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墨爾本
春遊澳洲(01)——墨爾本澳華博物館
(2012-09-06 17:43:50)
澳華博物館的全稱是「澳洲華人歷史博物館」,顧名思義,就是紀念移民到澳洲所有華人歷史的紀念館。
知道這個博物館是在LonelyPlanet的《澳大利亞》書中,它是步行觀光墨爾本市中心推薦路線的一個參觀節點。後來在聖約翰教堂列席周日禮拜活動,會後我和一對來自悉尼的老夫婦,因是外地遠道而來,特地被邀請到教會辦公室喝早茶時,悉尼的老夫婦說想去參觀Chinese Musium,還是我依照《墨爾本官方旅遊指南》給他們指示了博物館的具體位置。
澳華博物館的位置
其實我一直想去參觀這個博物館,一來是我對博物館參觀向來有癖好,二來是非常想了解華人在海外的奮鬥歷程。墨爾本的公交很發達,但是價格對於我們賺人民幣消費澳元的人來說,的確太高,出門在一區和二區之間走那麼一遭,將近7澳元就沒了,所以一直等待順路參觀的機會。
9月1日,為了購買去大洋路一日游的旅行票,前往China Town,買了票後趕忙就拐進巷子里的博物館參觀。
Longsdale St.街邊的展館指示牌
透過巷子唐人街近在咫尺
在熙熙攘攘的Longsdale St.街邊佇立著一個提示牌,沿著提示牌所在小巷子走進去就是澳華博物館了,這才發現原來巷子盡頭就是China Town。多次流連於附近,竟不知道一直想去參觀的地方近在咫尺。
標準的洋房正門兩隻中國石獅守護,真是別有一番風情。澳華博物館佔地不大,但是竟有五層之多,不僅有涵蓋唐人街的訪客中心,也有展室三代中國龍的「龍館」,還有模擬淘金時代華人生活環境的地下展廳;該館雖然地處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但是展示範圍確是涵蓋200年來全澳洲的華人歷史。
閉關後的澳華歷史博物館正門
和多數小型博物館一樣,這裡對一般遊客收取$7.5澳元的門票費,對學生和兒童免費參觀。負責售票的應該是一位年過7旬的華人老先生,從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口音判斷是廣東人,他給我大致介紹了一下博物館各層展示的內容,其間由於普通話表達不清,還順帶用粵語和英語給我做註解。我驚奇的發現他說的最流利的是英語,其次是粵語,然後才是普通話,看來這位老先生應該很小的時候就到了澳洲,當然也可能是這裡常說的ABC(Australia born Chinese,澳洲本地出生華人)。
也不知到是由於老先生的粵語原因,還是那些舞龍和舞獅的驚艷神秘外觀,我沒有從地下室「淘金時代」開始參觀旅程,而是直接從一層的「龍館」開始了探索澳洲華人歷史的旅程。我的故鄉呼倫貝爾同樣是關內移民之後,再移民的區域,所以很少能接觸到比較正統的中原文化,就更不要說那些江浙文化和閩粵文化了。小時候看到的舞龍和舞獅,雖然覺得好看,但是當我高中一年級在影院看過李連杰主演的《獅王爭霸》後,就一直被廣東的彩龍彩獅所吸引,除了造型和顏色特別漂亮,還有更重要的是這些龍和獅子是可以在表演時「點睛」,充滿了神秘和魅力。
快步移入展廳,幾隻巨大的龍頭驚現在我面前,誇張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環繞聚攏的獅獸,我彷彿置身在唐人街節慶的巡遊隊伍中。事實上,對於游龍舞獅的記憶,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這些年城市變大了,節日卻變小了,春節的歡快記憶越來越淡了。
展館一層延伸至地下一層的「千禧龍」
1970年代末在廣東佛山再現於世的「大龍」
極富廣東地域特色的舞獅,濃濃的中國味道
一條蜿蜒的巨龍,從一層沿著展館的牆壁蜿蜒至地下室,估計足有百米,每年春節巡遊之際,自然是全墨爾本圍觀的焦點。思緒正在展開,卻傳來影片播放的聲音。原來是在我之後來參觀的觀眾,開啟了互動電視介紹的按鈕。這是一部讓我難忘的介紹影片:
《The Tale of the Dragon》影片
影片的名字叫《The Tale of the Dragon》,是單一人物與旁白問答形式的影片。這裡的主人公叫利亞姆,他是典型的ABC,十幾歲,典型的中國人面孔,卻操著一口流利的澳洲本地英語,為了讓他了解中國文化,外婆讓他到澳華博物館來學習點中國「東西」,他說外婆實在有點瘋狂,居然會相信龍。旁白告訴利亞姆,她的外婆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曾經世界上有很多龍,但是現在很少了。利亞姆非常疑惑的問,難道你也相信那個噴火的蜥蜴?旁白告訴他中國的龍不僅不噴火,更不是西方那種好鬥的龍,中國的龍是多種美麗、和善的結合體,沒有翅膀,卻能騰雲駕霧,飛起來的美麗姿態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是吉祥的象徵。中國人崇敬龍,是因為龍在春天醒來,衝上雲霄,吞雲吐霧,天降甘露,萬物得以復甦。利亞姆雖然對旁白所講有所感悟,但提出的問題卻非常尖銳:「這些都是以前中國人相信的東西,和我們今天的澳洲人有什麼關係?」旁白告訴他,從19世紀最早的華人來到澳洲時,就帶來了舞龍的傳統。華人以舞龍為自己的驕傲,其他民族的澳洲人也非常喜歡看舞龍。舞龍逐漸成了墨爾本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每年中國春節要舞龍,在澳洲本地才會過的蒙巴節上同樣也會舞龍慶祝。接下來利亞姆問的話題更加尖銳,「難道我們不該忘記中國,只作一個澳洲人嗎?」旁白說,不是的,海外華人後代還應該是中國文化的傳人。1956年,墨爾本的那條老龍,已經破舊褪色,墨爾本華人為此成立了「大龍會」,想要到中國再做一個新的大龍。然而直到1978年,他們才有機會到廣東佛山的一個燈籠廠,找到了最後一個製作大龍藝人的侄子。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人記得如何去製作大龍了,墨爾本的大龍會寄去了大龍的各種照片給他作參考,由此一批藝人30年來第一次製作出了一條大龍,並交給了墨爾本大龍會。利亞姆又問,「如果墨爾本的華人不保存了大龍的樣例,中國是不是也就忘記了怎麼做龍?」旁白回答到:很有可能,現在你應該明白在澳洲保存中華文化有多麼重要了吧。現在節慶中巡遊的大龍,早已不是那條大龍,已經是2000年時的千禧龍了……
《The Tale of the Dragon》 影片
1970年代末恢複製作工藝後為墨爾本大龍會的佛山大龍的頭部
從一層盤到地下的「千禧巨龍」尾段
走到巨龍尾端就已經是地下展廳了。這裡通過還原淘金時代的情景,還原了一個叫黃國林的華人到澳洲移民求生的往事。
淘金時代移民復原實景展館入口
為了能讓家裡過上好日子,黃國林和其他早起華人移民一樣,變賣所有家產換得了一張到澳洲的船票,為的就是能在剛剛發現的金礦開採中賺一筆錢,讓自己和家人從此過上好日子。
起航告示
交互講解互動區
中國淘金移民們帶的行李和家當
當年的維多利金礦距離墨爾本登陸的碼頭相隔遙遠,下了船的華工們一路步行30天才能到達金礦所在地區。以澳洲當年荒蠻的環境,路程之艱辛與困難令今人難以想像。僅僅從華工來到澳洲時,乘坐暗無天日的輪船最頂層就可窺知一二了。
