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九集 (國語) 視頻、文字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九集)  2007/1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3-0009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很高興又回到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來繼續我們的座談。分別了兩個月,我們這個講習就中斷了。在出去外面工作的過程中,末學也學習到很多東西。在這兩個月當中主要的工作是受命於我們師父上人,到他的家鄉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在廬江文化教育中心參與他們籌備接待外國貴賓來訪的工作。很多海外的來賓在這一個多月內來參觀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末學負責接待的一個團,是來自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幾位大使,以及來自於澳洲的幾位貴賓。他們對於文化教育中心非常的讚歎,譬如說泰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位副大使,他非常感動的說,看到中心在湯池所做的教育的工作,將當地的老百姓教化得彬彬有禮,而且非常真誠,看到夫妻之間非常的和愛,老少之間互相關心。他很感慨的說,我也要回去從我自己做起,從我家做起,然後把這種和諧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帶到泰國,帶到全世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有的成員國,這包括一百九十四個成員國來推薦。澳洲新上任的總理陸克文先生的哥哥GregRudd也參加了這次到中心的訪問,他看了這中心的教學也很感動,希望也在澳洲辦個類似這種教學的一個小鎮。所以從這些外國友人的評論當中,我們更加肯定了中國老祖宗「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的理念確實是亙古不變,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在三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有效果,外國的朋友們來看了他也受感動。末學也是經過這兩個月的學習,更加堅定了對古聖先賢教誨的學習的志向,希望能夠追隨我們的師父上人,努力深入經藏,用十年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也希望我們志同道合的,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年輕的同修們共同發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末學暫時離開攝影棚兩個月學習工作的一點點體會。我們繼續來看今天座談會,也有不少同修們提出的問題,大概是這些問題積累了兩個月,有不少的問題,我們一條一條的來進行討論。問:首先一位同修提的問題是,近來緬甸爆發僧眾遊行示威活動,淨土行人該如何看待此事?答:我平時都沒有看電視,也沒有看報紙,對於國際上很多的事情知道得非常少。偶爾聽一些同學們講一些國際的大事,所以對緬甸的事情略有所聞。據我了解,緬甸近來的這種遊行示威,以及政府的鎮壓的這種事件,起因是由於緬甸的老百姓對於經濟貧困的問題非常不滿,所以有很多出家人帶頭上街遊行向政府抗議。您問淨土行人應該如何看待這個事情﹖既然是淨土行人,就是要堅定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要往生極樂世界,最關鍵的是真信切願,對於娑婆世界毫沒有留戀,真正像古大德所說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我們都不可以起心動念,保持自己的清淨心。看到眾生的苦難,我們應該存有什麼樣的心態﹖要每天念佛來給他們迴向,這是淨土行人分內的事情。我們念佛為世界和平、為緬甸的這種局勢祈求安定和平,這是我們每天可以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如果有緣分能夠幫助這個世界解決一點問題,我們就全心全力的去做,沒有緣分決定不攀緣。要知道念佛迴向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用念佛修清淨心,這種清淨心的磁場就能穩定世界的動亂,給世界帶來一分和諧安寧,千萬不可以小看念佛的功德。我們自己也要做個好榜樣。現在世界為什麼這麼多動亂衝突?因為人心不平。我們自己要示現一個和平的樣子,和平從哪裡做起?一定要從內心做起,把內心當中的對立、矛盾、衝突統統化解掉,絕對不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絲毫的不滿,表現出一個安貧樂道的樣子,表現出一個知足常樂的樣子。哪怕是我們貧窮,我們也很歡喜。為什麼?因為歡喜心不是從財富那裡得來的,歡喜心是自己真正學有悟處。像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正在古聖先賢的教誨當中生活,每天所作所為都是在落實聖賢人的教誨,這確實是法喜充滿。別人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他也能受感動,這就是教化。教化要用身教,不要用言語。言語是什麼?人家請問的時候我們才跟人家講,這個時候才真正有效果。如果是自己沒做到,自己沒有得到法喜,去叫人這麼做,那人家不可能受感動。他看你都不這麼做,為什麼要我這麼做?