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漢陽造"的來歷——國民革命軍漢陽兵工廠
2011-05-31 21:55:39|分類: 史海鉤沉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本文引用自上帝之鞭《"漢陽造"的來歷——國民革命軍漢陽兵工廠》憑藉著「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武漢三鎮包括了武昌,漢口和漢陽。不僅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而且一直是全國商業,金融重鎮。從1890年起,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漢興辦近工業,湖北紡紗局,織布局,繅絲局,鋼藥廠,槍炮廠等相繼建立,奠定了武漢地區工業的基礎。
漢陽兵工廠的地點在湖北省漢陽縣大別山,龜山腳下,面對襄河,水陸交通方便。初名湖北槍炮廠。隸屬駐省總局,委任各司道為總辦。如藩司翟廷韶,臬司岑春萱等。
湖北兵工廠大門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又稱「漢陽兵工廠」
1890年3月16日,張之洞電海軍衙門,選定廠址在鄂省城之外建兵工廠,主要是因為湖北大冶縣產鐵(現有黃石市,其鐵礦與江西省萍鄉煤礦與漢陽鐵廠,成立了漢冶萍公司),而以廠就鐵較為合理。該廠機器共費160萬馬克,合38萬兩(包括造克虜伯小炮機器),建廠預計需15萬兩(由戶部自造路款項中撥給)。3月19日奉旨正式批准將槍炮廠設於湖北。
1890年9月6日,張之洞在大別山下找到廠址,長600丈,廣100丈,南枕山,北濱漢,西臨大江,與省城對岸。惟需築地基9尺,並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當地設鐵廠,槍廠和炮廠。洋師以為須3年,張之洞估計最快由購地,築基,修堤,造路到開爐須時2年。
1893年張之洞建立了由鐵山到江邊石灰窯的鐵路,運輸礦石,全長18公里,為湖北省第一條鐵路。1894年4月23日,張之洞電俄德奧荷四國大使許景澄,炮坯已由信義洋行購置4尊,請購槍坯200枝及槍身木殼材料,以便仿造。廠已落成,等待開工。
湖北槍炮廠
1894年6月14日,制槍廠不慎,引發大火,將房屋及設備全部燒毀。1895年侍讀學士文廷式上書,謂湖北槍炮廠不可半途而廢。因當時開辦經年而無成效,局員,司事,工匠均被裁撤。其時張之洞兼任兩江總督,仍請其掌理湖北槍炮廠事宜。7月,張之洞又呈奏擴廠,改換被火機器,增制無煙火藥等,共須200萬兩。
德國毛瑟GEW88(即德1888式毛瑟步槍)
1895年8月開始小量生產,冬季重建完成,開始生產,仿造德國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槍(應是CommissionRifle,與毛瑟無關),因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為88式,其全稱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槍。使用圓彈頭。同時生產子彈,每月能生產十三萬粒。
德國定製八八式委員會步槍(即MauserM88CommissionRifle)
1896年開工生產。第一年生產1300枝步槍。1900年,義和團運動,光緒和慈禧太后出京逃避,張之洞撥湖北槍炮廠生產之小口徑毛瑟步槍三千枝,無煙子彈五十萬發,洋制黑葯子彈五十萬發,運往陝西,交付於岑春萱,供其募勇勤王。徐建寅為張之洞邀請,擔任漢陽鋼藥廠總辦,試製無煙火藥。
「漢陽造」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湖北槍炮廠仿德國88式毛瑟步槍並加以改進,定名為「漢陽式」步槍,俗稱「漢陽造」。該槍堅固耐用,易於製造,直至1943年停止生產,是舊中國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漢陽兵工廠也因此名揚天下。
近代著名的科學家—徐建寅
漢陽鍊鋼廠的兵工學家—徐建寅,近代著名的科學家、翻譯家,曾任漢陽鋼鐵廠總辦,漢陽鍊鋼廠總辦侯補道。1901年3月31日在漢陽實驗無煙火藥時發生爆炸,徐等13(一說16)人以身殉職。