淘金移民所乘坐的船艙最底層復原
華人當年在維多利亞金礦的復原沙盤
金礦工作中使用的中國傳統木質樣式勞動工具
華人當年生活的社區也呈現出來,不僅有粵劇戲棚生活的場景,也有受所有人尊崇的關聖人廟宇,更有業餘時間無所事事的華工們最愛的博彩銷售門面。一個異國的唐人街雛形已然形成。
隨著華人一同登陸澳洲的賭博習俗
戲棚里的粵劇表演
關帝廟復原
供奉的關公地位和玉帝、觀音,平起平坐
華人家庭的生活場景復原
博物館二層是關於中秋和燈籠的活動區域,裡面展示有每年中秋節活動的主題海報,也有製作中和製作完成的燈籠在進行展示。看展廳的布置形式,平時應該是作為學習製作燈籠的體驗場地。
製作月餅的模子
中秋節主題海報
歡度中秋節日的華人
製作的中秋燈會道具
墨爾本華人慶祝中秋佳節
博物館三層是澳洲中國移民的介紹展示。這裡所介紹的中國移民不只來自中國大陸,還包括了港澳台、東南亞等華人聚居各國的華人移民。從展板中我驚愕地發現,多數非中國大陸和港澳台移民,都是因為所在國家的各種排華政策和戰爭威脅,為了獲得平等生存的權利和未來發展機會才爭先恐後地湧向這片陌生的大陸。當然,成功移民到這裡的這些華人是幸運的,他們可以在相對平等的環境中尋找自己未來幸福的生活,儘管這一過程同樣是艱辛、曲折的。
三樓展館全景
三樓展廳右側是一個中國語言文化體驗中心,裝備著各種互動式體驗環境,火紅的燈籠高高地掛在堂中,充滿了濃濃的中國文化元素。
博物館四層,是關於早起華人的實物展示。在這裡可以看到當年華人來澳洲時的各種生存經歷,無論是中藥房的只要工具,還是閨房中的三寸金蓮,都得以保存並作為文物展示。最有意思的是,天下華人都「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麻將」,也隨著中國移民的到來一同登錄了澳洲大陸的土地。
中醫鋪子和工具
華人商鋪家庭的生活狀況
中國樂器和餐具
中國傳統兒童玩具
中國木匠的特有工具
三寸金蓮
大戶人家女人的奢華裝束
已經開始融入當地文化生活的華人家庭
全球華人最愛的娛樂工具——麻將
二賢宮和遺存文物
當我還沉浸在移民精神的振奮中時,四層展廳的門響聲。一個嬌小的亞洲女生髮現,並迅速發現展廳中還有我這麼個觀眾,便禮貌的問我是不是參觀到最後一個展廳了,我這才發現已經過了5點閉館的時間。她告訴我可以繼續看完這個展廳,再從直梯直接到一層出館。這讓我非常意外,小小地驚愕了幾秒,之後才連聲道謝。前一段面去參觀的無論是展館,還是教堂,只要到了閉館時間,那絕對沒得商量,無論你是從哪裡來的,立馬就得離開,每每因為我那參觀的速度……總是留下遺憾。在這裡卻感受到另外一種關懷。儘管破壞了規則,但或許這是一種只屬於中國文化才可能具有的溫情關懷。
乘電梯下樓時,又遇到那個女孩,她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告訴他是中國。她竟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告訴我,她也是從中國來的,很小很小的時候就來到這裡了。她接著得知我僅僅是一個遊客的時候,很驚異的告訴我,一般中國遊客很少會到這裡參觀,來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外」,並感謝我能參觀完全部展館。看著她的眼睛,事實上我也很吃驚。
觀看移民故事的的「老外」
21世紀以來,澳洲人口已經超過2100萬(和上海人口總數相當)。自1835年第一批三位中國移民到來至今,近70萬澳洲人將自己在澳洲的戶籍認定為華人種族(佔澳洲總人口數3.3%,多數是近50年來的新移民),與之而來的是在澳洲230中語言中,漢語是位列英語之後的第二大語言。在澳洲這樣的多種族文化交融環境里,華人早就將自己的文化注入澳洲本地文化之中,他們在澳洲百餘年中國文化傳承中表現出的獨特宣傳能量,絕對不比今日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遜色,而且更原汁原味的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追求吉祥和平的中華民族內涵。
華人女孩幫我打開博物館側門,在即將踏出博物館側門時,我又情不自禁的回望了一眼千禧巨龍和那裡屹立著的「大龍會」幡旗,我困惑已久的問題終於得以解決。我以前曾質疑海外華人總是喜歡聚居,貌似不主動融入當地社會,不僅對此難以理解,甚至頗有微詞。通過這個非同尋常的「大龍」和它「重生」的故事,我不僅了解了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傳播歷程,更知道了到海外華人對母體中國文化留存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從帶回來的參觀資料中得知,澳華博物館在研究、保存、促進華人群體在社會和經濟上對澳大利亞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早就躋身國有博物館行列了,這座博物館不僅是澳洲短暫歷史獲得巨大發展成就的見證和展示地,更是澳洲政府和人民對中國移民貢獻的肯定,對中華文化在澳洲多元文化中帶來積極影響的肯定。
冬遊墨爾本(01)——借道吉隆坡到墨爾本(2012-08-0721:15:56)
標籤:雜談 冬遊澳洲 冬遊墨爾本 墨爾本旅遊 墨爾本覽勝 墨爾本遊記
今年夏天,上海連日晴朗。雖然剛剛與颱風搞了一個擦邊球,但天空湛藍,雲朵婀娜會讓人誤以為是金秋時節。不過我知道,20小時後的我就要越過秋天,直接去吹南半球的冬日寒風了。
去浦東機場路上,天空湛藍,雲團婀娜
乘馬來西亞航空從上海出發,取到吉隆坡,再到墨爾本,就是為了節省費用。錢省了,人卻被小小折騰了幾下。
我乘坐的那架馬航上海到吉隆坡班機,停靠在浦東機場二號航站樓
一、吉隆坡換登機口:國際航班的正點率有目共睹(除了去年8月國航迪拜飛北京晚點10小時)。由於起飛浦東機場常態化的「流量限制」,晚起飛近20分鐘(播報晚15分左右,從來沒左過)。到吉隆坡換乘時間被強製為45分鐘(原本1小時又5分鐘)。換乘的C36就在我下機換乘出口不遠處,走近了才發現C35和C37都有,就是沒有見到C36的影子。這個被更換登機口的地方居然把C36的標示燈給撤換了。情急中,看到一個上海同機換乘的女孩子在向保安問詢,還沒等我走過去和她搭話,她就快速轉身奔著去了,我知道克服自己語言障礙最好辦法,就是趕緊跟在她後面。幾分鐘後,我發現自己不用走,就已經開始快速移動了,原來已經進了機場軌道列車,車一開就曲曲轉轉地走了好久,冷氣空調下我汗流如注!下了地鐵是另一個航站樓,我走路速度明顯提升,竟趕不上那個同路女孩,終於在一條筆直的大通道中,她消失在我的視線里。眼看就到通道盡頭,我沒底了,快跑退回出地鐵的站口,那裡有一個問詢處,得到的回答是,剛剛路走對了,只差20米。再奔到通道盡頭看到那個女孩,她身上的從夏衣變冬裝,我明白了,她剛剛是去找地兒換棉衣了……候機時和她聊了幾句,她是趕到墨爾本參加姐姐的婚禮。這個登機口的指示號碼牌很清晰,但是沒有標示航班是去哪裡……看來不只是咱們自己的航空公司偶爾小出狀況,以前對國內航空公司好像要求過高了。還好,蹩腳英語也能小小超常發揮一下,關鍵時刻,嘴比眼睛和腿腳管用。
日暮時分,途徑西沙上空,機體劇烈上下顛簸,和地區局勢產生了蝴蝶效應?
