶皆是。如眾盲人,揣一象王,吹筩鼓甕,各執所臆。然亦不離,象王之身。有問居士,此何所云?無所不雲,雲讀詩書。長見短見,隨性所近,甚至無性,莽依牆壁。如近代人,詩文訟折,慕何李者,膩消三袁;妮三袁者,極譏何李。復有下士,聞誨若言。空峒之文,作人之文,非其自文。醉而吐舌,是不可訓。前輩大家,不得輕妄。我言此言,亦復不差。苟無所得,信口譏譚,終為病狂。且道後來,得有幾個,玉茗老子。是以詩文,唯許佛觀。阿耨多羅,正見正覺,不空不假,不中不邊,不人不我,不漢不唐,不馬不班,不韓不柳,信口信手,如所教著。古今多少,須彌山障;空游自然,圓明如如。如讀杜詩,杜詩可喜;還杜讀李,李復可喜;再論元白,亦復如是。此非我性,因彼而彼,正為彼性。隨我各見,切莫於中,硬立差別。別彼未得,我受彼弄。且讀之者,未必能盡,執其章句,概謂如是,似無所關,欺心已深。我作是言,告讀書之,善知識者。如一人集,本只百首,讀九十九,一首未讀,我不敢曰,讀是已了。恐有大寶,雜眾寶中。臨好其寶,我大意過,侈口笑曰,是中無寶,如此讀書,思之實勞。若惜勞苦,涉獵玩物,莫說大寶,究竟不得。即一琉璃,光似寶者,亦未一瞥。文章小伎,丈夫恥為,成一文人,正復不易。聰明知識,用不用問。著由於明,能者自居。奈何執著,亦復此字。有住非住,住宜急舍。如來所說,色聲香味,實不住於,色聲香味。而色其色,聲其聲者,忽與千里。眾妙之門,不可言得。得其妙者,亦復無門。樂小法者,聞之驚怖。如來於前,萬億諸佛,悉皆承事。徒相非相,世界非界,五十三餘,乃成金身。煗煗姝姝,笑任莊子,上士無為,發塚之儒。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五段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六段《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釋文之二:太原搢紳先生,如山所親見者,則獻明王先生,虛舟錢先生,皆非近代所易有。王先生昆仲八人,先生長,諸弟稱之為老大。真朴嬾簡,好道,求燒煉之法,老而不厭。遊宦廿余年,貧不任辦美衣精食,然亦性不屑此。時有宦途人所餽書儀者,諸弟遇之,輒弆去,不令至老大手,遙語老大:「是某人餽者,我適急用,老大寫報書與之,我何去了也」。老大笑而頷之曰:「何去,何去」。如此其常。山生平不登宦人之堂。敬先生風,以事拜先生。先生所居大房在橋頭,庭堂牕戶不能得紙,風嗚嗚然。索坐客椅子,不得有成對者二張也。好圍棋,終日夜不倦,亦不用心,信手談耳。陳右玄言:「日過先生棋,索卓子來,卓子殘毀不穩,喚小廝不來,自起繞地尋支高木瓦,支之定,對弈。食時,中出小米飯二碗、黃鹹菜二碟,過對右玄云:「客待食則食些,我蓋不敢讓」。右玄亦頗怪之:「何遽爾爾?及看先生食甚香美,不介意,以是信先生之貧之真」。守西安,嫌郡之煩劇,苦求調簡。得寶慶,喜日:「是中出丹砂」。尋未任,察罷。傅山曰:「王先生,晉人也,今之人何足以知之!貌樸厚而高眉秀目,須冉冉,得風如古道士。」錢先生與王先生丁酉同舉於鄉,以廣文復令百泉,二年余歸。歸之日,即焚冠帶,制棺木、歛衣,備而藏之,曰:「吾事了矣!從今以去,無一事可縈吾懷」。圍棋茶酒,吟風弄月,尋花訪竹。入夏則三月不見客,科頭讀書鈔書。時時有詩,不屑屑摳心,所得佳句,率粗健淡率,極似老杜口占諸奇句。七十以後,益老益健,益率益淡,絕不爾恤也。八十,精明而沒。所鈔書及詩集多散失矣。稍稍存。傅山曰:先生癖潔。以縣令居家,而見任諸地方有司皆不知有先生,奇哉!山數數造,先生語山前輩人行事,山聆之,忘儳然也。先生語聲極高,竟日夜不漸低。不能飲而飲興豪舉,噭笑勝後生。憶戊寅正月,先生治具,邀山輩集崇善寺,坐過半夜矣,先生神益王。次日,有詩示山輩曰:「誰謂錢生老,猶然一酒狂」。晚年自號虛舟老人。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七段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八段《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釋文之三:太原老諸生梁檀者,先回回人,聰慧,人未曾有。工繢事,年卅許,前後殫精臨模古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無所不造微。既不得屑細曲,一味大寫取意,然亦應人責,得意畫極少。字不合格,而孤潔秀峻,徑自標一宗,要無俗氣。家赤貧,舊居南關,小齋傍水,號蘆鶩齋,古書桐琴,獨寤寐歌也。卅間。迴向精奉其教主事,日夜懺悔,不敢散逸。山與同宿三五夜,以一床子卧山,自卧地上一席。山聽之,終夜不睡,時時呵斥喚嘆,如先生責讓幼學者,嘖嘖亹亹。