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發京劇的文化內涵
京劇公眾號:jingju111
國劇與國粹
中國是個古老的戲劇大國,有多達300多個地方劇種,風格各異,崑曲的典雅,莆仙戲的古樸,川劇的熱烈,梆子的豪放,越劇的纏綿,採茶、花鼓、黃梅等戲的活潑靈俏、田園風味……。數百年來,昆、弋、秦、徽、漢等劇種以及近數十年來的越劇、黃梅戲,或遠或近擴大了演出範圍,絕大多數戲曲劇種則仍屬本土文化,吸吮故土乳汁,愉悅當地鄉親,保持著固有的獨特風格。而京劇,由於誕生在中國戲曲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的時期和具有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特殊優勢的北京這個文化古都,先天的文化因子和後天的生態環境都十分優越,出世就不凡;加上一批又一批具有較高傳統文化素養的哲人學者彙集進來,文化品位迅速上升,又能不斷發揚它特有的凝聚力、創造力,廣采眾長,與時俱進,體現出博大、凝重的風格,是一個龐大而精美的藝術體系,早已演遍全國,走向世界,全球五大洲都有中國京劇洋票友。京劇已經不僅是一個地方劇種,而成為中國戲曲無可替代的傑出代表,有人稱之為「國劇」,我也覺得,就其成就,就其影響,「國劇」這個名稱似乎比「京劇」更貼切。
京劇不僅是「國劇」。
是哪位賢達在何時何地,給京劇加上「國粹」這樣一頂光燦燦的冕旒。這個稱號非同小可,卻獲得了廣泛的認同。京劇之被稱為「國粹」,應當理解為:它不僅僅是一種娛人的文藝形式,更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一部傳統文化生動形象的教科書,一座文化寶庫,一門值得深入研究的博大精深的學問。
我們對於京劇表演藝術的研究,已經很有成就了。例如,關於「唱」,要「字正腔圓」。什麼叫「字正」?老師們說了,要掌握好「三字」、「四聲」、「四呼」、「五音」、「尖團」、「上口」、「十三轍」。單說「三字」,一個字竟分解成「字頭」、「字腹」、「字尾」,學問做到這等程度,應當說很精到了,又說藝無止境,還要精益求精。無論編、導、演、音、美,還是唱、念、做、打、舞,功效卓然。歷代和當代從事舞台表演的藝術家們,從事傳道授業的教育家們,從事藝術研究的科學家們,貢獻實在是大。
既然京劇不僅是「國劇」,更是「國粹」,既然不只是表演藝術,而是蘊藏著更大更深的文化內涵,我們說開發,講研究,議振興,論宏揚,當然就不只是對京劇的表演藝術而言,更不可高高喊,泛泛論,有唱功,沒做功。那麼,它究竟具有怎樣的文化內涵?如何博、大、精、深?「粹」在哪裡?我們可以從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大的包容胸懷、和諧的處世之道、精邃的哲學理念、怡人的審美特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等方面,去作全面的、深度的開發,從京劇這裡來領略民族魂、文化力,宏揚開來,承傳下去,滋養當代同胞,哺育後代子孫。
門道與堂奧
京劇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卻積澱著數千年華夏文化,這座寶庫忒大忒深,門道很多。
例如劇目,陶君起先生編著的《京劇劇目初探》(1963年版)列出了1300多個,沒有收集到的和半個世紀以來所創演的又有多少!這麼多的劇目,單是分類就有許多學問好做。從這道門往裡進去一點點看,那簡直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發展史,一幅波瀾壯闊、生動形象、光輝綺麗的歷史畫卷。倘不拿階級鬥爭那把尺子去量,說歷史上那些帝王將相沒有一個好東西,而認真去探究明君賢相內政外交的治國才能,良將謀士的用兵方略,就能驗證他們身上也一樣折射出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甚至窺探到朝代更迭、國勢強弱的機奧;而從忠臣、孝子、節烈、義士、清官、豪俠身上,去感受民族精神、傳統道德及其感化力,對今天的國人尤其是青年同胞來說,實在太需要了。但京劇劇目的文化研究,多年來似乎還只停留在「國劇」的層面,還是零珠散玉,沒有形成氣候。