馬航原本指定的登機口在C36
更改後的馬航MH0149航班,登機口的顯示器依然黑著,不打聽根本找不到
二、飛向南半球的機艙:所有人都知道南北半球氣候顛倒,8月澳洲是嚴冬,我冬衣有所準備,卻被上海夏天的熱浪吹暈,把所有的冬衣塞進了託運包……還好,浦東機場託運最後一刻,我抽出了一條長褲和衝鋒衣放在隨身行李箱里,不然我一身速干T恤和短褲一定讓我成為空中愛基斯摩人。中轉登機前我加上了外掛。這一路,讓我記憶深刻的除了間歇性顛簸,就是逼人的冷氣。落地前2小時似乎才開暖氣……機艙中晃動的身影讓幻覺是在春節回故鄉呼倫貝爾,我能留在機艙的只有幾聲噴嚏。那會兒最擔心的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我可不要下了飛機就因感冒休養幾天啊。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的距離真遠
吉隆坡到墨爾本的機票
三、中彩入境抽檢問詢:入境簽章很順利,一個40歲左右的海關官員僅問詢了我申報攜帶的食品類型,印章就噹啷一聲蓋在了我的護照上。我一邊低頭放護照,一面往通道外走,忽然趕到眼前一條黑影,一抬頭看到一個黑制服的女官員擋在我的面前,然後大概就是聽到了一些歡迎之類的短句,當時緊張,竟然忘記了她的用語。記得真切的是問我到澳洲來目的是什麼?聯繫人是誰?做什麼工作的?住在哪裡?我一一作答,腦子裡倒是浮現飛機即將落地最後一個強制視頻節目,裡面似乎就有一個隨即聞訊抽檢的畫面……看來我中彩大獎了。最後一個問題問我是否攜帶超過10000澳元的現金,我回答:當然沒有。(我哪裡有那麼多的money啊!她大概把每個來澳洲的中國人都當成能買得起LV包包的有錢人了,我可是大國小民啊)。等見到小慧姐的時候,她對我遇到入境質詢抽查極為驚訝,之後她每次遇到留澳的中國人都會問是否也有我的經歷,所有人的臉上都會瞬間變得茫然再轉為驚愕。我也會開玩笑和每個人說:那是我中彩了!我要儘快買100注雙色球!
人人入境都會蓋章,中彩抽檢問詢就罕見了
四、出關申報物品檢查:飛機上馬航的空哥給過我入境申報單。全是英文,避免出錯,我特意要了兩張。辦好了入境手續,再被抽檢,之後被安排到攜帶物品檢查通道排隊。由於和一架國航班機同步到達,幾百人都是來自舌尖上的中國,沒攜帶食品入境的人屈指可數,剛剛還沒人的通道,驟然水泄不通了。每個人都要開包驗貨,這一等啊,就是一個多小時。等檢查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留學男生,帶了三箱子食品。我離得很遠都看出有的包裝袋外觀像鴨子,檢查的是一個40上下的女檢察官,檢查極為認真,每個食品都問男生英文是什麼,然後再到工作電腦前稱重再做詳細查詢,檢查竟然花了15分鐘,最後結果讓我噌目結舌,他能帶走的僅僅是三箱中的半箱。那男生的表情不用我說,誰都能想像的到。後來,那個女檢查官居然換到我的這個檢查口,而且排在第一個檢查的人就是我,一絲不祥之兆瞬間在我面前閃過。我申報的也是食品,而且只有月餅一種。她剛打開包裝就說出了「moon cake」,果然經驗豐富。她接著告知我要當場切開檢查,只見她熟練地用刀具連著塑料包裝,直接切開了一塊月餅,兩秒鐘內,她迅速告知我,所有的月餅都不能帶進,因為裡面有eggs。額,這個是蓮蓉的……我只好解釋not all same that one。她似乎也看到了包裝顏色不同,那就每種顏色都檢查吧,檢查結果如我所述,只有黃色包裝的蓮蓉是違例品。最後我和她一起把黃色包裝的蓮蓉都挑出來,放進她的白色塑料袋裡。其它的收進我的背包里。真心疼,小慧姐來的時候什麼都不要,只要了月餅,我又覺得月餅里蓮蓉的最好吃,所以蓮蓉的買了近三分之一……當我走向出口時,女檢察官還在認真用電腦登記我的那些違例月餅呢。
墨爾本機場申報物品檢查大廳
終於見到了小慧姐,時間已經是9點45了,通關竟然花了1小時又45分鐘。體驗澳洲入境全過程,真是少有的完整經歷啊。總結了一下,上海取道吉隆坡到墨爾本行程:
第一,澳洲旅遊簽證比較人性,像我的簽證是一年內任意時間入境三個月(去年德國商務簽證,我提交的活動7天,德國領事館就只給8天簽證時間),至少提早2個月買票,就能有最便宜的直飛航班,而且絕對不比我的中轉行程貴。
第二,換乘航班時,儘早向機場infomation櫃檯問詢,他們可以告訴你航班所在的準確登機地點。避免誤機!
第三,夏天到澳洲,務必隨身攜帶棉衣登機,在中轉航站就換上,可防止感冒。
第四,有點心理準備,隨時準備中彩——被入境官員問詢。其實問題就是那些,他們問的,我們都能想到。
第五,如果沒有必要,最好不要帶食品,這樣可以在蓋章後直接取行李出關,可大量節省時間。千萬不要帶肉類和雞蛋等不能入境食品,還有散裝的食品也不能帶。安全起見,提前查看下入境可攜帶入境須知。特別要說的是,帶需要申報的物品和食品入關時,一定要申報,據小慧姐說,她朋友的朋友,留學入境,攜帶散裝牛肉乾未申報入境,被抽查發現後,不僅牛肉乾全部沒收,還罰款3000澳元…
還有一點要表揚馬航(國內的航空公司,對手機一刀切),除了飛機起降階段手機要關機,飛行時間都可以使用飛行模式,我這一路就靠Temple Run提神,才熬過來的。
(2012.08.05,墨爾本)
冬遊墨爾本(02)——維多利亞州圖書館(2012-08-08 14:16:04)
佇立在328 Swanston Street的維多利亞州圖書館始建於1854年,與著名的墨爾本大學同一時間奠基。1856年建成就開始對公眾開放了。這座墨爾本著名建築來自與墨爾本本地設計師當地著名建築師約瑟夫·里德(Joseph Reed)設計,他在墨爾本的設計還有墨爾本市政廳、皇家展覽館、墨爾本貿易大廳,這些建築的顯赫,可見其在當時的影響力。
我前往參觀維多利亞圖書館是在8月6日,這天是周日。周圍高達的現代玻璃牆牆幕建築環繞在維多利亞州圖書館周圍,這種坐井觀天般的老建築遺存,和國內的城市建設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代建築的玻璃牆幕已經包圍了維多利亞圖書館
英國任命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第一任總督拉籌伯(La Trobe)銅像佇立在維多利亞州圖書館正門的左側,這位總督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拉籌伯大學,可是享譽世界的100所大學之一,更是澳洲十大大學之一。總督大人和大多數本地人、學子一樣也是到維多利亞州圖書館閱讀看書的。
拉籌伯銅像和銅像前的年輕戀人
當然也有無數和我一樣慕名前來參觀,遊覽這座在墨爾本已近170年的古迹建築的遊客們。似乎大家都對這裡興緻盎然。
維多利亞州圖書館門前長椅上的背包客
維多利亞州圖書館也是遊客們的好去處
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通常在高度上見長顯得高聳陡峭,老建築在整體布局上更容易讓人有一種厚實牢靠的感覺,抵近維多利亞州圖書館,仰望柱頭,邁步登上石階時,一種力量感油然而生,讓我分不清是建築設計的魅力,還是知識的力量給我的感知暗示,亦或是建築藝術和人類知識混合在一起,給渺小的我一種精神上的提振。
維多利亞州圖書館正門的柱頭與建築右側的現代建築材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穿過過廊,就看到了驚人一幕,現代化的圖書館閱讀區域幾乎座無虛席,所見之處都是在認真學習和研討的學生們。如果不是閱讀區域周圍高高的書架陳列著各類藏書,很容易將這裡誤認為是大學的自習教室。
圖書館的閱覽區提供了討論圓桌,學生們都在這裡研究課程和項目
閱讀區域不僅提供便利的桌椅,也提供免費的網路服務
聚精會神的讀者
每個討論桌上都安裝有電源,為筆記本電腦學習者提供便利
繼續向里走,是一個更大,更高,更開闊的大閱覽室,兩層四周都是高大的藏書架,中間是讀者閱覽區域,同樣也都提供了電腦使用和電源供應,和國內一樣,現代的圖書館都是電子閱讀與傳統紙媒碰撞的大課堂。
大閱覽室里傳統現代閱讀方式交相輝映
進館的讀者還在增加,走到二層也難找一個空位
在二層的暑假前轉了半小時,終於等到對面一個男生起身。我拿了一本介紹澳洲建築的書,小坐一會兒,做了一次標準遊覽讀者。
在維多利亞圖書館安靜的環境下閱覽片刻
大小閱覽室間有一個通道大廳,這裡布置了一個館藏的油畫和雕刻展。這些展品主要是社會各界捐送的。大廳是百年來澳洲田原風景、城市工廠等題材作品,大廳一側展室是維多利亞州的那些總督和名人肖像油畫,對面的展作品是近年來的現代油畫作品。
描繪英國早期拓殖歷史的油畫作品
描繪墨爾本早期田園牧歌環境的油畫作品
描繪工業時代墨爾本煙囪林立的油畫作品
介紹墨爾本總督和名人的繪畫雕刻展室
墨爾本現代藝術家油畫作品展室
從展覽大廳電梯邊的樓梯向上走一層,樓梯邊就是一間提供國際象棋運動的空間。讀書之餘,再動腦筋下象棋是一種休息?
