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納倮烏 楊 暉]彝族傳統火把節的文化意義

各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來源於絢麗多彩節日背後濃郁的人文精神,及其深層凝聚和高度濃縮的文化價值。民族傳統節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民族審美的核心,富含深層價值觀,蘊涵重要的文化意義。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川、滇、黔、桂各地彝族都要隆重歡度傳統火把節。在火把節期間,各家各戶不僅要祭祀地神、穀神,還要祭祀祖靈,舉行摔跤、賽馬、鬥牛羊、打跳、選美等各種民間遊藝活動。彝族傳統火把節,是川、滇、黔、桂四省區彝族共同的節日,在彝族血緣認同難以為續的現實語境下,火把節是進行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符號(identity marker),也是彝族傳統文化活性傳承的重要機制。彝族傳統火把節,具有祈求農作豐產,進行禮德教育,實施民間文藝傳承以及整合彝區的文化意義。

一.祈求農作豐產

火把節,對於每一個彝人來說,是一個集祈豐、祭祖以及娛樂為一體的傳統節日。其中,農業祈豐是其最為重要的核心內涵。它主觀上採用敬天祭祖、轉田、照歲、送火把等儀式,在客觀上起到促進農業生產的作用。首先,火把節通過以一年為周期生產時序象徵,來強化人們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時間觀念。雲南元謀彝族,在火把節期間必須唱《掌火歌》,開頭即是:「十二月一輪火把節,火把節一年過一回,今年火把節已過去,來年再來過火把節」,[1]他們以動物作年號,十二月中由動物輪流來掌火,其中鳥類六種,獸類六種[①]。火把節期間,每村每寨都要豎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潤年扎十三台,象徵一年的周期,這是一年時間的聚合符號,而且用火燃燒的象徵手法表現出來,火將十二台燃盡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結束,和太陽行使一個周期的時間秩序一致。漾濞彝族自治縣雞街鄉過路巴村過火把節,「燃火把即以村寨為單位或是三、五戶人家相約,在村前村後的路口上豎起火把。火把高大一、二丈,紮成台數,平年扎十二台,閏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紙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寫上『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年豐人壽』、『四季發財』等字樣,火把上掛滿了包有硬幣的小包子和各種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戶還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數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扎小火把分丫數,同樣是遇平年扎十二丫,遇閏年扎十三丫……念到:『燒一燒,燒死蚊蟲跳蚤;燒一燒,燒去災星穢氣;燒一燒,百病俱除;燒一燒,五穀豐登』」[2]。包穀、穀子揚花時節,苦蕎也即將收成,雨水豐沛,草木瘋長,鳥蟲繁殖,火把節耍火把、唱《掌火歌》,客觀上燒蟲逐疫實為農作豐產服務,但主觀上延伸寓意去災除穢。

其次,舉行火把節各種祭祀儀式,在心理上採取進行自我提示和豐產祈禱。寧蒗沙力坪村彝族,火把節祭五穀神、祭祖以及轉頭儀式上,念誦的祭祀辭中均有「哦----今天,萬物成熟時,日歸星回時」的內容,旨在說明火把節是萬物成熟,日歸星回的重要時刻,這個時刻是一年耕種即將收成的關鍵時節,一定不能輕易耽誤最後的農作侍弄工作,更不能忘了滅蟲害、準備收割,最後及時收割等具體環節,否則將會歉收甚至顆粒無收,直接影響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維繫。在祭五穀神儀式上念誦:

萬物成熟時,日歸星回時,吉祥月美時,祈願果實累累,蕎桿粗如棒,蕎葉大如笠,蕎粒大如拳。割時收時磨時都能成倍增。害蟲能防除,風調後雨順。吉年祥月迎新年,人丁安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最後,人們以到田間地頭耍火把、舞火把,以及最後一天的送火把儀式,象徵在田間積極燒滅害蟲的具體實踐,通過送走、埋掉火神(旱魃)的勞作行為,以保證農作物獲得豐收。清《東川府志》:「諸蠻年遵大統,在雍正年間猶以建子月為歲首。六月二十四日為星回節。一作心,一作腥膾。至夕,燃炬照田禾,燒屋宇果樹上刺毛蟲,互相稱賀,視火色濃淡辨年歲豐嗇。六月二十四日為星回節,燃炬於街衢醵飲,村落照田占歲。」沙力坪村彝族在送火儀式上念誦到:「燒掉害蟲,燒掉害蛾,燒掉貧窮,燒掉饑寒,燒掉饑荒」。該祭祀儀式及祭祀辭寓意著燒掉了害蟲害蛾,就可以燒掉貧窮和饑寒,就會獲得農業豐收。火把節祭火、唱《掌火歌》、耍火把、跳火把舞、送火等民俗活動,對於燒蟲逐疫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同時也具有農耕時序、預祝豐收等象徵意義。