山聞之,起敬深省,如聞晨鐘,乃知其教之嚴凈,非異端也。今七十矣,而奉其教不衰,可不謂用力於仁者哉!傅山曰:梁老居蘆鶩時,山恆以繢事訪之。梁老輒嘆日:"有登天堂法不問,乃屑屑問此"。然謂山可與言,為出其教青紙金書經,制度精凈,為山講之。然大概,嚴克微細,頗近西洋天學。而復詳辨之,非西洋學也。西洋似頗叛教矣。山敬之,不敢議。齋壁掛青紙泥金畫一幅,法用小李,宮殿層複,指謂山日:「此天堂圖也」。又畫果樹一幅,寓其教分布枝葉之相。顧壁間琴上,有燕子結巢焦尾。山奇之,為賦燕巢琴一篇記之。出齋門而東,臨所謂蘆鶩溪者,青渺渺然,映帶蕭索門庭。山指顧曰:"梁伯鸞在其中哉"!遭亂後,避居西山一年,有即事詩畫卷子,山未全見也。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九段
清代傅山《草書治學篇·太原三先生傳》第十段傅山《草書酒陣茶槍此第陳》_明代書法家傅山草書書法珍藏版
《草書酒陣茶槍此第陳》,明代,傅山,立軸,綾本墨筆,縱172厘米,橫47厘米,山西省博物院藏
明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酒陣茶槍此第陳》釋文:酒陣茶槍此第陳,湘管綠雨座中春。妖姬一曲江南弄,霢霂陰陰下寶雲。款識:山。
傅山《草書右軍大醉詩軸》_描繪王羲之醉後所書情態草書高清賞析《草書右軍大醉詩軸》,明代/清代,傅山,立軸,絹本墨筆,縱202.7厘米,橫44.2厘米,南京博物館藏《草書右軍大醉詩軸》為傅山經典代表作,其流暢的用筆中彷彿有著某種生拙的氣息,然而其用筆又在法度之中。纏繞遊絲的強調,使字與字,筆劃與筆劃間的疏密空間對比格外鮮明。其間欹斜反正、相避揖讓、縱斂開合等藝術手法,在傅山的手下運用得十分嫻熟,彷彿均在不經意中,真率的情感、大起大落的章法,充分表現了他博大精深的胸懷。傅山晚年潛心王羲之的草書,對右軍(王右軍,即王羲之)草書有獨到見解。此軸所詩,描繪右軍大醉後所書情態,形象逼真,如臨之境。書法草法純正,行筆爽利自然,氣韻流美,筆力清勁中而又見力度,布局整齊中有參差,相避相揖,相互相應,深得右軍書法三昧。釋文:右軍大醉舞蒸豪,顛倒青籬白錦袍。滿眼師宜欺老輩,遙遙何處落鴻毛。款識:山。傅山《行草五律詩軸》_草書杜甫五言詩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高清賞析《行草五律詩軸》,明代/清代,傅山,立軸,綾本墨筆,縱185.7厘米,橫5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行草五律詩軸》書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五言詩一首,書法筆勢雄奇,連綿飛動,起伏迭宕,字間連帶自然,表現出生氣鬱勃的宏大的氣勢,體現了書法家極強的個性。結字不求工穩,單個字顯得欹側不穩,然通幅觀之,氣韻生動,結構自然,字形大小的變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和躍動感,給人以樸拙遒美之感。《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之六釋文: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裝綿。野老來看客,河魚不取錢。只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款識:書為松初先生詞伯教政。傅真山。款署:傅真山。下鈐:傅山印。此軸無藏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從書風判斷,當屬傅山中晚期作品。傅山《草書七言絕句詩軸》_傅山書李商隱詩訪隱者不遇草書賞析《草書七言絕句詩軸》,明代/清代,傅山,立軸,絹本墨筆,縱180厘米,橫45厘米,南京市藝蘭齋藏
傅山這幅草書取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七言絕句《訪隱者不遇成二絕》,釋文:「城郭休還識老稀,哀猿啼處有柴扉。滄江白日漁樵語,日暮歸來雨滿衣」。款識:「傅山書」。無年款。從詩的內容看,當是其晚年之作。本詩句與李商隱原文有出入,其中第一句中的「過」此處為「還」;第三句中的「石」書為「日」。傅山的《草書七言絕句詩軸》天馬行空,如此的絢麗燦爛。他的詩句,風雲飛動,姿態翩翩,線條纏綿縈迴,無起無止,如古藤盤繞,時而筆斷意聯,顧盼生姿。他的每一個字亂頭粗服,不可羈勒,卻又天真爛漫,有著如此令人心神不安的美。康熙十八年(1678年),朝廷開博學鴻詞科,傅山稱疾不赴,有司即令役夫抬其床以行,既至京三十里,又以死拒不入城。