所以念念我們希望幫助眾生,必須反求諸己,從我做起。問:下面一位同修的問題是,我的爸爸是一位鄉村醫生,最近幾年很愛喝酒,幾乎每天都喝半斤左右。為此我很擔憂,我也勸過他,效果不很明顯。由於我在外地工作,也無法每天都監督勸導。我想通過念佛,蒙佛加持我爸爸,讓他今後不再抽煙喝酒了。我想請問鍾教授,除了此法,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答:您的父親有抽煙喝酒的習氣,要跟他說明這些陋習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損害,讓他自己明白,你勸他不抽煙喝酒真是為他好。這些習氣是後天染成的,他不是生來就抽煙喝酒的,所以是可以改得掉的。因為你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的這些惡習,當然現在你發心去改,是可以改得掉,問題是一定要發心。要他發心去改,首先得明白道理,除了健康方面的考慮,還要培養愛心。你父親是個醫生,一輩子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這是有功德的事業,抽煙喝酒不僅影響自己,也對家人帶來不好的影響,應該勸導他慢慢的回頭。如果他能夠接受傳統文化,可以讓他聽《弟子規》,像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還有我們也曾經講過的三個根的教育,還有我們老法師對於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的這些開示,都讓他聽一聽。讓他生起對於古聖先賢好學的心,就能夠自己發願改過。要知道晚年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身心健康。如果有這些惡習,身心都會有病,即使有財富、有孝順的兒女,也未必能夠得到快樂。這些道理跟他說明白了,常常勸導,耐心的去勸,總有一天他會回頭的。我的父親原來也是愛抽煙喝酒,我在勸他學佛的這個過程中也花了不少力氣,也用了不少的心思。他現在確實也把抽煙喝酒的陋習都戒掉了,而且每天都能夠念《地藏經》,念《無量壽經》,而且能夠每天拜佛。我每次打電話回去,他也會跟我稍微分享一點自己學佛的心得,我也跟他交流、跟他匯報我自己的學習工作,大家都很歡喜。所以真正把佛法帶入家庭,度自己的父母,這是對父母真正的盡孝道。問:下面的提問,他是有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九千年之後佛法在世間滅盡,《無量壽經》還在世間多留一百年;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也沒有了,還有一句阿彌陀佛在。由此可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那個時期的人依這一句佛號都能往生。請問在那時科學發展到了不可想像的地步,人心與行為也全離聖賢意,為何那時人只依一句阿彌陀佛能往生?答: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要知道《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這兩部經實際上是一部經,它在諸經滅盡的時候還留在世間一百年,這也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也滅了,還有一句阿彌陀佛能夠住一百年,幫助那時候的眾生往生淨土。這一類的眾生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過去生中久修善根之人。像《無量壽經》裡講到,「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就是指這個《無量壽經》,「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種「隨意所願」,這是隨著那個眾生自己的喜好,如果他心量小的,只希望得到人天福報,那麼依《無量壽經》修行他也能夠滿願。如果他心量大,他要出離三界六道,往生西方淨土,依《無量壽經》修行,他也能夠「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種人太難得了,經上講,「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太難得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遇,遇到了這部《無量壽經》,知道有淨土法門而能夠信樂受持,他依教奉行,老老實實的去修,這種人「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再沒有比這種人更難得的了。這就像《金剛經》裡所講的,這種人叫做第一稀有。這種人是什麼人?經上講這種人,「若有眾生得聞佛聲…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他聽到《無量壽經》,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他能夠起感動,「衣毛為起」就是整個人感動得寒毛直豎起來了,甚至會流眼淚哭泣。這些人我們也見到不少,念佛的時候真誠懇切的心流露出來,自己感動得都流眼淚。這種人是什麼人﹖過去曾作佛道,他是在佛道上修行的人,不是一般的在聲聞緣覺菩薩道上修行,更不是人天道的,而是佛道上修行的,所以他不是凡人。這種人是什麼人﹖前生漏網之人,前一生本來是可以往生的,但是臨終的時候放不下,對這個世界還有貪戀。不管你貪什麼,五欲六塵這些享受你要是放不下,這就障礙你往生;家親眷屬、家裡的財寶放不下,障礙你往生;甚至講經說法放不下,來生還想來做個法師的,這也是障礙你往生。這些人前生沒有往生,到後來又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句佛號,他的善根發現出來,所以這種人知道機會難得,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緣,這生又遇到淨土了,緊緊抓住不放,念佛求願往生。