二.施行禮德教育

露絲·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中指出:「個體生活歷史首先是適應由他的社區代代相傳下來的生活模式和標準。從他出生之時起,他生於其中的風俗就在塑造著他的經驗與行為,到他能說話時,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創造物,而當他長大成人並能參與這種文化的活動時,其文化的習慣就是他的習慣,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就是他的不可能。」[3]彝族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德的民族。從某種意義上說,彝族社會是由傳統的「禮」規範和管理的。峨山彝諺說:「列瑪咋,哆瑪罷,木覓查瑪特」,其意為「不懂規,不遵禮,天地不饒人」。在某種程度上,彝族民間社會的構成與運作,在很大程度上依禮而行。

民間節日的教育活動,是通過節日宗教活動進行的,其教育功能往往和民族審美意識聯繫在一起。許多節日宗教活動,都貫穿著繼承民族優秀文化,發揚傳統美德,維護民族安定團結這一主題。民間節日,大都有一個流傳於民間的節日傳說,這些傳說故事具有強烈的思想性,節日期間,長輩向小輩講述節日傳說,寓教於樂,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人們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遵循傳統禮德。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彝族傳統禮德教育內涵,自然地嵌入在火把節的節俗文化中。表面上,火把節的傳說多種多樣,各種異文的文本或優美或平時,但深層次地,都貫穿著同一個主題,即為群體的利益敢於與惡勢力鬥爭,敢於赴湯蹈火。年復一年的火把節,一次又一次地敘說著這些故事,培養著人們高尚的道德和精神氣質,增強對生活的勇氣和熱愛,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火把節上許多外顯的民俗活動都有一個良好的導向:即要敢於付出,勇於鬥爭,才能獲得成功和勝利。寧蒗彝族火把節的「沖門」活動,人們手拉著手,衝破土司家的四道門,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的象徵;祿豐高峰彝族火把節送火儀式上的大刀舞,培養人們勇於拼搏,勇於進取的精神;許多地方的火把節都由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點火把要請有威望的人來點,向人們傳遞尊敬賢勞的良好美德。

火把節的民俗特質之一,是搭棚敬天祭祖。《雲南通志·臨安》說:「敬天祭祖,長幼皆嚴肅,無敢嘩者。」 《續雲南通志》引《臨安府志》:「爨蠻俗或以六月二十四日為節,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年,至期,搭棚以敬天祭祖。」《雲南通志·易門》說:「祀祖於門首,拜墳祭祖。」《趙州志》:「祭祖設屍,或憑古樹,事必決於火頭。」民國《元江志稿》說:「祭天地祖先。」火把節與彝族年,作為彝族最重要的年節,是彝族祭祀天地、祖先最為集中的時候。它是一種自然崇拜與祖靈崇拜的外顯表徵。天地崇拜源於彝族原始的宇宙哲學理念,是彝族關於創世和人祖來源的簡單思考和樸素解釋。火把節的搭棚敬天,「是對神秘自然力崇拜的象徵。這源於火把節口頭傳說中天神怒而派降天蟲、蝗蟲於人間毀壞莊稼,人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人摔死、打死了天神的愛將,隱喻著人與自然的衝突和不和諧,於是人要獲得農作豐收,安居樂業,必須敬祀天神,向大自然表示敬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它作為一個文化象徵符號,以固定節期的節奏和慣例,周而復始地向人自身強調,人要與天地和諧相處,不應過多奢求自然,不應過度索求自然,才達到一種天人合一、融洽和美的關係。」[4]火把節祭祀祖先,則源自彝族「遠古逐水草而居」遷徙游牧生活方式。因為這是一種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作為一個注重追根溯源講究歷史、族源的民族來說,每逢大型年節和祭祀必祀祖,意味著對遷徙歷史記憶的喚醒,並在此基礎上重視族源歷史與民族根骨。傳統彝族社會,是一個敬老愛老、老人權威型社會。敬老愛老,也成為彝族傳統禮俗及其禮德教育最為重要的內容。