又比如說藝術方法。多麼精彩而又深奧的藝術世界!就那麼幾十平方米空空如也的一塊地方,可以表現出天地古今,晝夜水火,善惡美醜,恩怨情仇,金戈鐵馬,樓台針線,……居然就無所不能,活靈活現。這個中華民族,竟是怎麼樣的一種智慧,就能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得出來!從這道門再往裡進去一點點探,詩詞、對聯、散文、音樂、舞蹈、美術、雕塑、雜技,原是各有所長、各具特色、獨立存在的文藝形式,分別屬於空間藝術、時間藝術,視覺形象、聽覺形象,而到了京劇這裡,怎麼通統合在一起,就那麼和諧;這些文藝形式,還包括民族語言、文字、音韻、格律的運用,如何既保持和發揚了各自的特色、優勢,又在融合中生髮出新的無可比擬的強大表現力、感染力,這些奧秘在哪裡?京劇的喜劇為何都有份量不輕的悲劇色彩,而悲劇大都有喜劇場次和大團圓結局;實際生活中的鬥毆、兇殺、垂死、殘疾、酒醉、瘋癲,本是一種醜態,一到京劇這兒,怎麼就都是那麼妙不可言的美?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中年夫妻久別重逢,以及一些良家少女被辱的戲,都有情慾的描寫,倘在當今的一些影、視片中,很可能長時間私態畢露,而京劇則大多是兩人水袖一搭相隨而去,頂多叫一聲「來呀!」,「來了!」下場處理,讓你想得到,看不見。------這些必有精邃學問在。要說宏揚民族文化,京劇是一等一的功臣,單就這個命題,就是一套叢書。
我們再從另一道門往裡瞧,裡面赫然是歷代京劇宗師,一尊尊霞光灼灼。當著日寇入侵國勢垂危,梅蘭芳、周信芳等連連編演新戲,激勵同胞抗敵救國,當敵酋逼我大師登台為其抹粉,梅蘭芳蓄鬚明志,程硯秋揮鋤砍地;尚小雲事母至孝,馬連良敬師竭誠;程長庚任精忠廟首,濟困扶危,從不單獨應唱有厚厚紅包的堂會,更毅然廢除旦角站台陋習,保我梨園人格;譚鑫培身入皇宮大紅大紫,依然宮外組班挑梁,不離平民,這才「滿城爭說叫天兒」、「無腔不學譚」;大師們育人傳藝,為後輩配戲讓台,頻傳佳話,更有尚小雲毀家辦學,賣掉房產汽車。……中華民族數千年,奉行的是忠孝節義,先賢們舞台上演繹的就是忠孝節義,生活中實踐的也是忠孝節義。這裡是京劇的「太廟」,昂然端坐著奠基者、創始者、承傳者、革新者、弘揚者、遠播者、開宗立派人,當得起我們早敬、晚敬、餐敬,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有京劇老生前三傑,後三傑,前四大鬚生,後四大鬚生(其中馬連良是雙進士),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活孔明,活曹操……梅蘭芳單是指法就創造出52種,周信芳能演500多本戲;田漢先生把嵌有張英傑(蓋叫天)大師本名、藝名、劇名的對聯「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天十字坡」送給他,他自加橫批則是「學到老」。……刻苦學藝謙遜求教,尊師重道敬業樂群,不斷創造精益求精,獻身舞台德藝雙馨,這裡濟濟先賢,巍巍典範。他們創立和發展京劇,就是最真最好地弘揚了傳統文化民族精神;他們身上體現出的美德,又豈只是京劇界的榜樣!中華民族數千年鑄成的精神品德,京劇界的先賢、今賢是怎樣修為、承傳的?當代的京劇界乃至我們大家究竟是否需要承傳、如何承傳?這個課題大矣哉!我們的大中華,好大的一個家,好精邃的一門國粹,好偉岸的一堂宗師!若從中華文化精華的高度編一部《中華京劇文化大典》,煌煌巨著中第一套叢書,就應該是為京劇歷代先賢樹碑立傳的《京劇的豐碑》。
京劇文化的研究,當然不止是著文編書停留在紙面上。我們開發它,弘揚它,就是要體現在中華大地上,在社會實踐中,在國人的觀念里。
寶庫忒大,門道也多。有志者各找門道,登堂入室,細研深究,其獲必豐,其樂無窮,其功大焉!