維多利亞州圖書館裡的國際象棋室
經過國際象棋室,下幾節台階,就是維多利亞州圖書館最具特色的「拉籌伯閱覽室」,這裡還保持著一百多年前的原樣,桌椅都是木質的。綠色的閱讀燈也非常有特點,讓人印象極為深刻。由於拉伯籌閱覽室無法提供足夠的電源和無線網路服務,也沒有太多能夠提供討論的空間,所以這裡的讀者比較少。
拉籌伯閱覽室的介紹板拉籌伯閱覽室的綠色閱讀燈
拉籌伯閱覽室前懸掛著拉籌伯的全身戎裝肖像油畫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明燈
藏書層層直衝雲霄
一百多年前的圖書館已經使用了木質座椅,並製作了帶有機關的便利讀書裝置,幫助調節讀書的視角,節省一點讀書人的體力。今天我們也可以隨時來體驗澳洲先民們獲取知識的真是氛圍。
一百多年前的閱讀桌椅繼續造福新一代知識獲取者
似乎走入另一個時空的閱讀環境
在這裡閱讀自習的幾乎都是華裔學生
時至傍晚,即將結束對國立維多利亞州圖書館的參觀。我也和這坐百年的拉籌伯圖書室來了一次親密接觸,讓我也停靠在這紙墨之間的知識夢境里吧。
冬遊墨爾本(03)——Sofia"sPizzaHouse
(2012-08-09 12:38:35)
來之前閱讀了幾篇關於墨爾本介紹的文章,文章角度不同,卻異口同聲對墨爾本薈萃東西美食讚嘆不已。剛到那天吃了一次韓式自助午餐,第二天又吃了海鮮自助,第三天一早就覺得臉蛋微漲肉了,當天下午還是沒閑著,在家裡吃了純澳洲仰頭火鍋。昨天一天大雨無法出行,晚上接到小慧姐合租的好友夫婦邀請,去Sofia餐廳吃正宗義大利餐。
Burke Road名牌店鋪林立夜色宜人
Sofia"sPizza House位於Burke Road和Mayston Street路口,Burke Road名牌商店林立,Sofia身處其中,生意興隆,可想而知。我們到達Sofia已是晚上8點半,應該是晚餐結束的時間,Sofia依然高朋滿座,熱鬧非凡。Sofia的美味吸引著澳洲本地人和來這裡學習、遊歷的各國食客。
從街上透過玻璃窗看Sofia高朋滿座
一群日本留學生正準備在Sofia聚餐
我們一行5人,被引領至人最多的一個區域,這裡正在進行返台工作,我們已經是第二輪吃飯的食客了。餐廳義大利老闆不僅親自招呼客人,還親自幫助廚子們打下手。餐廳正門牆上掛滿了餐廳的榮譽,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這件球衣,這種懸掛方式,加上背心的外觀,讓我不禁聯想到清朝那些獲得過軍功的人,朝廷會賜予穿著的「黃馬褂」,晚晴第一重臣李鴻章就曾被賞賜過一件,後來因為甲午戰局不利,又被朝廷收了回去。其實,這是Sofia贊助的一家球隊的簽名隊衣,足可見餐廳對這個容易的看重。
服務員穿梭其中,相當忙碌
Sofia老闆看上去頗有些眼熟,那感覺很像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
球隊「賞Sofia穿黃馬褂」
由於我對菜品不熟悉,直接讓請我吃飯的宋哥代為點餐,以他在這裡多年的經歷,點的一定都是這個餐廳最頂尖的美食。果不其然,四個Sofia的代表菜品很快送到我們面前。菜品的形色味自然不比說,除了好,就是正宗。但讓我意外的是每道菜的分量之足之大,明顯不是我們幾個人能消滅掉的。但在身旁的老外(其實在這裡我是老外,慣性用詞),無論男女,在他們的刀叉之下似乎人人都很輕鬆。這家餐廳成功的三個秘密都被我發現了,一是好吃,二是實惠,三是交通便利。
街機iPhone拍張菜單
這米飯味道雖好,還是不如白米飯
披薩超贊,一層麵餅上覆蓋著一層香腸絲,在附加一層細瘦肉絲,最上面是芝士、素菜、蝦仁的混合調配
麵條味道較為清淡,不知道綠色的麵條是不是和中餐一樣,用的芹菜或者菠菜汁調配
炸海鮮配色拉蔬菜,海鮮新鮮到家,蔬菜不擔心農藥殘留
看看我們一起的澳洲籍小華人是什麼吃相,按圖索驥就知道我的吃相了。我真的只能讚歎周圍賓客的胃口之大,讓我有坐井觀天之感,只能自然不如。但讓我倍感遺憾的是,既然我飯量並不很大,為什麼我就不能再瘦一些呢?