這種人哪怕是佛法已經滅盡,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懂得認真的念這句佛號,求往生也能夠如願。所以我們了解這種情況,知道我們這一生也是幸運得不得了,這一生遇到我們師父上人把淨土法門講得這麼清楚。遇到夏蓮老會集《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把淨土第一經會集得這麼完美;又有我們黃念祖老居士作的《大經解》,作得這麼精彩絕論;我們師父上人十次宣講《無量壽經》,把這部經講得這麼透徹,這一生要是不往生,那真的是太可惜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等以後,這一生抓住這個機緣一定念佛求生淨土,這一生我們就完事了。多生多劫我們都被漏網了,這一生一定不可以再漏掉了。如果這一生這麼殊勝的因緣還不能往生,要等到佛法滅盡的時候,這個機會就太細太微了。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要把握好這個機緣。問:下面一個問題。學生在單位門衛工作,領導叫我管理好出入的人、車、物。但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不認真,卻得到了來往的各種人的歡喜,而我認真工作、守規矩,大家都煩恨,並且連打帶罵加威脅。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對與錯,但死不悔改。這樣我無法認真工作,現在又離不開在門衛工作,我該如何不與他們對立?答:您能夠意識到不要跟這些人對立,這一點非常難得,這確實學佛也學明白了。學佛最關鍵的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第一條,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包不包括你這單位裡一起工作的人?當然包括,包括他們,我也要去度他們,當然不可以跟他們對立。所以如何不跟他們對立?我們要修忍辱、修布施,菩薩六度是我們的方法。譬如說布施,布施是多服務,工作很認真這是布施。最關鍵的布施是什麼?放下!把自己的貪瞋痴慢要放掉,把自己內心裡面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對立衝突矛盾要放下,這是布施。布施上面要加忍辱,光布施不忍辱,今天能夠放得下,明天又放不下了,這就是不能忍。忍住,在這個境緣當中忍住,不跟他們對立,常常觀察自己內心有沒有對立的念頭。如果內心裡面還常想,我在認真工作,他們又不認真工作還討人喜歡,甚至還打我、罵我、來毀辱我,我守規矩他們都不守規矩,這些念頭就是內心裡還是有對立、矛盾、衝突。學佛就得學把這些不好的念頭放下,這些叫習氣。我們原本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現在起了這些妄想分別執著,跟人家對立,起煩惱,這原來沒有的,這叫習性,所以「性相近,習相遠」。我們修行就是每天向著本性靠攏,把那些本無的習性放下。所以菩薩六度統統幫助我們從習性回頭,回歸到自己的本性上來。本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我們本來是佛。所以布施、忍辱,還要精進,精進是什麼?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精進,每天把所聽的這些教誨落實到生活,念念都住在正念當中,不起貪瞋痴這些惡念,這是真精進,念念都念阿彌陀佛。所以當別人來毀辱我的時候,我就給他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心裡面很和諧,不跟他起對立衝突,他怎麼罵我甚至打我,我都笑咪咪的不跟他計較,逆來順受。這樣當我把內心的對立衝突化解了,外面確實沒有衝突、沒有對立了,對立是我自己心造出來的。我這麼做,每天這麼做,不用三個月,對方就給我感化了。這叫真精進,這是用的禪定,用的般若,戒定慧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修成功了。所以懂得真正修行,哪一個地方不是道場?剛才是講六度,你也可以修四攝法,菩薩四攝怎麼修?第一是布施,布施就是多給他做工作,多給他服務,人家不肯做的我去做,我比別人上班早一點,比人家下班晚一點,工作做多一點,人家累了給他倒一杯水,多給他服務,這是布施。愛語是什麼?人家如果不願意聽我們講話,我們就少講話。人家罵我的時候,我跟他合掌念阿彌陀佛,這是愛語。同事,我跟他同事,一起工作,我用自己的言行帶給他教誨,讓他受感動。利行,真正做利他的行為,幫助對方斷惡修善,幫助他破迷開悟。他這麼做是他迷,他沒有覺悟,所以我要可憐他,我要慈悲他,要愛他。用我們的愛心、慈悲心去尊重他、恭敬他、供養他,久而久之你就能感化他。問:下面一個問題,世間亂,世間苦,雖然學佛,但我一人之力,轉變不了什麼。我做事盡到自己本分與能力,但就是做不對也做不好,這個不好是別人認為的不好。請問,我盡力做好事情,做不完美,但我時刻有顆今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學會真本事再救度所有眾生的心去念佛,可否往生極樂國?答:如果你真正時刻有這顆求生淨土的心,當然你肯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得很明白,往生極樂世界,關鍵在於信願之有無。如果真信切願,這一生信願都不改變,是真實的,我們念佛一定可以往生淨土。但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容易,難就難在時刻都有這顆心。當我們起了煩惱的時候,當我們內心裡產生對立的時候,這顆心就已經失掉了。你想想是不是?我們如果有煩惱,跟一切人事物起對立,我們這顆心就沒有住在阿彌陀佛的佛號上,就沒有提起要往生淨土的信願來。