京劇與學校
京劇文化內涵的開發,是一項要舉全民族之力的浩大文化工程。
京劇界是基礎。包括京劇專業的演出院團、教學院校、科研院所和全國各地京劇社團、票友、京劇愛好者。
國家是後盾。偌大一項工程,需要政府的主導和協調,財政的投入,社會各界的支持,尤其需要一個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
我們更要寄希望於教育界, 特別是全國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學。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而京劇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我中華文明古國, 教育立本, 文化興邦, 中華兒女, 當然首先要守住自己的精魂, 必須以優質精神養料哺育全民族青少年的成長。京劇進校園, 把」國粹」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顯然是重大的必要的戰略措施, 必須明確具體宗旨、目標、階段、政策和檢驗標準, 切實採取有效措施, 解決師資、教材、設備等必備條件, 務求全面開發京劇的文化內涵, 秉承其包容、中和、創造、奮進的根本理念,正確啟動京劇的教化功能,在校園內樹立優良校風,啟發青少年從小養成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忠、孝、節、義等優秀品格,自覺力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實際功效。以民族文化精華哺育全民族青年一代,督導他們博學之,審問之,明辨之,慎思之,篤行之,這有多大的意義!這是何等的功業!這算得上是建設中國特色教育事業的重要一義。
全國高等學校則更負重任。說京劇博大精深,首先就因為它涉及多門學科:史學、哲學、美學、文學、藝術學、語言學、音韻學、政治學、軍事學、民族學、民俗學、建築學、心理學……,綜合性高校具有做這種學問的強大實力。中國的大學做中國文化精華的大學問,應是民族大義、本職本責;大學集中了現在的和未來的精英,精英當然研究精華。
大學是專門做學問的地方,無稻粱之慮、功利之擾,能專心致志,精研深求。
近年來,許多高校己將京劇引進校園,以活躍文化生活、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定位明確,起點很高,而且做了許多有效工作:成立教工京劇社、學生京劇團,舉行京劇文化講座,開設京劇選修課,甚至舉辦京劇活動月、京劇美術(如臉譜、服飾)展覽,組織京劇知識競賽、京劇專場演出,開展京劇對口交流,有的大學生京崑劇團走出校園、國門參與國際文化交流,有幾十所高校還定期舉行京劇教學研討,籌備成立研究會,組織編寫京劇教材……。
這是中國高校中實實在在弘揚國粹的一批先行者,功在民族,德在自身,功德無量,當得一敬!
但我有感覺,這些都屬於預習,或曰預科。
國家加強了戲曲(首先是京劇)進校園的力度,京劇進大學已是勢所必然,不僅是開設選修課,而應設專修課。我們可以期盼全國普通高校開設戲曲文化專業院系,組建戲曲文化研究院所,名牌大學和一批有「預科」的高校將走在前面;有的大學己經起步。戲麴院系的生源將是很廣的,畢業生就業率也將是很高的。
所以,全國高校擔當全面深入開發京劇文化內涵的重任,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有學者預料, 21世紀將是中華文化的世紀。果若如此,中國戲曲在全球的更大影響將是標誌之一。這也算得上是盡一點國際主義的義務罷!以本民族的文化成就與全人類共享,中華民族歷來如此。我們當然沒有什麼振雄風、顯國威、充老大的念頭,中國人幾千年前就說了世界大同,所謂人類文明,本不該有國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德意志民族貢獻了原子能學,大和民族貢獻了速食麵,我們也享受著,何況當今世界,地球不過是個「村」。倘使左鄰右舍越來越多的「村民」覺得京劇對大家有用,我們這一家老小頂多也就是感到榮幸罷了。中國戲曲的舞台小不過幾十平方米,它演繹著天、地、人三才合一,也就是個「和」字。這個字當然寫得越大越好。這個舞台在中國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如果能越來越大,大家共唱和諧曲,那是「全村人」的福分,也正應了早年中國老戲台上的一副對聯:
戲場小天地
天地大戲場
京劇國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京劇藝術的隊伍,讓京劇傳播到世界各地。國粹能夠後續有人,是所有京劇大師共同的願望,願我們一起努力,創造最開闊燎廣的梨園大舞台,讓充滿無限魅力的京劇藝術遍地開花!!!
京劇愛好者的精神家園!為京劇愛好者提供最全的京劇名段、京劇教學、京劇視頻、京劇音頻、京劇伴奏、京劇曲譜、戲曲、臉譜等信息,讓我們一起弘揚國粹振興京劇,為京劇愛好者及戲迷票友之間的學習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