1901年,生產步槍2,500枝,馬槍316枝。抬槍53桿。徐建寅試製棉質無煙火藥成功,正擬大量生產時,不幸在配藥時引爆,以身殉,另有16名員工一起殞命。
德國定製八八式委員會步槍及漢陽造
1902年湖北槍炮局對1895年至1901年生產數量四柱表。造成快槍22,500枝。馬槍316枝。抬槍53桿。槍彈14,288,163顆。
1904年9月26日,張之洞奏請將湖北槍炮廠改名湖北兵工廠。當時可以日產步槍50枝。子彈12000顆。
八八式委員會步槍
1904年,湖北槍炮廠又對88式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88式步槍與德M1888式不同點有:德M1888式槍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稱老套筒,而改良88式則去掉套筒,並將槍管外徑從13.4mm加大到14.8mm;1910年,增加上護木,又將德M1888式直立式表尺式樣,其分劃為5-20,改良為88式表尺為固定弧式,其分劃為1-20。這兩種步槍其他構造基本上相同,如槍機之機頭是分離式的,使用彈夾供彈,彈倉外露等等。
漢陽造88式毛瑟步槍
漢88式毛瑟步槍諸元:
全長:1250mm
全重為4.06kg(不含刺刀)
槍管長為740mm
口徑7.92mm(88式毛瑟步槍圓頭彈)
彈頭重14.7公分
彈頭初速為600m/s上為仿88毛瑟步槍下為漢陽造88式步槍
表尺射程為2000m
由5發固定彈倉供彈
膛線右旋4條
膛線纏度240mm
瞄準基線長為655mm
該槍配有刺刀,刺刀式樣為單刃偏鋒,刺刀全長為517.5mm,刀身長為395mm,刺刀全重為0.566kg。
漢88式馬槍諸元:
口徑7.92mm
全長為955mm
全重為3.166kg(不含刺刀)
槍管長為442mm
表尺射程為1800m
該槍的供彈具,膛線,膛線纏度同漢88式毛瑟步槍。
88式步槍槍匣銘記
民國22年6月製造
88式步槍槍匣銘記:民國22年6月製造
德國M887.9mm子彈諸元:
彈殼長度:5.7cm
子彈全長:8.255cm
彈頭:圓頭,金屬覆蓋
彈頭長度:3.124cm
彈頭直徑:0.808cm
彈頭重:227grain
彈頭覆蓋金屬:銅鎳合金
子彈裝葯:片狀非壓縮
裝葯重:40.6grain
槍口初速:639.78m-sec(74cm槍管)
德國M88-7.9mm子彈細部尺寸圖
1907年陸軍部通令各省採購湖北兵工廠槍械。除特殊需要外,不應向外洋採購,一律向漢陽廠購買,並依期付款。該年生產步槍9,000枝。
1910年的『湖北兵工鋼藥廠歷年及宣統元年造成撥解實存各項軍火表冊』,記載了由1895年至1909年年底的生產總共數量:造成七密里九口徑毛瑟步快槍121,974枝、七密里九口徑毛瑟馬快槍8,062枝、抬槍53桿、毛瑟槍頭尖刀2,310把、七密里九毛瑟槍彈62,670,758顆。六密里八口徑新式步快槍8枝、六密里八口徑新式馬快槍2枝、六密里八新式槍彈3,412顆。將以上數字與1902相比,後八年的每年步槍平均產量,比前七年增加了一倍,由3,214枝達到了6,243枝,子彈生產量更增加了三倍,由2,041,166顆到了6,047,824顆。但是很特殊的一點是,刺刀的產量與步槍產量不成比例。因此雖購有專制刺刀,日產50把的機器,並沒有善加利用。配發時,仍需向外採購。
1910年,陸軍部提案湖北兵工廠改造6.8mm槍彈。8月領到上海製造局所制之滬68步槍,準備改造新槍。估計更換機具,需款30萬兩。陸軍部原擬由江漢關洋稅負責20萬,宜昌關洋稅負責10萬,但兩關均無款可撥。馮啟均任總辦,日產快槍38枝,槍彈12,000顆。
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新軍第八鎮工程營後隊正目(班長)熊秉坤在武昌首義,當晚在裡應外合的情況下,輕取楚望台軍火庫。得到所存儲的德,日及漢陽造步槍近兩萬枝及彈藥無數。革命軍與清軍在漢口及武昌均發生激戰,兵工廠所在之漢陽尚稱穩定,駐漢陽之新軍四十二標第一營黨代表胡玉珍於11日起義,舉右隊隊官宋錫全為指揮官,佔領兵工廠,以王金山為工廠總理。接收工眾3,000餘人,步槍7,000把,子彈5百萬發,山炮150門,炮彈6,000發。並全力趕造槍械以助革命,每晝夜可出步槍60桿,子彈3萬發,炮彈1-2千枚。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總辦初由黎元洪任命曹國勛,繼任蕭佐漢,七月又改任劉慶恩。以該廠產量過小,改采包工制,論件計值。於是產量增加,每日可生產步槍70枝。同時任沈鳳銘為湖北鋼葯總辦
