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
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常見術語: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 一、語法翻譯法 1、語法翻譯法是一種通過學習語法規則和辭彙,並且按照規則用本國語和目的語進行互譯來教授語言的方法。 2、教學過程 閱讀/朗讀——句子翻譯——講解語法/語言點——書面回答——理解性問題 3、原則和技巧
原則:(1)書面語重要,重視寫作和閱讀 (2)熟記語法規則和單詞 (3)教師的絕對權威 (4)本族語的中介作用技巧:(1)書面翻譯/互譯 (2)閱讀理解性問答 (3)演繹法講解語法規則 (4)填空、背誦、造句、作文等 4、評價: (1)使用方便 (2)學習語言知識多於語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語法翻譯法:彌補口語的聽說訓練、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種通過實物、圖畫、動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語和其對應的意思直接聯繫,從而達到直接理解和直接應用的外語教學法。 2、教學步驟用目的語講解——提問——回答用歸納法教語法:例子——總結規則——鞏固性練習——聽寫練習3、原則與技巧 原則:(1)先聽說後書面語言 (2)通過有意義的上下文來學習單詞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語翻譯 (4)自我更正來促進語言學習 技巧:大聲朗讀、問答練習、自我更正、會話、填空、聽寫段落、畫圖講解、實物演示等。 4、評價:(1)強調語言實踐和運用,有利於聽說 (2)學慣用外語思考,重視語言的交際作用 (3)排斥本國語,有時花費很長的時間來解釋,或者解釋不清楚 (4)對教師口語、教學技能要求高 三、聽說法 1、聽說法是一種運用句型操練形式學習外語的方法。其理論基礎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 2、教學步驟聽外語對話——模仿——糾正語音語調——逐句背誦——對話練習——看書面材料——語法點歸納——替換/回答練習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2)掌握結構句型和辭彙。 (3)語言學習是形成習慣的過程,教師的正確肯定有助於強化正確的語言習慣。 (4)本族語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誦對話,擴展練習,鏈式提問,替換練習、回答提問、對話、轉換練習等。4、評價:(1)《英語900句》、《靈格風教材》 (2)學生學到的句型較少能自如地轉化為課外的交際能力 (3)「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四、交際法 1、交際法就是把運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交際作為學習語言的方法。 交際法有時稱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際法的最大特徵是它對語言結構和能同等重視。學習不僅要知道語言規則的用法,還必須學會交際。 2、示例 (1)利用真實生活材料開展討論:(源於材料)題目辯論——提供不同的句型——小組討論——總結 (2)連環圖片做交際性練習:抽出圖片——猜測前後內容 (3)設置生活背景進行交際:按照角色身份、年齡、地位、性別說出不同的內容。 3、原則與技巧 原則:(1)強調語言的意義,而不是結構。 (2)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交際能力(即有效和得體地運用語言系統的能力). (3)教學一開始就鼓勵學生嘗試交際。 (4)教師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發學生學習。 (5)流利性與可接受性是教語言的主要目標。 技巧:(1)利用真實材料 (2)重新安排打亂順序的句子 (3)語言遊戲(信息差等) (4)小組討論,解決難題 (5)角色扮演 4、評價:交際法的運用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語的形式、意義和功能。
五、靜授法 靜授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儘可能沉默,從而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活用語言的方法。該法由戈鐵諾(Caleb 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徵是使用各種帶顏色的小棍,把各種聲音與特定的顏色聯繫起來。 三種假設:(1)由學習者發現或者創造將要學的東西,學習會取得良好效果。 (2)學習時有圖片等實物輔助,效果會更好。 (3)學習的材料必須實用。 2、示例:(1)用教鞭指著圖上的符號,發出一個聲音,然後教師不出聲地指著圖上的一個個符號,監聽學生的發音。 (2)教師也許發出一個單詞聲音,讓學生猜測包含在這個單詞發音里的符號。教鞭可用來表示重讀、停頓和語調。 (3)教師聽學生髮音,重新示範或叫另一個學生來發音。3、原則與技巧 原則:(1)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才轉入未知,即按一定的邏輯順序介紹語言要素,教服從於學。 (2)學生需要學會互相依賴和依靠自己。 (3)如果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仍替他們做,學生的獨立能力就得不到培養。 (4)沉默是一種手段。它有助於學生自治以及發揮自身積極性。 (5)錯誤對學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6)在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取得進步而不是馬上達到完善。 技巧:(1)聲音——顏色圖;(2)教師的沉默;(3)同伴的更正;(4)各種小棍;(5)單詞圖表;(6)自我更正手勢。4、評價:靜授法是70年代初期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法。非常重視人的整體性,人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試圖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六、暗示法1、暗示法,就是指利用人的無意識和非理性因素進行系統教學的方法,由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G.Lozanov)提出的,他認為大多數的學習發生在氣氛輕鬆、注意力集中的狀態下。暗示法最典型特徵是在教學過程中伴有背景音樂,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大腦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作用。2、示例 整堂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為口頭複習。前次學習的材料被用來充當討論的依據。所有出席者圍坐成一圈。第二階段,引進新材料並展開討論。這包括看一遍新對話材料和用本國語翻譯,然後討論重要的語法和辭彙。第三階段一開始,所有對話停止一兩分鐘。師生一起聽錄音機播放的音樂,聽了幾段音樂後,老師在音樂背景下朗讀或背誦新課文,學生一邊看著課本一邊聽音樂。在兩段音樂之間有一陣沉默,然後教師要求學生合起課本聽一遍。 3、原則和技巧原則:(1)在輕鬆、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方可得到促進。 (2)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成功的學習者。 (3)當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際過程時,學生將學得更好。 (4)教師應容忍學生出錯,讓學生在應用過程中改正錯誤。 (5)在遊戲的氣氛中,學生的注意力放在語言的運用上。
技巧:(1)課室布置充滿藝術氣氛; (2)肯定正面暗示; (3)視聽相結合; (4)選擇一個新的形象; (5)角色扮演; (6)分二次放音樂(第一次學生看著課本,注意語法;第二學生合上課本,注意聽內容)。4、評價: 暗示法在減少學生焦慮,提供良好學習氣氛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建議語言教師在借鑒該法之前,更多地考慮如何創造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的氣氛,以便提高教學效果。七、全身反應法 1、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叫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是一種把言語和行為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教學方法,該法通過身體各部分的活動來學習語言。由美國J.阿須(James Asher)提出的。 全身反應法與心理學的記憶部分的痕迹理論關係密切。該理論認為記憶聯繫的追蹤頻率及強度越大,記憶聯繫就越強,所學的東西也就越容易回憶起來。記憶方式有多種,有死記硬背、也有通過行為動作。根據研究,結合動作的記憶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 阿須也吸收了人道主義心理學的觀點,重視情感因素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動,可減少學生的緊張情緒,創立一種肯定式氣氛,從而有助於學習。 2、示例在課堂上,教師用英語發出指令,讓學生一聽到英語指令就作出相應的動作。從簡單到複雜,從慢到快,從一組詞過渡到一個句子或一段話。 3、原則與技巧原則:(1)目的語的意義可以通過動作來傳達,通過學生的各種反應以刺激記憶過程。 (2)教師運用命令來指導學生的語言學習行為。 (3)學生通過觀察以及自身的演示來學習語言。 (4)教學法中最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成功感,這樣和低焦慮情緒結合一起就可促進學習。 (5)口頭語言應比書面語言重要。 技巧:(1)用目的語發出各種指令指導學生行為; (2)角色轉換(A命令B或B命令A); (3)動作系列4、評價:它強調初期階段專門進行聽力理解訓練,該法使得學生對教師用目的語發出的各項指令進行傾聽和反應,使學生覺得十分有趣,因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理解上,促進了學習效果的提高。該法較多地在初級階段使用(如兒童、初中、成人入門階段等)。 八、群體商談法 1、群體商談法,是一種新型的語言學習方法。學習者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分成幾組交談。教師站在學生身後,隨時提供幫助,最後把錄音內容重放。群體商談法也叫人道法,即該法把學生看作整體的人,關心其情感領域、語言知識和行為技能。