這位已經年逾古稀的前朝遺老,至死不做「奴性人物」,堅持抗清節操,令時人敬佩之至。「城郭休還」,正是表現了他堅決與當朝劃清界線的決心,甘願隱居山林,與猿猴為鄰,與漁夫、樵叟作伴,生活於凄風苦雨之中而自得其樂。從「城郭休還」、「哀猿啼處」的黍離之悲,到「滄江白日漁樵語,日暮歸來雨滿衣」的明凈的心靈,傅山的整幅草書充滿了精神上的自由,沉靜的美。任俠,賦性剛直不阿。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二十歲試高等廩餼。後就讀於三立書院,受到山西提學袁繼鹹的教誨和青睞。崇禎年間傅山與薛宗周等生員百餘名聯名上書為袁氏訟冤,勇挫閹宦權奸,後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後他拜壽陽五峰山道土郭靜中為師,出家為道。他又多次從事反清的活動,並曾被捕,在獄中「抗詞不屈,絕食數日,幾死」。康熙年間,朝廷開設博學鴻詞科,傅山時已七十二歲,給事中李宗孔、劉沛先薦其進京應試,他稱病推辭,陽曲知縣戴夢熊奉命促駕,竟令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門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試,授封「內閣中書」放還。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出京時,送行者途為之塞。傅山《草書風磴吹陰雪五律詩》_清傅山草書書法高清大圖賞析《草書風磴吹陰雪五律詩》,清代,傅山,立軸,綾本,縱185.7厘米,橫5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草書風磴吹陰雪五律詩》釋文: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裝綿。野老來看客,河魚不取錢。只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書為松初先生詞伯教政。傅真山。此軸書錄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五言詩一首,末識「書為松初先生詞伯教政」,款署「傅真山」,下鈐「傅山印」。此軸無藏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從書風判斷,當屬傅山中晚期作品。據清郭尚先《芳堅館題跋》載:「先生學問志節,為國初第一流人物。世爭重其分隸,然行草生氣鬱勃,更為殊觀。」此軸書法筆勢雄奇,連綿飛動,起伏迭宕,字間連帶自然,表現出生氣鬱勃的宏大的氣勢,體現了書法家極強的個性。結字不求工穩,單個字顯得欹側不穩,然通幅觀之,氣韻生動,結構自然,字形大小的變化更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和躍動感,給人以樸拙遒美之感。傅山《草書五言古詩立軸》_清傅山草書書法高清大圖賞析《草書五言古詩立軸》,清代,傅山,立軸,綾本,縱201.5厘米,橫50.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草書五言古詩立軸》書錄五言古詩一首,用膜乾渴,飛白之筆居多,字型欹正自然,章法不落俗套,布局平穩,行筆奔放自如。 釋文:娟娟青柳外,春山與爭姿。組之以青雲,句嫩不勝思。心目亦何極,收視而置之。 三韻十二章之一書為惠介文兄粲。僑老傅真山。傅山《仿二王筆意草書軸》_清傅山仿王羲之王獻之筆意草書賞析《仿二王筆意草書軸》,清代,傅山,立軸,絹本,縱202厘米,橫52.4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草書軸》為意臨二王一路的法帖,不雜行書,全以大草揮就,流宕不羈,洶湧澎湃,氣勢逼人、巍巍浩蕩,一派大家風範。 釋文節自王羲之草書《大觀帖·太清樓帖》中的一段:「倫等還殊慰意增慨,知足下疾患小住,當惠緣。想亦能果遲,此蓋散非憂思想而已也」。傅山。傅山《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_傅山行草七言詩詩軸高清大圖賞析《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東晉,傅山,立軸,花綾本,縱182.9厘米,橫50.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此軸書自作詩《足夢中句》,載《霜紅龕集》卷十三。