三.傳承民間文藝

傳統節日,是各民族生產、生活節奏的調節伐和調整節點,是他們全年生產、生活中頗富規律的時空結合體。各地各民族在傳統年節期間,歷來有民間文藝的參與,其源頭在於敬天、祭祖儀式上的敬靈娛神,後來逐漸演變為娛人、娛民的文體藝術活動。在彝族傳統火把節上,歷來少不了耍火把、摔跤、跳月、彈琴、賽歌、鬥牛羊、選美等各種各樣民間文藝的呈現。火把節不僅是彝族傳統歌舞藝術的傳承載體,更是彝族民間文藝代代相傳的吸引力和激活機制所在。

民國《西昌縣誌》夷族志:

至過節日烹其牛,合村聚宴,吹簫管,彈月琴,唱歌跳舞為樂,謂之跳鍋莊。日夕每家出大火把一,植門外燃之,另執較小者,行繞所耕種之田地間,且行且舞,以祈豐年。

火把節民間文藝活動,不論是鬥牛賽馬、跳鍋莊彈弦子,還是跳花鼓、對山歌,追本溯源均與民族歷史記憶、祖靈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隨著社會的發展,精彩紛呈民間文藝的文化內涵逐步消隱入深層,表層的文藝性、遊藝性則越來越突出和彰顯,強有力地吸引著男女老少的廣泛參與和積極傳承。

涼山彝族的「都荷舞」,是火把節期間女子的集體舞,也是民間保持古老的一種原始舞蹈。彝語「都」即火,「荷」意為唱,「都荷」即「唱火、唱火把節」。也有說「都格」,「格」即玩,即「玩火、玩火把」。一般在火把節第二天、第三天鬥牛、賽馬前進行。姑娘們圍成一個個圓圈,手拉著手或互相牽著三角包,右手舉著黃油傘,踩著細碎的舞步,先逆時針後順時針,在領舞者的帶領下,緩慢而悠閑地循環而舞。領舞唱一句,眾人應一句,如此反覆不已。滇中南彝族,火把節喜跳「咋啦卓」。「咋啦卓」也是圍圈而舞的集體舞,中間燒一堆篝火,男女均可入圈圍火而舞,在彈月琴的男性領舞者帶領下,眾人跟著逆時針方向不停地圍圈邊歌邊舞。「咋啦卓」,開始是緩慢的節奏,跳到高潮時節奏變快,眾人撫掌加快,加上左右對腳、轉身、下蹲、起立等動作複雜多變,歌、舞節奏歡快,令人眼花繚亂。彝人,可在火把節圍篝火忘情地通宵達旦歌舞不止,樂此不疲。路南石林地區的彝族撒尼人,火把節期間必跳「大三弦」,節奏歡快,情緒高昂。彌勒彝族的「阿細跳月」,則早已蜚聲中外。

在傳統火把節期間,青年人是最生氣、最活躍的群體,他們普遍地希望通過這些集會,能夠結交朋友,找到知心的伴侶。青年男女盡情地用火來表達感情,用火來尋找愛情,他們唱歌跳舞,盡情狂歡之後,泉邊、樹下、岩旁、花叢中,到處是雙雙對對的戀人,他們悠揚地彈著月琴或吹著口弦,直到翌日清晨,人們還能聽到那不絕如縷的歌聲。火把節不僅以其自古神聖的祭祀歌舞,義務性地將彝族民間文藝傳承下來。同時,它以倚歌擇偶的形式和遊藝的方式,吸引著代代青年男女加入到傳承群體中來,形成一條生生不息的傳承鏈,熔鑄著彝族知命樂天、能歌善舞的民族個性。

四.促進社會整合

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指社會將無數單個的個體人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強制性合力,以此調整種種社會矛盾、衝突與對立,並將其控制在一定可控的範圍之內,維護社會整體的統一局面。民間節日是各民族內部以及各民族之間互相往來的載體,是各民族精神氣質、審美價值以及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現。民間節日是民眾聚集心理所產生的結果,它客觀上顯示了民族的整體精神與群體力量,人們自覺地把自已納入社會整體之中,本著主動維護社會整體團結的良好願望參與,因此,民間節日本身營造的也是一個和睦相處,安定團結的氛圍。