因為在這個世界一切人事物,如果我們還會起煩惱,證明我們還是有牽掛,還是放不下。這放不下,不一定是說貪愛這個世間;你對這個世間有不滿的情緒,有怨恨,這就是沒放下,這跟這個娑婆世界還有千絲萬縷的瓜葛。如果不是用佛號來薰習自己,就是用煩惱習氣來薰習自己,所以這個心就提不起來了。所以修學佛道,理要把它弄清楚,只有明理以後,我們才會認真努力的去把我們的所學落實到生活。所謂理明信生、願切行專,我們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個修法,怎麼來用這個心。關鍵是我們師父上人講的這一句話,真到位:放下自己對一切人事物的衝突對立和矛盾,真正看一切人都是菩薩,都是來成就我的,我自己要懂得謙卑,懂得對人的尊重敬愛、關懷、照顧、幫助。這就是將菩提心落實。常常存著有一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態,這才是時刻有求生淨土的心。問:底下他有十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與妻子、母親相處的關係?答:這就是要用愛敬心,用孝順心,時時刻刻為對方著想。妻子、父母這是我們最親的人,我們要對他們生感恩心,生孝敬心去關懷他們、照顧他們,這個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像末學這次跟隨師父上人到廬江,我們住在廬江的實際禪寺,早晚起居都跟師父上人在一起。我回來總結,自己還是做得很不夠。為什麼?對於師長雖然是有孝敬心,但是自己落實得不夠。譬如說有一天早上,我去跟師父請安,那天早上比較早,師父也是剛剛起來,我向師父請完安之後,幫他疊被子。師父洗漱完了要出來,結果我自己忘了給師父準備一杯開水。因為老人家起來之後總要喝一杯開水,就是溫開水,這樣能夠幫助清洗一下自己的腸胃,這是個很好的習慣。我自己每天也都是早晨起來喝一杯溫開水,整個腸胃就被洗乾淨了,然後你才活動。我自己就忘掉了,結果師父自己就叫著,我去拿一杯開水。結果我們自己就覺得很慚愧。師父這也是對我們的教化,提醒我們照顧老人真的要時時處處要想到,我們的念頭要走在他的前面,他還有沒做的事情,我們心裡已經想到他下一步要怎麼做,我們立即去準備。久而久之培養起這一顆為人服務的心,這就叫做度眾生。度就是關懷幫助眾生。從哪裡做起?從自己家裡人開始做起,從孝順父母開始,從尊敬尊長開始。然後這顆心養成習慣了,對一切眾生都用這種愛敬之心,這就是佛法裡講的菩提心。問:第二個問題,死去的物體生蟲子怎麼處理?答:如果是小動物死了,要給牠念佛,給牠迴向。身上的蟲子不可以去把牠殺死,一定要為這些蟲子皈依,因為這些蟲子牠也是生命,給牠打皈依、給牠念佛。然後把這個小屍體,按照正常的清理方式把牠清潔乾淨,用一顆愛敬的心去清除、清理,這就好。問:第三,我不食肉喝酒,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家、單位、社會集體就餐時,非叫吃肉或沒有素食,怎麼辦?答:這些情況我也遇到過,以前我在念大學的時候,很多同學明明知道我學佛吃素,就是好像開完笑似的要摁我吃肉。這個時候要誠懇的跟對方講,講清楚說自己學佛了,明白殺生不好,所以我斷肉了,這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這是我的宗教信仰,每個公民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你跟對方誠懇的說清楚,取得他的諒解。你用真誠心,確實對方會受你的感動。千萬不可以起對抗,也不要用玩笑的心,總是誠誠懇懇的,大家就能夠被感化。然後你跟大家說明白素食的利益,這是衛生、衛性、衛心,保護生理讓你健康;保護你的性情,吃素的人性情溫和,不會暴烈;另外衛心,我們吃素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是保全我的惻隱之心。這樣跟大家說明白,別人也跟著你吃素了。問:下面一個問題是,雖說不要有控制佔有的念頭,可是在單位工作就是管理人、物資,正確處理這些事情會使很多人生氣,說現在哪裡還有像你這麼認真的?而不理解,打罵我,當然他們也知道什麼是好壞。請問我一直正確做下去,是否會與人結冤讎,我該怎麼辦?答:在這種境緣當中確實是對我們學佛的考驗,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保持我們的真誠心、保持我們的慈悲心。真誠心裡面不會跟對方起對立,慈悲心裡面我們就會同情他、要幫助他。他不明白事實真相,我們認真工作,他不僅不會讚歎我,還會打罵我,這是他從小沒受過良好的聖賢教育,他《弟子規》都沒學過,這也不能怪他,為什麼?他的父母就沒教,所以他必定是這個樣的,我們怎麼可以跟他起對立?我們要同情他。這是《無量壽經》裡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對他們的打罵,我們要逆來順受,千萬不可以跟他起衝突,起衝突必然結冤讎。我們自己這邊跟他不起對立,他跟我們對不起來,這冤結就化解了。常常作還債想,這是過去生中結的惡緣,過去我們對不起他,他這一生來欺負我。我們做人還是按照我們做人的原則,但是要善巧方便的盡量避免跟他起衝突,這樣就好。這些情況發生,真正學佛的人看起來並不是壞事,為什麼?他幫助我、提醒我,娑婆世界真的是苦,所以幫我生起厭離娑婆的心。如果不是這些人在折磨我,我可能還迷在這個世間不肯出離。問:第五個問題。借他人錢,他人說不用還了,我也說,有錢會給他做福德善事,他也同意了,這樣做可以嗎?答:是可以,這個是非常好,因為如果他同意你不用還他錢,那麼你就用他的錢給他做福德,這是好事情,替他修福,你的福也在其中。問:第六個問題。在不方便的時候為了幫助眾生,心裡為他們皈依念佛,做好事為他們迴向,他們能接收到嗎?答:是可以的。這個關鍵就在於我們有這個真誠心。佛法講究的是實質,不講究形式。如果我們在不方便的時候,心裡面給他念佛,效果是一樣的。問:第七個問題。馬來西亞淨宗道場拍的「逆緣」故事片中演到,不得已殺豬,為牠們助念往生,在家不得已隨順食眾生肉,而且數年念佛,最後預知時至、往生西方了,可以學習嗎?