小傢伙吃的那個開心
老外們每人至少一份,我相形見拙,自嘆不如
最後的結果是,我們四份餐品,除了炸海鮮,三份打包,每份打包分量都超過一半……宋哥還要繼續叫餐後甜點,我只能向他「求饒」,我的能力僅僅只能再容納下一點點水了。不過去欣賞一下甜點還是很愜意的事情。
走出餐廳,可以透過玻璃看到Sofia的看家菜「Pizza」製作全過程。這種透明的方式,讓我回想起06年我吃過一次,卻吃的心驚膽戰,根本不吃不起的那家「湯包傳奇」——十味觀,也是這樣的透明製作,讓人放心。其實無論價格高低,首先要吃的安全放心,其次才是高超的調味技巧。無疑,在Sofia我觸碰了一次最好的美食之夜。
製作pizza的帥哥看到我拍照,特意為我擺了一個pose
美味的Pizza製作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冬遊墨爾本(04)——「僑香園」過橋米線
(2012-08-09 18:07:19)
「橋香園」米線店在Dandenong Rd路邊,臨近Clayton Rd。自8月5日住進了附近社區,因為順路就有意無意地開始關注這家小店。之所以關註:
僑香園的門面「太中國」了
首先,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吃米線的人。到了異國他鄉,萬一哪天我那被慣壞的舌尖必須回歸「祖國」之時,這家小店定可以瞬間整治我舌尖之癢。
其次,是這家店面和一般的中餐館不太相同,看那招牌,紅色的底子,白色的彩雲字體,還加上了一行英文,簡直就是國內街邊小吃店的翻版,這樣的小吃店,國內遍地都是,如果不看照片,肯定以為是國內某些執法單位最常去「光顧」的那類小店。難得的外觀,倒形成了它和緊鄰的中餐館、韓國餐館不同的鮮明特色。我們也順便知道來這裡的食客,就是附近MonashUniversity的中國留學生和社區里的華人。
這真裝扮的小吃店,國內遍地都是
再次,墨爾本生活居住區和商業區分離,Google地圖提示路程600米7分鐘,我實際步行到這家餐館只要五分鐘,真的太近了。
最後,不論正午還是夜半時分,都看到店內人頭攢動,從不缺少擁躉,令好奇的我,欲探其究竟。
我上海住所附近有一家「吉祥餛飩」,每天營業到凌晨一點,好幾次開夜車趕活,肚子咕咕叫,家裡卻彈盡糧絕,只要走出去不到五分鐘,就可以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餛飩,我卻忍著肚子咕咕叫強制自己睡去,原因很簡單,距離太遠;當然還有更近的,下樓就可以到24小時便利店買點填肚子的東西,但是我就是不下樓,原因是更簡單,我懶得下樓。
連續連天,墨爾本大雨瓢潑,幾乎沒有晴過兩個小時。因為不會開車,我只能呆在家中仰望綿綿春雨,俯看窗前依依青草。早上一桶酸奶,中午兩塊昨晚Sofia的Pizza,到夜幕降臨,我沒有半點飢餓。然而,一次奇蹟出現了,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穿好了大衣,三步兩步地竟奔到了「橋香園」門前。
進門沒站穩,就聽到「你好,一位嗎?」,時空斗轉,似乎真的到了我家漕東支路邊的夜排檔。店面並不大,設計樣式與國內無異,冰箱里放著國內運來的「冰紅茶、鐵觀音茶」等飲料。收銀台位於出口處。於是落座,看起了菜單。除了價格標記為$之外,一切都一樣。
飲料櫃里放滿了各種熟悉的飲料 店面不止這麼大,還有一半是後廚
我點了一份我喜歡吃的牛腩米線,又點了一份我在國內從不吃的「紅油豬耳」。當然價格也是我重要的考慮因素。
家常菜的價格,真可謂天價
肉塊大的驚人,菜葉卻只有兩棵,個中的道理你懂得
用平盤盛滿,很誘人,但是沒有最常用的拌料菜「蒜泥」和「香菜」,道理你同樣懂得
在店裡坐等上菜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周圍的食客,一男一女的留學生居多,也有幾個人一同來聚餐的,只有我是一個人,不過大家來這裡吃飯,似乎臉上都寫著興奮與愉悅。
和國內小吃店經常會出現把魚香肉絲做成「胡蘿蔔絲」,把土豆燒牛肉做成「紅燒土豆」不同的是,這家「橋香園」做的米線肉多菜配菜少,紅油豬耳都是豬耳,沒有一根香菜和蒜末,只有點綴效果的兩片芹菜葉和些許芝麻。這其中的原因每個人都懂得,在這裡菜比肉貴,調料配菜最貴。不過說到飯菜的量,看看這大塊的紅燒牛肉,的確很厚道,絕對沒得說。
沒有香菜和蒜末的紅油豬耳,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大塊的紅燒牛肉看起來很誘人
米線做的好壞,很重要一點是看湯的味道如何,「橋香園」的米線湯的確是非常淡,淡的你幾乎分辨不出是什麼肉湯。等回到住處,我和同住的兩個中國留學生討論其中原因,大家一致認為是湯中沒有放「濃湯精」的緣故,兩個89年的小夥子都對這家「橋香園」讚不絕口,對製作食材和製作過程的安全度感到滿意,推薦我下次去吃那裡的蓋澆飯,還特別補充說那些炒菜才是最好吃的。
吃個精光
對了,這裡的醋味不錯,就是酸度不給力,在湯里菜里都放了很多。因為在國外,這個問題忽略不計。用餐結果,盤碗清掃完畢。牛腩米線$8,紅油豬耳$4,共計$12。匯率6.7,合人民幣¥80.4元。嗯,比在來福士地下一層的「雲南過橋米線」吃一份大套餐還便宜一點點。以前99元吃的一大份套餐也沒覺得這麼好,倒是今晚在異國品味地道的中國米粉和小吃,真的很high,真的很滿足。
後記:第二天(2012.08.10)晚上,我來補課,這是兩個留學生小哥們推薦的最好吃的蓋澆飯——小辣椒牛肉,經親身品嘗的確很不錯,鑒定完畢。
冬遊墨爾本(05)——ClaytonRd的鐵路道口(2012-08-11 18:05:25)
到claytond的香港超市要先經過Clayton火車站,雖說是火車站,但列車上都標示著Metro,城郊軌道一體化,叫軌道交通站可能更適合。
Clayton站周邊是華人和留學生的聚居區
剛走到Clayton Rd的道口,在咚咚的鬧鈴中,阻攔桿徐徐降下阻攔了我的腳步。鐵軌兩側的行人和車輛瞬間被分割在兩個「世界」。眼前似乎茫然,兒時的記憶瞬間迸發。對於鐵路道口,我異常親切。
紅白相間的阻攔桿
一來是小時候生活的故鄉小城牙克石,被鐵軌分割幾個區塊,我家住在鐵路以西,這部分被稱為「鐵道西」,大興安嶺冬日積雪覆蓋,寒風習習,在奶奶或者姥姥家吃過晚飯,爸媽騎車帶著我回家,路途並不遠,但無論走哪條路,總要經過鐵道口,當道口連續顛上那麼幾下,我就從睡意朦朧中驚醒了,對,這就是到家的信號。偶爾也會遇到通行的火車,那是我激動的時刻,我總會不厭其煩地問爸爸媽媽同一個問題,這火車會不會開到北京。開到車水馬龍,我嚮往生活的大城市。
Clayton Rd的道口指示燈
二來,上初二時,我家已經從鐵道西搬到了六道街。每天要到鐵道西的第四中學上課。冬日的晚上放學很早,我沿路低頭走著,突然感覺有人砸了我一下,疼痛的讓我捂著頭直接癱坐在地上。只感覺到頭頂瞬間就濕掉了,摘下厚厚的藍色毛線「坦克帽」,藍色已經變成了紅色。等幾分鐘後我緩過神來,才發現是我低頭走路太認真,不知道想著什麼美滋滋的事情,竟與我個頭正相當的阻擋欄杆支架三角鐵撞上了。媽媽當晚帶我去醫院包紮,打破傷風針。還有當晚值班護士給我包紮的頭部棉繃帶,活像是電影《上甘嶺》里的負傷戰士,引得第二天全班哄堂大笑……
交叉的條形提示牌和信號燈似曾相識
道口對面,等待通行的老人
三來,近年來中國的城市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預料,大城市已經很難見到這樣的火車道口,取而代之的都是地下通道,如果機票打折,不春運,火車似乎已經很少和我親密接觸了,一切都太新了,反倒在Clayton看到飛馳的火車會那麼懷舊,一種回首年少時曾有的希望之感油然而生。
Clayton車站
火車飛馳而過,咚咚聲漸去。周圍的華人越來越多,各種中國口音在我耳邊漸漸圍攏起來。我卻坐在自行車的后座上,聚精會神地聽爸爸講新幹線上的火車……
冬遊墨爾本(06)——去Clayton華人超市(2012-08-11 22:26:57)
今天一早起來,看到了久違的陽光天氣,於是決定去Clayton的香港超市買點吃的東西。Clayton的香港超市在Clayton Station附近的Clayton Rd,從我的住處出發步行大約半小時。
連日春雨,出門便有「天街小雨潤如酥」之感,整個街區家家戶戶庭院里的花朵爭先綻放,我知道名字的是玉蘭,我不知名的遍地都是。
8月玉蘭花盛開的墨爾本,彷彿是3月的上海
街區里的紅色Australia Post郵筒,在灰褐色和綠色中格外顯眼,不知道為啥是紅色的,不是我們郵筒的綠色。難道也是因為「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堅決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堅決擁護」的最高指示嗎?
