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變化與發展

發布時間:2008-11-16 12:01:54 http://www.lnsgdb.com.cn/news/view2.asp?id=515421980年以後,伴隨著民主化運動發展,韓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得到較快發展。上世紀90年代受東歐劇變的影響,韓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熱潮一度下降。當1997年韓國金融危機爆發後,新自由主義的構造調整理論在韓國經濟學界活躍起來,韓國政治經濟學在與新自由主義的論戰中無論是水平提升或社會影響上都有了很大突破。韓國政治經濟學的萌芽20世紀60年代在軍事政變中掌權的朴正熙總統,在推動經濟成功發展的同時,在政治上採取了對韓國民眾的鎮壓和對民主、民權的壓制政策。冷戰的國際格局與當時韓國國內的獨裁體制雖對經濟發展起到了暫時的積極作用,但是卻遏制了50年代後悄然興起的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就是在這個時期,韓國批判附屬經濟學的進步政治經濟學還是得到了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朴玄採的「民族經濟論」。1978年朴玄采出版了《民族經濟論》,並提出了民主化運動的理論基礎。他針對當局對勞動者進行鎮壓的行徑進行了批判,提出「建立重視所得分配及社會公平的社會民主主義制度」的設想。在上世紀70年代對政府經濟政策和對外戰略持批判立場的經濟學家還有李大根。他認為朴正熙的成長戰略「在市場、資本、技術上都從屬於發達國家」,這終將會損害韓國自身經濟利益。從整體上看,上世紀70年代的進步經濟學,提出的「自主經濟」理想,奠定了後來民主化運動的思想基礎。但是,在這個時期,雖然出現了一些經濟流派,但是並沒有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介紹進來,這樣在民主化運動中知識界與勞動階級之間的距離自然也就明顯拉大。政治經濟學在韓國的興起20世紀80年代韓國一直持續著對全斗煥政權的抵抗運動。當時的學生運動與地下運動相結合,推動著韓國民主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韓國從蘇聯引入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朝鮮的「社會分析理論」。而關於「韓國社會將如何改革的討論」成為當時重要的學術主題之一。在80年代民主化運動中,1987年6月的民主化大抗爭達到頂峰,其標誌就是獨裁政權終於屈服於要求採用總統競選制的民主運動。在1987年舉行的總統競選中,盧泰愚當選總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關於「韓國社會性問題和改革設想」的「社會構成體」的討論十分活躍。在這場討論中,開始是朴玄採的有關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論述與李大根強調的關於從屬周邊資本主義論的對立,隨後是引進外國理論後的「社會構成體」的爭論。在80年代後期尹沼英開創了「現實與科學」的研究思路,他在對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模式進行批判的基礎上,重新對列寧主義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解釋。前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思想在韓國受到重視。而正是這個時期,在國外(主要是在歐洲)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回國後開始在大學教授政治經濟學,如在留學倫敦大學的金修行和李采諺,以及留學比利時萊溫大學的鄭元泳等的積極推動下,韓國的社會科學界興起了研究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內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思潮。儘管80年代韓國的政治經濟學在與社會變革運動相互推動過程中得到了飛躍性發展,但是這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學與韓國經濟現實實際是脫節的,學科本身的快速發展也隱含著基礎不穩定的因素,因此進入90年代後不得不對學科的內在範疇和構成進行調整。韓國政治經濟學的調整在1985年韓國政治經濟學得到了全面的發展,但是伴隨韓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社會保守思潮成為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制約。剛剛發展起來的政治經濟學面臨著必須作出調整的挑戰。從1987到1989年,韓國經濟界對於「低利率、低油價、低匯率」政策普遍持擁護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資本開始向東南亞以及其他海外地區外流的現象開始出現。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東歐社會體制的大變革以及人們對朝鮮社會主義的懷疑,對韓國政治經濟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傳播帶來很大衝擊。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第三次「社會構成體」討論中,安秉直的「韓國經濟處於向發達國家邁進的中級資本主義階段」的論斷,在當時韓國經濟學界產生很大影響。