答:這個「逆緣」的故事片我也看過,這個故事好像也是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在她先生反對的情況下堅持學佛念佛,求生淨土。她的丈夫用各種方法來障礙她學佛,但是她自己沒有因此而退心,這個是難能可貴,我們應該學習的就是這種精神。面對自己的冤親債主,常常要作還債想,這是過去生中結下的逆緣,我過去欺負他,所以他這一生也來欺負我,我過去障礙人學佛,這一生人家障礙我學佛。所以愈是煩惱的時候,愈要緊緊的抓住這句佛號,厭離娑婆,知道這個世界苦,不願意在這個世界久留。所以一句佛號真的像一根救命稻草,像在被千軍萬馬圍困當中我們手中的兵器,要突圍。突圍就是把這層層的障礙超越,這個超越絕對不是跟它起對立衝突,起對立衝突沒有超越,真正超越是我們不會受這些的障緣影響,在這個逆緣當中更加堅定往生西方的願心,這樣我們這一生決定得以往生淨土,前途是無量的光明。問:第八個問題。與家人、他人相處,一起工作生活,知道他人很多地方做得不對,我做到後說他,他也視而不見,我行我素,說他就生氣,而且以後更不好相處下去。因為現在沒有人講禮、教禮了,電視也看多了,人也皮了,我是否應該順著他點兒,而後身體力行,少說話,慢慢感化他,這樣做對嗎?答:這樣做對的。佛度有緣人,他如果能夠聽得進去,我們就跟他多說幾句;他如果皮了,聽不進去,我們就不要跟他說,就努力的自己修學,做一個好樣子給他看。雖然做個好樣子給他看,也沒有做好樣子給他看的念頭,為什麼?那本來是我應該做的,度眾生不能有度眾生的念頭,這樣才自然,慢慢就能夠感化。要用身教去感化,古人講「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如果我們用言語去教化,就容易跟人家起爭執,他會說「你都沒做到,為什麼讓我做!」你做的這點還不夠圓滿,很多的互相的批評指責,所以言教有很多副作用。那麼最好是用身教,身教是做給他看,等他看明白了,他就會向你請教,那個時候才是用言教的時候。問:第九個問題。老實人一生能成就,那麼別人給他肉吃,他分別執著嗎?在現代社會,老實人在工作之中,在衣食住行、與人交往中,是如何做的?答:老實人他這一生能成就,能夠往生淨土。為什麼?因為老實人他不分別、不執著,他不會去跟人起對立衝突。人家逼他吃肉,他也就隨順眾生,他自己絕對沒有想吃肉的慾望,這五欲都放下了,他這一生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求生淨土。這世間的一切他都看化了,都放下了,沒有所求。遇到這些逆緣,他也不會跟人家爭,不會跟人家對立,而是常常生慚愧心,生懺悔心,知道這是過去生中結下的逆緣,這一生受報。在衣食住行、與人交往當中應該如何做?要懂得隨順眾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常生懺悔心和感恩心,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自己一人才是凡夫,人家都是來成就我的,這世間沒有一個壞人。那個人看起來他做壞事,那是他示現給我看的,他逼我覺悟的,逼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所以印光大師有一小段話就講:無論在家出家,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常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這樣隨順佛菩薩教誨,就按照印光大師的教誨去做,這一生決定可生極樂世界。問:第十個問題。如何助念往生,才能夠不攪擾鄰居而更好的助念?答:要知道助念是幫助人往生淨土的,這可是大事,這是協助阿彌陀佛度眾生的事業。這個事情成功,決定不是我一個人可以辦得到的,我們要求佛力加持,要用真誠心去感應。真正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那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我們在旁邊只是做一些協助工作。所以我們如果希望助念能夠順利圓滿,這個事情人力並不能夠圓滿解決,要靠佛力。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而尤重佛力,所以我們要懇切的求佛加被,助念自然能夠有不可思議的感應,非常順利。末學也曾經參加過好幾次的助念,每一次大家助念的同修都是以真誠心去感,感佛加持,都是有不可思議的圓滿的情況發生。問:第十一個問題。如何拍攝因果故事片的內容不會誤導眾生?答:拍攝因果故事片,確實用故事片的形式來宣揚因果教育,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這是藝術的手法。古人講「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個樂,古人音樂是藝術,現在藝術包括了很多,這些媒體的節目都是屬於樂的範疇。用因果這些教材來教化大眾,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這種內容要懂得就近取材,就是我們盡量用現實的例子,用現在的例子,用科學證明的例子。像我們過去曾經做過一次演講,「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這些西方科學家們的案例都可以把它拍成真實的紀錄片,如果是很典型的例子,都可以把它編成一個劇本。不要誤導眾生,因果的故事片突出因果教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些不善的場景、畫面,我們點到即止,不要刻意去渲染那些不好的鏡頭,這樣就不會誤導眾生。問:第十二個問題。在生活中如何學會恆順眾生?答: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要恆順眾生,就要懂得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他們都是來成就我的。