紅色的郵筒格外顯眼
到華人超市要先經過Clayton火車站,隨Clayton Station出站的人流往前走上不到兩分鐘,就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中文標牌,身邊的中國人自然也多了起來。步行已經超過20分鐘,天氣變得時而陰雨,時而多雲,看來iPhone的天氣預報值得信賴。
專門為中國人回國提供特色禮品的店鋪
上品江南不說,連餃子都是一定好
來購物的留學生很多
先到Coles超市買了酸奶、牛奶、橙汁和麵包,第一次在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完成了自助繳費購物,的確比人工收銀節省了不少排隊的時間。
看了鮮奶的標價,我的心涼了,除了安全難料,我們一直喝的純牛奶並不便宜
華人生意做的好,多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香港超市旁邊也是一家華人開的蔬菜和水果超市,既然是華人所開,自然華人們喜歡的蔬菜一應俱全。質優價廉的蔬果,也吸引了其它族裔和澳洲本地人。
華人和留學生是菜市場的主力軍
來菜市場賣菜的本地人也不少
爸爸帶著來買西紅柿的可愛小朋友
再到香港超市去買點國貨食品。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國食品大匯,大到魚翅、鮑魚,小到榨菜、速食麵,樣樣都是「國貨」,有些飲料我在國內都未曾見過呢。
香港超級市場
亞洲美食薈萃
速食麵樣式可不少
石庫門老酒、紅星二鍋頭樣樣俱全
聽小慧姐說,所有的華人最喜歡吃的,最想吃的,聚會必定吃的一定就是火鍋。這家超市當然有全套的火鍋配料,重慶火鍋底料、川崎蘸料,以至於在上海都見不到的「王致和」韭菜花,在這裡的貨架上都唾手可得。
上海的超市裡都很難找到韭菜花的身影
當然這裡還有更重量級的貨品,關二爺和觀音菩薩在這裡也可以隨時請回家。人流匯聚之地,自然也少不了廣告跟進,「7分就是硬道理」的中國是廣告語很像走進了我們的大學校園吧?
這櫥窗太經典了,聖人在上,中間籠屜,底層小吃 校園般的招生廣告
難得看到排隊上公交車的場景,看看購物袋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價格嗎,我估算了一下基本要和國內的價格乘三吧。能吃到地道的國內食品,華人、留學生都趨之若鶩,又近在校園周邊社區,難怪這裡生意好的讓人咋舌呢!
冬遊墨爾本(07)——墨爾本舊監獄(2012-08-16 12:31:49)
走進墨爾本舊監獄一間陰暗狹小的監獄牢房,一個中國面孔石膏面具映入我的眼帘,我帶著好奇與疑惑。這的確是一個被處決的中國人石膏面具,他是在淘金的金礦里殺害了一名同樣來自中國的工友,被捕後他被關押於此,並最終走向生命的終結。他在被執行絞刑前拒絕寫信給家人,他說人都死了,寫信沒有任何意義,在絞刑執行過程中他make a noise,我想他發出的一定不是噪音,而是呼喊著對死亡的恐懼,對求生的渴望。事實上,這個叫An Gaa的審訊和行刑過程遠要比那個時代他祖國人道,至少不會被砍頭而屍首分離。
名叫An Gaa的中國早期淘金者受刑後的石膏面具
左側是介紹An Gaa和他犯罪情況的展板,右側是通過石膏面具用電腦復原的An Gaa照片
這是描繪華人早期在維多利亞淘金的繪畫作品,他們為這裡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最早的貢獻
西方殖民者帶到各個殖民地的「禮物」,不僅有掠奪土地財產,更有他們所謂的文明社會象徵:宗教、殖民法律和監獄等。無論美洲還是澳洲,這些沉寂了數萬年的土地,都充滿了財富和機遇,又因為「遠離皇土」,而很難收到「王法」的制約,維護社會秩序一直都是殖民地執政當局的重要課題。監獄作為國家政權機器中重要的工具在澳洲這塊新大陸上得以延續發展。
早在1841年,也就是墨爾本城市出現僅僅幾年後,墨爾本監獄即開始動工。著距離維多利亞最初的歐洲殖民到訪者到來也未超過50年。監獄修建在一條泥濘的被成為Russell St(羅素街)前的灌木林中,建設過程中曽有臨時拘留室,並關押囚犯,然而成功越獄不乏其人,他們由此重獲「自由」。改變出現在1845年,因為監獄(第一監區)已經建成。
1851年,對於為墨爾本所在的多利亞州來說發生了兩個重大事件,一是脫離新南威爾士獲得獨立地位,二是維多利亞金礦的發現與開採。近代地理大發現後,與很多快速發展的地區城市一樣,維多利亞殖民地也受到了黃金髮現的刺激。大量外來人口湧入,其中也包括不少為生存奮鬥,最求財富的華人。所有淘金熱的地區都因財富的快速聚集,不約而同地出現法律和社會秩序上的挑戰。墨爾本監獄開始了擴建,擴建工程從1852年開始,到1858年才宣告完工。這就是第二監區,至今保存完好,這就是我昨天參觀的墨爾本舊監獄。
今天墨爾本舊監獄的參觀入口,當年是監獄的衛兵室
墨爾本舊監獄位於墨爾本市中心的Russell St,緊鄰維多利亞總督府和墨爾本市法院,不遠處就是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在這樣的城市中心地段興建一座大型監獄,而不是在荒郊野嶺之地,著實讓我覺得奇特,我猜想是當初的殖民者完全信任監獄的牢固,還是擔心在荒野中更容易給囚徒脫獄機會,或是因為殖民地本來就沒有考慮過城市規劃,亦或是原本這裡就是荒郊野嶺最適合建造理想的監獄呢?