彝諺說:「星星是天上的燈,火把是彝家的燈」、「風把白石吹攏,弓把羊毛彈攏,火把使親人聚攏」。彝族人將火把節為「過小年」,這同彝族人的曆法相關。彝族人生活中已發展出一整套「火把節」禮儀,這直接影響著人與人、個體家庭間和姻親間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火把節仍然是個禮儀的節日。一般情況下,火把節第二天,人們就會把自家的肉送給寨子里年紀較大的老人,特別是孤寡戶。人們以此來表達對老人的尊重和敬愛,同時,這也成為評價某個個人,某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出嫁的女兒,無論年紀多大,只要父母還健在,她們必須在火把節的第二天回到父母身邊小住,給他們帶上用來祭祀的肉,表達自己的孝心和思念。同時,剛結婚但是沒有圓房的小媳婦,在火把節期間,丈夫就會將她接回去參加最為重要的「轉頭」儀式,從儀式中將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希望並祝福他們永遠相親相愛。這樣,個人與個人之間、夫妻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姻親與姻親之間在節日的禮節性交往中與節日融為一體,人們將對節日的理解深入到道德層面,從而強化了節日在禮教中的功能和作用。使所有的人、家庭緊緊聯繫在一起,強化了節日的內聚力和人們對道德的持有和實踐,這自然也就成了火把節賦予彝人的超越宗教和娛樂的象徵和行為實踐。

事實上,彝族是一個非常講究社會等級的民族,在一些具體的慶祝環節上,火把節具有明確劃分和標明不同社會等級的作用。火把節整合彝族社會強大功能的獲得,建立於火把節同時具有分裂社會傾向的破壞力上。沒有劃分、消解和分裂社群的破壞力,就不可能存在整合社會的強大張力和凝聚力,二者相對而立。如涼山彝區的「火把節之歌」如是唱到:

祭啊祭

茲莫用大騸牛來過,

富人用大騸羊來過,

窮人用雞來過,

光棍用蛋來過,

寡婦用蕎粑辣子湯來過。

這首「火把節之歌」不僅清楚地唱出,過去社會不同等級歡度火把節的不同情形,但不論最高統治者「茲莫」,還是富人窮人光棍寡婦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的向心力如此之強,將不同等級階層的人們統統匯合、凝聚在節日本身當中。而且,火把節群體性耍火把、跳鍋莊、唱調子、男女相會等全民狂歡活動,將社會高低不同的等級差別一抹而平,即時獲得有一種反結構的顛覆、消解和消除力,使社會趨於一種短時的平等和無差別狀態,以此高度整合、團結彝族社群。

思 考

隨著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火把節從彝族節日成為多民族共享的地域性節日,不論彝、漢還是其它民族,不論貧窮富有,不論高貴低賤,都加入到了火把節各項節慶活動中,共同盡情享受火把節帶來的歡樂和幸福。火把節不僅是民族的,更是地區的。火把節不僅是彝族文化認同的符號,更成為地域認同的符號。長期以來,作為維護彝族文化邊界的傳統符號,它通過自身開放而激昂的節日展現方式和強有力的吸納力,在當代文化多元和諧發展的語境下,消弭著狹隘的單一民族認同。火把節,悄然地將不同民族容納進來,有利於和諧地域文化的養成,最終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是節日生成的邏輯淵源和歷史記憶的結果,飽含民族獨特的歷史、哲學、經濟、審美以及娛樂等綜合因素,是節日不斷年復一年代代相傳的推力,同時是傳統節日文化傳承的精髓所在。一旦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消失殆盡,那就意味著該節日的急劇變遷和最終消亡。節日文化意義,深層地融入節日的傳統祭祀儀式,表層地依託於節日諸如服飾、遊藝、歌舞、飲食等載體。節日文化意義,不僅是民族精神得以熔鑄的來源地和棲居所,同時就是熔鑄民族精神的豐富養料和新鮮血液。所以,活態傳承民族傳統節日,不是喧囂的新聞造勢和膚淺的感官享受,不應捨本逐末地聚焦於表面淺顯的載體,更應自覺傳承其內在的傳統文化意義。

(原載《民間文化論壇》2011年第3期)


推薦閱讀:

大唐長安
電影導演和編劇各需要什麼素質?
四姐妹都是才女,他們的丈夫個個都是文化泰斗
中國歷史上那些奇女子
以人弘道: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朱永新

TAG:文化 | 意義 | 傳統 | 彝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