像《論語》裡面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哪三個人?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還有一個是我自己。這三個人走在一起,另外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教我見賢思齊,惡人教我不可以學他造作惡業。所以我們擇其善者而從之,向善人學習;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那個惡人身上的毛病,我們反省自己有沒有,如果有,趕快改過來,如果沒有,要懂得不可以去犯,這樣的心態就能恆順眾生了。為什麼?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那麼恆順眾生就自然的了。內心裡真正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恭敬心,對自己謙卑,對別人恭敬,那麼恆順眾生就不難做到。最怕的是我慢,有傲慢的心態,就不可能恆順眾生。問:第十三個問題。中國自古戰爭多,怎麼理解沒有侵略過別人?答: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國自古以來戰爭確實在歷史上是佔少數的,大部分的時期都是和平的,而且中國確實沒有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尤其是我們漢朝以後,獨尊儒術,儒家學術成為中國的主流思想,大家都懂得和為貴,都懂得溫良恭儉讓,都懂得凡是人皆須愛,所以不會有侵略別人的行為,真正是和諧的民族。中國的戰爭多半是抵禦外來侵略的戰爭,像古代抵抗匈奴,北方的侵略者;近代的鴉片戰爭、抗日戰爭,這都是抵抗侵略的。內部也有一點戰爭,那是改朝換代的時候,前面那個朝代的君主太無道了,所以老百姓就起來把他推翻,這是一種起義,這些戰爭是很少數的。一個朝代新建立以後,馬上就制禮作樂,它就開始了太平盛世。所以真正了解中國文化,才知道中國是一個和諧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和諧的民族,絕對不跟人爭,只會讓,這都是老祖宗的教誨。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是這麼教導人的,教導我們自己謙虛忍讓,對人尊重愛敬。問:下面一個問題,第十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許多學習濟公法師所作所為的標準。請問,濟公法師為什麼能食眾生肉?能否講幾個關於他的故事,也讓大家知曉這方面真正的因果事例?答:濟公是活佛,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權示現,那是法身大士,再來人,是菩薩示現的,你能學他嗎?人家是吃眾生肉,吃一塊雞肉,吐出一隻活雞來,你能做到嗎?他這些手段是教化眾生的,你學不來,你沒他這個本事。你為什麼沒他這個本事?因為你沒有戒定慧的功夫。人家戒定慧成就了,在一切境緣裡面他都是保持著清淨平等覺。我們如果是殺生吃肉,我們就造惡業、墮地獄了。所以看到活佛的這些示現,我們只能夠敬佩,絕對不能夠學,一學,你準墮落,因為你沒有他的境界,這是他教化眾生特殊的手段。我們應該是學的是什麼?學他的因材施教,眾生需要他這種人度的時候,這個菩薩就會出來。當時這些人是這種根機,所以濟公活佛就用這些特殊手段來教化。現前的這個世間,眾生造業造得厲害,不像以前的人那麼規規矩矩,所以我們的示現要什麼?要示現守規矩,做個老實人,按部就班,修我們的戒定慧,這樣就好。好像在大陸有出過兩套濟公活佛的電影,這些電影也是很好的因果教育的教材,它是用故事的手法來教導大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非常好,可以多去跟大家推薦,讓大家受因果教育。問:第十五個問題。撿到錢物,沒有人來領取,該如何處理?答:你可以交當地的有關部門就好,譬如說派出所等等。學佛要懂得時時刻刻修養清淨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無事。所以如果在路上看到錢物,我們要懂得路不拾遺,自己好好的修養清淨心,不要去起心動念。人家撿到了,人家如果把它貪心貪取下來,那麼他負因果責任。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丟錢的失主,我們當然應該把它歸還失主,這也是順理成章的。反正遇到這些事情隨緣就好,心要清淨,清淨心裡也不會有這麼多問題。所以要懂得多聽經,平時多念佛,少起心動念,這樣就真修行。問:下面一個同修的問題。本人在工作中不想聽別人說是非,也不想跟別人胡扯,只想聽經,戴耳機,不影響別人,不想跟別人爭高低,也不想爭利。這樣做對嗎?答:這樣做非常好,也非常如法。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這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多聽經,用經教來薰習我們,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的生活很快樂,你的心清淨,這多好。問:下面一個問題是,弟子身邊有一些居士已經皈依,但現在又重新皈依地藏王菩薩,據說皈依地藏王菩薩不墮三惡道。請問這樣做如法嗎?請您幫助解答。答:皈依要懂得皈依的意義。皈就是回頭、回歸,依是依靠。皈依就是什麼?不是皈依外面那個形式三寶,不是說皈依佛,就是皈依到佛像上,皈依法就是依到經典上,皈依僧就找個出家人去皈依,這些把皈依的意義都搞錯了。皈依是自皈依,皈依佛就是皈依自性覺悟,念念覺而不迷,這叫皈依佛;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淨而不染。真正每天都活在覺正淨當中,你這是真皈依,不是皈到外面的形式上的。所以皈依,每天都要皈依,時時刻刻都應該皈依,時時刻刻保持覺正淨。