2、示例:首先問候和自我介紹,接著教師陳述該課的目標及要求,然後學生形成一個圓圈,用外語進行會話。學生可先用本國語和旁邊同學交換信息,教師站在身後把這段信息交換翻譯成外語,然後由學生重複。接著再叫另一個學生講,並把話錄在錄音機里。最後,教師要求學生談出各自對此學習的感受。 3、原則與技巧(1)當學生具備安全感時才會學得最好(2)教師不站在課堂前面,就會減低學生的受威脅感,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3)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獨特性。(4)教師對學生諮詢,這表明他們確實在傾聽學生並理解學習。(5)在小組裡,學生可以感覺到一種集體感,既可以互相學習,也可以向教師學習。 技巧:(1)錄下學生對話;(2)翻譯成目的語;(3)對學習過程的總結;(4)不斷重複;(5)小組討論。 4、評價:它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語言學習的人道性和互動性。 最好的教學法? 實踐證明,最好的辦法是讓不同的教學法並存,在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並及時交流和探討,提高各種教學法的綜合教學效果。 事實上,無論採取哪種教學法,英語教學都要針對不同的教學要求,貫徹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即(1)語法原則,把語言知識的傳授放在相當的地位;(2)交際原則,把語言結構與語境和功能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語言結構的多樣性和語言功能表達的多種可能性;(3)文化原則,採用對比分析方式,使學生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法和使用的跨文化背景,學會不同文化的交際模式,增強語言教學和使用的跨文化意識。如果一味地機械重複使用一種英語教學方法,這就不僅從根本上違背了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也違背了外語學習的基本原則和規律。Wilkins: 最好的教學方法是在特定的場合取得特定效果的方法。
第二語言(外語)學習理論 有些教學法,如「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就是建立在某一學習理論(克拉申的監察模式)的基礎上的。有些教學法是以某一學習理論和某一語言理論作依據而創立起來的(如聽說法)。對語言學習理論的掌握,能幫助我們了解已創立起來的教學方法,也能促使我們以這些學習理論為依據去進行英語教學法的研究。 外語學習理論是探討外語學習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研究,行為主義的學習觀、心靈主義的習得理論、克拉申的二語習得學說等屬於這類研究。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華生(J.B.Watson)是它早期的代表人物。華生研究動物和人的心理。華生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即刺激和反應。心理學只關心外部刺激怎樣決定某種反應。在華生看來,動物和人的一切複雜行為都是在環境的影響下由學習而獲得的。他提出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公式:刺激——反應(S-R, Stimulus-Response)。 結構主義大師布龍菲爾德(L.Bloomfield)以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式作為其理論依據。 Jack讓Jill摘蘋果說明S-R語言行為模式: Jill』s hunger (S) 「I』m hungry」 (r)Jack』s hearing (s) Jack』s action (R)
布龍菲爾德重視作為聲音r….s言語行為的研究, 他認為r…s是物理的聲波,從而得出語言教學過程的理論,即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聲音刺激,學生對聲音刺激進行反應。 斯金納(B.F.Skinner)繼承和發展了華生的行為主義。斯金納認為人們的言語、言語的每一部分都是由於某種刺激的存在而產生的。這裡講的「某種刺激」可能是言語的刺激,也可能是外部的刺激或是內部的刺激。一個人在口渴時會講出「I would like a glass of water.」。 斯金納認為,人的言語行為通過各種強化手段而獲得。在某一語言環境中,別人的聲音、手勢、表情和動作等都可以成為強化的手段。由於言語行為不斷得到強化,孩子們就能逐漸地養成語言習慣,學會使用與其語言社區相適應的語言形式。如果沒有強化,語言習慣就不能形成,語言是不能學習到的。 行為主義習慣形成的學習模式: (Stimulus)→ (Oranism) →(Response Behavior)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有其明顯的局限性。行為主義把研究動物所獲得的結論,無保留地運用到複雜的人類行為的研究,作出粗略和膚淺的見解,它強調環境因素和外部因素是決定有機體行為的最重要因素,必然要忽視人在言語行為中的主動作用和獨立作用。它不能解釋為什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就能掌握某一種結構複雜的語言。 心靈主義的習得理論