在這個時期,西歐改良主義、後資本主義也被引進到了韓國。例如拉格倫和門夫(Laclau and Moufle )的「後資本主義」(post capitalism )以及「新社會運動」(newsocietymovement)大受人們歡迎。值得一提的是哲學界的福克和邊里達的解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理論被介紹到韓國後,也很快被部分學者接受並得到一定傳播。在這個時期,西歐的各種政治經濟學理論紛紛在韓國得到引入和介紹。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韓國社會經濟學會的教授和研究生們的推動下,學界對「經濟價值觀」、「社會主義發展」、「世界經濟多樣化」等課題進行了研究。當時以漢城大學為中心所展開的多樣化研究中,來自西歐的「轉型(transformation)理論」、「還原(reduction)理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蘇聯解體問題」、「社會主義市場論」、「馬克思的資本國際化論」、「全球化與世界經濟研究」、「規制理論」、「社會積累構造論」以及「資本主義危機論」等理論都得到了經濟學界的關注和推介。韓國政治經濟學的新進展1997年的金融危機使韓國的經濟學家們意識到對自身經濟構成和世界經濟變化認識的不足之處,由此產生了一場圍繞危機產生原因以及結構調整的理論討論。政府主流的經濟學家認為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接受不同國家支援及產生大量的對銀行借貸依賴度很大的財團所出現的資本過剩」。與此相反,韓國經濟學派中修正主義學派認為1990年發展起來的「金融自由化、金融開放以及對財團的規制緩和是產生危機的根本原因」。他們強調「以全球化為背景而急速發展的國際資本的流動更加嚴重地削弱了韓國的經濟」。被認為屬於左派經濟學家的金成九和鄭成鎮(1998)認為世界資本的過剩是導致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從這個時期,韓國的政治經濟學者認識到「應該針對國際金融資本的危險性以及韓國經濟的脆弱性進行新的思考和討論」。在1997年金融危機出現後韓國政府實施了經濟結構調整,其中包括實行巨大的緊縮政策、減少財閥負債率、進行金融機關不良債券整治、金融部門進一步開放化和自由化以及對勞動市場的引導等經濟改革。到2000年韓國經濟雖然得到了快速恢復,但是內需不足以及投資停滯等深層次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只有藉助市場主導的改革才能提高經濟效益,恢復韓國經濟」。在韓國政治經濟學界內部,近年來也展開了對理論多樣性的探索,例如「資本主義金融政策」、「儲蓄與分配」、「資本結構市場」、「左派馬克思經濟學」以及「舊制度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研究,都十分活躍。進入21世紀後「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在韓國也被廣泛介紹和迅速傳播。在這之中,出現了一些學者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立場,開始對於信息和資本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並公開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綜上所述,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重要流派,在韓國20年來的引入、發展和傳播過程中,政治經濟學家們在分析韓國經濟現狀和經濟矛盾以及社會構成問題上曾經做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意義的工作,在推動韓國民主化進程中體現出一定的價值功能,在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解釋韓國社會矛盾和壟斷財閥階級性問題上做出了一些有意義的嘗試。對於近期美國金融海嘯發生以後所帶來的全球資本社會新的矛盾和社會問題,韓國的政治經濟學家們也積極做出自己的解釋,並站在政治經濟學視角上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但是,應該看到韓國的政治經濟學在自己學科體系的規範化和本國問題研究的深入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對現實的解釋、分析和指導的功能尚未顯現出來。韓國政治經濟學的成型和成熟時期尚未出現,需要在今後加強與國外政治經濟學界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國際合作研究,以推進韓國政治經濟學發展。(作者單位:西北大學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
推薦閱讀:

美國「黑五」期間實體店成交額下降,移動端明顯增長,你怎麼看?
婚姻情感:家裡經濟開銷全我一人承擔,他卻背著我玩股票揮霍金錢
胡耀邦與經濟特區的初創歲月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三大經濟圈: 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比較

TAG:經濟學 | 經濟 | 政治 | 政治經濟 | 韓國 | 政治經濟學 | 發展 | 韓國政治 | 變化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