你懂得這個道理,你這個問題就不會有了,不是說皈依了三寶你就不能皈依地藏王菩薩,全搞錯了,把三寶跟地藏王菩薩對立起來了。再告訴你,地藏王菩薩他是表什麼意思?地是心地,藏是寶藏,心地是我們的自性,自性含藏宇宙萬法。我們現在沒有辦法開啟我們的自性寶藏,是因為我們迷了,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把我們的自性寶藏給障住,給封閉起來了,我們得不到受用。所以皈依地藏王菩薩就是皈依自性的三寶,那有什麼衝突?地藏王菩薩,我們剛剛學習了《地藏經》,現在還在講《地藏經》的玄義、綸貫。我們介紹得很清楚,地藏菩薩的法門代表的孝親尊師,所以皈依地藏王菩薩就是提醒自己孝親尊師,這是真皈依,真正孝親尊師的人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麼?他念念都想到父母、想到老師的教誨,他不會去幹壞事,不會去起惡念,不起邪念,幹壞事、起邪念,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父母。所以他怎麼會墮三惡道?所以皈依地藏王菩薩是正確的,在孝親尊師的德行上面紮根,落實到生活,用《弟子規》、用《太上感應篇》、用《十善業道經》去落實。這也是修三福的基礎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三福裡的第一福。你能夠真正做到,這一生才有可能往生淨土。這三福在《觀無量壽佛經》裡講得很清楚,它是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不修三福就不能往生作佛。所以應該皈依地藏王菩薩。所謂皈依地藏王菩薩,必須要依照《地藏經》地藏菩薩的教誨來修學,這也是皈依三寶,我們念念都要皈依三寶,自性三寶。問:下面的問題,這個同學剛才已經有提問,這裡又重複提問了,下面是他的二十八個問題,可能好多人合在一起問的。第一個,為什麼說我們這個世界認真修行一天,等於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答:這是在《無量壽經》裡說的。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稱為極苦世界,五濁惡世,所以在這個世間污染很多,誘惑很多,修行進得少,退得多,所以艱難,進步很難。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緣,只有讓你精進的、讓你提升的,它沒有退的緣,沒有污染,清淨的國土,你在那裡絕對不會退轉的,就是不會退步的,它跟這個世界就大不一樣。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修行難,進步很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夠進步,就是難能可貴,你修行一天比得上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你在難的環境裡面都能夠進步,所以進步就特別快。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也不要起煩惱,為什麼?在這裡修行如果能夠進步,那賽過西方極樂世界多少倍!當然我們最終目標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還在這個世界留一天,我們就認認真真修行一天,為世間人做一個好樣子。問:第二個問題。拍攝因果故事片應守住什麼原則,才能更好的攝受人心?答:這個問題剛才有回答過,就是要懂得就近取材,多用現代的這些故事,多用近代的,身邊發生的,大家眾所周知的這些故事,這是更好的。當然如果這些題材少,那麼也可以用古代的膾炙人口的因果報應的故事,愈真實愈好。問:第三個問題。有許多不如法的書和光碟在流通,尤其是故事片,是否能幫助設立一個專欄告知已學佛和想學佛的人該看什麼,以免多走彎路,誤導眾生?答:這個建議是很好,曾經也有同修提過。是可以在我們網站上面設立一個網頁,推薦一些書目和光碟,這些就是大家確定沒有問題的,祖師大德也推薦的,我們師父上人也推薦的,這些書、光碟可以看;如果沒有推薦的,甚至是反對的,那我們就不要看。現在我們師父上人講的經很多很多,實際上你真正把我們師父講過的這些經的光碟聽過一遍就不得了,不要貪多。我們師父講了五十年,明年我們將要在澳洲淨宗學院舉辦一個慶祝師父上人五十年弘法的慶典。五十年講過多少經典,如果你能夠聽一遍,已經足夠足夠用。學習關鍵要懂得專,實際上最好的也是選擇一部。譬如說《無量壽經》,你就單聽《無量壽經》,不要搞雜了;你愛聽《金剛經》,你就專聽《金剛經》;你愛聽《地藏經》,就專聽《地藏經》;你喜歡《十善業道》或者《太上感應篇》,你就專門反覆的聽。聽久了,印象深刻,遇到了現實生活中的狀況,你就能夠提起正念,幫助你解決,這樣很好。問:下面第四個問題。老實人不分別、不執著,問他世出世法,他什麼也不懂,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能成就,是什麼道理?他不明理,一定會做錯事,為什麼還能成就?答:老實人他就是沒有分別執著,他雖然看起來對世間、出世間法都不懂,沒有文化,一個大字都不認得,但是他心裡目標很明確,他就這一生要求生淨土,其他統統都能放得下,他念這一句佛號就一定能成就。為什麼?因為心清淨,心淨則國土淨,往生淨土是念佛念到心清淨。他心清淨了,他就不會去做錯事,為什麼?因為他妄想分別執著少,他看問題看得清楚,他腦子裡不糊塗,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讓他講道理,他講不出來,可是他就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他心裡沒有疑問,這是老實人。你再用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來對照他,你用《弟子規》去對照他,你用《太上感應篇》去對照他,你用《十善業道經》去對照他,他統統都做到了,這些人是老實人。