喬姆斯基是心靈主義心得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喬氏認為任何發育正常的兒童能在短短几年內獲得母語使用能力,這個事實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解釋不了。兒童是不可能根據他們聽到的數量有限的句子,通過歸納、推理和抽象概括而習得母語語法和學會母語使用的。喬氏認為,人類有一個與生俱來植於大腦里的所謂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LAD)或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簡稱UG)。按喬氏理論,外部環境和語言輸入只有「激活」語言習得機制的作用。 母語心得過程:語言輸入→普遍語法→特定語言的語法 心靈主義習得理論強調的是人腦中的內在因素,而不是習得的外部環境和語言輸入。對於普遍語法是否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起作用的問題,學者們有不同的觀點。 克拉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克拉申博士(D.Krashen)的理論常稱為監察模式(Monitor Model)。 1、監察模式由五個假設組成,即習得和學得假設、自然順序假設、監察假設、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 (1)習得和學得假設(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培養二語或外語能力有習得和學得。習得與學得的區別習得 學得 潛意識的過程內化隱含的語言規則正式學習無助於習得 意識到的過程獲得明示的語言知識正式學習有助於語言知識獲得 (2) 克拉申提出自然順序假設來說明習得語言規則是有一定的次序的。按自然順序假設,一種語言的語法規則或結構是按一定的、可以預示的順序習得的,在第二語言學習時有相類似情況。詞素習得順序:
(3)克拉申提出輸入假設來說明語言是怎樣習得的。他認為,只要人們接收到足夠的語言輸入,而這些輸入又是可以理解的(Comprehensible),那麼人們就可以習得語言。克拉申還認為,如果人們的語言水平為i,他們接觸到大量含有i+1的語言輸入,他們的水平就會從i向i+1提高。(4)克拉申提出監察假設來說明學得的作用。克拉申認為,有意識的學得(知識或規則)只能起著「監察」的作用。這種「監察」作用可以發生在寫或說之前或之後。
有意識學習的作用: (5)克拉申提出情感過濾假設來說明心理或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影響外語學習的心理或情感因素包括一個人的動機(Motivation)、信心(Self-confidence)和憂慮程度(Anxiety)。情感因素是過濾器,讓語言輸入自由通過或阻礙輸入通過。 情感因素的作用:語言輸入→Filter→語言習得機制→習得到的能力 2、監察模式與外語教學按照克拉申的外語教學理論,外語教學應盡量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為學生習得語言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四、斯溫納(M. Swain)的語言「輸出假設」(Output Hypothesis) 1、斯溫納的輸出假設的內容克拉申認為可理解的輸入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起著中心作用(Central Role),而斯溫納則認為輸出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有著顯著的作用(A More Prominent Role)。斯溫納假設的依據是「浸泡式」(Immersion)教學實驗。 浸泡實驗表明:儘管她的學生通過幾年浸泡,獲得的語言輸入不是有限的,但他們並沒獲得如本族語者那種語言的產生能力。她認為,造成這樣的原因不是學生獲得的語言輸入有限,而是他們的語言輸出活動不足。她認為她的學生沒有給予足夠的機會在課堂環境中使用語言。再者,他們沒有在輸出活動中受到「推動」(Being Pushed)。 斯溫納認為語言輸出有三個作用:(1)促進學習者對語言形式注意的功能;(2)提供學習者進行檢驗自己提出假設機會的功能;(3)提供學習者有意識反思機會的功能。 斯溫納論證三個功能。 斯溫納的輸出假設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由於語言輸出活動能幫助學習者提高其使用語言的流利程度,使學習者意識到自己在使用語言時存在的問題,使學習者能有更多機會來驗證自己提出的假設,以語言對假設進行反思,因此,從認知的角度來看,語言輸出對外語習得都是必需的。在外語教學中恰當地安排適當的語言輸出活動能促進語言學習。不論在教學上還是在教材編寫方面,要設計多種交際性的語言輸出活動,以促進學生語言產生能力的培養。 五、錯誤分析 1、一些學者對學習者的錯誤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這就是「錯誤分析」(Error Analysis)。 語言學家科德(P. Corder)、理查茲(J. C. Richards)對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的錯誤進行研究和分析。他們發現雖然有些錯誤來自母語的干擾或負遷移,但很多錯誤是由於學習者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對目的語的理解和消化不夠全面而造成的。他們認為外語學習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把目的語(Target Language)的規則內在化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使用一種過渡性的語言進行交際,這種過渡性語言即不是母語的翻譯,又不是要掌握的目的語,它介乎於母語和目的語之間,可稱為中介語(Interlangauge)。中介語隨著學習者接收更多的第二語言輸入,隨著他們不斷改變他們對第二語言的假設而發展。由於學生使用中介語,犯錯誤是不足為怪的。 科德把錯誤總結為三類: 第一類稱為形成系統前的語言錯誤(Pre-systematic Errors)。第二類稱為系統的語言錯誤(Systematic Errors)。第三類稱為形成系統後的語法錯誤(Post-systematic Errors)。學習者所犯錯誤的原因:母語干擾過度概括、忽略規則的限制等。 認清漢語的負遷移現象,減少英語教學中母語的干擾 語言遷移一般有兩種,即正遷移和負遷移。負正遷移有利於外語學習,負遷移則會阻礙外語學習。負遷移的主要表現:(1)語音層面上的負遷移現象。