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計劃能為香港帶來什麼?
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由人口密集的九龍城搬遷至大嶼山赤鱲角,啟德這塊位於維多利亞港畔的機場舊址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被定義為「彙集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特色」的「嶄新的海濱」。時間一晃14年就過去了,作為香港十大基建項目之一的啟德發展計划進展如何,又給香港帶來哪些「嶄新」的變化與影響?締造香港新核心商業區香港特區旅遊事務專員容偉雄在6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透露,特區政府正與上海、新加坡、泰國等地緊密合作,以期在2013年推出包含香港的全新泛亞太郵輪航線。為了彌補郵輪基礎設施的欠缺,特區政府早於2009年就動工在原啟德機場用地上興建新郵輪碼頭。預計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個泊位將於2013年中期啟用,第二個泊位則於2014年落成,到時足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郵輪。有人計算,從新碼頭啟用至2023年,每年可為香港帶來15億至26億元(港元,下同)的額外經濟效益,並新增5000至8000個就業機會。容偉雄介紹說,新郵輪碼頭的位置四通八達,無論去鯉魚門吃海鮮,或到九龍城、黃大仙感受香港傳統味道,都相距不遠。為配合把九龍東打造成中環之外的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建設,港府還計劃興建連接觀塘與九龍灣的單軌列車系統,加上行車天橋及西九新幹線,旅客下船後,既可向東領略繁華的商業文明,亦可西行直達西九龍文化區。近日在港考察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參觀了郵輪碼頭大樓後高興地表示,啟德發展計劃竣工後將為九龍東地區乃至整個香港增添一個新亮點,並為香港城市建設和旅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為香港錦上添花。公屋計劃確保民生急需啟德發展區內的公共房屋發展項目位於舊機場北面停機坪的位置,其中1A區佔地約3.47公頃,將興建6幢住宅大廈,提供約5200個單位;1B區佔地約5.7公頃,將建9幢大廈,提供約8100個單位,預計最快2013年落成。整個公共屋村的人口將達3.3萬。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近年香港樓價上升,基層市民希望政府加大改善住屋問題的力度、加大公屋供應量,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小小一塊瓦,大大一片天」的香港公屋,應該成為有效解決社會住房保障問題的典範。啟德公屋計劃可以算作是對普通市民期待的一個有力回應。有評論認為,啟德計劃最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是考慮在價值連城的商業旺地批出土地興建公屋,港府放棄賣地的巨大收益,優先確保民生急需。不是所有的聲音都為民生鼓與呼。有人就認為,舊啟德機場臨海地塊屬於市區優質土地,應高價出售,發展房地產項目,以攫取最大收益;不應興建公屋,純屬支出,單純讓中下層居民享用美景。《香港商報》對此批駁說,這種看法只反映「簡單化的商業觀點和房地產商的利益」,從天水圍公屋到舊啟德機場公屋,正顯示出政府的思維轉變,從回歸前後的「房地產商心態」,轉回至政府應有的「社會發展思維」。創新社區環境保育思維為配合啟德發展區的綠化概念,啟德公共屋村發展項目的綠化區達到2.7公頃,住宅大廈的布局採用自然通風和採光。其它環保設施還包括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統,可節省用水;在各幢大廈頂樓設置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接駁至電網系統,為太陽能熱水器、庭園燈具等公用設施供電。除此之外,特區政府計劃在明年年初展開啟德河改造工程,將洋溢著臭味的污染明渠,發展成綠化河道走廊及休憩用地,供普通市民享用。為保護明渠自然景觀,港府特彆強調,對於工程範圍內的137棵樹,其中75棵會保留,移走的樹木全非珍貴樹木。關注啟德計劃和環境保育的不僅是政府,還有香港文化人。6月22日晚,「啟德河是/不是一個隱喻」展,在香港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開幕,圍繞流水、綠色、自然、社區、人與城市等元素,藝術家們想像與表達了一個基於河流環境改變而生髮出的「綠色香港」。展覽的主導人鄭炳鴻於鄰近啟德機場的地方長大。救活啟德明渠,是令很多像他這樣的港人感到興奮的環境保育項目。想像著站在河岸,見到河中過百條河魚游過、兩岸灌木叢林青蔥、有大隻候鳥傲岸飛翔,他陷入沉思:「我們能否借著一條活水的誕生,去洗滌僵化了的市建目標,並活化出一些創新的社區保育思維?」啟德發展計劃(鏈接)啟德發展計劃是在香港啟德機場舊址進行的大型市區發展計劃,規劃範圍逾320公頃,基建總投資超過1300億元,其中已經啟動的項目投資約130億元。主要基礎設施包括新郵輪碼頭、公共房屋(廉租房)、多用途體育場館、都會公園醫院等。其中郵輪碼頭的首個泊位和公屋預計在2013年完工,第二泊位等其他重點設施將在2013年以後逐步完成。整個發展計劃完成後,這裡將成為一個集商業、住宅、旅遊中心為一體的維多利亞港新地標。
推薦閱讀:
※健身房固定器械訓練動作計劃大全,器械健身詳解 | 鬧鐘健身網
※家庭篇:上帝的家庭計劃1
※歐盟計劃禁止25個成員國買賣貓狗皮毛
※我國的「921」計劃。(包括三個步驟:載人、空間站、天軍)
※2018年5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