他真正謙虛恭敬,他有孝敬心,他尊師重道,他明白因果,所以這種人決定能夠往生。這些老實人我們不容易學,古人講「愚不可及」,愚是看上去愚,實際上是大智若愚,這種人老實很難學。我們怎樣學老實?要明白道理。我們問題很多,怎麼辦?就得要聽經,就要深入經藏,把道理統統搞懂了就沒有疑惑,這個時候心就老實了。問:第五個問題。如何在家庭、單位、社會中去恆順眾生?答:這個問題我們剛才也解答了,恆順眾生關鍵要有一顆真誠謙恭的心態,真正看一切眾生都是成就我的善知識,這樣去能夠恆順眾生。問:第六,天熱時有許多小蟲,我工作中有意無意都會踩到牠們,我該怎麼辦?答:首先我們要多留意,《文昌帝君陰騭文》上講的,「舉步常看蟲蟻」,這是留一個心,這是我們的慈悲心。如果真的不慎踩到了,我們如果覺察到,立即要給牠念佛,讓牠在臨終前也能夠聽到一句佛號,幫助牠消除罪業,往生人天。當然自己要生懺悔心,向牠求懺悔。在《沙彌律儀》裡面有講到,說我們可以念一首偈子,就是早上起來下床之前,腳踩到地上,我們就念一個偈子,「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這是出家人的功課,也可以做為我們的參考,念一首這樣的偈子,還有一個咒語。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求三寶加持,不要在不經意的時候踩到牠們,這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問:第七個問題是,其他宗教給的傳單、書,該如何處理?答:如果我們不學習,可以把這些資料還給那個宗教的道場就好了。如果是沒辦法找到這些宗教的道場,還不了的,你自己可以就把它妥善的保存在家裡。實際上其他的宗教,如果是善的這些宗教,都對我們有學習、參考的作用。如果是邪教、不好的東西,我們最好把它銷毀,不要去流通。問:第八條,神通大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願力,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答:神通,一般指我們過人的能力。這個能力也是你的福報,你有神通這是你有福報,福報大。你的福報就是你的業,過去生中造作的善業,這生有福報。可是福享完了,惡報現前,這個善惡的業都叫業力,都有力,它叫業力。福報再大的人,他也不能了脫生死,所以都受生死業力的牽引。所以神通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福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追求的是超越生死輪迴。超越生死輪迴要憑什麼?願力。業力大不過願力,我們雖然有生死輪轉中善惡業力的牽引,但是一念覺悟,我們發起念佛求生淨土的大願,跟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感應道交,我們的業力比起阿彌陀佛的願力來講,那是叫做九牛一毛。我們的業力就像一根牛毛一樣,阿彌陀佛願力像九牛一樣大,所以不管你的業力有多重,統統都被阿彌陀佛的願力大船給載起來了,把你托上西方,這叫做帶業往生。要感得阿彌陀佛的接引,跟阿彌陀佛願力能夠感通,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有堅定的信心,對自己能往生淨土也有堅定的信心;願力很強,對於這個世間一切都不留戀,這樣願力就能夠大於業力。實際上說到真實處,世間,我們說這個宇宙一切萬法,都是我們一念妄心所變現出來的,業力在妄心裡面所變現出來的。一念覺悟了,真心現前了,妄就沒有了。這個妄心就像烏雲,真心像太陽,妄心這個烏雲散去了,太陽自然顯現出來。所以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有業力;把妄想分別執著給放下,業力沒有了,你只有願力,你來這個世間就是示現的了,這叫乘願再來,來幫助這個世間人離苦得樂、破迷開悟的。這是「向上一著」,講到業力的根源就是迷,一覺悟了,業力就轉了。所以雖然業力再大,也都是迷位上的事情,一覺悟了,業力統統都煙消雲散。問:第九,請開示,講講做父母和老年人早學佛的道理,這樣很多人能上行下效。答:學佛宜早不宜遲。佛法難聞,真正這一生遇到佛法了這是大幸,它能夠幫助我們轉變觀念,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能夠得到離苦得樂。最明顯的,第一是你的正報轉了,你身體健康,你能夠常葆青春,為什麼?你心清淨就身清淨。所以你二十歲學佛,你就永遠保持二十歲;你五十歲學佛就保持五十歲;你要到七老八十才學佛,這叫亡羊補牢,一生的業力受它的折磨。我自己還算幸運,學佛比較早,但是如果能夠更早一點,從小就有佛法的薰習,不要等到到大學了才學佛,那就更好了,那就會少走很多的彎路,那個心就更純正。六祖當年開悟,二十四歲就做祖師了,禪宗六祖。天台智者大師二十三歲就大開圓解了,讀《法華經》入法華三昧了。所以你看這些祖師大德能有這麼高的成就,都是早學佛,所以遇到佛法,真的要宜早修行。「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古人有這個教訓,在學佛的道路上更是應該提起警覺。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這個問題底下還有很多沒有答完,我們想留在下個禮拜天繼續給大家做一次「生活與修行座談會」來進行討論。今天末學有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大德、菩薩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妙趣天成:原來文字在道教中還有這些特殊意義
肩胛骨解剖結構抽記卡(文字版)
【恩典365】將眼光聚焦在永恆的價值里(附文字版)2016.2.12
漢文字批判
裘錫圭:惜時如金的古文字學人

TAG:生活 | 視頻 | 修行 | 文字 | 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