英語屬「語調語言」,漢語屬「聲調語言」,book布克,bad拜德,增添音節: Work讀成worker, bet讀成better。(2)辭彙層面義的負遷移現象A、詞的概念意義(或外延意義)不同或它所指的範圍大小不等而造成的負遷移。Intellectual ,「知識分子」。B、詞的內涵意義不同引起的負遷移: Every dog has his day. Love me, love my dog.走狗、狗膽包天、狗仗人勢、狗屁不通。C、詞語搭配方面,將「公費醫療」 說成the public medical care, 將the man in the street說成「街上的人」。 (3)句法層面的負遷移現象A、混淆詞性造成句子用詞錯誤。They study good.He speaks English good.B、語法功能詞誤用、漏用造成表達錯誤。I not (或no)went to school yesterday.There is a bird on the sky.C、語序錯誤造成表達不規範。You must early get up.D、時態模糊,造成句子表達不規範,句意不明確。What do you say to him, last night?They go there with us yesterday. 六、第二語言(外語)閱讀過程模式 1、自下而上的模式(The Bottom-up Model)閱讀是一個解碼(Decoding)的過程(Brown 1997)。作者用文字、符號,應用一定的語法規則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編成語碼。閱讀者必須把語碼進行解釋。解釋的過程是這樣的:閱讀者從最少的單位——字母和單詞(從底或下層)識別開始,逐步弄懂(在頂或上層)較大的語言單位——短語、分句、句子和語篇的意義。這就是閱讀理解自下而上的模式。 人們發現,在閱讀時,語言問題解決了,但對文章的理解並不一定能夠解決,對作者的意圖並不一定都理解清楚。這個模式低估了閱讀者的主動作用。 2、從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Model) 哥德曼(K.S. Goodman)心理學閱讀模式,把閱讀描述為「一個心理的猜測遊戲」,按這個模式,閱讀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Textual Cues),他們在文章中挑選和選擇信息來作出預測,用他們自己的經驗和有關客觀世界的知識去驗證他們的預測。按這個模式,閱讀並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結合自己的預測,在文章中找出有關的信息,來驗證自己的預測。這就是從上而下的模式。 從上而下的模式,強調了高層次的技能,即用某些背景知識或文中的提示來對意義進行預測,對較低層次的能力如快速、準確地對辭彙和語法結構識別的能力有所忽視。 相互作用的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相互作用模式也可稱為圖式理論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相互作用模式認為,在閱讀過程中,人們運用兩種方式進行信息處理,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種是從上而下的方式。兩種信息處理的方式總是同時進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處理保證讀者能發現新的信息和發現與自己假設不同的信息,從上而下的信息處理幫助讀者消除歧義並在可能的意義方面作出選擇。閱讀的過程是讀者大腦已存在的知識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們大腦存在著的知識稱為背景知識,這種知識的結構又稱為圖式。一個人在大腦里的圖式越多、越完善,在閱讀理解時被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證對文章意義的正確理解。 Mary heard the ice cream man coming down the street. She remembered her birthday money and rushed into the house…「…and locked the door」. 按圖式理論模式,讀者的閱讀能力由三種圖式來決定,它們是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語言圖式指的是讀者對閱讀材料的掌握程度,內容圖式指讀者對文章涉及的主題熟悉的程度,而形式圖式指的是讀者對文章體裁的了解程度。 相互作用模式對外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培養學生對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掌握。 七、第二語言聆聽信息處理模式 第二語言聆聽和閱讀對信息處理有著相同的過程,即其理解都是自下而上和從上而下兩種方式對信息處理相互作用的結果。但由於聆聽接收到的信號是聲音,它不同於閱讀接觸到的文字元號,因此,我們首先要把聲音切分為章節和單詞,然後才能把聲音信號進行進一步的信息處理。 理查茲(Richards)把自下而上的聆聽過程總結為以下的四個步驟:(1)查尋語言輸入,辨別熟悉的單詞;(2)將語流切分為成分(Constituents);(3)使用音位線索辨別語句中的信息重點;(4)使用語法線索將語言輸入組織為成分。 要掌握連續、弱化、同化、停頓、節奏、重音、語調的特點。培養聆聽理解解碼的技巧。與閱讀理解一樣,在聆聽理解教學中要向學習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培養他們「激活」有關「圖式」來理解的能力。
|
推薦閱讀:
※英語老師如何備課?如何設計一堂好課?
※VOA英語教學《OMG美語》
※教學札記(十三):該如何看待自然拼讀法
※淺談教師的威信力
※在線英語教學模式分析(一)