書法筆力雄渾,連帶自然,章法布局自出抒機,有咄咄逼人之勢。釋文:除夜新開五色雲,飛仙欸乃玉樓聞。赤曇雯素衣靈漢,不是懷中匹錦文。傅山。傅山《壽胡母朱碩人周禮君七十小敘》_傅山草書書法高清大圖賞析《壽·胡母朱碩人周禮君七十小敘》,清代,傅山,立軸,花綾本,縱182.9厘米,橫50.8厘米,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傅山《壽胡母朱碩人周禮君七十小敘》_傅山草書書法高清大圖賞析傅山《行草書寄龔鼎孳七言詩翰》_清傅山行草書法高清大圖賞析《行草書寄龔鼎孳七言詩翰》,清代,傅山,立軸,綾本,縱178.7厘米,橫49.2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瑤華一片五雲輕,報札經年寫不成。菡萏三峰終日望,懶真知我問天生。麓老年翁詞宗一笑。弟山。客歲遠辱文惠,至今未報,野性疏漫無倫,加以老病,遂爾遲遲。會天生子西還,始有此寄。初擬作大字細寫一札鳴情,既放筆,復會札子不過加掉書袋數字耳,似復可懶,因復懶之,用此代柬,不覺自笑。麓翁見而笑之,寬我禮數,是又一我之峨嵋老也,山附記。 鈐印:傅山印,傅山之印,青渚。傅山《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_傅山生前絕筆草書書法高清大圖賞析《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清代/1684年,傅山,條屏,綾本,共4副,每副縱201厘米,橫51.7厘米,山西晉祠博物館藏
作品自署:七十八翁傅真山書,即康熙二十三年(1684),傅山這一年辭世。郭沫若先生在傅山先生書法作品後面的題跋:傅青主豪邁不羈,脫略鼷徑,晚歲作此,真可謂志在千里。」這件草書為草書4扇屏,原文為:「晉公千古一快,逢吉敬信朱晦翁。獨論銚廟事,不肯傅會,可謂善爭道學者矣……。」堪稱絕筆。傅山先生的書法不宗一家,而是自成體系,他的書法真草隸篆皆精,碑版簡牘皆妙。釋文:晉公千古一快,逢吉敬信朱晦翁,獨論祧廟事、不肯傅會,可謂善爭道學者矣。路諤輩皆一節,具足觀粟也,難矣,抑之孝友,無時不可,亦不敢以時而廢之。吾每見潛起兄弟之和,花朝月夕,百壺傾倒,不醉不已。敬而愛之。「堅坐看君傾」五字,嘗擬贈之。當其耳熱嗚嗚,雜以譏嘲,戲而不虐,不知人世之所謂富貴尊崇者何事!從旁抵掌,腳也。使須報,早起寫此於杏花小亭前,代簡。七十八翁傅真山書。
清代傅山《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第一屏高清大圖賞析
清代傅山《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第二屏高清大圖賞析
清代傅山《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第三屏高清大圖賞析
清代傅山《草書晉公千古一快四條屏》第四屏高清大圖賞析 |
傅山《東海倒座崖詩軸》_清代傅山草書東海倒座崖詩高清大圖賞析《東海倒座崖詩軸》,清代/1684年,傅山,立軸,綾本,縱180厘米,橫62厘米,山西晉祠博物館藏
釋文:關窗出海雲,著被裹秋皓。半夜潮聲來,鰲抃郁州倒。佛事要血性,此近田橫島。不生不死間,如何為懷抱?宿東海倒座崖一章。玄老社詞兄政,弟山。傅山《草書早起非真健詩軸》_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鑒賞《早起非真健詩》,清代,傅山,立軸,綾本,縱256.7厘米,橫56.7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早起非真健詩》局部1
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早起非真健詩》局部2 |
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早起非真健詩》局部3 |
清代著名書法家傅山草書作品《早起非真健詩》鑒賞【釋文】:早起非真健,研頭枕似杈。空心微乞酒,不寐總仇茶。脆妒經霜棗,涼憐帶月瓜。掀窗試眼鏡,破句入楞枷。傅山。 |
