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詞簡述(一)
一、歷代詩簡述
詩詞發展史是文學史的一部分,從起源到現在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過程,那是整整一部書,要仔細閱讀才行。我這個稿子是參考一些著述,歸納整理出來的,是掛一漏萬的概述,意在粗線條縷出一個輪廓。對於歷代詩詞家的政治傾向,也就是是「進步」的?還是「保守」的?一般不加評論。重點就詩詞筆法或特點略加概述。目的就是使詩友們有個印象,增加點詩詞發展史知識。現將此文發表,供詩友們參考。——歲寒齋主
㈠詩歌的起源。至今可資憑信的最早的詩歌是《詩經》的三百多首詩。在《詩經》以後的許多史籍中,記錄了不少所謂史前詩歌,但是,從社會發展和詩歌形式發展跡象來看,一些詩歌很可能是出於後人的偽托,也就是造假。一般認為,詩歌最初就是原始人伴隨著勞動或手舞足蹈的節奏而發出的簡短的表情達意的話語。這種有節奏的話語見諸文字,便是詩歌的雛形。
㈡《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來《詩經》原來稱作「詩」或「詩三百」,由於漢代崇尚儒家,奉它為經典,所以後世便稱作《詩經》。共收入自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11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770年至476年),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它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按作品性質與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指「國風」,即西周時期歌諸侯國的「風土之音」;「雅」是周王京畿的樂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意同後世的大麴、小曲;是朝廷祭祀鬼神、讚美祖先與統治者功德的樂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就是作詩的三種方法:「賦」就是直接把事情說出來;「比」就是用這件事來比喻那一件事情;「興」就是見物引起一種感動。
雅詩偏重於抒情,有較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小雅·採薇》最後一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悲傷,莫知我哀。」是說出發和歸來的季節和痛定思痛的悲哀心情。一向膾炙人口。《國風》是采自各地的民間歌謠,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如《蒹葭》(秦風)開頭四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是蘆葦。這四句用現代語就是:「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河的那一方。」寫得景色凄清,煙波萬狀,意境朦朧,形象飄渺,色彩鮮明。又如《七月》(豳風)開頭兩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用現代語就是:「七月里大火星向西流,九月里婦女把衣授。」可笑的是,一些人竟把「七月流火」當作炎熱下火一樣?其原意是:七月大火星開始向西移動,天氣開始漸涼了。人們喜歡《關雎》(周南)開頭四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情歌生動傳神。舊時結婚時鼓樂班子(即小樂隊)貼的對聯有的是:「詩歌杜甫其三句,樂奏周南第一章。」杜甫詩《絕句四首》其三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周南》第一章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見人們對它的鐘愛。
有一種說法認為,《詩經》曾經孔子的刪訂。如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可取施與禮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韶》、《武》、《雅》、《頌》之音。」孔子刪詩之說基本上不可信。《詩經》經多人長時期的收集整理,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最後編定成書。這是在孔子出生之前。在《論語》中,孔子曾多次說過「詩三百」的話,可見他看到的「詩」和《詩經》的篇目大體相同。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札在魯國觀周禮,魯國樂工為他所奏的各國風詩的次序也與今本《詩經》相同(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那時孔子年僅8歲。至於《論語·子罕》中孔子所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的話,這只是說明孔子整理校訂過舛誤的《詩經》樂曲。
推薦閱讀:
※《拾光》
※昔來此花前,時聞步履聲。今日花自好,茲人已遠行。 ——歸有光《房東夾竹桃花》
※永樂堂詩詞集(五)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