墨爾本市法院舊址,現在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一部分
穿過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校園,經過一塊足球訓練場地,就看到了墨爾本舊監獄博物館的參觀入口。以往到國外的很多博物館和展覽機構,都是免費的,或者收極為低廉的門票錢。這個墨爾本監獄卻與重不同,儘管大名鼎鼎Ned Kelly(內德凱利,澳洲短暫歷史中幾乎唯一被認可的民族英雄)曾關押並處死在這裡,卻依然收費不菲,門票價格竟高達23澳元,學生票也要18澳元,難怪同行的小慧姐從來就沒打算進來參觀過,她周圍的中國朋友更是鮮有人知這個澳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博物館入口處懸掛的海報
博物館銘牌
博物館銘牌
我本人見識不多,但非常厭惡國內「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現實主義「文物遺迹經濟化」概念,更討厭文物單位和宗教場所打包上市的惡毒想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我們這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竟然,這樣容易被GDP和財政收入增長綁架,走向歧途彼岸的「錢途」,必是我們民族大發展大跨越時代的最大悲哀。或許我閉目塞聽,至今未曾聽聞西方發達國家有「新建古迹」、「新建古鎮」、「重修古鎮」這樣的景點景區,更沒有聽聞哪個教堂寺院路演、IPO。大概是對歷史的認識和理念理解不同吧。我想保持歷史遺迹,修舊如舊,合理利用,既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今人的尊重。況且Ned Kelly大名如雷貫耳,不看看他短暫一生的最後時光是如何度過,必將成為我一生的憾事。所以毫不猶豫,買票後即刻開始參觀。
展覽館入口指示牌上註明了這座墨爾本舊監獄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旅遊觀光景點
最佳歷史文化遺產除了門票,還是需要更多的無償捐助才能得以維持
現在的參觀入口,是當年的衛兵室。穿過衛兵室走進舊監獄,立即剛到一種逼人寒氣,三層高的監獄頂棚是狹長透明玻璃頂,這應該是當年監獄唯一的大面積採光區域,從地面仰望屋頂,似乎高不可及。腳下一條長長的通道兩側,布滿了陰暗狹小的單人牢房。通道的盡頭是光亮最強的區域,那裡充滿光亮,卻喪失希望,135個死刑犯就是在這個區域被剝奪了生命,他們曾在那裡的絞刑台上沐浴了人生中最後一絲陽光。
天窗高懸,陽光如此珍貴
為了拍清楚陰暗環境中的們,我將iso設置為25000
整個牢房建築,共有三層。一層都是單人牢房,陰暗、狹小、超時,每個牢房只有一個小小的頂窗可以投進一絲光亮,四壁都是巨大的石塊堆砌,壁牆厚度讓人插翅難飛。這裡是關押新到犯人的地方,他們要在這裡接受讓人窒息的關押生活。一層共展示了35個曾在這裡被處死的罪犯石膏面具,以及他們的犯罪內容介紹。石膏面具是這些罪犯被處死之後從其屍首上翻模而成,如同攝影術出現前,西方盛行死亡後製作一個死面像以作紀念,但監獄裡製作這種石膏面具卻並非只是為了留存罪犯的面部樣本,而是希望通過面具中的共同特性,揭示長著什麼樣的頭骨構造和頭部結構的人更容易犯罪,從而提早發現並盡量阻止犯罪事件發生。
這是被處決的最兇殘罪犯之一
留存罪犯的石膏面具是用來「搞科研」的
分析死刑犯的頭顱,來看研究什麼樣的頭顱會有「反骨」,並不是我華夏的專利
一層盡頭是Ned Kelly的專題展覽,他的石膏面具也在此展示,他曾經使用過的標誌性的盔甲,允許我們隨時拿起穿在身上,感受當年他戰鬥的情形。而一層盡頭最後一個牢房就是Ned Kelly被拘押的地方,他的照片就靠在牢門旁邊,這裡有關於他事迹的詳盡介紹展板。
介紹內德·凱利的囚房
我也披掛上內德·凱利的盔甲留念
而我拍攝「戎裝照」後,參觀的本地中學生們搶著這些戰甲拍攝各種造型
內德·凱利(1855—1880),他是一個愛爾蘭移民。25年的生命中他並不光彩,他的父親就曾經是一個罪犯,「上行下效」,十四五歲就被指控襲擊罪、叢林大盜幫凶罪,但是指控都被取消,由此他對當局產生了仇視心理,當局對他也非常頭痛,1870年再次因為襲擊罪被判刑6個月。出獄後不久,1871年他又因偷盜馬匹被判刑1年,儘管他始終聲稱馬匹是他一個朋友的。出獄後,仍然有人認為他在繼續偷盜馬匹,於是在1878年10月,警察帶著逮捕令到其家裡進行拘捕,內德·凱利和他的弟弟與警察發生了爭執,並導致警察的槍支走火。警察局得知此事非常惱火,派出大批警力前去抓捕,內德·凱利兄弟卻提前跑到了叢林中躲藏。由於內德·凱利母親的反抗,而被警察逮捕,並獲刑三年,並懸賞緝捕兄弟二人,這導致內德·凱利兄弟開始為母報仇的不凡經歷。他們的活動獲得了喬·伯恩和史蒂夫·哈特的認同,並建立形成了凱利幫。4名警察到叢林中緝捕凱利幫,3名警察在械鬥中被打死,另外一人僥倖逃脫。之後政府提高了對凱利幫的懸賞獎金,而凱利幫為了報復緝捕搶劫了兩家銀行,還挾持了新南威爾士嘉利德瑞小鎮60位村民。在這期間,內德·凱利口授了1封7000多字的長信,信中詳細的記載了法律的不公、政府對他和所有愛爾蘭天主教移民的迫害、以及他被迫落草為寇的經過。在信里他還提到要強迫富人把錢分給孤兒寡母和窮人,並坦言要向當局採取復仇行動。此信後被送交墨爾本當局,這使他成為盡人皆知的民間英雄。 1880年6月27日,凱利幫與50多名警察終於正面相對。凱利幫穿著由鐵犁做成的鎧甲與警察展開血戰,但終究不敵,除耐得外,其餘三人都被擊斃。耐得被帶回墨爾本審判,並被判處死刑。1880年11月11日,耐得在就在幾天這所墨爾本監獄第二監區被執行絞刑。臨行前他留下了經典的最後的名言:「這就是一生。」
內德·凱利被處死後製作的石膏面具
草寇能夠成為民間英雄,甚至成為一位民族英雄,與殖民統治壓迫鬥爭的自由戰士。這與英國的澳大利亞殖民政策有關,英國殖民者將本國的犯人『運輸』到澳大利亞,由於英國吞併愛爾蘭的野心,導致受到迫害最重的正是愛爾蘭人。當自由移民大量湧入這片新大陸時,罪犯和他們的後代生存就陷入了困境,由此開始打家劫舍正是出於無奈、社會的不平等,以及現實的不公。內德·凱利身上集中體現了當時澳大利亞人民逐漸形成的特有民族精神:誠實、忠於同伴、爭取平等和蔑視權威。至此,我徹底明白了為什麼草寇可以成為英雄,也理解了為什麼墨爾本舊監獄裡被處以死刑最多的就是愛爾蘭人。
內德·凱利戰鬥中使用的手槍
介紹內德·凱利傳奇一生的展板
在牢房一層盡頭內德·凱利展區左側還有一個用透明玻璃封住的孔道,通道口僅僅能讓人爬行進入,下面深處是暗無天日的地牢,這是對那些頑固和不聽話罪犯的懲罰通道,被關進的罪犯將被剝牢房中奪絲毫享用陽光的權利,而且一整天只能獲得一點點的食物,如果當年的犯人正是在當前的冬春時節被趕入這個地牢,不被暗無天日的恐懼折磨死,也會被饑寒交迫缺少熱量體溫喪失而凍死。
地牢,用來懲罰不聽話的犯人
所有新到的犯人幾乎都要在先進入一層牢房關押,任何活動都由鈴聲為信號,不遵守的將要接受懲罰。當然表現好的囚犯,也會得到相應獎賞,那就是搬到二層繼續被關押生活。這裡相比一層寬敞些許,然而地板和四壁依然是冰冷的石板,在我看來二者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一層牢房的寬度尚不及我的臂展