傅山《草書千字文》_傅山飛揚縱逸草書書法千字文高清大圖賞析《草書千字文》,清代,傅山,紙本墨筆,冊頁,共12頁,每頁縱24.5厘米,橫13厘米,山西省博物館藏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1傅山為戴楓仲書千字文本,篆隸楷草各一,民國時,隸書由鄧寶珊先生收藏,楷書由趙芷青先生收藏,篆書冊不知去向,唯草書千字文由楓仲十一世戴寶先生藏。1936年讓渡于山西書局趙正楷先生,以期印行。不料,日寇侵華,未能付梓。後由趙夫人邢茂華女士費盡周折,得以保全。後獻于山西省博物館。山西人民出版社層出版單行本。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2篆隸楷草雖為四冊,但不同時。小楷千字文寫於「朱衣案」獄中,傅山四十九歲。而草書千字文則寫於暮年,正是傅山腕枯臂痛、人老眼花之時,所以無復矜莊,以刷土上牆似的敗筆一枝,枒杈其毫,蓬然書之。雖然如此,卻點畫精到,行筆流暢,處處不離懷素之法,而氣韻之上全出己意,給人以猛虎嘯林,驚蛇入草之感。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3《草書千字文》是傅山草書中的重要作品,它雖沒有其立軸大草的幅式氣勢,但絲毫不為尺寸偏小而在書法的其實格調錶現上有絲毫的減弱。由於其傳統功底深厚,因此能在古拙中不失流暢,在蒼勁中蘊藏靈動。此作在風格上肆意揮灑,氣勢跌宕,從點畫到章法,都不受成法的拘囿,大筆濃墨,線條連綿不斷,縱橫牽繞,線形飛舞、跳動,處處都充滿著動感,充滿著生命的力量,氣勢撼人、筆墨淋漓。 |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4細細品味傅山的《草書千字文》,你能感到作品本身的攝人心魄,真正體會到有墨色線條構成的中國書法的難以言說的深刻藝術魅力。傅山的作品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牽扯著你,他給予你精神和人格上的鼓舞,在他的手下,一切都是自然狀態的流露、一瀉千里的痛快。所以書寫臨習此作時,你首先要放鬆心態,在體驗和思悟了「四寧四毋」精髓的前提下,把握好對線條與章法的控制,保持點畫的分明和節奏的流暢。縱觀此作,我們在臨習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它決不是毫無規則的亂寫,也決不是情性驅使下的瞎畫,前面說過,傅山有很強的傳統功底和臨摹能力,他應該能充分體會到「二王」的神采。 |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5臨習《草書千字文》,尺幅以原大為宜,用筆不要太大,但筆要勁鍵有彈性,可選用狼毫、硬毫、兼毫一類的筆。行筆的速度要稍快,故紙張上以選用半生不熟的夾宣或皮紙為佳。墨色要把握好,不要太濃,膠質亦不要太重,能用新磨的墨更好。臨習錢,多看,寫的時候要盡量做到一氣呵成,務使流暢。另外,由於此作雖是典型的傅山式的連綿大草,但我們絲毫感覺不到它的浮華之感,故寫的時候還要注意在迅速流暢的同時,不失沉著之質。 |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6誠然,正如沈語冰先生所講:「傅山之書,破壞的成份較多,建議的成份尚少,對傅山的評價,類似於揚州八怪,他們最大的貢獻不是創造了一種新范型,而是衝擊了舊范型,從而為新范型的到來準備了條件」。傅山的書法,其創作上的成功為他的書法理論與批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這也為清代碑學的發展提供了「觀念先行」的條件,他在其書法創作和書論的闡釋中,為其後清代碑學書法的興起和發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借鑒。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7《千字文》為南朝周興嗣撰,它的撰作,相傳還有一段故事;梁武帝命人從大書法家王羲之作品中挑出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字片紙,雜亂無序,然後召見周興嗣說;你才思敏捷,為我將這一千字編成韻文。周興嗣絞盡腦汁,一夜之間將其編為四言韻文,但他的兩鬢因此全變白了。《千字文》中除潔字兩見外,其餘全無重複,而且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令人稱絕。《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我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8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09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0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1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2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3 |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4