1914年定每日生產步槍20枝。槍彈30,000粒。
1915年定每日生產步槍50枝。槍彈65,000粒。改隸陸軍部。
1916年9月8日,陸軍部軍械司在南苑試放漢陽兵工廠廠長劉慶恩所製造的新槍,名為自裝槍。該槍採用槍口集汽式自動作業系統,口徑7.9mm,槍管長703.1mm,初速780m/s,連刺刀重5kg,彈重10g(尖彈),射速50發/分,裝彈6發。
1917年,因滬廠(上海兵工廠)停造步槍,所有造槍機器一百七十餘部奉命運到,陸續增加產量,每日可造一百枝步槍。該年,北洋政府創立了兵工專門學校,設校址於漢陽兵工廠,定名為陸軍部漢陽兵工專門學校。
1920年9月,楊文愷改任總辦,奉令代造各省訂購械彈步槍,每日增至120枝,加開夜工,可出80枝,一日可生產200枝步槍。槍彈產量增至每月200萬粒。1920年冬季,加設機關槍廠。
1921年,仿造美國白朗林式重機槍(BrowningM1917),於10月10日量產,稱為三十節式重機槍。(民國十年十月十日)中共根據其槍管水冷器完全用黃銅打造的特點,稱之為「老黃牛」。初造時每月可生產12挺,後來增加至25挺。並開始製造自來得手槍,仿造自M1896年毛瑟手槍,初造時月出60枝,後增加到260枝。又稱為駁殼槍。
國軍部隊在熱河使用漢陽造三十節重機槍掃射日軍衝鋒
漢造三十節重機槍諸元:
全長:960mm
槍身重為15.5kg
槍架重為23.5kg
槍管長為610mm
口徑7.92mm
初速為824m/s
表尺射程為2000m
膛線右旋4條
膛線纏度240mm
瞄準基線長為680mm
自動方式為管退式(ShortRecoil,短后座力)
射速500-600發/分
250發彈帶上彈
冷卻方式為水冷
德M1896毛瑟手槍
漢造毛瑟7.63駁殼槍諸元:
全長:288mm
槍全重為1.16kg
槍管長(連彈膛)為132mm
口徑7.63mm
初速為425m/s
槍口活力50.6公尺公斤
表尺射程為1000m
來複線右旋6條
來複線纏度200mm
瞄準基線長為230mm
彈頭重5.5公分
全彈重10.7公分
裝彈具式樣橋夾
1924年成立電機課,建築發電廠,裝設交流發電機兩座。年底完工。在此之前,只有直流發電機一座。是時,雖名為隸屬中央,實際上為地方軍閥所控制。
1925年元月全廠改用交流電,改稱動力廠。4月,直奉戰爭後,劉文明任總辦。漢陽兵工專門學校又恢復招生,招生五十名,習業四年。年底又改派杜節文任總辦。
1926年9月1日,國民政府北伐軍攻克漢陽和漢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
1927年胡恩光任總辦。後改由鄧演存任廠長。
1928年北伐完成,漢陽兵工廠改隸軍政部兵工署。
1929年8月13日,漢陽兵工專門學校第一期畢業,由兵工署長陳儀親臨主持。
1930年漢陽兵工廠又改進88式毛瑟步槍之刺刀,主要是將刺刀刀身加長,用於白刃戰更加有效。
1931年9月,因洪水泛濫,赫山長堤為襄水所淹,為清道光以來所未有。13日決堤,淹沒赫山分廠,14日淹沒本廠,無法可救。員工二萬餘人,均成災民。全廠水淹達到兩個多月。水退之後,又發生工潮,停工整理。
1932年奉命將槍彈廠遷往鞏縣兵工廠(河南省),但因鞏縣兵工廠廠房不足,另建則費時太久,奉命又運回原廠。7月,漢陽兵工專門學校奉兵工署令,全部遷往南京中華門外新校址,校名再次改為"軍政部兵工專門學校",內設造兵、製藥兩科。學生畢業後由兵工署統一分配於各兵工廠及有關機關服務。
槍匣銘文:第21廠88式步槍民國29年6月造。
1933年由鄭家俊任廠長。5月槍彈廠復工,每月增產槍彈330萬粒。並將包工制一律改為點工。工人數也較前減少,生產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兵工署年度報告,漢廠該年製造步槍5,800枝。重機槍漢寧(南京金陵兵工廠,其生產者為1935年按德國兵工署贈送之MG08圖紙所造之馬克沁水泠式重機槍,稱為二四式重機槍-屬於撿破爛)共造576挺。