一層牢房的深度大概我一個半臂展
二層最大的參觀點,就是曾經處死內德·凱利在內135名死刑犯的絞刑架和絞刑台。一根粗實地不能再粗實的方木被漆成白色橫在兩堵堅固的不能再堅固的牆壁之間。一條專用繩索懸於白色方木架正中央。繩下就是絞刑台,一個可以被控制向樓下一層懸空脫落的木板。通過一個現代製作的建議介紹裝置玩具,可以輕易了解這個殺人機器「構思的精巧與嚴密」。
通向合法製造死亡的工具
中學生們在聽老師講解絞刑架的相關問題
一樓二樓組合合作組成了這部「處決機器」
當然,為了表示贖罪與懺悔,死刑犯可以在行刑前與牧師單獨在絞刑台旁的房間里單獨待上那麼一會兒。如今這裡是一個標有全部死刑犯名單的展室。不知道這135個被處死的罪犯,在生命即將被強制終結的恐懼時刻,還能不能聽進牧師們的通天箴言。亦不知道內德·凱利最後名言:「這就是一生」是否也是在這房間通過牧師留給世間,還是在絞刑架前被套上繩索之時的最後感言。
被執行過死刑的135人名單,其中包括6名中國人
三層是表現頗佳,或者即將被刑滿釋放的罪犯居住之地,也關押一些欠債的人,這裡的牢房比較答,是集體牢房。三層還介紹了那些不聽話的罪犯被施以鞭刑的刑具。這裡還介紹了一個被處以死刑的罪犯,名叫Colin Ross,史海沉浮,居然是一個冤案,嗚呼,一條人命就這樣被輕易草菅了……
執行鞭刑的刑具和一個被處決罪犯的石膏面具
參觀過程中還了解到,「禁止交談」和「隔離關押」是墨爾本監獄懲罰和改造制度的兩大基本措施。囚犯全天都被囚禁在所屬的單獨牢房裡,囚犯之間絕對禁止交談。只要離開自己的牢房,就必須戴上沉默面具。儘管這是一個監獄,以折磨人的意志為改造的前提,甚至會處決生命,但還是有很多比較人性的地方。囚犯每天都有一小時的單獨放風時間,每周可以洗澡一次。囚犯還可以每周去教堂一次,以悔過自新。
罪犯單獨放風時佩戴的「沉默面具」
當然,這些犯人所用的洗澡堂、教堂、操場、醫院等和牢房一樣都是在墨爾本監獄組成部分。犯人服刑期間根本不可能和外面世界有任何的接觸。不過,即便這樣一個插翅難飛,層層設防的監獄,照樣有人可以成功脫獄。三樓一個牢房裡就介紹了一位女性囚犯Anne Minvier Dacis,1880年她偷了臨近總督府中總督夫人的衣服,竟然在內德凱利開審日的混亂中,穿上總督夫人的衣服,大搖大擺的走出了監獄正門,過了三年自由生活後,才被再次捉拿關押在這座監獄。
紅點A所示為墨爾本舊監獄的原大門位置,紅點B為今日參觀博物館入口
或許因為監獄的刑罰過於嚴厲,也或許使因為冤案致死的原因,墨爾本監獄在1924年關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軍事法庭需要,被再次短暫開啟,主要是關押一些戰爭中開小差的逃兵。1972年開始,墨爾本監獄正式作為博物館開放,並有澳大利亞國民託管組織負責管理。
監獄第三層。每個囚犯都嚮往牢房通道盡頭的自由的陽光
監獄牢房早就被分成了兩部分,現在能參觀的是男性牢房部分,另一部分是女性專用牢房,女性牢房與男性牢房最大的區別是地面鋪設了地板,而不是男性牢房的石板。當年的女性牢房早已不復存在,和周圍的市法院舊址等一樣,成了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教學樓。
座位墨爾本監獄關聯建築的墨爾本法院舊址已經是墨爾本理工大學的辦公樓
小慧姐正是在這所著名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裡完成學業的
據說這座監獄博物館最大的參觀人群是在校的中小學生,或許他們也是來身臨其境體驗下「愛國主義教育」,或許單純是為了了解一下澳洲短暫歷史的一小段記憶,或許他們是來體會一下人類向文明買進過程中所取得的一個小小的進步……
教師帶領學生組團參觀
教師帶領學生組團參觀
人類通過這樣的堡壘來懲罰和改造罪犯,設計並製作機巧的絞刑架作為文明的「處決機器」,而被賦予進步標識,身在「文明進程」實地參觀中,我仍感到不寒而慄。或許只有內德凱利為爭取平等和蔑視權威的精神,才是人類文明進程中邁出的堅實一小步。
牢門的鎖扣已經打開,人類已經進入新的文明時代?冬遊墨爾本(08)——聖彼得教堂
(2012-08-24 22:15:03)
近代西方的殖民歷史,不僅是對原住民族的戰爭和掠奪歷史,也是基督教傳播史。位於墨爾本city東部的ST Peter"s Eastern Hill(聖彼得教堂)就是殖民時代墨爾本建城時期修建最早的教堂建築。
這座在墨爾本最早的教堂隸屬於英國國教聖公會教區,英國國教屬於基督教的新教(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公教)、東正教和新教,最近剛弄明白我國通常所說基督教並非統稱,多指基督教的新教)。這座教堂主體部分是在1847年開始使用,這裡充分體現了殖民地時期早起聖公會教堂的特有美感。一個比較質樸的教堂。
走進教堂就能看到頂棚那些錘柄組織結構的建築構件。
左側有一個有墨爾本第一任總督Sophia La trobe(拉籌伯,墨爾本第一人總督)送給這裡的禮物,充滿了17世紀時期的皇家風格。
中國人是把留有功德的人名字刻到碑上,西方人是直接掛在教堂內壁上。整個教堂四壁都安放著各種紀念牌,據說一個叫Canon Hughes的妻子Isobell承擔了這些紀念牌和藝術品的製作和創作費用。不用說,這肯定是一個富婆。還有一個John Pinny Bear的紀念名牌,他不僅是維多利亞葡萄酒工業先驅,也是這座教堂的創始人之一。可惜教堂光線太弱,無法拍攝。
大堂正中有一條存放聖像的間壁,是2006年7月安裝的。老教堂里的新裝飾充滿了現代裝飾風格,金光閃閃、富麗堂皇,讓人印象深刻。
左側耳堂是殖民地淘金熱時期所建,耳堂上方的安放著「新義大利救贖」的內彼爾牆,左右耳堂都是留有這樣的內彼爾牆。
左側耳堂 右側耳堂
左側耳堂祭壇上的聖母像是16世紀佛蘭德地區的作品。
我覺得左耳堂最大的看點是1848年用一整塊澳洲雪杉製成的講壇,看起來很雄渾,有威嚴之氣。殖民地時期時期這樣的木料也應該是很難得的。
講壇後面有一個椴木耶穌受難像,是來自瑞士的雕刻作品。
教堂主祭壇於1876年6月29日(聖彼得日)建成,成為供奉之地。獻禮工程也不是我國獨創,世界通行啊。牆壁上鑲嵌著馬賽克拼貼壁畫「最後的晚餐」。壁畫周圍的金質馬賽克護牆是1969年鋪設的。由此可知,教堂當年的裝飾是相當樸實的。由於多年的增建,畫蛇添足,「最後的晚餐」壁畫反而失去了吸引視覺注意的核心效應。
祭壇上的燭台也是大有來頭,不僅是義大利進口,而且和梵蒂岡的燭台同屬一套。
教堂祭壇正對面有一座閣樓陽台,可以通過教堂入口的樓梯上去,巨大的風琴構建和唱詩班的座椅共同組成。
從樓梯走上二層,抬頭仰望,就能隱約看到鐘樓,這也是墨爾本最早的鐘樓。
據教堂資料說,站在教堂的鐘樓上,是當年墨爾本城市的制高點,從這裡不僅可以看到墨爾本城市的任意位置,還可以看到那些Yarra下游飛利浦港灣里繁忙進出港口的船舶。跟隨教堂建成腳步而來的是維多利亞女王的來信,女王正式授予這座城市以「墨爾本」為名。這是1847年6月25日的事情。
推薦閱讀:
※墨爾本Box Hill:墨爾本真正的唐人街
※『展覽』墨爾本舉行「Italian Jewels: Bulgari Style」珠寶展:電影演員收藏...
※今天,墨爾本機場傳來兩個好消息,每個都和你有關!
※墨爾本Garden State Hotel設計
TAG:墨爾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