清傅山《草書千字文》局部高清大圖15朱耷《行草題畫詩軸》_八大山人行草書法題畫詩軸作品欣賞《行草題畫詩軸》,清代,朱耷,紙本,縱77.9厘米,橫166.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所作行草題畫詩軸書法作品欣賞釋文:鴒原此高蹈,鴻鵠曷翱翔。下者命雋匹,樂天歸草堂。北風歲已晏,秋水人何方。迢遞巢雲子,漁歌楚竹傍。八大山人題畫。此軸錄五言題畫詩一首,計10行,行字不等。末款「八大山人題畫」,下鈐「八大山人」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本幅無藏印。此軸書法純用中鋒揮就,行筆沉實,筆劃圓勁而流暢。結字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結構舒張。從書法風格看當是朱耷晚期獨特書風形成後的作品,略存明代王寵書風遺意。通幅給人以洒脫飄逸之感。朱耷《草書唐賢絕句四條屏》_八大山人草書唐詩作品高清大圖賞析《草書唐賢絕句四條屏》,清代/1702年,朱耷,紙本,屏條,共四屏,每副縱107.25厘米,橫24.13厘米,藏處不詳
清朱耷《草書唐賢絕句四條屏》2627*2629高清大圖這是八人山人的書法流傳到現在絕無僅有的—堂完整的書法四條屏。八大山人完整的花鳥的屏條不少,完整成堂的也有四五套。散出失群的更多:大多數都是在甲戌以前的作品。山水完整成堂的屏條,世有兩套,也都是比較早期的作品,書法卻都是比較晚年的作品。這套四屏,大概是壬午1702左右所作。這四屏的草書是朱耷晚年成熟的作品,筆法圓潤,字形大小錯綜近於平正,「孤雲」一幅,「人間住」及「已知處」節奏感極能感人。每條鈐印二:八大山人、何園。
朱耷《草書唐賢絕句四條屏》第一、二屏。譯文: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州山,時人已如處。(劉長卿詩);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詩) |
朱耷《草書唐賢絕句四條屏》第三、四屏。譯文:昔日齷齪不足嗟,今朝曠盪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孟郊詩);譯文:鋼樑千里曙雲開,仙籙偏從紫府來。天上已張斬羽翼,世間無復舊塵埃。(李搏詩)朱耷草書書法欣賞,八大山人朱耷手札草書作品欣賞
朱耷手札書法揮灑自如,行草相間,無拘滯之感,蓋由於書者致書友人,全無拘束,緣紙走筆,縱橫馳騁,了無掛礙,自能得其書法真趣。不僅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而且在書法藝術方面也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1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2 |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3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4 |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5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6 |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7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8 |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09
清代著名書畫名家八大山人朱耷草書書法手札朱耷手札作品欣賞10
推薦閱讀:
※明·陳道復《草書千字文冊》 蕭散閑逸之賞!
※張瑞圖—草書《杜甫飲中八仙歌》
※3500個常用漢字草書寫法示例,缺失部分
※篆書是草書他媽嗎?
※草書和狂草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