1938年2月改稱第1兵工廠,後因日軍逼近武漢,漢陽兵工廠奉令遷往湖南辰溪,將制炮廠交給炮兵技術處,後成立50廠忠恕分廠。並將制槍廠併入民國軍政部兵工署第21廠(當時在四川重慶,原南京金陵兵工廠),繼續生產88式毛瑟步槍,為了區別這兩種步槍,21廠生產的88式在槍的節套上刻有「漢式」二字及21廠廠徽。21廠於1943年停止製造88式毛瑟步槍和馬槍。1943年10月起量產中正式步槍。
國軍步兵的四大件(圖中長槍為正式步槍)
1939年3月,於湖南辰溪重新開工生產槍彈。機關槍廠,火工廠及機器廠也於7月復工。後又奉令遷往重慶。在鵝公岩勘定廠址,開鑿山洞,建築廠房。並與11廠調整作業,將槍彈廠,機關槍廠,動力廠交給11廠,而11廠已赴重慶(應是巴縣銅罐驛)之槍廠及炮彈廠交予第1廠。此一交換引起了後世研究中正式步槍生產者的巨大混淆。
1941年兵工署各兵工廠主要事項一覽表中,1廠位於重慶鵝公岩及張家溪,主管為丁天雄,主要產品為槍彈,甲雷,機槍及手榴彈。
第1兵工廠中正式步槍槍匣銘記,民國32年11月造。
1942年2月5日,李維城任廠長。7月第1兵工廠開始生產中正步槍,其五角星之廠徽又再度出現。1945年月產步槍四千枝。
1946年,因抗戰勝利,兵工複員,該廠於9月奉令結束。1947年9月1日,第1廠保管處撤銷。中國近代第二大兵工事業,走入歷史。當然,這樣龐大的機構不會說完就完,後續者有:
漢陽兵工廠原址歷經抗戰、復原,一直沒有利用。廠區內可以捕到野兔、黃鼬等野生動物。1951年,在漢陽兵工廠原址,成立了一個小型的七五四工廠。該廠於1958年遷往武昌,漢陽機器廠遷入。1961年,武漢起重機廠,也併入漢陽機器廠。1965年5月,改名為漢陽汽車制配廠,為製造汽車之始。
湖北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認是湖北漢陽兵工廠之嫡傳。公司佔地面積181萬平方米,有員工17000餘人,有固定資產總額50.92億元,凈資產22.83億元,屬中國國家特大型企業。三代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先後到公司視察。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建設牌摩托車,汽車空調壓縮機,民用槍等。擁有年產摩托車120萬輛,汽車空調壓縮機20萬台的能力。
3303工廠是中國大型企業,其前為漢陽兵工廠,現有職工3000人,固定資產逾2億,有大型數控仿型銑床,加工中心,三座林測試儀等各種機加工設備及儀器3000多台套,各技術專業人員600多人,具有機械,電子,光學等綜合加工能力,是中國國家二級企業,中國國家一級計量單位,中國500家最大機械工業企業之一。工廠的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新產品開發能力,躋身於中國轎車零部件生產行列,包括神龍「富康」轎車,上海大眾「桑塔納」轎車廣州「標緻」轎車。工廠多次榮獲省,市「優秀企業」,全軍「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前身為漢陽兵工專門學校的軍政部兵工專門學校,1937年11月奉令內遷株洲。1938年1月,復令遷移重慶。在1939年奉准設立大學部,設造兵學系、應用化學系兩個系,同年7月即招生100名。1948年改製為兵工工程學院。
台灣中正理工學院化工系來自漢陽兵工學校,成立之始,初名製藥科,1939年易名為應用化學系,1953年在台更名為化學工程系至今。
一部份漢陽兵工廠,鞏縣兵工廠與瀋陽兵工廠人員在台北市的信義區,合併成44兵工廠,製造炮彈。
位在重慶的建設機床廠,即戰時的第一工廠,現在仍是重慶的支柱企業和稅利大戶,對重慶整個經濟的發展及其產業結構,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93年6月重慶首次評選公布的重慶工業企業50強中,名列前茅,而且是全市創利稅總額前10名的企業。
正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推薦閱讀:
※賓士G級誕生地 麥格納斯太爾工廠探秘
※樂高在嘉興設廠,我們和全球CEO聊了聊這個「寓教於樂」的生意在中國會怎樣
※美國工業旅遊,這21個工廠值得一看(下)
※蘋果代工廠標籤難消,血汗工廠富士康轉型勝算幾何?
※老闆: 為何90後不想去工廠上班? 網友回復讓老闆「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